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歷史文化學社

  • Home
  • 民國歷史文化學社

民國歷史文化學社 俯瞰民國 悠然紙上

最近有許多有趣的事情。 譬如說,英國軍艦威爾斯親王號(Prince of Wales)又來到東亞地區,但是(還)沒有像1941年那次一樣被大日本帝國海軍擊沉。 譬如說,小編扭了一顆公車刷卡機的扭蛋,逼一下卡片就會發出扣款聲(在我們上一支短影...
12/08/2025

最近有許多有趣的事情。
 
譬如說,英國軍艦威爾斯親王號(Prince of Wales)又來到東亞地區,但是(還)沒有像1941年那次一樣被大日本帝國海軍擊沉。
 
譬如說,小編扭了一顆公車刷卡機的扭蛋,逼一下卡片就會發出扣款聲(在我們上一支短影片中有出現幾秒鐘)。
 
譬如說,我們終於買了新的攝影機跟收音麥克風,這樣下次講座的錄影錄音效果就會比較好了(應該吧)。之前的影片可以到YouTube搜尋「民國歷史文化學社」,就可以收看。然後我們這幾天一直在測(ㄨㄢˊ)試(ㄋㄨㄥˋ)新機器~
 
譬如說,今年是抗戰勝利八十周年,但是我們沒有要出版1937年到1947年的《蔣中正日記》,因為國史館說他們要自己出,所以為了尊重代表我們偉大中華民國政府修纂國史正統性的總統府直屬機關,也是國家最高的史政機關──國史館,我們的版本會延後到2026年1月才出版上市。
 
BUT,我們在這個月出版了兩本書,都是跟《蔣中正日記》有關係。
 
一本是社長呂芳上主編《尋找自己的蔣中正III:1937-1947日記解讀》,由幾位跟老蔣相關資料常相左右的老師們,為大家先解讀這幾年的日記內容,看看這幾年的日記,究竟什麼對老蔣才說才是重要的。
.1937 / 無可避免的「最後關頭」(劉維開)
.1938 / 調劑和戰 團結內部(何智霖)
.1939 / 不授敵以可乘之隙(蘇聖雄)
.1940 / 將臨絕境 難關艱危(蘇聖雄)
.1941 / 總體戰下苦撐待變(王良卿)
.1942 / 當中國晉級四強(王良卿)
.1943 / 從外交取戰果(林桶法)
.1944 / 看似光明卻備受挑戰(林桶法)
.1945 / 號外!抗戰勝利了!(王良卿)
.1946 / 朝正常國家的方向前進(任育德)
.1947 / 走向憲政的動員戡亂時代(劉維開)
 
另一本,還是社長呂芳上主編,《權力之筆:解讀兩蔣日記》一樣由幾位跟老蔣相關資料常相左右的老師們,利用兩位蔣總統過去的日記,跟大家一起討論,從日記中可以看出什麼來。
編者序/呂芳上
「兩蔣日記與民國政治國際學術研討會」專題演講
.中西史學為何不能同調?人物研究如何重新思考?/葉文心
專論
.兩蔣在日記中的交流/蘇聖雄
.蔣中正與傅斯年:從抗戰至內戰期間的思想交涉/韓承樺
.日記與情報:從蔣中正日記探討日美開戰前的戰略判斷/岩谷將 Nobu IWATANI
.「冬天飲寒水,雪夜渡斷橋」:蔣中正在1946年的戰爭選擇/邱燕凌 Emily M. Hill
.國軍政工制度的「重建」、斷裂與延續(1946-1954)/陳佑慎
.《蔣中正日記》中的毛澤東及其政權(1948-1954)/皮國立
.戰後初期統制經濟政策的調整――《蔣中正日記》中的揚子木材案為例/侯嘉星
.1960年代後期中華民國政治人事布局的觀察分析/任育德
研究討論
.如何解釋臺灣戰後的經濟發展/瞿宛文
.臺灣政治與美國對臺政策/前田直樹 Naoki MAEDA
 
有這麼多海內外學者、民國史研究學者、臺灣史研究學者,大家一起投入,你還覺得《蔣中正日記》是假的的話,那麼全世界可能都有問題了啊。
 
今年中央研究院的《臺灣史研究》期刊裡面,有兩篇文章與戰後臺灣史有關,兩位作者都有引用我們出版的《蔣中正日記》,兩位作者的引用,就是對我們出版品質的肯定,實在很感謝。
 
