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愛很大 Love Animals

動物愛很大 Love Animals 愛寵物、養寵物的人一起來喔!
分享寵物趣味日常,也帶大家一起找寵物用品好康優惠喔

年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聯絡方式:[email protected]

愛動物,讓我們從現在做起
藉由這個平台,散播愛與歡笑

動物愛很大[Love Animals]
打造一個屬於動物以及相關知識的訊息交流平台,
讓愛動物的大家都可以一同交流

💜 這螃蟹也太夢幻!你以為是動畫,牠其實是真的!泰國Kaeng Krachan國家公園最近出現了一隻「紫到不行」的迷你螃蟹,全身像螢光筆一樣發亮,才剛被發現就馬上衝上熱搜🔥官方稱牠為「公主螃蟹」Princess Crab,也有叫「詩琳通螃蟹...
12/09/2025

💜 這螃蟹也太夢幻!你以為是動畫,牠其實是真的!

泰國Kaeng Krachan國家公園最近出現了一隻「紫到不行」的迷你螃蟹,全身像螢光筆一樣發亮,才剛被發現就馬上衝上熱搜🔥

官方稱牠為「公主螃蟹」Princess Crab,也有叫「詩琳通螃蟹」,是為了致敬一直以來致力保護環境的詩琳通公主👑

但這不是什麼新品種喔,其實牠是熊貓螃蟹(Lepidothelphusa cognetti)的超稀有紫色變異種,原本是黑白色的,現在進化成全紫+漸層螯✨超像從寶可夢世界爬出來!

📍體型不到2公分,一隻剛好可以站在你食指上
📍只能在「水質超乾淨、無污染」的溪流中生存
📍是所謂的「生物指標」,生態學家看到牠都興奮到不行:因為牠能出現,就代表整個森林的水質和生態系統乾淨到頂了!

👀 有網友看到這張圖說:「我還以為是數位繪圖」、「這隻根本是魔法生物」
還有人問:「可以養嗎?」👉 拜託不行啦!牠在野外才活得好,請讓牠留在牠的超純淨自然家園!

🌿 這不是神話,這是真實存在的自然奇蹟。
🌊 森林乾淨到這種程度,你說是不是該珍惜?

#公主螃蟹 #詩琳通螃蟹 #熊貓螃蟹變異 #森林奇蹟 #紫色生物控 #野外才是真正的家 #水質乾淨到發光 #祐祐
#大自然的彩蛋 #有牠的地方才是真正的淨土 #螃蟹控必看

泰國Kaeng Krachan森林驚見「公主螃蟹」!絢爛紫色身影成為森林健康的生態指標

泰國最大、同時也是聯合國世界遺產之一的Kaeng Krachan國家公園,近日成為自然愛好者與保育學者關注的焦點。該園區的巡守員在一處溪流濕地中,驚喜發現一隻絕美罕見的紫色螃蟹,體型不到2公分,被暱稱為「公主螃蟹(Princess Crab)」,又名「詩琳通螃蟹」,命名是為了紀念泰國王室成員詩琳通公主長期對環境保護的貢獻。

這隻螃蟹實際上屬於熊貓螃蟹(Lepidothelphusa cognetti)的一員,該物種通常以黑白斑紋為主要特徵,但此次發現的紫色變異體極為稀少,全球自然觀察紀錄中幾乎未曾公開曝光。這類顏色變異可能源自基因突變,也可能與該地溪水中獨特的礦物質成分、生長環境與生態壓力有關。

泰國國家公園、野生動物與植物保護部(DNP)隨後發布聲明指出,這項發現不僅在生物多樣性紀錄上具有高度價值,更是整體生態系統穩定與潔淨的強烈信號。公主螃蟹屬於高度敏感的水棲物種,只能在無污染、氧氣充足、水質穩定的環境中生存,牠的出現,幾乎就等同於「大自然對這片森林的最高肯定」。

