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親子報

甜蜜親子報 《甜蜜親子報》創刊於2012年,每月第一週發行,帶領孩子認識上帝,培養聖經世界觀。
歡迎免費索閱:(06)235-6277 Ext.134 《甜蜜親子報》每月第一週出刊,免費索閱,索閱專線:06-2356277轉152

【 #和孩子聊信仰】這麼多宗教,為什麼耶穌是通往天堂唯一的道路?文◎ #凱利.基索芬譯◎ #洪敬慧凱利‧基索芬 Carey Kinsolving凱利是經驗豐富的演說家、報紙專欄作者、作家、製作人,文章刊登於《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等知名媒...
09/10/2025

【 #和孩子聊信仰】這麼多宗教,為什麼耶穌是通往天堂唯一的道路?

文◎ #凱利.基索芬
譯◎ #洪敬慧

凱利‧基索芬 Carey Kinsolving
凱利是經驗豐富的演說家、報紙專欄作者、作家、製作人,文章刊登於《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等知名媒體。「和孩子聊信仰」希望透過與兒童談道,再次感動我們的內心,提醒我們必須回轉像孩子一樣到上帝面前。

▍科瑞寶,10歲
耶穌是人去往天堂唯一的道路,因為祂是唯一的彌賽亞,也是唯一真正的君王。

▍凱利.基索芬
當耶穌誕生時,凱撒.奧古斯都正統治羅馬帝國,人們把他當作神,稱他是神的兒子。羅馬帝國統治之前,還有一個叫亞歷山大的希臘人,征服了當時很大一部分的地區。當時有硬幣刻著亞歷山大大帝的頭像,他的頭上長著公羊角。這羊角象徵埃及神阿蒙,因為亞歷山大聲稱自己是阿蒙的後裔。許多古代流通的硬幣上都刻有「Σωτήρ」(音譯「瑣帖」)一詞,意思是救世主,因為古時候的統治者都宣稱自己是人民的救世主。

在那個各種神明傳說氾濫的時代,耶穌誕生了。祂出生在一個偏僻的小鎮,做木匠辛勤維生。當祂宣告自己是神,便與那些權勢滔天、光鮮亮麗又魅力四射的羅馬皇帝和希臘英雄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以諾,11 歲
就算不是所有宗教,大多數宗教也都強調行為,譬如做了什麼就能上天堂,或是作好人就能上天堂。可是基督教不一樣,因為聖經說:「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羅馬書3章10節,新譯本)所以,上帝差遣祂的兒子耶穌基督為我們死(因為我們全是有罪的人),並且復活,如此一來,我們若相信祂,就能上天堂,永遠與上帝在一起。這就是為什麼耶穌是去到天堂唯一的道路。

▍凱利.基索芬
請注意耶穌和其他自稱救世主的人之間的不同。你能想像一位古羅馬皇帝願意為他的百姓犧牲生命嗎?他們通常只會強迫人民從軍,為他們爭戰,好為帝國累積更多的財富。

耶穌的使命與宣告,都是獨一無二的。祂來,並不是以宗教規條指引世人通往天堂的路。耶穌說,我們的景況早已無可救藥,根本無力行善,再努力遵行宗教條規,只會離上帝越來越遠。我們會為自己的進步沾沾自喜,不論這進步是真是假。

耶穌來,承受我們應得的刑罰,死在十字架上。所以,真正的關鍵在於生或死,而不是有沒有進步。作家查維金(Tullian Tchividjian)寫道:「上帝的恩典,幾乎、總是、沒有例外地與我們天然的理解相反。當上帝跨越那巨大的鴻溝,從天降到地,從義進到罪,祂就徹底顛覆了我們習以為常的屬靈邏輯──更準確來說,祂將一切導回正軌。」

是的,永生是一份禮物,唯獨憑藉對基督的信心領受,這種觀念實在違背人的本性。畢竟我們活在這個世界,常常必須努力付出才有回報,也如此看待我們與上帝的關係。我們沒有意識到,自己和上帝之間存在的鴻溝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還以為只要自己夠努力,就可以到達天堂。

▍凱菈,10歲
耶穌是通往天堂唯一的路,因為祂是義,又是真理。祂不是假神,祂是真實的,你只能藉由耶穌去到上帝那裡。

▍想一想 作家魯益師(C. S. Lewis)曾說,耶穌要麼是騙子或瘋子,要麼就是上帝。祂不可能只是一個好人,因為好人不會謊稱自己是上帝。

▍背一背 「耶穌對他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如果不是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約翰福音14章6節)

▍問一問 你相信主耶穌基督是你通往天堂唯一的道路嗎?