我們期待有更多人閱讀、更多人運用《蔣中正日記》,讓這批從美國加州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遠道回來的資料,展現出更多更多的故事。

〔舊文重發〕 今天穿越到80年前的重慶,要記得晚上到街上去,拿個幾份抗戰勝利的號外,好好保存下來,為歷史作見證。 或許會有讀者說,抗戰勝利不是8月15日嗎?小編你是不是搞錯了什麼事情。 沒有,小編沒有搭乘時光機,回到過去,改變歷史。就算真的...
10/08/2025

〔舊文重發〕
 
今天穿越到80年前的重慶,要記得晚上到街上去,拿個幾份抗戰勝利的號外,好好保存下來,為歷史作見證。
 
或許會有讀者說,抗戰勝利不是8月15日嗎?小編你是不是搞錯了什麼事情。
 
沒有,小編沒有搭乘時光機,回到過去,改變歷史。就算真的搭了時光機,小編也不會講日文,沒辦法叫日本人投降。
 
不管是課本,通俗讀物,還是學術著作,提到日本投降都是寫8月15日,而日本9月2日會在東京灣的密蘇里艦上簽署降書。
 
但,讓我們回到80年前,看看當時的人是怎麼記載的。
 
▲蔣中正日記▲
「八時許,忽聞求精中學美軍總部一陣歡呼聲,繼之以爆竹聲。余聞孝鎮如此嘈雜究何事?彼答曰聽說什麼敵人投降了。余命再探,則正式報告各方消息不斷報來,乃知日本政府除其天皇尊嚴保持以外,其餘皆照中美英柏林公報條件投降。」
 
▲吳墉祥戰後日記▲
「晚八時街市鞭炮聲大作,聞係日本投降,至半夜有報紙號外發行,報僮索值一百元,實則僅數十字,為日本已提出接受波茨坦宣告,無條件投降,八年抗戰,至此已與盟國共獲大勝。」
 
▲陳布雷從政日記▲
「今夜八時卅分聞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佈無條件投降,惟要求保留天皇制。市民聞者,均鼓舞欣奮異常,余亦自念抗戰八年,敵寇終於向盟國屈膝,亦可自慰矣。」
 
▲關山萬里情:王貽蓀、杜潤枰戰時情書與家信▲
「敏月哥都告訴我說日本無條件投降了,我們都是興奮得連飯也吃不下了。......街上充滿爆竹聲,一種歡騰的人聲使人興奮,使人忘去我們已有八年流離的痛苦。我們很快的將家中收拾好了,鎖門進城裡去,每個人面上光滿煥發的驕態,都喜悅得什麼似的。滿街國旗飄場,爆竹味刺激得人更興奮。」
 
▲吳忠信日記▲
「晚間為喀什獻旗代表團餞行時,廣播日本已接受無條件投件,我國抗戰九載犧牲,卒達勝利目的,令人興奮,惟望中央從此移對日作戰力量於挽救新疆危局,是為重願,深夜全迪慶祝勝利之聲音,響澈雲霄。」
 
日記與書信,是當時的一手紀錄,寫日記的人,發出的書信,多數並不預期會有其他人看到,甚至在多年後被出版公開。
 
但這些日記與書信,確實成為我們窺探過去的另一扇門窗。
歡迎選購閱讀我們的「民國日記」系列與「蔣中正日記」系列出版品。
 
附圖是王貽蓀先生家屬提供,保存了80年的抗戰勝利號外。

今天是父親節,aka付清節,不是小孩要買禮物給爸爸,而是爸爸要幫太太、小孩想買的東西把錢付清。 父親節,又可以稱為「八八節」,因為「父」這個字,很像兩個「八」上下連綴而成;同時,「八八」的發音又跟「爸爸」很像。 1946年7月19日,上海市...
08/08/2025

