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視全球現場

公視全球現場 國際新聞節目 深度週報&漫遊天下

台灣國際新聞第一選擇。公視提供專業,優質且多元的國際新聞,捨棄重口味腥羶色,用淺顯易懂詞彙解析最夯的國際話題。
    
週六晚間7點30分「深度週報」,精選整理全世界最重要時事並深入分析;週日晚間7點30分「漫遊天下」,提供相對軟性,新奇、輕鬆的內容,適合闔家大小一起觀賞,無痛吸收國際知識。

法國前總理貝胡才因為沒有通過信任投票下台,現在又傳出國際信評機構「惠譽」,將法國的信用評級降至史上最低。因此新總理勒克努上台後,最亟待解決的就是政府公債、財政赤字,還有更重要的就是,趕緊提出2026年政府預算。但民眾認為,馬克宏政府換了總理...
21/09/2025

法國前總理貝胡才因為沒有通過信任投票下台,現在又傳出國際信評機構「惠譽」,將法國的信用評級降至史上最低。因此新總理勒克努上台後,最亟待解決的就是政府公債、財政赤字,還有更重要的就是,趕緊提出2026年政府預算。但民眾認為,馬克宏政府換了總理,等於是換湯不換藥,因此法國工會還是發起了全國大罷工,逼得新總理勒克努一上台就宣布、不取消兩個國定假日,而且從2026年起,要取消政府給前總理與前部長的終身福利。

而右翼政黨尤其是勒朋領軍的國民聯盟,則反對富人稅,主張這將導致資本外流。反之,政府應該以減稅、促進投資來刺激經濟增長,並削減社會福利和公共服務等支出。勒朋甚至提出,現在必須解散國會。

➡️公視國際新聞節目影音報導
每週六《全球現場-深度週報》19:30 公視13台
每周日《全球現場-漫遊天下》19:30 公視13台

沉寂800年,基督教世界最古老的管風琴再度響起樂音這件在 11 世紀製作的古老樂器,在十字軍東征時自法國運到耶路撒冷,1906 年在伯利恆聖誕教堂附近被發現。「這就像是一扇通往過去的窗口,這是我們第一次有機會聆聽一千年前的中世紀聲音,」西班...
20/09/2025

沉寂800年,基督教世界最古老的管風琴再度響起樂音

這件在 11 世紀製作的古老樂器,在十字軍東征時自法國運到耶路撒冷,1906 年在伯利恆聖誕教堂附近被發現。

「這就像是一扇通往過去的窗口,這是我們第一次有機會聆聽一千年前的中世紀聲音,」西班牙學者卡塔魯尼亞(David Catalunya)表示,團隊花了五年多時間,讓這件 11 世紀的樂器重獲新生。

十字軍東征時期的樂音重現

方濟會考古學家阿利亞塔(Eugenio Alliata)表示,這件樂器是偶然被發現的。當時在興建一間朝聖者旅館時,意外挖出 222 根銅製音管與一座鐘琴。

從外觀觀察,這些零件是被謹慎小心地包裝埋藏,因此保存狀況良好,顯示當年埋藏這些零件的十字軍,期望後世有朝一日能再度奏起樂音。

圖片:法新社

#公視全球現場 #國際新聞 #公視

➡️影音報導於9/21/2025(週日)19:30 公視13台《全球現場-漫遊天下》播出

👉9/21(週日) 19:30 公視13台 國際新聞節目《漫遊天下》🐝牛津科學家研發蜜蜂超級食物,助抗糧食危機新希望氣候變遷與大規模農業種植,讓蜜蜂失去多樣化食物來源,蜂群數量急遽下降,威脅到全球糧食安全。蜜蜂超級食物,可大幅提高蜂群繁殖率...
20/09/2025

👉9/21(週日) 19:30 公視13台 國際新聞節目《漫遊天下》

🐝牛津科學家研發蜜蜂超級食物,助抗糧食危機新希望

氣候變遷與大規模農業種植,讓蜜蜂失去多樣化食物來源,蜂群數量急遽下降,威脅到全球糧食安全。蜜蜂超級食物,可大幅提高蜂群繁殖率。在蜜蜂面臨食物短缺和疾病威脅的今天,這項發明可望為植物授粉,以及人類糧食安全帶來新希望。

