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0/2025
《放築塾代誌 no.124》2025 10月號
-
生存的建築,建築的生存
撰文/圖:黃任遠
-
這趟歐洲行,我的腳步穿越了威尼斯的潟湖與巴塞隆納的街區。首先前往的是第19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由策展人Carlo Ratti所提出Intelligens: Natural, Artificial, Collective為主題。威尼斯火車站在最西邊,而展場在最東邊:綠園城堡(Giardini)與軍械庫(Arsenale)。我在沿途得以漫步欣賞這座城市迷人的水上風光。
當我看到展板 First Steps in Architecture,闡述剛果盆地巴俾格米人使用樹苗編織臨時住所的案例。我的思緒瞬間從威尼斯的喧囂,回到了台東寧靜的山林,那是一堂關於生存的實踐。我向布農族人學習搭建獵寮,僅以幾根就地取材的竹材,在最短時間內搭建出一個三角形構架,並在前方生火。它的唯一目的,是在夜間提供一個能抵禦冷空氣和野獸侵擾的庇護所。這趟旅程,我看見的正是這種根植於「生存」的建築智慧。⋯⋯(*完整內容請見《放築塾代誌 no.124》2025 10月號)
-
圖:布農族人獵寮
-
#放築塾代誌
#巴塞隆納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