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

白水 Contact information, map and directions, contact form, opening hours, services, ratings, photos, videos and announcements from 白水, Magazine, 民生北路112號, Taichung.

白水,一個出版社,目前以影像藝術書出版為主,並發行由攝影做主體的報紙,白水報。

白水報,一份以攝影為主的刊物,每期由多位藝術家以連載方式刊登攝影作品,目前每季發行一次。白水報追求用紙本與大版面來呈現攝影,希望能引發人們對藝術攝影的興趣,並熱愛攝影。白水報初衷為固定刊登在頭版的白水計畫(創作者必須使用一捲底片拍照,不能挑選或格放,直接以印樣方式展示),白水計畫以攝影者的觀看與選擇作為對社會時代的回應,報紙同時包含多個文字專欄。

謝謝大家在上週來參加白水首次舉辦藝術家個展開幕活動,本展覽是香港藝術家李曉華展出2017-2025年間的創作精選,作品帶來曉華過去與現在對於影像與材質的思考轉變。在與曉華共同執行展場設計與佈置的過程,可以理解藝術家的細心,曉華對於作品,展場...
22/09/2025

謝謝大家在上週來參加白水首次舉辦藝術家個展開幕活動,本展覽是香港藝術家李曉華展出2017-2025年間的創作精選,作品帶來曉華過去與現在對於影像與材質的思考轉變。

在與曉華共同執行展場設計與佈置的過程,可以理解藝術家的細心,曉華對於作品,展場,光線的考慮是一體的呈現,這回應了作品與展場本身物質性的討論。

同時也感謝藝評人沈柏逸帶來非常精闢的分析和討論,關於影像、物質性、藝術家的思路,讓講座現場的討論非常熱絡。

本次展期將至11/2號,歡迎大家前來觀賞李曉華的物質世界與創作思考。

-----
承載光線之物 李曉華個展

展覽時間: 2025.9/20-11/2
開放時間:每週四至日13:00-18:00(週六至20:00)
地點:白水(台中市西區民生北路112號)

物質的抵抗(文:沈柏逸)
自由與限制,從來不是對立,而是彼此支撐。唯有長時間浸潤於材質的關係中,不斷實作、熟悉邊界,才找得到那道讓呼吸變輕的契機;否則,看似便利的「自動化模板」終將壓垮自身。李曉華的實踐,不急著把概念套在物質前面,而是退一步、讓出空間去傾聽物質本身;讓時間與觸感,緩緩帶出被忽視的肌理與氣息。本次展覽將圍繞 物質、空間、光線、感知、身體 展開,一起思考:當我們放下意識的控制,緩緩傾聽物質頑抗的聲音時,自由又將如何發生?
----------
本展覽展出藝術家李曉華於2017-2025間的創作作品,李曉華前期作品專注於影像的質感,創作至今從影像內的討論延伸至影像與材料的關係。曉華的作品思考材料與影像之間在不同光線、物質與場地上進行相互作用的可能性。

李曉華
李曉華於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畢業,喜歡看漫畫,現於香港工作。他慣以攝影為主要創作媒介,近來在實驗影像的呈現方式,以玻璃、水泥、金屬等物料作為光與銀鹽的載體。他每天在城市被看似瑣碎和無厘頭的事物吸引,嘗試用影像記錄及連結種種碎片。平靜與細微的觀察彷彿在抗衡急速的節奏,又或藉此從現實抽離。

#李曉華
#承載光線之物
#白水
#達蓋爾銀版

“對光而言,我們都是 物。”新展預告:承載光線之物 李曉華個展*9/20-11/2開幕:9/20 14:00開放時間:每週四至日13:00-18:00(週六至20:00)地點:白水(台中市西區民生北路112號)座談名稱:物質的抵抗藝術家座談...
17/09/2025

“對光而言,我們都是 物。”

新展預告:
承載光線之物 李曉華個展
*9/20-11/2
開幕:9/20 14:00
開放時間:每週四至日13:00-18:00(週六至20:00)
地點:白水(台中市西區民生北路112號)

