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平台雜誌 Event Platform

活動平台雜誌 Event Platform 時尚人看VOGUE,世界公民要看TIME,掌握會議展覽活動最新訊息,請看EP。

國內第一本針對展覽、會議、行銷與活動議題,進行深入報導的雙月刊。無論你是會展活動的專業人士、熱情響應的會展青年、渴求新知的普羅大眾,人手一本EP,已經都是他們的正在進行式。.....................
金石堂網路書店:
http://www.kingstone.com.tw/mag/book_page.asp?kmcode=2070110827307&actid=wise

貿協書廊:http://www.trademag.org.tw/book_list.asp?Order_id=&book_id=823

HyRead電子書:https://ebook.hyread.com.tw/magazine.jsp?jid=157

全台各誠品實體書店,皆可買到活動平台雜誌。

〔AI策展〕以人為本、AI為翼,再創會展活動新高峰 # AI策展  # # 人工智慧 #  # 策展新時代 #「AI策展」這個議題,其實已在心中醞釀近兩年。一開始,我們觀察到人工智慧正快速衝擊並改變各行各業,判斷其對會展產業勢必也將帶來深遠...
13/08/2025

〔AI策展〕
以人為本、AI為翼,再創會展活動新高峰
# AI策展 #
# 人工智慧 #
# 策展新時代 #

「AI策展」這個議題,其實已在心中醞釀近兩年。一開始,我們觀察到人工智慧正快速衝擊並改變各行各業,判斷其對會展產業勢必也將帶來深遠影響。然而,這段期間市場上的實務應用案例仍相對稀少,因此,我們選擇持續關注其發展動態,靜待時機成熟。

直到近期閱讀了 Event Industry News 發布的《AI Report 2025》(主題為〈How AI Will Transform The Events Industry〉),以及全球展覽業協會(UFI)於2025年2月發表的《第34期全球展覽產業晴雨表》中專文〈2025 Generative AI Applications World〉,這些報告不僅揭示AI在會展領域的應用趨勢,也提供了具體實例與觀察基礎,促使我們啟動本期「封面故事」的策劃。

雖然AI應用目前仍屬「試錯」(trial and error)階段,但從這些案例可看出,業者正積極嘗試以AI解決實務問題,並從中累積經驗、調整策略,甚至邁向組織與流程的進化。這也讓我們深感:「現在,正是談論AI策展的關鍵時機。」

UFI作為國際級產業協會,其調查報告一向具有高度代表性與參考價值;而《A I Report 2025》雖未揭露完整調查樣本數與研究方法,推測其數據來源可能整合了市場觀察、AI平台分析與產業受訪者回饋。其涵蓋對象包括活動代理商、品牌企業、技術供應商、會議主辦單位等會展生態圈的核心角色。

可以確定的是:AI已廣泛滲透至會展活動的各個階段。從前期行銷與報名流程,到現場互動、內容再利用與會後追蹤,不僅提升了整體營運效率,也加強了參與者的互動體驗與參與感。應用成效與挑戰並存,正好提供實務界寶貴的參考。

這兩年來,會展活動相關的AI工具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功能日益多元,但效果究竟如
何,仍須仰賴實際操作與反覆驗證。因此,我們認為,「AI策展」這個主題,不能只是工具清單的堆砌,更應聚焦在「應用實例」與「實際成效」的觀察與思辨。

基於上述,本期封面故事規劃如下:
〈展覽篇〉:聚焦於德國、美國等具指標性的國際展會,系統性解析它們如何整合多元AI工具於行銷推廣、營運管理與觀眾互動等核心環節,並評估其應用成效與回報。
〈會議篇〉:聚焦兩大核心主題——
「AI驅動生產力與夥伴協作」(AI for Productivity & Partnership)以及「AI 打造個人化體驗、深化參與價值」(AI for Personalization & Experience),探索AI如何重塑會議型態與參與方式。
〈活動篇〉:解析AI在「大規模個人化」(Personalization at Scale)上的潛力,如何讓一場大型活動轉化為「為我而設」的深度體驗,開啟活動設計的新視野。

這次製作歷經三次主軸調整與無數次架構修正,只為更貼近產業脈動與實務需求。我們衷心期盼,讀者能透過本期封面故事,不僅看見AI如何重塑會展未來,更能在「以人為本、AI為翼」的思維下,善用智慧工具、發揮創意價值,攜手開創會展產業的新高峰。

