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 studio

S-D studio 思帝影像
影像製作/田野調查/故事開發/資源媒合/平面攝影

在我們每一次的內容開發討論會裡,總會帶進許多不同的文本或電影,讓彼此的想法被輕輕碰撞:有人翻開小說,有人分享一支 MV 或繪本,有時候,則是一首詩。文字、影像、聲音,在那樣的時刻成為刺激,也成為養分。這幾天,我們再次想起日本詩人宮澤賢治的〈...
30/09/2025

在我們每一次的內容開發討論會裡,總會帶進許多不同的文本或電影,讓彼此的想法被輕輕碰撞:有人翻開小說,有人分享一支 MV 或繪本,有時候,則是一首詩。文字、影像、聲音,在那樣的時刻成為刺激,也成為養分。

這幾天,我們再次想起日本詩人宮澤賢治的〈不輸給雨〉。
宮澤賢治生活在大正時代,他短暫的一生寫下了無數詩篇與童話。作品裡常常出現對自然的凝望與對弱小者的憐惜,他的文字像是從泥土裡生出的光。〈不輸給雨〉是其中最經典的一首,寫下了關於「在困境中仍願選擇善良與堅毅」的祈願。

2011 年 311 海嘯後,日本演員渡邊謙曾朗讀這首詩,為當時的國民帶來一種堅定的力量。多年之後的今天,當花蓮光復面臨水災的衝擊,這首詩再度浮現腦海。

那場傾瀉不止的大雨,讓街道在瞬間化為泥流,田地被沖刷,屋舍浸在渾濁的水裡。新聞裡,有人蹲在屋頂揮手等待救援,有人披著毛巾在避難所度過一夜,也有人默默煮起一鍋湯,把熱氣與安慰遞到素昧平生的人手裡。

在這樣的畫面裡,我們看到台灣人特有的韌性:有人用掃帚清理滿屋的淤泥,有人協助陌生家庭安置,還有人把自己僅有的一點資源分出去。或許眼淚仍在眼眶裡打轉,但腳步依舊向前,一次次的天災並沒有擊垮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反而讓「彼此相依」的力量更加清晰。

因此,我們想把這首詩分享給大家,願它在此刻,成為一種靜靜的陪伴:提醒我們,即使身處泥濘,也能不輸給雨、不輸給風,以柔軟與堅毅,繼續生活下去。

〈不輸給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7YzHUeioTk

#花蓮加油

Enjoy the videos and music you love, upload original content, and share it all with friends, family, and the world on YouTube.

或許專業,就是願意一次次重新開始。這次不是提著器材走進航廈,而是帶著《讓我們上場!》試拍集的成果,以及一路累積下來的經驗與心情,和婦女中心一起舉辦分享會。飛行的幾十分鐘裡,我望著台南外海的雲層,心裡慢慢沉澱,飛向金門。這是第二次因為拍片而去...
23/09/2025

或許專業,就是願意一次次重新開始。

這次不是提著器材走進航廈,而是帶著《讓我們上場!》試拍集的成果,以及一路累積下來的經驗與心情,和婦女中心一起舉辦分享會。飛行的幾十分鐘裡,我望著台南外海的雲層,心裡慢慢沉澱,飛向金門。

這是第二次因為拍片而去到不同的地方,特別的是,這一次還能帶著陪玩員一起遠行。旅程很短,卻讓我們彼此更靠近了一點,像是終於塗滿了一小格拼圖的藍色,卻發現整幅畫還有大片留白。

今年對我來說像極了一場定向越野,我慢慢找到了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也努力嘗試把它說出口:「希望團隊裡能有更多女性攝影師」、「希望我們的合作能讓彼此更清楚自己所在意的事情」、「希望我們能在每一次討論裡,好好傾聽和回饋」但這些話,其實常常和我的自我懷疑一起出現。
「我不是本科系的,真的能做好嗎?」
「這些內容,會不會只有我一個人覺得重要?」
「我還沒有什麼代表作,能不能算是一個創作者?」