📘珍奧斯汀250歲冥誕 書迷變裝遊行慶祝

英國作家珍奧斯汀的250歲冥誕,她的出生地、成長階段住過的城市,都有相關的紀念活動,其中又以歷史古城巴斯的規模最大。單是上個週末的市區大遊行,就吸引了2000人參加。

🌊北大西洋海底深處,發現巨大淡水儲層

國際研究團隊近期在美國東北角外海的海床底下,鑽探抽取到含鹽量極低,幾乎是淡水的樣本,巨大蘊藏量則足夠紐約市使用八百年之久。但能不能真的開採運用,還要進一步評估。

#蜜蜂 #珍奧斯汀 #公視全球現場 #國際新聞 #公視

🔔播出時間以官網節目表為準。部分內容受限版權,不會上傳網路🔔

俄烏戰爭戰線擴大,波蘭人搶當志願軍對許多波蘭人而言,曾被蘇聯統治數十年的歷史陰影始終存在。本週俄羅斯的無人機侵入波蘭領空,雖然遭到波蘭和北約組織防空部隊擊落,但波蘭人對於俄國入侵的威脅感因而更為加劇。在憂患意識的催化下,多達2萬多人投入志願...
19/09/2025

俄烏戰爭戰線擴大,波蘭人搶當志願軍

對許多波蘭人而言,曾被蘇聯統治數十年的歷史陰影始終存在。本週俄羅斯的無人機侵入波蘭領空,雖然遭到波蘭和北約組織防空部隊擊落,但波蘭人對於俄國入侵的威脅感因而更為加劇。在憂患意識的催化下,多達2萬多人投入志願軍訓練行列。36歲的職業婦女安格涅什卡(Agnieszka Jedruszak)是其中之一。

「我會做任何事,以保護孩子的安全。我願意挺身而出去作戰,」安格涅什卡是一名公務員,有個13歲兒子,她換上迷彩裝、拿起槍在野外做操練。18歲的高中畢業生斯羅卡(Gabriel Sroka)也在軍訓行列,他說身為家中長子,有保家衛國的責任。19歲的雅努什科(Wojciech Januszko)則說,朋友們都想入伍,理由很簡單,「即使是最不愛國的波蘭人,在心底深處也都有一種本能,會在需要的時刻團結起來。而這正是我們國家的歷史,以及整個民族的歷史所背負的責任。」

波蘭中央軍事招募中心表示,完成志願軍訓練的人員可選擇加入專業軍隊、領土防衛軍(WOT),或成為後備軍。加入WOT的人通常在家鄉地區兼職服役,在緊急狀況或威脅升高時可能被徵召,包括自然災害或邊境危機。例如2021年白俄羅斯曾在與歐盟緊張對峙期間,引導數萬名移民到波蘭邊境避難。

波蘭的官方數據顯示,今年波蘭志願役訓練單位到7月為止,已湧入2萬多人搶著報名志願軍,預計全年可達4萬人,數量是2022年的兩倍多,反映出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波蘭的軍防意識與軍訓投入意願已大幅提升。

波蘭的國防開支已達國民生產毛額的4.7%,在北約32個成員國中比例最高,遠超過德國、法國和英國等歐洲國家。波蘭也推動「東部盾牌」工程,在跟白俄羅斯與俄羅斯加里寧格勒接壤的邊境,設置防禦設施,以加強安全保障。

自從俄烏戰爭2022年2月爆發後,波蘭已在全國各地設立180個訓練基地。波蘭目前擁有約 21萬6000名軍人,僅次於美國和土耳其,在北約排名第三。俄國去年已下令把現役軍人增加到150萬人,遠遠超波蘭,雖然面臨人口老化與減少問題,但波蘭依舊計劃在未來10年,進一步擴充三分之一的軍力。

