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08/2025
📖 𝟴月號|書的世界| #陳柏言 📖
⠀
⟣若是臺北猶未到——
略讀 #熊一蘋《 #臺北是我的夢幻島》⟢
⠀
「文學」與「臺北」,互為表裡。於是,這本書關乎臺北,亦關乎寫作。
⠀
彷彿設下結界,熊在全書首篇就提及:「 #我不會提到具體的臺北事物」,熊用一種先畫靶再射箭的方式,說明他的意圖,並不在於重構臺北的記憶,甚至質問「重構」本身。這本書,就像是迷宮零件,只是提供曲折或虛線,頂多加上一些記號與指標。就好像〈PJ〉一文,我們會發覺, #也許只有臺北, #才是最適合不告而別的城市:無來由的聚合,無來由的消散。
⠀
這裡發生過一些事,這裡曾經有過一群人。不告而別的人多了,我們終也成為離開的人。
⠀
這是熊版本的「看不見的城市」。他說:「 #充滿鄉愁的說法不適合我要向你講述的臺北」。
⠀
他留下了「我們也曾經到過那裡」的證詞。
⠀
他並不真的帶路,而只是告訴我們,夢幻島確實存在。
⠀.....
⠀
在冒險結束以前,熊選擇回到愛情。
⠀
全書的最後一輯是「溫蒂」。
⠀
閱讀《彼得潘》小說,也許會意外地發現, #溫蒂才是那個貫穿全書的關鍵角色。她是愛人,更是「母親」,「她勇敢地急於負起責任,為了讓他們牢牢記住過去的生活」(《彼得潘》第七章)。愛情,當然也是夢幻島機遇與冒險的一部分。不過,比起澎湃熱情,熊寫下的更多是臺北生活裡, #不堪與壓抑的日常場景。......
⠀
(本文為節錄,全文請見《文訊》𝟴月號)
⠀
✺熊一蘋《 臺北是我的夢幻島》✺
▸《 #我們的搖滾樂》作者熊一蘋首部散文集。臺北有多夢幻,就有多虛無。這本散文不但是關於個人的自我認同,更是一本關於臺北的記憶之書。2025年7月由 時報出版 推出。
⠀
❏ 作者|陳柏言 ❏
高雄鳳山人,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現為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小說曾獲聯合報文學獎大獎等,並入圍「臺北文學年金」、「臺北國際書展大獎」等。另獲選《聯合文學》雜誌「二十位最受期待的青壯世代華文小說家」、《文訊》雜誌「最值得期待的九○後寫作者」。著有小說集:《 #夕瀑雨》、《 #球形祖母》、《 #溫州街上有什麼?》。預計2025年底推出小說新作。
⠀⠀⠀⠀
▃▃▃▃▃▃▃▃▃▃▃▃▃▃▃▃▃▃▃▃
🖋️《文訊》𝗩𝗼𝗹.𝟰𝟳𝟴|𝟮𝟬𝟮𝟱. 𝟴 🖋️
📚實體雜誌.電子書.各大書店均有販售
🛒購物車加起來👉🏻 https://bookstw.link/7xyxja
🛒電子雜誌也有👉🏻 bit.ly/3IGwifJ
⚡深入當代文學.掌握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