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9/2025
【當稱讚變成壓力】
小司剛結束與客戶的簡報會議,回到辦公室時還沉浸在成功談成合作的喜悅中。這個專案他花了整整兩個月準備,從市場調研到方案設計,每個細節都反覆斟酌。客戶當場拍板定案,預計為公司帶來三百萬的營收。
「小司!太棒了!」部門主管王經理一看到他就興奮地走過來,「聊才客戶打電話過來,對你的提案讚不絕口!這次業績表現真的非常優秀,我對你下個月的表現更期待了!」
王經理接著在全部門同事面前大聲宣布:「大家看看小司,這就是我們部門的標竿!三百萬的案子一口氣談成,這種成績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達到的目標!小司,你要繼續保持這樣的水準啊!」
同事們紛紛轉頭看向小司,有人投以羨慕的眼光,有人則面露複雜的表情。小司勉強擠出笑容,但心裡卻開始感到不安。
----
回到座位上,小司並沒有預期中的成就感。王經理的話在腦海中不斷迴響:「我對你下個月的表現更期待了」、「要繼續保持這樣的水準」。
小司開始計算:這個月談成三百萬,下個月主管期待的是多少?也是三百萬嗎?還是更多?如果下個月只談成一百萬的案子,主管會不會覺得他退步了?
更讓他焦慮的是,這次的成功其實有很多運氣成分。客戶正好遇到急需解決的問題,時機恰到好處,而且對方的預算也比預期寬裕。下個月還能遇到這麼好的機會嗎?
「小司,恭喜啊!不過壓力應該很大吧?」坐在隔壁的同事小林悄悄說道,「王經理這樣公開稱讚你,下次大家都會盯著你的表現。」
小林的話讓小司更加緊張。他想起之前部門的學長阿宏,曾經也因為一個大案子被主管大力表揚,結果接下來連續三個月都沒有亮眼表現,最後被調到其他部門。
----
接下來的幾天,小司發現自己開始對每個潛在客戶都過度謹慎。每次準備提案時,腦中總是浮現王經理期待的眼神和那句「我對你下個月的表現更期待了」。
他開始加班到更晚,反覆修改企劃書,深怕有任何疏漏。但越是小心翼翼,越是感到綁手綁腳。以前那種敢於嘗試新想法的創意思維,現在都被「絕對不能失敗」的壓力給壓抑住了。
「我是不是應該拒絕一些風險較高的案子?」小司在心裡想著,「萬一失敗了,主管會怎麼想?同事會不會覺得我只是靠運氣?」
主管的稱讚原本是為了激勵他,但現在卻變成了沈重的包袱。小司發現自己不再享受工作的過程,而是被對結果的恐懼所支配。每天上班,他想的不是如何發揮創意,而是如何不讓主管失望。
那個曾經讓他充滿成就感的三百萬案子,現在看起來更像是一個陷阱,把他困在必須持續表現完美的無盡循環中。
----
關於讚美,太多主管搞錯了!如果想激勵部屬,應該這樣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