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銀行 Bank of Culture

文化銀行 Bank of Culture 臺灣第一間文化銀行。

我們致力於文化保存與文化永續。讓「文化」不只是個名詞,而能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  |今天是  #國際冷笑話日 行長出了三則文史冷笑話要來跟行員們交流交流......…❓如果你覺得行長講的不好笑🥱🥱🥱留言放馬過來👊👊👊⠀⠀📧@那位最愛講文史冷笑話的朋友告訴他該出場了🤙⠀⠀⠀⠀⠀💳 ⽂化ATM,歡迎您隨時來快速提領文化...
24/07/2025

💳 |今天是 #國際冷笑話日
行長出了三則文史冷笑話
要來跟行員們交流交流......

❓如果你覺得行長講的不好笑🥱🥱🥱
留言放馬過來👊👊👊
⠀⠀
📧@那位最愛講文史冷笑話的朋友
告訴他該出場了🤙
⠀⠀⠀⠀⠀
💳 ⽂化ATM,歡迎您隨時來快速提領文化
我們下次見!
⠀⠀⠀⠀⠀
❤️冷笑話日限定,博君一笑勿當真
拜拜選對神,邪門歪道不可行🙏
⠀⠀⠀
📷 圖片來源|
圖一、圖二、 舟集 Boattoad。小門土地公廟 10 土地公像。wikimedia。(CC BY-SA 4.0)。
圖三、圖四、Outlookxp。永靖鄭成功紀念館延平郡王像。wikimedia。(CC BY-SA 4.0)。
圖五、圖六、Unknown Chinese artist。Portraits of Famous Men - King Wu of Zhou。wikimedia。(public domain)。

#文化銀行
#有趣 #笑話 #冷笑話 #趣味 #諧音梗 #諧音 #神明
#土地公 #福德正神 |扶得正神
#鄭成功 #開臺聖王 |開台啦,先開個五小
#周武王 |週五王

📢    #行長廣播|拉麵還有紀念日?快來碗臺灣味的日本拉麵吧!⠀⠀行員們今天來碗拉麵了嗎?7/11正是「日本拉麵協會」訂下的「拉麵之日」期待以此推廣拉麵的文化價值⠀⠀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日本竟然有兩款拉麵竟與臺灣有淵源?!👉滑動圖片,行長帶...
11/07/2025

📢 #行長廣播|拉麵還有紀念日?快來碗臺灣味的日本拉麵吧!
⠀⠀
行員們今天來碗拉麵了嗎?
7/11正是「日本拉麵協會」訂下的「拉麵之日」
期待以此推廣拉麵的文化價值
⠀⠀
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
日本竟然有兩款拉麵竟與臺灣有淵源?!
👉滑動圖片,行長帶你解密!
⠀⠀
❓你覺得日本拉麵還可以加入哪些臺灣元素?
趕快留言跟行長分享吧!
⠀⠀
• 參考資料|
翁玲玲(2009)。從外食到國食:日本拉麵國族化初探。載於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主編),Chinese and northeast asian cuisines: local, national, and global foodways.(頁8-1-8-19)。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
⠀⠀
📷 圖片來源|
圖一取自小太刀。CodazziTaiwanRamen。wikimedia。(CC BY-SA 3.0)。
圖四取自:ja:User:(WT-ja) Tatata。JP-23 Nagoya Taiwan Ramen。wikimedia。(CC BY-SA 4.0)。
圖六取自‡ M ‡ (liuxia)。Ajisen ramen shop by liuxia in Shenzhen, China。wikimedia。CC BY 2.0。
圖八取自aquawill。製麵廠的小貓。數位島嶼。(CC BY-NC-SA 3.0 TW)。
⠀⠀
#文化銀行 #最新時事
#拉麵之日 #拉麵 #拉麵控 #拉麵推薦 #臺灣拉麵 #台灣美食

💳  |什麼夏至民俗活動,主角身價高達500萬?⠀⠀#吃過夏至麵一天短一線#夏至 要到啦!做為北半球白天最長的一天,也是古代稻麥剛收割的時節,人們會製成新鮮麵食形成吃「夏至麵」的習俗,而白天也如同吃下肚的麵條越拉越短啦!然而在臺灣南部,其實...
19/06/2025