研究人員補充指出,像公主螃蟹這樣的「生物指標物種(bioindicator species)」是觀測自然生態健康度的重要工具。如果這類生物開始大量出現或活動範圍擴大,通常代表棲地環境正在改善。

目前相關單位正積極紀錄其行為模式、族群數量與遺傳資訊,同時呼籲遊客在觀察野生動物時,應維持適當距離,不干擾、不觸碰,也不破壞牠們的自然棲地。

Kaeng Krachan國家公園曾因其多樣性的野生動物(如雲豹、黑熊與超過400種鳥類)而聞名,如今又多了一位引人注目的小小「新住民」——紫色的森林小守護者。

📢【全球研究揭露:光害正讓鳥兒「加班」!】-你知道嗎?人造光源不只影響我們的睡眠,也正在悄悄改變野生動物的生活節奏。最新發表於《科學》期刊的研究指出,全球超過 500種鳥類 因光害而被迫「加班」,平均每天多活躍 50分鐘!-🐦 鳥兒比鬧鐘還...
12/09/2025

📢【全球研究揭露:光害正讓鳥兒「加班」!】
-
你知道嗎?人造光源不只影響我們的睡眠,也正在悄悄改變野生動物的生活節奏。最新發表於《科學》期刊的研究指出,全球超過 500種鳥類 因光害而被迫「加班」,平均每天多活躍 50分鐘!
-
🐦 鳥兒比鬧鐘還早起
研究發現,美洲知更鳥在光害嚴重的區域,竟然能在日出前2小時就開始歌唱🎵;而其他如北美紅雀、北方嘲鳥,也明顯提早晨鳴、延後晚安曲。對牠們來說,「一天」等於被拉長了近一小時。
-
👀 眼睛大小也有差?
科學家發現,眼睛大的鳥類對光害更敏感,會更早起床;反之,像是簇頂山雀、東部藍鳥等眼睛小的鳥,受影響就比較小。另外,住在樹洞等「遮光環境」的鳥類,也比較能避免被夜燈干擾。
-
🌙 鳥兒們睡眠不足
延長活動時間看似能讓鳥兒覓食更多,但也可能導致睡眠減少、荷爾蒙週期被打亂。長期下來,會不會影響繁殖與生存?這仍是科學界正在關注的問題。
-
🔍 這項跨洲研究透過分析數百萬筆鳥鳴錄音,加上衛星光害數據,揭示了人造光對生態的深遠影響。專家提醒,光害導致鳥類作息改變已成普遍現象,我們在追求便利的同時,也必須思考:該如何與自然和諧共處? #話多編

🐒✨【黑猩猩的「昆蟲OK繃」】-你知道嗎?許多動物都有自己的「療癒小祕方」~🐘 大象會在泥巴裡打滾,趕走寄生蟲貓狗會啃草,幫助消化🍃但最近科學家觀察到的黑猩猩,竟然還會「抓昆蟲來治傷」😲-🔎 德國與馬克斯普朗克研究團隊在坦尚尼亞追蹤黑猩猩族...
12/09/2025

🐒✨【黑猩猩的「昆蟲OK繃」】
-
你知道嗎?許多動物都有自己的「療癒小祕方」~
🐘 大象會在泥巴裡打滾,趕走寄生蟲
貓狗會啃草,幫助消化🍃
但最近科學家觀察到的黑猩猩,竟然還會「抓昆蟲來治傷」😲
-
🔎 德國與馬克斯普朗克研究團隊在坦尚尼亞追蹤黑猩猩族群,15個月內拍到 19次黑猩猩把昆蟲敷在傷口上。不只幫自己,還會幫同伴處理傷口!
其中最暖心的畫面,是一隻母黑猩猩替受傷的小孩敷昆蟲,還有公黑猩猩貼心走過去,把昆蟲放到別隻母猩猩的傷口上,簡直就像動物版的「護士」💞
-
🦟 為什麼是昆蟲?
因為昆蟲本身有超強免疫系統,體內能產生天然的抗菌、抗病毒物質。這讓研究者推測,黑猩猩或許早就知道「昆蟲能幫助傷口癒合」!
-
🌱 這發現不只讓人驚嘆黑猩猩的智慧與同理心,也為人類醫學提供新靈感——說不定未來科學家能從「昆蟲療法」找到新的天然抗生素或消炎藥呢。 #話多編

