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儒中醫

杏儒中醫 杏儒中醫專治:糖尿病.骨科.腫瘤.腎臟病.不孕症.骨髓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骨壞死.心衰竭.肺纖維化.腸化生。
電話:04-2255-7899
官網:https://www.salus.com.tw/
地址: 408台中市南屯區大墩十二街641號

座落於台中市七期惠文完全中學旁,沿著學生放學回家的路隊,轉進靜謐的大墩十二街後,即可發現一片廣大的群聚住宅大廈,心中必油然生起一片驚嘆『原來還有這樣一個地方!』,處於河南路與黎明路之間的大墩十二街,竟然藏有這樣一間外表不像診所的中醫診所!

對應於街角目標明顯的7-11超商,診所確實十分不起眼,而藏身於花草盆栽之中,若不是真正想要來看病,竟也不易察覺!碩大的落地大面玻璃,給人一種視野延伸穿透的輕鬆感受,左側一幅引人注目的『心藥妙方』字畫,是遠在大陸的老中醫也是啟蒙恩師用鋼筆所寫的毛筆字,抄錄自唐朝高僧無際禪師的手稿,在傳承中隱含著期許。

進門時即聽到輕快響亮的問候聲,隨即有小姐送上茶飲,坐在挑高寬敞的候診室沙發上,喝著診所特別現煮的中藥養生茶,真的很難想像身處在中醫診所裡!突然間小姐竟然從看是平實無奇的白色牆壁中,拉出一個個抽屜,配起中藥來,令人大開眼界,真是佩服設計者的巧思!

在輕鬆的背景音樂中,無壓迫感的看診空間,讓人可以卸除心防與醫師討論病情,中西醫結合的說明下,不似傳統中醫的五行艱澀難懂,又不同於西醫醫學中心的問十句答一句,更易於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原來看病也可這麼輕鬆!

周太太因為容易緊張焦慮,時常感覺到身體痠痛、肌肉緊繃、睡不好、胸悶、喘不過氣、頭暈,長時間在南部某自律神經失調名醫看診,服用許多身心科藥物,加上胃酸多想吐吃制酸劑、關節痛吃消炎止痛藥…幾年下來,症狀依舊時好時壞。    在一次全身健檢中,發...
24/11/2025

周太太因為容易緊張焦慮,時常感覺到身體痠痛、肌肉緊繃、睡不好、胸悶、喘不過氣、頭暈,長時間在南部某自律神經失調名醫看診,服用許多身心科藥物,加上胃酸多想吐吃制酸劑、關節痛吃消炎止痛藥…幾年下來,症狀依舊時好時壞。
在一次全身健檢中,發現1年前的腎功能肌酸酐Cr是1.0,腎絲球過濾率GFR是62.38,今年則變成肌酸酐Cr是1.5,腎絲球過濾率GFR是38.91,蛋白尿也變嚴重了。周太太在驚訝之餘,看診腎臟科才發現腎臟的功能確實在一年之間快速變差了,腎臟科醫師說她現在是腎病變第三期,頂多只能延緩它惡化進入第五期,而無法進步了。
周太太來看診時一臉頹喪地說「蔡醫師!我曾問過腎臟科醫師,是不是我吃的那些身心科藥物,加上胃藥制酸劑以及消炎止痛藥,讓我的腎臟受損的?腎臟科醫師說有可能是多重用藥之下,腎臟的血流受到影響,腎功能就會變差。我該怎麼辦?」

繼續閱讀:
https://www.salus.com.tw/article_text/3/1622

台中杏儒中醫診所,專醫治骨髓炎,糖尿病, 骨科, 腫瘤, 腎臟病, 不孕症, 類風濕性關節炎,中西醫結合不似傳統中醫的五行艱澀難懂,又不同於西醫醫學中心的問十句答一句,更易於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

81歲的王阿公,因為自己出門之後忘了怎麼回家、也忘了家裡的地址電話,被熱心店家幫忙報警之後,好不容易才找到家人。王阿公被醫學中心的神經內科診斷是失智症,定期都會回診追蹤及拿藥控制,不過,情況似乎不太好,病情呈現有感的速度在惡化......繼...
20/11/2025

81歲的王阿公,因為自己出門之後忘了怎麼回家、也忘了家裡的地址電話,被熱心店家幫忙報警之後,好不容易才找到家人。王阿公被醫學中心的神經內科診斷是失智症,定期都會回診追蹤及拿藥控
制,不過,情況似乎不太好,病情呈現有感的速度在惡化......