今天是父親節,aka付清節,不是小孩要買禮物給爸爸,而是爸爸要幫太太、小孩想買的東西把錢付清。
 
父親節,又可以稱為「八八節」,因為「父」這個字,很像兩個「八」上下連綴而成;同時,「八八」的發音又跟「爸爸」很像。
 
1946年7月19日,上海市社會局向中央發文,潘公展、李石曾、吳稚暉、李登輝等人聯名上呈,希望定8月8日為父親節。這個父親節的提案發想,源自於1945年8月8日,淪陷區的有識之士,像是梅蘭芳,發起父親節紀念活動,表面上是祝福父親,其實是暗示懷念祖國。這樣復興祖國教育、培養民族自覺的事實,是民族自覺的一種表現,並且可以與美國在一次大戰後發起母親節紀念活動相映生輝。
 
當時社會部是覺得可以,但內政部說紀念日已經很多,先緩一緩。最後就照內政部的意見,擱置了。
 
到了民國七十二年,台灣省議會又討論父親節,省政府就請示內政部,內政部表示可以,漸漸地,父親節就在台灣社會中生根了。
 
蔣中正也是兩個小孩的父親,在《蔣中正日記》當中不時可以看到他寫「經兒」、「緯兒」的內容。像是:「觀經兒去年日記」、「閱經兒日記」、「今日乘閒暇時間審閱經兒去年日記未完」、「審閱經兒日記二小時之久」、「審閱經兒去年日記完」。
 
做父親的,一直去檢查兒子的日記,不知道是這種關愛之心讓父親自己壓力很大,還是兒子要被看日記的壓力比較大呀。
 
關於「經兒」與他父親的互動,可以等我們的新書喔。
在社長呂芳上主編的《權力之筆:解讀兩蔣日記》裡面,有一篇蘇聖雄老師寫的〈兩蔣在日記中的交流〉,非常精彩。
 
至於付清節,嗯,小編要提前下班回去跟老爸說我要一支iPhone 17了。大家掰掰。

抗戰勝利紀念日就快要到了,究竟蔣介石在日記當中到底寫了什麼?是軍事第一?是外交重要?是剿共優先?他怎麼看汪精衛?又怎麼看史迪威? 透過六位已經讀透《蔣中正日記》的專家之筆,帶領讀者們先了解這段時期的日記內容。 書名:尋找自己的蔣中正Ⅲ:19...
06/08/2025

抗戰勝利紀念日就快要到了,究竟蔣介石在日記當中到底寫了什麼?
是軍事第一?
是外交重要?
是剿共優先?
他怎麼看汪精衛?又怎麼看史迪威?
 
透過六位已經讀透《蔣中正日記》的專家之筆,帶領讀者們先了解這段時期的日記內容。
 
書名:尋找自己的蔣中正Ⅲ:1937-1947日記解讀
主編:呂芳上
作者:劉維開、何智霖、蘇聖雄、王良卿、林桶法、任育德
出版:2025/08/15
 
.1937 / 無可避免的「最後關頭」(劉維開)
.1938 / 調劑和戰 團結內部(何智霖)
.1939 / 不授敵以可乘之隙(蘇聖雄)
.1940 / 將臨絕境 難關艱危(蘇聖雄)
.1941 / 總體戰下苦撐待變(王良卿)
.1942 / 當中國晉級四強(王良卿)
.1943 / 從外交取戰果(林桶法)
.1944 / 看似光明卻備受挑戰(林桶法)
.1945 / 號外!抗戰勝利了!(王良卿)
.1946 / 朝正常國家的方向前進(任育德)
.1947 / 走向憲政的動員戡亂時代(劉維開)
 
~歡迎下單購買~
 
本社明年1月上市的第四批《蔣中正日記》(1937年至1947年),不會把這本書當成套書的贈品,有興趣的讀者朋友請放心購買。

如果把20世紀前半非常簡單地劃分為三大類,可以說是「共產主義」、「法西斯主義」、「軍國主義」搶著在攻城掠地。 八十年前的今天,原子彈「小男孩」在廣島上空被投下,預示了日本軍國主義的最終結局。 有些人把蔣介石歸類為「法西斯主義」,或許是因為力...
06/08/2025

如果把20世紀前半非常簡單地劃分為三大類,可以說是「共產主義」、「法西斯主義」、「軍國主義」搶著在攻城掠地。
 
八十年前的今天,原子彈「小男孩」在廣島上空被投下,預示了日本軍國主義的最終結局。
 
有些人把蔣介石歸類為「法西斯主義」,或許是因為力行社、青白社、復興社這樣的外圍團體,有效法「法西斯主義」的感覺。但實際上,蔣介石認為「法西斯主義」是「為禍人類」的。
 
