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然文理教育-昕翰國文

卓然文理教育-昕翰國文 走過學校與補教業的國文教師。
單口喜劇的薛西弗斯、社團教師。
節目、教育專欄腳本編輯。

永遠在前進的路上。

【上學一整天,下課一整夜。】──自律即命運,掌握自己的光陰󠀠󠀠󠀠自律,是變強的唯一方法。󠀠󠀠他叫萊恩 · 霍利得。他 10 年內寫了 12 本書,被《紐約時報》放上排行榜,內容沒有任何水分。󠀠󠀠19歲輟學,如今他的書籍,卻成為全球多所大學的...
06/04/2025

【上學一整天,下課一整夜。】

──自律即命運,掌握自己的光陰
󠀠󠀠󠀠
自律,是變強的唯一方法。
󠀠󠀠
他叫萊恩 · 霍利得。他 10 年內寫了 12 本書,被《紐約時報》放上排行榜,內容沒有任何水分。
󠀠󠀠
19歲輟學,如今他的書籍,卻成為全球多所大學的授課用書,被翻譯成17種語言。
󠀠󠀠
人們疑惑:你究竟是如何辦到的呢?

他說:自由需要紀律,紀律需要自由。
󠀠
每天破曉前,萊恩會按下只響過一次的鬧鐘,起來做每天該做的事。
󠀠
每次寫2篇文章,一年就有730篇文章可以做延伸,作為出版的基底。
󠀠
他的驚人成績,源頭來自於,他那無人能敵的自我約束,也就是自律。
󠀠
《自律即命運》,這本書,或許能夠改變你的未來。
󠀠󠀠󠀠
▋如何做到自我掌控
󠀠󠀠
自我掌控的核心概念是:從直覺反應,拒絕外力對我們的掌控。
󠀠
翻成白話文就是,我們不應該喜歡被外在的人、事、物,控制。
󠀠
你是否曾經,在學校聽課的當下,突然想拿出手機滑一下呢?
󠀠
你是否曾經,在跟放學的孩子聊天的當下,突然想點上一根呢?
󠀠
󠀠老實說,在我看到這一章的當下,被震懾到顫抖。
󠀠
我抑制住顫抖的手,把桌面的英雄聯盟狠狠刪掉。
󠀠
原來管控著學生的我,也已經是網路遊戲的奴隸。
󠀠
————
󠀠󠀠
為甚麼要掌控自己?
󠀠
因為我們要當自己的主人。
󠀠
我們要為自己格鬥,為自己努力。
󠀠
為自己思考,自己人生的意義。
󠀠
書裏頭有一段話是這樣的。
󠀠
「我們說我們要獨立自主,卻心甘情願臣服於訴求『愈多愈好』的惡習。那些習慣說少了它們,你會變得不快樂、飢渴、孤獨、痛苦、軟弱。
󠀠
那樣不是很悲哀嗎?」
󠀠
真實的懾人入骨。
󠀠
那究竟該如何開始?請參考下列問題。
󠀠
▋找出癮頭
󠀠󠀠
回想今天的生活細節,當你缺少甚麼東西,你會急得發慌?
󠀠󠀠
缺少社群生活的按讚,你是否感到慌張?甚至頻繁拿起手機查看?
󠀠
缺少消磨時間的短片,你是否感到焦慮?甚至不在乎此刻更該關心的家人、朋友?
󠀠
為了實證這段話所帶來的影響,我列出自己所有的癮頭。
󠀠
󠀠• 英雄聯盟

• 小說

• 手搖飲
󠀠
仔細思考後,發現這三樣東西,都會在我即將要做正事時,突然浮現在我的腦海。
󠀠
可小說跟手搖飲,都還能克制。
󠀠
只有英雄聯盟,我會跟自己說:一場就好,不影響吧。
󠀠
事實是,影響很大。他不僅中斷我的工作狀態,更讓我對今天的自己又一次的失望。
󠀠
隔天起床,我會想起,我曾背棄自己的承諾
󠀠
所以,就在10分鐘前,我決心與它道別。
󠀠
▋主宰自己的3個層面
󠀠
書中分成了主宰自己的三個範圍。
󠀠
分別是身體、心性、靈魂。
󠀠
身體,是外在的照顧,是如何面對物慾、健康、大腦與肉體上的刺激。
󠀠
心性,是內在的心態,是處事態度、行事標準、對任何事情的觀點。
󠀠
靈魂,是意志的展現,是寵辱不驚、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
󠀠
我是中山大學中文系出身。當我看到身體、心性、靈魂,這三者,讓我想到國學裡面的「三才」。
󠀠
三才,出自易經,是「天、地、人」。
󠀠
天,是陰與陽之道。
󠀠
地,是剛與柔之道。
󠀠
人,是仁與義之道。
󠀠
掌握天地人,掌握三才者,被稱呼為通才
󠀠
在我看到這三者各自的重疊性有多高時,我興奮地手舞足蹈。
󠀠
原來自古以來,成功的標準一直都很清晰。
󠀠
原來,道路一直都在。
󠀠
只不過很少人走的到罷了。
󠀠󠀠
▋重視此刻的改變
󠀠󠀠
做好你此刻能做的事。做,就對了。
󠀠
萬丈高樓平地起。 Great oaks from little acorns grow.
󠀠
古今中外,所有的諺語、經歷都告訴我們這件事。
󠀠
只要你願意開始,這條成長之路,就已經為你而開。
󠀠
過去的自己,荒廢了多少時間,都不重要的。
󠀠
重要的是,今天的你,會開始行動。
󠀠
󠀠一旦開始,一切就都不一樣了。

