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出版中心部落格 https://blog.press.ntu.edu.tw
出版中心官網 https://press.ntu.edu.tw

成立於1996年10月的臺大出版中心,負責出版具備高水準的學術性、教育性書籍及多媒體光碟等出版品。

雖非國內最早成立的大學出版社,臺大出版中心有心師法外國知名的大學出版社,努力的讓臺大出版中心成為臺灣最具指標性的大學出版社。

出版中心部落格  https://blog.press.ntu.edu.tw
出版中心官網   https://press.ntu.edu.tw
出版中心校園書店 https://press.ntu.edu.tw/tw/about/index.php?act=stores

【活動分享│產業革命與制度競爭】隨著人工智慧高速發展,新一波產業革命的浪潮正席捲而來。回顧過往或聚焦當下,不同的政治經濟制度如何引導、甚或制約技術的方向?這是歷史的重大課題,也牽動著未來的發展路徑。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政治思想中...
31/10/2025

【活動分享│產業革命與制度競爭】

隨著人工智慧高速發展,新一波產業革命的浪潮正席捲而來。回顧過往或聚焦當下,不同的政治經濟制度如何引導、甚或制約技術的方向?這是歷史的重大課題,也牽動著未來的發展路徑。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政治思想中心 將在11月7日下午,邀請史丹佛大學許成鋼教授,帶領我們從制度經濟學的視角剖析這個關鍵議題。

//當代華人思想座談//

產業革命與制度競爭

主講:許成鋼(史丹佛大學中國經濟與制度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
時間:2025年11月7日(五)13:30~
地點: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第一會議室
   (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政治思想研究專題中心
活動網址:https://www.rchss.sinica.edu.tw/politics/posts/13017

--------------------------------

//主題閱讀//

《制度基因:中國制度與極權主義制度的起源》(平裝版)
◎許成鋼 著
https://reurl.cc/mRnzd7

【當代華人思想座談】
產業革命與制度競爭
主講人:許成鋼(史丹佛大學)
時間:11月7日(五) 13:30
地點: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第一會議室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政治思想研究專題中心

隨著人工智慧高速發展,新一波產業革命的浪潮正席捲而來。回顧過往或聚焦當下,不同的政治經濟制度如何引導、甚或制約技術的方向?這是歷史的重大課題,也牽動著未來的發展路徑。
為此,政治思想中心特別邀請到史丹佛大學中國經濟與制度研究中心的許成鋼教授,帶領我們從制度經濟學的視角剖析這個關鍵議題。
許教授的鉅作《制度基因—中國制度與極權主義制度的起源》去年底在台出版後,旋即佳評如潮,引發學界廣泛的討論。
誠摯邀請所有對制度經濟、產業政策等議題有興趣的學界朋友,一同前來聆聽交流。

#許成鋼 #產業革命 #制度競爭
#科技競爭 #制度經濟學
#中央研究院

【《制度基因》入圍2025第四屆讀墨年度華文大獎】第四屆讀墨年度華文大獎入圍名單公布!匯集了讀墨暢銷榜、讀者、讀墨編輯群等意見,共同選出了2025年多本好書。由出版中心出版,且在今年引起廣大迴響的《制度基因──中國制度與極權主義制度的起源》...
30/10/2025

【《制度基因》入圍2025第四屆讀墨年度華文大獎】

第四屆讀墨年度華文大獎入圍名單公布!匯集了讀墨暢銷榜、讀者、讀墨編輯群等意見,共同選出了2025年多本好書。由出版中心出版,且在今年引起廣大迴響的《制度基因──中國制度與極權主義制度的起源》也入圍了這次獎項,感謝受到各方肯定之外,在這裡也向各位讀者小小宣(ㄌㄚ)傳(ㄆㄧㄠˋ),希望大家可以到活動頁面,參與線上票選活動!

