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月刊MANAGERtoday

經理人月刊MANAGERtoday 經理人最實用的管理知識交流和學習平台!提供主管和上班族專業工作心法及職涯提點,陪伴領導者管理組織、提升績效。為全國行銷企管月刊銷售 NO.1

25/09/2025

【當稱讚變成壓力】

小司剛結束與客戶的簡報會議,回到辦公室時還沉浸在成功談成合作的喜悅中。這個專案他花了整整兩個月準備,從市場調研到方案設計,每個細節都反覆斟酌。客戶當場拍板定案,預計為公司帶來三百萬的營收。

「小司!太棒了!」部門主管王經理一看到他就興奮地走過來,「聊才客戶打電話過來,對你的提案讚不絕口!這次業績表現真的非常優秀,我對你下個月的表現更期待了!」

王經理接著在全部門同事面前大聲宣布:「大家看看小司,這就是我們部門的標竿!三百萬的案子一口氣談成,這種成績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達到的目標!小司,你要繼續保持這樣的水準啊!」

同事們紛紛轉頭看向小司,有人投以羨慕的眼光,有人則面露複雜的表情。小司勉強擠出笑容,但心裡卻開始感到不安。

----

回到座位上,小司並沒有預期中的成就感。王經理的話在腦海中不斷迴響:「我對你下個月的表現更期待了」、「要繼續保持這樣的水準」。

小司開始計算:這個月談成三百萬,下個月主管期待的是多少?也是三百萬嗎?還是更多?如果下個月只談成一百萬的案子,主管會不會覺得他退步了?

更讓他焦慮的是,這次的成功其實有很多運氣成分。客戶正好遇到急需解決的問題,時機恰到好處,而且對方的預算也比預期寬裕。下個月還能遇到這麼好的機會嗎?

「小司,恭喜啊!不過壓力應該很大吧?」坐在隔壁的同事小林悄悄說道,「王經理這樣公開稱讚你,下次大家都會盯著你的表現。」

小林的話讓小司更加緊張。他想起之前部門的學長阿宏,曾經也因為一個大案子被主管大力表揚,結果接下來連續三個月都沒有亮眼表現,最後被調到其他部門。

----

接下來的幾天,小司發現自己開始對每個潛在客戶都過度謹慎。每次準備提案時,腦中總是浮現王經理期待的眼神和那句「我對你下個月的表現更期待了」。

他開始加班到更晚,反覆修改企劃書,深怕有任何疏漏。但越是小心翼翼,越是感到綁手綁腳。以前那種敢於嘗試新想法的創意思維,現在都被「絕對不能失敗」的壓力給壓抑住了。

「我是不是應該拒絕一些風險較高的案子?」小司在心裡想著,「萬一失敗了,主管會怎麼想?同事會不會覺得我只是靠運氣?」

主管的稱讚原本是為了激勵他,但現在卻變成了沈重的包袱。小司發現自己不再享受工作的過程,而是被對結果的恐懼所支配。每天上班,他想的不是如何發揮創意,而是如何不讓主管失望。

那個曾經讓他充滿成就感的三百萬案子,現在看起來更像是一個陷阱,把他困在必須持續表現完美的無盡循環中。

----

關於讚美,太多主管搞錯了!如果想激勵部屬,應該這樣做 >>>

電話裡,人資找我談另一份工作(不是我應徵的那份)。他問我有無興趣談談數位營運總監的職缺,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我爽快答應面試。面試當天,我問網站有幾位編輯,對方吞吞吐吐地說「或許」有3位。眉頭一皺,我發現案情不單純......
25/09/2025

電話裡,人資找我談另一份工作(不是我應徵的那份)。他問我有無興趣談談數位營運總監的職缺,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我爽快答應面試。

面試當天,我問網站有幾位編輯,對方吞吞吐吐地說「或許」有3位。眉頭一皺,我發現案情不單純......