💳 |什麼夏至民俗活動,主角身價高達500萬?
⠀⠀
#吃過夏至麵一天短一線
#夏至 要到啦!做為北半球白天最長的一天,也是古代稻麥剛收割的時節,人們會製成新鮮麵食形成吃「夏至麵」的習俗,而白天也如同吃下肚的麵條越拉越短啦!
然而在臺灣南部,其實還有一項「鬥蟋蟀」的習俗,到底是怎麼回事?
⠀⠀
#已發起戰鬥邀請
原來夏至不只陽氣最旺,也是蟋蟀們進入戰鬥模式的開關。牠們為了求偶、搶地盤,叫聲變大、行為更激烈!
此時正巧稻麥收割、農忙告一段落之時,人們便會就地抓取舉辦鬥蟋蟀大賽,成為全農村圍觀的熱血擂台。
⠀⠀
#古代人真會玩?
其實鬥蟋蟀最早可追溯至唐朝,人們除了己經懂得欣賞蟋蟀的鳴叫外,也懂得鬥蟋蟀。
到了南宋,則進一步觀賞鬥蟋蟀,還出現了《促織經》一本關於蟋蟀飼養、分辨、鬥蟋技巧的專書。
⠀⠀
#鬥蟋蟀可是有規則的!
比賽採單淘汰制,鬥前要先使用雙手拍出聲響使蟋蟀跳動熱身,名為「溜蟀」,接著用貓鬚做的「逗弄棒」激發鬥志,再拉開隔板讓牠們決鬥。
⠀⠀
#一隻價值500萬?
隨著時間流逝,「鬥蟋蟀」也發展出如賽鴿一樣的飼養產業與賽程!為了培育出冠軍級蟋蟀,雲林著名的蟋蟀達人安哥從配種開始做起,首選虎頭老鼠尾、牙齒大又厚的外型,就連食物也有講究!除了兩次出國比賽贏得冠軍,更有買家當場以近500萬台幣購買。
⠀⠀
#小蟋蟀登上大螢幕
臺灣常見的鬥蟋蟀品種「黃斑黑蟋蟀」,又稱「黑龍仔」。2008年時,當時的新聞局曾與國家地理頻道合作5部紀錄片「綻放真台灣2」,其中一部《黑龍過江》便帶領觀眾看見安哥(謝爵安)老師如何傳承蟋蟀文化,讓這項民俗技藝成為臺灣驕傲!
⠀⠀
#把蟋蟀當吉祥物
臺南新化自1980年代起每年都會舉辦「鬥蟋蟀比賽」,不僅有選手村給蟋蟀休息,甚至吸引美國ABC廣播電台前來採訪呢!如今雖無定期舉辦,但蟋蟀已成為新化的吉祥物、年貨大街活動、虎頭埤蟋蟀館等形式融入在地生活中呢!
⠀⠀
#鬥的是背後那份精神
看似不起眼的鬥蟋蟀,背後卻藏著地方記憶、節氣智慧和文化傳承。這項活動早已超越「玩」,而是成為一代人共同的記憶。
今天的我們,或許不會再拿罐子抓蟋蟀,但只要這份記憶還有人講,「鬥蟋蟀」的精神就還會存在!
⠀⠀
❓ 行員的童年都玩些什麼呢?
還是你也有鬥過蟋蟀?
歡迎留言跟行長分享!
⠀⠀
📧 @你那位比蟋蟀還兇的朋友
⠀⠀
💳 ⽂化ATM,歡迎您隨時來快速提領文化
我們下次見!
⠀⠀
• 參考資料|
夏起玲(2008)。台灣蟋蟀「黑龍仔」科博館登場。台灣新聞網。
臺南市新化區公所(2017)。大目降風情。
黃唯碩(2021)。酷暑難耐的夏至 竟延伸出特殊民俗遊戲?寶島神很大。
黃文記(2023)。恢復鬥蟋蟀民俗文化 新化豐榮里7/1辦「逗」蟋蟀。CDNS M 中華日報。
黃文記(2023)。新化逗蟋蟀 大人憶童年、小孩鮮體驗。CDNS M 中華日報。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2025)。觀光休閒昆蟲系列-鬥蟋蟀。
⠀⠀
📷 圖片來源|
圖一:使用Gemini AI生成
圖二:SavidgeMichael。A Burst of Sunlight in Tupelo Meadow。wikimedia。(CC BY 4.0)。
圖三:gailhampshire。Valbona National Park. Albanian Alps。wikimedia。(CC BY 2.0)。
圖四:促織經 種樹書 附農桑撮要。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圖五:André Castaigne。Native sport in China- a cricket fight。wikimedia。(public domain)。
圖六:台灣第一等 八大電視。台灣第一等【世界冠軍鬥蟋蟀 一隻身價500萬】雲林_精選版。YT
圖七:綻放真台灣2(Taiwan to the world 2)。東海大學圖書館視聽資料部落格(Introduction of THU library multimedia)
圖八:臺南市新化社區營造協會。
圖九:臺南市政府 官網。
⠀⠀
#文化銀行
#小知識 #有趣 #冷知識 #蟋蟀 #鬥蟋蟀 #節氣 #黑龍仔