🗳讀者票選方式
‧Readmoo 註冊會員具投票資格。
‧10/30~11/9 期間,每位會員每日可投票一次,文學類與非文學類各可投 5 票,每張票需投給不同作家。
‧得票數不代表最終結果。

🗳活動頁面
https://readmoo.com/events/myvotes-2025 #/polling

//主題書籍//
《制度基因──中國制度與極權主義制度的起源》◎許成鋼 著
書籍資訊 https://readmoo.com/book/210359204000101

30/10/2025

【「2025 臺大知識人著作獎」得獎名單公布時間延期】

「2025 臺大知識人著作獎」評審作業正積極進行中,為求審慎與周延,得獎名單公布日期(詳見 https://sites.google.com/view/ntu-knowledge/)將順延至 12 月初。

臺大知識人著作獎

大家期待已久的「NOTHING PLANNER 2026」已經開始預購囉⏰價格/📙❰ Original ❱ 日計畫                   定價 650📘❰ Weekly+Project ❱ 專案計畫   定價 550📌規格/A...
23/10/2025

大家期待已久的「NOTHING PLANNER 2026」已經開始預購囉⏰

價格/
📙❰ Original ❱ 日計畫 定價 650
📘❰ Weekly+Project ❱ 專案計畫 定價 550
📌規格/
A5、英文版、二十四節氣、月相表、無台灣節慶假日
📌附件/
2026限定貼紙、5週年書衣、PVC透明書套、使用說明書

🗒完整商品資訊,請見臺大出版中心線上商店| https://reurl.cc/nYkZo1

【NOTHING PLANNER 2026 預購公告】
預購時間/⏰10/21(二)~11/16(日)

價格/
📙❰ Original ❱ 日計畫 定價 650
📘❰ Weekly+Project ❱ 專案計畫 定價 550
📌規格/
A5、英文版、二十四節氣、月相表、無台灣節慶假日
📌附件/
2026限定貼紙、5週年書衣、PVC透明書套、使用說明書

通路早鳥贈禮
🎁臺大通路 / 線上11:00AM開始預購
傅鐘花園壓克力夾 (前200名)
校史館書店現場預購加送轉扭蛋一次
🎁博客來 /
NTUP BOOKSTORE 便條本-海藍 (前200名)
🎁PINKOI /
NTUP BOOKSTORE 便條本-森林 (前100名)
🎁誠品線上 / 10.24起
午茶時光II 透明貼紙 (前80名)

📌預計出貨 /
11/17 (一) 起依訂單順序出貨,電商平台依個別公告交期。

📌線上預購/
臺大出版中心線上商店| https://reurl.cc/nYkZo1
博客來|
https://reurl.cc/axQaZQ
https://reurl.cc/VWKRYb
Pinkoi | https://reurl.cc/MjDzZp
誠品線上 | https://reurl.cc/0WV809

📌實體商店 /
臺大出版中心校史館書店
茉莉生活風格 Molly Lifestyle

📌商品簡介/
📘❰ Weekly + Project ❱ 專案計畫
經營管理你的多重規劃,輕鬆整合龐雜繁瑣的時程表。
主體週計畫+整合型甘特圖,160頁、200g輕薄隨身手帳。

📙❰ Original ❱ 日計畫
新形態橫式二日一頁格式,一目暸然、靈活運用。
時間軸與To Do List混合使用,在功能性使用與自由創作遊走。

📌溫馨提醒/
★大量團購或校內單位請洽詢出版中心校史館書店02-33661523。


#2026手帳 #2026日誌 #2026專案計畫 #2026日計畫 #2026週計畫 #2026台大手帳 #斜槓


#巴川紙

【活動分享│東アジア識字研究の現在】日本獨協大學國際交流中心將於12月13日(六)~14日(日)舉辦「東アジア識字研究の現在 ―その到達と課題―」學術研討會,邀請多位學者從「識字」的角度切入,探討在日本、台灣、韓國等不同空間場域與時間脈絡中...
14/10/2025

【活動分享│東アジア識字研究の現在】

日本獨協大學國際交流中心將於12月13日(六)~14日(日)舉辦「東アジア識字研究の現在 ―その到達と課題―」學術研討會,邀請多位學者從「識字」的角度切入,探討在日本、台灣、韓國等不同空間場域與時間脈絡中的發展。活動為 #現場 及 #線上 同步舉辦,名額有限,歡迎有興趣的讀者報名參加。