25/09/2025

【專案經理的難為】

💣午夜時分的緊急會議

林志明放下手中的咖啡,看著會議室裡來自五個不同部門的同事們疲憊的臉龐。這已經是本週第三次加班到深夜討論新產品開發專案的進度了。作為這個跨部門專案的經理,他深深感受到肩上那份沈重的壓力。

「林經理,我們研發部需要至少再三個月才能完成產品測試。」技術主管小王無奈地說道。

「不行!董事長上週才說,競爭對手已經推出類似產品,我們最多只能再拖一個月。」業務部的張經理立刻反駁,「市場不等人,客戶詢問度每天都在下降。」

林志明揉了揉太陽穴,這種場景每天都在上演。六個月前,當公司營收連續三季下滑時,董事長把他叫進辦公室:「志明,公司現在需要一個殺手級產品來扭轉局面。我給你六個月時間,但說實話,我希望你三個月就能搞定。」

💣跨部門協調的噩夢

現在距離董事長的「六個月期限」只剩兩個月,但專案進度卻只完成了四成。更糟糕的是,團隊成員來自不同部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本職工作要處理。

「林經理,我們財務部不能同意這個預算追加。」會計部的陳姐嚴肅地看著報表,「已經超支百分之二十了,再這樣下去,就算產品成功上市,獲利也會被稀釋。」

「但是不追加預算,我們就無法採購必要的零組件。」採購部的李主任焦急地解釋,「而且現在原物料價格又上漲了。」

林志明看著這些平時各司其職的同事們為了專案爭得面紅耳赤,心中五味雜陳。他們都不是他的直屬部屬,卻因為這個專案暫時歸他管理。每當需要他們加班或調整優先順序時,總要先跟各部門主管協調,有時還會碰到「我的人比較重要」這種部門本位主義的阻力。

💣使命必達的重壓

更讓林志明頭痛的是,這個專案不只是要「完成」而已,還要「使命必達」。董事長的期待很明確:成本要比預期低百分之十,上市時間要比競爭對手早兩個月,產品品質還要超越市場標準。

「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林志明心裡苦笑著。上週的董事會上,董事長當著所有高階主管的面說:「這個專案成功,志明就是公司的救世主;失敗了,我們可能要考慮更激烈的重組措施。」

那種壓力讓林志明連續好幾晚都失眠。他知道,如果專案失敗,不只是他個人的職涯會受影響,整個公司數百名員工的工作都可能不保。而如果成功,他將成為公司英雄,但代價是這幾個月來犧牲的健康、家庭時間,以及團隊成員們的怨言。

💣現實的無奈

看著會議桌上散亂的資料和同事們疲憊的神情,林志明深深地嘆了一口氣。明天一早還有跨國視訊會議要和美國分公司協調技術支援,下午要向董事長報告進度,晚上還要處理供應商的品質問題。

這就是專案經理的現實:在有限的時間內,協調一群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完成一項攸關公司生死的任務。成功了是應該的,失敗了卻要承擔所有責任。

所以成為 PM 前,這 3 個痛點要放心上>>>

25/09/2025

阿元任職於中小企業的某專門部門,是率領 15 位成員的領導者。因某位與阿元同年的女性員工對周遭產生的影響,阿元正感到十分苦惱。她長期以來一直累積相同職種的資歷,之前還擔任過部長,所以自恃甚高,阿元的話很難坦率的聽進去...。

由於擁有一定程度的專業技能,處理自己負責的例行工作都沒有問題,但是從沒有積極做過像是輔助阿元,又或本身負責業務以外的工作。

在部門內部會議上,其他成員提出什麼新點子,常常說出像是「要是進展不順利怎麼辦?」、「你說的那些,是我們該做的工作嗎?」等否定性發言,感覺部門內積極發言或挑戰精神會因此逐漸被抹煞。她好像也常抱怨公司或主管,結果就連周遭人員的工作動力都被削弱。

----

如果你是阿元,面對像這種擁有一定技能或資歷,卻毫無拚勁,只會扯周遭後腿的中堅員工,可以這樣因應 >>>

新手主管 Alex 曾是公司的王牌企劃,以「使命必達、事必躬親」著稱,也因此被拔擢。但他很快發現,管理完全是另一個次元的挑戰。他發現團隊氣氛越來越沉悶,成員變得被動,甚至有點迴避他。他明明很努力在「幫」大家,會議上親自提點細節、報告交上來後...
25/09/2025

新手主管 Alex 曾是公司的王牌企劃,以「使命必達、事必躬親」著稱,也因此被拔擢。但他很快發現,管理完全是另一個次元的挑戰。他發現團隊氣氛越來越沉悶,成員變得被動,甚至有點迴避他。

