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厝阿明 知識+

賣厝阿明 知識+ 買房大小事,都有阿明的知識!
阿明是第三方買房知識平台,
在社群經營邁入第十年,
您的支持是阿明成長動力,愛您呦! 身為一個粉絲「搶先看」是基本義務,很重要ok~

買家簽約後反悔耍賴,竟然嫌貴要砍30%!賣方怒控:比我的買入價還低房市交易糾紛再添一樁!近日一位賣方透過社群平台揭露,遇到買家簽約後惡意反悔的棘手狀況。該賣方表示,買家在簽約超過一週後突然以「價格太貴」為由要求解約,不僅拒絕支付違約金,更獅...
28/07/2025

買家簽約後反悔耍賴,竟然嫌貴要砍30%!賣方怒控:比我的買入價還低

房市交易糾紛再添一樁!近日一位賣方透過社群平台揭露,遇到買家簽約後惡意反悔的棘手狀況。該賣方表示,買家在簽約超過一週後突然以「價格太貴」為由要求解約,不僅拒絕支付違約金,更獅子大開口要求降價三成,甚至頻繁至仲介公司鬧場,使交易陷入僵局。此案凸顯當前房市買方違約卻不願承擔責任的新型態糾紛,引發業界熱議。

這起交易糾紛發生在買賣雙方已正式簽訂契約後
買方在冷靜期過後突然反悔,提出的降價幅度不僅遠低於市場行情,甚至比賣方當初購入價格還低,完全無視裝修成本與市場增值。更甚者,買方採取「以鬧取勝」策略,企圖透過騷擾手段逼迫賣方就範,此舉已涉嫌違反《刑法》第304條強制罪。

此案買方行為已構成《民法》第249條的契約違反
在仲介程序完備、屋況說明清楚的情況下,買方單純因價格反悔,須承擔定金沒收或已繳交現金違約責任。

這類「簽約後情緒性反悔」案件在升息環境下明顯增加。他強調:正派經營的仲介公司應協助賣方堅持契約精神,而非放任買方無理取鬧。

針對買方至仲介公司鬧場的行為,可採取三項法律行動:
首先,對騷擾行為錄影存證並報警處理;
其次,向法院聲請保護令禁止接近營業場所;
最後,若導致業務損失可提起民事求償。

賣厝阿明提醒:「縱容這種行為只會助長『會鬧的孩子有糖吃』的不良風氣。」

資深房仲分享實務經驗:「面對這類情緒化買方,賣方應保持『三不原則』:不主動解約、不隨之起舞、不私下協商。」她建議將所有溝通回歸正式管道,並要求仲介負起協調責任,必要時可暫停帶看其他客戶,避免買方干擾銷售。

阿明最後建議賣方:若決定堅持契約,可立即沒收定金並重新銷售;若選擇讓步,也應在仲介見證下簽署正式合約。

預售屋從日光盤到零成交  全台交易量暴跌20%,斷頭潮來襲?2024年台灣房市經歷戲劇性轉折,從上半年的搶購狂潮到下半年的急凍寒冬,市場在央行「史上最嚴」信用管制下陷入詭譎的「量縮價不跌」局面。這場政策與市場的角力,不僅重塑交易結構,更暴露...
27/07/2025

預售屋從日光盤到零成交 全台交易量暴跌20%,斷頭潮來襲?

2024年台灣房市經歷戲劇性轉折,從上半年的搶購狂潮到下半年的急凍寒冬,市場在央行「史上最嚴」信用管制下陷入詭譎的「量縮價不跌」局面。這場政策與市場的角力,不僅重塑交易結構,更暴露資金行情與居住正義的深層矛盾。

從排隊搶房到市場急凍:第七波信用管制的轉折效應
2024年5月房市高峰時,預售案尚未開賣就出現民眾搭帳篷排隊的盛況,看屋現場甚至上演十餘組客戶競價的荒誕場景。然而,9月央行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首次將「名下有房者」納入管制,取消第一戶購屋寬限期,並將第二戶貸款成數降至5成、全國適用。此舉直接打擊投資客槓桿,市場交易量應聲下跌。

根據台灣房屋統計,2025年初全台交易量較去年同期衰退20%,高雄、台南等前期漲幅過大的區域跌幅更達30%以上。中信房屋數據顯示,投資客占比從2024年上半年的25%驟降至年底的12%,反映政策精準打擊投機買盤。

建商「變相護盤」 vs. 投資客斷頭危機
市場急凍使建商庫存壓力攀升,2024年12月待售預售案達1,073件,創8個月新高。為刺激買氣,大型建商推出「送裝潢家電」、「退還價差」等方案,實質房價卻未鬆動;中小型建商則開始局部讓價5%-10%求售。