------------------------------------------

//活動詳情//

東アジア識字研究の現在 ―その到達と課題―

時間:2025年
   12月13日(六)10:00~17:30
   12月14日(日)10:00~16:00
地點:日本.獨協大学 天野貞祐記念館大講堂(日本国埼玉県草加市学園町1番1号)
進行方式: #現場 同步
使用語言:日文、韓文、中文(備有通譯或翻譯)
參加費用:免費
名額限制:500名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QarNvp

活動簡介:

識字研究の現時点には様々な問題が、層構造をなしている。
その第一の問題群は、日本から見た場合の識字の史的解明である。この20年ほどの間に大きな進展を見せたが、中世以前の識字など、明らかになっていないこともまだ多い。日本史研究者と日本教育史研究者との間の認識にもかなりの相違がある。
第二に、東アジア全体から見た場合の、中国漢字・漢文文化圏からの「離脱」と「摂取」の実相の解明である。日本、朝鮮、ベトナムなどでそれぞれ独自の文字が作られたが、その普及のあり方と漢字・漢文との関係は、三国それぞれが大きく異なる。それを比較検討する課題はまだ着手もされていない。
第三に、同一の視点から見方を変えて、漢字そのものの識字ないし識字教育の検討である。近代に至って文字の形を異にし、ともに文化的多様性を有する中国本土と台湾の識字および識字教育の実態について解明が必要である。また、日本における漢字を含めた識字教育とも比較検討することが求められる。
世界に眼を広げた場合、第四に、アルファベット等の文字の識字および識字研究との比較検討である。さらには、諸文字文化の識字研究との接合が遠い先の課題としてある。
そして第五には、これらの問題群の基層に位置する課題、すなわちそもそも文字を持つということについての歴史的人類学的哲学的考察である。この基層的検討は、もちろん上記四つの問題群と呼応しつつ、より深められていく。
このフォーラムは、上述の課題にそれぞれの視点からの研究報告を受け、研究交流を深めるとともに、今後の国際識字研究の課題を提示するものとしたい。

活動網址:https://www.dokkyo.ac.jp/international/international_center/forum/2025.html
主辦單位:獨協大学国際交流センター
協辦單位:獨協大学国際教養学部、教育史学会、埼玉県、草加市、獨協大学同窓会

【活動分享│一個科學的存有範疇架構】這個演講將為各位介紹一個科學存有範疇架構,是中正大學哲學系陳瑞麟老師在今年出版的新書《科學作為探索:超越現象的科學形上學》所提出的。所謂「存有範疇」(ontic categories)也就是二千多年前古希...
09/10/2025

【活動分享│一個科學的存有範疇架構】

這個演講將為各位介紹一個科學存有範疇架構,是中正大學哲學系陳瑞麟老師在今年出版的新書《科學作為探索:超越現象的科學形上學》所提出的。所謂「存有範疇」(ontic categories)也就是二千多年前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在《範疇論》(categories)一書提出的諸範疇。category的本義是「述詞形式」(forms of predicate),亦即不同類型的述詞。由於希臘文的主詞-述詞語句中,各類型的述詞都可以使用 is 來連接主詞,一個主述語句 S is P可以用來回答「S是什麼」(what is S?),亦即「述詞」用來回答「S是什麼」,而不同的類型的述詞(範疇)針對「S是什麼」提供了不同類型的答案。英文 is 的名詞化是 being,等於希臘文的 onto,即ontology 的字根,換言之,範疇是不同類型的 being,也就是「存有範疇」。

亞里斯多德在《範疇論》中提出的十個範疇是最基本類型的範疇,構成一個範疇架構。後來的哲學家紛紛提出新的範疇架構。不同的範疇架構,代表不同的形上學路向和理論,也代表哲學家對「實在是什麼」(what is reality)這個問題的答案。作者在《科學作為探索》一書中提出適合當代科學的範疇架構,故稱作「科學存有範疇架構」。

//演講資訊//

一個科學的存有範疇架構

主講人:陳瑞麟(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講座教授)
與談人:官科宏(國科會人社中心博士級研究人員)
與談人:游立安(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學者)
主持人:洪子偉(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

