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地nowhere

飛地nowhere Contact information, map and directions, contact form, opening hours, services, ratings, photos, videos and announcements from 飛地nowhere, Publisher, 萬華區中華路一段170-2號, Wanhua District, Taipei.

 #小飛選書|𝟮𝟬𝟮𝟱 臺北詩歌節 《縫隙之光》小書展🌬️🍃🎐​𝟮𝟬𝟮𝟱 臺北詩歌節正式開始了!今年詩歌節以《縫隙之光》作為主題,啟發自「萬物皆有縫隙,光才能從那裡照進來。」(𝙏𝙝𝙚𝙧𝙚 𝙞𝙨 𝙖 𝙘𝙧𝙖𝙘𝙠 𝙞𝙣 𝙚𝙫𝙚𝙧𝙮𝙩𝙝𝙞𝙣𝙜. ...
08/10/2025

#小飛選書|𝟮𝟬𝟮𝟱 臺北詩歌節 《縫隙之光》小書展🌬️🍃🎐

𝟮𝟬𝟮𝟱 臺北詩歌節正式開始了!今年詩歌節以《縫隙之光》作為主題,啟發自「萬物皆有縫隙,光才能從那裡照進來。」(𝙏𝙝𝙚𝙧𝙚 𝙞𝙨 𝙖 𝙘𝙧𝙖𝙘𝙠 𝙞𝙣 𝙚𝙫𝙚𝙧𝙮𝙩𝙝𝙞𝙣𝙜. 𝙏𝙝𝙖𝙩′𝙨 𝙝𝙤𝙬 𝙩𝙝𝙚 𝙡𝙞𝙜𝙝𝙩 𝙜𝙚𝙩𝙨 𝙞𝙣.)即使生命有時灰暗,有時失落,但在縫隙之間,這些不完美也許能化作轉捩點,帶著我們走向不一樣的世界。在縫隙裏,我們看見了詩的可能性。

今年,飛地一樣與詩歌節進行串連合作,規劃為期一個月主題小書展,展出精選詩集選書,書單將會不定期更新!

小書展展期:𝟭𝟬/𝟯~𝟭𝟭/𝟯
贈書方案:買滿𝟭,𝟱𝟬𝟬 或 三本選書,即贈送臺北詩歌節 𝟮𝟬𝟮𝟱《縫隙之光》詩選!

——。——。——。詩選書單——。——。——。

𝟭.《原光》,柏森
𝟮.《小火山群》, 楊佳嫻
𝟯.《醒來,奶油般地:鄭琬融詩集》,鄭琬融
𝟰.《瀕危動物》,騷夏
𝟱.《她的小舌尖時時救我》,曹疏影
𝟲.《石榴海難》,曹疏影
𝟳.《身體演化我:李修慧詩集》,李修慧
𝟴.《沒用的東西》,瞇
𝟵.《工作記事》,陳昌遠
𝟭𝟬.《本週運勢》,陳昌遠
𝟭𝟭.《在我身體裡的那座山Talatokosay A Kapah》 ,嚴毅昇

——。——。——。——。——。——。——。——。——。——。
#飛地書店| | #臺北詩歌節

 #飛地書店日記 大家好,飛地電子報中「飛地書店日記」雙週更新一次,這個專欄是我們希望藉由飛地書店在每個城市的實體空間,來觀察各地華語社群的樣貌,也不斷思考本地與他鄉的關係,以及身為移民要如何與當地其他族群互動等等,當然,我們也記錄開店時有...
08/10/2025

#飛地書店日記

大家好,飛地電子報中「飛地書店日記」雙週更新一次,這個專欄是我們希望藉由飛地書店在每個城市的實體空間,來觀察各地華語社群的樣貌,也不斷思考本地與他鄉的關係,以及身為移民要如何與當地其他族群互動等等,當然,我們也記錄開店時有趣的事。

本期飛地書店日記中有以下內容:
* 年度計畫:一本為讀者製作的小誌
* 紐西蘭來信:在奧克蘭遇見台灣、印度與薩摩亞的故事
* 荷蘭來信:書法課也是新賽道
* 飛地一箱書的樹洞、九月新書排行榜


—— ✧ —— ✧ —— ✧ —— ✧ —— ✧ —— ✧ —— ✧——

【紐西蘭來信:台灣、印度、薩摩亞】 .aotearoanz

//在奧克蘭有一間台灣超商,最近他們小編在threads上很活躍,每一個來奧克蘭打工度假的台灣人貼文下都可以看到她的身影,我們非常佩服她!一直在默默學習。飛地開幕的消息也很快被她看見,迅速互動起來。