06/04/2025

【52赫茲,到底該怎麼寫?】
──總分才50,卻可以穩拿35的作文架構?
󠀠
上一次我們聊到了,
󠀠
• 體悟,就是透過一件事,跟誰,學到了甚麼。

​• 段旨看不懂 = 沒有重點 = 沒有目標 = 不夠嚴謹
󠀠
剩下的兩個評分標準分別是,
󠀠
• 文辭洗鍊

• 情感雋永
󠀠
這兩項是最好投入,也是最好收穫的。
󠀠
那怕你國綜一直都無法高分,你都能拿到國寫的頂標。
󠀠
就算零基礎,你也能運用這些寫作技巧,快速增加分數。
󠀠
▋文辭洗鍊、讀得舒服
󠀠
「不是阿,我一步都沒有退欸,這樣算我輸喔」
󠀠
發現了嗎?看到這段文字的同時,
󠀠
心裡會有一個聲音,幫我們讀出來。
󠀠
──
󠀠
紐約布法羅州立學院,在2018的神經科學研究中,
󠀠
分析不同年齡層的孩子,研究他們磁振造影(一種測量和繪製大腦活動圖的技術)。
󠀠
研究成果發現,「閱讀,是視覺與聽覺的互相交流而成的結果。」
󠀠
我們要知道,除了視覺上的美醜,
󠀠
聽覺上的不適感,也是決定你文辭流暢的關鍵。
󠀠
所謂洗鍊,便是如此。
󠀠
第一步,就是得讓人看得舒服,聽得舒服。
󠀠
▋文辭洗鍊、擺脫贅字
󠀠
「夕陽斜照向下班的人們,細細散散的橘色陽光從枝影間的縫隙透過去,
󠀠
然後將下班車輛上的人們都映照出了一身的疲憊。」
󠀠
──
󠀠
「夕陽斜照,細散的橘光透過枝影間的縫隙,
󠀠
將下班車輛上的人們,映出了一身的疲憊。」
󠀠
──
󠀠
贅字,就是不需要的字。
󠀠
對於寫作、腳本、甚至單口喜劇來說,我們會審慎的停、看、聽。
󠀠
只要刪減它,對整體句意與情感沒有影響。
󠀠
那怕只有一個字,都要雕琢到最好。
󠀠
更不用說最常出現的,然後、而且、就...
󠀠
這些字眼,我們都要把它洗掉。
󠀠
從上面這兩段的比較,你可以看見,經過洗鍊後的差別。
󠀠
但光是弄好用字還不夠,你必須好好抒情。
󠀠
▋情感雋永、情景交融
󠀠
在日常交流裡,截彎取直會是多數人的選擇。
󠀠
但在作文裡,要懂得迂迴作戰。
󠀠
就好像,火影忍者裡,鳴人感到迷茫的時候。
󠀠
他不會跟你說,天啊,我好迷茫,我無處可去。
󠀠
他會望著天空,跑馬燈跑出以前的回憶。
󠀠
然後從中找到新的人生意義。
󠀠
這裡的天空,與跑馬燈,便是情感雋永之處。
󠀠
從今以後。
󠀠
難過,不要直接說「你好難過。」
󠀠
說「這場雨,陪著我下了一整晚。」
󠀠
憤怒,不要直接講「你好生氣。」
󠀠
說「緊握的雙拳,彷彿要將懊悔全都捏碎。」
󠀠
發現了嗎?這裡用景色,寄寓了情感。
󠀠
這就是所謂的情景交融、寓情於景。
󠀠
萬物本無情,天要下雨風要刮,一切都是自然的運行。
󠀠
是人,有了情,所以天流淚、風嚎叫。
󠀠
所以六月飛雪才是為竇娥申冤,而不是氣候變遷。
󠀠