反觀投資客面臨嚴峻資金壓力。一名台中多戶持有者透露,原計劃「以房養房」的槓桿操作因第七波管制破局,第二戶自備款從400萬暴增至600萬,被迫賠售兩戶周轉。聯徵中心數據更顯示,2024年Q4投資客違約率較Q2上升0.8個百分點,反映斷頭風險攀升。

新青安雙面刃:支撐首購卻僵化房價
政府推出的新青安貸款成為市場矛盾焦點。儘管政策嚴查違規轉租與人頭戶,截至2025年6月仍核貸逾8萬戶,占首購市場四成。
這股剛需買盤支撐房價,卻也讓建商缺乏降價誘因,形成「政策補貼→買氣不墜→價格僵固」的循環。當前市場游資充沛,加上通膨預期,多數持有人寧願「以時間換空間」也不願降價求售。除非出現系統性風險(如建商倒閉潮),否則房價難見大幅修正。

未來關鍵:政策持續性與資金潮退燒
房市下一步將取決於三大變數:
1. 央行政策立場:
若第八波管制出爐(如限縮新青安),可能引發更大規模觀望。
2. 建商財務韌性:中小建商若無法挺過銷售停滯期,恐爆發倒閉潮。
3. 國際資金環境:美國聯準會降息步調若放緩,台灣央行跟進緊縮將加劇房貸壓力。

專家建議
自住客:可把握建商讓利機會,但需審慎評估還款能力。
投資客:避免高槓桿操作,優先處置周轉率低的物件。
政策制定者:需同步增加社宅供給,避免打房誤傷真實居住需求。

這場政策與市場的角力尚未結束,但已深刻改變台灣房市生態。當「量縮價不跌」成為新常態,購屋族更需理性判斷,才能在變局中守住資產與居住權益。

【買房不怕錢飛了!價金履約保證能幫你把關什麼?】 買房是人生大事,但最怕遇到「付了錢卻拿不到房」的糾紛!這時「價金履約保證」就是你的神隊友!  什麼是履約保證?  由第三方銀行或建經公司擔保,買方款項專戶保管,賣方過戶完成才能領錢,確保交易...
26/07/2025

【買房不怕錢飛了!價金履約保證能幫你把關什麼?】

買房是人生大事,但最怕遇到
「付了錢卻拿不到房」的糾紛!
這時「價金履約保證」
就是你的神隊友!

什麼是履約保證?
由第三方銀行或建經公司擔保,
買方款項專戶保管,
賣方過戶完成才能領錢,
確保交易安全!

四大角色都受益!
✔️買方:不怕付錢後產權有問題
✔️賣方:確認買方有足夠資金
✔️房仲:降低交易糾紛風險
✔️銀行:貸款流程更順暢

預防常見地雷
包括賣方一屋二賣、買方突然反悔、
產權不清或尾款拖欠等,履保機制都能擋!

出問題怎麼辦?
若交易失敗,
專戶款項會依協商或法律程序處理,
不用怕錢拿不回來!

一定要用嗎?
雖然非強制,但強烈建議使用!
通常由地政士或房仲協助申請,
費用約萬分之6(買賣雙方分攤)。

特別感謝專業解析:
#安新建經 張桃生執行經理
#鄭聿珊律師 傑絨法律地政聯合事務所

阿明提醒:簽約前務必確認履保條款,
別讓畢生積蓄暴露風險!
#買房知識 #履約保證 #交易安全

完整影片在留言處⬇️

嘉義房價翻四倍!專業資深房仲直擊房市變遷與投資風向深耕嘉義房市超過20年的住商不動產嘉義檜意村加盟店副總李佳容,觀察地方市場劇變,直言:「20年前蛋黃區新建案僅200萬,現在已開價1300萬!」她與同為業界資深的丈夫邱鈺凱店東共同經營房仲事...
26/07/2025

嘉義房價翻四倍!專業資深房仲直擊房市變遷與投資風向

深耕嘉義房市超過20年的住商不動產嘉義檜意村加盟店副總李佳容,觀察地方市場劇變,直言:「20年前蛋黃區新建案僅200萬,現在已開價1300萬!」她與同為業界資深的丈夫邱鈺凱店東共同經營房仲事業,見證嘉義房價從平穩翻漲至今,「幾乎是翻了四倍以上」。