時間:2025年10月22日(三)14:30-16:30
地點:中研院歐美所研究大樓一樓會議室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臺灣邏輯、方法論、科學與科技哲學學會

---------------------------------

//主題閱讀//

《科學作為探索:超越現象的科學形上學》◎陳瑞麟 著
https://reurl.cc/Z4yygQ

「演講資訊」一個科學的存有範疇架構

📅 日期:2025年10月22日(星期三)14:30-16:30

地點:中研院歐美所研究大樓一樓會議室
主講人:陳瑞麟(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講座教授)
與談人:官科宏(國科會人社中心博士級研究人員)
與談人:游立安(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學者)
主持人:洪子偉(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

摘要

這個演講將為各位介紹一個科學存有範疇架構,是本人在今年出版的新書《科學作為探索:超越現象的科學形上學》所提出的。所謂「存有範疇」(ontic categories)也就是二千多年前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在《範疇論》(categories)一書提出的諸範疇。category的本義是「述詞形式」(forms of predicate),亦即不同類型的述詞。由於希臘文的主詞-述詞語句中,各類型的述詞都可以使用 is 來連接主詞,一個主述語句 S is P可以用來回答「S是什麼」(what is S?),亦即「述詞」用來回答「S是什麼」,而不同的類型的述詞(範疇)針對「S是什麼」提供了不同類型的答案。英文 is 的名詞化是 being,等於希臘文的 onto,即ontology 的字根,換言之,範疇是不同類型的 being,也就是「存有範疇」。

亞里斯多德在《範疇論》中提出的十個範疇是最基本類型的範疇,構成一個範疇架構。後來的哲學家紛紛提出新的範疇架構。不同的範疇架構,代表不同的形上學路向和理論,也代表哲學家對「實在是什麼」(what is reality)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在《科學作為探索》一書中提出適合當代科學的範疇架構,故稱作「科學存有範疇架構」——本演講將詳細介紹它的内容

【活動分享│「檔案與歷史研究」系列演講:1927年南京事件與中華民國「外交」檔案】《台日關係史(1945-2020)》作者之一川島真教授,將於11/5(三)下午3點於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主講「1927年南京事件與中華民國『外交』檔案」,有興...
09/10/2025

【活動分享│「檔案與歷史研究」系列演講:1927年南京事件與中華民國「外交」檔案】

《台日關係史(1945-2020)》作者之一川島真教授,將於11/5(三)下午3點於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主講「1927年南京事件與中華民國『外交』檔案」,有興趣的朋友請參考以下資訊。

//活動資訊//
主題:1927年南京事件與中華民國「外交」檔案
日期:2025/11/05
時間:15:00~17:00
地點:檔案館第二會議室
主持人:蘇聖雄教授(本所副研究員兼檔案館主任)
主講人:川島真教授(東京大學大學院綜合文化研究科教授)
主辦單位: #近史所檔案館、 #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

演講摘要:1927年3月24日,正值國民革命軍北伐期間,南京事件爆發。迄今此事件仍未獲得充分研究。蔣介石當時認為此事乃「北伐軍」所致,且事件發生於四一二政變之前,他尚未能將足夠精力投注於南京事件的善後與外交談判。當時中國對外關係處於極為複雜的局面:一方面是設於武漢、由國民政府所設的外交部,另一方面則是仍為國際社會普遍承認的北京政府外交部。兩個外交機構皆無法根據南京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談判,日方也不清楚該與何者交涉,中日之間的外交協商進展不順。

最終,日本方面認定事件的肇因為「南軍」──即蔣介石所領導的國民革命軍。這一觀點逐漸普及於日本,形成對北伐行動的普遍批判氛圍。由於當時國民政府尚未在東京設立公使館,蔣介石等人對日本國內輿論的變化認知有限;同時,日方亦難以與中國的外交部門建立有效溝通管道。這種溝通結構的斷裂,為日後濟南事件(山東出兵)及中日關係的誤判與衝突埋下伏筆。