忙碌裡,影像創作的過程讓我覺得像在撿拾一顆顆亮晶晶的小石子,雖然辛苦,卻忍不住想繼續往前收集。就像把珍珠一顆顆串起來——學著找資源、連結人與人。這個過程讓我逐漸明白,重點不再是「我是誰」,而是「我在意什麼、為什麼是我想說」。

在 S-D,我深刻體會到扁平式組織裡的混亂帶來的不安定和傷痕,但也學著去「建立自己的制度」:把討論轉化成共識,把雜亂轉化成行動。過程中,少不了與不同單位的協商與斡旋,這些經驗讓我慢慢練習,如何在現實的縫隙裡,仍保有自己的信念與專業。

專業,並不是一張證書,而是一次次願意回到原點,重新出發,把自己和這些過程連結起來。花了三年走到現階段的狀態,成了我的方式—一種看見世界、也讓世界看見我的方式。

也因此,那場三個小時的分享會,對我來說不只是舞台,而像是替自己設立的一場考試。當我能順利走完,也更確信:這就是我想繼續努力的方向,我真的很棒!

距離實習生招募截止的時間已經在倒數中,所以也想誠摯地邀請,或許正在猶豫的你:
即使不是本科系,也能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一次次重新開始,慢慢長出想要守護的故事。

📌詳細內容請見申請表單:https://forms.gle/jW3bATBnG7C7qZrC6
🔹招募期間:即日起至2025年9月24日(三)23:59。
🔹實習期間:2025年10月1日至2026年01月30日,共計4個月。
🔹申請方式:填寫表單並上傳申請動機、履歷、作品集及相關文件
  ※ 面試預計於報名截止日一週內進行,請稍候面試通知。

#製作人筆
#讓我們上場 #金門

【喜悅分享】 感謝惡地協作 Collaborative Badlands夥伴與我們分享這份榮耀,讓我們的影像有機會站上金鵰獎的舞台,並獲得永續微電影競賽金獎的肯定✨影像因為故事而存在,在每次與團隊的討論互動中,看見老師們所堅持的信念與推動的...
18/09/2025

【喜悅分享】

感謝惡地協作 Collaborative Badlands夥伴與我們分享這份榮耀,讓我們的影像有機會站上金鵰獎的舞台,並獲得永續微電影競賽金獎的肯定✨

影像因為故事而存在,在每次與團隊的討論互動中,看見老師們所堅持的信念與推動的力量,持續不斷地在團隊裡、惡地裡長成新的模樣,看見他們投入在課程當中,而我們有幸能夠成為影像紀錄的角色,用每一次的參與,記錄下課程具體行動的軌跡,而我們很幸運的可以遇到惡地協作團隊,和我們一起經歷討論、來回的修改、解構再重組,讓「人道建築」變得容易理解,變得是可以親近的故事。

接下來我們也將繼續以影像參與其中,期待能呈現更多不同面貌的惡地給大家!

最後溫馨提醒,如果你對惡地、田野、故事紀錄有興趣,歡迎加入我們的實習生計劃,持續熱烈招募中🔥希望有更多人透過影像看見惡地的美好!

📌實習表單傳送門🔗https://forms.gle/jW3bATBnG7C7qZrC6

#影像製作 #內容開發

📣2025思帝影像S-D STUDIO實習生招募中! #影像製作  #內容開發睽違4年,我們終於再次開徵實習生啦!我們正在尋找對影像製作有熱忱的實習生,科系不限,若你對故事開發、現場拍攝執行、專案企劃等相關實務有興趣的人,都歡迎提出申請!(...
11/09/2025

📣2025思帝影像S-D STUDIO實習生招募中!
#影像製作 #內容開發

睽違4年,我們終於再次開徵實習生啦!我們正在尋找對影像製作有熱忱的實習生,科系不限,若你對故事開發、現場拍攝執行、專案企劃等相關實務有興趣的人,都歡迎提出申請!(工作室的大家也都來自不同科系!)