#公視全球現場 #國際新聞 #公視

圖片來源:路透

➡️影音報導於9/20/2025(週六)19:30 公視13台《全球現場-深度週報》播出

👉9/20/2025(週六) 公視國際新聞節目《深度週報》🇳🇵尼泊爾反貪腐示威,重創觀光金雞母尼泊爾每年接待120萬人次的遊客,旅遊業貢獻8%的GDP,9到12月正是旅遊的旺季,遇上Z世代青年帶頭的反貪腐抗爭衝突,波及到旅遊業。部分國家建議...
19/09/2025

👉9/20/2025(週六) 公視國際新聞節目《深度週報》

🇳🇵尼泊爾反貪腐示威,重創觀光金雞母

尼泊爾每年接待120萬人次的遊客,旅遊業貢獻8%的GDP,9到12月正是旅遊的旺季,遇上Z世代青年帶頭的反貪腐抗爭衝突,波及到旅遊業。部分國家建議本國民眾暫時不要前往,導致九月旅客少了三成。

📱保護青少年免於社媒毒害,法國推行數位宵禁

長時間滑手機不僅影響專注力與學習效果,也使部分青少年陷入孤立或焦慮。法國推動禁止15歲以下青少年使用社群媒體,並對15至18歲實施晚間10點至早上8點的「數位宵禁」。

📹中國千萬人臉監控,先進技術來自於美國

中國監控系統擷取的全民資訊,包括簡訊、通話內容、付款、搭乘的交通工具、視訊、郵件投遞、基因檢測結果,甚至是水電的使用情形等,這些監視像空氣一樣無感,對人民來說像是無形的數位牢籠。根據美聯社披露,這些人工智慧技術其實多數來自於美國。

#尼泊爾 #人臉辨識 #數位宵禁 #公視全球現場 #國際新聞 #公視

🔔播出時間以官網節目表為準。部分內容受限版權,不會上傳網路🔔

既嚴肅又荒誕~斑馬牛、吃披薩的蜥蜴榮獲2025搞笑諾貝爾獎將乳牛塗上斑馬條紋是否能幫助驅趕叮咬的蒼蠅?西非的蜥蜴是否偏好特定的披薩口味?酒精是否能提升外語流利度?這些奇特的研究問題,都是今年「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的得獎主題。每...
19/09/2025

既嚴肅又荒誕~斑馬牛、吃披薩的蜥蜴榮獲2025搞笑諾貝爾獎

將乳牛塗上斑馬條紋是否能幫助驅趕叮咬的蒼蠅?西非的蜥蜴是否偏好特定的披薩口味?酒精是否能提升外語流利度?這些奇特的研究問題,都是今年「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的得獎主題。

每年10月諾貝爾委員會評選出5大領域的得獎人,而主張「先大笑再思考」的「搞笑諾貝爾獎」搶先在9月登場。日本以「斑馬牛」獲得生物獎,是連續19年獲獎;「蜥蜴吃披薩」獲得營養學獎;「酒精與外語學習的關聯」獲得和平獎。其他的得獎題目包括:

*工程設計獎:「鞋子惡臭是否會影響人們使用鞋架的體驗」
*化學獎:「吃下鐵氟龍是否能增加食物體積與飽足感,而不增加額
 外熱量」
*航空獎:「酒精是否會影響蝙蝠飛行能力與回聲定位」
*物理獎:「如何避免義大利麵醬汁結塊」
*小兒科獎:「母親吃大蒜時哺乳嬰兒的經驗」
*心理學獎:「告訴自戀者(或其他人)他們很聰明時,會發生什麼
 反應」
*文學獎:「一根指甲的35年生長歷程」

「每一個表面看起來荒謬的實驗背後,都蘊藏著等待被發掘的真知洞見。」

今年典禮的主題是「消化」。受邀演講的嘉賓帕西查(Trisha Pasricha)醫師,研究題目是「如廁時使用智慧型手機與痔瘡形成之間的關聯」。典禮上還有一齣名為《腸胃科醫師的困境》的迷你歌劇表演。

典禮在18日於波士頓大學舉行,得獎者一邊被觀眾投擲紙飛機,一邊接受真正諾貝爾獎得主的致意。

搞笑諾貝爾獎看似惡搞不正經,主辦的《不可思議研究年報》(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雜誌希望藉此鼓勵創意研究,激發大眾對科學的另類興趣。