【展覽篇】
融合人工與智慧,照亮AI策展之路
展覽產業的下一個十年:以數據為核心、驅動全方位智慧升級
【會議篇】
人工智慧驅動會議策展新時代
提升生產力,創造以人為本、科技驅動的全方位體驗旅程
【活動篇】
AI實現大規模個人化,開啟「為我而設」的活動新未來
活動產業的AI進化論:驅動「內容+互動」雙重引擎

欲詳閱本期封面故事請至以下連結
https://ebook.hyread.com.tw/bookDetail.jsp?id=463190

〔國際行銷學:全球溝通策略〕空中大學國際行銷學教授王友民專訪安益國際集團總裁涂建國精彩分享:參與杜拜會展產業分享、臺灣會展產業的優勢與不便之處、對臺北會展產業規劃的看法、集團會展產業的營運策略、未來會展產業人才訓練的看法等精闢見解
07/07/2025

〔國際行銷學:全球溝通策略〕
空中大學國際行銷學教授王友民專訪安益國際集團總裁涂建國
精彩分享:參與杜拜會展產業分享、臺灣會展產業的優勢與不便之處、對臺北會展產業規劃的看法、集團會展產業的營運策略、未來會展產業人才訓練的看法等精闢見解

第18講 更多國際行銷學(商專)請見 https://vod.cts.com.tw/?type=education&pid=3175

6月28日(六)上午10:00 – 16:00誠摯邀請您蒞臨桃園會展中心,跟著藝術家體驗今夏最具詩意的旅程——《夢想飛翔》藝術欣賞導覽。                                                  🎉👉...
24/06/2025

6月28日(六)上午10:00 – 16:00誠摯邀請您蒞臨桃園會展中心,跟著藝術家體驗今夏最具詩意的旅程——《夢想飛翔》藝術欣賞導覽。

🎉👉美力讓夢想飛翔!桃園會展中心首創場館結合藝術策展😁😄

桃園會展中心以生活者哲學角度思考人類的未來,首創會展場館結合藝術策展,每年推出二至三檔主題式藝術展覽,將品味風格帶入生活與商業空間,以藝術營造具有人文精神的場域,豐富會展中心的空間美學;創造藝術家作品的展出舞台,引領當代的創作思維;此外,提升參觀者的藝術品味,為會展中心注入活力與能量。會展中心邀請世界各地的商務人士,前來體驗全新的會展氣氛。

此次特別邀請林家慶、盧宇兩位藝術家展出作品。林家慶以中國的卡榫技法為基底,藉由結合中西方神話鳥獸,強調生命追求愛與勇氣的力量。卡榫雕塑融合傳統與現代共生的概念,呈現出條理的美感。除了美術館與畫廊之外,更跨界與設計時尚品牌、飯店、酒吧、知名歌手張惠妹、五月天阿信等人合作,以及多件國內外戶外公共藝術計畫。盧宇創作多以獸類造型為基礎,透過變形與多種局部變化,呈現出恣意生長的獨特美感。主要運用陶土作為媒介,透過塑型呈現作品的肌理與質感。近期他開始嘗試將碎片與線性元素融入雕塑中,藉由加入柔性、浮動的線條,為作品增添變動與不穩定的特質,進一步加強其表現的生命力與動態感。所有個體,除了現實還有諸多夢想,如同對於浩瀚宇宙的探索,我們每天也在對生命進行探問。在光與影、秩序與混亂、信仰與傷口之間交織出一條詩意的敘事軸線。

〔共創Bleisure生態系 樂事多〕全球商務休閒 (Business + Leisure) 浪潮下會展觀光產業的機遇與挑戰  # # Bleisure  #  # Business + Leisure  #觀察全球已開發國家,工商業發達,...
24/06/2025

〔共創Bleisure生態系 樂事多〕
全球商務休閒 (Business + Leisure) 浪潮下會展觀光產業的機遇與挑戰
#
# Bleisure #
# Business + Leisure #