繼續閱讀 https://www.salus.com.tw/article_text/3/1897

台中杏儒中醫診所,專醫治骨髓炎,糖尿病, 骨科, 腫瘤, 腎臟病, 不孕症, 類風濕性關節炎,中西醫結合不似傳統中醫的五行艱澀難懂,又不同於西醫醫學中心的問十句答一句,更易於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

81歲的王阿公,因為自己出門之後忘了怎麼回家、也忘了家裡的地址電話,被熱心店家幫忙報警之後,好不容易才找到家人。王阿公被醫學中心的神經內科診斷是失智症,定期都會回診追蹤及拿藥控制,不過,情況似乎不太好,病情呈現有感的速度在惡化。王阿公是大學...
20/11/2025

81歲的王阿公,因為自己出門之後忘了怎麼回家、也忘了家裡的地址電話,被熱心店家幫忙報警之後,好不容易才找到家人。王阿公被醫學中心的神經內科診斷是失智症,定期都會回診追蹤及拿藥控
制,不過,情況似乎不太好,病情呈現有感的速度在惡化。
王阿公是大學教授退休,退休之後每天會到附佳附近的國小做運動,假日也喜歡去山上走走,直到前幾年體力較差、加上膝蓋退化手術之後行動力變差,變成只在住家附近公園打打太極拳,沒想到這個失智症來的太突然了。家人因為白天要上班的關係,幫王阿公找了一位看護,她會陪著阿公到附近去走走,狀況好的時候,王阿公就像是一般正常人一樣,但是如果狀況差時,別說是出門迷路了,連身邊的人、事、物都很紊亂。
假日王阿公由家人陪伴參加了一個失智症相關的病友聚會,互相交換照護心得,期間得知有一位李奶奶除了神經內科的治療之外,也有找中醫看診,結果病情控制得很好,所以,王阿公和家人討論後
也決定找中醫來調理身體看看。
依據2021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出版的「公共衛生領域應對失智症全球現況報告」(Global status report on the public health response to dementia)指出,全球有超過5千5百萬名失智者,到2050年預計將成長至1億5千2百萬人。大約每三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目前失智症相關成本為每年1.3兆美元,且至2030年若因照顧成本增加更有可能達到2.8兆美元。
根據衛福部2024年3月21日的統計,最新臺灣社區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全國社區65歲以上長者總體失智症盛行率調查結果為7.99%,亦即100位65歲以上長者中約有8位可能罹患失智症。年紀愈大盛行率愈高,且有每五歲盛行率倍增之趨勢。失智症是一種疾病現象,很多家屬都以為患者是老番癲、老頑固,以為人老了都是這樣,因而忽略了就醫的重要性,但是事實上他已經生病了,應該要接受治療。

在失智症的分類上,大致分為兩類:退化性失智症、血管性失智症。大部份失智症患者都是屬於退化性失智症,而其中最常聽到的就是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這也是最常見的失智症,大
約佔了所有失智症的50-60%。阿茲海默症的患者,早期病徵最明顯的為記憶力衰退,對時間、地點和人物的辨認出現問題,是兩種以上認知功能障礙,這是一種神經退化性疾病,腦部神經細胞會受到破壞,主要是侵犯海馬迴為主。美國前總統雷根就是罹患此症。
一般來說很多人可能都認為失智症就是「記憶不好」來判定,但其實他們早期的症狀是認知功能出現障礙,例如專注力變差、執行功能變差、語言能力變差、記憶力變差、空間感變差、社會人際關係
開始出現問題…等等,不是單純忘記了而已。