*本文章感謝KidsTalkAboutGod.org授權。

全文閱讀:https://tcnn.org.tw/archives/254672

【 #種樹日記】一個不是要吃什麼的節日◎ #不枯葉10月31日天氣晴,午後有雷雨工作紀錄與觀察:澆水,施肥。寶貝的幼兒園在萬聖節安排一個很特別的活動,不是跟人討糖果,而是跟人討發票捐給需要的人。比起單純拿糖果,這樣更有意義。我想著,要不要趁...
09/10/2025

【 #種樹日記】一個不是要吃什麼的節日

◎ #不枯葉

10月31日天氣晴,午後有雷雨
工作紀錄與觀察:澆水,施肥。

寶貝的幼兒園在萬聖節安排一個很特別的活動,不是跟人討糖果,而是跟人討發票捐給需要的人。比起單純拿糖果,這樣更有意義。我想著,要不要趁這個機會,再告訴寶貝一件更重要的事呢?

於是我說:「寶貝,十月三十一日除了過萬聖節,對我們基督徒來說,還是一個很重要的日子喔!」

寶貝一臉疑惑的歪頭看我,不清楚我要說什麼。我笑著告訴他:「十月三十一日是宗教改革紀念日。」

寶貝聽了更納悶,馬上追問:「那是什麼?要改什麼?要做什麼?要吃什麼?」一口氣冒出好多問題。

我拍拍他的頭,慢慢解釋。很久以前,只有神職人員能讀聖經,一般信徒不能自己讀,只能聽神職人員怎麼講,就怎麼信。可是,一旦神職人員不敬畏上帝,就會利用這一點欺騙信徒。有些神職人員便發明了一種叫「贖罪券」的票券,告訴百姓說:「只要花錢買,罪就得赦免!」

聽到這裡,寶貝立刻皺起眉頭,大聲說:「他們都在騙人!」

我點點頭回應:「是啊,這完全是騙人的。聖經早就告訴我們,只要悔改、信靠耶穌,我們的罪就能得赦免,完全不需要花一毛錢。……所以呀,宗教改革就是要把錯的改回來,不再聽從人的謊言,而是單單相信聖經,單單相信耶穌。」

我又告訴他,那時候有一位非常認真讀聖經的神父叫馬丁路德,看到教會許多不對的地方,就把他的質疑寫成《九十五條論綱》,在五百多年前的十月三十一日公開。原本他以為只是提出討論,沒想到竟引發一連串的改革,信徒也開始可以自己讀聖經、認識福音。

「簡單來說,宗教改革就是讓我們的信仰回到聖經,單單信靠耶穌得救,一生以祂為樂,為祂而活。」我說,所以每到這一天,要記念那些忠於聖經的先輩,也提醒自己要天天回到聖經,勇敢改正錯誤。

寶貝聽得很認真,卻突然想到:「那這個節日要吃什麼呢?」

我笑著說:「不像元宵節要吃湯圓、中秋節要吃月餅,宗教改革紀念日沒有特別要吃什麼。……可是我們有比任何食物都重要的屬靈食物,就是聖經。聖經是上帝的話語,能餵養我們屬靈的生命。只要我們明白聖經,不但不會被騙,還會天天長大,更多認識上帝的恩典。」

寶貝聽著、聽著,還是很氣憤的說:「那些人怎麼可以這樣騙人!」

我安慰他說:「是啊,不過感謝上帝差派馬丁路德和許多人,花很多年的時間,忍受困難和逼迫,把錯誤改正過來。我們今天才能有這麼好的教會,能自由讀聖經、認識福音。……所以啊,寶貝,宗教改革紀念日是不是很重要呀?這一天提醒我們,上帝把最寶貴的救恩和祂的話語賜給我們,我們要作祂的小孩,永遠愛祂。」

全文閱讀:https://tcnn.org.tw/archives/254671

【 #改革通】緊緊抓住耶穌基督除了那使救恩成為必須的罪,你在自己的得救上毫無貢獻。──喬納森‧愛德華茲繪◎ #保羅‧考克斯(Paul Cox)譯◎ #野橄欖喬納森‧愛德華茲(Jonathan Edwards)一七○三年出生於美國康乃狄克州一...
09/10/2025

【 #改革通】緊緊抓住耶穌基督

除了那使救恩成為必須的罪,你在自己的得救上毫無貢獻。
──喬納森‧愛德華茲

繪◎ #保羅‧考克斯(Paul Cox)
譯◎ #野橄欖

喬納森‧愛德華茲(Jonathan Edwards)一七○三年出生於美國康乃狄克州一個虔誠的清教徒家庭。他從小就接受嚴謹的信仰教育,並在身為牧師的父親教導下,學習拉丁文及寫作,因而奠定他的信仰基礎,為後世留下許多珍貴的清教徒屬靈著作。

青少年時期,愛德華茲進入耶魯學院(今耶魯大學)學習古典語言如拉丁文、希臘文及希伯來文,以及哲學、自然科學、神學。他成績優異,畢業後留在學校教書。觀察力敏銳的他在任教期間發現,當初移民美國的清教徒雖然敬虔,但他們的後代靈命冷淡,教會普遍荒涼。