觀察全球已開發國家,工商業發達,國際商務旅行也蓬勃發展,每年皆會帶來大量的國際商務旅客,相對也會重視其所帶來的觀光經濟效益,商務休閒(Bleisure)市場也隨之興起。例如德國是歐洲第一大商務休閒目的地,每年的商旅市場,有四分之一屬於傳統商務旅行,四分之三屬於MICE領域。為了創造MICE領域所帶來的觀光經濟外溢效應,德國國家旅遊局(German National Tourist Board, GNTB)偕同國家會議局及會展城市,共同推出專屬MICE旅客的Bleisure延長行程與優惠方案;各會展城市也紛紛整合觀光資源,積極推出商旅休閒行銷政策與方案,鼓勵商務訪客延長停留時間、趁機休閒旅遊一趟。本期封面故事〈總論篇〉、〈國際實務篇〉將帶領讀者了解Bleisure風潮如何捲動國家政策、城市資源整合及企業差旅政策的動能,共創Bleisure生態系。

國際商務人士通常在出差當地的消費金額,都比一般觀光客來得高,屬於中高端市場,所以不宜採取一般觀光客的行銷推廣方式。此外,發展Bleisure商機,也必須從國際訪客的立場思考:「如何吸引他們延長停留時間並安排觀光行程?」中華大學觀光學院講座教授蘇成田建議,針對MICE及Event來臺的國際訪客,由於目標對象明確,行銷方式宜採取「方便提前預訂」、「旅遊產品夠吸引力」;而針對一般國際商務人士,由於無特定對象,適合以國際觀光飯店為行銷管道,採取「主動出擊」、「方便預訂」及「旅遊產品夠吸引力」。在封面故事〈產業發展篇〉、〈城市篇〉有進一步的詳述與說明。

當前經濟成長放緩、旅遊成本升高和關稅上漲等經濟因素,都可能影響國際旅遊市場。此時,發展「商務休閒」市場更需要從長計議,畢竟建立生態系需要持續發展,國際訪客的數量也需要持續累積,長期下來,必見成效。

【總論篇】
全球趨勢驅動下,共構商務休閒生態系
Bleisure風潮捲動國家政策、城市資源整合、企業差旅政策動能

【產業發展篇】
短中長期布局,建構蓬勃發展生態系
成功串起「商務」+「休閒」的關鍵建議

【臺灣篇】
提升Bleisure生態系競爭力,營造商旅樂事多
全方位驅動Bleisure市場發展動能,打造臺灣成為亞洲重要Bleisure旅遊目的地

【城市篇】
瞄準商務訪客行銷管道,推薦城市魅力旅遊行程
臺北市、臺南市及高雄市推動商務休閒市場的優勢與挑戰

【國際實務篇】
建立Bleisure生態系,營造經濟外溢效應
全球展覽大國「德國」,城市攜手會展主辦方推廣商務休閒市場

欲詳閱本期封面故事請至以下連結
https://ebook.hyread.com.tw/bookDetail.jsp?id=456414

〔沉浸式策展〕策展人的跨界大挑戰,實現新型態體驗經濟 #沉浸式展演活動 #  # #沉浸式體驗 # #沉浸式娛樂 #  Experience #   Entertainment #近年沉浸式展演活動蓬勃發展,從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
18/04/2025

〔沉浸式策展〕
策展人的跨界大挑戰,實現新型態體驗經濟

#沉浸式展演活動 #
#
#沉浸式體驗 #
#沉浸式娛樂 #
Experience #
Entertainment #

近年沉浸式展演活動蓬勃發展,從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混合實境(MR)到多人互動的XR展演,不同的場館設備提供了多樣化的營運模式。而展演的場域從大型會展場館到博物館、美術館等傳統藝術展演空間,紛紛將互動科技融入展覽、表演活動中,甚至建造專為沉浸式展演活動的新場館。

無論是文化、藝術、娛樂……全世界不同產業都因沉浸式互動科技而有了不同的面貌,甚至催生出全新的產業。而臺灣的沉浸式內容創作,在國際上獲獎無數,孕育許多傑出的「跨界沉浸式策展人」。本期封面故事〈人物篇〉特別介紹白鷺鷥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盧佳慧,一位從古典鋼琴家跨界成為沉浸式原創暨策展人,她憑藉深厚的音樂造詣和創新視野,以及對臺灣文化有深度的認知與體悟,成功將音樂、視覺藝術、科技與表演融合,為臺灣乃至國際舞台帶來一系列令人驚艷的作品。

此外,沉浸式展演活動已超越傳統展覽的單向觀賞,創造出具有互動性、參與性和強烈臨場感的多感官體驗,同時發展出多元的商業模式,如IP(Intellectual Property, 智慧財產權)內容與沉浸式技術的結合,不僅賦予經典IP全新的呈現方式,更創造了嶄新的商業機會與價值鏈。本期封面故事〈商業模式篇〉將揭開國際成功案例的創新商業模式,探索在動態前進的過程中,預見源源不絕的新機遇。