▌台積電效應炒熱投資氣氛,但高鐵特區「仍在觀望期」
李佳容表示,嘉義房市飆漲主因來自台積電設廠帶動熱度,「除了打房政策與房地合一稅,最關鍵是台積電帶動的投資客進場,很多人是第一次投資買房。」

然而,針對外界關注的嘉義高鐵特區未來發展,邱鈺凱店東卻持保留態度。他指出,儘管當地曾開出每坪45萬高價,現已略為回落至42~43萬,但實質機能仍顯不足。他直言:「高鐵特區價格比嘉義市區高約5萬,但生活機能仍不如嘉義市區,加上過去各種利多(如長庚醫院設立等),也未明顯推升房價,要有真正熱絡至少還要等5到6年,屆時高科技廠實際進駐才可能出現行情。」

▌房價高漲,嘉義人購屋習慣大轉變
回顧嘉義過去購屋趨勢,「以前大家一定想買透天厝」,但如今高房價讓不少人改選公寓、華廈或大樓。李佳容指出,目前市區新案開價甚至來到每坪50萬,連預售屋尚未動工就已飆價。

她建議年輕人與首購族「優先考慮屋齡30年左右的中古屋」,單坪價約24萬上下,價格相對親民,空間實用性也高於新建案。她提醒買方要特別注意銀行鑑價偏低、貸款成數普遍僅約六成,故實際要準備的自備款得更充足。

▌貸款難題成為市場冷卻主因
現在房價高企,買氣卻冷清,嘉義房市呈現價量背離。邱鈺凱店東點出,最嚴重的問題不是買氣,而是「貸款流程拖太久」。他指出:「以前買賣交易最快15天可完成,貸款頂多拖到45天,現在光是銀行放款就可能要3個月,整個流程至少要4個月以上。」這一變化嚴重影響買方心態,讓不少買方裹足不前。

▌市區置產仍為首選,精華區域盤點
針對有剛性需求的自住族,建議審慎評估生活機能,李佳容推薦市府周邊的經國新城、嘉義東區與北區後湖一帶。特別是北區往民雄交界、嘉北火車站附近,受惠於鐵路高架化及好市多、耐斯廣場帶動,成為嘉義現階段最具發展潛力的區域。

▌鼓勵青年返鄉,房地產是長遠事業選擇
對於嘉義未來發展,這對夫妻檔抱持樂觀態度。「歡迎青年返鄉!」邱鈺凱店東強調,嘉義各行各業都面臨缺工,人生不外乎食衣住行,房地產是其中一項能長久經營的事業,嘉義政府不停加強建設,未來的嘉義仍有很大潛力。

他分享夫妻分工的經營心得,一人主攻客戶接洽,一人掌管人事與財務,20年來自然培養出完美默契,並勉勵業務新鮮人:「要清楚自己在做什麼,知道自己要做到哪裡」,以終為始的態度,方能走得長遠。

嘉義房價翻四倍!專業資深房仲直擊房市變遷與投資風向 深耕嘉義房市超過20年的住商不動產嘉義檜意村加盟店副總李佳容,觀察地方市場劇變,直言:「20年前蛋黃區新建案僅200萬,現在已開價1300萬...

只是看看房子,房仲就警告『找別家成交要賠服務費』?這種說法正確嗎?一位正在找中古屋的買方最近遇到困惑:房仲在提供不動產說明書後,突然聲明「如果找其他仲介成交同一物件,將索賠服務費」。但問題是——買方根本還沒下斡旋,屋主也同時委託多家房仲銷售...
25/07/2025

只是看看房子,房仲就警告『找別家成交要賠服務費』?這種說法正確嗎?

一位正在找中古屋的買方最近遇到困惑:房仲在提供不動產說明書後,突然聲明「如果找其他仲介成交同一物件,將索賠服務費」。但問題是——買方根本還沒下斡旋,屋主也同時委託多家房仲銷售,這樣的「警告」合理嗎?本文將從法律、業界慣例與買方權益三大面向,揭開房仲話術背後的真相。

沒簽任何文件前,房仲無權限制買方

1. 關鍵在於「是否簽署要約書」
根據《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只有當買方簽署「要約書」或「斡旋金契約」後,才產生「專屬委託」關係。
若僅提供不動產說明書,買方完全有權透過其他房仲交易,原房仲無權索賠。

2. 屋主多委託=買方多選擇
當屋主同時委託A、B、C三家房仲賣房時,法律上稱為「一般委託」。
買方可自由選擇任一家談判,成交後只需付「實際促成交易」的房仲服務費。

3. 房仲「警告」可能是話術
部分房仲會用這種說法防止客戶「跳單」,但若未簽約,根本不具法律效力。
實務上,除非能證明買方「惡意跳單」(如已進入議價階段),否則難以索賠。

為什麼房仲急著綁住客戶?

