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07/2025
你心中的道德是什麼?《善惡》 一部從哲學角度出發的道德演化史
且讓我為你述說一段故事。當這故事到了尾聲,我們能否依然相愛相親?
這是一段漫長的故事,因為它涉及所有對你我至關重要的事物:我們的價值觀、原則、認同的根源、社群的基底,關於你我之間的合作與對抗,關於譴責與被譴責的兩方,而且醒時所見往往未必如同入眠之前。
我們能依據什麼定位自己?我們希望怎麼生活?你我彼此如何互處?過去我們是怎麼做到的?未來又有何可能?這些都是道德的問題,而我要述說的故事,即是一段道德的歷史。道德,它聽來似乎就等於禁止與強制、限制與犧牲,道德是宗教法庭,是懺悔與良心不安,是貞潔與教義問答:無趣,幽閉,而且總愛說教,好為人師。
這些印象倒也沒有錯,只是不太完整,還有補充的必要。我要述說的故事將回溯人類根本的道德演變,從東非地區尚未成為現代人的遠古祖先,一直到現今世界各大都會中,在網路上激烈上演的種種衝突――關於身分認同、不平等、壓迫,以及對當前局勢的解釋權。這個故事將講述我們的社會如何在時代更迭中發生變化,而新的制度、技術、知識體系和經濟形式又是如何與我們的價值觀及規範同步發展,而且,這些變化全都不只有單一面向:生活在一個群體當中的人會排斥外人;了解規約的人會想控制規約;予人信賴的人會讓自己仰賴他人;創造財富者同時也創造出不平等與剝削;想要和平的人有時也必須起而戰鬥。
每一次的變化都有其辯證,每個良善、美好的發展也都有其艱難、陰暗、冷酷的一面;所有的進步都有其代價。早期的演化讓你我懂得了合作,卻也敵視「非我族類」的他者――說出「我們」的人,也會同時說出「他們」。刑罰的發展馴化了你我,讓我們變得相處和睦,卻也讓我們具備強大的懲罰本能,藉此監督你我依循的規範;文化和學習讓我們有了從他人身上習得的新知識與新能力,卻也讓我們因而需要仰賴「他人」。不平等與統治的出現,為人類帶來了規模前所未有的財富,以及程度前所未見的階級和壓迫。現代性解放了個人,個人則藉著知識與科技控制了大自然;對於這個此刻你我在當中已無家可歸的世界,我們早已除魅,再無幻想,而且還創造出了生成殖民主義和奴役制度的條件。二十世紀原本希望借助全球機構,創造出一個人人皆能享有同等道德地位的和平社會,然而帶來的卻是人類歷史上最駭人的罪行,並將我們推向生態崩潰的邊緣。近來,我們致力於根絕專斷和歧視、種族主義及性別歧視,以及恐同和排外的遺毒。這樣的企圖將能得到回報,但我們也將為此付出某些代價。
我們的道德如同一張刮去前文、重複寫上內容的羊皮紙,無以辨識又難以解讀。然而道德是什麼?我們如何定義道德?最好的定義方式,就是完全不去定義,因為「唯有不具歷史的東西才可定義」。然而我們的道德確實有其歷史,而且那歷史太過龐雜、笨重,不是我們安坐書房中所想出的空泛公式能夠形容。道德難以定義,但那並不表示我們無法清楚說明道德是什麼。它只是無法以三言兩語說明。
下方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