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雙月刊

物理雙月刊 「物理雙月刊」為台灣物理學會旗下之刊物,期望給讀者帶來不一樣的物理知識與感觸 「物理雙月刊」為台灣物理學會旗下之刊物,希望可以透過國內物理各領域專家學者為我們的讀者帶來許多有趣、重要以及貼近生活的物理知識,並帶領讀者一探這些物理知識的來龍去脈。透過文字、圖片、影片的呈現帶領讀者走進物理的世界,探尋物理之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hQx6uVzL_E&t=28s臺中科博館的《量力而微》量子特展超級可愛又神奇~有會瞬間死又復活的薛丁格貓咪、被光速打臉的密立根,還有帥帥的波爾跟在偷笑的愛因斯坦,像在跟你玩...
12/07/202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hQx6uVzL_E&t=28s
臺中科博館的《量力而微》量子特展超級可愛又神奇~
有會瞬間死又復活的薛丁格貓咪、被光速打臉的密立根,
還有帥帥的波爾跟在偷笑的愛因斯坦,像在跟你玩躲貓貓💫!
兩隻貓咪還會在地球跟月球上互相「喵喵傳心電感應」超萌啦~
就連1927年那些大咖物理學家都會動耶,還可以跟他們拍照留念📸!
最後別錯過我們台灣自己的1:1超導量子電腦模型,一閃一閃超吸睛✨
展期只到2026年4月14日,拜託不要再拖啦,
趕快帶家人朋友一起來跟貓咪、光子、大師們撒嬌合照吧!一定要來喔💖

量子熊 ✕ 龍騰文化臺中科博館的《量力而微》量子特展超級可愛又神奇~有會瞬間死又復活的薛丁格貓咪、被光速打臉的密立根,還有帥帥的波爾跟在偷笑的愛因斯坦,像在跟你玩躲貓貓💫!兩隻貓咪還會在地球跟月球上互相...

 #物理之路 #來聽聽學長姐怎麼說 #填志願前的必備重要資訊
11/07/2025

#物理之路
#來聽聽學長姐怎麼說
#填志願前的必備重要資訊

👀 選志願前,你一定要看

【讀物理不只當科學家!你的未來出路超乎想像!】🤩🤩🤩

🎓 教學亮點 / 校園生活 / 畢業出路

🌟 學長姐真心話一次告訴你

🔎「想了解全台物理系特色?點我看完整資訊」

📌【物理之路】集結全台14所物理系介紹,點我解密: https://reurl.cc/ZZ5xag

#中原大學物理系
#淡江大學物理系
#東海大學應用物理系
#國立中山大學物理學系
#國立中正大學物理系
#國立中央大學物理系
#國立嘉義大學電子物理系
#國立屏東大學應用物理系
#國立東華大學物理學系
#國立清華大學物理系
#國立陽明交大電子物理系
#國立高雄大學應用物理學系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物理學系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

#選填志願 #物理出路 #讀物理 #物理系

❤️❤️❤️誠摯拜託物理人分享、轉發本文 ~

https://bimonthly.ps-taiwan.org/articles/685913bd04b9a35f19e28a10邁向黑爾戈蘭島的神奇旅程
10/07/2025

https://bimonthly.ps-taiwan.org/articles/685913bd04b9a35f19e28a10
邁向黑爾戈蘭島的神奇旅程

今年適逢量子力學的第一種表述,一般稱為矩陣力學問世一百周年,聯合國也宣布1925年為國際量子科學技術年。說起矩陣力學,當然不能不提到海森堡。雖然在一般大眾的心目中,海森堡的名氣遠遠不如愛因斯坦,但是在物理.....

 #演講資訊【時間】7/8(二) 14:00【地點】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1F演講廳【演講者】Prof. Chih-Kang Ken Shih施至剛教授 (Department of Physics, The University of Te...
01/07/2025

#演講資訊

【時間】7/8(二) 14:00

【地點】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1F演講廳

【演講者】Prof. Chih-Kang Ken Shih施至剛教授 (Department of Physic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講題】Quantum Tiling of 2D Electronic Materials

【摘要】Twisting two atomically thin layers of 2D electronic materials creates moiré patterns that unlock entirely new quantum phenomena—ushering in the era of quantum tiling. Much like artistic tiling fills a surface with intricate patterns, scientists can now design moiré superlattices to engineer exotic electronic states. In this talk, I will present three recent examples from our lab using twisted bilayer WSe₂ to illustrate the power of .this approach.

