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羿潔Flora

陳羿潔Flora 羿起平衡一對一陪跑教練|主持YT頻道
陪跑20+學員關係翻轉實證&找回自己
百人直播演講|全平台2.9萬追蹤
免費領取【事業生活平衡測驗】👇🏻

26/11/2025

自我價值感低,不是因為你沒能力,
而是你從小就沒被好好看見過。

很多學生對關係很沒有安全感,
講話小心翼翼、愛得戰戰兢兢,
只要對方一冷淡,就開始自我懷疑。

她們不是沒能力,而是從小就沒被看見、
沒被肯定。

長期在乖、懂事、不能讓人失望的環境下長大,你會很容易變成:別人一皺眉,你就開始怪自己。

🍀你不是玻璃心,你只是一直都在努力符合別人期待,但從來沒練習過:怎麼照顧自己的情緒。

所以我們要練習的,不是再去看對方想什麼、愛不愛,而是每天多問自己一點點:
🍀我今天,有沒有為自己喘口氣?

自我價值感的修補,不是靠對方的回應,
而是你願不願意,先好好看自己一眼。

#自我覺察 #原生家庭影響 #愛自己先 #情緒修復

25/11/2025

婚姻裡的很多問題,
其實是原生家庭留下的習慣。

有些學生一進入婚姻,就變得很容易焦慮、壓抑、控制慾強。

她們自己也會問:「為什麼我變成這樣?」

答案常常不在婚姻本身,而是在她們從小的家庭裡:
🍀爸媽總是要她懂事,不能任性
🍀情緒要壓住,不然會被說沒教養
🍀不管怎樣都要維持和諧,不能讓人失望

這些習慣會不知不覺帶進關係裡,
變成你不敢講、你不敢吵、你拚命撐。

但最可惜的是,對方並不知道你是在壓抑,
他只以為:你一直都可以。

如果你在婚姻裡很累,不一定是對方有問題,也可能是你忘了把原生家庭的劇本關掉。

🍀結婚不是重新演一次你爸媽的婚姻,
是你有權利選擇不一樣的愛。

#原生家庭影響 #婚姻關係 #家庭模式 #關係覺察 #感情修復

24/11/2025

愛情不是你給越多就會被看見,而是你給對了嗎?

很多人愛得很努力。

把能給的都給了、能撐的都撐了、能容忍的都吞了,結果換來的卻是對方的忽略,甚至離開。

有學生問我:「我對他那麼好,他怎麼還能這麼冷漠?」

我問她:「你對自己好嗎?」

很多人不是真的不值得被愛,
而是太習慣用犧牲自己去證明我夠愛你。

但這不是愛,是耗損。

你在一段關係裡的位置,不是要證明你多好,而是要找一個你可以繼續好好做自己的位置。

🍀留給你一句話:

愛情裡最怕的不是沒人愛,而是你愛得太滿,把自己弄丟了。

#愛自己 #感情修復 #情緒依附 #自我價值

23/11/2025

🍀關係裡你越委屈,對方不會越懂你

有個學生說她最近很痛苦,因為她覺得都在自己撐,對方卻沒感覺、沒回應,甚至覺得她太情緒化。

她不敢開口,不敢吵,也不敢表達,
心裡卻想:「你怎麼可以這麼不懂我?」

我問她:「那你有讓他知道你在痛嗎?」

她愣住了。

我們以為委屈能換來體諒,但委屈只會累積在自己心裡,變成壓力,變成內傷。

很多人不是不愛你,只是你從來沒有讓他「有機會學會怎麼愛你」。

不是所有感覺都要大吼出來,但你一定要先聽懂自己的心聲。

從對方不懂我轉回來問:我有讓他懂我嗎?

金句留給你:
不是忍耐讓關係更穩,是坦白讓心靠得更近。

#關係卡關 #情緒溝通 #自我覺察 #感情修復

22/11/2025

🍀感情裡最常見的問題: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太習慣犧牲自己

我帶學生做陪跑的時候,常常聽到一句話:
我都已經這麼做了,他為什麼還不懂?

但更常見的,是這句話背後,藏著一個從來沒問過的問題:我自己,到底感覺怎麼樣?

我們從小學會的,往往是照顧別人、貼近別人、配合別人,但沒人教我們怎麼問:「我舒服嗎?我累不累?我也想被在乎嗎?」

感情裡最容易卡住的,就是你的努力不是問題,但忘了把自己放進公式裡。

如果你最近覺得很累,試著先問自己一個問題:我這樣的付出,是為了對方舒服,還是我在害怕不被愛?