在〈國際視野篇〉,特別採訪倫敦展覽中心(ExCel London)的Immerse LDN沉浸式場館主任Damian Norman,他們為了建立高品質的「沉浸式娛樂」場館品牌,精挑細選合作夥伴(策展公司),同時發展出高品質作品的黃金標準,以期待每次的主題展出都能叫好又叫座,成為沉浸式展演的最佳目的地。

〈國際視野篇〉同時介紹在Immerse LDN展出的「埃及法老王圖坦卡門的沉浸式展覽」,透過沉浸式策展,帶領訪客探索古埃及文明,並看見法老王的死後世界。策展公司FKP Scorpio Entertainment (FKPE)曾推出「侏羅紀世界展覽」及「一級方程式賽車展覽」等成功的作品。他們不僅有堅強的策展製作團隊,也同時重視營運布局與經營績效,堪稱業界標竿,有待讀者進一步了解。

【人物篇】
創造美麗新世界
跨界沉浸式原創曁策展人盧佳慧的創作之旅

【商業模式篇】
沉浸式展演掀全球商機,科技×IP打造新型態體驗經濟
借鏡創新商業模式,迎接展會新機遇

【國際視野篇】
追求高品質「沉浸式娛樂」,發展黃金標準
Immerse LDN致力成為沉浸式創作的最佳基地

探索古埃及文明,看見法老王的死後世界
埃及法老王圖坦卡門的沉浸式展覽

欲詳閱本期封面故事請至以下連結
https://ebook.hyread.com.tw/bookDetail.jsp?id=439651

👉新世代策展挑戰👈🏄‍♀️「新浪潮活動參與者」崛起,策展的挑戰與因應🏄 # Next Gen Event-Goers # #新世代策展 # #新浪潮活動參與者 # 當22歲至44歲的新浪潮活動參與者(Next Gen Event-Goers...
27/02/2025

👉新世代策展挑戰👈
🏄‍♀️「新浪潮活動參與者」崛起,策展的挑戰與因應🏄

# Next Gen Event-Goers #
#新世代策展 #
#新浪潮活動參與者 #

當22歲至44歲的新浪潮活動參與者(Next Gen Event-Goers, NGEG)成為職場與市場占比最大的族群,促使會展活動業者不得不面對現實狀況,在職場上,處於跨世代共同工作的狀態,以臺灣來說,組織成員橫跨四個世代相當普遍,包括嬰兒潮世代(1946-1964)、X世代(1965-1980)、千禧世代(1981-1996)、Z世代(1997-2012),面對市場的新浪潮活動參與者與日俱增,延伸出「跨世代共創」的挑戰。本期封面故事〈趨勢篇〉「跨世代共創時代來臨—迎接「新浪潮世代」的挑戰與機會,重新塑造會展活動」,進一步探索新浪潮世代,探討他們將帶來哪些改變與挑戰,以及因應之道。

德國會議局為了促進多元交流與創新會展概念,創立「新世代會展網絡」(The NextGen MICE Network),希望成為德國會展新世代共同對話與串聯中心,預計從2025年起,定期在網路上討論重要議題,並從產業專家身上學習。此外,也會安排定期面對面的會議,以促進直接對話交流。德國會議局常務董事Matthias Schultze在受訪時表示,「我們不只談論未來,也鼓勵Z世代與年長世代對話,共同面對未來的挑戰。」本期封面故事〈實例篇〉特別介紹「新世代會展網絡」創立的背景及目的,以及當今三大轉型的挑戰,並清楚詮釋何謂「有意義的會展型態」,有待讀者進一步閱讀。

🌍👉趨勢篇
跨世代共創時代來臨!
迎接「新浪潮世代」的挑戰與機會,重新塑造會展活動

👫👉實例篇
積極培訓新世代人才,迎接轉型的挑戰
德國會議局GCB創立新世代會展網絡,促進多元交流與創新會展概念

欲詳閱本期封面故事請至以下連結
https://ebook.hyread.com.tw/bookDetail.jsp?id=424126

《克萊兒的展覽異想世界》近期上線了桃花源裡的新展館-桃園會展中心魅力登場,特別專訪安益國際集團董事長涂建國。節目連結: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4RBA9r0z5aRPzhSyeeEUM8?si=nU...
19/02/2025