座談名稱:物質的抵抗
藝術家座談:9/20 14:30-15:30
文:沈柏逸

自由與限制,從來不是對立,而是彼此支撐。唯有長時間浸潤於材質的關係中,不斷實作、熟悉邊界,才找得到那道讓呼吸變輕的契機;否則,看似便利的「自動化模板」終將壓垮自身。

李曉華的實踐,不急著把概念套在物質前面,而是退一步、讓出空間去傾聽物質本身;讓時間與觸感,緩緩帶出被忽視的肌理與氣息。

本次座談將圍繞 物質、空間、光線、感知、身體 展開,一起思考:當我們放下意識的控制,緩緩傾聽物質頑抗的聲音時,自由又將如何發生?

-----
沈柏逸(與談人)
喜歡不可見、偶然、弔詭、矛盾、不合時宜的事物勝過理所當然。關注環境中的縫隙——當代藝術、韻律分析、情感技術、氛圍體驗、審美注意力與另類知識生產。現就讀於北藝大美術學系博士班,文章散見於《典藏ARTouch》、《CLABO實驗波》、《Critical Asia Archives》與《報導者》,並經營平台《Mi M1 MeW MəW》。

李曉華(藝術家)
李曉華於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畢業,喜歡看漫畫,現於香港工作。他慣以攝影為主要創作媒介,近來在實驗影像的呈現方式,以玻璃、水泥、金屬等物料作為光與銀鹽的載體。他每天

“對光而言,我們都是 物。”新展預告:承載光線之物 李曉華個展9/20-11/2開幕:9/20 14:00藝術家座談:9/20 14:30-15:30開放時間:每週四至日13:00-18:00(週六至20:00)地點:白水(台中市西區民生北...
17/09/2025

“對光而言,我們都是 物。”

新展預告:

承載光線之物 李曉華個展

9/20-11/2

開幕:9/20 14:00

藝術家座談:9/20 14:30-15:30

開放時間:每週四至日13:00-18:00(週六至20:00)

地點:白水(台中市西區民生北路112號)

座談名稱:物質的抵抗

文:沈柏逸

自由與限制,從來不是對立,而是彼此支撐。唯有長時間浸潤於材質的關係中,不斷實作、熟悉邊界,才找得到那道讓呼吸變輕的契機;否則,看似便利的「自動化模板」終將壓垮自身。

李曉華的實踐,不急著把概念套在物質前面,而是退一步、讓出空間去傾聽物質本身;讓時間與觸感,緩緩帶出被忽視的肌理與氣息。

本次座談將圍繞 物質、空間、光線、感知、身體 展開,一起思考:當我們放下意識的控制,緩緩傾聽物質頑抗的聲音時,自由又將如何發生?

沈柏逸(與談人)

喜歡不可見、偶然、弔詭、矛盾、不合時宜的事物勝過理所當然。關注環境中的縫隙——當代藝術、韻律分析、情感技術、氛圍體驗、審美注意力與另類知識生產。現就讀於北藝大美術學系博士班,文章散見於《典藏ARTouch》、《CLABO實驗波》、《Critical Asia Archives》與《報導者》,並經營平台《Mi M1 MeW MəW》。

李曉華(藝術家)

李曉華於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畢業,喜歡看漫畫,現於香港工作。他慣以攝影為主要創作媒介,近來在實驗影像的呈現方式,以玻璃、水泥、金屬等物料作為光與銀鹽的載體。他每天在城市被看似瑣碎和無厘頭的事物吸引,嘗試用影像記錄及連結種種碎片。平靜與細微的觀察彷彿在抗衡急速的節奏,又或藉此從現實抽離。

本檔期“能指:符號的景觀形式”與出版品“石頭山”兩檔展覽都在9/7結束了,感謝展期間參與的夥伴,白水也首次舉辦了古典顯影工作坊與簽書會活動。9/11-9/19將是白水展覽撤換公休週,請大家不要白跑一趟,這週我們感謝Art Center NE...
08/09/2025

本檔期“能指:符號的景觀形式”與出版品“石頭山”兩檔展覽都在9/7結束了,感謝展期間參與的夥伴,白水也首次舉辦了古典顯影工作坊與簽書會活動。

9/11-9/19將是白水展覽撤換公休週,請大家不要白跑一趟,這週我們感謝Art Center NEW的邀請,有機會到訪橫濱展出。

9/20開始將是白水首度舉辦的個展“承載光線之物 李曉華個展”,敬請期待!