🦩【你知道嗎?紅鶴為什麼總是單腳站立?】-對我們人類來說,單腳站立幾秒就已經很吃力了,還得靠肌肉不停微調才能維持平衡。但紅鶴卻能悠哉地「單腳站」好久,甚至邊睡邊穩如泰山——這到底是怎麼辦到的呢?🤔-📌 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與埃默里大學的研究團...
12/09/2025

🦩【你知道嗎?紅鶴為什麼總是單腳站立?】
-
對我們人類來說,單腳站立幾秒就已經很吃力了,還得靠肌肉不停微調才能維持平衡。但紅鶴卻能悠哉地「單腳站」好久,甚至邊睡邊穩如泰山——這到底是怎麼辦到的呢?🤔
-
📌 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與埃默里大學的研究團隊,意外發現紅鶴其實「不用肌肉」也能撐起身體!他們透過觀察與解剖,發現紅鶴擁有一種特別的「被動引力支撐機制(passive gravitational stay mechanism)」,就算紅鶴過世後,也能一腳穩穩直立,好像只是睡著了。
-
更驚人的是,紅鶴單腳站比雙腳站還要穩定!這跟我們的直覺完全相反吧?🙃
-
那麼,紅鶴為什麼要單腳站呢?
✔ 有學者認為,這是為了「省力」,因為不用消耗肌肉就能站立。
✔ 另一派則主張是「保暖」,特別是紅鶴泡在水裡、天氣寒冷時,才會特別常見到牠們單腳站🦩 #話多編

😳 有些生物的吃飯方式,真的會讓人看得背脊發涼。一般蜘蛛套路大家都懂:用毒牙注射毒液 → 麻痺獵物 → 再吐消化液慢慢分解。結果偏偏有一種「羽足無毒蛛」(Uloborus plumipes)完全不走主流,牠們根本不靠牙,而是直接 把獵物泡進...
12/09/2025

😳 有些生物的吃飯方式,真的會讓人看得背脊發涼。
一般蜘蛛套路大家都懂:用毒牙注射毒液 → 麻痺獵物 → 再吐消化液慢慢分解。
結果偏偏有一種「羽足無毒蛛」(Uloborus plumipes)完全不走主流,牠們根本不靠牙,而是直接 把獵物泡進「毒湯鍋」裡慢煮。🤯

流程是這樣的:

先很有耐心,用絲線把獵物層層打包(有時候拉絲長度甚至能繞好幾百公尺,超浮誇)。

然後——一口氣把自家特製的「消化液」整包倒上去。
獵物不是被咬死,而是活生生被「泡死」。

研究發現,羽足無毒蛛的口器完全沒有毒腺和毒管,等於牙齒只是裝飾。

真正的「外掛」在腸胃:牠們直接在腸胃分泌毒素,混進消化液裡,拿來做成「外敷式毒殺」。

換句話說,這些蜘蛛是把 外部空間當作臨時胃袋——一切消化都發生在獵物身上,而不是嘴巴裡。

更有趣的是,研究認為這些毒素本來就是消化液的一部分。只是其他蜘蛛在進化過程中,把這招升級成「獨立的毒液武器」;羽足無毒蛛則走偏鋒,乾脆保留原始設定:「哥不用牙,靠胃就能解決戰鬥。」

對比之下,像巴西白膝狼蛛(Acanthoscurria geniculata)這種猛獸型蜘蛛雖然體內也有類似蛋白質,但牠們完全不靠這招——因為人家力氣大、咬合力強,直接一口咬死獵物就收工。