我們也在書展認識了奧克蘭的印度書店spoor books,書店負責人是政治哲學博士,販售來自印度的書,同時也做出版。這位負責人覺得,在印度,民族主義過於高漲,他希望可以引入多元聲音,書店內有很多印度不同族群不同觀點的聲音,讀者也主要是奧克蘭當地的離散印度人社群。

飛地pop-up目前坐落的samoa house本身就是一個「飛地」。這棟樓屬於薩摩亞政府,曾是薩摩亞社群聚集地。伴隨著市中心房價上漲和社區的仕紳化,薩摩亞族群逐漸遷至奧克蘭南部。飛地所在的房間,是奧克蘭大學藝術圖書館的一部分。

這座圖書館曾因缺乏資金而被迫關閉,後續他們申請到新的資金,在這棟樓裡重開。他們希望在這棟已經仕紳化的大樓裡保留samoa house的痕跡,因此將圖書館命名為「samoa house library」。//

————紐西蘭店長C

【荷蘭來信:書法工作坊在海牙】 .netherlands

小飛J:大家的毛筆字也寫得太好了吧!令我慚愧!
(小飛國小的毛筆課作業是哥哥幫忙完成···😓

荷蘭店長L:書法老師超級開心!一節課效果可以這麼好,很驕傲,也有動力持續教學。本月底還教大家畫中國畫呢!🤓

—— ✧ —— ✧ —— ✧ —— ✧ —— ✧ —— ✧ —— ✧——

本期飛地書店日記也有「飛地一箱書」的樹洞欄目,各地飛地近期的活動,以及台北飛地的九月新書排行榜。

歡迎訂閱飛地電子報,持續接收小飛來信。✉️
訂閱連結請見評論區,或擊主頁資訊欄獲取。

 #𝐙𝐢𝐧𝐞𝐓𝐚𝐥𝐤 |以書寫對抗遺忘,香港獨立出版探路—— 《備忘錄 𝐌𝐞𝐦𝐨》 創作分享會《備忘錄𝐌𝐞𝐦𝐨 》是以香港為基地的獨立公民組織,從事定期的社會文化議題出版。「性別」、「全球化」、「環境」、「情緒與精神疾病」⋯⋯都是他們所關注...
07/10/2025

#𝐙𝐢𝐧𝐞𝐓𝐚𝐥𝐤 |以書寫對抗遺忘,香港獨立出版探路—— 《備忘錄 𝐌𝐞𝐦𝐨》 創作分享會

《備忘錄𝐌𝐞𝐦𝐨 》是以香港為基地的獨立公民組織,從事定期的社會文化議題出版。「性別」、「全球化」、「環境」、「情緒與精神疾病」⋯⋯都是他們所關注的議題,旨在以書寫對抗遺忘,借反思啟發想像。

從試刊號《壓迫》談香港劏房問題到阿富汗戰爭;第一期以「港鐵」、「外判」、「清潔工」作為關鍵字,看勞工被剝削的困境;第二期從世紀疫症開啟,探討醫療與社會政策問題;第三期《衣架之刺》談各國墮胎權法案的歷史,再延伸至身體的權利⋯⋯第六期《花非花,病非病》,與讀者從不同角度細思精神疾病,不再從「病」的視角出發,讓「病」也可以看見「花開」的可能,到最新一期的《吃掉地球》,看人類如何逐漸將地球啃掉,從飲食所引發的全球環境問題。

這次《備忘錄𝐌𝐞𝐦𝐨》的小編們路過臺北,小飛當然抓緊機會邀請!除了談談他們如何在現實生活裡尋找創作素材和靈感以外,也會聊聊在今日香港,實行獨立出版時遇到的限制。以及他們在書寫對抗遺忘的路上,所看到的風景。

時間|10/14(二)19:00 – 20:30
地點|飛地書店(臺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一段 170-2 號)
講者|《 備忘錄 𝐌𝐞𝐦𝐨》 編輯
入場方式|免費入場,報名請至飛地官網/留言區填寫表單