在S-D STUDIO實習,你會和我們一起面對許多不同的情境,不同故事的田野調查,還有轉換各種拍片現場,從都市到村里,從里山到離島。而這次我們採遠端實習,哪裡都可以成為你的行動辦公室,距離不再成為限制,而是打開更多的可能。我們期待與你共同創作討論,為故事注入不同世代的想像✨

📌詳細內容請見申請表單:https://forms.gle/jW3bATBnG7C7qZrC6
🔹招募期間:即日起至2025年9月24日(三)23:59。
🔹實習期間:2025年10月1日至2026年01月30日,共計4個月。
🔹申請方式:填寫表單並上傳申請動機、履歷、作品集及相關文件
  ※ 面試預計於報名截止日一週內進行,請稍候面試通知。

【活動分享】來自惡地協作 Collaborative Badlands 團隊的好消息✨他們今年在《2025 USR EXPO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博覽會》有專屬展覽,而且這周就要在台北登場啦!今年是惡地協作夥伴們走進淺山惡地的第十年,S-D很榮幸...
08/09/2025

【活動分享】

來自惡地協作 Collaborative Badlands 團隊的好消息✨
他們今年在《2025 USR EXPO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博覽會》有專屬展覽,而且這周就要在台北登場啦!
今年是惡地協作夥伴們走進淺山惡地的第十年,S-D很榮幸能夠成為共乘的一份子,透過他們的視野,在每一次的拍攝,都更接近我們成長的土地。

歡迎大家到現場跟著他們一起回顧這十年發生的故事,挖掘惡地的美好!

-----

📍 展覽資訊|

日期|
2025/09/12(五)09:00–17:00
2025/09/13(六)09:00–16:00

地點|臺北花博爭艷館(臺北市中山區玉門街1號)

展區|惡地協作-產業鏈結與經濟永續展區 C-21(鄰近體驗工坊旁)
🔗 更多博覽會資訊請見:⁦https://2025usrexpo.org.tw/⁩

#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博覽會 #惡地協作

【活動分享】關心環境方式很多種,你想用什麼方式參與其中呢?可能最近是暑假的關係,活動非常的多元豐富!跟大家分享我們的好夥伴,蛙趣自然所舉辦的諸羅里山學堂《里山的聲音 里山的故事》,邀請《就決定是你了松松》的主持人,帶來一場結合保育議題跟傳播...
21/08/2025

【活動分享】

關心環境方式很多種,你想用什麼方式參與其中呢?

可能最近是暑假的關係,活動非常的多元豐富!跟大家分享我們的好夥伴,蛙趣自然所舉辦的諸羅里山學堂《里山的聲音 里山的故事》,邀請《就決定是你了松松》的主持人,帶來一場結合保育議題跟傳播實務的分享講座。

我們在里山市集的宣傳片中,最後一句話訴說著「歡迎你,一起來分享你的生態小故事」。其實就是代表著,生態與環境議題就在我們的生活周遭,如何從中觀察、感受、傾聽,只要你願意停下腳步,這些小動物及一草一木,都會給你回應,並且會讓你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這次的 #諸羅里山學堂,主持人松松和拉亞會分享他們如何透過故事、語言與傳播,讓更多人理解並參與保育議題。我們一直以來都用影像參與生態保育,這次試試看以不同的角度來看待保育議題,或許能夠找出屬於你自己參與的方式!

🐸活動資訊
🔹日期時間:114.8.23 (六) 14:00~16:00
🔹地點:洪雅書房(嘉義市東區義教東路110號)
🔹費用:洪雅書房進場低消為100元(可折抵店內書籍及飲品消費),講座由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支持免費。

報名連結放在留言處!

#生態保育 #諸羅里山學堂

本周活動預告!【諸羅里山學堂 -8/23 里山的聲音 里山的故事】

時間咻一下就快到8/23了!小編真的超期待這次的演講活動!
想來聽聽不同的故事,不同的聲音的朋友一定要來參加!