關係可以努力,但不是一個人拼命撐就會平衡。
真正穩定的愛,是先穩住自己,再靠近彼此。

#感情修復 #關係卡關 #愛自己先 #原生家庭影響 #自我覺察

06/11/2025

你以為你在談戀愛,其實你是在延續你的原生家庭。

這陣子陪著學生走過好多段關係的痛點,我發現一件事:她們的感情問題,其實不是從交往才開始的。

她們以為自己在談戀愛,但其實是在複製從小的習慣、角色,還有委屈的方式。

像是:
✨從小當爸媽的情緒調節者,長大就變成戀人的情緒垃圾桶。
✨被逼著懂事習慣壓抑,交往後也不敢說不,怕被丟下。
✨小時候被忽略愛的需求,長大就把愛變成只要我好就好的付出型人格

我們常常以為,只要找對人,愛就會順利。
但事實是:如果我們沒看懂自己的原生劇本,就算換100個人,劇情還是會重演。

這不是在責怪家庭,而是讓我們知道:

很多我們在愛裡的卡住,其實是從小就埋下的。愛太滿、太怕失去、太想證明自己值得、太會體貼到忘了自己……

這些都不是你不好,只是你一直用小時候活下來的方式,想要在感情裡被愛回來。

所以我們在陪跑時,常常不是立刻討論分不分手、要不要留。

而是先問:
你現在在愛裡做的那件事,是你想做的,
還是你習慣這樣活下來的?

當我們願意看懂原生家庭給我們的影響,才會開始不再把過去的委屈,帶進現在的愛裡。

愛不是要你補足童年的洞,愛是兩個人願意一起療癒彼此,然後走向更好的未來。

這篇,寫給那些在感情裡覺得自己明明很努力卻總是受傷的人。

妳不是不值得愛,妳只是,還沒停止用受傷的方式去愛人。

#成長 #女性 #家人 #價值觀 #感情 #溝通 #夫妻 #愛 #愛情 #羿起平衡 #親子 #創業

04/11/2025

夫妻應該分房睡還是一起睡?

你覺得呢?
是該冷靜一下各睡各的?
還是就算吵架,也要睡在同一張床上?

很多夫妻吵完架時,心裡都會想:今晚別碰我!但其實…睡前那個同床的選擇,往往決定了你們關係能不能慢慢修復。

我陪跑過許多伴侶,發現:真正幸福的夫妻,不是永遠不吵架,而是吵完架還願意一起上床睡覺。

因為那代表我們可以不同意彼此,但仍選擇在一起。這份安全感,勝過所有道理。💗

所以與其爭誰對誰錯,不如問問自己:
我願不願意在愛裡,先放下一點點面子,換回一點溫度?

#成長 #女性 #家人 #價值觀 #感情 #溝通 #夫妻 #愛 #愛情 #羿起平衡 #親子 #創業

03/11/2025

允許自己有落差感,
允許你希望被愛的方式沒有被完整接住,
也允許對方有他自己的表達方式。

關係裡的失望常常不是因為不愛,
而是你們愛的語言不同。

你以為的在意,是回訊息速度;
他以為的在意,是默默幫你做事不說。

你期待的是下班有人問你:你今天累嗎?
他給的是默默訂好你愛吃的那家餐廳。

你覺得他敷衍,他覺得你太敏感。
但其實你們只是沒有說開,又都在等對方懂。

我們可以練習:
不把自己的需求當成對方理所當然要懂,
也不急著把對方的表達方式全盤否定。

有時候,溝通不是要求一致,
而是看見差異、調整頻率,然後走向彼此。

愛,不一定要一模一樣的方式,
但可以慢慢靠近一個剛剛好的理解。

有些愛,看起來不那麼像你習慣的樣子,
但不代表它不存在~

#成長 #女性 #家人 #價值觀 #感情 #溝通 #夫妻 #愛 #愛情 #羿起平衡 #親子 #創業

妳是不是也曾經,在一段關係裡太懂事、太努力,到最後反而感覺不到自己?有時候不是妳不夠愛、也不是他太冷淡,只是妳太久沒有照顧那個也會累的自己。懂事久了,妳學會壓抑、習慣先退一步,卻也在一次次讓步中,慢慢忘了自己要什麼。這不是妳的錯,只是妳太想...
02/11/2025

妳是不是也曾經,在一段關係裡太懂事、太努力,到最後反而感覺不到自己?

有時候不是妳不夠愛、也不是他太冷淡,
只是妳太久沒有照顧那個也會累的自己。

懂事久了,妳學會壓抑、習慣先退一步,
卻也在一次次讓步中,慢慢忘了自己要什麼。

這不是妳的錯,只是妳太想讓關係順利,
卻忘了關係也需要妳的真實。

#成長 #女性 #家人 #價值觀 #感情 #溝通 #夫妻 #愛 #愛情 #羿起平衡 #親子 #創業

01/11/2025

為什麼男生把妳追到手後就變了?

他以前明明超主動,現在卻越來越冷淡?