👉 羽足無毒蛛 = 不靠牙靠胃。
先把獵物「打包外送」,再淋上「消化液毒湯」外敷致命,活生生把世界變成牠的「大型臨時胃袋」。

#蜘蛛 #吃飯 #樂樂

今年出生的熊貓寶寶「首次公開亮相」🐼💕-9月6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迎來了今年出生的熊貓寶寶「首次公開亮相」🌿。一群毛茸茸的小可愛在軟墊上伸懶腰、晒太陽,萌態百出,瞬間抓住了所有遊客的目光。-🐼奶媽溫柔地抱著小熊貓,把牠們放在舒適的軟墊...
11/09/2025

今年出生的熊貓寶寶「首次公開亮相」🐼💕
-
9月6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迎來了今年出生的熊貓寶寶「首次公開亮相」🌿。一群毛茸茸的小可愛在軟墊上伸懶腰、晒太陽,萌態百出,瞬間抓住了所有遊客的目光。
-
🐼奶媽溫柔地抱著小熊貓,把牠們放在舒適的軟墊上。小寶寶們有的翻滾、有的打呵欠、有的小手小腳四處亂動,看著就讓人心都融化了💛。
-
📸遊客們紛紛掏出手機,捕捉這些可愛畫面。 #話多編

✨ 奧地利街頭最近出現了一位特別的「街頭網紅」——小麋鹿 艾米爾(Emil)🦌-這隻來自波蘭的小麋鹿,自三週前踏上旅程後,就一路遊蕩下奧地利州,從米斯特巴赫(Mistelbach)、加魏因斯塔爾(Gaweinstal)、科爾諾堡(Korne...
11/09/2025

✨ 奧地利街頭最近出現了一位特別的「街頭網紅」——小麋鹿 艾米爾(Emil)🦌
-
這隻來自波蘭的小麋鹿,自三週前踏上旅程後,就一路遊蕩下奧地利州,從米斯特巴赫(Mistelbach)、加魏因斯塔爾(Gaweinstal)、科爾諾堡(Korneuburg)一直到圖爾恩河谷(Tullnerfeld),每到一個地方都吸引民眾目光。
-
📸️人們拍下牠悠閒啃食樹葉、在花園漫步、甚至夜間橫渡多瑙河的可愛身影,影片和照片一傳上社群媒體就被瘋傳!短短一週多,「麋鹿艾米爾」的粉絲專頁就累積了 8400 名粉絲,成了奧地利街頭的明星野生動物。
-
⚠️不過,這位網紅可不是家養寵物。專家提醒,艾米爾仍是野生動物,正在尋找適合自己的棲地和同類。民眾的圍觀、跟拍甚至靠近,都可能讓牠感到壓力,甚至危及安全。最近,消防志工曾在圖爾恩河谷提供水源,希望艾米爾不要脫水,但仍呼籲大家不要主動干擾牠。
-
💡 小提醒:看到街頭的「明星野生動物」時,請保持距離、不要追逐,給牠安全與安靜的空間,讓牠可以自由探索自己的世界。

#街頭網紅 #野生麋鹿 #艾米爾 #話多編

🚀 牠信任人類...卻被送到太空孤獨亡-世界上第一個繞行地球的「太空旅人」,不是人類,而是一隻流浪狗——萊卡。-1957年,牠在莫斯科街頭被抓走,以為找到新家,卻被選中搭上蘇聯的「史普尼克二號」。這趟任務從一開始就沒有回程,因為當時的科技無...
11/09/2025