📣這次,我們邀請到第59屆廣播金鐘獎Podcast少年節目獎得主——《就決定是你了 松松》的主持人林松駿(松松)與張莉敏(拉亞),帶來一場結合保育議題與傳播實務的分享講座。

講座內容將聚焦:
🔹 他們如何決定以Podcast作為推廣生態議題的工具
🔹 製作保育議題節目的過程中,如何兼顧「專業知識」與「大眾溝通」?
🔹 分享幾個他們印象深刻的節目案例,並聊聊為何這些故事能打動人心
🔹 對於目前生態保育傳播的觀察與反思:我們的保育故事,說對了嗎?
🔹 從他們的經驗出發,提供「如何開始自己的保育倡議」的實用建議——不論你是學生、社群經營者、農友或關心議題的大眾
這場講座不只是一段Podcast旅程分享,更是一場關於如何透過故事、語言與傳播,讓更多人理解並參與保育議題的分享。
📌 如果您正在尋找一種更有趣、更貼近人心的保育參與方式,這場講座,將會帶給你靈感與力量。
📌 如果您想聽一段有趣的,關於人、聲音與自然的故事,在忙碌生活中找回一點對自然的感動與好奇,也非常歡迎你來。

想了解上述議題的夥伴,請不要錯過8月份的精采講座喔!

報名連結請洽留言區~
|活動資訊|
■日期時間:114.8.23 (六) 14:00~16:00
■地點:洪雅書房(嘉義市東區義教東路110號)
■費用:洪雅書房進場低消為100元(可折抵店內書籍及飲品消費),講座由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支持免費。
■對象:對於保育議題、知識轉譯、pocast工作有興趣之大眾,現場開放25名;另有網路直播,請關注蛙趣自然粉絲專頁。
■分享者:「就決定是你了 松松」林松駿 主持人、張莉敏 主持人
■主辦單位: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
■承辦單位:蛙趣自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洪雅書房
|活動內容|
01 開場: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
02 分享:里山的故事 里山的聲音/林松駿 主持人、張莉敏 主持人
|參加可獲得|
■認識比較特別的保育議題的傳播實務
■了解生態議題如何兼顧「專業知識」與「大眾溝通」
■兩位主持人松松、拉亞製作pocast節目的故事和辛酸血淚史
|重要提醒|
1.請務必事先以網路報名。
2.錄取後無法參加者,請洽主辦單位取消,以將資源給其他需要的人。
3.若有任何問題請洽:蛙趣自然(06)5713575 彭楨儒先生。
|關於分享者|
■《就決定是你了 松松》 林松駿主持人、張莉敏主持人
林松駿(松松)畢業於台大森林所,從小熱愛動植物,大學一路堅持選讀自己最有興趣的森林相關科系。因為登山的興趣,他與張莉敏(拉亞)相識。雖然拉亞並非生物相關背景,但在松松的影響下,也逐漸對自然生態產生濃厚興趣,開始關注各種保育議題。
兩人經常在爬山途中收聽自然相關Podcast,卻發現相關節目寥寥可數,於是萌生自己動手製作節目的想法。他們將日常對話發展為《就決定是你了 松松》Podcast節目,透過輕鬆的語調與深入淺出的方式,分享動植物冷知識、山林趣聞與生態保育議題,成功吸引許多聽眾關注自然與環境。不僅獲得第59屆廣播金鐘獎 Podcast 少年節目獎的肯定,也用聲音打造了一條與自然連結的橋樑,讓更多人願意認識、在乎這片土地上的生態故事。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
就決定是你了!松松
洪雅書房
#國土生態綠網
#里山倡議
#保育
#知識轉譯

【幕後故事】今年7月份大雨的台南,對比2年前我們拍攝《太陽的禮物》的時期,遇上長達600天沒大雨的日子,整個大自然的狀態好不一樣。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這些照片,來自2023年2月份,處於乾季時期的台南,我們前往奇美綠能園區其中沒有光電板,而植物...
18/08/2025

【幕後故事】

今年7月份大雨的台南,對比2年前我們拍攝《太陽的禮物》的時期,遇上長達600天沒大雨的日子,整個大自然的狀態好不一樣。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這些照片,來自2023年2月份,處於乾季時期的台南,我們前往奇美綠能園區其中沒有光電板,而植物也更恣意生長的地方。當時正處於南台灣的旱季。這部片我們在規劃腳本時,以乾、旱季來取代四季,表現南台灣的氣候。