愛德華茲憂心忡忡,但沒有提出什麼負面批評,而是更積極查考聖經,閱讀許多優秀的清教徒著作,等候主進一步帶領。因為他明白,人類倚仗日新月益的學識,已漸漸不認識神,情願被世界的繁榮迷惑,流蕩在曠野,生活在黑暗中。他說:「許多人對自己的知識過分自信,結果瞎了眼。他們在白天摸索和在黑夜摸索,沒有什麼區別。」

二十三歲時,愛德華茲多年的禱告終於得到回應,他的外祖父所羅門‧斯托達(Solomon Stodder)牧師因為年邁,邀請他去協助牧會。於是他毅然放棄教職,開始在教會事奉。日後,他果然引領許多人信主,帶領教會復興,在美國大覺醒運動中扮演重要角色。

愛德華茲的講道十分有力,最為人稱道的是一場在康乃狄克州的佈道,題目為「落在憤怒之神手中的罪人」。那天,聖靈使許多人為犯罪得罪神而感到恐懼,當場痛哭流涕並懊悔自己的罪行,尋求耶穌基督的救恩。他們明白,除了那使救恩成為必須的罪,每個人在蒙恩得救這件事上毫無貢獻。
小朋友,願神賜下恩典,使你能緊緊抓住耶穌基督,不落入神的憤怒審判之中。

小朋友,這個專欄將會告訴你許多關於改革宗的故事,讓你成為「改革通」。看完漫畫, 是否覺得意猶未盡?

更多作品請看:www.reftoons.com

全文閱讀:https://tcnn.org.tw/archives/254670

【 #繪本異想國】多子多孫的福氣《數不清的小星星──亞伯拉罕之約:遷移到應許之地》圖/陳希儀文/陳欣瑋出版/臺灣改革宗翻譯團契◎ #桃樂斯大約七年前,台灣有一位六十二歲的婦人經由人工受孕成功誕下一名嬰孩。但是這並非世界上最高齡生育的例子,在...
09/10/2025

【 #繪本異想國】多子多孫的福氣

《數不清的小星星──亞伯拉罕之約:遷移到應許之地》
圖/陳希儀
文/陳欣瑋
出版/臺灣改革宗翻譯團契

◎ #桃樂斯

大約七年前,台灣有一位六十二歲的婦人經由人工受孕成功誕下一名嬰孩。但是這並非世界上最高齡生育的例子,在印度,有一位婦女以最高齡生產創下世界紀錄,她生產時已經七十二歲了。

現在醫學進步,女性可以生育的年齡漸漸提高,拜人工生殖技術所賜,女性面對生育年齡的壓力也減緩許多。不過,人類科技再高超、技術再先進,還是會有不能預期的狀況發生。醫學可以讓受孕機率提高、生產風險降低,卻無法完全保證一切生育都順順利利,這正是人類的有限。

如果我們讀聖經,會看到更令人驚奇的例子!根據創世記,耶和華派使者對亞伯蘭的妻子撒萊說,她將會有一個孩子。這個消息對一直無法生育的她來說,無疑是件開心的事。可是,當時她已經九十歲了,早就過了可以生育的年紀,怎麼可能懷孕?上帝該不會在開玩笑吧?我們會這樣想,撒萊也是,所以她在心裡暗笑。

說到這裡,要先回頭講講撒萊的丈夫亞伯蘭。在繪本《數不清的小星星──亞伯拉罕之約:遷移到應許之地》中,生動的描繪出亞伯蘭遇見上帝的故事。他因為信上帝,對祂充滿信心,於是在聽見上帝對他的呼召時,便立刻順服,帶著妻子及他所有的財產離開了故鄉。亞伯蘭做出這樣的行動並非一時激情,也不是沒有主見,而是因為他敬畏上帝,因此即使要去哪裡都不知道,他也義無反顧走出去。

撒萊得到的應許是懷孕生子,亞伯蘭得到的應許就更大了。在離開家鄉之前,上帝是怎麼告訴亞伯蘭的呢?上帝說他將會成為大國,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他得福。之後又接二連三應許,他的後裔將如同地上的塵沙那樣多,如同星星般數算不盡。但是,亞伯蘭和撒萊在迦南地居住了多年,撒萊一直沒有生育。於是撒萊自作主張,叫使女夏甲幫亞伯蘭生孩子。

多年後,當亞伯蘭九十九歲、撒萊九十歲時,上帝向亞伯蘭顯現,與他立約,將他的名字從亞伯蘭改為「亞伯拉罕」,意思是多國之父,又將他的妻子改名為「撒拉」,意思是多國之母。接著上帝應許撒拉將在一年內生一個兒子,名叫「以撒」。撒拉已經過了生育的年紀,根本不可能懷孕,但是亞伯拉罕聽見上帝的話就相信了。後來撒拉也真的懷孕,生下了上帝應許的兒子以撒。這證明上帝不需要靠人幫忙,而且即使人心中懷疑,也不影響祂成就自己的應許。

上帝與亞伯拉罕立約,並不是看他特別聰明,或是他比別人英俊,而是因為他相信上帝,是順服上帝呼召的義人。我們都知道要對上帝有信心,做起來卻不是容易的事。想想看,我們是不是常常和撒拉一樣,因為自己的有限而不相信上帝的大能呢?