1. 搶業績的壓力
房仲業採「誰先成交誰賺」制度,尤其熱門物件競爭激烈。
提前「畫地盤」是常見手段,但不等於合法。

2. 不動產說明書的灰色地帶
房仲主張「提供說明書=建立服務關係」,但法律上這只是「資訊提供」。
重要區別:
「帶看」:僅屬前期服務,無約束力
「斡旋」:已進入議價,可能產生責任

3. 專約物件的特殊情況
若物件是「專任約」(屋主只委託一家),房仲確實有較強立場主張權益。
但您的情況是「一般委託」,房仲的說法明顯過當。

專家提醒:四種話術陷阱
1. 看過說明書就要認我這家→事實:沒簽約前,愛找誰談都可以。
2. 屋主跟我比較熟,別家談不到好價格→事實:成交價取決於屋主心態,非房仲個人關係。
3. 你先付斡旋金,不然會被別人買走→事實:熱門物件確實可能秒殺,但沒喜歡到非買不可就別急。
4. 服務費不能砍,這是公司規定→ 事實:服務費可談,尤其競爭激烈時。

你是客戶,不是獵物
房仲警告就像餐廳說『看過菜單就必須點菜』毫無道理!
在沒簽任何文件前,您絕對有權:
比較各房仲的服務態度
選擇最有利的談判管道
拒絕不合理施壓

最後建議:
1. 遇到強勢房仲,直接換人—好的房仲會用專業爭取客戶,而非威脅。
2. 簽署任何文件前,務必逐條確認,特別注意「違約賠償」條款。
3. 記住:「沒簽字,沒責任」,別被話術嚇唬!

畢竟,買房是人生大事,與其被牽著鼻子走,不如當個聰明又硬氣的消費者!

房仲業驚爆倒閉潮!全台1000家店恐關門 專家警告:這3大危機比2008金融海嘯更可怕台灣房市正面臨16年來最嚴峻的生存危機!根據最新統計,2025年上半年六都房市交易量暴跌26.6%,創下2018年以來新低。更驚人的是,業內專家預估,到年...
24/07/2025

房仲業驚爆倒閉潮!全台1000家店恐關門 專家警告:這3大危機比2008金融海嘯更可怕

台灣房市正面臨16年來最嚴峻的生存危機!根據最新統計,2025年上半年六都房市交易量暴跌26.6%,創下2018年以來新低。更驚人的是,業內專家預估,到年底全台恐有高達1000家房仲店面將吹熄燈號,這場被稱為「金龍海嘯」的房市風暴,正以三波致命衝擊席捲全台:

第一波:信用管制「溯及既往」
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不僅限縮新購屋貸款,更「溯及既往」影響已購預售屋族群。一位新婚購屋族透露,四年前買的1300萬預售屋,原預計貸款八成,如今因政策緊縮需多籌措一成現金,差點面臨違約。這種「化療式打房」讓建商、代銷與房仲同時陷入資金斷鏈危機。

第二波:公股銀行房貸停滯
銀行業者私下透露,多數公股銀行放款徵信愈趨嚴格。資金緊縮導致全台經紀業設立家數成長率暴跌,今年上半年僅增加70家,遠低於往年同期的百家規模,預示著行業即將迎來大洗牌。

第三波:25萬從業人員生計受威脅
這場風暴不僅衝擊房仲業,更波及營建、代銷等上下游產業,影響高達25萬從業人員。業界疾呼政府應滾動式檢討政策,在抑制投機的同時,也需為剛性需求留出生存空間。

台中市不動產仲介公會 林志雲 理事長表示,面對這場比2008年金融海嘯更嚴峻的房市危機,業者正積極轉型求生,從都更、社宅租賃到海外仲介,各種突圍策略紛紛出籠。林志雲 理事長也警告,在政策未鬆綁前,這場「田螺含水過冬」的苦日子恐怕還要持續一段時間。究竟這場危機是淘汰賽還是轉機?關鍵就在未來的政策走向與市場反應。

【房仲話術解密】「有人在斡旋」是真的嗎?破解買房議價的心理戰走進房仲店頭,看著心儀物件的照片,耳邊突然傳來:「這間很搶手,已經有人在斡旋了,你要不要也下個斡旋?」這樣的場景,幾乎每位購屋族都曾經歷。究竟這是真實的市場熱況,還是精心設計的銷售...
24/07/2025