圖片:美聯社

#公視全球現場 #國際新聞 #公視

➡️公視國際新聞節目影音報導
每週六《全球現場-深度週報》19:30 公視13台
每週日《全球現場-漫遊天下》19:30 公視13台

世界各國對稀土資源的需求日增,但目前全球幾乎所有的稀土元素開採、加工,都掌握在中國手中,直到2年前瑞典北極圈內的拉普蘭,發現蘊藏巨大稀土元素的礦床,一但開採歐盟就有望擺脫對中國的倚賴。但這座礦區位於當地薩米族放牧馴鹿的必經路線,也讓當地面臨...
18/09/2025

世界各國對稀土資源的需求日增,但目前全球幾乎所有的稀土元素開採、加工,都掌握在中國手中,直到2年前瑞典北極圈內的拉普蘭,發現蘊藏巨大稀土元素的礦床,一但開採歐盟就有望擺脫對中國的倚賴。但這座礦區位於當地薩米族放牧馴鹿的必經路線,也讓當地面臨如何兼顧經濟與傳統文化的衝擊。

薩米人是北歐的少數民族,也是歐盟目前僅存的遊牧民族,原本住在今日的北歐中部,但隨著南方的挪威、瑞典、芬蘭,以及東方俄國人的擴張,薩米族的生活空間逐漸限縮到北極圈與山區一帶。薩米人的文化,生活與經濟來源,都跟馴鹿密不可分。但瑞典的國營礦業公司兩年前在基魯納發現了巨量稀土元素,包含超過1百萬公噸的稀土元素氧化物,是目前已知歐洲最大規模的稀土礦床,足以因應歐洲生產電動車、風力發電機所需的永磁馬達,也足以讓歐盟擺脫對中國稀土的倚賴,但是對當地薩米族人放牧傳統的干擾,也必須解決。
🎞️影片連結在留言處

➡️公視國際新聞節目影音報導
每週六《全球現場-深度週報》19:30 公視13台
每周日《全球現場-漫遊天下》19:30 公視13台

世界銀行的報告指出,全球超過20億人口沒有足夠的安全飲用水,其中又以中東和北非的缺水狀況最嚴重。位在阿拉伯半島的"阿布達比",一家淨水科技公司把原本用在除濕機的科技加以改良,配合水質淨化過程,研發出可利用空氣中的溼度生產飲用水。瑪哈瓦公司使...
17/09/2025

世界銀行的報告指出,全球超過20億人口沒有足夠的安全飲用水,其中又以中東和北非的缺水狀況最嚴重。位在阿拉伯半島的"阿布達比",一家淨水科技公司把原本用在除濕機的科技加以改良,配合水質淨化過程,研發出可利用空氣中的溼度生產飲用水。

瑪哈瓦公司使用的科技,常見於我們每天使用的除濕機、空調設備與淨水器當中。根據業者的說明,第一步先把空氣吸入機器並加以初步過濾,然後透過熱交換功能,把空氣中的水分收集起來。接著就是把水中的雜質與有害物質過濾掉,成為可供人飲用的淨水。
🎞️影片連結在留言處

➡️公視國際新聞節目影音報導
每週六《全球現場-深度週報》19:30 公視13台
每周日《全球現場-漫遊天下》19:30 公視13台

美式足球場上,過去每逢判定「是否推進10碼成功」時,最緊張的一刻,就是鍊條組出來測量;這個百年傳統,如今將走入歷史。NFL國家美式足球聯盟宣布,新賽季正式引進鷹眼科技,以全新攝影機追蹤系統,取代鏈條判定;期望讓比賽更快、更精準,也更符合新世...
17/09/2025

美式足球場上,過去每逢判定「是否推進10碼成功」時,最緊張的一刻,就是鍊條組出來測量;這個百年傳統,如今將走入歷史。NFL國家美式足球聯盟宣布,新賽季正式引進鷹眼科技,以全新攝影機追蹤系統,取代鏈條判定;期望讓比賽更快、更精準,也更符合新世代球迷的期待。這項技術不僅能縮短判定時間,更帶來前所未有的精確度,引發廣大討論。

