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傳媒

農傳媒 農傳媒是由豐年社所成立的專業新聞網站。站在以農為本的角度,走入生活。 我們期許成為一個能促進群眾溝通、開放信息、滿足需求的資訊平台。

LINE:https://page.line.me/rai1886d
豐年社 Podcast:https://seven.fyi/agriharvest

【關於農傳媒】
農傳媒是由財團法人豐年社所成立的專業新聞網站,我們的宗旨是一個「與農共聲、與食俱進、與環境共享」的新媒體平台。站在以農為本的角度,走入生活,觸及農業、土地、食物、教育、新知、文化、環境、生態等,與農業相關的各項議題。 我們期許成為一個能促進群眾溝通、開放信息、滿足需求的資訊平台。

【關於豐年社】
豐年社成立於民國 40 年(1951),以發行及銷售有關農業書刊、產品及資材,服務農民、提高農家所得、改善農家生活為目的。豐年社主要發行《豐年》與《鄉間小路》兩本雜誌,並出版多本農業書籍,是臺灣老字號的農業出版社。

《豐年》創刊於民國40年,是臺灣歷史最悠久的農業雜誌。在當時地方缺乏新聞媒體的情形下,亦是最早深入民間的一份重

要刊物。早年豐年雜誌除會提供免費農推書刊、種子供訂戶索取,更肩負解決農民在農業上疑難雜症的責任。

1970年代,農友對產銷知識與資訊需求提高,豐年社另外發行了《農業周刊》雜誌,隨著經濟發展,《農業周刊》轉型為《鄉間小路》,針對關心農業、飲食生活的讀者為導向,介紹關於農產、飲食與生活面向報導。而兩大雜誌也成為豐年社最重要的出版品。

陪伴臺灣農民與消費者成長、共好的豐年社,期待能為農業、農民以及孕育我們長大的土地盡更多心力。

09/11/2025
【豬肉料理1-1】紅燒豬肉的顏色與情調鮮體豬肉就是時間,還是時間為何這家豬肉攤早上10點以後幾乎就買不到我要的指定部位呢? 首先來談談如何下手買到新鮮又好吃的豬肉吧。為了烹調出好吃的豬肉,我們先來定義在鮮體肉。第一重要是去豬肉攤的時間。豬肉...
09/11/2025

【豬肉料理1-1】紅燒豬肉的顏色與情調

鮮體豬肉就是時間,還是時間

為何這家豬肉攤早上10點以後幾乎就買不到我要的指定部位呢? 首先來談談如何下手買到新鮮又好吃的豬肉吧。為了烹調出好吃的豬肉,我們先來定義在鮮體肉。

第一重要是去豬肉攤的時間。豬肉通常宰殺時間在半夜,清好內臟運送至攤位通常約清晨6點,如果是夏天,8點的室外環境差不多就要28度了,10點以後溽暑蒸汗般的環境,肉品如果沒有冷藏,「新鮮度」是等比級數下降的,所以,好吃的料理首先就是勤勞的採買,而且還得記得帶保冰袋。

第二重要還是時間。買到的豬肉如果沒有立即烹調,一定要放入冰箱冷藏,最多一天,根據我的經驗,即使冷藏,第二天下午就會有味道了;這味道不是不能吃,而是不如乾脆直接買電宰冷凍豬肉,不需要這麼辛苦早起。鮮度,絕對是美味的第一要件,在此一再強調,因為如果照我以上的方式採買和保存新鮮豬肉,接下來,以我的烹調手法料理,離「太好吃了」不會太過遙遠。

當今,族群融合下的台灣人,應該算是全世界最會烹調豬肉的一流高手了。先拿「紅燒」來說,這是華人最獨特而引以為傲的烹調方式,我們正是全球唯一會用「醬」或「醬油」燒出東坡肉、肉燥、控肉、魯肉、封肉……一切你想得到要用糖色和醬油把不同大小或部位的肉類,以高溫煨煮入味熟透所完成的料理,再搭配油亮糯香的白米飯,這時不論身處在地球哪一處的臺灣人,一想到都要垂涎三尺。

https://www.agriharvest.tw/archives/39299

#你今天吃臺灣豬了嗎

【外酥內嫩的黃金燒鵝 鵝庄美味出爐:黃修量全臺首創低溫溼式熟成】​外頭招牌響亮寫著農場直營的「鵝庄」,目前以契作方式與鵝農合作,並與恒量屠宰場長期配合,建立完整的低溫冷藏運送流程。自營的鵝庄養殖場,預計在申請通過後由家人管理,打造從養鵝到餐...
09/11/2025