Send a message to learn more

06/04/2025

【52赫茲,到底該怎麼寫?】
󠀠
──懂標準,就能玩好這場遊戲。
󠀠󠀠
上一篇我們聊到了
󠀠
• 把題目看懂

​• 丟掉老掉牙的主題

• 創作獨屬於自己的故事

• 從生活中練習
󠀠
今天要來討論,
󠀠
實戰。
󠀠
——
󠀠󠀠
我們先來看看,國寫情意題的評分標準是什麼。
󠀠
以去年「縫隙的聯想」為例。
󠀠
「能具體書寫生命中對於縫隙的感思與體悟,
󠀠
結構嚴謹,文辭洗練,情感雋永,得A+級(22-25分)。」
󠀠
我們把它分項列出來
󠀠
• 感思與體悟 (感思其實就是體悟,這國文老毛病)

​• 結構嚴謹 (離不開起承轉合)

• 文辭洗練 (讓我看懂你想講甚麼)

• 情感雋永 (感動我,這叫情意題)
󠀠
▋感思與體悟
​󠀠
你從自己的生命歷程裡,學到甚麼?
󠀠
透過桂花釀,
󠀠
你學到了爺爺傳承下來的人生哲學;
󠀠
透過鬥牛舞,
󠀠
你學到了奶奶傳承下來的堅定意志;
󠀠
透過任何事情,
󠀠
你學到了任何人、事、物所流傳下來的生活方式。
󠀠
體悟到了嗎?
󠀠
讀完這段的現在,就是體悟。
󠀠
體悟,就是透過這件事,跟誰,學到了甚麼。
󠀠
▋結構嚴謹
󠀠
我聽過最狠的故事。
󠀠
學生回󠀠答我起承轉合,
󠀠
就是第一段起,第四段合。
󠀠
我說,你知道每60秒,
󠀠
就會有一分鐘過去。
󠀠
他說廢話,我說廢話。
󠀠
——
󠀠
結構嚴謹,其實我們可以注意嚴謹這兩個字。
󠀠
甚麼叫嚴謹?
󠀠
就是訂好每一段應該做的事情。
󠀠
開頭這段的目標,負責好好開頭,
󠀠
就不要接到個人經驗。
󠀠
個人故事這段的目標,寫好個人故事,
󠀠
就不要突然有感思。
󠀠
這就像現在叫你投籃,你投一投突然後空翻。
󠀠
不知道翻得好不好,
󠀠
但是絕對不知道你在幹嘛。
󠀠
對,
󠀠
閱卷老師會不知道你在幹嘛。
󠀠
所以,簡單的流程如下
󠀠
看不懂 = 沒有重點 = 沒有目標 = 不夠嚴謹
󠀠
▋一定要練習
󠀠
我知道上述都看得懂。
󠀠
我也看得懂相對論。
󠀠
可是題目一出來,
󠀠
我也是愁眉苦臉地跟教授道歉。 (真實大學故事)
󠀠
所以,練習是必要的。
󠀠
你知道投籃的姿勢,
󠀠
不代表你能百發百中;
󠀠
你知道棒球的姿勢,
󠀠
不代表12強有你的位置。
󠀠
透過練習,
󠀠
未來才會有你的位置。

Send a message to learn more

06/04/2025

【52赫茲,到底該怎麼寫?】
── 第 1 步:把題目看深邃
󠀠
52赫茲 = 沒有人懂的聲音 = 沒有人懂的心情 = 你的特質或想法沒有人懂
󠀠​
新冰箱 = 冷藏某樣食物 = 收藏或紀念某樣食物 = 收藏或紀念某樣生命過程
󠀠
發現了嗎?大考作文要的一直都沒有變。󠀠
󠀠​
​就是你生命中獨特的經歷與領悟。
󠀠󠀠
▋丟掉你第一時間的想法。
󠀠​
如果你還是高中生。
󠀠
記住:「生離死別,並不特別。」
󠀠​
你筆下的爺爺奶奶、叔叔嬸嬸,閱卷老師也有。󠀠
󠀠​
更重要的是,這些主題。
󠀠
歷年來,都有。
󠀠
你想想閱卷老師的心情?󠀠
󠀠
是眼眶泛淚地充滿共感。
󠀠
還是枯燥乏味地批完,開始查龍巖的股票?
󠀠​
舉個例子。
󠀠​
我曾在火車站前授課,一週要改近200篇作文。
󠀠
有一週,題目是失去的OO。󠀠
󠀠
可想而知,學生失去了大半的親人,有些甚至還能來接送下課。
󠀠​
你說這篇文章感動的到我嗎?
󠀠
可以,除非你文采超好,但很可惜,文采超好的人不會在這裡。
󠀠
所以不行。
󠀠
那,究竟寫甚麼好?
󠀠󠀠
▋著手準備故事。
󠀠
你有準備過作文嗎?
󠀠
就跟其他科目一樣,你會分單元、寫考卷,而後萬丈高樓平地起。
󠀠
但作文,好像就只有發下來,填滿稿紙,然後等待段考最後一科的鐘響。
​󠀠
​既然你其他科,並不是這樣準備的。
󠀠
那你又怎麼能期待,作文可以忽然拿高分呢?
​󠀠
​著手準備自己的故事吧!
󠀠
日常的、上下學的、跟同學一起出遊的、關於夢想與憧憬的。
󠀠
全都記錄下來吧!
​󠀠
​從記事那天起,每一個人的生命歷程,一定都不一樣。
󠀠
「唯一相同的,只有我們不可能相同。」
​󠀠
​所以,在廣袤的人生,找出一個自己克服困難的故事。
󠀠
你說難嗎?真的不難。
󠀠
找出自己的主線,當個稱職的熱血動漫主角。
󠀠
你一定可以有故事。
󠀠󠀠
▋打個總結。
󠀠
• 把題目看懂
​• 丟掉老掉牙的主題
• 創作獨屬於自己的故事
• 從生活中練習
󠀠