講者介紹|備忘錄𝐌𝐞𝐦𝐨 編輯
🌟 以書寫對抗遺忘,借反思啟發想像。關注日常生活中被忽視的邊緣群體,亦為本地社會以外的國際議題發聲。在關懷及紀錄個體處境的同時,不忘詰問和批判社會結構。
🌟 相信不同議題之間環環相扣,並致力透過釐清概念、拓闊想像,再結合論述與行動,積極介入不同議題,反抗大大小小的權力不對等。
Instagram:the_memo_hk

#飛地書店| |

\ 飛地想為讀者做一本小誌,徵集你的2025故事 /「靈魂的慾望是命運的先知,當你很執著想擁有一種東西,那是因為你已經在未來擁有了它!所以我一定會過上我想要的生活,擁有想不做什麼就可以不做什麼的能力!」「我不是一個勇敢的人,但在台灣認識的很...
06/10/2025

\ 飛地想為讀者做一本小誌,徵集你的2025故事 /

「靈魂的慾望是命運的先知,當你很執著想擁有一種東西,那是因為你已經在未來擁有了它!所以我一定會過上我想要的生活,擁有想不做什麼就可以不做什麼的能力!」

「我不是一個勇敢的人,但在台灣認識的很多人,這裡給我的包容讓我有勇氣繼續去感知去生活,告訴自己:不要選擇遺忘,不要害怕,不要輕易感到虛無。」

「願你和你想成為的人之間沒有縫隙。」

「在相同的位置,做不一樣的夢。」

這些都是飛地留言簿上的文字。

——。——。——。——。——。

在每一間飛地,都有一本留言簿。

在台北,如果走入坐在沙發上,會發現左手邊的留言簿。這本留言簿上有大家留下滿滿的故事與感想。清邁書架的角落上,小飛邀請你寫下「秘密、許願、留言、沒說出口的話、無處可說的話、說了一萬遍但無比重要值得反覆說的話······」,同時也告訴你「清邁很靈,認真許願」的小字,或許是因為這行小字,也可能讀者看到其他人留下的字條,自己也有話要說,這一盒小字條越來越多,現在有幾百張。荷蘭的櫥窗旁、東京的檯燈上、紐西蘭的書櫃上,也都有這樣一本留言簿。

小飛們在忙碌中也常常看一看這些留言簿,讀讀大家的故事,了解飛地的讀者,看讀者間的互動。在書店的我們常常可以感覺到,飛地的讀者是一群關心世界也願意表達的人。因為有這樣的讀者,才有了這樣的飛地。小飛們常常互相分享這些與讀者們有關的小故事,默默感動,此刻我們也開始思考,這些我們在書店看到的、感受到的,希望更多人也可以看到。

因此,2025的年底,我們決定做一本小誌,這本小誌與飛地的讀者——「你」有關,我們想邀請你一同來創作!

這是一個線上的讀者留言簿,我們準備了四個小問題,關於你的城市、你的2025和影響你的小事。
歡迎你來寫下你的答案。

🟢我們會從中精選內容,出版成書。這是第一年,如果運氣好,我們希望每年都可以有一本這樣的小誌。
🔴如果你的回答被收錄,我們會送你這本製作完成的小誌!
🔵這本小誌也會在各間飛地上架,等你來翻閱~

🌀填寫問卷 可掃描海報中QR code,或查看評論連結。

小飛們祝大家中秋節快樂🎑🥮吃柚子、吃月餅、烤肉、賞月,享受與家人朋友一起度過的時光~而身在其他國家的小飛們,也用自己的方式,來慶祝中秋,像東京此時有中秋節木雕展覽,紐西蘭舉辦了中秋書籤工作坊。希望身在異鄉的朋友們,可以感受到節日的溫暖💙💛💜...
06/10/2025

小飛們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吃柚子、吃月餅、烤肉、賞月,享受與家人朋友一起度過的時光~
而身在其他國家的小飛們,也用自己的方式,來慶祝中秋,像東京此時有中秋節木雕展覽,紐西蘭舉辦了中秋書籤工作坊。
希望身在異鄉的朋友們,可以感受到節日的溫暖💙💛💜
(在留言區可以看到更多照片🖼️


#飛地書店|

\ #小飛選書|絕版 𝐁𝐫𝐞𝐚𝐤𝐚𝐳𝐢𝐧𝐞 上架!/📙🧡​最近飛地來了一批即將絕版的早期𝐁𝐫𝐞𝐚𝐤𝐚𝐳𝐢𝐧𝐞,主題涵蓋性別意識、動物保育、生涯規劃、通識和香港的各種面貌⋯⋯印記了那些年的香港,大家的集體記憶。​部份𝐁𝐫𝐞𝐚𝐤𝐚𝐳𝐢𝐧𝐞 期數...
03/10/2025