他明明很努力在「幫」大家,會議上親自提點細節、報告交上來後動手修改到最好,為什麼團隊卻不領情?他感覺自己像個孤獨的火車頭,拖著一整列沒動力的車廂辛苦前行。

Alex 意識到問題的根源很可能在自己身上,為了找出癥結點,他決定藉助一份模板工具來自我診斷。他才驚覺:原來,我的待辦清單一直寫錯了>>>>

25/09/2025

我還在外商公司當主管的時候,曾經有一位員工考慮離職,來找我商量。他對我說,公司裡上面的主管都占著位置不走,自己不知道要到哪一年才能升主管,而且當時另一家公司給他一個薪水更好的機會,因此他想去嘗試,但還在猶豫。

當時我對他說:「你不用擔心公司沒位置,因為你的主管一定會走。」

他問我為什麼?

我解釋給他聽:「第一種狀況,是你的主管和你一樣沒耐心,忍受不了上面的人占著位置,遇到外面有機會,他就離開了。」

還有另外一種狀況是......

當國際資金退潮,本土新創還能靠誰陪跑?投資人顏志光選擇以「信任與陪伴」翻轉傳統創投思維。從敦謙快線、雀客酒店到如今的 aeroride,他不只是一位資金提供者,更在關鍵時刻替團隊敲門、給予資源,推動一個以信任為核心的共好創業生態。
25/09/2025

當國際資金退潮,本土新創還能靠誰陪跑?
投資人顏志光選擇以「信任與陪伴」翻轉傳統創投思維。從敦謙快線、雀客酒店到如今的 aeroride,他不只是一位資金提供者,更在關鍵時刻替團隊敲門、給予資源,推動一個以信任為核心的共好創業生態。

當國際資本保守觀望、早期創業者尋求依靠,一場由在地資本、品牌與新創共築的信任實驗正悄然展開,不僅以破框方式投入,更描繪出台灣創業新典範。

這幾年大葉高島屋表現如搭雲霄飛車,營收從 2020 年的 38 億元腰斬低點,一路回升至 2024 年的 56 億元,超越遠東 SOGO 台北天母店。大葉高島屋成立於 1994 年,是天母人的共同回憶,但隨著新光三越、遠東 SOGO 陸續加...
25/09/2025

這幾年大葉高島屋表現如搭雲霄飛車,營收從 2020 年的 38 億元腰斬低點,一路回升至 2024 年的 56 億元,超越遠東 SOGO 台北天母店。

大葉高島屋成立於 1994 年,是天母人的共同回憶,但隨著新光三越、遠東 SOGO 陸續加入,營收也受到影響,2020 年受到疫情衝擊,更腰斬剩下 38 億元。

轉機出現在 2021 年,創辦人的小兒子葉季展接任董事長,透過三大策略,帶領大葉高島屋重返天母百貨龍頭>>>

25/09/2025

【 迎戰 AI 變局,主管都該學會「變速領導力」🔥】
學會在高壓、高轉速、高變動下,快速應變、找出解方
https://bit.ly/4mBvo6a

【變速領導力】三大課程亮點:
✅ 新 PDCA 管理方法論:升級帶人邏輯、加快應變節奏
✅ 布局管理四大切面:思維面x業績面x溝通面x向上管理
✅ LINE、特斯拉、台積電、樂高 ... 20+國內外企業案例拆解

👨‍🏫講師介紹|郭憲誌
• 前遠傳電信副總經理、數聯資安總經理
• 前英業達集團策略顧問,主導數位轉型與領導力進化
• 30 年橫跨科技、電信、資安實戰經驗
• 擅長整合跨部門、跨世代團隊,打造高績效組織

【AI 時代的管理升維與應變|變速領導力】
📌 限時預購!早早鳥 48 折優惠,只到 9/29(一)23:59!
🙌 手刀搶購: https://bit.ly/4mBvo6a

「如果不是因為輝達,你們不會來採訪我們。」志聖工業(下稱志聖)董事長梁茂生坦率地說。確實,AI 伺服器帶動晶片先進封裝(CoWoS)的需求,這家位於新北市林口的設備製造商,2023 年獲得台積電「優良供應商卓越量產支援獎」,是近 10 年來...
25/09/2025