【房仲話術解密】「有人在斡旋」是真的嗎?破解買房議價的心理戰

走進房仲店頭,看著心儀物件的照片,耳邊突然傳來:「這間很搶手,已經有人在斡旋了,你要不要也下個斡旋?」這樣的場景,幾乎每位購屋族都曾經歷。

究竟這是真實的市場熱況,還是精心設計的銷售話術?根據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登錄資料顯示,2025年全台房市交易量確實較前年下滑,但熱門區域的優質物件仍可能出現多人競價。如何在資訊不對等的狀況下,做出理性判斷而非衝動決定,成為現代購屋者必修的一門課。

市場現況分析:真假斡旋如何辨識

資深房仲從業人員透露,市場上確實存在「真實斡旋」與「話術斡旋」兩種情況。真實的斡旋通常會伴隨具體證據,例如斡旋單影本(隱去個資後)、屋主反饋的具體議價過程等。而話術型的斡旋則往往語焉不詳,僅以「有人出價」帶過,卻無法提供任何實質證明。購屋者可以要求仲介出示斡旋證明,或具體說明前一位買方的出價金額與條件,若仲介支吾其詞,就需提高警覺。

議價策略:突破「只能往上加」的迷思

即使確認真有其他買方出價,也不代表必須盲目跟進。
市場實務上,買方仍可採取以下策略:
1. 提出不同條件的出價方案,如縮短付款期限、提高自備款比例等,這些都可能比單純加價更具吸引力。
2. 要求仲介提供近期同社區成交實價,作為出價依據,避免被牽著鼻子走。
3. 設定明確的價格天花板,超出預算就果斷放棄,市場上永遠會有其他選擇。

心理戰破解:保持冷靜的三大心法

購屋決策最忌諱在壓力下倉促決定。專業投資客建議:
要求24小時思考期,避免當場被氣氛影響判斷
實地查訪社區,向管理員或鄰居打聽物件真實狀況
比較區域內類似物件的價格與條件,建立客觀比較基準

房市交易本就是一場資訊與心理博弈

與其糾結「是否有人在斡旋」,不如將重點放在「這個價格對我是否合理」。記住,好的物件值得合理出價,但絕不值得超出能力的追價。購屋是人生重大財務決策,保持清醒頭腦、做好功課,才是避免後悔的不二法門。下次聽到「有人在斡旋」時,不妨微笑回應:「那就請他們先談,我願意等下一輪。」這樣的從容態度,往往能讓你在議價過程中佔據更有利的位置。

【全民借貸潮爆發】4月信貸衝破924億創新高!30世代成「負債主力軍」2025年台灣信用貸款市場持續升溫,根據聯徵中心最新統計,4月新增信貸人數達8萬5,449人,總金額突破924.7億元,雙雙創下歷史新高。累計前四個月,新增個人信貸人數達...
23/07/2025

【全民借貸潮爆發】4月信貸衝破924億創新高!30世代成「負債主力軍」

2025年台灣信用貸款市場持續升溫,根據聯徵中心最新統計,4月新增信貸人數達8萬5,449人,總金額突破924.7億元,雙雙創下歷史新高。
累計前四個月,新增個人信貸人數達28萬6,110人,較去年同期增長3.9%,顯示儘管經濟環境波動,民眾對短期資金的需求仍維持強勁。
值得注意的是,平均信貸金額約在103.1萬至113.3萬元之間,4月平均每人申貸108.2萬元,顯示貸款規模並未大幅擴張,反映借款人仍傾向保守運用資金。

【數位借貸陷阱】快速核貸太方便?年輕世代陷入「無痛負債」危機

調查發現,線上申貸便利性正是推升信貸量的關鍵因素。某銀行主管透露:「現在手機點幾下就能借到百萬,很多年輕人根本把信貸當成ATM在用!」數據顯示,30世代平均每人借款達108萬元,卻普遍低估「月收入22倍」的還款壓力。更嚴重的是,近3成借款人同時向2家以上銀行申貸,正上演「拆東牆補西牆」的危險遊戲。

【家庭財務警報】6成借貸竟為支付生活費!基層家庭陷入惡性循環

深入分析借款用途,高達6成是「家庭周轉金」,反映基層家庭財務持續惡化。銀行專員透露:「許多客戶薪水剛入帳就被扣款,根本入不敷出。」尤其房貸族轉增貸案件年增20%,顯示即使擁有房產,民眾仍面臨沉重生活壓力。社福團體更發現,近期因債務問題求助的案例激增4成,創下5年新高。