中醫方面,失智症相關的描述,散見於「癡呆」、「呆病」、「健忘」、「善忘」、「文痴」等證的描述當中。最早在《黃帝內經.靈樞.大惑論》中有提到:「人之善忘者,何氣使然?岐伯曰:上
氣不足,下氣有餘,腸胃實而心肺虛,虛則營衛留下,久之不以時上,故善忘也。」,提出了最早的見解。另外在《靈樞‧本神論》提出「兩精相搏謂之神;隨神往來者謂之魂;並精而出入者謂之魄;所
以任物者謂之心;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存謂之志;因志而存變謂之思;因思而遠慕謂之慮;因慮而處物謂之智。」認為此病症的病位在腦,和五臟六腑有密切相關。清代著名醫家汪昂所編寫的《醫方集解‧補養之劑‧第一》提到「人之精與志,皆藏於腎,腎精不足,則志氣衰,不能上通於心,故迷惑善忘也。」認為心腎兩氣與本病有密切相關。在清代名醫程國彭所著的綜合性醫書《醫學心悟》則說「腎主智,腎虛則智不足。」說明腎精虧損,髓海漸空,是主要病機。
王阿公的狀況時好時壞,記憶力明顯減退,尤其是發病時更會加上多樣的紊亂,多次出門忘記如何回家,平時和藹親切,發病時脾氣暴躁,心煩口乾,食慾尚可,小便頻數,夜寐欠佳,多夢,舌紅,
苔白膩,脈緊細。呈現是中醫的痰濁阻竅證型,使用中藥茯苓、姜半夏、姜南星、橘紅、枳實、竹茹、石菖蒲、川芎、天麻、柴胡、炙甘草、郁金、大棗、陳皮、生龍骨、生牡蠣等藥材,調理了大約2個月左右,睡眠、情緒、精神皆有明顯好轉,接下來進入下一階段。增加益氣行氣中藥材,加上滋補肝腎的中藥材,大約經過半年的調理,王阿公的「清醒」時間逐漸增加,情緒穩定很多,記憶也有明顯的進步,回診醫學中心神經內科,定期評估失智症狀態的簡易心智狀態檢查(MMSE)評量,有了明顯的進步,從原本16分的中度失智症狀態,進步到23分的輕度狀態。MMSE評估項目包括定向感、注意力、記憶力、語言、口語理解及行為能力、建構力等項目,評估過程無時間限制,滿分是30分,分數越高表示認知功能越好,答對一項給一分,總分若低於24分表示個案有輕度認知功能障礙,若低於16分則表示有重度認知功能障礙。

如果您有相關問題,建議您要尋求專業醫師治療!杏儒中醫關心您!

陳太太咳嗽多年,輾轉看過許多診所、醫院,有說是氣喘咳嗽、過敏咳、胃食道逆流咳、支氣管炎咳嗽,後來在一間大醫院胸腔科看診,拿的是抗結核菌藥物,吃了一陣子才發現是抗結核藥物、還會傷肝,嚇了一大跳,怎麼自己變成肺結核了呢?    陳太太嚇得連忙到...
17/11/2025

陳太太咳嗽多年,輾轉看過許多診所、醫院,有說是氣喘咳嗽、過敏咳、胃食道逆流咳、支氣管炎咳嗽,後來在一間大醫院胸腔科看診,拿的是抗結核菌藥物,吃了一陣子才發現是抗結核藥物、還會傷肝,嚇了一大跳,怎麼自己變成肺結核了呢?
陳太太嚇得連忙到另外一間醫學中心胸腔科檢查,胸腔科醫師檢查後說「這應該不是肺結核,而是支氣管擴張症,會咳嗽、咳濃痰、咳血,胸部X光片也呈現明顯的支氣管擴張症變化,這個病就只能症狀處理,改善生活品質。」陳太太心裡很驚訝,想說既然不會好了,就找中醫好好調身體,說不定效果會比原來更好。

繼續閱讀:
https://www.salus.com.tw/article_text/3/1832

台中杏儒中醫診所,專醫治骨髓炎,糖尿病, 骨科, 腫瘤, 腎臟病, 不孕症, 類風濕性關節炎,中西醫結合不似傳統中醫的五行艱澀難懂,又不同於西醫醫學中心的問十句答一句,更易於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

