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築塾代誌

放築塾代誌 思考、觀察、想像
以建築人的角度切入,富涵建築、生活、人文、特色空間等多元內容,讓建築不再只是繁瑣的結構計算及看不懂的平面配置圖。帶給您一本易讀、引發共鳴、的建築月刊雜誌。

於 2015 年 7 月號正式創刊

以建築人的角度切入,富涵蓋建築、生活、人文、特色空間等多元豐富內容。

建築不再只是繁瑣的結構計算、看不懂的平面配置圖,將建築帶入生活,反映社會現況與人道關懷,帶給您一本易讀、引發共鳴、具有影響力的建築月刊雜誌。

《放築塾代誌 no.124》2025 10月號-生存的建築,建築的生存撰文/圖:黃任遠-這趟歐洲行,我的腳步穿越了威尼斯的潟湖與巴塞隆納的街區。首先前往的是第19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由策展人Carlo Ratti所提出Intelligens...
10/10/2025

《放築塾代誌 no.124》2025 10月號

-

生存的建築,建築的生存
撰文/圖:黃任遠

-

這趟歐洲行,我的腳步穿越了威尼斯的潟湖與巴塞隆納的街區。首先前往的是第19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由策展人Carlo Ratti所提出Intelligens: Natural, Artificial, Collective為主題。威尼斯火車站在最西邊,而展場在最東邊:綠園城堡(Giardini)與軍械庫(Arsenale)。我在沿途得以漫步欣賞這座城市迷人的水上風光。

當我看到展板 First Steps in Architecture,闡述剛果盆地巴俾格米人使用樹苗編織臨時住所的案例。我的思緒瞬間從威尼斯的喧囂,回到了台東寧靜的山林,那是一堂關於生存的實踐。我向布農族人學習搭建獵寮,僅以幾根就地取材的竹材,在最短時間內搭建出一個三角形構架,並在前方生火。它的唯一目的,是在夜間提供一個能抵禦冷空氣和野獸侵擾的庇護所。這趟旅程,我看見的正是這種根植於「生存」的建築智慧。⋯⋯(*完整內容請見《放築塾代誌 no.124》2025 10月號)

-

圖:布農族人獵寮

-

#放築塾代誌
#巴塞隆納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放築塾代誌 no.124》2025 10月號-甘迺迪圖書館暨博物館(中)撰文/圖:黃健敏-丹佛的里高中心、希爾頓飯店與五月百貨公司俱是完成於貝聿銘在開發商齊肯道夫(William Zeckendorf, 1905—1976)的威奈公司(W...
09/10/2025

《放築塾代誌 no.124》2025 10月號

-

甘迺迪圖書館暨博物館(中)
撰文/圖:黃健敏

-

丹佛的里高中心、希爾頓飯店與五月百貨公司俱是完成於貝聿銘在開發商齊肯道夫(William Zeckendorf, 1905—1976)的威奈公司(Webb & Knapp Inc.)期間。里高中心是結合壹幢二十三層的辦公大樓,街角處是兩層樓展示廳與一個銀行的投資開發項目,三幢建築物錯落配置在一個大街廊內,在建築量體之間是頗有變化的都市公共空間,但是這個戶外廣場於1981年被菲利浦・強生改建,將廣場室內化,這是因為丹佛冬天的氣候酷寒,著實不適合戶外活動。

當初貝聿銘規劃戶外廣場,廣場上有噴泉、花木、座椅與特別設計的燈光與冬季時可以從地底加熱的鋪面等,這些設施曾被老闆認為是浪費之舉,貝聿銘還刻意將辦公大樓地面樓層的店面刪除,將店面安排至街廓內的一隅。從開發的立場,這會減少店租的收入,惟貝聿銘認為此舉有利於提升整個開發案的水平與名聲,只要將辦公樓層每平方英尺增加五分錢的租金就能彌補,最終證實貝聿銘的設計是正確的,里高中心成為丹佛最高級的辦公大樓。⋯⋯(*完整內容請見《放築塾代誌 no.124》2025 10月號)

-

圖:里高中心

-

#放築塾代誌
#甘迺迪圖書館暨博物館
#貝聿銘

《放築塾代誌 no.124》2025 10月號-卡羅維瓦利——與台、日溫泉鄉大異其趣的捷克勝地撰文/圖:陳明城-上期代誌刊載李果樺設計師撰寫的《愛在機械風暴來襲時――包浩斯創辦人的初戀》一文,記述建築師華特・葛羅培斯(Walter Grop...
08/10/2025

