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頭鷹出版

貓頭鷹出版 我出版《三體》、《第二性》,和許多人文社科/自然科普/圖鑑/小說類型的書🪽 圖鑑?科普書?人文歷史書?請上「貓頭鷹說書窩」
https://www.cite.com.tw/publisher/about/13

 #偵探推理俱樂部❭❱❭今晚9:00-10:00首播󠀠➤編輯談派翠西亞.海史密斯「天才雷普利」系列 👂 在現實生活中,妳會視哪些人為「天才」?
13/10/2025

#偵探推理俱樂部
❭❱❭今晚9:00-10:00首播
󠀠
➤編輯談派翠西亞.海史密斯「天才雷普利」系列
 👂 在現實生活中,妳會視哪些人為「天才」?

#偵探推理俱樂部
本集 Sound On 收聽:https://sndn.link/detective/inY5QC
一段關於身分、欲望、性傾向與愛的多重探尋 他自始至終都不想殺人,但他不得不動手……犯罪小說史上最令人不安的經典!
貓頭鷹出版編輯梁嘉真談派翠西亞.海史密斯「天才雷普利」系列~
📌 Part 1 冬陽一直推(暫停乙次)
📌 Part 2 貓頭鷹出版編輯梁嘉真談派翠西亞.海史密斯「天才雷普利」系列
 👂 在現實生活中,妳會視哪些人為「天才」?

新書上架│無限可能的卵:從生命起源到人類誕生,與生命共同演化的卵󠀠𖤘 卵的演化史,就是動物的演化史𖤘 2024年亞馬遜最佳科學圖書󠀠🥚 卵是演化舞台上最頑強、靈巧,也最具潛能的主角。我們都是那顆卵的奇蹟,都是從一顆受精卵開啟一生的歷程。󠀠🥚...
11/10/2025

新書上架│無限可能的卵:從生命起源到人類誕生,與生命共同演化的卵
󠀠
𖤘 卵的演化史,就是動物的演化史
𖤘 2024年亞馬遜最佳科學圖書
󠀠
🥚 卵是演化舞台上最頑強、靈巧,也最具潛能的主角。我們都是那顆卵的奇蹟,都是從一顆受精卵開啟一生的歷程。
󠀠
🥚 日常生活中享用的獸腳類恐龍蛋(aka雞蛋),其實經歷了迷人的演化史才來到我們的餐桌上。其實,不論是魚類、爬蟲類、昆蟲到人類本身,物種的繁衍都需要經過「卵」的階段:保護胚胎,供給營養,確保水分,讓幼體成長再面對世界。雖然卵是動物繁衍、基因存續的重要過程,我們談論生物演化的時候,卻很少真正把焦點放在它們身上。
󠀠
🥚 堅硬的蛋殼讓爬蟲、鳥類得以離開水源,開始探索寬廣的陸地。胎盤讓受精卵直接在母體內孕育成長,解放了哺乳類的行動範圍。卵隨著動物生活的環境,包括水源、溫度,甚至行動的方式而改變,成為動物演化史的重要推力。卵的演變不僅記錄了生物的演化,更提供了我們地球環境變遷的線索。
󠀠
🥚 人是胎生的哺乳類動物,也常認為胎生是最成功、最能保證族群存續的生殖策略,因此也應該是演化後最終的結果。但胎生也在鯊魚的演化中反覆出現,泥盆紀的盾皮魚化石也赫然顯現出連接胚胎和母體的臍帶!實際上,哺乳類的胎生有明顯的壞處——它是一場豪賭。要是受孕後遭到變故或環境變差,母親幾乎沒有中止懷孕把養分留給自己、留給明天的方法。甚至,胎盤釋出的賀爾蒙,還有可能讓媽媽產生姙娠糖尿病與危險的高血壓。生存策略能夠留存至今,就代表他們是演化中的倖存者,沒有高下之分。
󠀠
🥚 世界上有超過90%的動物從卵中出生,卵也以各種形式存在深海火山到沙漠,有時甚至飄到太空……但提到演化,我們常常更關心那些從卵中誕生的動物,而不是卵本身。本書帶我們從生命的開始到進入人類世的現代,追溯卵在演化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新書上架|《 #地下雷普利【雷普利系列02】:犯罪小說史上最令人不安的經典》󠀠🐈‍⬛限量附贈海史密斯逝世30週年紀念版「作者親繪貓咪」書籤󠀠❭❱ 若是模仿久了,仿作會不會也成為真實? 󠀠繼《天才雷普利》後,雷普利系列睽違十五年的全新篇章文學...
10/10/2025