🤵‍♂  #歡迎光臨文化銀行|走進昭和時代的基隆🔍那些課本裡沒告訴你的正「港」歷史!⠀⠀⠀⠀當年船隻一靠岸,基隆港就熱鬧到不行!不只商機滿滿,更是匯集時尚與潮流的最前線——⠀⠀⠀⠀📖 那些課本沒教的事,行長偷偷告訴你🤫✅基隆港其實不是一座天...
07/06/2025

🤵‍♂ #歡迎光臨文化銀行|走進昭和時代的基隆🔍那些課本裡沒告訴你的正「港」歷史!
⠀⠀⠀⠀
當年船隻一靠岸,基隆港就熱鬧到不行!
不只商機滿滿,更是匯集時尚與潮流的最前線——
⠀⠀⠀⠀
📖 那些課本沒教的事,行長偷偷告訴你🤫
✅基隆港其實不是一座天然良港!?
✅從日貨到洋貨,穿搭流行一手掌握!
✅一座廟,兩段政權記憶,是誰說了算?
✅從築港到市區改正,各方勢力搶灘插旗🚩
⠀⠀⠀⠀
想穿越時空,走訪一趟昭和時代的基隆嗎?
那可別錯過雨都漫步舉辦的「昭和10年の義重町」實境解謎遊戲!
⠀⠀⠀⠀
📧 快留言@那位超愛解謎的朋友
一起來場基隆港都大冒險吧!
⠀⠀⠀⠀
🕵️‍♂️【昭和10年の義重町】
🔸遊戲範圍|基隆港周圍(包含國門廣場、海洋廣場、忠烈祠、義二路街區、基隆塔等)
🔸遊玩時間|約2-3小時(僅供參考,依玩家實際遊玩狀況而定)
🔸主辦單位|雨都漫步
🔸限定好禮|免費贈送專屬設計小禮+喫茶一杯
🔸報名連結|https://keelungworkation.cc/bankofculture
⠀⠀⠀⠀
🙋‍♂️ 文化銀行,謝謝您的光臨
我們下次見!
⠀⠀⠀⠀
• 參考資料|
何昱泓(2018)。【風城雨都】鍵盤基隆小旅行:從築港工程到地下旭川,百年來港都大改造的歷史軌跡。故事StoryStudio。
雨都漫步(2022)。從貿易發展到常民生活,一探基隆港古往今來,看港與港都人的故事。微笑台灣。
賴奕諭(2020)。台灣第一座現代化都市:日治時期流行與前衛的基隆。VERSE。
⠀⠀⠀
📷 圖片來源|
圖一、七 取自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網
圖三 (臺灣八景之一)基隆港。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 3.0 TW)
圖四 臺灣北海岸基隆進口圖。中研院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系統。
圖五 基隆市街圖(1935)。中研院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系統。
圖八 取自國家文化記憶庫
圖十 取自雨都漫步官網
⠀⠀⠀
🤝IG、FB|雨都漫步 KeeLung For A Walk
⠀⠀⠀
#文化銀行 #基隆 #文化
#基隆實境遊戲 #基隆景點
#基隆旅遊 #基隆塔 #鈴蘭燈 #海港大樓
#昭和10年の義重町 #實境解謎

🤵‍♂  #歡迎光臨文化銀行|「請支援輸贏!」打到頭破血流的端午習俗!端午節又到了,行員們不外乎是吃粽子、看龍舟、玩立蛋、喝雄黃(其實有毒,千萬別喝啊!!!)⠀⠀幾杯黃湯下肚後,用鍵盤戰端午、南北粽,網路上充滿了快活的空氣。⠀⠀然而百年前的...
30/05/2025

