01/08/2025
讀一本 《 #命定之書》,有種勝過(省去)到處求神問卜尋求人生困境的解答的感動。有時候,答案就在自己的心中,但我們選擇不相信自己,這時候,把這本書拿起來,便能指點迷津。真心推薦,感恩愛大 愛瑞克愛閱讀 ,用生命書寫的文字,用生命感動生命。💕
2025年8月,誠摯邀請大家閱讀暢銷作家愛瑞克的最新力作《命定之書》。
在過去一年三個月裡,我很榮幸地在美國獲得十場演講邀約。飛越太平洋,面對不同領域的聽眾,我分享知識、觀察與體悟。而在近期的五場演講內容中,幾乎每一場,都有一張愛瑞克(Eric)在內的投影片。
我總是指著照片,引述他的那句一派輕鬆脫口而出的至理名言:「人,要有作品。」
這句話,像一顆投入我心湖的小石子,激起的漣漪遠比字面更深更廣。我將其延伸為一種生命態度:「作品意識」。
當一個人全心全意地打磨自己的作品時,生命中那些無謂的耗損——murmur、rumor、gossip、slander——自然會被壓縮到無影無蹤。
時間與心力,都該投注在創造與積累上,而非消耗與喧譁。
什麼是我的作品?
我的書籍:《人生路引》、《要有一個人》。它們是我思想的凝鍊,是我與世界對話的橋樑。
我的演講:從雙連教會的講台,到自己新書發表的分享,再到為朋友的新書發表會站台。每一場,無論長短,都是我珍視的作品。
談到為朋友站台,我想起一次只有兩分半鐘的短講。許多人或許會認為,兩分半鐘,即興發揮即可。有些人可能會草草寫張紙條。而我選擇了反覆演練一百遍。朋友們總說,你可以輕易脫口而出,為何要如此費力?
因為,這就是我對待「作品」的態度。你如何看待你的作品,決定了它的價值,也定義了你是誰。正因如此,當我出書時,朋友們從各地前來相挺,那份情義,我看作是對我「作品意識」的最高肯定。
一個能持續拿出作品的人,他的人生航線上,必然有幾座關鍵的燈塔。愛瑞克在他的新書《命定之書》中,完美地詮釋了這些燈塔的存在。
我認為,一個拿得出作品的人,他的人生一定有命定之書。
反之,你跟拿得出作品的人請教,他一定能舉出其命定之書。
「命定之書」的定義是什麼?
它不是單純的心靈雞湯或一時的陪伴。它是在你人生的十字路口,當A與B兩條路橫亙眼前時,那本深刻影響你,讓你毅然決然選擇了其中一條,並從此開創不同風景的書。它是扭轉人生的前奏曲。
如同王定國先生的公子曾與我分享,馬奎斯的《百年孤寂》是王先生最為推崇的小說。
命定之書,不會也不該只有一本。我們的生命是動態的,不同階段需要不同的指引。
成年以前,或許某本童書或小說啟蒙了我們的價值觀。
成年以後,在職涯、家庭、自我實現的道路上,我們會遇見新的命定之書。對我而言,林丕容醫師的著作《跨領域的視野》、Albert Weng兄贈與我的《整合的藝術:活出生命的光彩》、《約翰柏格投資常識》(後來聞人綠角亦贈與我該書的原文書),都在不同時期,深刻而長遠的引領著我。
那麼,該如何找到自己的命定之書?
我的建議是:保持你能勝任的閱讀量,並且養成定期回顧的習慣。
不需要貪多,但求甚解。
每隔五年或十年,靜下心來,回望書架,也回望自己的足跡。你會發現,總有那麼一兩本書,它的觀念已經內化到你的決策與行為之中。那,就是你那些年的「命定之書」。
愛瑞克這本《命定之書》,其珍貴之處,不只在於分享他自己的命定書單,更在於提供了一套「尋書」與「用書」的系統性方法。他鼓勵我們去思考、去連結、去行動,最終將書本的智慧,轉化為自己拿得出手的「作品」。
與其問人有沒有命定之書,不如先看他有沒有作品。而要開始打造自己的作品,我會說,就從閱讀愛瑞克這本《命定之書》開始。
感謝過去參與本徵文活動的熱情讀友們,因為你們提筆,丹鳳高中圖書館持續獲得我捐贈書籍(愈多人提筆,我捐愈多書)。
7月份,多人爭相閱讀分享《謝謝你留下來陪我》的心得,我因此將捐出六十本書籍給丹鳳高中圖書館。
2025年8月我邀請你撰寫閱讀《命定之書》的心得,你的一篇心得將至少變成一本書,送到丹鳳高中圖書館的書架上!
恭喜台南的版本書店被選上「首屆百大文化基地」。自2024年起,版本書店用符合本粉專理念的方式,串聯本粉專的每月讀書心得徵文活動,創辦人謝宛婷醫師是我信任的好友,歡迎台南的朋友就近買書。
如何「投稿」? 請您根據我指定的當月份書籍,自行購買,閱讀後撰寫心得。 接著請您在我的粉專,於每月宣布活動的文章(即本篇,我會將文章置頂,方便有興趣的朋友查找)下,將您的心得文章網址直接貼在留言欄位!(可參考前幾個月他人投稿範例) 參與者發表在自己的臉書、粉專或網誌上都好,總之,有該發表作品(超過一千字)對應的網址即可。
每月我會統計留言當中有效的投稿文章數,假設是 N。
2023年開始,我選定的年度捐贈對象是(新莊)丹鳳高中的圖書館,主任宋怡慧一口答應我的邀約,我非常感謝她。
怡慧老師的見證:https://reurl.cc/37551V
每個月月底之前,我會根據上個月統計的 N,捐贈 N 本書籍給丹鳳高中圖書館。 如果某個月有兩篇讀書心得讓我「嚇到吃手手」,那我就捐出 N2 本書籍給丹鳳高中圖書館。 如果某個月有三篇分享的讀書心得讓我「嚇到吃手手」,那我就捐出 N3 本書籍給丹鳳高中圖書館。 本月捐贈上限為一百二十本。
也許有人覺得奇怪,投稿後,自己又拿不到禮物,禮物是讓別人(變成圖書館的公共財)分享,這樣誰會投稿?
其實,自2023年開始,依此機制累計送出的書籍,已達千本! 2022年末,龍顏講堂邀請我演講。會後,我設計類似機制,成功募集十五篇聽講心得,也因此捐出三十本書給丹鳳高中圖書館,與會者對於「能利他」比自己拿到禮物還雀躍。這就是利他精神的實踐。 如果很介意投了稿,自己就一定要拿到禮物的人,那我這個活動,就不適合他,他可以去「獎金獵人」那邊找其他活動,我也樂觀其成。
#誰可以參加? 無論你在哪裡買書,都可以參加我辦的這個活動。特別推薦於「在地深耕型的獨立書店」購書,以台南來說,像 版本書店SüRüM Bookstore。
#如何投稿? 於《楊斯棓醫師的咀嚼肌》每月置頂文的留言區貼上您的文章連結。
#文章長度: 字數至少一千字。
#截稿日期: 2025年8月31日晚上11點59分59秒
寄出贈書日期: 2025年9月30日前
2025.9徵文規則公佈日期: 2025年9月1日當日午夜前
贈書贊助人: 楊斯棓 (本人獨立辦理的每月心得募集活動,為了保持立場超然,個人送出的書籍皆為自購,不接受出版社或任何公司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