新書上架|《 #地下雷普利【雷普利系列02】:犯罪小說史上最令人不安的經典》
󠀠
🐈‍⬛限量附贈海史密斯逝世30週年紀念版「作者親繪貓咪」書籤
󠀠
❭❱ 若是模仿久了,仿作會不會也成為真實?
󠀠
繼《天才雷普利》後,雷普利系列睽違十五年的全新篇章
文學與影史最迷人的「反派」,雷普利回來了!
◎ 榮獲「愛倫坡獎」和「法國偵探文學獎」雙料肯定,犯罪小說家最高榮譽
◎ 獨家收錄清大李信瑩老師專業的延伸解說,以及作者印簽扉頁
󠀠
▁▃▄ 畫作是贗品,他的人生亦然 ▄▃▁
󠀠
一場假畫風暴席捲而來,這次,雷普利能全身而退嗎?
為了守住眼前的平靜生活,他又會如何出招?
󠀠
六年過去,雷普利早已不是那個初入歐洲、懷抱夢想的青澀美國青年。如今,他住在用狄奇遺產換來的法國莊園,結婚、有錢、有品味,還有一段絕不能曝光的過去。

他自認無意惹事,但麻煩總是找上門。這次,一幅假畫與長年的地下交易讓他再度陷入危機。一位美國收藏家起了疑心,懷疑雷普利與同夥販售的畫作真偽,甚至可能循線追尋畫家本人。然而雷普利心知肚明:世上早已沒有那位「畫家」了,這場騙局眼看就要被揭穿!

謊言一旦開口,便只能一路編下去。隨著事件不斷擴大,為了讓真相徹底埋葬,有時唯一的選擇就是「再次出手」。此外,六年前在義大利的那場命案似乎未曾遠去,一個謊得用更多的謊來掩蓋……
󠀠
💛冬陽(原生電子推理雜誌《PUZZLE》主編)、沐羽(作家)、李屏瑤(作家)、李信瑩(清華大學人社院學士班性別學程兼任講師)、臥斧、既晴(犯罪作家)、高翊峰 (小說家)、郝譽翔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創系教授)、張亦絢(小說家)、張筱森(推理小說愛好者)、崔舜華(作家)、路那(推理評論家)、詹宏志(作家)、騷夏(詩人)——驚心推薦
󠀠󠀠
◤ #海史密斯逝世30週年紀念
——獻給顛覆20世紀犯罪小說的獨行者◢
󠀠
絕版十幾年,經典回歸!《 #火車怪客》與《 #雷普利》系列五部曲隆重再現。此次全新版本為紀念海史密斯逝世30週年,特別收錄重量級專文導讀、延伸討論和作者生平年表,並於扉頁印有親筆印簽,帶領讀者深入她的創作世界。

她書寫犯罪,實則解剖人心;她筆下的謀殺,終究繞不開「罪惡感」的糾葛。她曾說,自己這輩子從未寫過「犯罪小說」,只是講述一個故事,而故事裡有時出現暴力,有時則發生謀殺。在保守的50年代,當犯罪小說文壇仍由男性主導,她打破推理/偵探小說的既定框架,將目光投向犯罪者內心,讓讀者從本來正義的位置,逐漸與主角遊走在道德的邊緣,感受那份無可逃避的不安。

 #李編工作日誌 52到葉門釣鮭魚:混合荒謬與哀傷的「晚熟文學」奇蹟  在近代的英國文壇,有一道與眾不同的生命軌跡: #保羅托迪(Paul Torday, 1946-2013)。他的人生大半時間都與文學無關,在工程與石油業界工作了大約三十年...
08/10/2025