承載光線之物 李曉華個展
展期:9/20-11/2
空間開放:週四至週日13:00-18:00
週六13:00-20:00

9/20 14:00-14:30 展覽開幕導覽
14:30-15:30 藝術家座談

地點:白水(台中市西區民生北路112號)

*最後小小預告白水報07也準備發行~~

#承載光線之物
#白水報

#台中攝影展
#台中藝術空間
#白水報07

白水在9/12-14日,即將登陸橫濱NEW PLATFORM-Alternative ASIA-本次以“紙色白”為題,帶來紙張與影像的對話,在數位時代裡,白水一直努力推進以紙作為載體的實體影像、報紙、刊物、樣書與攝影集的總總可能性,在今日我...
04/09/2025

白水在9/12-14日,即將登陸橫濱
NEW PLATFORM-Alternative ASIA-

本次以“紙色白”為題,帶來紙張與影像的對話,在數位時代裡,白水一直努力推進以紙作為載體的實體影像、報紙、刊物、樣書與攝影集的總總可能性,在今日我們依然迷戀紙張帶來溫柔感受,潔白紙色的美好讓人無法自拔,下週請跟著白水探尋攝影各種呈現的可能吧。

今回「紙色白」というテーマで、紙とイメージの対話をお届けします。デジタル時代においても、白水SpringBaoは紙を媒体とする実体のあるイメージ──新聞、雑誌、ダミーブック、写真集など──の可能性を絶えず追求してきました。今日においても私たちは紙がもたらす優しい感触に魅了され続けています。真っ白な紙色の美しさは、人を虜にしてやみません。来週は、白水SpringBaoとともに写真表現のさまざまな可能性を探ってみましょう。

----------
關於NEW PLATFORM-Alternative ASIA-

Art Center NEWでは、9月12,13,14日の3日間、東南アジア、東アジア、日本を拠点とし、それぞれ独自の活動を展開するオルタナティブスペースやアートコレクティブが一堂に会し、その活動や作家、作品を紹介する「NEW PLATFORM –Alternative ASIA–」を開催します。
アートシーンにおいて、美術館や画廊とは異なり、それらから相対的に自立したアートスペースは“オルタナティブスペース”と呼ばれ、今回出展するオルタナティブスペースはそれぞれ経済的価値に依らない、実験的でオリジナリティに溢れたイベントを展開しています。

会期中には、計31団体、約60名の出展者が参加します。この場では、オルタナティブスペースやアートコレクティブの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を築くことで、それぞれの交流を促進されることでしょう。“オルタナティブな”アートシーンにおけるアジアの現在を直に感じていただける機会となるはずです。ぜひご来場ください。

