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 財經筆記

PG 財經筆記 PG財經筆記是一個專注在財富管理、投資、金融市場以及投資者心理的部落格

https://portaly.cc/pgfinnote/

蔡至誠,1992年生,屏東人,中央警察大學79期1隊刑事警察學系畢業,曾任桃園市政府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經濟組偵查員、偵六隊偵查員、偵五隊偵查員、桃園市政府警察局蘆竹分局外社派出所所長。

喜歡安靜的環境,閒暇之餘會閱讀各種書籍以及網路小說、到健身房重量訓練;

大學時買過郵政六期儲蓄險,畢業後開始投資股票,在閱讀伯頓‧墨基爾(Burton Malkiel)的著作─《漫步華爾街》後如獲至寶,最終選擇以被動投資、指數化投資、資產配置為自身的投資核心宗旨。

2016年開始經營部落格「PG財經筆記」,記錄投資心得,希望以深入簡出的筆調及理性思維,來探討關於理財的大小事,文章被廣發並轉載於《中國信託證券》、《經濟日報》、「商周財富網」、「風傳媒」、《Smart智富月刊》等媒體,著有「我畢業五年,用ETF賺到400萬:每月1,000元就能開始!不用兼差斜槓,兩檔ETF投資組合,年賺20%以上」一書。

🎉 新書上市!《財富自由的階梯》✨  繼《我畢業五年,用ETF賺到400萬》後,我的第二本書 **今天正式上市**!📚  想走上財富自由的道路?這本書將帶你一步步實現夢想!💰  ---🌟 前言 改變思維,才能走上財富自由的正確階梯**📖 第...
28/07/2025

🎉 新書上市!《財富自由的階梯》✨
繼《我畢業五年,用ETF賺到400萬》後,我的第二本書 **今天正式上市**!📚
想走上財富自由的道路?這本書將帶你一步步實現夢想!💰
---
🌟 前言 改變思維,才能走上財富自由的正確階梯**

📖 第一章 如果可以,我會更快開始學理財
🔹 01 財富,是認知的變現
🔹 02 從你領到第一筆薪水就該開始
🔹 03 畢業後的前10年是關鍵

-🛒 第二章 重新審視你的消費**
🔹 01 東西會越來越貴且持續下去
🔹 02 你是真需要或是好想要?
🔹 03 儲蓄率跟投資報酬率,哪個重要?

💸 第三章 我如何賺到第一個1,000萬元
🔹 01 我在32歲時達到目標
🔹 02 複利、長尾、自動化
🔹 03 複利,讓錢自己流進來
🔹 04 長尾驅動一切
🔹 05 理財自動化,花錢無負擔

⚖️ 第四章 90%的績效差異,是配置
🔹 01 先評估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
🔹 02 為什麼分散投資能降低風險?
🔹 03 以長護短的核心與衛星策略
🔹 04 再平衡,讓你的投資維持在正軌上

🌍 第五章 狡兔有三窟,避免單壓All in
🔹 01 本國市場不該是你的唯一選擇
🔹 02 為什麼你該投資所有產業與國家?
🔹 03 收益來源也要斜槓
🔹 04 用ETF建立屬於你的全球資產配置

📈 第六章 通膨時,投資什麼最保值?ETF
🔹 01 第一次領薪水就該投資的ETF
🔹 02 股票型ETF:台股、全球股、美股與其他
🔹 03 債券ETF:短、中、長期各取所需
🔹 04 房地產ETF:成為全世界的包租公/婆
🔹 05 除了投資ETF,或許你該考慮ETF連結基金

🔍 第七章 選標的不用燒腦,教你如何選ETF
🔹 01 你一定要認識的4家發行公司
🔹 02 PG給ETF新手的6個叮嚀
🔹 03 破解ETF命名邏輯,不踩雷
🔹 04 圖解ETF篩選器

💻 第八章 從開戶到下單,各種流程全圖解!
🔹 01 手把手教你,線上開立台股證券戶
🔹 02 不出國也能投資海外:複委託,怎麼開戶、下單?

🤔 第九章 買股票好還是買ETF好?
🔹 01 99%當沖都賠錢
🔹 02 盯盤盯越緊,賠錢賠越多?
🔹 03 股市大跌不跑就等死?
🔹 04 買股票比較賺?為何長期投資會賺錢?
🔹 05 股息越多越好?
🔹 06 新興的主動型ETF是什麼?