#李編工作日誌 52
到葉門釣鮭魚:混合荒謬與哀傷的「晚熟文學」奇蹟
 
 在近代的英國文壇,有一道與眾不同的生命軌跡: #保羅托迪(Paul Torday, 1946-2013)。他的人生大半時間都與文學無關,在工程與石油業界工作了大約三十年,直到六十歲突然出版處女作 #到葉門釣鮭魚(Salmon Fishing in the Yemen)卻一鳴驚人,獲得極高的關注,光是在英國就銷售了54萬冊。
 
 這麼轟動的《到葉門釣鮭魚》 到底是什麼故事?乍看之下是一部諷刺英國公部門的爆笑鬧劇:因為首相的授意,漁業專家鍾斯博士被迫進行一場不可能的任務,將寒溫帶的鮭魚引進沙漠國家葉門,以協助一位天真的穆罕默德大公推廣鮭釣這種「充滿耐心與容忍美德」的優雅運動,消弭族群之間的紛爭,也作為英國與中東良好外交合作的宣傳。
 
 但是,為什麼發生在葉門?又為什麼是鮭釣?這個故事真的很爆笑嗎?首先我們要知道兩國之間的一些歷史背景。英國曾經是南葉門的殖民宗主國,在撤出後留下了行政制度和基礎建設,也造成南北葉門的巨大文化差異。
 
 在世界上,英國是最早承認葉門共和國、也是提供葉門最多人道援助的國家,但同時也售出大量武器給葉門周邊,間接對戰亂造成影響,對葉門有著矛盾的立場。本書原文版在 2006 年推出,正是 9/11 後英美與葉門強化合作的期間,也是葉門內戰醞釀的前夕。當時的葉門被國際定位為「最貧困、最脆弱的阿拉伯國家」,也是「世界最缺水國家」之一。
 
 在這樣的情況下,有位親英的貴族想出的解方卻是引進英國的鮭釣運動,而且英國政府也準備大力配合,會不會太荒唐了?此時重讀葉門大公讓鍾斯博士由憤怒轉為感動萬分的發言,就更能看出「何不食肉糜」的弔詭:
 
 「如果這案子能成功,那會是上天恩賜,應該要感謝神。如果失敗了,那麼你,鍾斯博士,大可昭告天下,當初是一個可憐、愚蠢又糊塗的妄想者堅持要你嘗試這項不可能的任務。但不論結果如何,有些好東西必定會在過程中顯現出來,這是無庸置疑的。某些以前不了解的事情,也會透徹了解,而你,也會因此獲得恰如其分的讚賞,至於其他一切,都會被遺忘。就算失敗了,錯也在我,因為那表示我的心不夠純正,我的眼光不夠清明,我的力量不夠巨大。然而,只要神的旨意如此,凡事都可達成。」
 
 另一方面,「到OO釣鮭魚」竟不是完全空想的設定,在歷史上其實也是有所本的。早在 19 世紀中期,英國殖民者就曾經嘗試將鮭魚與褐鱒的卵從英國經過長途海運,送至澳洲塔斯馬尼亞州繁殖,到了 19 世紀末,鮭魚野放計畫宣告失敗,褐鱒則成功成為受歡迎的運動釣魚魚種,但也是溪流中廣泛擴散的外來種。再經過100年的時間,今日的塔斯馬尼亞已經發展出南半球規模最大的大西洋鮭養殖業,成為當地的經濟支柱,卻飽受破壞水域資源的環境爭議。
 
 如果鮭魚到葉門的夢想達成了?可以想像,這場「文明運動」的輸出終究也會成為一場立意良善的災難。在許多賞析與讀後意見中,都將《到葉門釣鮭魚》與保羅托迪本人的天主教信仰做連結,定調為人類信念與力量的故事。但李編卻覺得鍾斯博士在信中的抱怨,才更能表達普世人類的看法:
 