First, at small twist angles, long-wavelength moiré superlattices form, where the presence of oppositely charged atomic layers induces swirling patterns of interlayer polarization—pseudospin skyrmions—that impart quantum geometric phases and enable topological band engineering.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and spectroscopy reveal both the pseudospin textures and associated moiré band topology. [1]

Second, at a 30° twist, the moiré pattern becomes incommensurate with the atomic lattice, giving rise to a moiré quasicrystal that lacks translational symmetry but preserves long-range order through tiling rules. Despite the breakdown of Bloch’s theorem, quasi-Bragg planes emerge, leading to fractal-like mini-gaps. [2]

Third, for twist angles slightly offset from commensurate values, the system self-organizes into a periodic array of three distinct rotational domains—called a supermoiré lattice. This superstructure generates a dense set of flatbands, offering a novel platform for exploring strongly correlated moiré quantum phases. [3]

[1] Zhang, F. et al. Nat. Phys.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567-025-02876-y

[2] Li, Y. et al. Nature 625, 494–499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3-06904-w

[3] i, Y. et al. Nat. Phys.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567-025-02914-9

【接待人】莊天明副研究員 (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

【演講語言】英文

【活動網頁】https://www.phys.sinica.edu.tw/lecture_detail.php?id=3068&eng=T

Moiré patterns and flat bands usually occur in multilayer materials with a small interlayer twist angle, but this can cause detrimental lattice reconstruction. Now, flat bands are shown in a bilayer with large twist angle and structural rigidity.

🌍 當地球震動,科學如何回應?本期《物理雙月刊》專題聚焦「地球震動與預警」,從地震波AI判讀、海嘯預測、環境噪訊到震源定位,用物理學的眼睛看懂地球脈動!但你知道嗎?除了4月14日是國際「量子日」,六月其實也是量子革命的重要起點——1925年...
25/06/2025

🌍 當地球震動,科學如何回應?
本期《物理雙月刊》專題聚焦「地球震動與預警」,從地震波AI判讀、海嘯預測、環境噪訊到震源定位,用物理學的眼睛看懂地球脈動!

但你知道嗎?除了4月14日是國際「量子日」,六月其實也是量子革命的重要起點——
1925年6月,24歲的海森堡在德國黑爾戈蘭島靜養期間,構思出矩陣力學的雛形,為量子力學開啟新紀元。今年全球學界特別舉辦紀念研討會,致意這段跨世紀的突破時刻!( 會議官方連結至於留言處,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看看喔 )

👨‍🔬 主編老師也在本期導論中回顧311地震親歷,帶出科學與生活的緊密連結。

更多精彩內容包括:

・海森堡思想革命 × 量子百週年
・AI如何即時預警地震與海嘯
・黑洞奇異點、暗物質起源、微中子連載即將展開!

📌 從地球的震動到宇宙的未知,6月號一次打開科學的時間與空間之門!
👉全文上線中,等你一起翻開!
電子刊物版連結 https://reurl.cc/xNdXDV
網頁版連結 https://reurl.cc/1KDzjD

#物理雙月刊 #從地球到宇宙
#量子百週年 #海森堡 #黑爾戈蘭島
#地震預警

 #演講資訊時 間 (Time): July 15, 2025 (Tue.) 14:00地 點 (Place): 一樓演講廳 1F, Auditorium演講者 (Speaker): Dr. Tetsuo Hatsuda所屬機構 (Inst...
17/06/2025

#演講資訊

時 間 (Time): July 15, 2025 (Tue.) 14:00
地 點 (Place): 一樓演講廳 1F, Auditorium
演講者 (Speaker): Dr. Tetsuo Hatsuda
所屬機構 (Institute): RIKEN
題 目 (Title): From Quarks to Neutron Stars

摘 要(Abstract):
It is well understood that the most basic building blocks of matter are elementary particles known as quarks. However, a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how quarks form protons, neutrons, and ultimately atomic nuclei remains an open problem in physics. Over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 many neutron stars have been observed - compact stellar objects with masse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Sun but with radii of only about 10 kilometers. These objects, sometimes referred to as “giant atomic nuclei,” exist in extreme conditions that offer valuable opportunities to investigate the behavior of quarks in dense matter. Understanding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neutron stars from a quark-based perspectiv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that connects particle physics, nuclear physics, and astrophysics.

In 2017, the merger of two neutron stars was observed, producing a black hole and emitting gravitational waves. This event marked the beginning of multi-messenger astronomy and provided a new way to explore the properties of dense matter. As gravitational wave observations continue to improve, they may offer new insights into how quarks behave inside neutron stars.