🚀 牠信任人類...卻被送到太空孤獨亡
-
世界上第一個繞行地球的「太空旅人」,不是人類,而是一隻流浪狗——萊卡。
-
1957年,牠在莫斯科街頭被抓走,以為找到新家,卻被選中搭上蘇聯的「史普尼克二號」。這趟任務從一開始就沒有回程,因為當時的科技無法帶牠安全返航。💔
-
官方最初宣稱萊卡在太空中存活了4天,但多年後才公開真相——牠在升空後僅數小時,因艙內溫度控制失效,悶熱難耐,最終死於中暑與壓力過度。🥀
-
更令人心酸的是,在發射前,科研團隊的一位女飼養員偷偷把萊卡帶回宿舍,陪牠過了最後一晚,輕輕撫摸牠,還流著淚說:「請原諒我們,沒有辦法帶你回來。」這是萊卡最後一次感受到人類的溫柔。
-
雖然這段歷史帶著沉重與殘酷,但人們沒有忘記牠的犧牲。後來,莫斯科樹立了一座「萊卡紀念碑」,讓世人記住這隻小小的流浪狗,如何為人類太空探索犧牲了生命。

#太空犬萊卡 #話多編

什麼?!那個號稱世界上最友善的動物、每天都在河邊當大家里長伯、還能跟烏龜、鴨子、猴子全部和平共處的超萌「水豚(Capybara)」……居然有個國家在認真討論:要不要開放合法商業獵捕?!😳事情發生在哥倫比亞。部分科學家說,控制性獵捕 5~10...
10/09/2025

什麼?!那個號稱世界上最友善的動物、每天都在河邊當大家里長伯、還能跟烏龜、鴨子、猴子全部和平共處的超萌「水豚(Capybara)」……
居然有個國家在認真討論:要不要開放合法商業獵捕?!😳

事情發生在哥倫比亞。部分科學家說,控制性獵捕 5~10% 水豚,族群還是穩的,還能把黑市拉回正軌,順便搞點經濟效益(肉可以吃、皮革能賣、骨頭有用)。

聽起來很理性對吧?

但反對聲音更大聲:環保團體、動保人士直接開噴,綠黨參議員更嗆「真正該做的不是獵捕,而是保護棲地、恢復濕地。」結果全民抗議+專家會議一波操作後,政府在 7 月就宣布——不會授權商業獵捕,還展開打擊非法交易計畫。

所以現在水豚還是安全的,短期內不會變成餐桌料理。
但這場爭論也讓人看到:哥倫比亞到底要走哪條路?是以經濟為先,還是把生態放第一?

水豚內心 OS:
「我只想泡個澡,為什麼要把我推上國家大事的戰場……」

#水豚無辜 #哥倫比亞大亂鬥 #生態還是經濟 #樂樂

樹獺平常給人的印象就是「慢吞吞、佛系掛」——但講到  #找對象,三趾樹獺其實一點都不含糊,還自帶一套奇葩 SOP。在雨林裡,母三趾樹獺不會像別的動物一樣主動去找雄性,而是選擇爬到樹冠高處,然後開始尖叫。沒錯,對,就是那種尖銳到可以貫穿整片森...
10/09/2025

樹獺平常給人的印象就是「慢吞吞、佛系掛」——但講到 #找對象,三趾樹獺其實一點都不含糊,還自帶一套奇葩 SOP。

在雨林裡,母三趾樹獺不會像別的動物一樣主動去找雄性,而是選擇爬到樹冠高處,然後開始尖叫。

沒錯,對,就是那種尖銳到可以貫穿整片森林的聲音,聽起來像鳥鳴,又像吹哨子。

這聲音其實就是牠的「交友軟體通知鈴聲」:
👉 「老娘想開葷!聽到的男人給我立刻滾過來!」

更猛的是,母三趾樹獺發情時整個人設都變了,活動量直接增加 200%,尖叫頻率也翻倍——最誇張的時候,10–15 分鐘就尖叫一次。

這完全就是「瘋狂打卡:我在這裡,快來快來約我~快來快來約我~我是你的新寶貝」。

雄性一聽到,就像演唱會開賣瞬間,蜂擁而至;有時還會爆發「雄性大亂鬥」,打到你死我活,最後贏家的獎勵,就是直接在母樹獺尖叫的那棵樹上「現場來一下」。

整個過程平均 25 分鐘,快又不算太短。開心完,雄性還會貼心守在旁邊幾天,防止其他雄性搶老婆,之後才瀟灑離開,準備追下一個對象。

所以對母三趾樹獺來說,愛情的開場白很簡單:
👉 就是一聲尖叫,然後等男生自己送上門。

⚠️ 小提醒:這是 三趾樹獺限定技能,二趾樹獺可沒有這種浮誇的交配方式。
(備註:照片純粹為了有趣的科普設計的情境對白,切莫太認真。)
#樹懶 #佛系 #找對象 #樂樂