參展名單:
Ruang MES 56 | Yogyakarta | INDONESIA | インドネシア
Ace House Collective | Yogyakarta | INDONESIA| インドネシア
Post-Museum | SINGAPORE | シンガポール
Older Women League | SINGAPORE | シンガポール
The Back Room | Kuala Lumpur | MALAYSIA | マレーシア
SOME SPACE Gallery | Chiang Mai | THAILAND| タイ
Stack | Bangkok | THAILAND | タイ
Rhizomia Art Network | Chiang Mai | THAILAND | タイ
Load na Dito | Manila | PHILIPPINES | フィリピン
Á Space | Hanoi | VIETNAM | ベトナム
Nhà Sàn Collective | Hanoi | VIETNAM | ベトナム
A NEW BURMA | Yangon | MYANMAR | ミャンマー
soundpocket 聲音掏腰包 | HONG KONG | 香港
Videotage | HONG KONG | 香港
Highball | HONG KONG | 香港
WURE AREA | HONG KONG | 香港
孑孓社 Jiejue Community | Beijing | CHINA | 中国
刺紙 Prickly Paper | Guangzhou | CHINA | 中国
Zit-Dim Art Space | Tainan | TAIWAN | 台湾
白水 [Springbao] | Taichung | TAIWAN | 台湾
Flagsidekick | Seoul | SOUTH KOREA | 韓国
GALLERY SOAP | Kitakyusyu | JAPAN | 日本
art space tetra | Fukuoka | JAPAN | 日本
山中suplex/Yamanaka Suplex | Shiga | JAPAN | 日本
soda | Kyoto | JAPAN | 日本
6okken | Yamanashi | JAPAN | 日本
GASBON METABOLISM | Yamanashi | JAPAN | 日本
Art Center Ongoing | Tokyo | JAPAN | 日本
Token Art Center | Tokyo | JAPAN | 日本
国立奥多摩美術館 [The National Museum of Art, Okutama] | Tokyo | JAPAN | 日本
Art Center NEW | Yokohama | JAPAN | 日本

明天下午歡迎大家參與!
29/08/2025

明天下午歡迎大家參與!

《台灣「美景」—田園風光》/吳政璋

本次展出《台灣「美景」—田園風光》延伸自發展多年的台灣「美景」系列,邀請觀者思考農業與工業之間的並置與平衡問題,創作動機起於幾年前「金城武樹」帶起的大量觀光客前往東岸觀賞稻田山水風光,吳政璋居住西岸中部每日因工作往返台中及南投,對比許多朋友分享的東岸田園風光,他注意到每日生活經過所看到的西岸稻田,雖然收割前的稻田依然金黃美麗,但周圍的景象卻完全不同,一棟一棟的鐵皮工廠陸續增加,工廠與農地生產的都是我們的需求缺一不可,但因為台灣土地的局限及缺乏長遠規劃,形成目前我們習以為常的西岸田園風光。

-----
能指:符號的景觀形式

展期:2025.8/8-9/7
展出藝術家:吳政璋、余白、顏鵬峻
展覽開幕:8/9 14:00-14:30
開幕座談I:8/9 14:30-15:30
開幕講座II:8/30 14:00-15:00

攝影作為創作的媒材,藝術家總以影像建立視覺符號,用以表現自身影像內在的含義。本次展覽《能指:符號的景觀形式》邀請三位藝術家:吳政璋、余白、顏鵬峻展出作品,三位藝術家共同以台灣景觀作為觀察對象,用攝影建立自身獨特的美學符號,當藝術家用影像呈現符號能指的同時,我們將邀請觀眾在現場觀看作品符號背後的含義。

《花塵》/余白
《花塵》是一種色彩的虛構,對一個我從未親歷過的過去的反思,但卻深深渴望去理解的時光。這個專案在過去四年中發展成為對1970至80年代台灣的想像探索,一個被記憶所籠罩、缺乏確實紀錄的時代。在這樣的不確定性中,我試圖重構這段失落時代的短暫版本,並從台北市區中仍留存的過往痕跡中汲取靈感。
在這件作品中,「塵」既是隱喻也是具象。這段創作旅程並非由懷舊情感所驅動,而是建立在那些從城市角落中依稀傳來的質感與色彩上的創作虛構。這些殘餘的痕跡——灰塵覆蓋的牆面、鏽蝕的表面——成為與台灣對話的橋樑。
《花塵》不僅僅是在追尋過去,而是對那無形聯繫的藝術探索,這些聯繫將我與過往相連。透過攝影,我試圖捕捉色彩與質感的詩意——這些元素喚起了電子時代前的獨特魅力。這是一個來自心靈的視野,塑造了對可能存在過、或者從未存在過的世界的夢想。