\ #小飛選書|絕版 𝐁𝐫𝐞𝐚𝐤𝐚𝐳𝐢𝐧𝐞 上架!/📙🧡

最近飛地來了一批即將絕版的早期𝐁𝐫𝐞𝐚𝐤𝐚𝐳𝐢𝐧𝐞,主題涵蓋性別意識、動物保育、生涯規劃、通識和香港的各種面貌⋯⋯印記了那些年的香港,大家的集體記憶。

部份𝐁𝐫𝐞𝐚𝐤𝐚𝐳𝐢𝐧𝐞 期數數量有限,歡迎私訊小飛查詢,說不定可以找到你一直在默默尋找的那一期呢🔍

#飛地書店 |

\\  #飛地小誌排行榜 𝟬𝟬𝟰 — 𝟮𝟬𝟮𝟱 𝗦𝗲𝗽𝘁𝗲𝗺𝗯𝗲𝗿 🍁//​「咻~」的一聲又來到10月啦,9月的小飛們依舊努力蒐集著來自各地的小誌,從全球小誌徵集開跑至今已經3個月了,你有來飛地逛過我們精心佈置的小誌區嗎(緊盯)​在公布 𝟵...
02/10/2025

\\ #飛地小誌排行榜 𝟬𝟬𝟰 — 𝟮𝟬𝟮𝟱 𝗦𝗲𝗽𝘁𝗲𝗺𝗯𝗲𝗿 🍁//

「咻~」的一聲又來到10月啦,9月的小飛們依舊努力蒐集著來自各地的小誌,從全球小誌徵集開跑至今已經3個月了,你有來飛地逛過我們精心佈置的小誌區嗎(緊盯)

在公布 𝟵 月小誌排行榜前,小飛要額外和大家分享從東京遠道而來的 𝗧𝗵𝗲 𝗧𝗼𝗸𝘆𝗼 𝗧𝗼𝗶𝗹𝗲𝘁 𝗕𝗼𝗼𝗸,如果你喜歡電影《我的完美日常 𝗣𝗲𝗿𝗳𝗲𝗰𝘁 𝗗𝗮𝘆𝘀》,那絕對不能錯過這本隱藏版的 ❝刺紙小書❞

言歸正傳!𝟵 月銷售冠軍仍是熟面孔,是由 #臺灣青年 出品,擁有滿滿臺味的 #一個臺灣 #各自表述,這本關於 ❝臺灣❞ 的蒐集冊,集合了各種街道中的蕃薯台灣標示,最終試圖對 𝗖𝗵𝗶𝗻𝗲𝘀𝗲 𝗧𝗮𝗽𝗲𝗶 / 𝗥.𝗢.𝗖. 的名稱提出叩問。第二名則是 #亞際木刻圖繪小組 的系列小誌,最新出版的 #木刻版畫行動入門 介紹了木版畫的特殊技法,如果你也想創作一本小誌表達訴求,這肯定會是一本最合適教戰手冊。

最後,要介紹首次在排行榜中露面的 #誌𝗭𝗜𝗡𝗘 #性別小眾衣櫃圍牆,紀錄跨性別故事,以及推動香港同性婚姻合法化等專題;10月底就將舉辦臺灣同志遊行,在這時讀讀這本小書,真的再適合不過。另一本 #紅林 #豪華論,市集翻閱度超高,有人的豪華是「一天吃完24顆金莎巧克力」,有人的豪華是「在裝滿海膽、干貝和鮭魚的大浴缸,和喜歡的人泡在裡頭吃個過癮」,你心目中的豪華又是什麼?