那麼,像左舜生這樣中國青年黨人,是屬於哪一種呢?如果從少年中國學會的脈絡來看,可以說是「國家主義」派,用來對抗「共產主義」和「三民主義」,基本涵義就是愛國主義,在那個時空背景下,追求民族的獨立自主,成立了中國國家主義青年團。不過,卻也差一點使得中國青年黨朝「法西斯主義」的方向前進。
 
為何作為反對黨,甚至在訓政初期算是非法政黨的中國青年黨,會與中國國民黨合作,原因就在於抗戰。國家在戰爭中,必須團結來對抗敵人,這不就是「國家主義」精神的展現嗎。
 
從左舜生的口述當中,我們可以發現,在抗戰前、抗戰中、抗戰後,雖然運營方法不同,但「國家主義」的立場路線不變。
 
更多中國青年黨的內幕故事,與蔣介石的互動,與共產黨的鬥爭,都被記錄在《左舜生口述史(1893-1961)》裡面。

【代售圖書】 書名:照會香港:英國國家檔案館藏近代中外關係文書選輯   (上中下三冊不分售)主編:源流成出版:(香港)開源書局/2025年6月裝幀:硬皮精裝 海外商品,數量有限,售完為止每套新台幣售價:3,600元(運費另計)有意購買請上本...
01/08/2025

【代售圖書】
 
書名:照會香港:英國國家檔案館藏近代中外關係文書選輯
   (上中下三冊不分售)
主編:源流成
出版:(香港)開源書局/2025年6月
裝幀:硬皮精裝
 
海外商品,數量有限,售完為止
每套新台幣售價:3,600元(運費另計)
有意購買請上本社蝦皮賣場,或私訊小編
 
☆ 目錄 ☆
一、廣州十三行時期中英交涉與貿易文書
二、兩次鴉片戰爭前後中英交涉文書
三、庚子前中外交涉往來文書
四、民國時期中英政治商貿文書散件
五、近代中外條約
 
☆ 內容簡介 ☆
 
▲英國國家檔案館藏有關香港文獻原件彩色翻印點校版▲
 
英國國家檔案館藏有大量與中國相關,特別是晚清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等時期的歷史檔案,涉及政治、經濟、司法、文化、地理等諸多方面,是研究者必須重視的資料寶庫。從廣州十三行貿易時期直至當代,中英在各個方面的交往中留下大量的文書,其中有中英交涉產生的外交照會及其抄件,有貿易文書,還有英國駐華使領、來華商人等搜集的中國相關政治、經濟、社會情報原件,皆具有重要學術研究價值和文獻價值。長期以來,這些材料藏諸英倫,不易獲得。即便有零散資料被點校出版,讀者亦難得見材料原貌。本書試圖彌補以上缺憾,將英國國家檔案館藏的部分中文文獻打字點校,並附上原檔的全彩圖像。
 
第一部分收錄兩次鴉片戰爭前後的中英往來談判照會,及英軍在戰爭期間掠取的中國官員(林則徐、關天培、葉名琛、張之洞等人)奏摺。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香港總督兼任英國駐華公使,兩廣總督兼任五口通商大臣,由雙方負責中英兩國的一切外交交涉事務。故兩廣總督與香港總督的往來照會,也就是這一時期中英兩國的外交往來照會。本書書名「照會香港」即源於此。資料內容涉及兩次鴉片戰爭中的雙方兵力調動,與戰後的賠款、領土交割、戰俘交換、使領派駐等,以及貿易糾紛、傳教士租房買地與教案、粵港走私和海盜緝捕、香港華民治理與糾紛等諸多中英交涉事項,為研究鴉片戰爭前後中英關係的重要史料。
 
第二部分收錄庚子前中外往來文書。內容有中外聯合鎮壓太平天國和上海小刀會起義、商定釐金與海關稅則、外人入內地遊歷與傳教事宜、教案交涉、朝鮮通商開埠交涉等問題。可為太平天國、清末教案、中外通商和朝鮮問題研究提供資料。
 