感謝當時幫我們紀錄的夥伴,這片林地依著曾文溪,但卻因為冬季,整片土地非常的乾燥,讓我們我們在姑婆芋的葉片間,找到中國樹蟾們在裡面冬眠,而抬頭一看,也見到人面蜘蛛一如往常地在他織好的網上,等待獵物上鉤🕷️

這是我們的工作日常,場域不斷地變換,一下穿雨鞋踏上林地,一下又在不見天日的攝影棚棚內,在不同地點穿梭。如果你們喜歡看這些幕後小碎片的話,歡迎留言讓我們知道✨

再看一次《太陽的禮物》,連結在留言處🔗

【活動分享】這陣子下的雨,讓台南今年的夏天似乎沒有這麼酷熱💧會有如此的感受是因為我們在之前成大USR台南濱海地區環境變遷調適計畫中,認識了林子平老師,從此開啟我們對於溫度更細微的感知,從「好熱」變成可以認知到是「因為都市熱島而讓城市變得更熱...
14/08/2025

【活動分享】

這陣子下的雨,讓台南今年的夏天似乎沒有這麼酷熱💧

會有如此的感受是因為我們在之前成大USR台南濱海地區環境變遷調適計畫中,認識了林子平老師,從此開啟我們對於溫度更細微的感知,從「好熱」變成可以認知到是「因為都市熱島而讓城市變得更熱」。

這幾年在拍攝工作中頻繁往返南北,也真實感受到台灣各地不同的溫度變化,甚至到離島的溫度感受更不同。

而老師近年來出版的書籍,帶大家理解都市熱島、分享氣候的知識並討論如何適應。在最新出版的「溫度的正義」中,提醒我們「每年夏天都將是你餘生最涼的夏天」,在極端氣候下,誰會受到高溫的危害?誰是需要特別被關注跟照顧的群體?而我們該如何從我們的生活中感知調整,適應在越來越熱的夏天裡生活呢?

本次活動是看到子平老師的分享,「夏日永續任務酷涼魔法使」臺南場,從老師做的研究延伸,以「氣候 X 性別」的視角出發,是一場有知識又有行動力的活動,如果你對氣候及性別議題有興趣,或是想知道如何對抗高溫🔥的人,都推薦你們去報名🤩

🔗活動報名連結放在留言處
📚購書連結也放在下方

#極端氣候 #氣候與性別

🔥 台南的夥伴注意!酷涼魔法使夏日巡迴首發來啦!

酷涼魔法使夏日活動城市巡迴 第一站 就在台南☀️,
這次協會攜手成功大學 規劃與設計學院,
邀請你走進一場既有知識又有行動力的酷涼聚會!

🎤 本場講座亮點

📌解析極端高溫與熱島效應,揭開城市升溫的秘密
📌看見高溫對弱勢群體的真實衝擊:誰在高溫下最脆弱?為什麼?
📌從「氣候 × 性別」的視角,找出更多被忽略的風險與解方

💡 互動環節

化身「酷涼魔法使」,一起完成 3 大任務:
1. 降溫小物推薦:分享你最愛的夏日消暑神器
2. 特殊族群降溫包討論:為不同需求的人設計專屬降溫行動包
3. 性別友善降溫場所:挖掘並標記城市裡安全又涼爽的友善空間

我們將收集 100 個夏日降溫小秘訣,把「酷涼能量」散播到更多角落!完成任務後,未來還有機會正式成為酷涼魔法使,與我們並肩對抗酷熱挑戰!

ℹ️講師資訊

-林子平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 特聘教授
-陳惠萍 台灣綠能公益發展協會創會理事長

❗️活動資訊
地點:成功大學綠色魔法學校地下一樓會議空間 (701台灣台南市北區小東路25號 )
時間:2025/9/3(三)14:00 - 17:00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2025/8/31(日)20:00
費用:免費,名額有限,手刀報名!
主辦單位:台灣綠能公益發展協會、成功大學規劃與設計學院
👉 報名連結:https://vvrl.cc/s4v7lo

📬 活動錄取通知與課程資訊將以電子郵件寄出,請務必填寫正確信箱並留意收信!