《克萊兒的展覽異想世界》近期上線了桃花源裡的新展館-桃園會展中心魅力登場,特別專訪安益國際集團董事長涂建國。

節目連結: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4RBA9r0z5aRPzhSyeeEUM8?si=nUE60gJ9S8yYPVHYhnq8wg

《克萊兒的展覽異想世界》EP315
情人節升溫的秘密!?手牽手走進桃花源裡的新展館-桃園會展中心 ft. Messe Taoyuan執行長 涂建國

🍸本集節目重點:
✔️像極了愛情!智慧永續高顏質初戀粉色系
✔️國門之都印象擔當!高鐵機捷集多元產業
✔️德意的笑!會展人一看就懂命名巧思BJ4
✔️多元廊帶串聯!宴會追星蝦拚MICE新樞紐
✔️來哪你坐啊!配置貼心有藝思創峰值體驗
✔️根本不是對手?城市魅力迎戰首都沒在怕

歡迎撥空收聽節目裡的精采對話與觀點分享。謝謝!

17/02/2025

3/7-10桃園國際禮尚美食節!搶限量1000張雙人0元門票,逾百家品牌參展各地美食、台灣伴手禮、咖啡、烘焙、冠軍茶、酒等廠商齊聚桃園會展中心,將傳統與創新結合,打造一場跳脫原框架的活動,帶給大家不同展覽體驗。

〔桃園會展起飛〕「桃園會展中心」再創臺灣城市會展新經濟! # Messe Taoyuan # #桃園會展中心 #在經濟部的籌劃佈建下,臺灣又有一座國家級會展中心開幕營運—桃園會展中心(Messe Taoyuan)。在臺灣,一座會展場館的創立...
07/01/2025

〔桃園會展起飛〕
「桃園會展中心」再創臺灣城市會展新經濟!

# Messe Taoyuan #
#桃園會展中心 #

在經濟部的籌劃佈建下,臺灣又有一座國家級會展中心開幕營運—桃園會展中心(Messe Taoyuan)。在臺灣,一座會展場館的創立與未來,從籌劃投資、興建完工、營運權轉移到開始營運,涉及經濟部國際貿易署、市政府,再到民間企業等單位,以及興建營運背後想要推動的產業、城市發展及經濟效益,所以,營運規劃不僅考量到舉辦展覽、會議及招商,以桃園會展中心來說,安益國際集團被賦予30年營運權,需要有長遠的營運計劃;此外,會展中心要達到貿易署推動在地及會展產業的目標,以及帶動桃園會展新經濟等,營運過程中,需要整合中央與地方、政府與民間(企業與公協會)的力量共同前進,而一切的考驗與挑戰,開幕營運只是起始。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有了共同的願景與目標,就會掌握努力的方向,並且看重踏出去的每一步。本期「封面故事」特別規劃〈開幕篇〉:介紹會展中心特色與設施,以及首季藝術展的精彩特寫; 〈籌劃投資篇〉:專訪國際貿易署署長江文若,從經貿、產業發展,到轉變時代,如何帶領會展業邁向數位永續新經濟;同時專訪桃園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局長張誠,談市府大力推動重點產業及交通建設,期盼以會展帶動城市及產業發展。〈營運篇〉:專訪安益國際集團董事長涂建國,談營運的願景、目標及策略布局。

開幕當日,同時舉辦世界青商會年會,迎來約5,000多位國際貴賓蒞臨,成為首批體驗新穎會展設施的國際商務人士。年會規劃多元的會議、展覽及活動,在〈會展實例篇〉有重點報導。年會已圓滿落幕,而臺灣的軟硬實力,也贏得國際肯定。

【開幕篇】
啟動亞太會展樞紐,世界匯流優勢再升級
桃園會展中心Messe Taoyuan開幕啟用特別報導

【籌劃投資篇】
改變會展生態系,邁向數位永續新經濟
轉變時代的會展推動重點—專訪國際貿易署署長江文若
推動重點產業及交通建設,共創會展新經濟
以會展帶動城市及產業發展—專訪桃園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局長張誠