至於照片中怎麼會沒有 #馬來素描和 #飯丸 呢?因為一不小心就完售啦!你還不來看看我們的小誌區嗎~

——。🗞 ——。🗞 ——。🗞 ——。🗞 ——。🗞 ——。🗞

❶ 《 #一個臺灣 #各自表述》,臺灣青年
❷ 《 #木刻版畫行動入門》,亞際木刻圖繪小組
❸ 《 #性別小眾衣櫃圍牆》,誌𝗭𝗜𝗡𝗘
❹ 《 #豪華論》,紅林
❺ 《 #備忘錄》,𝗧𝗵𝗲 𝗠𝗲𝗺𝗼 𝗛𝗞
❻ 《 #馬來素描》,𝟱𝟭𝗣𝗲𝗿𝘀𝗼𝗻𝗮𝗲
❼ 《 #飯丸 𝘇𝗶𝗻𝗲 𝗼𝗳 𝗽𝗻𝗴 𝘂𝗮𝗻》,現地計畫
❽ 《 #婉如》,𝗦𝗮𝗻𝗱𝗿𝗮

——。🗞 ——。🗞 ——。🗞 ——。🗞 ——。🗞 ——。🗞

✨ 全球小誌寄售徵集中:https://forms.gle/z3uwuJ7qLtY6PWmv5
#飛地書店| | #小誌|

\\飛 地 排 行 榜 𝟮𝟬𝟮𝟱 - 𝟬𝟵//📕📘​𝟵月踏入開學的季節,漸漸感受到秋天的氣息,而飛地排行榜也換上了一番新氣象。​謝謝大家的支持,飛地出版新書《認識我的人慢慢忘了我》登上了排行榜第 𝟭 位!最近小飛還在店裡配合規劃了❝不想上班...
01/10/2025

\\飛 地 排 行 榜 𝟮𝟬𝟮𝟱 - 𝟬𝟵//📕📘

𝟵月踏入開學的季節,漸漸感受到秋天的氣息,而飛地排行榜也換上了一番新氣象。

謝謝大家的支持,飛地出版新書《認識我的人慢慢忘了我》登上了排行榜第 𝟭 位!最近小飛還在店裡配合規劃了❝不想上班 只想躺躺❞ 的迷你展,歡迎來看看,說不定可以找到屬於你的慵懶之書!

第 𝟮 位是 《如水》第 𝟭𝟴 期休刊號,最後一期的如水,以❝記憶與歷史❞作為主題,探討香港社群的集體記憶如何成為歷史,在創刊至休刊的 𝟱𝟰 個月裡,《如水》陪同許多讀者共同經歷和成長,也成為大家心中回憶的一部份。

新上榜《我們所愛的遊樂場》以小孩眼睛看世界,來自烏克蘭和香港的小主角們,離鄉背井,離開家鄉的遊樂場,在陌生的遊樂場相遇,成為好朋友,也看到了這世界不一樣的可能性,是一本悲傷中帶著希望的書。《洞》是小飛最近私心喜愛的書之一,既寫女性的迷惘與困境,也寫與貓的成長記憶。

《𝐈 𝐚𝐦 𝐥𝐨𝐬𝐢𝐧𝐠 𝐰𝐞𝐢𝐠𝐡𝐭,𝐧𝐨𝐭 𝐟𝐚𝐢𝐭𝐡》 ​ 記錄大家對邵家臻的思念,離開的人,依然在大家的記憶裡鮮明的活著;同樣新上榜的《看不見的說話:聾人在司法傳譯制度之不公》,透過追蹤六個聾人及弱聽人士的法庭案,揭示司法傳譯制度不公。

——。——。——。飛地九月排行榜——。——。——。

𝟭.《 #認識我的人慢慢忘了我》,周慧,飛地工作室,𝟮𝟬𝟮𝟱
𝟮.《如水第18期|休刊號》,如水,𝟮𝟬𝟮𝟱
𝟯.《 #裸山》,韓麗珠,木馬文化,𝟮𝟬𝟮𝟱
𝟰.《 #黎智英傳:從億萬富翁,到中國最懼怕的批評者》, 祁福德,明白文化,𝟮𝟬𝟮𝟱
𝟱.《 #2019 :香港的轉折點》, K同學、 吳小姐,新銳文創,𝟮𝟬𝟮𝟱
𝟲.《 #最後一課:在時代盡頭,留給未來的重逢之書》, 陳健民,陳祖為,邢福增,張燦輝,飛地工作室,𝟮𝟬𝟮𝟰
𝟳.《 #我們所愛的遊樂場》, 安娜‧薩維拉,希望學,𝟮𝟬𝟮𝟱
𝟴.《 #洞》,蔡曉玲,時報出版,𝟮𝟬𝟮𝟱
𝟵.《 am losing weight, not faith》,藍藍的天,𝟮𝟬𝟮𝟱
𝟭𝟬.《 #看不見的說話:聾人在司法傳譯制度之不公》,編輯 關震海, 誌傳媒,𝟮𝟬𝟮𝟱