第三部分收錄嘉慶年間廣州十三行貿易時期的中外交涉和貿易文書。長期以來,學術界對鴉片戰爭前的中英十三行貿易文書出版整理有限,商業帳冊和往來信件更是稀缺。英國東印度公司成立後拓展對華貿易,由此產生大量的相關檔案。本書中錄有廣東督撫、海關監督對行商和英國東印度公司大班的飭諭,也有行商與東印度公司大班之間的貿易通信。主要涉及粵海關對於來華船隻入港、貿易事項的管理、中國地方官對英美來華船隻犯案水手的追訴,行商為完納餉銀及採買貨物與東印度公司之間的通信。這些史料是研究鴉片戰爭前粵港貿易的重要稀見文獻,值得學者深入挖掘。
 
第四部分收錄民國時期中英政治和商貿文書散件,包含安東商會輪船定價盟約問題,及國民政府官員與英國領事之交往等事,充分體現英國駐華領事對英商經濟利益的密切關注和隨時保護。
 
第五部分為近代條約。除了中英南京條約、天津條約等文本之外,還有中國與普魯士、丹麥、西班牙、比利時、義大利、奧匈帝國、日本等國的通商條約及稅則條款。較為鮮見的則有中德《津浦鐵路合同》、中英《漢口後湖隄內地畝分等酌收新租章程十條》等地方性通商約章,冀能對條約史研究有所裨益。
 
總之,本書點校整理了大量來自英國國家檔案館藏的原始檔案文書,檔案來源可靠,內容詳實,圖文並茂,涵蓋了19世紀初至20世紀中葉的中英外交歷史。學者可以以此深入瞭解中國與英國及其他西方列強之間的外交互動、政治博弈和經濟交流,揭示了中國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背景和影響。
 
本書亦提供不同層次的歷史視角,包含中國政府官員、英國外交人員及中英商人、商號、公司等各方面的互動紀錄,呈現了歷史事件的多維度敘述,促使學者從更為全面的角度重新審視近代中外關係。書中的諸多文獻皆為首次原版披露,不僅具有歷史價值,亦期望對國際關係、經濟史等研究諸多提供基礎史料和素材。

今天三張附圖,是1940年代後期,一份美國資料中的國民政府重要人物。 一張是林蔚,一張是狄膺,一張是吳忠信。這是我們的在美國考察的好朋友喆閎人文在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拍回來的。 很特別的是,除了現職、年齡、籍貫,以籍滿詳細的簡歷以外,有註記...
28/07/2025

今天三張附圖,是1940年代後期,一份美國資料中的國民政府重要人物。
 
一張是林蔚,一張是狄膺,一張是吳忠信。
這是我們的在美國考察的好朋友喆閎人文在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拍回來的。
 
很特別的是,除了現職、年齡、籍貫,以籍滿詳細的簡歷以外,有註記他們的派系關係。
林蔚,註記是蔣介石的親近追隨者。
狄膺,註記是CC系裡經驗豐富的秘書。
吳忠信,註記是蔣介石的親信知己與盟兄。
 
當然,要看他們扮演的角色,以及黨內關係、總裁關係,還是得來買我們的日記啦。
 
林蔚原著,蘇聖雄主編,《林蔚文抗戰遠征日記》2冊
狄膺原著,王文隆主編,《狄膺日記》已出版9冊
吳忠信原著,王文隆主編,《吳忠信日記》24冊

【中央社報導】今年是大二膽戰役75週年,陸軍金門防衛指揮部今天在大膽島舉行紀念活動。金防部表示,大膽島已從童山濯濯變成綠蔭環抱,不變的是仍是中華民國前線,更是民主自由堅固堡壘。全文請見中央社網站:
26/07/2025

【中央社報導】
今年是大二膽戰役75週年,陸軍金門防衛指揮部今天在大膽島舉行紀念活動。金防部表示,大膽島已從童山濯濯變成綠蔭環抱,不變的是仍是中華民國前線,更是民主自由堅固堡壘。

全文請見中央社網站:

今年是大二膽戰役75週年,陸軍金門防衛指揮部今天在大膽島舉行紀念活動。金防部表示,大膽島已從童山濯濯變成綠蔭環抱,不變的是仍是中華民國前線,更是民主自由堅固堡壘。

2021年我們出版了第一本【東南集團與五四研究系列】──《動員的力量:上海學潮的起源》,追溯東南集團人際網路及運作模式,分析社會精英對上海風潮的幕後指導,為五四運動提出新的解釋,也揭示東南集團的深層活動,還原1919年五四運動以後,真實世界...
25/07/2025