🤖 第十章 AI時代,用機器人幫你理財
🔹 01 機器人理財將成為你的金錢管家
🔹 02 10年後累積千萬資產的方法
🔹 03 漲跌順序決定你的最終回報
🔹 04 無限期的被動收入

🚀 第十一章 未來,投資組合可以更加個人化
🔹 01 未來基金發展趨勢——主動與被動相結合
🔹 02 新的指數投資分類框架
🔹 03 真實案例分析

🌟 結語 財富自由,由你定義
---
📚 立即搶購!《財富自由的階梯》
🔗 購買連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26031?sloc=main

💡 想改變財務人生?從這本書開始,踏上財富自由的階梯吧!🚶♂️

繼《我畢業五年,用ETF賺到400萬》之後,我的第二本書《財富自由的階梯》在博客來開放預購囉! 《我畢業五年,用ETF賺到400萬》vs《財富自由的階梯》有什麼不一樣?1、第二本記錄了我自己實踐10年投資ETF的經驗,也是寫給十年前自己的一...
28/07/2025

繼《我畢業五年,用ETF賺到400萬》之後,我的第二本書《財富自由的階梯》在博客來開放預購囉!

《我畢業五年,用ETF賺到400萬》vs《財富自由的階梯》有什麼不一樣?

1、第二本記錄了我自己實踐10年投資ETF的經驗,也是寫給十年前自己的一本書。

2、記錄我親身接觸的投資朋友故事,有他們想對大家講的話,有不到26歲,一畢業就投資ETF的工程師、醫師、藥師,以及我的警察同學,他們投資的經驗

3、ETF數據全面更新,涵蓋最適合新手入門的台美股ETF

4、加入了台股ETF、最新的主動式ETF、最新的資產配置

5、新手投資理財常見問題,如:高股息好嗎?我該買台股還是美股?投資ETF的報酬率有多少?

我自己覺得很適合當作工作書以及送給剛接觸理財的朋友。

祝福有預購的朋友買ETF賺大錢!順順的走自己《財富自由的階梯》!如果你已經投資一段時間頗有心得,也可以送給親朋好友喔!

*著作》財富自由的階梯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26031?sloc=main

診所免費健康檢查,狀況蠻正常的
27/07/2025

診所免費健康檢查,狀況蠻正常的

27/07/2025

【今天向誰致敬:曾擔任央行副總裁的前財政部長邱正雄先生日前辭世,享壽83歲;他曾帶領台灣解除多家金融機構危機,更被前總統李登輝譽為「亞洲最佳財長」!】

前行政院副院長、前財政部長,並曾擔任央行副總裁的邱正雄先生,不幸於本(2025)年7月22日因病辭世,享壽83歲。邱正雄任公職期間,曾帶領台灣解除多家金融機構危機,更被前總統李登輝譽為「亞洲最佳財長」;卸任公職後,曾領導多家民間金融機構,兼具政策視野與實務經驗。今天就讓小編帶大家一同緬懷這位深深影響我國金融制度與市場發展的金融大將~

邱正雄1942年出生於花蓮。他曾在專訪中笑說,花蓮中學初中部時,熱愛布袋戲、武俠小說與撲克牌,甚至玩到差點被學校退學。升上花蓮中學高中部後,他開始奮發念書,以優異成績考上台大經濟系,讓家人跌破眼鏡。邱正雄於1964年取得台大經濟系學士學位,1968年取得台大經濟學研究所碩士學位後,短暫任職於廣告公司。隨後受張漢裕教授邀請回母校擔任助教,先後協助多位經濟學巨擘教學,學術底子扎實,故獲傅爾布萊特獎學金(Fulbright Program)赴美,於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 University)完成碩、博士學位。

📌邱正雄擁有深厚的貨幣銀行學功力,曾任本行多項要職,金融歷練完整
1970年代,台灣經貿快速發展,政府亟需財經專才。當時他剛從美國返台,經金融界耆宿、時任經濟部長張茲闓引薦給本行總裁俞國華,以博士候選人資格晉用,擔任本行行務委員,後於1978年取得博士學位;歷經業務局副局長、外匯局副局長、業務局局長及副總裁,成為那段期間貨幣、信用及外匯政策的重要推手。1981年12月~1988年2月,在擔任業務局局長期間,藉由貨幣及信用政策,維持物價穩定、支持產業升級。1988年邱正雄短暫出任華南銀行總經理,後因副總裁郭婉容轉任財政部長,他回行接任副總裁遺缺。他向時任本行總裁張繼正建議升息,以抑制通膨壓力;1989年,在當時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大幅調升央行重貼現率13碼,並調高銀行法定存款準備率,有效為當時過熱的股市、房市降溫。

邱正雄的部屬曾稱讚他做事細心,研究問題一絲不苟,連細節都不放過。他待人沒有高官架子,在出差時自己搬行李,與同仁相處就像朋友般自然融洽。工作之餘,邱正雄熱愛桌球及高爾夫球,休假時常打球放鬆工作壓力。他還曾經參加中央機關桌球錦標賽,雖然當時帶病上場仍表現亮眼,率領本行桌球隊勇奪冠軍!