Send a message to learn more

【教育的本質,根本不是知識。】󠀠理查德·萊文:「如果一個學生從耶魯大學畢業後,居然擁有了某種很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這是耶魯教育最大的失敗。」󠀠理查德·萊文(Richard Charles Levin),是前耶魯大學的校長,也是目前線上課程網站...
06/04/2025

【教育的本質,根本不是知識。】
󠀠
理查德·萊文:「如果一個學生從耶魯大學畢業後,居然擁有了某種很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這是耶魯教育最大的失敗。」
󠀠
理查德·萊文(Richard Charles Levin),是前耶魯大學的校長,也是目前線上課程網站的先驅與龍頭Coursera的前執行長。
󠀠
耶魯大學應該是耳熟能詳,但coursera是甚麼?他能算龍頭?
󠀠
2019年年底,疫情開始讓我們適應的遠距上課,讓大家開始接觸的陌生領域。
󠀠
早在2012年,這個網站就已經整頓的井井有條,準備根本尚未發生的資訊世界。
󠀠
當年,林書豪剛開始先發、iphone5才剛上市,而這間公司已經布滿了對未來的想望。
󠀠
現在,或許能夠聽聽他對教育的看法。
󠀠
▋教育,是培養學生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
2011年,coursera的共同創業夥伴,在思考怎樣讓大家都能上課。
󠀠
有人說,這間教室的租金相當便宜,能讓更多人來上課,降低成本,提高獲利。
󠀠
有人說,這間教室的選址更好,交通便利,雖未降低成本,但獲利可觀。
󠀠
理查德·萊文說,為甚麼一定是教室?我跟耶魯同學的視訊都能學到東西了。
󠀠
線上來開個教室,怎麼說?
󠀠
有句外語的俗諺,「Think outside the box」,跳脫框架思考。
󠀠
所謂批判性思考,便是如此,而這門課,並不是任何大學的必修。
󠀠
卻是人生中最需要拿到的學分。
󠀠
▋通識教育(Liberal education)
󠀠
「通識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學生不斷提問、仔細思考問題並分析後果的能力。」
󠀠
鍛鍊批判性思考能力最好的方式,莫過於此。
󠀠
Liberal education,其實通識教育,也是自由教育的意思。
󠀠
顧名思義,學生被鼓勵,自由地往不同的領域探索問題。
󠀠
「自由地」往「不同的領域」探索問題。
󠀠
學醫的過程中,探索吊燈的擺放,伽利略開啟了現代科學的道路。
󠀠
學醫的過程中,探索人性的共鳴,魯迅劈開了現代文學的荊棘。
󠀠󠀠
學醫的過程中...沒,我沒學醫,但我的批判性思考告訴我。
󠀠󠀠󠀠
不學醫術不等於不學無術。
󠀠󠀠
只要肯思考,能思考,教育就會持續發揮作用。
󠀠󠀠
教育的本質,從來都不只是知識。
󠀠󠀠
“From our experience in the classroom, from the light in our students’ eyes as they first comprehend a difficult idea, we know that education improves the soul.”
󠀠󠀠
「從我們在課堂上的經驗,從學生第一次領會困難的想法時眼中散發的光,我們知道,教育,能夠讓靈魂昇華。」 ——理查德·萊文