《放築塾代誌 no.124》2025 10月號

-

卡羅維瓦利——與台、日溫泉鄉大異其趣的捷克勝地
撰文/圖:陳明城

-

上期代誌刊載李果樺設計師撰寫的《愛在機械風暴來襲時――包浩斯創辦人的初戀》一文,記述建築師華特・葛羅培斯(Walter Gropius;1883年5月18日―1969年7月5日)與愛爾瑪・馬勒(Alma Mahler;1879年8月31日―1964年12月11日)於1910年夏天,邂逅在奧匈帝國南方邊境的溫泉小鎮――托貝巴德(Tobelbad)。年輕的建築師與名媛馬勒夫人(為19世紀奧地利知名作曲家暨指揮家古斯塔夫・馬勒〔Gustav Mahler〕之妻)譜出一段浪漫愛情。而托貝巴德距離葛羅培斯所在的柏林直線距離約600公里,真可謂千里姻緣一線牽;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合該有事。⋯⋯(*完整內容請見《放築塾代誌 no.124》2025 10月號)

-

圖:卡羅維瓦利

-

#放築塾代誌
#捷克
#卡羅維瓦利
#溫泉小鎮

《放築塾代誌 ​no.124》2025 ​10月號​目錄​​​ 品空間​04 卡羅維瓦利——與台、日溫泉鄉大異其趣的捷克勝地​​​ 經典建築​16 甘迺迪圖書館暨博物館(中)​​​ 品空間​28 生存的建築,建築的生存​​​ 反思建築​40...
07/10/2025

《放築塾代誌 ​no.124》2025 ​10月號

​目錄
​​
​ 品空間
​04 卡羅維瓦利——與台、日溫泉鄉大異其趣的捷克勝地
​​
​ 經典建築
​16 甘迺迪圖書館暨博物館(中)
​​
​ 品空間
​28 生存的建築,建築的生存
​​
​ 反思建築
​40 大阪的民間近代建築巡禮(下)
​​
​ 案例解析
​46 法蘭克・蓋瑞 Schnabel ​house ​Ⅳ

​-

​封面圖片:市集溫泉迴廊/林于景建築師拍攝

《放築塾代誌 no.123》2025 9月號-流量到流光:走進工地的365天撰文:林淑靜-在媒體和行銷公關產業工作十多年,我養成了一些習慣。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瀏覽各大社群和媒體,滑著重點新聞、觀察風向、監看每個關鍵字。接著再點開...
12/09/2025

《放築塾代誌 no.123》2025 9月號
-
流量到流光:走進工地的365天
撰文:林淑靜
-
在媒體和行銷公關產業工作十多年,我養成了一些習慣。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瀏覽各大社群和媒體,滑著重點新聞、觀察風向、監看每個關鍵字。接著再點開信箱和LINE,讀著那些不斷湧入的訊息與推播。在這個產業,社群傳播越來越快,輿論分眾越來越細,同業競爭比流量、比速度,我們也只能更沒日沒夜地追著這些風,奮勇向前。

不過,近一兩年我的身體開始發出抗議訊號,迫使我按下暫停鍵,休息、離開熟悉的產業,重新檢視自己和生活的步調。

在休息的這段時間裡,因緣際會下,看到育成社福正在找尋建築專案管理的公關一職,這讓想轉換跑道的我燃起一絲希望,雖然過往從事的產業皆與建築無關,所幸經歷算是豐富,因此我獲得了這個工作機會。⋯⋯(*完整內容請見《放築塾代誌 no.123》2025 9月號)
-
圖:洗車中心門口/來源:育成社福基金會、JJP、P&L
-
#放築塾代誌
#學學課程
#建築寫作的設計與構築

《放築塾代誌 no.123》2025 9月號-愛在機械風暴來襲時——包浩斯創辦人的初戀撰文:李果樺-火車頭發出沙啞刺耳的聲音後停了下來,托貝巴德(Tobelbad)到了。黑色的車廂在銀色光線中休息,像短暫歇息的巨獸,吐出一些旅客,又吞入另一...
11/09/2025

《放築塾代誌 no.123》2025 9月號
-
愛在機械風暴來襲時——包浩斯創辦人的初戀
撰文:李果樺
-
火車頭發出沙啞刺耳的聲音後停了下來,托貝巴德(Tobelbad)到了。黑色的車廂在銀色光線中休息,像短暫歇息的巨獸,吐出一些旅客,又吞入另一些人,接著那沙啞的機器聲在前面再度發出呼喊,轟隆隆地拖著一長列黑色車廂繼續前行,留下燒煤的味道,隨著火車逐漸遠去,火車站恢復了平靜。

1910年的夏天,華爾特・葛羅培斯(Walter Gropius)來到了托貝巴德,聽說這裡的溫泉享負盛名,時髦的療養渡假村(sanatorium)結合醫療與休閒能讓人找回活力。葛羅培斯正飽受感冒困擾,一直沒有好轉,這可能是他工作過於繁忙的緣故。