上帝遵守與亞伯拉罕的約,即使他的後裔得罪上帝,上帝仍然記念祂立的約,賜下獨生愛子耶穌基督帶來救贖。新約聖經中,耶穌從死裡復活,門徒多馬不相信,說要親眼確認。等到耶穌活生生站在他面前,他依然存疑,非得摸到了才相信。當他確定眼前這位真的是死裡復活的耶穌,耶穌對他說:「你因看見了我才信;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約翰福音20章29節)我們不是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當然無法親眼見證耶穌死裡復活,但是上帝賜下聖靈讓我們心中有確據,可以憑信心接受耶穌。所以我們都是沒有看見就信的人,是有福的人呢!

全文閱讀:https://tcnn.org.tw/archives/254669

【 #耶穌是誰呢】天國之福▍任務no.11 地點:馬太福音5章1~12節證人:門徒、猶太人◎小佑哥哥耶穌開始四處傳道,宣講「天國近了」的信息,但人們馬上注意到,這個天國,或者說上帝國,好像和他們想像的不太一樣。不僅和統治他們的羅馬帝國有別,...
09/10/2025

【 #耶穌是誰呢】天國之福

▍任務no.11

地點:馬太福音5章1~12節
證人:門徒、猶太人

◎小佑哥哥

耶穌開始四處傳道,宣講「天國近了」的信息,但人們馬上注意到,這個天國,或者說上帝國,好像和他們想像的不太一樣。不僅和統治他們的羅馬帝國有別,也與歷史中的以色列國不同,於是人們更為好奇,天國近了究竟是什麼意思?

▍山上教訓

有一天,耶穌登上了一座山,對著跟隨祂的人講誰可以得到天國的福氣。聽眾忍不住想,以色列人是上帝的選民,不就是天國的國民嗎?難道還有人可以得到天國的福氣?

「心靈貧乏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馬太福音5章3節,新譯本)這實在讓人納悶,上帝竟然把祂的國度賜給窮苦、軟弱的人?不過有人對聖經熟悉,便想起上帝曾透過先知以賽亞告訴人們,將有福音傳給困苦的人(以賽亞書61章1~2節)。

「哀痛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到安慰。」(馬太福音5章4節)這倒是讓經歷傷心事的人覺得天國是不錯的地方。

「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5節)此話又教人困惑不已,怎麼土地不是靠買賣得來的嗎?到底要多溫柔,才能分到土地啊?
「愛慕公義如飢如渴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6節)這顯然不是指填飽肚子,而是指對公義的期盼會得到滿足吧!

「憐憫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憫。」(7節)眾人從過去出埃及的歷史知道,上帝是憐憫人的神。所以,天國子民的性情要像上帝一樣善於憐憫,聽起來是很合理的事。

「內心清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看見神。」(8節)這可不得了!從來沒有人見過上帝啊!即使是摩西那麼偉大的人物,和上帝關係那麼好,當他懇求看看上帝的榮耀時,上帝仍說:「你不能看我的臉,因為沒有人看見了我還能活著。」還有誰有資格見上帝的面?誰敢說自己內心足夠清潔?

「使人和平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9節)這更教人詫異啦,為什麼使人和好,就可以被稱為上帝的兒子?耶穌有什麼根據?該不會在信口開河吧?

「為義遭受迫害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10節)聽到為義遭受迫害,大家倒是想起許多案例。過去那些傳講上帝話語的先知,不就常常因為說不中聽的話受到逼迫嗎?耶何耶大的兒子撒迦利亞、以賽亞、耶利米等,被人排擠、拒絕、嘲笑、逼迫,甚至囚禁,末了也都沒有好下場。他們確實是忠於上帝的人,進天國是應當的,眾人自嘆不如啊!

隨著耶穌逐條說出誰是有福的人,眾人的疑惑越來越多了。耶穌雖然語氣篤定的述說著天國的福音,就像一位有權力這麼做的人,但是祂口中所說的國度,實在與人們對國家的印象相距甚遠。貧乏、哀痛、飢渴、遭受逼迫,這些都是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事,怎麼在耶穌口中卻成為有福的事?而溫柔、憐憫、清潔的心、使人和睦這些事,向來不是衡量一個國家是否富強的標準,為什麼這樣的人就是有福的,可以進天國呢?這些問題讓人百思不得其解,慢慢意識到耶穌所說的國度,或許根本不存在於世間。

▍結案報告 耶穌是誰呢?