06/04/2025

【如何提升自主性?】

── 不再被動往前,學生自我成長的秘訣
󠀠
誰不知道努力會有收穫?
󠀠
但是努力,很累。
󠀠
而且,學校更常見的是。
󠀠
努力了,也不一定會有收穫。
󠀠
▋ 找到努力的原因
󠀠
「我,為什麼要努力?」
󠀠
孩子為什麼被動?
󠀠
因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努力。
󠀠
每天念書是為了什麼?成績好又能怎樣?
󠀠
更何況成績不好呢?
󠀠
孩子如果看不見自己努力背後的價值,他自然不想往前走。
󠀠
你得讓他知道,念書不是為了成績單上的數字。
󠀠
努力是為了甚麼?
󠀠
這裡沒有答案,每個家長都有不一樣的育兒哲學。
󠀠
但請給孩子一個答案。
󠀠
一個努力的原因。
󠀠
▋ 打造失敗卻能學習更多的環境
󠀠
孩子之所以害怕主動,是因為他們害怕失敗。
󠀠
但說真的,
󠀠
哪個人不失敗?你看過誰一路都贏?
󠀠
我記得我的讀書年代,有一句很中二的話。
󠀠
「有輸過,沒怕過。」
󠀠
小時候聽起來像笑話,長大才發現。
󠀠
是成長的哲學。
󠀠
與其讓孩子在安全的環境下永遠被動,
󠀠
不如創造一個安全失敗的空間。
󠀠
讓他知道一件事。
󠀠
錯一次,頂多是重來一次。
󠀠
重來的這一次,或許可以幫助他,對更多次。
󠀠
▋ 正向回饋系統
󠀠
好啦,講白一點。
󠀠
有幾個孩子可以靠自動自發的精神前進?
󠀠
不要鬧了,大人可能都辦不到。 (這我)
󠀠
你要一個大腦還在發展的孩󠀠󠀠子做到多好?
󠀠
那要如何引導他們?
󠀠
具體的正向回饋。
󠀠
讓他們清楚看到:
󠀠
「喔原來我有在進步。」
󠀠
不要敷衍的鼓勵,要具體的肯定。
󠀠
「欸這次你單字真的背超多!」

「你的數學比上次進步五分餒!」
󠀠
給他明確的回饋,看的見的糖果。
󠀠
他才知道他的努力,是真的有意義的。

Send a message to learn more

01/04/2025

【要管還是不管?最好是要管不管】

── 自由 VS. 紀律
󠀠
「我也想給孩子自由成長,但看到周圍人人都盯得那麼緊。」

「如果我不管,孩子會不會掉隊?」
󠀠
這種話,我想是第一線教學裡,最常聽到家長說的話。
󠀠
這些話背後反映的是甚麼?
󠀠
是焦慮。
󠀠
你害怕自己的教育理念,讓孩子失去競爭力。
󠀠
你擔心你的堅持會,讓孩子錯失未來的機會。
󠀠
▋ 自由的定義
󠀠
自由的定義,不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
其實是,有能力承擔「做了之後」的結果。
󠀠
讓他有能力去思考、判斷,並承擔後果。
󠀠
要是你給的自由,是他每次犯錯後你都會跳出來幫他擦屁股,
󠀠
抱歉,那叫溺愛,不叫自由。
󠀠
▋ 自由的紀律
󠀠
甚麼叫自由的紀律?
󠀠
讓孩子在自由的環境中學習「自我控制」與「自我負責」。
󠀠
舉幾個例子:
󠀠
• 他可以決定放學後先打球再寫功課,但條件是當晚作業一定完成。

• 他可以自己安排周末時間,但必須考量下週的小考與報告是否準備好了。

• 他可以選擇想讀的書籍,但要分享他的心得與想法,而不是看完就忘。

• 手機使用時間,他自己決定,但前提是考試成績必須維持一定水準。
󠀠
再精簡一點,甚麼是自由的紀律?
󠀠
自由的選擇,紀律的改正。
󠀠
「在你做的每個選擇裡,都清楚知道自己該負的責任」。
󠀠
讓他試,不論輸或贏。
󠀠
然後告訴他:「輸了沒關係,重點是下一步你會怎麼做。」
󠀠
有紀律的自由,容許孩子犯錯,
󠀠
卻也教他學會負責,學會在每次跌倒後站起來的方式。
󠀠
▋ 親子教育不是選擇題
󠀠
教育,從來不是自由或紀律二選一。
󠀠
什麼事情都二元論,是很糟糕的事情。
󠀠
這不是考試,你沒有標準答案。
󠀠
你真正要給孩子的,不是單純的自由或嚴苛的紀律。
󠀠
而是懂得在自由中掌握紀律,在失敗中學會成長的能力。
󠀠
你怕孩子輸不起?
󠀠
讓他輸一次試試󠀠看,他沒你想的那麼脆弱。