吳先生有多年糖尿病,持續在大醫院拿藥控制,不過也慢慢出現了手腳時常麻痛的情形。3年前他從樓梯上摔下來,左腳小腿中段骨折,也是送到同一間醫院手術治療。因為年紀快70歲了,體力不好、活動力也差,出院之後,吳先生在醫師建議下努力做復健,總算是慢慢...
13/11/2025

吳先生有多年糖尿病,持續在大醫院拿藥控制,不過也慢慢出現了手腳時常麻痛的情形。3年前他從樓梯上摔下來,左腳小腿中段骨折,也是送到同一間醫院手術治療。因為年紀快70歲了,體力不好、活動力也差,出院之後,吳先生在醫師建議下努力做復健,總算是慢慢恢復行走能力了。
沒多久,吳先生小腿的鼓出一個包,人也沒發燒、也沒有特別疼痛,回骨科門診檢查發現這是一個膿包,從手術位置深部流出來的,住院清瘡手術之後,確定是骨髓炎,之後就是不斷地使用抗生素、清傷口,也配合高壓氧療程,但是,狀況就是時好時壞。抗生素換了又換,都沒有明顯的變化,變成每隔一段時間去清瘡傷口,維持不要讓情況太爛。吳先生對這個狀況也很無奈,在朋友建議下決定找中醫調理身體,於是找到了杏儒蔡醫師。

慢性骨髓炎,目前被認為不只細菌感染的問題而已,更被認為是缺血性的疾病。因為當慢性感染繼續進行時,細菌進入骨骼深部、骨髓腔的巢狀結構內繁殖,膿液可能積聚在骨髓腔,造成骨頭缺血並
迫使細菌進入血管及骨頭腔隙中。反覆感染的發炎反應,會使局部的肉芽組織會轉變為緻密的疤痕,而這種血管稀少的疤痕,在感染部位的周圍形成一層無法穿透的障礙,加上感染發炎後增生的滲出液會增加骨髓內的壓力,滲出液就有可能會將致病菌帶到骨皮質以及骨膜,進而造成骨膜上的血液循環遭受阻斷。而且,循環受阻之後,正常免疫細胞與抗生素無法深入感染核心,所以,骨髓炎會導致骨缺血,骨缺血又會讓原本的骨髓炎不易治療,惡性循環沒完沒了。像吳先生換過多種抗生素、做過多次清瘡手術、做過高壓氧療程,效果不好不壞的,其實就是這個狀況,感染加上缺血。

中醫方面,對於慢性骨髓炎並不是單純認定於感染及發炎,所以,用藥上並不是像使用抗生素一樣,清熱解毒抗菌,而是必須依照病人的體質及病程不同來加以不同調理。
中醫治療慢性骨髓炎,最重要的也是中醫的特點,就是先分陰證陽證、實證虛證。除了一般常見的熱毒壅盛型之外,其他對於抗生素的效果都不太明顯,氣血虧虛型則對高壓氧的效果較有感,陽虛型及陰虛型是屬於較難處理的類型,而陰虛型較常見於糖尿病血糖不穩定者。
在明朝的骨外科名著《外科正宗》提到「由瘡潰久不收口,乃氣血不能運行至此,骨無榮養所致。細骨由毒氣結聚化成,大骨由受胎時精血交錯而結,日後必成此疽也。」明確指出氣血運行的重要性
。也由此衍伸出許多治療法則,清朝的外科名家王維德,主張論陰陽,辨虛實,在他所著的《外科證治全生集》中,提出治療的三要點:第一為開腠理「腠理開,紅癰解,毒即消,白疽解,寒立愈」;
第二為溫裡「諸疽白陷者,乃氣血虛寒凝滯所致」、「世人但知一概清火以解毒,殊不知毒即是寒,解寒而毒自化,清火而毒愈凝。然毒之化必由膿,膿之來必由氣血,氣血之化必由溫也」;第三為滋
補「氣血不充,不能化毒成膿也……陰血乾枯,非滋陰溫暢,何能厚其膿漿?」這也可以說明,為什麼有些慢性骨髓炎患者,不論抗生素用多強,效果都是有限,但是,只要加上中醫調理之後,卻又會
讓療效明顯改善。
陰虛型慢性骨髓炎,陰虛體質的免疫力相對不足,所以對抗生素的反應較差,常表現為陰液虧虛導致的虛熱和乾燥,一般多見局部微紅微腫,瘡潰破,膿水黃赤,骨蒸盜汗,肌肉消瘦,唇紅頰赤,午後潮熱,脈象微數。不會像熱毒壅盛的那麼紅腫熱痛明顯,也不像氣血虧虛型的那麼膿水淋漓,也沒有陽虛型的那種疲倦畏寒虛弱感。治療以滋補肝腎、益氣養陰為主,常用處方以秦艽鱉甲湯加減,地骨皮、柴胡、製鱉甲、秦艽、知母、當歸、生地、牡丹皮、玄蔘來加減。