1996年,前總統李登輝上任不到1個月,便延攬邱正雄出任財政部長。當時本行特地舉辦歡送會,送別這位在此深耕的同仁。邱正雄在致詞時感性表示,自己在央行服務長達21年,離情難以言喻,並盛讚時任總裁許遠東是「天生的中央銀行家」;許遠東也回應祝福,盼未來央行與財政部一家親,持續密切合作。

📌邱正雄力抗金融風暴,被前總統李登輝譽為「亞洲最佳財長」
邱正雄在擔任財政部長期間,奉命執行兩稅合一;他使命必達,1998年1月,全額扣抵的兩稅合一制正式上路。此外,他還建議經濟部於「公司法」增列對母子公司交叉持股及關係企業的規範。他認為交叉持股會推高集團財務槓桿,帶來銀行系統風險,也助長互相炒股的歪風。1997年,「公司法」新增「關係企業章」,惟改革時間略晚,來不及清理地雷股。隔年,亞洲金融風暴波及台灣,股市爆發大規模股災,多家企業集團股票相繼斷頭。財政部遂於「銀行法」第33條增列關係企業授信規範,改善監理漏洞。此外,為協助銀行打銷呆帳,邱正雄將金融業營業稅從5%降至2%,利用節省的稅負透過金融重建基金,改善金融機構經營體質。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推動公股行庫為企業紓困、重振股市並重建市場信心,邱正雄幾乎是蠟燭兩頭燒。據說在最忙碌的那幾週,他主持了無數場夜間會議與清晨會議,幾乎沒時間休息,靠著驚人的體力與意志力撐過這場金融風暴。他的夫人張美保曾表示,對他日以繼夜地操勞感到憂心,甚至希望媒體別再誇他,怕他越來越不珍惜自己的身體。

📌身為救火隊大隊長,邱正雄陪伴台灣走過無數次的金融機構危機,對金融制度改革與市場發展影響深遠
邱正雄於2000年卸下財政部長職務後,曾擔任大華證券董事長、安泰商業銀行董事長。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政經局勢不穩,他受馬政府之託出任行政院副院長以穩定軍心。當時,他迅速察覺銀行同業拆款市場,流動性有急遽下降的問題;在他建議下,劉兆玄內閣將銀行同業拆款納入存款保障範圍,有效防止金融業的資金流動性進一步惡化。2017年,他緊急出任永豐金控董事長,致力於改善該金控的公司治理。

邱正雄被譽為「金融救火隊大隊長」,數度親上火線救市,化解一次又一次的金融機構危機。他的專業與遠見,屢屢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深受各界敬重。1987年,邱正雄任職央行期間獲美國艾森豪獎學金(Eisenhower Fellowships),經時任總裁張繼正核准赴美深造3個月;後於轉任華南銀行總經理不久後執行此計畫。2016年,他榮獲號稱國內金融界的奧斯卡—金融研訓院第8屆菁英獎「特殊貢獻獎」,《台灣銀行家》雜誌更讚譽他為金融界的「活字典」。2021年,《財訊》金融獎評審團也一致推舉他為「金融奉獻獎」得主,給予他長年貢獻最崇高的肯定。

邱正雄夫婦鶼鰈情深,他與夫人張美保當年竟是在台大醫院邂逅!邱正雄大三暑假時,因生病住進台大醫院,當時是台大護理系派到台大醫院實習的張美保,剛好被分配到負責照顧這一床病人,兩人因此結緣,張美保就這樣照顧了邱正雄一輩子。邱正雄在美國求學的5年期間,張美保也在身旁陪伴,一邊照顧他和孩子,一邊在大學醫院擔任護士工作,幫忙分擔家計,讓他沒有後顧之憂。近幾年,因張美保身體狀況欠佳,邱正雄無微不至地照顧摯愛,反而忽略了自身健康。

過去一年多來,他的健康狀況急轉直下,最終不敵病魔,於日前辭世。感謝邱正雄在將近半世紀的歲月裡,在央行、財政部,乃至行政院的工作崗位,陪伴台灣金融業度過重重難關,見證制度改革與市場茁壯。他的貢獻,將長留台灣金融史冊,也永遠留在我們心中。