 「我的論點是:如果我們相信有神,就等於直接製造了一個藉口,認為人應該忍受不公不義、自然災害、人生的種種痛苦與失落。基督徒以及其他各種宗教論者,都主張苦難不是神製造出來的,神只是創造了世界,苦難在其中發生,藉由苦難讓我們重新發現我們與神的合一。我認為這種看法根本就是顛倒邏輯。所有的災禍、損失、苦難,都只會證明根本沒有神,因為哪有一個無所不能的神祇,竟會造出一個這麼容易發生災難、意外的宇宙?」
 
 或許《到葉門釣鮭魚》最迷人的地方就是,它同時是一場荒謬的鬧劇,卻也是最真實的政治寓言,揭露了國際政治的矛盾、殖民歷史的陰影,還有人類一廂情願的美好。在戰爭與乾旱持續發生的國家,輸出「文明」的美學,人物對信念的渴望卻戰勝理性的考量,讓整篇故事透出一種好笑卻詭異的氛圍。而這種對文學性、歷史與社會人性的掌握,正是保羅托迪在晚年以處女作驟然成名時,展現出的「晚熟文學」獨特魅力。

新書預購|《 #地下雷普利【雷普利系列02】:犯罪小說史上最令人不安的經典》󠀠🐈‍⬛紙書𝟭𝟬/𝟭𝟭正式上市,𝟭𝟬/𝟳起開放預購.ᐟ.ᐟ.ᐟ🐈‍⬛限量附贈海史密斯逝世30週年紀念版「作者親繪貓咪」書籤󠀠❭❱ 若是模仿久了,仿作會不會也成為真實...
07/10/2025

新書預購|《 #地下雷普利【雷普利系列02】:犯罪小說史上最令人不安的經典》
󠀠
🐈‍⬛紙書𝟭𝟬/𝟭𝟭正式上市,𝟭𝟬/𝟳起開放預購.ᐟ.ᐟ.ᐟ
🐈‍⬛限量附贈海史密斯逝世30週年紀念版「作者親繪貓咪」書籤
󠀠
❭❱ 若是模仿久了,仿作會不會也成為真實? ❰❬
󠀠
繼《天才雷普利》後,雷普利系列睽違十五年的全新篇章
文學與影史最迷人的「反派」,雷普利回來了!

◎ 榮獲「愛倫坡獎」和「法國偵探文學獎」雙料肯定,犯罪小說家最高榮譽
◎ 獨家收錄清大李信瑩老師專業的延伸解說,以及作者印簽扉頁
󠀠
▁▂▃▄ 畫作是贗品,他的人生亦然 ▄▃▂▁
󠀠
一場假畫風暴席捲而來,這次,雷普利能全身而退嗎?
為了守住眼前的平靜生活,他又會如何出招?
󠀠
六年過去,雷普利早已不是那個初入歐洲、懷抱夢想的青澀美國青年。如今,他住在用狄奇遺產換來的法國莊園,結婚、有錢、有品味,還有一段絕不能曝光的過去。

他自認無意惹事,但麻煩總是找上門。這次,一幅假畫與長年的地下交易讓他再度陷入危機。一位美國收藏家起了疑心,懷疑雷普利與同夥販售的畫作真偽,甚至可能循線追尋畫家本人。然而雷普利心知肚明:世上早已沒有那位「畫家」了,這場騙局眼看就要被揭穿!