📢追蹤 台灣綠能公益發展協會 ,獲得更多活動資訊!

【作品分享-當馬祖成為動詞 Matsu As A Verb】你對馬祖的想像是什麼呢?在這部片之前,我們到馬祖最常拍攝與接觸的是據點,那些沿海、少人靠近、近乎靜止的地方。而這次,我們從馬祖人的生活記憶去理解,發現馬祖其實是一個「動詞」,是過去...
11/08/2025

【作品分享-當馬祖成為動詞 Matsu As A Verb】

你對馬祖的想像是什麼呢?

在這部片之前,我們到馬祖最常拍攝與接觸的是據點,那些沿海、少人靠近、近乎靜止的地方。
而這次,我們從馬祖人的生活記憶去理解,發現馬祖其實是一個「動詞」,是過去、現在與未來不斷對話的過程,而馬祖,也正在改變中。

這部紀錄短片,是重新看見戰地政務時期下,那些「不能被記錄」的日常與情感。

我們從學者、在地創作者、在地青年與馬祖文化處的角度切入,去看見這段 1956 到 1992 年間,如何影響今天的馬祖。
那些據點、碉堡,對在地人來說曾是不能接近、不能紀錄的禁區。

我們透過三個階段,慢慢接近並理解這段歷史:
第一階段,看見鐵門後的大海,象徵戰地政務的解除;
第二階段,看見時光門扉,重新看見那段記憶;
最後一階段,是「推開世界的門」,戰地政務時期所留下的軍事建築、彷彿停滯的時間、被保留的自然生態與在地文化,正在重新與世界對話。

拍攝過程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參與9月「媽祖昇天祭」的晚會。
那是我第一次完整聽到用閩東語演出的相聲《馬祖依伯講有味》。
像是走進一個全新的地方。現場若沒有華語字幕同步翻譯,恐怕很難跟上節奏。
透過當地母語認識這座島,是我重新理解台灣多元族群的一刻,也提醒著我們:彼此更該認識彼此。

這次,我們不只看見島嶼,也看見馬祖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過去與未來。
而「當馬祖成為動詞」這部片名,也許代表的不只是島的改變,而是島民們主動述說的開始。希望大家看完影片之後,都能夠親身踏上這座島嶼。從文學作品、食物、海岸、據點,甚至即將到來的馬祖國際藝術島,每一處,都值得你去一探究竟。

馬祖的故事還在進行中,也許你,可以成為下一個動詞。

📽 完整影片《當馬祖成為動詞》連結在留言處
🎧 也附上《馬祖依伯講有味》的有字幕版本,聽聽馬祖話怎麼說!

#紀錄短片 #馬祖 #當馬祖成為動詞

【活動分享】你有沒有想過,自己也能參與台南的改變?這個夏天,我們曾經拍攝過的左鎮、新化,正透過由青年主導的  #114年臺南青年審議民主行動計畫 與大家展開對話。我們剛去觀摩完第一場左鎮的活動,由惡地協作的修課同學主辦。社區夥伴熱情參與,牆...
07/08/2025

【活動分享】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也能參與台南的改變?

這個夏天,我們曾經拍攝過的左鎮、新化,正透過由青年主導的 #114年臺南青年審議民主行動計畫 與大家展開對話。

我們剛去觀摩完第一場左鎮的活動,由惡地協作的修課同學主辦。
社區夥伴熱情參與,牆上密密麻麻的紙張跟文字,是大家對左鎮的想像與願景,現場的能量跟氛圍,讓我們期待未來左鎮新的改變。一路拍攝紀錄到現在,我們看著社區的變化,也看著這些同學,從修課到主動提出計畫,成為「想為地方做點什麼」的青年,說真的有時候也想放下攝影機,直接成為參與的一份子😆

錯過第一場的朋友,還有另一場在左鎮的計劃,這場主題聚焦在 #西拉雅族文化 ,讓大家透過故事、圖案,一起討論文化跟創作的邊界,用另一個角度來認識左鎮!