吳先生是屬於陰虛型慢性骨髓炎,抗生素治療反應差,即使加上清瘡及高壓氧也沒有明顯的加分,這時就需要用中醫調理,同時改善「陰」及「虛」的狀態,大約經過3個月左右的中醫調理,吳先生的
傷口開始出現生長的趨勢,膿水減少了、傷口開始縮小。又經過了大約一年的中醫調理,吳先生來回診時露出腳上已經癒合的傷口,高興地說「蔡醫師!我的傷口完全都長好了,骨科醫師也說傷口內部也好了,我當初決定來找蔡醫師調理的決定,真是太對了!」

如果您有相關問題,建議您要尋求專業醫師治療!杏儒中醫關心您!

先生有多年糖尿病,持續在大醫院拿藥控制,不過也慢慢出現了手腳時常麻痛的情形。3年前他從樓梯上摔下來,左腳小腿中段骨折,也是送到同一間醫院手術治療。因為年紀快70歲了,體力不好、活動力也差,出院之後,吳先生在醫師建議下努力做復健,總算是慢慢恢...
13/11/2025

先生有多年糖尿病,持續在大醫院拿藥控制,不過也慢慢出現了手腳時常麻痛的情形。3年前他從樓梯上摔下來,左腳小腿中段骨折,也是送到同一間醫院手術治療。因為年紀快70歲了,體力不好、活動力也差,出院之後,吳先生在醫師建議下努力做復健,總算是慢慢恢復行走能力了.......

繼續閱讀 https://www.salus.com.tw/article_text/3/1895

台中杏儒中醫診所,專醫治骨髓炎,糖尿病, 骨科, 腫瘤, 腎臟病, 不孕症, 類風濕性關節炎,中西醫結合不似傳統中醫的五行艱澀難懂,又不同於西醫醫學中心的問十句答一句,更易於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

11/11/2025

大會報告~大會報告~
聽說11/12星期三 鳳凰颱風會從南部經過
所以,台中市就...放假了~~

台中市政府公告 停班停課
因此,本診所11/12星期三 也休診喔!!!

發現有糖尿病、高血壓已經有將近20年了,平時雖然都有規律服藥,但是身體用久了總是零件會老化,前幾年洪先生總是覺得身體容易疲倦,腳無力、容易感到冰冷及麻痛,醫師說這是糖尿病的併發症,要小心。人嘛…總是對自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假裝沒這回事就以為...
10/11/2025

發現有糖尿病、高血壓已經有將近20年了,平時雖然都有規律服藥,但是身體用久了總是零件會老化,前幾年洪先生總是覺得身體容易疲倦,腳無力、容易感到冰冷及麻痛,醫師說這是糖尿病的併發症,要小心。人嘛…總是對自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假裝沒這回事就以為沒事,這就是糖尿病的末梢神經病變、末梢血管病變。
洪先生退休後喜歡和三五好友相約爬山健走,這不但是好友群的共同興趣,在一次健走之後,回家發現右腳的腳趾甲有點太長了,勾破了襪子,就隨手修剪了趾甲。幾天後,走路時看到布鞋滲出血來,才知道腳有傷口,是上次剪趾甲之後出現的傷口,經過幾天之後變的腫脹爛爛的感覺。到外科診所看診後才知道是傷口感染,因為糖尿病的併發症引起的傷口很難好,所以,洪先生聽醫師的話按時回診換藥、清傷口。
時間就麼過了半年,傷口不但沒有好轉,反而變糟了。做了幾次清瘡手術,還特地請心臟血管外科通了下肢的血管,也做了帶血管的皮瓣手術,最後截掉了最嚴重的第二趾,傷口還是不樂觀。洪先生有 一次醫院換藥時,遇到相同問題的病友,知道他有服用中藥來幫助傷口生長,所以他的狀況好得很快,於是,洪先生決定死馬當活馬醫。