本次演講中,川島教授將結合日本、中國雙方的外交檔案,並運用美國駐南京總領事館的相關文獻,重新審視南京事件的過程與背景。同時,也將就中華民國外交檔案的性質與研究應用,提出新的觀察與見解。

📌完整活動資訊 https://archives.sinica.edu.tw/news/p1332

【新書上市│《數位化環控農業》】基於環境變遷、資源匱乏、水資源及土資源汙染、人口暴增等不利傳統農業發展的因素,再加上全球都市化的趨勢,在設施內進行農業的方式普遍受到重視,諸如精密溫室、植物工廠、垂直農業、室內農業等各種環控農業活動正蓬勃發展...
02/10/2025

【新書上市│《數位化環控農業》】

基於環境變遷、資源匱乏、水資源及土資源汙染、人口暴增等不利傳統農業發展的因素,再加上全球都市化的趨勢,在設施內進行農業的方式普遍受到重視,諸如精密溫室、植物工廠、垂直農業、室內農業等各種環控農業活動正蓬勃發展中,甚至成為部分國家的農業主流。

本書彙整了作者在環控農業領域多年的教學與研究結晶,內容涵括太陽光利用型植物工廠(具環控能力、能夠全年栽培的精密型溫室)與全人工光型植物工廠,主要透過以MATLAB語言撰寫的軟體或程式,探討植物工廠運作時涉及的相關參數之計算、模擬與成本評估,包括陽光能量、溼空氣熱力學性質、通風量、水分蒸發散量、空氣溫度、空氣溼度、溼簾/噴霧降溫、供暖系統、作物水逆境指標、淨光合作用速率、燈光控制、水分平衡、二氧化碳平衡等。本書亦提供相關原始碼,使讀者可以由引用的計算公式瞭解相關的工程原理。

期許本書能夠引發讀者投入環控農業,進而對臺灣乃至全球農業、農民、農村、農學的發展做出貢獻,也對今後地球環境、糧食與資源問題的紓解盡一分心力。

************************
《數位化環控農業》◎方煒 著
書籍資訊 https://reurl.cc/MzQlQk
線上試閱 https://blog.press.ntu.edu.tw/?p=6038
博客來 https://reurl.cc/EQ095K
三民 https://reurl.cc/x3mrV4

9/3(三)由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與臺大出版中心共同舉辦的《反攻大陸與臺灣──中華民國統一的構想與挫折》書籍講座,紀要摘錄已整理完成。本書作者五十嵐隆幸教授指出,想釐清東亞之未來,就需重視並正確理解被貼標籤的台灣。有興趣的朋友,歡迎透過以下連...
30/09/2025

9/3(三)由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與臺大出版中心共同舉辦的《反攻大陸與臺灣──中華民國統一的構想與挫折》書籍講座,紀要摘錄已整理完成。本書作者五十嵐隆幸教授指出,想釐清東亞之未來,就需重視並正確理解被貼標籤的台灣。有興趣的朋友,歡迎透過以下連結,閱讀紀要全文。

//紀要全文請至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網站閱覽//
https://archives.sinica.edu.tw/news/p1331

//主題書籍//
《反攻大陸與臺灣──中華民國統一的構想與挫折》◎五十嵐隆幸 著;林佩欣 譯
書籍資訊 https://reurl.cc/bmzd1d

五十嵐隆幸教授「反攻大陸與臺灣」演講紀要摘錄:

  本次活動,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檔案與歷史研究」系列演講之一,邀請日本防衛省防衛研究所五十嵐隆幸研究員,分享介紹新書《反攻大陸與台灣──中華民國統一的構想與挫折》。本書原為日文《大陸反攻と台湾 : 中華民国による統一の構想と挫折》,2021年出版後備受日本學界矚目,榮獲日本大平正芳記念賞等4個獎項。臺灣大學出版中心翻譯為中文,2025年刊行。