【營運篇】
擘劃營運30年大計,期許成為亞太最佳營運績效場館
「桃園會展中心」開創新局—專訪安益國際集團董事長涂建國

【會展實例篇】
總合外交、成功出擊,向世界展現臺灣軟硬實力
世界青商會年會在桃園會展中心—專訪2024國際青商會世界大會籌備會執行長林櫓龍

欲詳閱本期封面故事請至以下連結
https://ebook.hyread.com.tw/bookDetail.jsp?id=418062

〔展覽再造成長曲線〕展覽5.0時代,贏的成長關鍵要素與品牌策略思維 # 展覽再造成長曲線  # # 展覽品牌經營  #「展覽再造成長曲線」是指每屆展覽的總體營收及攤位數都能有所成長,而難度在於展覽與產業趨勢、全球競爭者有高度相關,兩者都處於...
03/07/2024

〔展覽再造成長曲線〕
展覽5.0時代,贏的成長關鍵要素與品牌策略思維

# 展覽再造成長曲線 #
# 展覽品牌經營 #

「展覽再造成長曲線」是指每屆展覽的總體營收及攤位數都能有所成長,而難度在於展覽與產業趨勢、全球競爭者有高度相關,兩者都處於動態變化中,加上展覽是帶動專業產業的火車頭,不僅要掌握趨勢,最好能引領國際潮流,挑戰在於展覽品牌需要走在最前端,更需要保持在最前端,如何營造一個充滿創新技術與商業成長能量的平台,成為展覽重要的品牌策略思維。
但往往展覽停滯成長,或推展越來越困難時,才會有轉型、再造成長曲線的想法與做法,但已錯失最好時機了。為了進一步了解「展覽再造成長曲線」的關鍵要素,本期封面故事〈總論篇〉,「展覽再造成長曲線的關鍵與挑戰—擘劃未來會展政策與企業經營目標,掌握成長關鍵要素」,特別邀訪到外貿協會副秘書長邱揮立、展昭國際企業總經理林茂廷、安益國際集團董事長涂建國、 臺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副總幹事張笠,分享他們寶貴的經驗與見解。

此外,當今已進入數位化、永續化的展覽5.0時代,面對這兩大趨勢,展覽又該如何提升競爭優勢,創造成長空間。再者,一個成功展覽的品牌價值是持續累積的過程,「展覽品牌」的未來經營要掌握那些趨勢與成功要素,本期特別邀請有30年展覽國際行銷經驗的吳興蘭博士,從國際成功展覽品牌的實踐作法,談「5.0時代,展覽品牌的未來經營」,再次釐清你對展覽品牌的認知與思考方向,重新看待展覽的成長模式。

《總論篇》
展覽再造成長曲線的關鍵與挑戰
擘劃未來會展政策與企業經營目標,掌握成長關鍵要素

《策略篇》
5.0時代,展覽品牌的未來經營
再造成長曲線的趨勢與成功關鍵

欲知詳情,請至以下連結~
https://ebook.hyread.com.tw/bookDetail.jsp?id=390016

〔永續競爭力〕永續實踐之路的機會與挑戰 # 永續競爭力  # # 淨零碳排路徑圖  # # 永續實踐指南  # # MICE Sustainability  # # Net Zero Carbon Events Roadmap  # # M...
16/04/2024

〔永續競爭力〕
永續實踐之路的機會與挑戰

# 永續競爭力 #
# 淨零碳排路徑圖 #
# 永續實踐指南 #
# MICE Sustainability #
# Net Zero Carbon Events Roadmap #
# Measurement Methodology #

永續淨零之路,年年向前推進,從2021年聯合會議產業理事會(JMIC)倡議「淨零碳排活動(NZCE)」,2022年 NZCE發布「淨零碳排路徑圖(Roadmap)」,接著 2023年NZCE發布「測量方法指南(Measurement-Methodology)」,2024年3月全球永續旅遊委員會(GSTC)也發布GSTC MICE準則(GSTC MICE Criteria), 2024年全球進入一條無法折返的永續實踐之路。

觀察臺灣一些專業產業展會活動,近期展出都強調綠色與數位雙軸轉型,策展的議題論述,著重在參展商具備永續與數位的客製能力與解決方案規劃能力,如臺北國際自行車展(TAIPEI CYCLE)、TMTS 臺灣國際工具機展、 2024智慧城市展暨2050淨零城市展、 2024高雄智慧城市論壇暨展覽等。展會成為「傳遞永續」與「提供永續解決方案」的重要平台;此外,在永續大趨勢的推波助瀾下,展會也被賦予更多元的責任,除了媒合買賣雙方的角色外,也是「引導及催化產業轉型升級」推動者,以符合參展商與市場的期待。