【聰明借貸指南】專家傳授3招避免債務陷阱

面對這波信貸熱潮,理財專家提出三大自保原則:
1. 遵守「222法則」:每月還款不超過收入2成、借款總額不超月收22倍、預留2個月緊急預備金
2. 優先考慮抵押貸款,利率比信用貸款低近一半
3. 絕對避免「以債養債」,債務整合要及早處理

賣厝阿明提醒,信貸增長反映民眾對短期資金調度需求,但由於信貸屬於無擔保貸款,銀行審核仍趨嚴謹,尤其關注借款人的還款能力與信用狀況。
未來,隨著數位金融服務持續優化,線上申貸可望進一步普及,但借款人仍需審慎評估自身財務狀況,避免過度負債導致還款壓力。在資金運用上,建議以家庭必要支出或穩健投資為主,以降低潛在的財務風險。

這都單周成屋僅26戶成交,預售市場驚現「負成長」房市交易急凍 預售退戶潮湧現,2025年7月,高雄房市迎來前所未有的冷清局面。根據高雄市代銷公會最新統計,7月13日至20日單周成屋過戶僅26戶,預售屋實價登錄更出現「負17戶」的罕見現象,顯...
23/07/2025

這都單周成屋僅26戶成交,預售市場驚現「負成長」

房市交易急凍 預售退戶潮湧現,2025年7月,高雄房市迎來前所未有的冷清局面。根據高雄市代銷公會最新統計,7月13日至20日單周成屋過戶僅26戶,預售屋實價登錄更出現「負17戶」的罕見現象,顯示市場不僅成交量低迷,甚至出現退戶潮,反映買氣已跌至冰點。業界直言,當前高雄房市正面臨「客戶不來賞屋、房子賣不動、銀行貸款緊縮」的「三不」困境,若情況持續,恐將衝擊建商與代銷業者的資金周轉能力。

深入分析數據可發現,這波市場冷卻並非短期波動。由於預售屋實價登錄需在簽約後一個月內完成,7月統計的「負成長」實際反映的是6月中旬的市場慘況;而成屋過戶數據則因行政流程較長,更可能回溯至4、5月的交易。高雄市房屋市場調協會的抽樣調查更顯示,超過55個案場中,連續數周有三分之二「零成交」,預示未來1至2個月市場仍難有起色。

庫存壓力攀升 建商、代銷面臨生存戰

截至7月20日,高雄市線上銷售的大樓成屋共153場,庫存量約5,383戶,但今年迄今僅過戶1,104戶,7月單月更僅85戶;預售市場同樣慘淡,190場預售案庫存高達1.2萬戶,今年實登僅2,342戶,7月更驟降至145戶。這樣的去化速度,意味著若市場未見回暖,高雄房市下半年恐陷入更嚴峻的「供過於求」困境。

業界人士憂心指出,當前房市冷清的主因,除央行限貸政策持續發酵外,還包括利率攀升、購屋者觀望心態濃厚,以及經濟前景不明等因素。尤其預售市場因貸款成數受限,買方自備款壓力大增,加上部分早期投資客面臨交屋資金缺口,導致退戶情況增加。代銷業者坦言,現在案場來客量銳減,部分建商雖未大幅降價,但已開始調整付款條件,試圖吸引剛性需求買盤。

市場調整期延長 購屋族觀望為上策

高雄房市這波冷潮,不僅是政策調控的結果,更反映市場從過度熱絡回歸理性的必然過程。短期內,在央行信用管制未鬆綁、買方信心不足的情況下,房價雖未明顯下跌,但交易量恐持續低迷。對建商而言,如何消化庫存、維持資金流動性將是關鍵挑戰;對購屋族來說,市場進入買方主導階段,反而可趁機謹慎評估,等待更合理的進場時機。

房市買氣降溫、價格抗跌!中永和仍穩居抗修正區 專家:長期仍有上漲動能隨著信用管制持續發酵、貸款難度攀升,不少自住買方進入觀望期,上半年房市明顯降溫,但未見房價修正訊號。面對即將到來的下半年,房市將如何發展?群義房屋永和頂溪店店長王曞綱分享,...
23/07/2025

房市買氣降溫、價格抗跌!中永和仍穩居抗修正區 專家:長期仍有上漲動能

隨著信用管制持續發酵、貸款難度攀升,不少自住買方進入觀望期,上半年房市明顯降溫,但未見房價修正訊號。面對即將到來的下半年,房市將如何發展?群義房屋永和頂溪店店長王曞綱分享,儘管市場交易量萎縮,但中永和房價因其獨特的地緣優勢和堅實的持有基礎,仍展現強勁的抗跌性。