——。——。——。——。——。——。——。——。——。——。

#飛地每月排行榜| #飛地書店

\飛地 × 中研院 香港文物迷你展 𝟬𝟬𝟰/​❝還有不到五年,英國便會結束對香港的管治。一個章節將會結束,接著另一個章節便會開始。現在是時候訂定我們未來五年的目標,現在是時候弄清楚我們希望未來的香港是甚麼模樣⋯⋯我的目標很簡單,就是要保障香...
29/09/2025

\飛地 × 中研院 香港文物迷你展 𝟬𝟬𝟰/

❝還有不到五年,英國便會結束對香港的管治。一個章節將會結束,接著另一個章節便會開始。現在是時候訂定我們未來五年的目標,現在是時候弄清楚我們希望未來的香港是甚麼模樣⋯⋯我的目標很簡單,就是要保障香港的生活方式。這個生活方式,不單在物質和文化方面為我們帶來了重大的利益,而且更融合了大家都珍惜的價值觀。❞——彭定康

在飛地香港 𝟱𝟬 書架上,其中一本書是由香港末代總督彭定康先生撰寫的《香港日記》,他在 𝟭𝟵𝟵𝟮 年 𝟳 月,以末任英國派任總督的身分前往香港,直到 𝟭𝟵𝟵𝟳 年香港主權需移交中國前,彭定康記錄了有關香港作為英國殖民地的日記和回歸前的重大事件。

來到 飛地 × 中研院 香港文物迷你展 𝟬𝟬𝟰期,這次將展出《香港的未來:五年大計展新猷 - 總督彭定康先生施政報告》。在報告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彭定康先生透過「穩定財經」、「家長和優質教育」、「為將來建設」、「社會責任」、「紓緩房屋短缺的情況」⋯⋯等切角出發,維持香港成為具競爭力的經濟體系,並以保障香港未來的安定繁榮為遠景的政策。

——。💾——。💾——。💾——。💾——。
項目:香港的未來:五年大計展新猷 - 總督彭定康先生施政報告
作者:彭定康
編號:GOVP-CE-POLICY-1992C

香港特首沿襲港英政府傳統,於每年𝟭𝟬月發表《施政報告》,今年李家超把發布日期提前到九月。𝟭𝟵𝟵𝟮年末代港督彭定康在𝟭𝟬月𝟳日發表任內第一份《施政報告》—《香港的未來:五年大計展新猷》。報告核心是憲制改革,當中有關𝟵𝟱年立法局選舉的「新九組」最具爭議,方案提出新增 𝟵 個功能組別由界別內所有在職人士,以一人一票方式選出立法局代表。中方強烈反對,指方案「三違反」(違反《中英聯合聲明》、《基本法》銜接原則與外交協議),時任港澳辦主任的魯平斥責彭定康是「千古罪人」。


——。💾——。💾——。💾——。💾——。
從 𝟮𝟬𝟮𝟱 年 𝟳 月開始,除了香港𝟱𝟬書櫃以外,飛地將提供另一種觀看香港過去的方式,我們與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的香港研究資料庫合作,從他們收集到過萬筆見證香港公民社會變遷的資料當中,選出代表性的實體檔案在書店展出。

這個常設迷你展覽將會定期更新,儘管迷你,但展品濃縮了香港公民社會變遷的重要痕跡,極其珍貴。也希望各位來飛地的讀者,在這些展品裡中,找到窺見香港過去的一扇窗。
——。💾——。💾——。💾——。💾——。
#飛地書店| #飛地展覽

\ #小飛上新書:每月新書📕📘📙/​不知不覺,小飛已經陪伴大家度過第 𝟰 個開學日了!最近觀察到不少年輕讀者走進飛地,都會在人文社科的書架前徘徊,似乎是在尋找與作業相關的書籍,也有臉上掛著大大黑眼圈的讀者,舒服坐在沙發上,挑一本小說,慵懶度...
27/09/2025

\ #小飛上新書:每月新書📕📘📙/

不知不覺,小飛已經陪伴大家度過第 𝟰 個開學日了!最近觀察到不少年輕讀者走進飛地,都會在人文社科的書架前徘徊,似乎是在尋找與作業相關的書籍,也有臉上掛著大大黑眼圈的讀者,舒服坐在沙發上,挑一本小說,慵懶度過週末,從教科書裡暫時逃離⋯⋯