In this talk, I will discuss recent progress in efforts to build a coherent picture of physical phenomena that span a wide range of scales - from the microscopic world of quarks to the structure of neutron stars and black holes - drawing on examples from my own research.

連 結 (Link):
https://www.phys.sinica.edu.tw/lecture_detail.php?id=3064&eng=T
https://ithems.riken.jp/en/members/tetsuo-hatsuda

演講語言 (Language): in English
接待人 (Host): 楊廸倫(Yang, Di-Lun) 博士
聯絡人 (Contact): 鍾艾庭 #8365

 #就在今天 #量子科學特展開展啦 #今天就來談談量子英雄吧量子英雄傳說 EP.09|電子之父:湯木生在原子被認為「不可分」的年代,湯木生一舉打破思維藩籬,首次發現電子的存在,並提出葡萄乾布丁原子模型,嘗試用電子排列解釋元素週期性。他證實電...
14/06/2025

#就在今天
#量子科學特展開展啦
#今天就來談談量子英雄吧

量子英雄傳說 EP.09|電子之父:湯木生

在原子被認為「不可分」的年代,湯木生一舉打破思維藩籬,首次發現電子的存在,並提出葡萄乾布丁原子模型,嘗試用電子排列解釋元素週期性。

他證實電子為帶負電粒子,並影響後世原子模型發展;更令人稱奇的是,他的兒子後來證明電子具有波動性,父子分別在「粒子」與「波」兩端獲得諾貝爾獎,寫下量子史上難得的跨世代對話!

跟著我們,一起認識這位打開電子世界大門的量子英雄吧!

#看完懶人包記得看全文
#看完全文記得要去看展

 #演講資訊由中央研究院-物理所、化學所、原分所及應科中心,共同籌辦研討會「邁向分子與材料科技的新時代」(Toward New Era in Molecular and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將...
12/06/2025

#演講資訊

由中央研究院-物理所、化學所、原分所及應科中心,共同籌辦研討會「邁向分子與材料科技的新時代」(Toward New Era in Molecular and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將於本院「中研學術大會」(AS Conference 2025) 6/30~7/3 期間,每天下午場次(13:30/14:00~ 17:00),於中研院人文館國際會議廳舉行。

「邁向分子與材料科技的新時代」聯合研討會集結4所中心的研究人員,進行學術激盪討論,每天有不同的主題:

6/30: 人工智慧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7/1: 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7/2: 量子科技(Quant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7/3: 精準醫療(Precision Healthcare)

詳細聯合研討會訊息議程:https://www.phys.sinica.edu.tw/files/news/news_20250630.pdf

歡迎大家踴躍報名: https://forms.gle/HxH5ncNz1Bw3DPs88

We are pleased to announce a joint symposium titled "Toward a New Era in Molecular and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organized by the Institute of Physics (IOP), Institute of Chemistry (IOC), Research Center for Applied Sciences (RCAS), and Institute of Atomic and Molecular Sciences (IAMS).

This symposium will be held during the afternoon sessions (13:30/14:00–17:00) of AS Conference 2025, from June 30 to July 3,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Hall,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Building, Academia Sinica.

The symposium will bring together researchers from the four institutes and center for dynamic academic exchanges, featuring a different theme each day:

* June 30: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July 1: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July 2: Quant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July 3: Precision Healthcare

For the detailed agenda, please refer to the symposium poster:https://www.phys.sinica.edu.tw/files/news/news_20250630.pdf

We warmly invite you to participate and encourage you to register online at https://forms.gle/HxH5ncNz1Bw3DPs88

 #量力而微 #量子科學特展這個夏天,喔不~是今年您絕對不能錯過科學特展!量子百週年系列活動,這特展絕無僅有,一期一會🤩🤩🤩 #貓貓都跟你招手了 #這週末快去開箱
11/06/2025

#量力而微
#量子科學特展

這個夏天,
喔不~是今年您絕對不能錯過科學特展!

量子百週年系列活動,這特展絕無僅有,一期一會🤩🤩🤩

#貓貓都跟你招手了
#這週末快去開箱

#即將開展
#讓我們一起來倒數

前無古人,現有來者!

台灣第一個以量子科學為主題的特展,將於這週末登場!

台灣物理學會、物理研究推動中心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聯手推出的 #量力而微 #量子科學特展​ 即將於6/14(六)揭開序幕🤩

量子力學探討的是這世界在微觀尺度下種種面貌與現象,和我們一般認知的巨觀世界大大不同,絕對會顛覆您的想像與認知👀

但,和我們生活上的方方面面卻是那麼貼近、緊密,息息相關!