沒有錯!耶穌介紹的天國及天國的人民,的確與古往今來所有世上的國家都不一樣。耶穌的意思是,在天國裡,重點不是制度、不是稅收,更不是武力,而是既然這個國度屬於上帝,那麼,人民就應該合乎上帝的標準。上帝的國度,屬於合乎上帝標準之人,而他們得到的福分,也不是按著世上的標準,而是按著上帝的標準。

在耶穌說的話裡,我們還可以看到祂與施洗約翰不同的地方。同樣是傳揚天國的福音,提醒人們天國近了,施洗約翰要求的是人們悔改、歸正,但耶穌更進一步說明上帝國度的樣式。雖然在山上教訓時,祂尚未明確告訴聽眾祂和天國的關係,但祂對天國的理解明顯比施洗約翰更為完整。耶穌在山上宣講關於上帝的旨意,告訴人們上帝國度應有的樣貌,可能會讓熟悉以色列歷史的猶太人聯想到,古時摩西也曾在西奈山上領受上帝的律法。如同古時的以色列人根據上帝的約、依循上帝的律法建立國家,在山上傳講天國之福的耶穌像是一位新的摩西,也將建立以上帝為中心、以祂旨意為基礎的國家。

全文閱讀:https://tcnn.org.tw/archives/254668

【 #童來讀新聞】顯明祂永恆的心意──唯獨聖經【袋鼠哥哥憑愛心說實話報導】孩子們,你們知道世界上最暢銷的書是哪一本嗎?翻譯成最多種語言的書又是哪一本呢?答案都是聖經!聖經是獨一無二的書,由不同時代、不同背景的人寫下來,即使成書時間跨越約一千...
09/10/2025

【 #童來讀新聞】顯明祂永恆的心意──唯獨聖經

【袋鼠哥哥憑愛心說實話報導】孩子們,你們知道世界上最暢銷的書是哪一本嗎?翻譯成最多種語言的書又是哪一本呢?答案都是聖經!聖經是獨一無二的書,由不同時代、不同背景的人寫下來,即使成書時間跨越約一千五百年,前後共有約四十位作者,但都是在上帝的啟示和帶領下完成。所以,聖經不是一本普通的書,而是上帝的話語,上帝藉著聖經告訴我們祂是誰、祂做了什麼,還有祂對我們有什麼計畫、什麼期許。

大約五百多年前,有一群很愛上帝的基督徒,他們發現當時的人們已經漸漸偏離了聖經的真理,於是呼籲眾人要回歸聖經──認真讀聖經,並遵行聖經教導。結果,越來越多信徒響應他們,範圍更擴及好幾個國家,演變成「宗教改革」。後來的人們把宗教改革的成果整理成五個重點,其中一個是「唯獨聖經」。

唯獨聖經的意思,就是以聖經作為信仰最高且唯一的準則。上帝透過聖經告訴我們祂的愛和祂的心意,不管世界怎麼改變、潮流怎麼更動,聖經的話語永遠不改變。

聖經裡有智慧的話語,例如在箴言,上帝教導我們要聽從父母的教導,學習做一個有智慧的人。聖經裡也有很多精采的故事,例如摩西帶領以色列人走出埃及時,上帝分開了紅海,讓百姓走乾地過去。又例如大衛雖然年紀小,卻靠著上帝賜給他的信心,勇敢打敗了巨人歌利亞。而且,這些都是真實發生的歷史。

但聖經不只是智慧的格言或歷史的故事,更重要的是,上帝藉著聖經向我們顯明祂永恆的旨意。聖經告訴我們,上帝愛世人,甚至差派祂的獨生子耶穌基督來到世上,要拯救我們,賜給我們永遠的生命。這個救贖的計畫,從古到今都沒有改變。

孩子,也許在你的生命中會面臨許多的選擇,像是要念哪所學校?要找什麼工作?甚至你會思考,你的價值和成就是什麼?你的生命有什麼意義?在你感到迷茫的時刻,聖經就像一盞燈,照亮我們前方的道路,「祢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詩篇119篇105節)「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提摩太後書3章16節)上帝的話語讓我們知道該往哪裡去,才符合上帝的心意。

聖經不只是知識,更是與我們人生的每一個方面都有關。世界上有很多聰明的人,他們可能擁有許多知識,甚至發明了很多東西,但他們的知識仍然有限,不能解決生命中所有問題。可是上帝不一樣,祂是創造天地的主,祂知道我們的需要,而且祂愛我們,對我們有美好的計畫。所有這些,全都清楚寫在聖經中。

所以,孩子,你要試著每天都翻開聖經,每次都讀一點點,讓上帝的話語進到你的心裡,讓你更認識上帝。無論你遇到難過的事或困難的事,上帝都能成為最好的幫助。願上帝的話語成為你生命的引導,帶領你一生走在祂的道路上!