是不是妳也有這樣的感覺:
追的時候甜言蜜語,在一起之後卻常常覺得他變了。

但真相其實是 他沒變,
只是進入了現實狀態。

白天,他在公司承受各種壓力,
要面對主管、業績、客戶、責任;
回到家,又得切換成妳期待的那個溫柔伴侶。
這中間的能量,其實消耗得比妳想像多得多。

所以當妳感受到他的冷淡、敷衍、沉默,
那可能不是不愛,而是太累。

我常跟學生說的一句話是:
他不是變了,是回到了最真實的樣子。
關係裡最難的,不是維持激情,
而是能不能在現實裡學會換位思考。

試著把焦點放回自己:
當妳能照顧好自己的情緒,
他就能卸下防備、慢慢回來。

#成長 #女性 #家人 #價值觀 #感情 #溝通 #夫妻 #愛 #愛情 #羿起平衡 #親子 #創業

01/11/2025

有些人不是不愛你,是接不住你給的那麼滿

我明明全心全意地愛他,為什麼他卻選擇逃?

這是學生的故事。
她什麼都替先生想到、替他處理好,連對方沒開口的事,她都提前準備。

她說:「我不怕辛苦,也不怕多做,只要他開心我就願意。」

她真的沒有要控制誰,只是想讓對方被照顧、被愛、被理解。

可是到最後,對方卻選擇逃。
退得遠遠的、不回應、不承擔,也不再靠近。

她問我:我做錯了什麼?為什麼我那麼用心,最後什麼都不是?

我說:
妳沒有做錯,妳只是給得太多、太快、太重,重到對方接不住、扛不起,只好逃開。

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那麼滿的愛。
不是每個人都準備好承擔一份深厚的情感。
更不是每個人都知道怎麼回應這麼多的關心。

就像你想送他一大捧花,但他手上只拿得動一朵。
你不是錯,只是你給的東西,超過了他此刻的承受力。

我們常常在愛裡傾盡所有,卻忘了問:對方,真的接得住這份重量嗎?

如果你給的東西太重、太快、太緊,
對方感受到的,不是愛,而是壓力。

不是你不好,也不是他無情,而是你們之間,愛的容量與速度不在同一個頻率上。

所以,這不是你的全心錯付,而是你要學會:愛,不是全部給,而是剛剛好地給。

剛剛好的愛,不是退讓、不是算計,而是彼此都能呼吸得過來,都能好好接得住。

這篇,寫給那些曾經愛得太滿,最後換來空空的你。

你不是不夠好,你只是,終於要學會:愛,也要看對方的承受力。

#成長 #女性 #家人 #價值觀 #感情 #溝通 #夫妻 #愛 #愛情 #羿起平衡 #親子 #創業

31/10/2025

我們不是不能有期待,
而是要學會鬆開那個應該。

我不是不能有期待,但我後來發現,把期待當成對方應該做到的那一刻,就開始痛苦。

這是我陪跑的一位學生,
她很愛她的另一半,真的很愛。

可是每次她說起對方,都很辛苦。
因為她心裡有一個清楚的理想樣貌,
對方應該主動、要體貼、要會接住情緒、
要成熟處理衝突……

但現實中的他,總有很多落差。

她常常跟我說:他為什麼做不到?
我都說了這麼多次,為什麼他還是不懂?
然後陷入無止盡的生氣、失望、指責。

後來我問她一句話:
妳是愛他,還是愛妳心中那個理想角色的版本?

她沉默很久。
然後眼淚掉下來。

我們在關係裡,
常常以為我希望你這樣=你就應該這樣。
但其實,那只是我們自己的標準設定。

你有沒有試著想過:
對方已經盡力在用他的方式靠近了,只是那個方式,不是你預設的劇本。

如果我們能練習一件事:
放下“應該”,
改問自己:“他有沒有以他的方式在努力?”

你會發現,對方不是沒給,只是給的方式有標準差。那不是錯,只是不同。

當你願意多看一點差異值,而不是一直要求對方對齊你,你就會鬆開一點,也更有空間感去看見:你們中間,還有愛存在,只是卡在期待版本不同。

愛不是退讓,也不是妥協,而是我知道我們都不是完美的彼此,但我願意放下一點控制,好好看你此刻的樣子,而不是催你變成我想像的樣子。

這篇寫給最近在關係裡,
常常落入為什麼他不夠?的你。

你可以有期待,但也可以練習不是每一個不如預期,都等於不愛你。

#愛自己
#錯愛三步驟
#陳羿潔
#羿起平衡計畫
#露易絲海
#女人
#女性
#兩性
#自我成長

Address

South District

Opening Hours

Monday 09:00 - 17:00
Tuesday 09:00 - 17:00
Wednesday 09:00 - 17:00
Thursday 09:00 - 17:00
Friday 09:00 - 17:0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陳羿潔Flora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