【外酥內嫩的黃金燒鵝 鵝庄美味出爐:黃修量全臺首創低溫溼式熟成】

外頭招牌響亮寫著農場直營的「鵝庄」,目前以契作方式與鵝農合作,並與恒量屠宰場長期配合,建立完整的低溫冷藏運送流程。自營的鵝庄養殖場,預計在申請通過後由家人管理,打造從養鵝到餐桌的自產自銷藍圖。鵝庄招牌菜色之一的黃金燒鵝,從最初平日限量5隻僅採預訂制,到如今店內燒鵝單月銷量已達約400隻,鹹水鵝超過1千隻,茶鵝約200隻。鵝庄的單月全鵝料理上桌數,突破2千隻的日子,已指日可待。

更多內容請見《豐年》雜誌2025年10月號:https://www.agriharvest.tw/archives/129215

【生態食堂】「花現」友善產地,宜蘭綠色私廚——花愛現小酒館​初秋,車行過羅東繁華市區,一路進入冬山休耕的廣闊農村,抵達田間一座樸實房舍餐館。看似不起眼,其實是宜蘭頗負盛名的私廚,還因為歌手蕭敬騰和經紀人太太Summer 推薦,得到二○二四年...
09/11/2025

【生態食堂】「花現」友善產地,宜蘭綠色私廚——花愛現小酒館

初秋,車行過羅東繁華市區,一路進入冬山休耕的廣闊農村,抵達田間一座樸實房舍餐館。看似不起眼,其實是宜蘭頗負盛名的私廚,還因為歌手蕭敬騰和經紀人太太Summer 推薦,得到二○二四年500盤美食評鑑殊榮,也是冬山鄉唯一入選店家,「花愛現小酒館」。

「是胡小禎帶他們來的,蕭敬騰說這裡很隱密,狗仔都拍不到,他還在前面打籃球欸!」主理人邱苡禎笑著說,他們的店坐落阡陌間,唯一通道是一條長長的田間小路。「有客人覺得我們店裡家常,但對政商名流來說,反而是個優點。」

更多內容請見《鄉間小路》雜誌2025年11月號:https://www.agriharvest.tw/archives/129641

【養鵝產業鏈重要樞紐 種鵝場控制供應量與質:李吉配引進法國種鵝 為臺灣種原庫添新血】​育種、選種可說是農業最核心的環節。在臺灣養鵝產業,種鵝場不只掌握種原,也是供應鵝隻給養鵝戶的關鍵樞紐,對於市場供給、品種改良扮演重要角色。近年來臺灣鵝隻更...
08/11/2025

【養鵝產業鏈重要樞紐 種鵝場控制供應量與質:李吉配引進法國種鵝 為臺灣種原庫添新血】

育種、選種可說是農業最核心的環節。在臺灣養鵝產業,種鵝場不只掌握種原,也是供應鵝隻給養鵝戶的關鍵樞紐,對於市場供給、品種改良扮演重要角色。近年來臺灣鵝隻更因為種原單一,出現近交衰退現象,青年養鵝戶李吉配,不只嚴格依照需求控制種鵝場供給,避免市場波動衝擊,也在今(2025)年引進法國種鵝,盼為臺灣鵝隻種原注入活水。

更多內容請見《豐年》雜誌2025年10月號:https://www.agriharvest.tw/archives/129215

【生態廚師指南】生態餐桌對話:將友善土地的食材變成一桌日常好菜​「生態廚師」是近十年來崛起的新名詞,來自「台灣生態飲食設計中心」的吳秀娟和馬愛雲,他們在二○一七年一同踏上「阿比野菜去環島」的旅程,帶著以自然農法為核心種的阿拉比卡咖啡樹下的野...
08/11/2025

【生態廚師指南】生態餐桌對話:將友善土地的食材變成一桌日常好菜

「生態廚師」是近十年來崛起的新名詞,來自「台灣生態飲食設計中心」的吳秀娟和馬愛雲,他們在二○一七年一同踏上「阿比野菜去環島」的旅程,帶著以自然農法為核心種的阿拉比卡咖啡樹下的野菜,走入校園,引領學生了解野菜、土地與農夫的故事,並做成一盤盤美味又具有魔法的菜餚。因各個學校熱烈參與,需要更多人手投入,兩人遂在網路徵求廚師志工,而這些加入環島活動的志工們與學生一起上完課後,紛紛讓自己的餐廳支持購買野菜,成了「生態廚師計畫」的起源。