全文閱讀:https://tcnn.org.tw/archives/254667

【 #兒童要理問答】誰應該領受聖餐?​問:誰應該領受聖餐?答:唯有那些認罪悔改,信靠基督得救,並且愛世人的人,才能領受聖餐。​經文  無論什麼人若用不合適的態度吃主的餅,喝主的杯,就是得罪主的身體、主的血了。所以人應當省察自己,然後才吃這餅...
04/09/2025

【 #兒童要理問答】誰應該領受聖餐?

問:誰應該領受聖餐?
答:唯有那些認罪悔改,信靠基督得救,並且愛世人的人,才能領受聖餐。

經文 無論什麼人若用不合適的態度吃主的餅,喝主的杯,就是得罪主的身體、主的血了。所以人應當省察自己,然後才吃這餅,喝這杯。因為那吃喝的人,如果不辨明是主的身體,就是吃喝定在自己的身上的罪了。(哥林多前書11章27~29節,新譯本)

▍說故事時間

◎麒俊老師

主日崇拜結束後,小明和父親回到家中,圍坐在餐桌旁吃晚飯。小明一邊夾菜,一邊想起主日崇拜時張叔叔沒有領聖餐坐在座位上的情景,忍不住問:「爸爸,今天禮拜我看張叔叔沒領聖餐,坐在位子上低著頭。他怎麼了?」

爸爸放下筷子,微笑說:「小明,你觀察得很仔細。嗯,張叔叔現在暫時不能領聖餐,這是牧師和長老們的決定,因為他有些事還沒處理好。」

小明皺眉,問:「為什麼不能領?基督徒不是能領聖餐嗎?」

爸爸答:「你還記得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1章講到耶穌設立聖餐後說了什麼嗎?」

小明搖頭說:「嗯……我想不起來了。」

爸爸答:「沒關係。保羅說:『人應當省察自己,然後才吃這餅,喝這杯。』(28節)如果有人明知自己犯了罪卻不悔改,就得罪了主的身體和血,不能隨便領聖餐。因為聖餐不只是吃餅、喝杯,更是記念耶穌為我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是跟耶穌特別親近、非常神聖的儀式。」

小明驚訝的問:「那張叔叔做了什麼錯事,讓牧師和長老們不讓他領聖餐呢?」

爸爸答:「我聽說他做生意時不誠實,長老們曾勸過他好幾次,還安排牧師去探訪他,陪他禱告,但他沒有真心改過。細節我們不用知道,那是牧師、長老們和張叔叔的事,只要知道教會暫停他領聖餐,是為了維護聖餐的聖潔,希望他明白自己犯了嚴重的錯,好好反省、改過。」

小明擔心的說:「可是,張叔叔會不會很難過?我有點替他擔心,教會不是應該接納大家嗎?」

爸爸拍拍小明肩膀,語重心長的說:「你關心他很好,這就是彼此相愛!但教會這樣做,也是真正愛他、幫他。不能領聖餐讓張叔叔不好受,可促使他反省、改過。就像你撒謊時,爸爸、媽媽罰你不許玩遊戲,你會難過吧?但也能讓你明白撒謊不對,幫你改過。張叔叔也是,暫時的難過是為了讓他悔改,回到神的面前。」

小明想了想,又問:「如果教會不這樣做,讓他繼續領聖餐,會怎麼樣呢?」

爸爸答:「如果教會什麼都不做,讓張叔叔一邊犯罪一邊領聖餐,就等於輕看聖餐的神聖。不僅有負神託付他們管理教會的職責,也害了張叔叔,還會影響教會的見證。你覺得這樣對他好嗎?」

小明搖遙頭,說:「好像不太好……那他什麼時候能再領聖餐?」

爸爸答:「只要他真心悔改,願意向神認罪、改正錯誤,長老們會在適當的時機恢復他領聖餐的資格。過程中,他們會一直陪著他,就像神從不放棄我們。神最終的心意,是讓迷失的羊回家。」

小明如釋重負,點頭說:「我明白了!希望張叔叔快點悔改,跟我們一起領聖餐!」

爸爸答:「對,我們為他禱告吧!也再次感謝耶穌為我們做的一切。」

全文連結: https://tcnn.org.tw/archives/250912

【 #種樹日記】寶貝終於「開學」了!​◎不枯葉​10月30日天氣晴,午後有雨工作紀錄與觀察:澆水,施肥,長高三公分。​孩子告別了私立幼兒園的小班,公立幼兒園卻沒抽到正取,眼看著接下來沒有幼兒園可以念了。我們作父母的煩惱著,寶貝卻異常開心,期...
04/09/2025

【 #種樹日記】寶貝終於「開學」了!