從學校畢業後,他在彼得・貝倫斯(Peter Behrens)的事務所歷練三年,便決定出來創業。⋯⋯(*完整內容請見《放築塾代誌 no.123》2025 9月號)
-
圖:AEG渦輪機工廠LOGO字樣/來源:CC BY-SA 4.0 Wiki user Felix Müller
-
#放築塾代誌
#學學課程
#建築寫作的設計與構築

《放築塾代誌 no.123》2025 9月號-在雨中找到位置:一座為人留白的小紅屋 小紅屋——猴硐遊客中心撰文/圖:張家詩-它輕巧的姿態守著山腳。它像一頂不收的帳篷,留給翻山越嶺而來的旅人,一段剛剛好的喘息與暫停。風吹、雨至、潮起、人氣,始...
10/09/2025

《放築塾代誌 no.123》2025 9月號
-
在雨中找到位置:一座為人留白的小紅屋 小紅屋——猴硐遊客中心
撰文/圖:張家詩
-
它輕巧的姿態守著山腳。它像一頂不收的帳篷,留給翻山越嶺而來的旅人,一段剛剛好的喘息與暫停。風吹、雨至、潮起、人氣,始終在那裡。

與山對話的開端
接住走過疲憊山徑而來的心與氣,與山對話,也與自己對話

位於新北市瑞芳區的「小紅屋——猴硐遊客中心」,是由吳忠勳地景建築師與其所屬達觀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主持設計,基地面積達6,245平方公尺,約為三個標準籃球場面積的五倍大,於2022年完工。這座建築不試圖以強烈形式彰顯自身存在,而是透過一種輕盈而溫和的方式,安靜地與周遭山景對話。帳篷造型的屋頂宛如層層羽翼搭建而成的片段遮蔽,與山形彼此呼應,建築量體刻意弱化邊界,讓建築回歸地景的節奏之中。我在一個陰雨綿綿的午後造訪,初抵時,一批剛走完古道的旅人聚集於中庭談笑,雨聲、腳步聲與交談聲在開放空間中流動,沒有回音,卻意外柔和。⋯⋯《放築塾代誌 no.123》2025 9月號)
-
圖:下沉的帳篷造型/攝影:筆者
-
#放築塾代誌
#學學課程
#建築寫作的設計與構築

《放築塾代誌 no.123》2025 9月號目錄​ 空間 × 文學04 2025學學|空間 × 文學|建築寫作的設計與構築​08 在雨中找到位置:一座為人留白的小紅屋 小紅屋——猴硐遊客中心14 愛在機械風暴來襲時——包浩斯創辦人的初戀22...
09/09/2025

《放築塾代誌 no.123》2025 9月號
目錄

空間 × 文學
04 2025學學|空間 × 文學|建築寫作的設計與構築

08 在雨中找到位置:一座為人留白的小紅屋 小紅屋——猴硐遊客中心
14 愛在機械風暴來襲時——包浩斯創辦人的初戀
22 流量到流光:走進工地的365天

經典建築
30 甘迺迪圖書館暨博物館(上)

品建築
42 愛戀布拉格——百年經典現代建築的交纏

品建築
52 臥遊筆記:大阪世博台灣館「Tech World」,溫潤的科技山嶽

反思建築
56 大阪的民間近代建築巡禮(上) 

案例解析
59 西雅圖聯邦法院Ⅳ
-
封面圖片:跳舞的房子

《放築塾代誌 no.122》2025 8月號-行動主義的德國建築師——布魯諾・陶特撰文:黃健敏 建築師-2008年聯合國公告世界文化遺產名單中有一項與歷年的入選者很不同,不是具有久遠歷史的文化資產,也不是曾屬於王公貴族的宮堡史蹟,而是191...
07/08/2025

《放築塾代誌 no.122》2025 8月號
-
行動主義的德國建築師——布魯諾・陶特
撰文:黃健敏 建築師
-
2008年聯合國公告世界文化遺產名單中有一項與歷年的入選者很不同,不是具有久遠歷史的文化資產,也不是曾屬於王公貴族的宮堡史蹟,而是1913年至1934年之間,在柏林為工人階級所興建的六處現代建築住宅社區(Berlin Modernism Housing Estates)。這些社區建設的靈魂人物是建築師布魯諾・陶特(Bruno Taut,1880—1938)。