#邱正雄
#前財政部長
#亞洲最佳財長

第一次過夜完⋯2點跟5:30餵奶,我餵兩點太太五點半,不容易啊
27/07/2025

第一次過夜完⋯2點跟5:30餵奶,我餵兩點太太五點半,不容易啊

跟小子在月中嘗試第一次過夜,小子好像不太習慣還不睡覺,趴在身上才比較穩定。
26/07/2025

跟小子在月中嘗試第一次過夜,小子好像不太習慣還不睡覺,趴在身上才比較穩定。

應該採用市值加權還是國內生產毛額(GDP)加權來配置各國的投資比例?  🌍 全球投資配置的選擇  在由DFA的Kaitlin Hendrix, CFA(資產配置研究總監兼副總裁)所撰寫的《Unintended Consequences of...
25/07/2025

應該採用市值加權還是國內生產毛額(GDP)加權來配置各國的投資比例?

🌍 全球投資配置的選擇

在由DFA的Kaitlin Hendrix, CFA(資產配置研究總監兼副總裁)所撰寫的《Unintended Consequences of GDP-Weighted Portfolios》一文中,探討了在全球近50個可投資的國家中,投資者該如何分配資金以獲得最佳回報。

📊 雖然直觀上可能會認為投資在經濟規模較大的國家是個好策略,但深入研究後會發現,以GDP加權可能並非最佳選擇。

---

GDP加權的潛在問題
⚠️ 相較之下,以各國GDP規模作為權重分配的依據,則存在一些明顯的缺點:

1️⃣ 數據的滯後性**:
GDP數據通常按季度或年度發布,存在明顯的延遲,不像股票市值會持續更新。

市場規模與GDP不成比例:

一個國家的GDP規模大,不代表其股票市場也同樣龐大且易於投資。

🌎 例如,義大利的GDP在MSCI ACWI指數的47個國家中排名第八,但其上市公司在該指數的2,557檔股票中僅佔26檔,這使得大規模投資變得相當困難。

3️⃣ 過度集中於特定國家:

採用GDP加權會導致資金過度集中於某些市場,特別是中國。

📈 截至2025年4月,MSCI所有國家世界指數(ACWI)對中國的配置比例為3.1%,但若改為GDP加權,中國的配置比例將大幅提升至18.7%。

📊 這也反映在持股上,MSCI AWCI GDP加權指數的前十大持股中有四家是中國公司,佔指數權重7.0%,遠高於其在市值加權指數中的1.1%。

---

市值加權的優勢

✅ 市值加權是根據一個國家所有上市公司總市值佔全球市場的比例來進行配置。這種方法主要有兩大優勢:

1️⃣ 即時反應市場資訊:

在流動性強且競爭激烈的資本市場中,股票價格能迅速反映所有已知的資訊和市場參與者的集體預期。
🌐 無論是關稅政策的變動,還是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投資者都會評估其潛在影響,並透過交易即時反應在股價上,進而調整市值權重。

2️⃣ 交易成本較低:

市值加權的投資組合通常具有較低的周轉率,這有助於減少不必要的交易成本。
📉 舉例來說,截至2025年4月的一年期間,MSCI ACWI指數(市值加權)的年換手率為2.6%,而同期的MSCI ACWI GDP加權指數的年換手率則高達8.3%,是前者的三倍多。

---

回歸多元化與市場權重

🔍 根據Dimensional Fund Advisors於2020年5月發表的研究報告《Under the Macroscope: When Stocks and the Economy Diverge》,研究表明股票市場的報酬與GDP成長等宏觀經濟變數之間並無直接且穩定的關聯。

📊 我們可以透過觀察美國國內生產毛額 (GDP) 成長與股票溢價(即股票市場回報超過一個月期美國公債殖利率)之間的關係,來了解市場運作中的這種預期性。

➡️ 當美國年度股票溢價與同一年的GDP成長作圖時,兩者之間沒有明顯的關聯。
➡️ GDP的變化與同期股票市場報酬之間並沒有很強的關聯性。

---

結論

❓ 目前尚無可靠的證據顯示我們可以持續預測哪些國家的股市表現會更好,雖然短期內調整國家配置比例可能帶來報酬差異,但這並非長期的致勝之道。

🌟 更可行的方法是,在證券層面發掘投資機會,並結合廣泛的多元化來建構投資組合。

✅ 對於全球投資者而言,一個充分多元化、並以市場權重為基礎來決定國家配置的投資組合,仍然是更為穩健的策略。

*著作》財富自由的階梯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26031?sloc=main

在幫機構客戶搭建投組時,客製化的需求通常是挑戰以及有趣的地方,當然有些客戶面臨的交易或是配置限制也是令人覺得有點難的部分。回到一個小發現,也是之前提過的,即使是指數,也會有差別。挑基準指數時,看到MSCI World All Cap Ind...
25/07/2025