2021年我們出版了第一本【東南集團與五四研究系列】──《動員的力量:上海學潮的起源》,追溯東南集團人際網路及運作模式,分析社會精英對上海風潮的幕後指導,為五四運動提出新的解釋,也揭示東南集團的深層活動,還原1919年五四運動以後,真實世界的瞬息萬變,改寫我們長期認識的五四運動史。
 
四年之後,2025年,第二本【東南集團與五四研究系列】也已經上市了。
 
書名:行動的策略:上海三罷始末(前篇)
作者:陳以愛/東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1919年五四運動發生後,上海也與北京呼應,展開三罷。
 
三罷是哪三罷呢?跟罷免有關係嗎?
 
雖然三罷運動的其中一個訴求,確實是罷免被認為罔顧國家主權、通日賣國賊的交通總長曹汝霖、貨幣局總裁陸宗輿、駐日公使章宗祥。但三罷的三個「罷」字,其實是罷工、罷課、罷市。
 
從「工」、「課」、「市」這三個字就可以知道,這是一個百工百業一起響應的活動,主要涵蓋工人、學生、商人,而背後還有各種不同勢力在出手。
 
像是李登輝,就扮演舉足重的角色。不僅發揮他復旦校長的影響力,也鼓勵學生組織聯合會,壯大聲勢一起行動。而他畢業於耶魯大學,建構了他在上海美籍居民中的聯繫能力,更讓學生與留美同學會結為盟友。同時他出身南洋華僑,又能透過華僑募款。
 
從《動員的力量:上海學潮的起源》,我們就已經知道五四運動並不是北京的專利。而《行動的策略:上海三罷始末(前篇)》更讓我們理解,上海也是第一時間就參與其中,並發動三罷運動。
 
又罷工,又罷課,又罷市,再這樣繼續罷下去,難道市民生活不會受到影響嗎?那為什麼在學生愛國意識抬頭的時候,上海的社會菁英集團,上海的百工百業,卻是表現出支持的態度呢?
 
在五四運動時空變遷的百餘年之後,我們不妨用去北京中心化的角度,重新探究五四運動時期,不同地區、不同結構之下,官、商、學、民的多重複雜關係。
 
本書是【東南集團與五四研究系列2-1】,接續《動員的力量:上海學潮的起源》,分析五四運動發生後,學界如何為了共同的目的,一個一個地聯繫起來,共同行動,使參與的人數越來越多,達成「南北學生大串聯」,逐步擴大社會動員聲勢,製定及落實他們「行動的策略」,在上海豎起總罷課的旗幟。
 
作者陳以愛教授,詳細比對上海地區中英文公私文書,揭示了三罷運動的中堅者-江蘇省教育會的潛在作用,不僅作為罷課集會的場外提調,更促成商、學兩界一致共同行動。江蘇省教育會的領袖人物,善於運籌帷幄,塑造及發動公共輿論,還精於化身及隱身之術,也留下了自己的五四故事。
 
書名:行動的策略:上海三罷始末(前篇)
作者:陳以愛/東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裝幀:25開/硬殼精裝
定價:900元
ISBN:978-626-7543-76-4
〔各大網路書店及本社蝦皮賣場均有販售〕
〔岩雷鳥與兔猻都一起行動來三罷了〕
〔買書沒有送岩雷鳥與兔猻喔,一次買一百萬可以考慮一下〕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前幾年新設立了「左舜生學術講座」與「左舜生獎學金」,坦白說,現在知道左舜生是誰的人,已經不多了。 如果你去查,會查到他最後的職銜是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光復大陸設計研究委員會委員,然後那個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還是農業團體...
24/07/2025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前幾年新設立了「左舜生學術講座」與「左舜生獎學金」,坦白說,現在知道左舜生是誰的人,已經不多了。
 
如果你去查,會查到他最後的職銜是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光復大陸設計研究委員會委員,然後那個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還是農業團體選出的。所以他是農夫嗎?其實不是。
 
同濟大學的郭世佑教授說,「民國時期近代史學科的開創者,大概可以數出五、六個,其中湖南人就占三個,李劍農、左舜生與蔣廷黻……李劍農對近代政治變遷脈絡的宏觀把握,左舜生的文字與個性,蔣廷黻的國際視野……雖然今天的歷史學界對左舜生已經特別陌生。」
 
左舜生做為中國青年黨的領袖人物之一,對黨的路線始終堅持、始終如一。
 
★ 國共以外的第三路線
☆ 真實記憶重見天日
 
▲ 國民黨可以信嗎?共產黨可以信嗎?
  左舜生怎麼看呢?
 