「如果不是因為輝達,你們不會來採訪我們。」

志聖工業(下稱志聖)董事長梁茂生坦率地說。確實,AI 伺服器帶動晶片先進封裝(CoWoS)的需求,這家位於新北市林口的設備製造商,2023 年獲得台積電「優良供應商卓越量產支援獎」,是近 10 年來唯一獲此殊榮的本土設備商。

這一刻的到來,志聖總經理梁又文形容,是「經過 13 年慢慢 cooking,我們陪著十幾年燒冷灶,居然剛好就這一群燒冷灶的人紅起來了。」

這也是從供應商變成價值創造者的轉變過程,志聖從台北大龍峒旁的小巷弄起家。梁茂生娓娓道來,59 年前,大哥拿著母親標會的 5 萬元,從一台電鍍廠的乾燥烤箱開始,逐步推進到 PCB 設備,再到 LCD 面板設備,最後跨進半導體先進封裝領域,與全球最先進的半導體製程並肩作戰。

這家本土設備廠,長期堅守且不斷強化「光」與「熱」的核心技術,跟隨也參與了台灣產業的升級之路。

在志聖的會議室裡,一起享用每天請廚師專門烹製的健康員工餐,父子的對話交錯展開。梁茂生講古,梁又文添加注釋跟總結,老經驗與新思維相互激盪。

身為電子、高科技產業的在地設備廠,志聖很早就意識到,台灣若要在全球供應鏈中擁有話語權,不能永遠仰賴昂貴的國外設備,「尤其是關鍵製程設備,不但市占高、價格高,還不一定符合在地需求。」這正是志聖啟動自主開發的起點,也是拉幫結派打群架的初衷。

「我們從不單打獨鬥。」梁茂生說。梁又文進一步解釋,台積電的供應商動輒千億規模,台灣最大的設備商也不到 100 億,「我們天生就沒有入場券。」

於是,志聖主導成立 G2C+ 聯盟,結合均豪、均華等公司的互補優勢,證明台灣也能做出頂尖設備,不一定需要向外國買。

在全球供應鏈重組的年代,志聖已是堅實的本土設備廠商。他們絕不是台積電供應鏈裡最大的,但可能是最靈活的。

13 年的陪跑,換來的不只是一座獎盃,從早期要學著國外設備做機台,現在成了技術的共同制定者,潛台詞是台灣製造並非只能代工,也可以站在創新的最前線。

這就是志聖,一家從孔廟旁走出來的公司,用一甲子證明什麼叫作與時俱進。

AI 工具越來越普及,生產力卻沒有提升?問題可能出在「工作垃圾」(workslop)上。史丹佛大學研究揭露驚人現實:95% 的組織導入 AI 後沒有看到可衡量的投資報酬率。更糟的是,40% 的員工在過去一個月遇到過 AI 生成的低品質內容,...
25/09/2025

AI 工具越來越普及,生產力卻沒有提升?

問題可能出在「工作垃圾」(workslop)上。

史丹佛大學研究揭露驚人現實:95% 的組織導入 AI 後沒有看到可衡量的投資報酬率。

更糟的是,40% 的員工在過去一個月遇到過 AI 生成的低品質內容,這些表面合格但實質空洞的「工作垃圾」正在拖累整個團隊...

「有會員嗎?」幾乎成了零售現場的標準台詞,台灣有 8 家業者會員數破千萬,分別是統一、全家、全聯、momo、蝦皮、PChome、東森購物網及遠東集團的 HAPPY GO 點數平台。不過,台灣人口約 2300 多萬,千萬會員已達到人口總數的一...
25/09/2025

「有會員嗎?」幾乎成了零售現場的標準台詞,台灣有 8 家業者會員數破千萬,分別是統一、全家、全聯、momo、蝦皮、PChome、東森購物網及遠東集團的 HAPPY GO 點數平台。

不過,台灣人口約 2300 多萬,千萬會員已達到人口總數的一半,還需要繼續衝會員數嗎?這會是企業經營會員的天花板嗎?

Address

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
Taipei
106

Opening Hours

Monday 09:00 - 18:00
Tuesday 09:00 - 18:00
Wednesday 09:00 - 18:00
Thursday 09:00 - 18:00
Friday 09:00 - 18:00

Telephone

+886287739808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經理人月刊MANAGERtoday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經理人月刊MANAGERtoday: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