謊言一旦開口,便只能一路編下去。隨著事件不斷擴大,為了讓真相徹底埋葬,有時唯一的選擇就是「再次出手」。此外,六年前在義大利的那場命案似乎未曾遠去,一個謊得用更多的謊來掩蓋……
󠀠
💛冬陽(原生電子推理雜誌《PUZZLE》主編)、沐羽(作家)、李屏瑤(作家)、李信瑩(清華大學人社院學士班性別學程兼任講師)、臥斧、既晴(犯罪作家)、高翊峰 (小說家)、郝譽翔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創系教授)、張亦絢(小說家)、張筱森(推理小說愛好者)、崔舜華(作家)、路那(推理評論家)、詹宏志(作家)、騷夏(詩人)——驚心推薦
󠀠󠀠
◤ #海史密斯逝世30週年紀念
——獻給顛覆20世紀犯罪小說的獨行者◢
󠀠
絕版十幾年,經典回歸!《 #火車怪客》與《 #雷普利》系列五部曲隆重再現。此次全新版本為紀念海史密斯逝世30週年,特別收錄重量級專文導讀、延伸討論和作者生平年表,並於扉頁印有親筆印簽,帶領讀者深入她的創作世界。
她書寫犯罪,實則解剖人心;她筆下的謀殺,終究繞不開「罪惡感」的糾葛。她曾說,自己這輩子從未寫過「犯罪小說」,只是講述一個故事,而故事裡有時出現暴力,有時則發生謀殺。在保守的50年代,當犯罪小說文壇仍由男性主導,她打破推理/偵探小說的既定框架,將目光投向犯罪者內心,讓讀者從本來正義的位置,逐漸與主角遊走在道德的邊緣,感受那份無可逃避的不安。

✨貓頭鷹 × 冬陽一直推 |問題徵求 & 抽書活動✨󠀠▛關於海史密斯及其作品,我有問題……💭▟󠀠20世紀五十大犯罪小說家第一名海史密斯的經典作品,從8月《 #火車怪客》、9月《 #天才雷普利》,到12月預計【雷普利】系列全數出版完畢。󠀠貓頭...
07/10/2025

✨貓頭鷹 × 冬陽一直推 |問題徵求 & 抽書活動✨
󠀠
▛關於海史密斯及其作品,我有問題……💭▟
󠀠
20世紀五十大犯罪小說家第一名海史密斯的經典作品,從8月《 #火車怪客》、9月《 #天才雷普利》,到12月預計【雷普利】系列全數出版完畢。
󠀠
貓頭鷹小編看完《火車怪客》後,立刻變成海粉(海史密斯的粉絲),也對這個才華洋溢、性格獨特,說自己不是犯罪作家,卻開創了交換殺人手法的作家有更多好奇。當然,對於她的作品更是如此。
󠀠
為了所有和小編一樣好奇心滿溢的讀者,決定趁編輯分身乏術之際,偷偷辦個小活動ヽ(✿゚▽゚)ノ
󠀠
聽說編輯17號要去冬陽的節目(就是一直推的那位)錄製《地下雷普利》和《雷普利遊戲》(第二和三集),除了能聽更多書籍分享與作者軼聞,也開放讀者事前提問,讓冬陽和編輯能在廣播中回答或討論。
󠀠
不論你是看過全套小說的資深書迷,或是看過《火車怪客》(追魂記)、《天才雷普利》、《美國朋友》的電影迷,或者認為亞蘭德倫扮演的雷普利帥得太過頭(誤),還是喜歡麥特戴蒙詮釋版本的擁護者,都歡迎一起來問問題 .ᐟ.ᐟ.ᐟ
󠀠
當然,這是有獎徵答,凡在【貓頭鷹】或【冬陽一直推】粉專留言提問的讀者,就有機會獲得雷普利系列最後兩集《跟蹤雷普利》或《水魅雷普利》新書1冊(紙本、電子書擇一)。
󠀠
▂▂▂▂▂活動辦法▂▂▂▂▂

小編將在【10月17日】從符合資格的留言分享中,抽出 #2位幸運得主,只要跟著下面三個步驟,就有機會獲得這些精彩好書:
󠀠
➤如何得到( #缺一不可)
1. 按讚本篇貼文
2. 並在下方留言任何你對於海史密斯或她的作品想問的問題,如:「關於海史密斯及其作品,我有問題:###X」
3. 公開分享本篇抽獎貼文(記得要公開小編才能通知中獎喔!)