Send a message to learn more

【學測的老莊 VS. 真正的老莊】── 考題技巧 VS. 國學美感󠀠▋ 學測題的老莊,都一個樣󠀠考試上的老莊,永遠是標準答案。󠀠鯤變鵬,逍遙遊,是「追求心靈自由」。󠀠庖丁解牛,是「順應自然法則」。󠀠莊周夢蝶,就是「物我一體」。󠀠每個學生都能...
30/03/2025

【學測的老莊 VS. 真正的老莊】

── 考題技巧 VS. 國學美感
󠀠
▋ 學測題的老莊,都一個樣
󠀠
考試上的老莊,永遠是標準答案。
󠀠
鯤變鵬,逍遙遊,是「追求心靈自由」。
󠀠
庖丁解牛,是「順應自然法則」。
󠀠
莊周夢蝶,就是「物我一體」。
󠀠
每個學生都能倒背如流。
󠀠
但倒背如流的東西,卻離莊子越來越遠。
󠀠
他們把「逍遙」變成單選題,
󠀠
但莊子就是在告訴你,人生不是單選題。
󠀠󠀠
▋ 真實老莊長怎樣?
󠀠
講不完,根本講不完。
󠀠
大學修了老莊課,上一學年都上不完,
󠀠
你要我一篇講清楚,不可能。
󠀠
每次高中課程,教到老莊的單元,
󠀠
說實話,滿心歡喜。
󠀠󠀠
我感覺自己重新活一次。
󠀠
每次備課、找論文、做講義,都是自我昇華的過程之一。
󠀠
這週為了備課,竟然找到王邦雄教授的新書,
󠀠
《走出莊子的逍遙路》。
󠀠
王教授說:「莊子的寓言不是故事,是對生命的超越性反思。」
󠀠
書裡提到,莊子希望我們能真正「自在地活著」。
󠀠
而不是活在他人的評價中。
󠀠
真正的莊子,是你「怎麼活」都不會錯。
󠀠
而考試的莊子...好啦,說不定是你「怎麼選」都不會對。
󠀠
▋ 結語
󠀠
考試教你的,是如何答題。
󠀠
但莊子教你的,是如何放下答案。
󠀠
記住,真正的莊子從來不會給你標準答案。
󠀠
他只會笑著問你:最近,累不累?
󠀠
———————
󠀠
「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可不哀邪!」
󠀠
「終身勞苦忙碌,卻看不到什麼成功;疲憊困頓不堪,卻不知道自己的歸宿;這不是很悲哀嗎?」
󠀠
大白話翻譯年糕:
󠀠
這輩子都在奴役自己,累得要死,結果不知道終點到底在哪?
󠀠
找不到方向,還一直跑,很可怕餒。
󠀠
停一下,想一下。
󠀠
少年吔,安啦!

28/03/2025

【我背到凌晨兩點,還輸給看Netflix的同學喔?】

── 高分 = 50%努力 + 30%方法 + 15%生活洞察 + 5%運氣
󠀠
我教國文至今 7 年,待過補教機構,也曾在公立學校教課。
󠀠󠀠
每一次,不同間學校的段考卷、模考卷。
󠀠
不只是檢討,更會分析背後各式出題的邏輯。
󠀠󠀠
這是我用自己的經驗,得出的高分公式。
󠀠
▋ 努力很重要,但只佔一半 (50%)
󠀠
課文狂背,作業狂寫,但每次考試還是不盡人意。
󠀠
為什麼?
󠀠
因為努力只佔高分的50%,你把所有的精力都丟在這一半,就等於自斷後路。
󠀠
要知道,每張考卷一定都有基本分。一定。
󠀠
當然,從40分~60分不等,所以我取中間值,變量請依所在學校自取。
󠀠
而努力寫題的目的,是把握基本分。
󠀠
不要用過度努力,來自我感動,再自我哀悼。
󠀠
很痛苦,但學習本身確實不一定有趣。
󠀠
甚至穩固好基本分後,我們才有所謂的及格線可以談。
󠀠
▋ 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30%)
󠀠
國文不是考記憶力,是考「思考邏輯」跟「閱讀理解」。
󠀠
這個老生常談了,要試聽要快,學測班六月開班。
󠀠
方法分成甚麼呢?
󠀠
• ​解題方法