本月小飛推書非常豐富,有來自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的 𝟯 本書,《虛擬親密:約會軟件中的性別及酷兒政治》融合性別、科技與酷兒研究視角,揭示約會軟件既挑戰也鞏固著父權與異性戀本位的既有社會規範,呈現了新興科技對當代中國親密關係、性別秩序與公共生活的多維度重構。另一本《摩登女郎:消費、現代性與全球化(1920至1930年代)》將性別史置於世界史的框架下,從五大洲、九個國家各具特點的摩登女郎,檢視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商品、理念、文化的全球流動如何形塑了女性的特質和處境。《從彼島到此島:印尼華僑的離散故事》記錄了𝟭𝟵𝟱𝟬 年一代人經歷印尼與中國的漂泊後,為何選擇在香港落地生根。

《手機時代的孤獨哲學》從哲學、神經科學、心理學、社會學觀點出發,分析在網路、手機讓人與人互動零距離的世界,人們失去了享受獨處的能力;《人類怎麼學》引用文化人類學時常提到的概念作為分類,讓讀者更能夠透過這些概念去了解世界。離島出版新書《澎湖怪談妖獸多?!妖怪專家跳島採集旅行》採集澎湖人口耳相傳的在地奇談,既是一本澎湖旅遊手記,也是妖怪踏查經驗的記錄。

匡靈秀新作《地獄修業旅行》以魔法世界為背景,銳利地諷刺現實中學術環境;香港作家月巴氏小說《在場人》寫男女穿梭不同商場並偶然重逢、分別的故事⋯⋯還有許多許多好書,歡迎來飛地看看!

——。📖——。📖——。📖——。📖——。
𝟭.《摩登女郎:消費、現代性與全球化(1920至1930年代)》, 全球摩登女郎研究小組 , #香港中文大學
𝟮.《虛擬親密:約會軟件中的性別及酷兒政治》 陳力深, #香港中文大學
𝟯.《澎湖怪談妖獸多?!妖怪專家跳島採集旅行》 ​ 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 #離島出版
𝟰.《人類怎麼學:比大數據更重要的事,人類學教你顛覆成見、突破盲點的洞察思考》, 馬修.恩格爾克 ​ , #聯經出版
𝟱.《手機時代的孤獨哲學》 ​ 谷川嘉浩 , #野人
𝟲.《從彼島到此島:印尼華僑的離散故事》, 張宏艷 , #香港中文大學
𝟳.《在場人》 月巴氏, .PLUS LIMITED ​
𝟴.《在夢之屋》,卡門・瑪麗亞・馬查多 #啟明出版
𝟵.《上一堂「慰安婦」的課:一位日本中學教師的戰鬥紀實》平井美津子, #黑體文化
𝟭𝟬.《蕉葉與樹的約定》Nakao Eki Pacidal , #鏡文學
𝟭𝟭.《口袋沒你想得那麼簡單:從功能配件到文化象徵,小小口袋如何裝進性別、權力與身體政治》 漢娜‧卡爾森, #馬可孛羅
𝟭𝟮.《媽媽吃魚頭:臺灣飲食學者的家庭餐桌小史》陳玉箴, #聯經出版
𝟭𝟯.《地獄修業旅行》匡靈秀, #臉譜

——。📖——。📖——。📖——。📖——。
#小飛推書| #閱讀| #飛地書店

 #小飛選書:《洞》🕳️🐈‍⬛​❝當我終於要被生活打敗以前,我必會想像著那個無所事事的時刻。❞​何謂生活的理想標準?作為成年女子,何謂正確的路徑?這是閱讀輯一〈洞〉時最大的感受。​𝟯𝟮 歲的曉玲,擁有了第一所屬於自己的房子,但隨之而來,是來...
25/09/2025

#小飛選書:《洞》🕳️🐈‍⬛

❝當我終於要被生活打敗以前,
我必會想像著那個無所事事的時刻。❞

何謂生活的理想標準?作為成年女子,何謂正確的路徑?這是閱讀輯一〈洞〉時最大的感受。

𝟯𝟮 歲的曉玲,擁有了第一所屬於自己的房子,但隨之而來,是來自母親如影隨形的疑問,未婚女子、過了𝟯𝟬 歲、買了房子、終必指向孤獨終老的路徑⋯⋯母親的擔憂聽來如此迫切:「我還是覺得結婚比較好。」來自最親近的人的憂慮,如同蜘蛛網般不斷擴張,形成巨大的網狀,包裹著作者內心。