🤵‍♂ #歡迎光臨文化銀行|「請支援輸贏!」打到頭破血流的端午習俗!
端午節又到了,行員們不外乎是吃粽子、看龍舟、玩立蛋、喝雄黃(其實有毒,千萬別喝啊!!!)
⠀⠀
幾杯黃湯下肚後,用鍵盤戰端午、南北粽,網路上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
然而百年前的祖先們,可是從物理上「戰端午」——
互丟石頭的「石戰」!
✅沒見血不罷休
✅打到見祖先也OK
✅不打就會有瘟疫降臨
⠀⠀
究竟是怎麼回事?!
⠀⠀
👉點擊圖片,帶行員解密
⠀⠀
❓ 行員們還聽過哪些臺灣端午的奇聞逸事?
歡迎留言給行長知道~
⠀⠀
📧@那位常把輸贏掛嘴邊的朋友,
告訴對方你並不怪他
⠀⠀
🙋‍♂️ 文化銀行,謝謝您的光臨
我們下次見!
⠀⠀
• 參考資料|
楊佳霖(2011)。從祛疾避疫到狂歡暴動的「蒙昧惡俗」:論臺灣端午節的石戰習俗。臺灣文獻季刊62卷2期。取自:https://reurl.cc/o8oZkV。
漢珍數位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3)。台灣日治時期端午習俗。漢珍雲端藏書閣。取自:https://www.tbmc.com.tw/blog/?p=723。
⠀⠀
📷 圖片來源|
圖一~三、七~九 由ChatGPT 繪製。
圖四 〈擲石舊例〉。《臺灣日日新報》。1899年(明治32年)6月24日,第4版。
圖五、十一 〈端午惡習〉。《臺灣新民報》。1933年(昭和8年)5月31日,第3版。
圖六 賴襄南。〈鹿港の石合戰〉。《民俗臺灣》。1942年(昭和17年)5月15日,第2卷第5號。
圖十 菱川師宣。菖蒲の節句,石合戦を描く。wikimedia。(​​Public domain)。
⠀⠀
#文化銀行
#報導 #議題 #歷史 #文化 #故事 #端午 #端午節 #石戰 #石合戰

23/05/2025

📺 #臺灣太廟啦|連神明都要住大樓?

搭電梯才能參拜的廟
你知道在哪嗎?

💳 ⽂化ATM,歡迎您隨時來快速提領文化
我們下次見!

• 參考資料|
阮素芬。改建後的臺北法主真君廟。建檔單位: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 3.0 TW +)。
賴伯威(2017)。【影像】寄生之廟:臺灣都市夾縫中的街廟觀察。農傳媒。

#文化銀行 #台北 #大同區 #大稻埕 #法主公廟 #法主公 #法主真君 #懸空廟 #慈聖宮 #霞海城隍廟 #台灣奇廟 #台灣文化 #冷知識 #廟 #廟宇

14/02/2025

📺 |這繞境太累了,使出鐵牛拉轎吧!

行員敢挑戰嗎?
兩天跑山50公里的繞境在這!

💳 ⽂化ATM,歡迎您隨時來快速提領文化
我們下次見!

• 參考資料|
白杞寮迎觀音請媽祖。國家文化資產網 官網。
wangwang lee(2024)。2024白杞寮迎觀音請媽祖(甲辰年)遶境活動。健行筆記。
白杞寮迎觀音請媽祖。國家文化資產網 官網。
(2020)白杞寮玉山岩五村13緣平安繞境。白杞寮誌 Liâu Life。
(2020)玉山岩開基觀音佛祖 白杞寮的大媽由來。白杞寮誌 Liâu Life。
(2024)竹崎鄉五村十三庄白杞寮迎觀音請媽祖平安祈福遶境。嘉義縣政府 官網。
(2025)白杞寮迎觀音、請媽祖。台灣文民「看文化、聽民俗、玩體驗」。
(2020)民俗-白杞寮迎觀音請媽祖。嘉義縣文化觀光局。
(2024)王善嬿。香路馬拉松!嘉義竹崎「白杞寮迎觀音請媽祖」3/16、17遶境。自由時報。