󠀠➤抽獎好禮
《跟蹤雷普利》或《水魅雷普利》的實體書或電子書1本,共2名

󠀠➤活動時間
即日起至2025年10月16日中午12:00止(臺灣時間)

󠀠➤注意事項
1. 每一個FB帳號僅具一次中奬機會,得獎者須將本篇貼文公開分享在個人FB頁面上。
2. 2025年10月17日公布得獎名單於本抽獎文留言區,中獎人請於2025年10月31日前,以FB私訊回覆個人寄送資料「FB暱稱、真實姓名、聯絡電話、寄送地址、電子信箱」,逾期視為棄權,不得要求補寄。
3. 本次中獎者寄送地區限臺灣本島及離島地區。

 #雷普利系列 | 那個迷人的犯罪者回來了!󠀠󠀠󠀠󠀠✦✦ 犯罪小說史上最令人不安的經典✦✦✦✦✦✦犯罪小說史上最迷人的罪犯✦✦✦✦󠀠雷普利系列全新譯本,完整回歸.ᐟ.ᐟ.ᐟ󠀠▍作者海史密斯名列20世紀五十大犯罪小說家第一名▍榮獲「愛倫坡獎」...
03/10/2025

#雷普利系列 | 那個迷人的犯罪者回來了!
󠀠󠀠󠀠󠀠
✦✦ 犯罪小說史上最令人不安的經典✦✦
✦✦✦✦犯罪小說史上最迷人的罪犯✦✦✦✦
󠀠
雷普利系列全新譯本,完整回歸.ᐟ.ᐟ.ᐟ
󠀠
▍作者海史密斯名列20世紀五十大犯罪小說家第一名
▍榮獲「愛倫坡獎」和「法國偵探文學獎」雙料肯定,犯罪小說家最高榮譽
󠀠󠀠󠀠󠀠󠀠󠀠󠀠󠀠
在寫下震驚文壇的《火車怪客》,創下「交換殺人」手法之後,時隔五年海史密斯推出奠定其生涯地位代表作《天才雷普利》。
󠀠
此後,直到1991年最後一集,海史密斯大半人生都有「雷普利」。
(這不僅是形容詞,海史密斯享壽74年,雷普利系列正好是一半的37年)。󠀠

不同於20世紀上半葉,以警探或偵探為主角的小說,海史密斯轉而在其作品中探索犯罪者的內心。究竟是什麼罪惡感?為何讀者會如此輕易地同理雷普利?𓍝

2025年下半年,請和我們一起見證雷普利的「成長(?)」,看那每一步無法回頭的錯誤將引領他走向何方?
󠀠󠀠
1950𖥔火車怪客 ✑8月出版
1955𖥔天才雷普利 ✑9月出版
1970𖥔地下雷普利 ✑10月出版
1974𖥔雷普利遊戲 ✑11月出版
1980𖥔跟蹤雷普利 ✑12月出版
1991𖥔水魅雷普利 ✑12月出版

〉》套書組套中,預計國際書展上架!
〉》封面陸續設計中,小編偷跑曝光美到不行的第三集。
〉》後續封面請關注貓頭鷹的粉絲專頁
(*´∀`)~♥

當然別忘了,
𓊈本系列本本都有「作者親繪」書籤 、印簽扉頁、 作家生平 × 經典年表𓊉
讓您一次收藏海史密斯的創作軌跡△▼
󠀠

  #終戰80年仍餘波盪漾󠀠「在戰後東亞的複雜地景裡,以針對日本戰罪追究而論,台灣佔據一個獨特但常被忽略的地位。二次大戰結束時,這座島嶼既經歷敗戰也經歷勝利,那麼想當然耳,這種矛盾的情況會讓當地人與統治者皆無所適從。」顧若鵬花了一個章節,細...
01/10/2025