• 筆記方法

• 學習方法

• 檢討方法
󠀠
這些方法,因人而異。
󠀠
但如果你找不到,只有一種可能。
󠀠󠀠
你讀的不夠專注。真的。
󠀠󠀠
如果你到現在為止,還沒有讀到忘記時間流逝過。
󠀠
如果你到現在為止,還沒有讀到耳機放甚麼都不知道過。
󠀠
那你,就是讀得不夠專注。
󠀠
▋ 真正的差距,在生活裡 (15%)
󠀠
這一步,叫做「生活洞察力」,它決定了你會不會被陷阱題迷惑。
󠀠
那些最刁鑽的國文題目,靠的不是死記硬背。
󠀠
而是你有沒有「觀察世界」的能力。
󠀠
例如問你:為什麼台灣人喜歡排隊? 為什麼IG限動永遠比貼文還多?
󠀠
這些題目根本不在課本裡,卻偏偏常出現在國文考題中。
󠀠
所以, 平常多觀察生活。
󠀠
追劇、看電影,甚至觀察你朋友為什麼吵架,都比多背一篇古文有效。
󠀠
去體驗生活,開心的拿到這15分。
󠀠
▋ 最後5%的運氣
󠀠
最後那5%,是運氣。
󠀠
這是我們唯一無法掌控的部分。
󠀠
考題會不會剛好出你擅長的?

身體會不會剛好在考試時感冒?
󠀠
沒辦法保證。
󠀠
但你只要控制了前面95%,那這5%的運氣,其實就沒那麼重要。
󠀠
▋ 結語
󠀠
50%的努力,30%的方法。
󠀠
15%的生活洞察,剩下5%的運氣,就隨緣吧。
󠀠
別再相信天才了, 成為頂尖,你需要的是這些。

Send a message to learn more

28/03/2025

【你靠意志力,他靠儀式感,最後誰贏了?】

── 自律,才能掌控命運
󠀠
▋ 自律的起點,是找到「夠強」的理由
󠀠
老實講,誰不知道自律很重要?
󠀠
但每天追劇滑手機,真的爽很多。
󠀠
所以,單靠意志力要你坐下來自學。
󠀠
是不可能的。
󠀠
你要先給自己一個「夠強」的理由,
󠀠
讓你寧可少玩一小時,也要學點東西。
󠀠
這個理由不能是爸媽逼的。
󠀠
也不是老師規定的。
󠀠
必須是你自己真的「想要」的。
󠀠
可能是想買耳機、想出國、想考名校。
󠀠
不管什麼理由,只要能夠。
󠀠
讓你心甘情願。
󠀠
▋ 先追求穩定,再談進步
󠀠
一開始,別急著把目標設太高,
󠀠
我遇過太多學生,一開始豪情萬丈,
󠀠
「每天念書五小時!」
󠀠
結果堅持不到五天。
󠀠
你要養成的不是突擊,
󠀠
而是穩定。
󠀠
先從每天固定30分鐘開始,習慣了再慢慢增加。
󠀠
追求完美,很容易失敗。
󠀠
追求穩定,才容易成功。
󠀠
▋ 儀式感很重要,環境決定習慣
󠀠
想要維持自律,不要跟你的惰性硬碰硬。
󠀠
你打不贏的。
󠀠
聰明一點,用環境幫你建立儀式感。
󠀠
固定一個專屬的位置。
󠀠
每天特定時間、特定地點。
󠀠
拿一杯飲料,放個音樂。
󠀠
建立專屬你的學習儀式。
󠀠
久而久之。
󠀠
大腦就會自動進入狀態,不用再靠意志力死撐。
󠀠
意志力,是人性的一部分。
󠀠
不要考驗人性,考驗大腦。
󠀠
▋ 結語
󠀠
自律這件事。
󠀠
講穿了,就是習慣成自然。
󠀠
別再幻想,靠什麼神奇動力讓你突然自律,
󠀠
你要做的,是讓自學變成你的日常。
󠀠
當自律成了習慣,你就真正掌握了命運的主導權。
󠀠
以前,你偶爾自律。
󠀠
希望現在起,你偶爾偷懶。