📸 謝謝 白杞寮誌 Liâu Life、 深海魚 提供照片與資訊協助 ❤️

#文化銀行
#文化 #台灣文化
#白杞寮玉山岩五村十三庄迎觀音請媽祖 #白杞寮 #白杞寮玉山岩
#遶境 #香路馬拉松

【2024年度回顧】:系上課程修滿:好也雙主修了:期末拿了第一:媽媽問以後要幹嘛:親戚說學校教的沒用⠀⠀⠀📭沒事,總之春季實習大徵才就是現在!✹✹ 誠徵  #實習生、 #專案企劃、 #平面設計、 #社群設計、 #品牌行銷 ✹✹成為文化銀行的...
08/02/2025

【2024年度回顧】
:系上課程修滿
:好也雙主修了
:期末拿了第一
:媽媽問以後要幹嘛
:親戚說學校教的沒用
⠀⠀⠀
📭沒事,總之春季實習大徵才就是現在!
✹✹ 誠徵 #實習生、 #專案企劃、 #平面設計、 #社群設計、 #品牌行銷 ✹✹
成為文化銀行的實習生
可以盡情的發揮、摸索、嘗試與學習
補齊求職前的最後一塊拼圖吧🤜🤛
⠀⠀⠀
✹文化銀行在找這樣的你:
▶▶熱愛臺灣文化、相信行銷之力能讓傳統文化走進生活、融入你我身旁的你;▶▶熱愛設計或插畫、重視文化、相信設計與美能讓文化成為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你。
⠀⠀
✹文化銀行在做什麼?
我們是致力於在地文化永續的媒體設計公司,經營關注傳統文化的社群粉絲,以及一個我們親自採集臺灣200多個文化故事的媒體網站。

在過去幾年,我們做過許多文化/文史/文學類型的展覽策劃、書籍刊物設計與製作、CI設計與商品開發,試著用設計與生活語言轉譯文化,期許能將文化的力量更為遠播。
(歡迎上behance:https://pse.is/5q5v7z)

社群上我們以有趣、好玩的方式降低民眾認識文化的門檻,介紹臺灣小吃、民俗信仰、傳統工藝等等。我們也常參與文化活動的社群經營,如文博會、大溪大禧、新文化運動月等。
(歡迎參觀粉專:https://reurl.cc/g4qW7L)

這些作品,都有我們的實習生參與其中。不僅因為我們鼓勵實習生勇於參與和嘗試,更是因為我們希望實習生在這裡所學的,能在未來應用於職場上,更能順利地做出自己引以為傲的作品,如果你也喜歡,歡迎下滑應徵或分享給需要的行員朋友👇。
────────────────────────────
1️⃣平面設計實習
✹工作內容:
-展覽/活動/文宣品等視覺提案與製作
-設計師業務協助
-實體印刷製作物製作(活動文宣品、DM、展場設計物等)
-實體印刷物發包業務
-其他主管交辦事項

✹技能條件:
技能條件:
一熟稔Adobe設計軟體(PS/ID/AI等)。
一具有良好的美感,在乎作品細節與完整度。
一具有相關學經歷。
一善於團隊合作溝通,也能獨立完成交付任務。
一主動積極不被動,樂於學習分享。

✹應徵詳情:https://reurl.cc/yYdld6
────────────────────────────
2️⃣社群設計實習
✹工作內容:
-社群設計、排版。
-社群插畫。
-與品牌行銷共同參與圖文、短影音製作。
-其他主管交辦事項。

✹技能條件:
-熟稔Adobe設計軟體(Ps、Ai)。
-具有相關學經歷。
-熟稔一款常見剪輯軟體。

✹應徵詳情:https://reurl.cc/97eQl8
────────────────────────────
3️⃣品牌行銷實習
✹工作內容:
-文獻爬梳、整理。
-轉譯文獻,變成文案與短影音腳本。
-創意主題與形式發想。
-與社群設計共同參與圖文、短影音製作。
-其他主管交辦事項。

✹技能條件:
-熟悉資料搜索、整理。
-良好的資料與媒體識讀力。
-對社群經營有基本概念。
-熟稔社群文案或短影音腳本撰寫。

✹應徵詳情:https://reurl.cc/yYdld6
────────────────────────────
4️⃣專案企劃實習
✹工作內容:
-與廠商/客戶進行接洽與溝通
-搜集專案相關資料
-協助發想活動/展覽內容
-支援活動
-其他主管交辦事項

✹技能條件:
-須具備獨立思考能力、良好的表達能力及人際關係處理技巧。
-具備與團隊協作溝通,並解決問題的能力
-時間管理能力佳,工作有效率
-熱愛學習與分享新鮮事物,願意嘗試創新、勇於丟點子並樂於解決問題,享受新創團隊充滿挑戰性的生活