  五十嵐教授指出,國際學者普遍認為:反攻大陸為蔣介石的口號,乃其正當化威權獨裁統治的說法。若林正丈、松田康博先生也各有說詞。研究生時,安全專家對五十嵐說:反攻大陸是魯莽行動,美國根本不會同意,不可能成功。但歷史研究,應看當時的人有沒有這麼想過?國軍將士平安退役雖幸運,但因最終反攻大陸沒有發動成功,就全盤否定;對流血流汗辛苦訓練、保衛家國和榮譽的軍人而言,則是不平之事。簡單的道理是,政府沒明確說什麼時候結束,只要「反攻大陸」目標還是軍隊任務,沒有政治決定,就不會解除,更不可能自然消失。

  台海危機是當今東亞國際政治的重要焦點,新書重點第一點,以全新歷史視角,從中華民國立場出發,深入探討「統一中國」國家目標與「反攻大陸」軍事戰略之間的關係。提出具說服力之獨特軍人理念見解:攻勢作戰、攻守一體、守勢作戰有其不同之分期,且「反攻大陸」任務至1991年方解除。第二點,在兩個中國與美國的互動關係上,跳脫「冷戰」框架,分析依照《中華民國憲法》,以「代表全中國的正統國家」,在現實如何逐步形成「統治臺灣的中華民國」過程,得以完整說明臺灣海峽的對立結構之進程,彰顯出其臺灣研究視角的特殊意義。

#演講紀要 #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

※ 紀要全文請至本所檔案館網站閱覽:https://archives.sinica.edu.tw/news/p1331

【新書上市│《「平權」的影子──現代早期中國性/別論述》】性別議題的核心長久以來被想像為追求「平權」,然而十九、二十世紀之交的晚清性/別轉型相關論述並不僅止於單向度的邁向現代「平權」。本書通過譚嗣同、馬君武、何震、劉師培、章太炎、康有為、《...
18/09/2025

【新書上市│《「平權」的影子──現代早期中國性/別論述》】

性別議題的核心長久以來被想像為追求「平權」,然而十九、二十世紀之交的晚清性/別轉型相關論述並不僅止於單向度的邁向現代「平權」。本書通過譚嗣同、馬君武、何震、劉師培、章太炎、康有為、《申報》、《啟蒙畫報》、《天義》、《新世紀》、晚清小說等種種論著或報刊材料,析論其中關於性/別知識之重構、婦女或性/別運動方向之設想、帝國主義批判,以及種族、國族、戰爭、殘疾、婚家、經濟體制、全球未來願景等議題。本書試圖提出一個動態的解讀,闡釋這些在視野上超越「平權」的性/別論述,如何回應殖民/現代性,如何與主旋律之外(廣義的)社會主義運動思潮積極聯結,並與「革命」現實相激盪,而對「平權」論的侷限有所批判,展開對於世間福祉更為飽滿的性/別想像。

************************
《「平權」的影子──現代早期中國性/別論述》◎劉人鵬 著
書籍資訊 https://reurl.cc/nY22dl
線上試閱 https://blog.press.ntu.edu.tw/?p=6033
博客來 https://reurl.cc/vL22zj
三民 https://reurl.cc/GNvv2x

【臺大出版中心『新銳叢刊』徵求專書著作】為鼓勵人文與社科領域的青年學者出版學術專書,臺大出版中心成立「新銳叢刊」,專門收錄、出版具原創性的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專書。 🧲本叢書的徵稿對象(符合以下任一條件):1. 獲國內外博士學位五年以內者。2...
17/09/2025

【臺大出版中心『新銳叢刊』徵求專書著作】

為鼓勵人文與社科領域的青年學者出版學術專書,臺大出版中心成立「新銳叢刊」,專門收錄、出版具原創性的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專書。

🧲本叢書的徵稿對象(符合以下任一條件):

1. 獲國內外博士學位五年以內者。
2. 在國內外大學或研究機構擔任教學、研究專任職務五年以內者。

🧲本叢書的徵稿類型:

具有原創性及重要學術價值之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專書,需以繁體中文撰寫,改寫自博士論文亦可。


✒️叢書主編:

許雅惠(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蔡祝青(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劉華真(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投稿相關資料下載:
https://reurl.cc/lYOoGv

Address

中正區思源街18號 (臺大水源校區澄思樓2樓)
Taipei
100047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