最後是新化的立賀佇遮,之前來新化拍很常來找店貓奶茶,這場活動帶你用食物認識老街的故事,如果你愛吃、愛老房子、愛老街,這場不能錯過!



我們之前拍攝的影片還有工作坊報名連結,都放在留言區💬
如果你也對惡地、對新化有興趣,歡迎成為這趟行動的一份子。



🔍 小知識:什麼是審議民主?
審議民主是一種鼓勵大家理性思辨、集體討論,來產生共識的民主形式。
在做出公共決策前,盡可能納入多元意見,並透過充分討論,
不是單靠多數決,而是以共識為基礎來做決策。
(以上簡介摘自:翰林雲端學院)

#惡地協作 #西拉雅文化 #立賀佇遮

04/08/2025

【資訊分享】
6月底參加產業小聚時聽說在籌備的編劇營,徵件資訊出來了!
想成為編劇的南部朋友們,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長達15個月的「編劇實戰接軌計劃」,課程紮實、師資陣容堅強!如果你有故事想發展成劇本,或是手上有好的想法,都推薦你們去報名😆

徵件時間到9/9(二)23:59
🚩詳細資訊請看網址
https://khcc.kcg.gov.tw/rwd_home02.aspx?ID=$5101&IDK=2&EXEC=D&DATA=73134&AP=$5101_HISTORY-0%5E$5101_PN-1

🚩另外可以參考 #南影人專欄 👀
#職業編劇角色養成攻略懶人包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GGZcQDdpf/?mibextid=wwXIfr

期待南部的編劇群可以越來越強大!

Send a message to learn more

【作品分享】住在濱海的朋友們,平常的休閒娛樂是什麼呢?2021年夏天,我們延續USR計畫的緣份,跟著基隆芳語的腳步,用影像紀錄七股當地的生活風景。這次由他擔任主持人,同時這個企劃也是他想做的新嘗試,這兩支七股日常的影片,我們從在地青年的角度...
31/07/2025

【作品分享】

住在濱海的朋友們,平常的休閒娛樂是什麼呢?

2021年夏天,我們延續USR計畫的緣份,跟著基隆芳語的腳步,用影像紀錄七股當地的生活風景。這次由他擔任主持人,同時這個企劃也是他想做的新嘗試,這兩支七股日常的影片,我們從在地青年的角度出發,體驗在地釣魚、採買、煮菜的日常生活!
而這兩支影片的剪接,則是工作室第二個實習生慈瑋獨自完成的!那個暑假我們一起經歷了廣告、訪談、劇情片各種類型的拍攝,也經歷企劃討論、現場執行、剪接後製的完整流程,最後在七股,透過鏡頭參與在地生活,建立了與七股的連結。
七股的日常,跟我們熟悉的都市生活不太一樣。像釣魚,看起來是每個人的必備技能,路邊隨手就能開釣。就像哈哈台去內門採訪的時候,居民對協助辦桌、殺魚都非常熟悉,就像這樣世代流傳的技能。
我們也觀察到,在七股,早上會有菜車聚集在廟前,可以買菜、熟食、生活用品,還可以從廣播聽到哪裡可以買魚,比在超市買菜多了一種產地直送的感覺。也因為靠海、地理環境的不同,料理的方式也很不一樣,像西瓜綿、醃鳳梨豆瓣醬、這些在熱炒店常見的食材,對七股居民來說,則是日常的家鄉味。希望透過這兩支影片,不只是記錄地方特色,更是邀請大家從生活面認識這個地方。
等風災復原後,我們也期待下次再回去,再次感受七股的日常步調!

🎬影片在留言處

#台南七股 #西瓜綿 #醃鳳梨豆瓣醬

Address

永康區富強路一段98巷38弄3號1樓
Tainan
710

Opening Hours

Monday 09:00 - 17:00
Tuesday 09:00 - 17:00
Wednesday 09:00 - 17:00
Thursday 09:00 - 17:00
Friday 09:00 - 17:0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S-D studio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S-D studio: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