在體育場頂端,還裝設360度全景鏡頭,能即時捕捉全場狀況,這不僅能加快比賽節奏,還可能成為未來NFL比賽的標配。全球體壇近年正掀起類似浪潮,溫布頓網球錦標賽,以AI取代線審,英超足球賽也引進半自動越位判定系統。這些科技的應用,都顯示出運動競技正邁向更快速、更精準的時代。不過NFL也再次強調,裁判仍將保有最終裁量權,科技的角色只是「輔助」而非「取代」;未來甚至可能透過穿戴裝置,直接把數據送到裁判手中,加快決策流程。
🎞️影片連結在留言處

➡️公視國際新聞節目影音報導
每週六《全球現場-深度週報》19:30 公視13台
每周日《全球現場-漫遊天下》19:30 公視13台

氣候變遷影響全球各地農作產量,讓全球最大茉莉花產地的「埃及」,也深受影響。原本供應香水公司茉莉花,受到暖化氣候影響,「尼羅河三角洲」一帶的茉莉花田,產量開始大減,加上香水公司收購價不高,讓部分茉莉花農,開始放棄種植。尼羅河三角洲一帶的茉莉花...
17/09/2025

氣候變遷影響全球各地農作產量,讓全球最大茉莉花產地的「埃及」,也深受影響。原本供應香水公司茉莉花,受到暖化氣候影響,「尼羅河三角洲」一帶的茉莉花田,產量開始大減,加上香水公司收購價不高,讓部分茉莉花農,開始放棄種植。

尼羅河三角洲一帶的茉莉花田,是當地人賴以維生的經濟來源,也是供應全球香水產業的原料來源。每年6月到10月的茉莉花盛產季,花農家家戶戶都會動員、包括兒童的全家人,前往花田摘採。
但氣候暖化引發的乾旱、蟲害等,讓花朵的採收量持續減少,原本每天能採收6公斤的花量,現在只剩下2到3公斤。為了採收到固定的量,必須延長摘採工時,這也造成幫忙的兒童,必須熬夜工作到天亮,才能去上學。
🎞️影片連結在留言處

➡️公視國際新聞節目影音報導
每週六《全球現場-深度週報》19:30 公視13台
每周日《全球現場-漫遊天下》19:30 公視13台

全球暖化帶來極端高溫,每年夏季的高溫屢屢創新紀錄。酷熱除了會引發人體熱衰竭,嚴重時會造成器官損傷甚至死亡之外,現在還新增一項危機。包括德國、美國和台灣的研究,都顯示熱浪會導致人體細胞受損,進而提早老化,熱浪的危害程度不下於抽菸和喝酒。專家表...
16/09/2025

全球暖化帶來極端高溫,每年夏季的高溫屢屢創新紀錄。酷熱除了會引發人體熱衰竭,嚴重時會造成器官損傷甚至死亡之外,現在還新增一項危機。包括德國、美國和台灣的研究,都顯示熱浪會導致人體細胞受損,進而提早老化,熱浪的危害程度不下於抽菸和喝酒。專家表示要避免身體受損,要減少連續曝曬在高溫環境下的時間,並注意飲食均衡和運動,都是提高人體耐熱韌性的方式。

反覆曝曬對健康的傷害程度,不下於抽菸、喝酒、飲食不當與缺乏運動。而生物年齡升高,是死亡風險增加的關鍵預測指標。
美國2024年一項研究則發現,每年經歷至少 140 天氣溫超過攝氏32度高溫的人,生物年齡比每年經歷不到 10 天的人,老化速度要快上最多 14 個月。德國2023 年一項研究也顯示,中長期曝露於高溫會加速老化,對女性、糖尿病和肥胖患者的影響更加顯著。
🎞️影片連結在留言處