✹應徵詳情:https://reurl.cc/W0r0Yy
────────────────────────────
ℹ️ 實習資訊
✹工作時間:每週一天需到辦公室(板橋家樂福附近)和團隊共同工作;另外半天視專案內容可調整成遠端。

✹薪資待遇:每個月NT$9,500,視表現另有專案獎金。

✹應徵方式:cakeresume投遞,隨徵隨讀, 請附上你的「履歷」、「自我介紹」以及絕對必要的「你的作品集」,若是雲端請記得開權限、記得開權限、記得開權限!

✹應徵期程:徵滿直到關閉cakeresume職缺為止。

✹寫履歷前,建議你看以下秘笈 (by 友社 讓狂人飛)
https://pse.is/HWFZE
https://pse.is/JLGY4

#實習 #徵才 #招募

㊗️預祝!新年快樂!🧨⠀⠀謝謝行員們一年來的守護與支持祝福新的一年😘🧧 \恭喜發財/ 🧧🐍 \嘶嘶如意/ 🐍 ⠀⠀ #賀圖版權沒有      #2025  #乙巳年  #蛇年  #過年  #除夕  #春節  #新年快樂
24/01/2025

㊗️預祝!新年快樂!🧨
⠀⠀
謝謝行員們一年來的守護與支持
祝福新的一年😘
🧧 \恭喜發財/ 🧧
🐍 \嘶嘶如意/ 🐍
⠀⠀
#賀圖版權沒有

#2025 #乙巳年 #蛇年
#過年 #除夕 #春節 #新年快樂

💳  |原來,我們拜年的方式都錯了!⠀⠀⠀🧧恭喜 恭喜 恭喜你呀 恭喜 恭喜 恭喜你~🎶熟悉的旋律再次響起,👋✊雙手不自覺的開始抽動變成拜年的形狀......。⠀⠀⠀但是你,真的做對了嗎?🤔​​⠀⠀⠀🖐🏻👊🏻 到底是左包右,還是右包左?傳統...
16/01/2025

💳 |原來,我們拜年的方式都錯了!
⠀⠀⠀
🧧恭喜 恭喜 恭喜你呀 恭喜 恭喜 恭喜你~🎶
熟悉的旋律再次響起,
👋✊雙手不自覺的開始抽動變成拜年的形狀......。
⠀⠀⠀
但是你,真的做對了嗎?🤔
​​⠀⠀⠀
🖐🏻👊🏻 到底是左包右,還是右包左?
傳統上男生拜年時的「揖禮」(拱手禮)
是左手包右手,
因為右手為攻擊手,
因此包拳以表善意☺️。
女生則相反,是右手包左手👊🏻 🖐🏻。
⠀⠀⠀
👊🏻🖐🏻 一言不合變詛咒 🖐🏻👊🏻
如果不小心做反的話則會變「哀拳」,
這種手勢通常出現在報喪😢
如果是求饒時也可以使用喔😭!
⠀⠀⠀
行員們今年拜年時千萬別抱錯啦!
不過如果對方是討厭的人的話就......
😈😈😈
⠀⠀⠀
❓ 行員們還聽過那些拜年的傳統儀式
歡迎下方留言和大家分享!
⠀⠀⠀
📧歡迎tag親朋好友
一起學習正確的拜年方式!
⠀⠀⠀
💳 ⽂化ATM,歡迎您隨時來快速提領文化
我們下次見!
⠀⠀⠀
• 參考資料|
周秀梅(2016)。中外社交禮儀大全。方集出版社公司。
黃惠英(2015)。青少年仁義禮智信釋讀:禮。元華文創。
劉江海(2018)。商務禮儀。Song ye wen hua shi ye you xian gong si。
⠀⠀⠀
#文化銀行
#小知識 #有趣 #冷知識
#過年 #台灣

💳  |好消息!這年「閏正月」可放2次年假!😁嘻嘻「馬上就要放年假啦!」🙁不嘻嘻「但年假只有一星期......」好想放兩次年假阿阿阿阿阿!!!!!⠀⠀⠀‼️大家的心聲,行長聽到了!把握以下機會👇,兩次年假輕鬆到手👌!⠀⠀⠀「閏年」我們都知道...
13/01/2025

💳 |好消息!這年「閏正月」可放2次年假!