▌信用管制衝擊大 貸款時間拉長
王曞綱指出,今年上半年市場成交量明顯萎縮,主要來自央行信用管制的影響,不僅核貸成數下降,貸款審核時間也明顯拉長,「從簽約到交屋平均要抓四到六個月,甚至有些去年底成交的案子,一直到最近才核貸。」這讓不少有剛性需求的買方,因資金週轉與時間壓力,決定觀望延後購屋計畫。

▌價格僵持 下半年僅小幅修正
「雖然買氣下滑,但價格並未明顯鬆動,預售市場確實有些開案小幅降價,但整體修正幅度有限」王曞綱表示,這是因為台灣約八成的家庭擁有房產,大家不會希望自己的房價下跌,因此期待修正仍僅少數無房者。他坦言,下半年市場部分區域已見有小幅盤整,但長期來看,房價仍有機會創新高。

▌永和顯然是抗跌區代表
談及永和房市現況,王曞綱直言:「永和具備完整生活機能與成熟區段,屬於典型『漲多跌少』的區域。」即便面臨大環境不利,「房價下修空間有限,頂多微幅的議價,這種議價調整大多是仲介協助談價,目前屋主讓利意願都不高。」

根據王曞綱觀察,永和區15年前電梯大樓單價僅30多萬,如今已逼近100萬,若手頭預算僅能買總價千萬物件,在永和連套房都難以購入。

▌小宅與車位成搶手關鍵
在產品面上,小宅最受市場青睞,尤其符合高齡化與少子化趨勢,加上買方總價預算緊縮,需求穩定。此外,永和車位供不應求,王曞綱建議有購屋者可優先考慮附車位產品,「一個車位月租約6000元,一年省下超過7萬元支出,若以30年來看,光是車位租金就高達216萬元,等同已經足以購買一個車位。」

▌永和租金穩健 投報佳、可期待補漲區段
王曞綱也透露,永和租金持續走揚,套房租金普遍破萬元,投報率頗具吸引力,適合長期持有。如捷運頂溪站的新案「漢皇盛世」,早期成交價落在50至60萬/坪,看好未來補漲至80至90萬/坪。

▌銀行放款趨嚴 保險公司房貸成新選擇
目前銀行貸款緊縮,導致許多案件延宕或核貸成數不足。王曞綱指出,不少客戶轉向保險公司辦貸款,不少保險公司提供優惠利率約2.5%、可貸30年且成數可達八成,相對靈活。「特別是保險公司目前鑑價更貼近市場價格。」

▌給買方的建議:觀望中善用時機
對於仍處觀望的剛性需求族群,王曞綱表示:「對於手上資金較為充裕的買方,目前其實是議價空間最佳、房仲也最能積極協助找案與談價的時機。」他強調,不必追高,也無須急於進場,但應持續觀察心儀物件,一旦價格合理、條件到位,就能積極出手。

史上最大退稅潮來襲!585億資金活水7/31入帳 362萬民眾受惠退稅規模創新高 民眾可支配所得增加,財政部宣布2024年度綜合所得稅首批退稅款將於7月31日準時入帳,這次退稅規模創下歷史新高,總計362萬件、金額達585億元,較去年增加2...
22/07/2025

史上最大退稅潮來襲!585億資金活水7/31入帳 362萬民眾受惠

退稅規模創新高 民眾可支配所得增加,財政部宣布2024年度綜合所得稅首批退稅款將於7月31日準時入帳,這次退稅規模創下歷史新高,總計362萬件、金額達585億元,較去年增加20萬件、27億元,年增率分別為5.8%和4.8%。值得注意的是,首批退稅件數已佔整體退稅比率的95%,意味著絕大多數納稅人將在下周四就能收到這筆意外之財。

今年退稅規模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在於多項稅制優惠調整:
免稅額從9.2萬元提高到9.7萬元、標準扣除額從12.4萬元擴增至13.1萬元、薪資與身心障礙扣除額也從20.7萬元調升至21.8萬元。此外,累進課稅級距的調整及基本生活費調升為21萬元,都讓民眾的稅負得以減輕。財政部預估,今年整體退稅規模將達380萬件、707億元,較去年成長19.8%,為市場注入可觀的消費動能。

退稅流程順暢 三階段發放保障權益

儘管今年因應國際經貿情勢變化,報稅時程特別延長至6月31日,但退稅作業仍維持高效率運作。財政部賦稅署長宋秀玲說明,首批退稅對象包含採用網路、手機申報,以及5月12日前完成稅額試算紙本回覆的納稅人。這些民眾若已指定存款帳戶,退稅款將直接入帳;未指定帳戶者則會收到退稅憑單,需在9月30日前至金融機構提兌。