神州沉淪之後,左舜生旅居香港,1961年,在美國哥倫比大學校長的邀請下,同意福特基金會贊助的中國口述史計畫,由計畫成員夏連蔭女士負責訪問記錄。
 
〔夏連蔭〕
夏連蔭是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主任韋慕庭教授的學生。祖父夏瑞芳為上海商務印書館創辦人之一。父親夏鵬,曾任商務印書館經理、上海銀行董事,抗戰時期受陳光甫之託在美國經營貿易公司業務,1924年與吳思卿結婚時,其中一位伴娘是宋美齡。
 
夏連蔭美國瓦薩學院畢業,於茱莉亞音樂學院進修音樂、巴黎索邦大學深造,再入哥倫比亞大學,師從韋慕庭。
因為夏連蔭精通英語、法語、國語、上海話、粵語,成為口述史計畫的要角。除了左舜生以外,她也訪問了顧維鈞、王正廷、陳立夫、陳光甫,還有2017年已經由亞太政治哲學文化公司出版的張發奎。
 
〔左舜生的口述〕
為時將近一年的口述訪問,由夏連蔭女士將漢語訪談譯成英語,存於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而當時的訪談錄音,也有一小段上網公開,可惜全套訪談錄音已不可尋。
 
雖然大家都知道這份口述就放在哥倫比亞大學,可是要翻譯成中文,除了必須面對左舜生大腦記憶庫中無數的人名與事件以外,如何進入左舜生的思考脈絡,更是一大難題。
 
為了讓部分真實記憶重見天日,郭世佑教授研讀了大量中國青年黨的著作與史料,糾正英譯中的少量錯誤,且對眾多民國人物作注,讓在國共兩黨格局之外曲折與精妙的歷史,重現你我眼前。
 
青年黨的政治背景比較特殊。但在中國國民黨以黨領政的訓政時期,左舜生堅持中國青年黨路線。蔣介石邀入廬山別墅請益的座上之賓,他不但名列其中,更是蔣介石敦促中央政治學校特聘的兩位非國民黨籍的教授之一。而1945年國民參政會的延安訪問團,中共領袖毛澤東在寓所單獨邀宴兩位國民參政員,其一就是左舜生。
 
左舜生是如何投入中國青年黨的愛國救國運動,與蔣介石斡旋,使中國青年黨取得合法地位,又致力於調解國共兩黨的衝突,聯繫第三勢力黨派一同抗戰。在抗戰勝利後,代表中國青年黨參加政府,擔任農林部部長,使國民政府表面上不再是一黨專政。當遠離臺北政壇之後,他對整個中華民國發展的過程,對蔣介石、毛澤東這兩位20世紀的重要人物,又有什麼樣的評價。
 
〔新書出版〕
書名:左舜生口述史(1893-1961)
口述:左舜生
記錄:夏連蔭
編譯:郭世佑、劉紅英
定價:500元
 
目錄:
漢譯序言/郭世佑
前言/何廉(Franklin Lien Ho)、韋慕庭(C. Martin Wilbur)
第一章 早年經歷與教育(1893-1916)
第二章 回應新文化運動/少年中國學會
第三章 出版界/歷史研究
第四章 中國青年黨的組織與準則/黨與國民革命(至1927年4月)
第五章 訓政時期的中國青年黨(1927年4月以後)
第六章 與蔣介石關係正常化(1933-1937)
第七章 戰時回憶
第八章 第一屆國民參政會(1938-1941)
第九章 中國民主政團同盟(1941-1944)/中國民主同盟(1945-)
第十章 第三勢力(1945-1946)
第十一章 參加政府(1947年4月至1949年初)
第十二章 近年(1949年初至1961年)
附言
譯後記/劉紅英
 