更多內容請見《鄉間小路》雜誌2025年11月號:https://www.agriharvest.tw/archives/129641

【解封開市開紅盤 卓榮泰肯定農業部長辛勞】非洲豬瘟防疫解封,全國肉品市場、屠宰場今(7)日凌晨恢復豬隻拍賣及屠宰運輸,全臺20個肉品市場除嘉義縣改建中,均開市拍賣,因解封後首日開市,承銷人進場交易熱絡今日拍賣開出紅盤,交易頭數2萬8,306...
07/11/2025

【解封開市開紅盤 卓榮泰肯定農業部長辛勞】

非洲豬瘟防疫解封,全國肉品市場、屠宰場今(7)日凌晨恢復豬隻拍賣及屠宰運輸,全臺20個肉品市場除嘉義縣改建中,均開市拍賣,因解封後首日開市,承銷人進場交易熱絡今日拍賣開出紅盤,交易頭數2萬8,306頭,平均價格達每公斤103.01元。同時一如預期,拍賣毛豬體型偏大、平均重量133.94公斤,相較過去平均每頭125公斤上下重上許多。

今日下午立法院院會中,立委賴惠員肯定農業部長陳駿季快速封堵疫情,今日開市首日也撐住豬價。行政院長卓榮泰答詢時拍拍陳駿季肩膀表示,「報告,我剛剛才第一次看到委員(應為「部長」口誤)最近以來第一次面帶一點輕鬆的微笑」,他剛才還謝謝部長的辛苦。

https://www.agriharvest.tw/archives/129967

#防檢署 #毛豬 #陳駿季 #拍賣 #台北國際旅展 #檢疫技能鑑定所 #肉品市場 #賴惠員

07/11/2025

睽違15天,肉豬終於恢復交易

雞不用繼續登板救援了~~
快來看看交易市場的情況吧!!

(畫面來源:農業部)

【支持「山林製造」綠色消費 觀展可獲臺灣特有種磁鐵】「2025台北國際旅展」今(7)日開幕,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今年以森林系品牌「山林製造」為主題打造「國家森林館」,以臺灣自然資源特色、結合山村部落與文創設計,將國家森林遊樂區特色商品、國...
07/11/2025

【支持「山林製造」綠色消費 觀展可獲臺灣特有種磁鐵】

「2025台北國際旅展」今(7)日開幕,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今年以森林系品牌「山林製造」為主題打造「國家森林館」,以臺灣自然資源特色、結合山村部落與文創設計,將國家森林遊樂區特色商品、國產木竹材及在地優質林產品帶到展館,推廣國內外遊客、民眾以在地消費,支持永續生產的山村綠色產業。

展期4天中,林業保育署規劃「山林製造」品牌推廣會與現場互動體驗,參與者都有機會獲得國家森林館限量優惠與臺灣特有種動物磁鐵。林業保育署並在11月8日至10日分別邀請單車女神魏華萱、中興大學教授柳婉郁、百岳女神段慧琳,分享她們在森林裡的故事。

https://www.agriharvest.tw/archives/129955

#山林製造 #國家森林館 #台北國際旅展

【米糧俱樂部明日高雄登場 好康快來搶!】農業部農糧署「2025米糧俱樂部展售與親子活動」,集結超過80家優質廠商,展售「精饌米獎」得獎米及米餅乾、米蛋捲、米麵條、米鳳梨酥等多種創新米製加工品,與蕎麥麵、苦茶油等多元雜糧及特作產品。單日消費滿...
07/11/2025

【米糧俱樂部明日高雄登場 好康快來搶!】

農業部農糧署「2025米糧俱樂部展售與親子活動」,集結超過80家優質廠商,展售「精饌米獎」得獎米及米餅乾、米蛋捲、米麵條、米鳳梨酥等多種創新米製加工品,與蕎麥麵、苦茶油等多元雜糧及特作產品。單日消費滿100元、300元、500元可兌換不同贈品及抽獎券,滿500元即有機會抽中1千元攤位抵用券。首場次搶先在本周末11月8、9日於高雄駁二特區登場。

https://www.agriharvest.tw/archives/129952

#米糧俱樂部 #駁二 #兩廳院

【逆境中的力量  共同勾勒農村復原力的對話】從撼動全臺的921大地震、重創南臺灣的莫拉克風災,到近年來各種劇烈颱風與乾旱的襲擊,每一次危機都對鄉村社區社會結構與經濟產業帶來巨大衝擊與考驗。鄉村在逆境中展現的生命力、不斷創新的轉型能量,以及在...
07/11/2025