《神,在嗎?》/顏鵬峻
我總認為存在於日常間的生活意象會透出某種預知,生活變成了宇宙中強大能量(神)與自身之間的介質,透過各樣的生活樣態,成為一種接收虛幻隱喻的載體,再透過觀看與感受解讀日常的神諭,轉換為指引,這是一種對生命的感性對待。
藉著靈性的感知採集了生活中各種神性的碎片,我似乎能體會到宇宙正帶給我一種無以名狀的訊號,也許是未知,或是虛空,甚至迷惑。像是神透過生活符號在解答我的狀態,是不是真的存在某種指引我不知道,但介於虛無與現實間的觀看與感受,這種曖昧不明的界線,也許才是我要明確認知的,索性將散落於生活中的各種暗示,經過思考消化編輯成了影像詩籤,我想這些就是神要給我的諭意。

27/08/2025
《台灣「美景」—田園風光》/吳政璋本次展出《台灣「美景」—田園風光》延伸自發展多年的台灣「美景」系列,邀請觀者思考農業與工業之間的並置與平衡問題,創作動機起於幾年前「金城武樹」帶起的大量觀光客前往東岸觀賞稻田山水風光,吳政璋居住西岸中部每日...
27/08/2025

《台灣「美景」—田園風光》/吳政璋

本次展出《台灣「美景」—田園風光》延伸自發展多年的台灣「美景」系列,邀請觀者思考農業與工業之間的並置與平衡問題,創作動機起於幾年前「金城武樹」帶起的大量觀光客前往東岸觀賞稻田山水風光,吳政璋居住西岸中部每日因工作往返台中及南投,對比許多朋友分享的東岸田園風光,他注意到每日生活經過所看到的西岸稻田,雖然收割前的稻田依然金黃美麗,但周圍的景象卻完全不同,一棟一棟的鐵皮工廠陸續增加,工廠與農地生產的都是我們的需求缺一不可,但因為台灣土地的局限及缺乏長遠規劃,形成目前我們習以為常的西岸田園風光。

-----
能指:符號的景觀形式

展期:2025.8/8-9/7
展出藝術家:吳政璋、余白、顏鵬峻
展覽開幕:8/9 14:00-14:30
開幕座談I:8/9 14:30-15:30
開幕講座II:8/30 14:00-15:00

攝影作為創作的媒材,藝術家總以影像建立視覺符號,用以表現自身影像內在的含義。本次展覽《能指:符號的景觀形式》邀請三位藝術家:吳政璋、余白、顏鵬峻展出作品,三位藝術家共同以台灣景觀作為觀察對象,用攝影建立自身獨特的美學符號,當藝術家用影像呈現符號能指的同時,我們將邀請觀眾在現場觀看作品符號背後的含義。

《花塵》/余白
《花塵》是一種色彩的虛構,對一個我從未親歷過的過去的反思,但卻深深渴望去理解的時光。這個專案在過去四年中發展成為對1970至80年代台灣的想像探索,一個被記憶所籠罩、缺乏確實紀錄的時代。在這樣的不確定性中,我試圖重構這段失落時代的短暫版本,並從台北市區中仍留存的過往痕跡中汲取靈感。
在這件作品中,「塵」既是隱喻也是具象。這段創作旅程並非由懷舊情感所驅動,而是建立在那些從城市角落中依稀傳來的質感與色彩上的創作虛構。這些殘餘的痕跡——灰塵覆蓋的牆面、鏽蝕的表面——成為與台灣對話的橋樑。
《花塵》不僅僅是在追尋過去,而是對那無形聯繫的藝術探索,這些聯繫將我與過往相連。透過攝影,我試圖捕捉色彩與質感的詩意——這些元素喚起了電子時代前的獨特魅力。這是一個來自心靈的視野,塑造了對可能存在過、或者從未存在過的世界的夢想。