➡️公視國際新聞節目影音報導
每週六《全球現場-深度週報》19:30 公視13台
每周日《全球現場-漫遊天下》19:30 公視13台

伊朗各大城市的街道,近幾年來,經常可以看到頭戴安全帽的婦女,騎乘摩托車呼嘯而過的景象,但從當地法律的角度來看,卻是遊走與宗教與法律灰色地帶的行為,因為自1979 年伊斯蘭革命以來,伊朗交通法規就限定,只有男性才可以申請駕照。德黑蘭的馬路上、...
16/09/2025

伊朗各大城市的街道,近幾年來,經常可以看到頭戴安全帽的婦女,騎乘摩托車呼嘯而過的景象,但從當地法律的角度來看,卻是遊走與宗教與法律灰色地帶的行為,因為自1979 年伊斯蘭革命以來,伊朗交通法規就限定,只有男性才可以申請駕照。

德黑蘭的馬路上、車陣裡,女騎士隨處可見,但從當地法律的角度來看,卻是遊走於宗教與法律灰色地帶的行為。因為法律雖然並沒有明令禁止婦女騎車,但自1979 年伊斯蘭革命以來,就限定只有男性才可以申請駕照。保守強硬派甚至以"違反伊斯蘭教規"和"不道德"為理由,堅持婦女不能騎車。
🎞️影片連結在留言處

➡️公視國際新聞節目影音報導
每週六《全球現場-深度週報》19:30 公視13台
每周日《全球現場-漫遊天下》19:30 公視13台

Address

Taipei
114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公視全球現場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Our Story

全球現場深度週報 星期六晚間 19:30-19:57( 公視主頻) 星期六晚間 22:30-22:57( 公視2台 ) 全球現場漫遊天下 星期日晚間 19:30-19:57( 公視主頻) 星期日晚間 22:30-22:57( 公視2台 ) 頻道首播與官網同步 PNN新聞網精選新聞 http://pnn.pts.org.tw/main/ 不少觀眾經常希望能從擁擠的電視頻道中,多獲取國際新聞,但又經常覺得國際新聞不是缺乏重點、深度不夠,或就是太逗趣缺少了些什麼。多年來,提供專業、優質而多元訊息的國際新聞,一直是公視新聞努力信守的方向。 公視新聞自2002年起開始製作國際新聞節目,除了每天提供最豐富詳盡的國際新聞在各節新聞,受到廣大支持的「全球現場」,近期全新改版,製作「全球現場—深度週報」,及「全球現場—漫遊天下」兩個節目,分別在週六與週日提供不同視角與感受的國際新聞。 星期六晚上的「深度週報」,將每週全世界最重要時事,精選整理後深入分析,替觀眾掌握多元客觀訊息,快速看懂多變與複雜的國際情勢,並選出當週國際焦點人物,了解他們影響世局的原因。而深度週報更收納世界各區域訊息,使報導內容展現多元平衡觀點。因應諸多關心國際局勢觀眾需求,強化國際金融與經濟動態的新聞整理分析,進而放眼台灣在全球經濟發展的位置。 星期天晚上的「漫遊天下」,將改變一般觀眾對軟性國際新聞的錯覺,因為去除花俏與逗趣嬉鬧元素之後,知性的國際新聞其實可以輕鬆有趣,但又兼具知識性,從最新的生活時尚潮流,藝文音樂展演,科普資訊趨勢,乃至於醫藥健康消息,以及各地奇聞軼事,都仍應保有一定程度的新聞價值,提供全家人吸收世界各地精采又有樂趣的大小事。 公視新聞持續規劃派出記者至世界各地採訪重要國際大事,參與國際活動、世界級體育賽事等場合,將第一手訊息提供觀眾,並且從現地觀察中找出值得國人關心的焦點。全球現場節目已經擴大增加國際外電來源,提升影音內容品質,並與其他通訊社特派員合作,增加國際新聞節目收看視野。 採用兩個不同主題與內容型態的國際新聞節目呈現,其實正是我們看待世界萬事的映照方式之一,有些國際時勢在嚴肅中帶有影響性,你我都不應該輕忽,有些事情輕鬆新鮮,驚訝之餘又能增長知識,週末晚間鎖定時間收看全球現場,掌握天下大事,感受世界呼吸的脈動,何樂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