原籍東普魯士的布魯諾・陶特於1897年高中畢業後,進入東普魯士建築職業學校修習,1902年畢業,然後在斯圖加特(Stuttgart)與慕尼黑兩地的事務所工作歷練,並努力自學。於1908年與同事弗朗茲・霍夫曼(Franz Hoffmann, 1884—1951)合夥成立建築師事務所開始執業。1912年弟弟馬克斯・陶德(Max Taut, 1884—1967)加入。早年的業務以住宅與辦公大樓為主,1914年科隆製造聯盟展(Werkbund Exhibition)布魯諾・陶特設計玻璃館,運用新建材,將玻璃作為構造的主體而非裝飾性的面材,加以他著書力倡建築應當是整體藝術,鼓吹建築當由群眾集體參與從事創造,以致被視為理想派的建築師。⋯⋯(*完整內容請見《放築塾代誌 no.122》2025 8月號)
-
圖:法爾肯貝格花園城一隅/黃健敏建築師 提供
-
#放築塾代誌
#德國建築師
#世界文化遺產

《放築塾代誌 no.122》2025 8月號-大阪世博國家日大廳——「雷格登花園」 EXPO National Day Hall “Ray Garden”撰文:陳明城 建築師-2025年大阪夢洲世界博覽會自4月13日開幕瞬即過了3個月,也就...
06/08/2025

《放築塾代誌 no.122》2025 8月號
-
大阪世博國家日大廳——「雷格登花園」 EXPO National Day Hall “Ray Garden”
撰文:陳明城 建築師
-
2025年大阪夢洲世界博覽會自4月13日開幕瞬即過了3個月,也就是半年的展期已過一半,絡繹於途的參訪者莫不苦於網上預約與大排長龍的等候。上期代誌介紹位在會場東南角的世博國家日大廳――「雷格登花園」EXPO National Day Hall “Ray Garden”是一開放式的展場,容易自由進出觀覽表演活動。撰稿時也與安井建築設計事務所+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聯繫,獲同意刊登平、立、剖面圖及透視模想圖、照片等資料,所以本期再撰(Ⅱ)文,談談圓型大屋根,也更詳細介紹世博國家日大廳――「雷格登花園」EXPO National Day Hall “Ray Garden”⋯⋯(*完整內容請見《放築塾代誌 no.122》2025 8月號)
-
圖:EXPO National Day Hall “Ray Garden”/安井建築設計事務所+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提供/攝影:Kenya Chiba
-
#放築塾代誌
#大阪萬國博覽會

#大阪世博國家日大廳

《放築塾代誌 no.122》2025 8月號目錄​  品建築04 大阪世博國家日大廳——「雷格登花園」 EXPO National Day Hall “Ray Garden”(Ⅱ)——平田晃久六脈神劍與藤本壯介太極圓轉共舞​ 品建築16 驕...
05/08/2025

《放築塾代誌 no.122》2025 8月號
目錄

品建築
04 大阪世博國家日大廳——「雷格登花園」 EXPO National Day Hall “Ray Garden”(Ⅱ)——平田晃久六脈神劍與藤本壯介太極圓轉共舞

品建築
16 驕陽下熠熠閃耀的法國館

世紀大師
22 行動主義的德國建築師——布魯諾.陶特

世紀大師
40 中國健康城市的F1rst Dance——吳國柄234

歷史台灣
50 小城故事多33 雙子金銀城——竹南

案例解析
56 代官山集合住宅Ⅱ

-
封面圖片:大阪世博國家日大廳——「雷格登花園」

《放築塾代誌 no.121》2025 7月號-穿梭都市現代化的邊界:跨越城市的觀察隨筆撰文:黃任遠-第一次來到新竹高鐵站,出入口有著類似飛碟下半部的獨特設施,讓我不禁聯想到京都車站那兩座懸浮、同樣像飛碟下半部的可愛構造,其設計顯得更為渾圓且...
10/07/2025

《放築塾代誌 no.121》2025 7月號
-
穿梭都市現代化的邊界:跨越城市的觀察隨筆
撰文:黃任遠
-
第一次來到新竹高鐵站,出入口有著類似飛碟下半部的獨特設施,讓我不禁聯想到京都車站那兩座懸浮、同樣像飛碟下半部的可愛構造,其設計顯得更為渾圓且帶有歪斜的趣味。步出車站等候公車,高而小的玻璃雨遮,幾乎無法提供有效的遮陽蔽蔭。不料公車遲遲未至,只好轉而搭乘計程車。司機先生十分健談,沿途的對話像是一場豐富的在地導覽。

一開始,我們駛入通往高速公路的車陣,司機先生聲如洪鐘地宣布:「歡迎來到『結界』區域!」他解釋道,這是精英與富裕人士的聚集地,一旦離開這個區域,「不保證你的安全」,也不保證「生活品質」。⋯⋯(*完整內容請見《放築塾代誌 no.121》2025 7月號)
-
圖:新竹高鐵站出入口飛碟造型/黃任遠提供
-
#放築塾代誌
#新竹高鐵站
#宮下公園

Address

中正區新生南路一段54巷18號
Taipei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放築塾代誌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放築塾代誌:

Share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