而未來的發展和應用,更是無可限量與突破我們想像😎

《量力而微:量子科學特展》
𝗘𝗫𝗣𝗟𝗢𝗥𝗜𝗡𝗚𝗧𝗜𝗡𝗬 𝗪𝗢𝗡𝗗𝗘𝗥𝗦
𝗔 𝗝𝗢𝗨𝗥𝗡𝗘𝗬 𝗜𝗡𝗧𝗢 𝗤𝗨𝗔𝗡𝗧𝗨𝗠 𝗦𝗖𝗜𝗘𝗡𝗖𝗘

走入奇妙的微觀世界,透過科學、哲學與技術交織的精彩旅程,重新感受宇宙之美✨

展示單元|

#量子之外:重新想像我們所知的世界

#驚微天人:撼動古典物理學的百年之旅

#不以微然:量子現象的奇幻國度

#微所欲為:量子科技的日常與遠景

日期|𝟤𝟢𝟤𝟧.𝟢𝟨.𝟣𝟦—𝟤𝟢𝟤𝟨.𝟢𝟦.𝟣𝟦
地點|科博館 第二特展室

|||特展內容介紹|||
科博館官網|
https://reurl.cc/OYWOgr
IYQ官網|
https://reurl.cc/knA6gb
https://reurl.cc/j90A2q

#國際量子科學與技術年
#量子百週年系列活動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物理研究推動中心
#財團法人台積電文教基金會
#台灣物理學會

 #端午安康 #不管你今天有沒有立蛋 #快來接收雙月刊懶人包第一彈佳節平安😊端午節有好多有意思的傳統民俗,不知道今天大家嘗試了哪些呢?相信各位一定有聽過或是嘗試過立蛋🥚立蛋成功是個好兆頭,象徵今年會有滿滿的好運氣✨((聽說今年有人立西瓜((...
31/05/2025

#端午安康
#不管你今天有沒有立蛋
#快來接收雙月刊懶人包第一彈

佳節平安😊
端午節有好多有意思的傳統民俗,不知道今天大家嘗試了哪些呢?

相信各位一定有聽過或是嘗試過立蛋🥚立蛋成功是個好兆頭,象徵今年會有滿滿的好運氣✨

((聽說今年有人立西瓜
((880顆乖乖站好的西瓜畫面很療癒呀

但無論有沒有嘗試立蛋
請各位看官接收雙月刊的懶人包知識第一彈!!!
絕對能讓人獲得滿滿的好知識~~

#雙月刊知識傳送門新單元

#留言處也有文章連結網址喔

 #你和我的量子糾纏 #快來按讚留言抽獎品 #薛丁格的貓貓在等你
29/05/2025

#你和我的量子糾纏
#快來按讚留言抽獎品
#薛丁格的貓貓在等你

《《活動6/16已經結束囉》》

台灣物理學會全新推出《《你和我的量子糾纏》》

❤️「在量子糾纏裡,距離不再是阻隔,時間也不再是答案」

🐱 只要追蹤台灣物理學會粉專、留言就有機會抽中台中科博館「量力而微」特展門票,免費看展覽喔~

📌 一、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物理學會(以下簡稱本會)

📆 二、活動期間:2025年5月29日至 2025年6月15日止。

🎯 三、參加資格:懂物理和不懂物理的人都可以參加。

👣 四、參加方式:

步驟一 追蹤:追蹤「台灣物理學會」Facebook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hy.taiwan。

步驟二 留言:於活動貼文下方留言任一句話,並@標記一位朋友,即可參加抽獎。

💙 不知道該留言說什麼嗎? 這裡給你參考:

🐱「我找到薛丁格的貓了!」
💜「你和我的量子糾纏」
💚「在量子糾纏裡,距離不再是阻隔,時間也不再是答案」

🎁 五、抽獎獎項:
1.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量力而微」量子科學特展門票×10 張
2.「量子年郵票首日封戳」×5 份
3.「量子井字棋」× 10 份

📣 六、得獎公布與領獎方式:
1.抽獎方式將在本會秘書長見證下,以電子軟體隨機抽出得獎者。
2.得獎名單將於 2025年6月20日 公告於本會 Facebook 粉絲專頁。
3.得獎者須於 2025年6月30日前私訊粉專,提供真實姓名、聯絡電話與收件地址以利寄送獎品。
4. 若未於期限內完成資料回覆,視同放棄得獎資格,名額不另行遞補。