各位,別再小看大象了啦。雖然牠走在路上慢吞吞,感覺像一台龜速推土機,但下水之後整個變身——牠根本是重量級泳將。大象可以一口氣游 6 小時,還能橫渡 48 公里,等於台北一路游到桃園,還不喊累。時速大概 2 公里,看起來不快,但拜託,那是一隻...
10/09/2025

各位,別再小看大象了啦。
雖然牠走在路上慢吞吞,感覺像一台龜速推土機,但下水之後整個變身——牠根本是重量級泳將。

大象可以一口氣游 6 小時,還能橫渡 48 公里,等於台北一路游到桃園,還不喊累。時速大概 2 公里,看起來不快,但拜託,那是一隻幾噸重的生物欸!

祕訣在哪?
👉 四條大長腿變推進器,游起來穩到爆。
👉 象鼻直接開外掛,當「天然浮潛管」。整個身體泡在水裡,鼻子伸出來呼吸,一邊游一邊像開掛玩家:「抱歉啦,我自帶呼吸器。」

更狂的是象鼻本身,大家都說裡面有四萬條肌肉,其實只有 17 條主要肌肉,但用起來就像外掛手臂一樣,吸水、打招呼、偷吃、潛水管兼當浮標,功能多到誇張。

還有一個超猛設定:大象是唯一沒有完整胸膜腔的哺乳動物。牠的肺直接用結締組織黏在胸壁上,這樣下水才不會被壓爆。

講白一點:大象的身體就是專門設計過的「潛水坦克」。

所以別再覺得大象呆呆的了。
牠走在陸地上像工程車,下水就變重裝潛水員。
人家鼻子一翹,游個 48 公里只是暖身。

#大象 #游泳 #樂樂

 #科普 🦐住在深海火山口的「白色盲蝦」:真正的水深火熱🔥-這隻蝦可是住在海底快煮鍋裡的狠角色😳牠們的家就在深海火山口附近,靠火山噴出的物質維生-🔥 牠叫白色盲蝦(又稱超級耐熱蝦),來認識一下這位「深海生存王」👇-🌑 沒眼睛?我用背感光!因...
10/09/2025

#科普 🦐住在深海火山口的「白色盲蝦」:真正的水深火熱🔥
-
這隻蝦可是住在海底快煮鍋裡的狠角色😳
牠們的家就在深海火山口附近,靠火山噴出的物質維生
-
🔥 牠叫白色盲蝦(又稱超級耐熱蝦),來認識一下這位「深海生存王」👇
-
🌑 沒眼睛?我用背感光!
因為住在深海烏漆媽黑,眼睛早就退化,但牠的背上長了一種感光器,能感知紅外線、偵測水溫,說白了就是用「背」來看世界。
-
💨 高溫警報響了就閃人
雖然短時間能忍受超過100°C的水溫,但只要水溫高過40°C,牠們就會立刻開溜!熱出事的不是牠,是其他生物。
-
🍽 吃火山口的東西長大,就算煮熟也不能吃!
牠吃的是海底噴出的硫化物與重金屬,雖然長得白白的,但體內可能藏著一整碗毒湯☠️
-
🎯白蝦?不,是白得像太空人的蝦🦐
白色外表、無視力、靠感光器生存,這蝦活得比外星生物還科幻!
#話多編

Address

基湖路10巷46號5樓
Neihu District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動物愛很大 Love Animals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動物愛很大 Love Animals: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