預計8月初各大通路上市,本社蝦皮賣場已可購買。

我們前一陣子舉辦的活動,錄影檔案都已經上傳YouTube了,歡迎收看、追蹤、買書喔。 《梁宗岱、沉櫻與我:兩岸分飛的家族故事》新書座談會時間:6月28日地點:財團法人薛伯輝基金會|愛的講堂主講:周素鳳/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應用英文系退休副教授h...
23/07/2025

我們前一陣子舉辦的活動,錄影檔案都已經上傳YouTube了,歡迎收看、追蹤、買書喔。
 
《梁宗岱、沉櫻與我:兩岸分飛的家族故事》新書座談會
時間:6月28日
地點:財團法人薛伯輝基金會|愛的講堂
主講:周素鳳/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應用英文系退休副教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XwXKuWVENw&t=8s
 
《重訪中國:鄧嗣禹回憶錄》新書座談會
時間:5月24日
地點:聯經書房
主講:呂芳上/民國歷史文化學社社長
   王飛仙/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夏克勤/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H5NyYGMqFw&t=7s
 
「AI之眼,洞見史料」蔣中正日記與民國史研究的新視野座談會
時間:5月17日
地點:國立中興大學人文大樓
主辦:民國歷史文化學社
   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
   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
PART 1
主講:張哲維/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講題:從數位筆記開始做起-如何運用生成式AI研究民國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JCMGaL__SU&t=161s
 
PART 2
主講:黃健傑/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班
講題:讓GPT讀食譜:生成式AI作為歷史研究助手的實作與應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NjburSWB-8&t=41s
 
PART 3
主講:皮國立/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長
講題:從醫療、情感到感覺史:蔣中正日記所呈現的領導人晚年歲月
主講:侯嘉星/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優聘副教授兼系主任
講題:蔣中正日記的數位研究法
主講:陳鴻明/國立勤益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講題:蔣中正日記中的戰後臺灣經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cNQ4WdgJ74&t=159s
 
PART 4
場次:綜合討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4jAvKjhnVU&t=39s

在1949年10月金門古寧頭戰役之後,1950年7月,共軍又想要蠶食金門的外圍島嶼,因此發生了大二擔戰役,在指揮官營長史恆豐率領下,以及傳令兵賴生明帶傷完成任務,擊退了共軍的侵犯。 如果有申請前往大膽島觀光,不要忘記七十五年前英勇戰鬥的國軍...
22/07/2025

在1949年10月金門古寧頭戰役之後,1950年7月,共軍又想要蠶食金門的外圍島嶼,因此發生了大二擔戰役,在指揮官營長史恆豐率領下,以及傳令兵賴生明帶傷完成任務,擊退了共軍的侵犯。
 
如果有申請前往大膽島觀光,不要忘記七十五年前英勇戰鬥的國軍英雄們。
 
而在大二膽之外,金門還有一座離離離島,叫做東椗島,離大金門又更遠,大約三十公里。島上沒有居民,只有駐軍,以及一座燈塔,面積不到五千坪,可以利用的地方更小。南京條約開放五口通商,廈門外面的東椗島(西方人稱為Chapel Island)在航路上,就於1871年設置燈塔。
 
共軍曾經在1958年八二三砲戰的時候,8月24日晚間兩度攻擊東椗島,燈塔也因此被擊毀。1971年才恢復發光指引航道的任務。
 
要登上十一個離島中最遠的東椗島,目前只有從軍分發到東碇守備隊這個辦法。在此也感謝國軍在前線戍守的辛勞。
 
圖一:1958年8月25日的《中央日報》,可以看到東椗島的位置在中間下方,是金門最遠的離島。
圖二:1972年金防部離島戰備儲水檢討表(列嶼除外),可以看到東椗島連井水都沒有,只能靠戰備儲存。當時的駐軍約連級規模。
圖三:行政院公報刊登的東碇島燈塔,到現在已經一百五十四歲了。

Address


Opening Hours

Monday 08:30 - 17:30
Tuesday 08:30 - 17:30
Wednesday 08:30 - 17:30
Thursday 08:30 - 17:30
Friday 08:30 - 17:3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民國歷史文化學社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民國歷史文化學社:

Shortcuts

  • Address
  • Opening Hours
  • Alerts
  • Contact The Business
  • Claim ownership or report listing
  • Want your business to be the top-listed Media Company?

Share

社長呂芳上教授

寬闊的歷史視野,需要眾人的紀錄來拓展

William Faulkner: The past is never dead. It’s not even p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