😁嘻嘻「馬上就要放年假啦!」
🙁不嘻嘻「但年假只有一星期......」
好想放兩次年假阿阿阿阿阿!!!!!
⠀⠀⠀
‼️大家的心聲,行長聽到了!把握以下機會👇,兩次年假輕鬆到手👌!
⠀⠀⠀
「閏年」我們都知道,但農曆中還有「閏月」喔!
因為農曆的 12 個月平均只有 354 天
所以每隔幾年就需要增加一個「閏月」來校正
然而具體是閏哪個月,就要用二十四節氣來判斷了
因此自然也會有「閏正月」的出現啦!
⠀⠀⠀
然而這個現象數百年才能見到一次,
上一次發生是在1640 年,
下一次則要等到 2262 年。
該年農曆正月初一為1/21,
閏正月初一則為2/20。
⠀⠀⠀
所以行員們只要再堅持 237年,
就可以放兩次年假啦!😆
⠀⠀⠀
❓ 行員們聽到這個消息後,有充滿動力嗎?
如果有幫到你,請在下方留一句 #蛇年吉祥話 吧!

📧 快tag放假放不夠的朋友
一起期待2262年的到來吧!
⠀⠀⠀
💳 ⽂化ATM,歡迎您隨時來快速提領文化
我們下次見!
⠀⠀⠀
• 參考資料|
三立新聞網。這一年閏正月 有2次春節共放15天。linetoday。
中央氣象屬數位科普網。為何有閏月及閏年?
農民曆。
⠀⠀⠀
#文化銀行
#小知識 #有趣 #冷知識
#過年 #台灣

💳  |「元旦」不是你的元旦,春節其實也不是你的「春節」😮距離  #元旦 才不到一個月,馬上就要  #春節 過年啦!但對於百年前的人來說,「元旦」才是今日的春節!「春節」則是今日的「立春」,到底怎麼回事!?⠀ #公曆的引進民國以前人們使用農...
10/01/2025

💳 |「元旦」不是你的元旦,春節其實也不是你的「春節」😮

距離 #元旦 才不到一個月,馬上就要 #春節 過年啦!
但對於百年前的人來說,「元旦」才是今日的春節!
「春節」則是今日的「立春」,到底怎麼回事!?

#公曆的引進
民國以前人們使用農曆。在新一年的第一個早晨(元月的朔旦)就稱為「元旦」,而「春節」原本是指二十四節氣之首「立春」的節日(立春節)。

直到1912年民國建立後,改採公曆(陽曆)記年,將公曆1月1日訂為「元旦」,農曆正月初一改稱「春節」,而立春,還是那個二十四節氣的「立春」。

#臺灣廢舊正月
不過早在1895年開始的臺灣,日本政府就開始逐步「廢舊正月」(廢農曆),改推新曆(公曆),並將公曆1月1日訂為「元旦」、慶祝過年。

然而最終成效有限,形成城市、中上階層、日本會社員工等最早接受新曆元旦、慶祝過年;而農村、底層階層的人們仍舊偷偷以舊曆年為主。

不過到了戰後,臺灣人很快又過起舊曆年,形成新舊年都過的情形,「元旦」、「春節」和「立春」的意義則遵照政府的習慣,並持續至今啦!
⠀⠀⠀
❓ 行員們比較喜歡元旦跨年,還是農曆新年呢?歡迎和行長分享!
⠀⠀⠀
📧 留言互道「新年快樂」,行長就為您帶來更多有趣的過年冷知識!
⠀⠀⠀
💳 ⽂化ATM,歡迎您隨時來快速提領文化
我們下次見!
⠀⠀⠀
• 參考資料|
yichen wang(2020)。農曆年 vs 新曆年,日治臺灣人用過年來抗日?。研之有物。
林玉茹(2014)。〈過新年:從傳統到現代臺灣節慶生活的交錯與嫁接〉。 《臺灣史研究》第 21 卷 1 期,頁 1-43。
愛麗Ally(2024)。我們竟然過了一百年的假「春節」?!。大紀元文化網。
⠀⠀⠀
#文化銀行 #文化 #歷史
#小知識 #有趣 #冷知識 #過年 #元旦 #台灣

Address

Taipei
<<NOT-APPLICABLE>>

Website

https://www.behance.net/chientungshih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文化銀行 Bank of Culture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文化銀行 Bank of Cultu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