Send a message to learn more

27/03/2025

【老師講了 20 年的笑話,我還要笑嗎?】

── 如果不會成長,經驗就是包袱
󠀠
教育書籍裡有一句話:
󠀠
「有些老師,有二十年的教學經驗;
󠀠
而有些老師,只是把一年的教學經驗,重複了二十次。」
󠀠
▋ 理論 VS. 實務
󠀠
一開始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還嗤之以鼻。
󠀠
結果踏上講台後才發現,這句話講得太準了。
󠀠
大學的教育專業,教你怎麼設計教案、怎麼準備教材。
󠀠
但有教你怎麼面對學生發呆、滑手機嗎?
󠀠
有教你怎麼處理學生分手󠀠後,崩潰不想上課嗎?
󠀠
半夜傳來一句「老師我不想活了」的訊息,怎麼回?
󠀠
完全沒教。
󠀠
理論很漂亮,現實很殘酷。
󠀠
▋ 真正的教學,不是你覺得精彩就好
󠀠
我第一年當老師的時候。
󠀠
準備教材準備到半夜兩點。
󠀠
隔天興致勃勃地去上課,我講得超好,感覺像上 TED 演講。
󠀠
結果學生滿臉問號。
󠀠
後來我才明白,教學根本不是老師覺得精彩就可以。
󠀠
學生不懂,就是不懂。
󠀠
你再熱血也沒用。
󠀠
▋ 學生在變,老師怎麼可以不變?
󠀠
很多老師教了二十年,教材從沒更新過。
󠀠
一個笑話講了二十年。
󠀠
連頓點都一模一樣。
󠀠
然後怪學生越來越難教,越來越不懂事。
󠀠
廢話,學生本來就在變。
󠀠
你怎麼可能用舊的方法去教新的人?
󠀠
真正厲害的老師,不是靠資歷唬人。
󠀠
而是每年都願意調整自己的方法。
󠀠
不只是學生配合你,你也必須追上學生的腳步。
󠀠
▋ 持續進化
󠀠
教學這條路,難的不是開始。
󠀠
而是願意不斷進化。
󠀠
如果你停在原地,時間不會讓你更值錢。
󠀠
只會讓你更顯老而已。
󠀠
真正值得尊敬的老師。
󠀠
不是經驗最多,而是進󠀠化最快。
󠀠
▋ 結語
󠀠
教育為甚麼是專業?
󠀠
因為教育真正考驗的,不只是你的理論和技巧。
󠀠
而是你面對學生的態度,以及。
󠀠
你願不願意持續更新自己的決心。
󠀠
每天我都會告訴自己。
󠀠
不只讓學生進步,自己也要進步。
󠀠
他能行?那我肯定也能行。

Send a message to learn more

25/03/2025

【成績不上不下,該怎麼辦?】

── 有目標地找出天賦,不浪費時間
󠀠
很多家長最擔心的問題,其實不是孩子很差。
󠀠
而是孩子不上不下。
󠀠
這種焦慮,源自對未來的不確定感。
󠀠
但你有沒有想過,你所謂的「不上不下」的孩子。
󠀠
真正需要的,不是死命衝排名。
󠀠
而是找到他真正適合的位置。
󠀠
▋ 人,有不同面向的能力
󠀠
這樣講好了。
󠀠
岳飛強的,不是物理化學。

牛頓強的,也不是寫文章。
󠀠
每個人的能力,本來就有不同面向。
󠀠
所以,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走同樣的路。
󠀠
中段班的孩子,不代表平庸。
󠀠
而是還沒找到自己最適合的位置。
󠀠
這點真的非常重要。
󠀠
而考試,只測量某些特定的能力。
󠀠
有太多的能力,考試沒測,也測不出來。
󠀠
你的孩子,或許就擁有那些無法從考試看見的天賦。
󠀠
▋ 找到自己的天賦所在
󠀠
今年的學測考生,約12.1萬人。
󠀠
達到PR 90,也就是前10 % 的孩子。
󠀠
只有 1.2 萬。
󠀠
這都還不論考試失常、資源分配不均、城鄉差距等因素。
󠀠
為什麼要討論這些?
󠀠
根據大考中心的資料,台北五個考區的考生總合為 —
󠀠
2.2萬人。
󠀠
你覺得,前10 %的1.2萬,還剩多少名額留給其他地區?
󠀠
——
󠀠
別慌,我是透過資料告訴你。
󠀠
高分不是常態,他只是一個目標。
󠀠
但天賦不是目標,天賦,是上天給的禮物。
󠀠
你一定聽過一種評論是:「喔他成績雖然不好,但是他不笨。」
󠀠
為什麼?
󠀠
因為有些人數學考20分,卻能畫出很棒的插畫,
󠀠
因為有些人公民考得平凡,卻可以組織班級活動,讓整班凝聚力爆棚。
󠀠
當他們發現自己的特長後,自信和方向就回來了。
󠀠
問題就不是孩子能力不足。
󠀠
而是他根本不清楚,自己真正擅長什麼。
󠀠
身為老師的我,或是身為家長的你。
󠀠
要做的是協助他們,找到自己真正的「超能力」。
󠀠
▋ 結語
󠀠
成績中庸,不是問題。
󠀠
因為人生,比起短期的分數,更看重的是長期的規劃。
󠀠
與其強迫孩子,在不擅長的地方掙扎。
󠀠
不如早點讓他發現自己真正的強項。
󠀠
單一領域發揮不好,不代表他不好。
󠀠
或許其他領域,他好的你意想不到。

Send a message to learn more

Address

自強二路46號
Kaohsiung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卓然文理教育-昕翰國文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