#終戰80年仍餘波盪漾
󠀠
「在戰後東亞的複雜地景裡,以針對日本戰罪追究而論,台灣佔據一個獨特但常被忽略的地位。二次大戰結束時,這座島嶼既經歷敗戰也經歷勝利,那麼想當然耳,這種矛盾的情況會讓當地人與統治者皆無所適從。」顧若鵬花了一個章節,細緻處理台灣於戰爭結束、脫離日本殖民後的狀態,及中華民國政權既無法對日本追究責任,更無能照管台灣這個前日本殖民地的尷尬。
󠀠
今年,無論是賴清德總統發表「終戰」談話引發爭議,或是「光復」的論戰,甚至是美國在台協會對台灣主權未定論的聲明,在在顯示戰後80年,台灣還在戰爭遺緒裡。而顧若鵬對東亞的理解,可以給我們清明的指引。他在《不正義的地理學》台灣版序言中便有說明:
󠀠
「這條尋求合法性的不懈之路,代表台灣戰後地位的悲劇性——同盟國在開羅向台灣居民許諾一個未來,但戰後東亞秩序的現實又加諸他們另一種全然不同的未來。這座島嶼面對著最基本的定義問題,因為它並沒有進行去殖民化的過程。台灣是在戰後從日本手中被拿走,由一個從未統治過台灣的國民黨政權來『光復』。這種獨一無二的處境使我們必須發明新詞彙,以便適當描述像台灣這種前日本殖民地所發生的事情。根基不穩的國民黨政權在此建立法治,然後拋棄法治,在『白色恐怖』的數十年間粗率執行判決、囚禁與死刑。我們選用來區辨國內暴政與國際暴行的語詞,以及我們理解後殖民、再殖民或是其他全新政治控制型態的方式,會顯示出更深刻的問題,也就是我們怎樣創造出自己對過去的敘事。」

🏝書評》終戰80年仍餘波盪漾:身處《不正義地理學》的《X島嶼》
撰文|阿潑

二戰結束至今80年,但戰爭遺緒從未真正終結。許多未解的歷史糾纏,至今仍在東亞社會中激盪迴響。

劍橋大學教授顧若鵬的《不正義的地理學》深入剖析東亞戰罪審判如何成為各方角力的工具,揭示戰後正義為何難以實現。

對台灣而言,1945年既是敗戰也是勝利,這種矛盾讓島嶼陷入尷尬處境——國民黨政權「光復」了一個從未統治過的土地,隨後的228事件與白色恐怖,更將台灣推入另一個惡夢。

台美人二代鄭昕的《X島嶼》則聚焦1960至1980年代留美台灣學生的故事。他們在美國校園追求民主與人權,卻遭國民黨海外監控,成為冷戰與威權統治下的邊緣群體。

歷史的邊緣敘事往往是理解全球權力結構的關鍵鑰匙,啟發當代對民主與認同的持續反思。無論是《不平等的地理學》或是《X島嶼》,都是嘗試從過往少被關照的歷史切片出發,讓我們以更開闊的區域或跨國視角,重新思考正義,以及我們所在的土地與當代議題。

完整書評請見留言

  #你認識的歷史是誰的歷史?󠀠當提到1945年8月以降的東亞近代史時,各位讀者腦海中所浮現出來的畫面為何?映入各位眼前的可能是在長崎跟廣島上空的原子蕈狀雲、昭和天皇的玉音放送以及臺灣「光復」。東亞各國緊接著忙於戰後的重建。日本在美國的幫助...
24/09/2025