後續還有兩批退稅款將分別於10月31日及明年1月20日發放,確保所有符合資格的納稅人都能及時獲得退稅。宋秀玲特別提醒,近期詐騙集團常假冒國稅局名義,以退稅為由誘騙民眾至ATM操作,民眾務必提高警覺,因為稽徵機關絕不會以電話通知退稅或要求確認帳戶餘額。

資金活水挹注 可望提振內需市場

這波史上最大規模的退稅潮,預計將為國內消費市場注入強心針。隨著585億元資金活水即將到位,零售、旅遊、3C等產業可望迎來一波消費熱潮。專家分析,這筆意外之財不僅能緩解部分家庭的經濟壓力,更可能帶動第三季的內需成長,為台灣經濟提供額外的支撐力道。

對於即將收到退稅款的民眾,理財專家建議可依個人財務狀況妥善規劃,無論是用於償還債務、投資理財或必要消費,都能讓這筆資金發揮最大效益。在國際經濟情勢仍充滿不確定性的當下,這筆退稅款無疑是政府送給民眾的一份及時雨,也展現台灣稅制持續優化的成果。

淡水首購族慘遭話術坑殺!1100萬買900萬房 那個笑容藏著200萬暴利實登查不到=任人宰割?專家揭密房仲養套殺三步驟 政府實價登錄竟成幫兇看著銀行帳戶裡的存款一點一滴消失,我握著剛簽完的合約,心裡卻沒有想像中的喜悅。這本該是我們全家最開心...
22/07/2025

淡水首購族慘遭話術坑殺!1100萬買900萬房 那個笑容藏著200萬暴利

實登查不到=任人宰割?專家揭密房仲養套殺三步驟 政府實價登錄竟成幫兇

看著銀行帳戶裡的存款一點一滴消失,我握著剛簽完的合約,心裡卻沒有想像中的喜悅。這本該是我們全家最開心的時刻,終於在淡水新市鎮買下人生第一間房子。但賣方那個藏不住的笑容,卻讓這份喜悅蒙上一層陰影。

這個價格以後會漲的啦!賣方的這句話像根刺,深深扎在心裡
事後查閱實價登錄才發現,同棟樓其他戶別成交價平均只要900萬,我們卻花了1100萬。這200萬的差距,是我們夫妻加班熬夜、省吃儉用五年都存不到的數字。

回想看房過程,房仲信誓旦旦說:屋主堅持1200萬、現在不買以後更貴
當時實價登錄上確實沒有近期成交紀錄,我們就像待宰的羔羊,從800萬一路被哄抬到1100萬。最諷刺的是,後來發現對面鄰居才花900萬就買到相似的房子。

這不是我們第一次被房仲話術所困
之前看另一間開價800萬出頭的房子,我們出價820萬,房仲卻不斷要求加價,說什麼「這個價格太低」、「屋主不可能接受」。最後我們放棄後,那間房卻以820萬成交。這些經驗讓我明白,某些房仲的「專業建議」,往往藏著不為人知的算計。

現在每天回家,看著這間多花200萬買來的房子,心裡總有說不出的苦澀
雖然不斷告訴自己「自住沒差」、「有殼就好」,但每當想起那個賣方的笑容,還是會氣得發抖。這200萬的教訓,買到的不只是一間房子,更是對房仲話術的深刻認識。

[給首購族的真心建議]:
1. 堅持查閱完整實價登錄,不要只看房仲提供的部分資料
2. 對「現在不買會更貴」這種話保持懷疑
3. 設定自己的價格底線,不要被牽著鼻子走
4. 多方比較不同房仲的說法,找出最接近市場的價格
5. 簽約前一定要冷靜思考,不要被營造的搶購氛圍影響

這200萬的學費太痛,但至少讓我學會一件事:
在買房過程中,冷靜才是最好的武器。現在每當有朋友要買房,我都會告訴他們:"別讓別人的話術,決定你家的價格。真正的『家』,不該建立在被哄抬的數字上。"畢竟,房子買貴了可以等增值,但被欺騙的感覺,卻會一直留在心裡...

Address

Taichung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賣厝阿明 知識+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賣厝阿明 知識+:

Share

賣厝阿明

這是一群對HOME有感情,抱有不切實際可能改變不良中年堅持,這群人不是業務,傻傻的一路走,想用知識漫畫方式讓社會大眾更容易了解HOME543,期待一天人人有房住家家有幸福ㄟ世界大同!

============================================================

#賣厝阿明簡介

賣厝阿明是一個房地產知識品牌,因為目前還不夠紅,所以作一些客製化跟小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