《神,在嗎?》/顏鵬峻
我總認為存在於日常間的生活意象會透出某種預知,生活變成了宇宙中強大能量(神)與自身之間的介質,透過各樣的生活樣態,成為一種接收虛幻隱喻的載體,再透過觀看與感受解讀日常的神諭,轉換為指引,這是一種對生命的感性對待。
藉著靈性的感知採集了生活中各種神性的碎片,我似乎能體會到宇宙正帶給我一種無以名狀的訊號,也許是未知,或是虛空,甚至迷惑。像是神透過生活符號在解答我的狀態,是不是真的存在某種指引我不知道,但介於虛無與現實間的觀看與感受,這種曖昧不明的界線,也許才是我要明確認知的,索性將散落於生活中的各種暗示,經過思考消化編輯成了影像詩籤,我想這些就是神要給我的諭意。

白水賞02徵件截止評選結果將在9月的前公布。
24/08/2025

白水賞02徵件截止

評選結果將在9月的前公布。

倒數27小時!白水賞02 到8/24截止白水×小影廊×造影所在一年一度的白水賞進入第二屆,本次徵選我們與台中的攝影單位小影廊和造影所在合作,為厲害的勇者們提供更多挑戰自己的可能性,快來挑戰。本屆獎項:*白水賞    提供白水空間個展機會一次...
23/08/2025

倒數27小時!
白水賞02 到8/24截止

白水×小影廊×造影所在
一年一度的白水賞進入第二屆,本次徵選我們與台中的攝影單位小影廊和造影所在合作,為厲害的勇者們提供更多挑戰自己的可能性,快來挑戰。

本屆獎項:
*白水賞
提供白水空間個展機會一次。(作品製作費用由作者負擔)

同時本屆白水賞02亦將選出多位入選作品,將製作白水賞02的白水報增刊(獲得白水賞、小影廊賞、造影所在賞與多位入選者皆能刊出作品,刊登作品將由白水編輯台選擇)

評選著重對呈現出攝影的信仰。

*小影廊賞
提供小影廊空間個展機會一次。(作品製作費用由作者負擔)

評選著重視覺觀點之獨特性。

小影廊Knowphotogallery簡介:
期望以「小」作為個體單位擴展對於知「曉」攝影的邊界,旨於分享、建立屬於攝影的獨有空間,讓更多觀者認識攝影細膩且深邃的視覺體驗,作為攝影者們持續創作的基石。

獲選者將提供部份40x50,50x70 木框、專業展覽級燈源、藝術家拍攝形象照(免費)。

*造影所在賞
提供造影所在空間個展機會一次。(作品製作費用由作者負擔)

評選著重在黑白攝影作品!

造影所在 Undertones介紹:
透過類比感受的空間,製造生活所需的影像工作室。除了有黑白暗房的銀鹽放相、手工沖洗底片,還有博物館等級的藝術微噴輸出,不定期會舉辦藝術創作工作坊。

「用影像記錄生活,將日常承載到紙上,映照生活的所在」
If I have anything to say, it may be found in my photos.

提供的服務:客製裝框裱褙、藝術微噴輸出作品(需付費)。
活動贊助:獲獎者使用展覽場地展出(免場地費)、投稿者每人2張藝術微噴照片(明信片尺寸)

本次活動三個空間個展將會聯合開展,展出檔期預計安排在2025.12月至2026.1月-2月之間舉行,約為期一個月。

投稿辦法:
填寫google資料表單報名,
連結如下: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5vYy9_Is2UwTOBzEDUAozd4gFrzNMvKb7flHKlgyNaU/edit?usp=drivesdk

將最多20張作品上傳雲端並分享給[email protected]
上傳圖檔單張請在1.5mb以內。
投稿作品不得有違反法律之內容,亦不得侵害第三人之權益,若因作品圖像涉及法律問題,損害侵害他人權益,法律責任由報名者負責,投稿表示同意此規範。

徵稿時間:
即日起至2025.8/24,結果將於9月底前公布。

*如無適合作品本活動獎項得以從缺

Address

民生北路112號
Taichung
403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白水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白水: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