#你認識的歷史是誰的歷史?
󠀠
當提到1945年8月以降的東亞近代史時,各位讀者腦海中所浮現出來的畫面為何?映入各位眼前的可能是在長崎跟廣島上空的原子蕈狀雲、昭和天皇的玉音放送以及臺灣「光復」。東亞各國緊接著忙於戰後的重建。日本在美國的幫助下,從瓦礫堆中浴火重生,搖身一變成為經濟大國。中國則發生了國共內戰,最終導致國民黨敗走臺灣,並將臺灣打造成「反攻大陸」的最後堡壘。韓半島雖從日本帝國的枷鎖中解脫出來,但並未能享有片刻的和平,反倒是因美蘇對峙而分裂成兩個國家,最終在1950年6月爆發韓戰。為此,美國派遣第七艦隊防止臺灣海峽戰火再起。東亞冷戰的格局就此形成。
󠀠
在上述的歷史認識中,簡化了日本帝國解體對於戰後東亞政治所造成的影響,彷如一切都像是翻書般輕輕一翻,就開啟歷史的新頁。然而,我們往往忽略了日本曾經是一個擁有廣袤海洋與陸地的帝國。一個帝國的結束,並非僅是國號與政體的改變。顧教授提醒我們,在帝國解體到新秩序建立的過渡期間,上至帝國中心,下至帝國邊緣,除了權力鬥爭之外,各方勢力更積極對於歷史記憶展開競爭,以塑造出可以強化自身合法性的歷史論述。行文至此,我腦中浮現之前在課堂中的場景。提到二戰前的臺灣,我使用了「日本時代」,但引起了學生的疑惑,因為我不是使用上一代人慣用的「日據時代」。「臺灣是根據馬關條約割讓給日本」,我向學生解釋道,「所以我們可以用較為中性的詞彙,如『日本時代』、『日治時代』、或是『日本殖民時代』,但如果使用『據』的話,那是過去國民黨政府官方歷史論述的用法。」使用何種詞彙去形容過去,端看你怎麼樣去面對自己的歷史記憶。
󠀠
󠀠󠀠󠀠顧教授提醒我們,歷史並不是由勝利者所書寫,以國家作為主體也不是歷史敘事的唯一方法。因此,在本書中,顧教授跳脫國別史的框架,從「歷史記憶」的競爭作為出發點,探究日本帝國中心、帝國邊緣、以及中國與韓國對於「正義」的追求。然而,「正義」這個詞彙卻是難以定義。究竟是誰的「正義」?誰有權力去定義/主持/執行「正義」?怎樣的行為可以判斷成「非正義」? 誰有權為受害者追求「正義」,而此一「正義」對於受害者而言是「真正的正義」嗎?「正義」究竟是一個絕對的概念,抑或是一個相對的概念?順著這個脈絡繼續思考下去,受害者真的是受害者,而加害者真的是加害者嗎?這些看似永無止盡的哲學思辨問題,卻是造成戰後東亞秩序不穩,甚至是如今東亞各國因歷史問題而爭論不休的主要原因。
󠀠󠀠
有別於過往對於日本戰罪與戰爭責任的探討,本書指出戰罪審判看似在追求「正義」,但是東西方卻呈現不同的樣貌。雖然東京大審常與紐倫堡大審相提並論,但就規模與專業度而言,前者遠遠不如後者。顧教授別出心裁地認為,針對日本的戰罪審判往往是一種宣傳工具,其主要功用在於證明誰有資格掌握戰後東亞的話語權,至於審判中是否符合「法」的精神,在歷史的洪流當中,似乎已經被沖淡到模糊不可見。同樣地,日本帝國的瓦解對於戰後日本政治與社會的衝擊,是無法用文字精確地衡量與描繪。日本究竟是「投降」還是「終戰」?日本該檢討的究竟是「為何要發動戰爭?」還是「為何戰敗?」這兩個本質意義上全然不同的問題,在日本社會各界不斷地爭論著,但卻也永無定論。這也造成了日本無法像德國般深刻檢討發動戰爭的原因,以及在戰爭中所犯下的暴行。日本的戰罪問題也因此成為中國為了轉移國內壓力,進而塑造仇日教育的工具。
󠀠
另外,在帝國邊緣殖民地的人們,就一定是受害者,可以理所當然地追求屬於他們的「正義」嗎?近年來備受討論的臺劇《聽海湧》裡出現一個有趣的鏡頭。一位臺籍戰俘監視員先用臺語說道:「我吃日本米,讀日本書長大的,」再來用日語大喊:「我日本人!」這些日本帝國曾經的臣民,在一夜之間成為中華民國的國民,但是內心卻充滿著歷史記憶與國族認同間的拉扯。這些人是帝國擴張之下的受害者,還是為帝國為虎作倀的加害者?抑或他們只是在「為帝國服務」與「符合當權者歷史論述」拉扯下的犧牲者?
󠀠
一本好書除了解決問題之外,更可啟發讀者進一步思索更多問題,讓作者與讀者之間產生連結,共同為推進人類知識的邊界盡一點貢獻。顧教授的《不正義的地理學:二戰後東亞的記憶戰爭與歷史裂痕》便是這樣的好書。
󠀠
(完整書評請參留言區)

Address

台北市南港區昆陽街16號4樓
Taipei
115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貓頭鷹出版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貓頭鷹出版:

Share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