在此關鍵時刻,本期「封面故事」特別從永續競爭力的角度談會展產業的機會與挑戰,包括總論的整體產業局勢分析,談「關鍵轉捩點,成就會展永續
大業—2024全球進入永續實踐之路,會展業將「挑戰轉為優勢」的好時機」;並以新加坡為例,談國家的永續政策與策略;以及企業的永續做法,特別以德國最大展覽中心杜塞道夫公司(Messe Düsseldorf)為例,看他們如何推動全方位的永續策略。

《總論篇》
關鍵轉捩點,成就會展永續大業
2024全球進入永續實踐之路,會展業將「挑戰轉為優勢」的好時機

《國家篇》
2030年成為亞太永續會展目的地領先者
新加坡旅遊局推出「新加坡MICE永續發展路徑圖」實踐三大策略、提升產業執行力

《企業篇》
推動全方位永續策略
杜塞道夫展覽中心落實策略四大面向:大眾、推展、地球、治理

〔2024遇見契機〕會展活動趨勢帶動新契機 # 2024會展趨勢  # # MICE Trends  # # Festivalization of Events  # # Designing Multigenerational Events...
12/01/2024

〔2024遇見契機〕
會展活動趨勢帶動新契機

# 2024會展趨勢 #
# MICE Trends #
# Festivalization of Events #
# Designing Multigenerational Events #

歲末年終、新年將至,正值展望未來的好時機。「趨勢」猶如滔滔江水向前奔流,當我們站在遠處展望趨勢流向何方,更能看清它將帶來的挑戰與機會。本期〈封面故事〉主題為:「2024遇見契機─2024會展活動趨勢帶動新契機」,嘗試從具體現象談趨勢與契機。

現象一:「會展活動節慶化」,會展業普遍認為傳統的B2B活動模式已經過時,不少主辦者將策展重點放在「提高參展參觀數量又不大幅增加成本」,將專業的B2B展加入「節慶化」元素,把一個尋常的展會加入歡樂、有趣的節慶效果,參與者也樂於分享喜悅,無形中將活動傳播出去。

現象二:「將包容性融入會展活動中」,隨著CSR企業社會責任越來越受到重視,這波風潮也吹到會展活動業,在歐美國家,關於多樣性、公平和包容性(DE&I)的討論如雨後春筍,目的是為了打造出更友善好、更安全的會展活動。

現象三:「設計多世代會展活動」,不少活動籌辦者已經嗅到Z世代族群的潛力湧現,企圖吸引不同世代參與活動。其實善用每個世代帶來的資源與效益,活動將可發揮最大綜效。

現象四:「如何創造永續策略與商業策略共贏,讓永續發展成為長期競爭優勢」,淨零碳排已成為企業重要的營運目標之一,絕大多數企業更將永續發展列為最優先工作要項,如何將持續性工作,變成長期競爭優勢,也成為當前的重要課題。

現象五:「疫未央,環境仍存在健康與安全風險」:公共衛生與安全,仍然是後疫情時代會展產業的重要議題。基於此,健康與安全風險管理計畫,已經成為會展活動在籌備時,不可或缺的標準操作程序之一,會展業者有責任讓健康、安全風險極小化。

現象六:「獎勵旅遊因應各區域買主需求的改變,賣方推廣策略也必須跟著調整」:根據獎勵旅遊指數(Incentive Travel Index)2023年最新調查結果顯示,68%受訪企業認為,獎勵旅遊的目的從「硬實力利益」轉為「軟實力利益」,並且發現,全球各區域也有不同的需求。當買方市場正在轉變,賣方也要加以應變。

欲知更多精彩內容,歡迎至以下連結了解
https://ebook.hyread.com.tw/Template/store/magazineSubscribe.jsp?jid=157

Address

Taipei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活動平台雜誌 Event Platform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活動平台雜誌 Event Platform:

Share

Our Story

國內第一本針對展覽、會議、行銷與活動議題,進行深入報導的雙月刊。無論你是會展活動的專業人士、熱情響應的會展青年、渴求新知的普羅大眾,人手一本EP,已經都是他們的正在進行式。 ......................

實體雜誌請電洽 活動平台雜誌 謝小姐 (02) 27295586#235

或於世貿一館2樓 貿協書廊 買入

電子書連結如下 貿協書廊:http://www.trademag.org.tw/book_list.asp?Order_id=&book_id=823 HyRead電子書:https://ebook.hyread.com.tw/magazine.jsp?jid=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