繼續閱讀:
https://www.salus.com.tw/article_text/3/1877

台中杏儒中醫診所,專醫治骨髓炎,糖尿病, 骨科, 腫瘤, 腎臟病, 不孕症, 類風濕性關節炎,中西醫結合不似傳統中醫的五行艱澀難懂,又不同於西醫醫學中心的問十句答一句,更易於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

張先生有多年的糖尿病,都在大醫院拿藥控制,不過血糖數字時好時壞,3年前檢驗發現有蛋白尿、一些血尿、腎絲球過濾率GFR是38,是屬於腎病變第三期。張先生在朋友介紹下,來杏儒找蔡醫師調理身體......繼續閱讀 https://www.salu...
06/11/2025

張先生有多年的糖尿病,都在大醫院拿藥控制,不過血糖數字時好時壞,3年前檢驗發現有蛋白尿、一些血尿、腎絲球過濾率GFR是38,是屬於腎病變第三期。張先生在朋友介紹下,來杏儒找蔡醫師調理身體......

繼續閱讀 https://www.salus.com.tw/article_text/3/1892

台中杏儒中醫診所,專醫治骨髓炎,糖尿病, 骨科, 腫瘤, 腎臟病, 不孕症, 類風濕性關節炎,中西醫結合不似傳統中醫的五行艱澀難懂,又不同於西醫醫學中心的問十句答一句,更易於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

張先生有多年的糖尿病,都在大醫院拿藥控制,不過血糖數字時好時壞,3年前檢驗發現有蛋白尿、有一些血尿、腎絲球過濾率GFR是38,是屬於腎病變第三期。張先生在朋友介紹下,來杏儒找蔡醫師調理身體。大約經過6個月左右的中醫調理,張先生的蛋白尿減少了...
06/11/2025

張先生有多年的糖尿病,都在大醫院拿藥控制,不過血糖數字時好時壞,3年前檢驗發現有蛋白尿、有一些血尿、腎絲球過濾率GFR是38,是屬於腎病變第三期。張先生在朋友介紹下,來杏儒找蔡醫師調理身體。
大約經過6個月左右的中醫調理,張先生的蛋白尿減少了,血尿消失了,腎絲球過濾率GFR回到65。
張先生嫌中藥不好吃,所以自行停藥,轉而購買某品牌益生菌,廣告說要利用甚麼腸腎軸來改善腎功能。
一年之後,張先生在大醫院的檢查腎絲球過濾率GFR變差到24,蛋白尿及血尿都有明顯增加了,張先生慌了,趕緊回來找蔡醫師,他說「蔡醫師!我之前被你調理之後改善很多,我就想休息一下不要吃藥,沒想到我的腎病變就成了第四期,該怎麼辦啊!」

糖尿病腎病變(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是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也是屬於嚴重的併發症。「只不過是血糖有點問題而已,應該沒關係啦!」…其實,糖尿病是屬於全身性的疾病,控制不良的血糖,會隨著血液循環到處竄,而腎臟剛好就是血流非常豐富的器官,高血糖會使腎臟呈現超過率狀態,造成腎絲球過濾速率增加,讓腎絲球會處於高壓狀態而增加腎元負擔,影響腎臟血流的調節機制,血管內皮產生發炎及破壞,導致腎絲球肥大、腎絲球基底膜增厚、內皮小洞消失、腎絲球系膜變多,隨著時間演變,血中蛋白質從血管外漏。接著會出現腎絲球系膜溶解、腎絲球的小動脈玻璃樣變性、腎絲球的瀰漫性硬化、腎小管間質纖維化……一連串的變化,並且隨著高血糖的時間越久而傷害越多、越嚴重。研究顯示,我們的腎臟功能大約在30歲時達到顛峰,然後逐漸開始下降,平均每10年腎臟功能減少約10%,也就是腎功能以每年下降1%的速度持續變差,如果是控制不太穩定的糖尿病患者,就可能是以每年10%以上的程度惡化,就會讓你的腎臟提早進入功能喪失,也就是慢性腎衰竭尿毒症的階段。