作者不禁懷疑:「我曾經想過比較好這件事,如果你有選擇的權力,是否站在人群的那一邊比較好?」

《洞》的封面是身穿綠裙的女生背對讀者,看著房間一隅,我們無法看到她的神情,但單從背影,以及那蒼白的牆壁,我們能感受到無形的壓迫,像是某種來自外在,滲透到內在的壓力,使得她必須獨自面對。或是,這個空間對她來說,是一個安全洞穴,在此,她不須面對任何人。

書中也有輕盈的片段,來自貓城古晉的作者愛貓,輯二〈貓都不見了〉截取與貓相處的時光,這些貓們,是曉玲成長的一部份,在生命裡停留和離去,在作者移動的旅程裏,貓們踏著小小的腳步,在記憶裡輕輕踩上腳印。

本週日飛地將舉辦 祕密生長,愛無邊界——《洞》新書座談(台北場), 由作者蔡曉玲 和 楊佳嫻老師進行對談,歡迎讀者在飛地官網 / 留言處連結 報名參加!

#飛地書店| 時報出版思潮線線

❝  #走過兩遍的路:悼念中國歷史學家  #柯文(𝑃𝑎𝑢𝑙 𝐴. 𝐶𝑜ℎ𝑒𝑛)❞​𝟸𝟶𝟸𝟻 年 𝟿 月 𝟷𝟻 日,著名歷史學家柯文於美國波士頓逝世,享年 𝟿𝟷 歲。​作為中國研究的重磅學者,柯文師承費正清(𝐽𝑜ℎ𝑛 𝐾. 𝐹𝑎𝑖𝑟𝑏𝑎𝑛𝑘)...
24/09/2025

❝ #走過兩遍的路:悼念中國歷史學家 #柯文(𝑃𝑎𝑢𝑙 𝐴. 𝐶𝑜ℎ𝑒𝑛)❞

𝟸𝟶𝟸𝟻 年 𝟿 月 𝟷𝟻 日,著名歷史學家柯文於美國波士頓逝世,享年 𝟿𝟷 歲。

作為中國研究的重磅學者,柯文師承費正清(𝐽𝑜ℎ𝑛 𝐾. 𝐹𝑎𝑖𝑟𝑏𝑎𝑛𝑘)與史華慈(𝐵𝑒𝑛𝑗𝑎𝑚𝑖𝑛 𝐼. 𝑆𝑐ℎ𝑤𝑎𝑟𝑡𝑧),在美國學界提出中國歷史學的新取向: #中國中心觀,認為中國歷史研究應跳脫傳統 #西方中心 的偏見,不再只用對西方歷史的期待來看待中國,甚至將所有中國有意義的歷史變化都歸因於西方衝擊;相反地,研究應轉向了解中國歷史本身、進程的細節,以及中國人如何觀看自己,進而強調:中國「自身」才是造成變化的主因。

對歷史研究十分著迷的柯文,也曾於𝟷𝟿𝟼𝟶年夏天來台學習中文,期間住在臺北日式住宅,感受著當時政治環境的迅速變革和市井小民的喧鬧市聲:人力三輪車、自行車叮鈴鈴地作響、人們聊天招呼,以及車伕要人讓道的大喊。有趣的是,柯文當時所描寫的「家戶四面圍繞著高牆,牆頭上有著碎玻璃」的景象,在𝟼𝟶年後的臺北街頭依舊存在。

❝ 過去不會再變,但研究歷史的人卻生活在一個不斷變化的世界。❞ 各個世代的人們所書寫的歷史,都有著各世代的獨特痕跡,反映了當代的價值觀、偏好、焦慮與缺陷。柯文《 #走過兩遍的路: #我的中國歷史學家之旅》即是這樣的著作,不只是一本自傳,更揭露了其對中國歷史問題的思考演變。

在悼念的日子裡,也許可以試著讀讀這本哲人留下的文字,在珠璣裡揣摩另一種觀看歷史的方式。

——。💾——。💾——。💾——。💾——。

#飛地書店

Address

萬華區中華路一段170-2號, Wanhua District
Taipei
170

Opening Hours

Tuesday 13:00 - 21:00
Wednesday 13:00 - 21:00
Thursday 13:00 - 21:00
Friday 13:00 - 21:00
Saturday 13:00 - 21:00
Sunday 13:00 - 21:00

Telephone

+88622371030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飛地nowhere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飛地nowhere:

Share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