⚖ 七、注意事項
1. 活動全程免費參與。每位活動參與者無論留言次數,僅享有一次抽獎機會,且每人僅能中獎一次,依留言時間先後順序進行統計。
2. 獎品金額未超過法定門檻(單件未逾新台幣1,000元),不另行扣繳稅款。
3.未成年人得參加本活動,倘若中獎須經法定代理人同意或代領。
4. 如有不可抗力因素,本會有權取消、終止、修改本活動內容。
5. 本會保留活動與獎品調整、解釋與最終決定權。

🔒 八、個資使用聲明
參與者所提供個人資料僅限本次活動聯絡與寄送用途,並依《個人資料保護法》妥善保存處理。

📞 聯絡方式
如有任何疑問,請私訊「台灣物理學會」Facebook 粉絲專頁。

#量力而微 #量子特展 #薛丁格的貓 #台灣物理學會
#量子糾纏

 #活動限額30名 #手刀報名報起來 #中原大學場再加碼
27/05/2025

#活動限額30名
#手刀報名報起來
#中原大學場再加碼

#國際量子科學與技術年
#一日量子科學家
#中原大學場再加碼

台灣物理學會於去年年底與中原大學合作,推出首場的一日量子科學家課程,活動廣受好評並收到許多學校的詢問,因而舉辦了一場場不同高中的專門場次!

為了讓上一次來不及報名的同學也能體驗課程的魅力,學會與中原大學即將於六月推出第二場次囉~

量子力學是 #探索微觀世界的科學,研究如電子、光子等粒子在原子尺度的奇特行為🤩與日常物理不同,量子力學充滿 #不確定性 #量子疊加與糾纏等現象!

此次課程安排了多元的量子相關實驗,使參加者能夠在一日中體驗量子核心知識!

👀「量子擦除」一起來了解光的波動與粒子的雙重特性
✏️「量子編程」透過遊戲讓你學習操控量子位元,不是程式高手也沒問題
📲「量子密鑰通訊」學習如何產生不可複製的量子密鑰並傳遞信息
🎲「量子井字棋」經由桌遊體驗量子不確定帶來的樂趣
⚡「LED普朗克常數實驗」動手破解LED中的量子物理

🌟活動寓教於樂,深入認識量子世界的神奇與應用🌟

上次沒報到名的同學這次別再錯過啦!
指日可期的未來,也許你/妳就是下一個舉足輕重的量子力學科學家!

📅日期: 2025/6/28(六)
🕑時間: 10:00-16:40
📍地點: 中原大學(科學館103教室)
🧑‍💼授課師資:
|||中原大學物理學系|||
溫文鈺 教授
徐芝珊 教授
吳啟彬 副教授
戴吉賢 博士

🗓️活動細流:
09:20-09:50 報到
09:50-10:00 開場(溫文鈺主任致詞)
10:00-11:00 量子擦除實驗
11:00-11:10 中場休息
11:10-12:00 量子編程
12:00-13:30 【遊戲開始】微電影欣賞/午餐
13:30-14:30 量子密碼
14:30-15:20 量子井字棋
15:20-15:30 中場休息
15:30-16:30 LED普朗克常數實驗
16:30-16:40 課程總結

主辦單位: #中原大學物理學系 #台灣物理學會
協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 #物理推動中心

🔗報名連結:
https://reurl.cc/dQb0Y8
教具費及保險費、餐費,每人酌收500元

#活動限額30名
#手刀報名報起來

Address

Taichung
402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物理雙月刊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物理雙月刊:

Share

Category

Our Story

「物理雙月刊」是由台灣物理學會出版物理科普刊物及物理科普平台。自1978年開始發行,從僅限於會員交流之學會會務刊物改變,中間幾經多次變革;在2016年起,重新定位為科普雜誌,要將物理豐富有趣的一面讓大眾看見。

主要的使命是傳遞物理的知識與發展給一般大眾。我們透過提供引人入勝且橫跨不同領域的文章,來介紹物理科學研究、發展、應用及對社會的影響;並提供一個科學家與科學家,科學家與一般大眾相互交流的平台。物理雙月刊的內容主要是邀請國內外各領域專家學者為物理雙月刊撰寫文章並與當今科技的脈動做連結,內容呈現多元的面向及搭配豐富的圖表,試圖帶領讀者一探這些物理知識的來龍去脈。物理雙月刊以匯聚台灣物理及其他領域科學家的力量,對當今技術進步和突破性研究提供全新視角,並向讀者介紹科學及其在社會中的作用。

在物理雙月刊網站上所有的文章皆以免費的形式提供閱讀;同時間,我們也以主題的形式將將網站上的文章收集整理,每兩個月以紙本與電子雜誌的型式出刊,提供給想要收藏或習慣雜誌閱讀的讀者訂購。

訂購及贊助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