◎不枯葉

10月30日天氣晴,午後有雨
工作紀錄與觀察:澆水,施肥,長高三公分。

孩子告別了私立幼兒園的小班,公立幼兒園卻沒抽到正取,眼看著接下來沒有幼兒園可以念了。我們作父母的煩惱著,寶貝卻異常開心,期待爸爸、媽媽給他上課。

暑假結束時,其他家長開開心心送小孩上學,我卻看著我們家寶貝還在眼前晃。以前還沒有孩子的時候,我總是在想,一定要在孩子學齡前自己在家教孩子。但是當孩子來到我們家後,這樣的美夢終於醒了,決定孩子滿三歲後就讓他去上幼兒園。現在,或許可以實現我以前的願望了吧?

不過呢!就像那句話說的:「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按照我吹毛求疵的個性,不僅教案完全不像樣,教課也實在是太不專業了呀!只是當媽以來,已經習慣了事情總是會超出預期,於是學會放過自己。

我上課時,坐不住的寶貝雖然坐著,手腳、身體卻總是動個不停。只要他專心聽,我選擇無視。某次我說了耶穌教導門徒要饒恕七十個七次的聖經故事,教導他饒恕的功課。最後我問,這個故事說我們要原諒別人多少次呢?他認真的回答了。但是,當我問他:「你要原諒別人多少次呢?」他遲疑了,最後回答我:「不要!」

我試著釐清他的意思,問他:「你不想原諒別人嗎?」

他思考一會兒,還是說:「不要!」

於是我跟他說:「你讓媽媽生氣,媽媽是不是都有原諒你?」他點頭。

接著我說:「媽媽是不是已經原諒你很多次?已經超過很多個七次了?」他又點頭,發出「嗯!」的聲音回應。

「媽媽雖然會生你的氣,但是媽媽還是一次又一次的原諒你,還是愛你,不會因為原諒你太多次就嚴厲的處罰你、冷落你。這樣,你可以學著去原諒別人嗎?」

我的話還沒說完,就看著寶貝站起來說:「媽媽,我愛妳!」邊說邊大步走到我面前要抱我。

不知是我的舉例跑題了,還是講得不夠簡單明瞭,寶貝的反應出乎我意料之外。我回應他一個大大的擁抱,但是臨場反應慢的我已經不知怎麼回到正題。雖然寶貝還是不那麼想要原諒得罪他的人,但是他知道媽媽愛他,願意一直原諒他。希望他也知道,讓媽媽有能力愛他的上帝更愛他,更願意饒恕他,只要他願意到上帝面前,承認自己得罪了上帝。

我們的課不那麼正規,會偏離主題,不那麼完美,但是我們一起學習到,我們不需要做得完美來得到上帝的喜悅。當媽媽越來越無力預備課程,孩子也越來越沒耐心時,我們終於收到一通等待中的公辦民營幼兒園的電話,告訴我們可以去上課囉!慢了一個月,寶貝終於「開學」了!

全文連結: https://tcnn.org.tw/archives/250911

【 #改革通】若不是在基督裡,一切都沒有益處​除非基督在我心中居首位,否則祂對我便毫無價值。──希波的奧古斯丁​繪◎保羅‧考克斯(Paul Cox)譯◎野橄欖​希波的奧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354~430年)出生在北...
04/09/2025

【 #改革通】若不是在基督裡,一切都沒有益處

除非基督在我心中居首位,否則祂對我便毫無價值。
──希波的奧古斯丁

繪◎保羅‧考克斯(Paul Cox)
譯◎野橄欖

希波的奧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354~430年)出生在北非塔加斯特(今阿爾及利亞),父親是羅馬稅吏,貪愛世俗,直到死前才信主,母親莫妮卡卻是虔誠的天主教徒。

奧古斯丁自幼聰慧,喜愛詩歌與哲學,口才極佳且學識淵博。因此,他二十二歲在羅馬帝國非洲省的文化與教育中心迦太基完成學業後,便在當地擔任雄辯術教師,並教導修辭學與哲學約八年之久。

青年時的奧古斯丁生活放蕩,十七歲即與人同居,並生下一個孩子。儘管如此,他的內心卻極度渴望真理。他接觸過聖經,但因為受過修辭學及哲學的訓練,認為聖經的文字太簡單,而且缺乏華美的用詞。此外,基督道成肉身,為世人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這件事,也無法用哲學的邏輯來辯證。他認為摩尼教的善惡二元論更理性也更有系統,於是便加入摩尼教將近九年。