中醫對於慢性腎病的病名有很多,常見的像是「風水」、「水腫」、「腎風」等等,到了第三期腎病變,也就是中度的慢性腎衰竭,所以,更符合的是「關格」這個病名。「關格」,「關」是關閉
,「格」是格拒,在上由於三焦之氣不流通,寒遏胸中,飲食不下故格拒;在下由於熱結下焦,津液乾涸,氣化障礙,故關閉。糖尿病相關的第三期腎病變,最主要的就是這個「不通」,中醫古籍《聖濟總錄》記載:「消渴病久,腎氣受傷,腎主水,腎氣虛衰,開闔不利,能為水腫。」另外,古籍《外台秘要》述:「消渴……甚久病變或發癰疽或為水病。」則提到了糖尿病後期常出現的小血管病變,糖尿病周邊血管病變及糖尿病腎病變,就是這個「不通」持續使腎功能惡化。

糖尿病腎病變,病因和先天稟賦不足、飲食不節、情志失調、勞倦太過有關,病位在腎,涉及五臟六腑。病機是本虛標實,本虛是氣陰兩虛、脾腎氣虛、五臟氣血陰陽俱虛;標實是血瘀、痰濁、水濕、濁毒、濕熱等。其發展規律為燥熱傷陰耗氣,氣陰或氣虛,演變成氣陰兩虛,再進入陰損及陽、陰陽兩虛,而瘀血、水濕、痰濁等標證貫穿糖尿病腎病整個發展過程。

中醫治療上,必須分清本病是屬於本虛標實、虛實夾雜,這個階段的本虛包括氣、血、陰、陽的虧虛,以脾腎虧虛為主,標實是以濕濁、水氣、血瘀、熱毒為主,伴有濕濁化熱,有時兼有外邪。依照明代醫家王肯堂所著的《證治準繩‧關格》提到「治主當緩,治客當急」的原則。主是指關格之本,客是指關格之標,也就是治療關格之脾腎陰陽衰憊,應堅持長期調理,緩緩調補脾腎之陰陽,而對於關格的濕濁毒邪,要儘快祛除。祛濁分化濁和降濁,濕熱濁邪,當清熱化濁;寒濕濁邪,當溫陽散寒化濁;濕濁毒邪上犯中上二焦者,則宜降濁,使其從大便降泄而去。
第三期腎病變,是重要的轉折點,好好調理就可以恢復,如果再不注意就會快速惡化進入第四期,要修復就要花費更多心力,而且效果也會變差很多。張先生第一次來看診時就是第三期快進入第四期,中醫調理大約半年逐漸恢復,這就像是上天給犯錯的人一次改過的機會,如果不好好把握,以後就很難說了。經過張先生自作主張亂停藥之後,加上不珍惜自己身體的各種匪類,腎功能會變差到四期,這時他又緊張了。又變差之後再回來用中醫調理的效率就會比第一次差,這一次總共花費了2時間,才把張先生的腎絲球過濾GFR從24改善到57,張先生回診時說「我再也不敢自作主張不配合治療了,我以後會好好珍惜自己身體的!」

如果您有相關問題,建議您要尋求專業醫師治療!杏儒中醫關心您!

Address

台中市南屯區大墩十二街641號
Taichung
408

Opening Hours

Tuesday 14:30 - 17:15
18:30 - 21:15
Wednesday 09:00 - 11:45
14:30 - 21:15
Thursday 09:00 - 11:45
Friday 09:00 - 21:15
Saturday 09:00 - 11:45
14:30 - 17:15

Telephone

+886422557899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杏儒中醫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