【逆境中的力量 共同勾勒農村復原力的對話】

從撼動全臺的921大地震、重創南臺灣的莫拉克風災,到近年來各種劇烈颱風與乾旱的襲擊,每一次危機都對鄉村社區社會結構與經濟產業帶來巨大衝擊與考驗。鄉村在逆境中展現的生命力、不斷創新的轉型能量,以及在地實踐的堅韌精神。

🌟2025 臺灣農村韌性與在地實踐研討會🌟
🌱聚焦於臺灣農村的在地實踐,探討如何在挑戰中建立更安全、更永續的鄉村!
🔹回顧歷史:重大災害後,臺灣農村如何從逆境站起,實現地方復原力?
🔹探討轉型: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農村展現了哪些轉型能量與創新思維?
這不僅是一場研討會,更是一次集結在地智慧、共同勾勒農村復原力的對話!

🗓️活動資訊
主題: 2025 韌性農村研討會—臺灣農村韌性與在地實踐
日期:114 年 11 月 22 日(六)9:30~17:00
地點:臺大農業經濟學系一樓 大講堂(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農業綜合大樓1F)
報名費用:免費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NN6g05

指導單位:農業部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
協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

#韌性農村 #氣候變遷 #在地實踐 #農村復原力 #社區營造 #臺灣研討會

【三階防疫目標達成! 中央應變中心慶祝「清零」不鬆懈】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今(6)日完成全國三階段清消防疫措施,應變中心指揮官、農業部長陳駿季宣告達成「清零」目標,全國僅臺中梧棲案例場、再無第二例,應變中心後續啟動第四階段疫情監控,往後...
06/11/2025

【三階防疫目標達成! 中央應變中心慶祝「清零」不鬆懈】

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今(6)日完成全國三階段清消防疫措施,應變中心指揮官、農業部長陳駿季宣告達成「清零」目標,全國僅臺中梧棲案例場、再無第二例,應變中心後續啟動第四階段疫情監控,往後每周召開一次會議,確保國內疫情維持清零。然而,案例場仍檢出核酸陽性,陳駿季表示,檢出陽性「不代表病毒有活性」,已要求臺中市加強清消、持續採檢,直到檢測均為陰性為止。

梧棲案例場經國軍徹底清消後採檢52處,卻仍在大門地面、冰箱地板,新增肥育豬舍地面3處檢出病毒核酸陽性反應。陳駿季指出,案例場已無養豬、沒有人、車進出,不影響全國解禁措施;雖仍檢出陽性,但不代表病毒有活性,因經過消毒病毒DNA未分解就可能呈現核酸陽性,但有活性才有機會傳播,後續農業部獸醫研究所會檢測病毒活性反應、病毒分離,並定量看病毒量是否下降。

陳駿季說,專家會議建議案例場不應該繼續養豬,但畜牧場登記核發權在地方政府,因此由中市府決定案例場未來是否可以養豬。慶祝「清零」目標達成,中央應變中心今日特地以檸檬風味青茶「清零茶」及小豬造型流沙包,致謝協助疫情報導的媒體同業。

https://www.agriharvest.tw/archives/129947

#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 #非洲豬瘟 #清零

Address

溫州街14號1樓
Taipei
106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農傳媒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農傳媒:

Share

Our Story

關於農傳媒 農傳媒是由財團法人豐年社所成立的專業新聞網站,我們的宗旨是一個「與農共聲、與食俱進、與環境共享」的新媒體平台。站在以農為本的角度,走入生活,觸及農業、土地、食物、教育、新知、文化、環境、生態等,與農業相關的各項議題。 我們期許成為一個能促進群眾溝通、開放信息、滿足需求的資訊平台。 關於豐年社 豐年社成立於民國 40 年,以發行及銷售有關農業書刊、產品及資材,服務農民、提高農家所得、改善農家生活為目的。豐年社主要發行《豐年》與《鄉間小路》兩本雜誌,並出版多本農業書籍,是臺灣老字號的農業出版社。 《豐年》創刊於民國40年,是臺灣歷史最悠久的農業雜誌。在當時地方缺乏新聞媒體的情形下,亦是最早深入民間的一份重要刊物。早年豐年雜誌除會提供免費農推書刊、種子供訂戶索取,更肩負解決農民在農業上疑難雜症的責任。 1970年代,農友對產銷知識與資訊需求提高,豐年社另外發行了《農業周刊》雜誌,隨著經濟發展,《農業周刊》轉型為《鄉間小路》,針對關心農業、飲食生活的讀者為導向,介紹關於農產、飲食與生活面向報導。而兩大雜誌也成為豐年社最重要的出版品。 陪伴臺灣農民與消費者成長、共好的豐年社,期待能為農業、農民以及孕育我們長大的土地盡更多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