然而,神的引導與帶領總是奇妙與全備的。奧古斯丁接觸摩尼教越深之後,開始發現這個強調物質皆為惡的信仰,無法真正回答他對世界本質與惡的追問。而他此時也因不滿迦太基的學風,在獲得羅馬貴族好友的幫忙後,到羅馬帝國西部的政治與文化中心米蘭擔任官方修辭學教授,並在那裡遇見帶領他真正認識信仰的主教安波羅修。終於,奧古斯丁受洗歸入基督名下,之後他回到故鄉,過著隱修的生活,細心查考聖經。數年後,他在北非希波被推舉為主教。

奧古斯丁的一生讓我們看見,一個人如何從驕傲敗壞到謙卑尊主為大。他年輕時即大有成就,是官方認可的學者。他以為可以在摩尼教中找到真理,哪知只是虛空。直到他蒙主恩,看見主的僕人安波羅修謙卑事奉的榜樣,並聽到聖經的真理,才真正明白:若不是在基督裡,一切都沒有益處。

全文連結: https://tcnn.org.tw/archives/250910

【 #繪本異想國】說好了愛你到底​《那一道彩虹──挪亞之約:方舟、洪水、彩虹》文/陳欣瑋繪/鄭賢弘出版/臺灣改革宗翻譯團契​◎桃樂斯​看到雨後的彩虹,總是會讓人感到心情愉悅,大部分人第一個反應是拿起手機拍照,然後分享到網路社群。但身為基督徒...
04/09/2025

【 #繪本異想國】說好了愛你到底

《那一道彩虹──挪亞之約:方舟、洪水、彩虹》
文/陳欣瑋
繪/鄭賢弘
出版/臺灣改革宗翻譯團契

◎桃樂斯

看到雨後的彩虹,總是會讓人感到心情愉悅,大部分人第一個反應是拿起手機拍照,然後分享到網路社群。但身為基督徒,會自然而然聯想到彩虹是上帝立約的記號,是上帝賜給人類的恩典。

小朋友上兒童主日學時,應該都聽過老師說挪亞方舟的故事吧?故事中,義人挪亞聽從上帝的吩咐,花了許多年的時間,打造了一艘龐大的方舟。但是,原本可以容納許多人的方舟,最後除了乘載一群動物,人類卻只有挪亞一家八口。

那些沒有登上方舟的人,都在上帝製造的大洪水裡滅絕了。聽起來好像很殘忍,一點商量餘地也沒有?其實不是喔,我們看聖經就知道,那些人非常狂妄,成日想的、做的都是上帝不喜悅的事,而且絲毫不知悔改。造方舟的時候,挪亞並沒有自顧自埋頭苦幹,將他人性命拋諸腦後,反而在忙碌之餘還不忘提醒世人即將發生洪水,勸他們趕快悔改。可惜,挪亞的苦口婆心換來的卻是人們的冷嘲熱諷。所以,面臨被洪水毀滅的結局是那些人咎由自取,怎麼能怪上帝呢?

方舟只有一個大門,這門是開啟的,歡迎願意悔改的人上船。基督也是唯一的道路、真理、生命,我們唯有藉著祂才能得到拯救。想要與上帝和好,唯一的方式就是相信基督,所以人用怎樣的態度回應福音,就決定了自己最終的結局。上帝運用各種方式將福音傳給人,有人聽見就接受,從罪惡中回轉歸向上帝,有人一次又一次聽見福音,卻一次又一次充耳不聞,不接受也不悔改。與方舟大門一樣,福音的大門歡迎願意的人走進來,但時間到了,門就關起來,救恩之門從此關閉。

信主的人就像是方舟裡的人,得到了拯救的恩典。他們平時與其他人一樣要努力工作、認真生活,看起來沒什麼不同,但是洪水來襲時,早早走進方舟的人可以得救,不被洪水所害,始終不願進去的人面臨的就是滅亡。信與不信,結局大大的不同。如今我們雖然已經走進方舟,但也不能忘記還站在外面的親友或陌生人。趁著救恩的門目前仍然敞開,信主的人就應該努力傳福音,幫助他人走進方舟。

挪亞那時,大雨持續下了四十天,大洪水淹沒了全地,所有活物都被滅絕。方舟在洪水裡航行許久,當水漸漸退去時,方舟停靠於山頂,挪亞一家存活了下來。上帝就與挪亞、他的後裔以及船上一切生物立下永遠的約。上帝說,要把彩虹放在雲中作為一道記號,當看見彩虹出現的時候,祂就紀念曾與地上有血肉的活物立下的這個約定,不再用洪水毀滅世界。

藉著彩虹,我們知道上帝是信實的,凡有生命的必不再被洪水除滅,再沒有洪水來毀滅大地了,這就是彩虹之約的意義,所以,下次小朋友再看見雨後彩虹掛在天邊時,別再只是拍照或讚嘆而已,更要好好想想上帝與人立的這個約定,感謝祂的信實與慈愛喔!

全文連結: https://tcnn.org.tw/archives/250909

Address

Tainan
701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甜蜜親子報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甜蜜親子報: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