在幫機構客戶搭建投組時,客製化的需求通常是挑戰以及有趣的地方,當然有些客戶面臨的交易或是配置限制也是令人覺得有點難的部分。

回到一個小發現,也是之前提過的,即使是指數,也會有差別。

挑基準指數時,看到MSCI World All Cap Index (USD)這個指數雖然是全球,但沒有包含台灣股市,但是像是FTSE的就有。

如何提升孩子學習動機?📚最近在通勤時聽了《The JR Lee Podcast》訪談馬大元醫師的一集《如何提升孩子學習動機:現在都不能要求孩子嗎?早餐不吃可以嗎?每天打球是浪費時間嗎?|從心理學、大腦神經科學、營養學了解親子教養議題f.馬大...
24/07/2025

如何提升孩子學習動機?📚

最近在通勤時聽了《The JR Lee Podcast》訪談馬大元醫師的一集《如何提升孩子學習動機:現在都不能要求孩子嗎?早餐不吃可以嗎?每天打球是浪費時間嗎?|從心理學、大腦神經科學、營養學了解親子教養議題f.馬大元醫師 |》,內容深度探討了如何提升孩子的學習動機。🎙️

我覺得其中很多觀點都非常有啟發,特別是從心理學、大腦神經科學等多元角度來分析親子教養,因此想把當時聽完後的一些筆記和心得分享給大家。✍️

相信許多家長都曾為了孩子學習動機低落而煩惱,像是孩子做事總是慢吞吞、愛拖延,甚至對成績毫不在意。

當遇到這些狀況時,我們到底該怎麼辦呢?😓

🧠 很有共鳴的一點:孩子的行為是「系統性」的呈現

節目中提到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孩子的行為是其整個成長系統的綜合呈現。

當孩子的表現不如預期時,我們很容易直接歸咎於單一原因,像是「你就是懶」、「你太粗心了」或「都是因為你一直玩手機」。我聽到這裡時很有感觸,因為這種「單一歸因」的思考方式,真的很容易在親子之間築起一道高牆。🚪

這讓我聯想到一個有趣的對比:在金融領域,我們分析投資報酬時,都會用多因子模型來評估各種影響因素;既然連解釋金錢收益都需要這麼多維度的分析,我們又怎能將一個活生生的孩子的行為,簡化為單一原因呢?💸

我個人的 takeaway 是:孩子的表現是其成長系統的綜合結果。我們常誤以為「真相只有一個」,但其實這是一個系統性問題,需要我們更全面地去理解和調整。🔍

❤️ 如何培養孩子的動機?從「愛的存摺」開始

那麼,具體的動機該如何培養?Podcast 中提出了一個很溫暖的概念——「全能自戀」與「愛的存款」。愛的存款的概念跟我之前在教會婚前輔導提到的愛的存款概念很類似。

在孩子 0 到 3 歲的黃金時期,家長需要為他們累積「愛的存款」:當孩子哭了就給予回應、餓了有奶喝、尿布濕了有人換。這個階段所建立的安全感與親密連結,是孩子日後發展自信心的重要基礎。🍼

節目中也提醒,給錢、帶孩子出國玩或報名昂貴的才藝班,雖然能提供物質上的便利與機會,但這並不完全等於真正的愛。真正的愛,更多來自於日常的陪伴、深刻的理解與發自內心的尊重。🤗

🌱 從「幻滅」到成長:欣賞孩子的反抗

隨著孩子成長,他們會逐漸意識到世界並非完全圍繞自己運轉,這個「幻滅」的過程,其實就是成長的開始。

我覺得節目中一個建議非常棒:當孩子開始頂嘴或反抗時,與其打壓,不如換個角度欣賞他們。我們可以對他說:「你的口才不錯喔,很能表達自己的立場。」因為這種勇於表達與對抗的能力,正是他們未來與真實世界互動時所需要的。🗣️

最後,一個很實際的提醒是,我們對孩子的期望,要與給予的支持成正比。當我們對孩子有越高的要求,就越需要提供同等的尊重與支持。只有在一個充滿信任與安全感的環境中,孩子才能真正卸下心防,發揮潛力,找到屬於自己的成長動力。🌟

希望這些從 podcast 聽來的心得對大家有幫助!🙏

📖 *著作》財富自由的階梯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26031?sloc=main

Address

Taichung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PG 財經筆記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PG 財經筆記: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