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崢心臟外科醫師

魏崢心臟外科醫師 1.振興醫院院長及董事
2.國防醫學院及台北醫學大學教授
3.美國心胸外科學?

【好好聽FM】~~振興醫院魏崢院長與建築師的跨界對話~~醫院建築首重機能的原則之下,除了解決各單位特殊機能外,更要協調不同醫療單位相互交疊之間的矛盾衝突,如何把複雜的設計因素更簡單化、系統化,達到合理的醫療合作關係。 醫院內部之動線可分為病...
02/06/2022

【好好聽FM】
~~振興醫院魏崢院長與建築師的跨界對話~~
醫院建築首重機能的原則之下,除了解決各單位特殊機能外,更要協調不同醫療單位相互交疊之間的矛盾衝突,如何把複雜的設計因素更簡單化、系統化,達到合理的醫療合作關係。

醫院內部之動線可分為病人、家屬、醫護人員、物料輸送、資訊傳遞以及其他的服務動線等等外,千頭萬緒複雜的機能內涵,未來如何運用AI人工智慧,達到更人性化的空間設計。

醫療手術如同藝術創作,需要熟練的心智、爐火純青的手感,指尖才能拯救病人的生命。

如同建築工程一樣,醫療小組也需要團隊合作,才能完成使命。

建立人性化的醫療建築體系,面對世間的病痛,我們一起渡過難關。人若沒有病痛,又懂得知足,不就是活在天堂的幸運兒嗎?
#
https://provoice.page.link/?link=https://www.provoice.tw/podcast/episode?id=07eda7dc-6103-40b9-be36-f42b405406c8&apn=tw.provoice&ibi=tw.provoice&isi=1514803933&openExternalBrowser=1

醫院建築首重機能的原則之下,除了解決各單位特殊機能外,更要協調不同醫療單位相互交疊之間的矛盾衝突,如何把複雜的設計因素更簡單化、系統化,達到合理的醫療合作關係。醫院內部之動線可分為病人、家屬、醫護人員...

11/03/2022
本人絕無代言任何商業產品,如疼痛貼布或服飾等,大家請勿受騙上當!如圖示:
19/02/2022

本人絕無代言任何商業產品,如疼痛貼布或服飾等,大家請勿受騙上當!如圖示:

https://youtu.be/De5ODAghghU
05/08/2021

https://youtu.be/De5ODAghghU

現年49歲的余先生有顆不同於常人的心臟。罹患心肌症五年的他,九天前病情嚴重惡化,性命垂危。在家屬的請求下,振興醫院由院長魏崢領導的換心小組,為他換裝上這顆國人自行開發而成的「鳳凰七號」人工心臟。 更多歷史...

https://m.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0453
23/06/2021

https://m.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0453

心臟疾病控制不良 「累、喘、腫」恐心衰竭心臟全年運轉不停歇,幫助身體循環血液,如果冠心病、心肌梗塞、心房顫動、心肌病變等心臟疾病控制不良,就很可能發展成心衰竭。振興醫院院長暨心臟外科魏崢醫師指出,嚴重...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5493257
30/05/2021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5493257

提到養生,振興醫院院長魏崢笑說,「我從來不養生的,大家不要學我」,他認為生命就是「順其自然,有病就治病」。

https://www.edh.tw/article/26939
16/04/2021

https://www.edh.tw/article/26939

【早安健康/藍若水報導】提到心臟科名醫,一定會出現振興醫院院長魏崢醫師,自1988年起,魏醫師開過無數大小心臟手術,率領的心臟外科團隊在換心手術已累積逾500例...

https://futurecity.cw.com.tw/article/1713
24/10/2020

https://futurecity.cw.com.tw/article/1713

振興醫院院長魏崢,曾是登上報紙頭版的全國知名人物:他是台灣心臟科權威,也是十大傑出青年;國內第一個長期存活的心臟移植手術、亞洲第一個人工心臟移植手術,都出自他之手。

https://health.ettoday.net/news/1417307
13/04/2019

https://health.ettoday.net/news/1417307

69歲的心臟外科權威醫師魏崢,時隔23年再次出任振興醫院院長,4月1日上任後正逢連假,他的家當未及搬遷,還留在心臟醫學中心辦公室,偌大的院長室十分整潔,只有兩盆素蘭點綴。在午後陽光灑落的窗邊,魏崢坐在沙發上,...

11/04/2019

2019年4月9日美國紐約爆發抗藥性超級真菌感染
“耳念珠菌”是一種抗藥性極強且具致命威脅的「超級真菌」,現正於全球悄然擴散中,目前美國已知有587個通報案例,其中紐約有309例、紐澤西則有104例。紐約長島的醫生指出:「這是一種很難確定診斷也很難治療的疾病,且蔓延的範圍會很廣泛,必須在來得及之前先將它控制下來,因此在病人進到醫院時需立即確定診斷,一旦診斷確定後馬上給予正確的治療以避免蔓延,然而真菌有其特定的檢驗方式,故往往因無法正確即時診斷而延誤治療,且一旦疾病確定後也只有特定的治療方式有效,目前此疾病致死率可達20-50%,高危險群包括住院中的、糖尿病、免疫力低下及惡性腫瘤等的病患。」抗藥性超級真菌會造成血液感染及傷口感染等,至於該如何預防這個疾病?1.常洗手,2.勿濫用抗生素,3.維持環境的清潔。

【魏崢教授對新聞的comment:】
Candida auris 的中文翻譯是“耳念珠菌”,這個在2009年才被發現的耳念珠菌的來源尚不明確,研究員們普遍認為,這是新近進化出來的、快速適應人體宿主環境能力的新物種,主要引起血液感染,致死率高達60%,因此有人稱它為superbug。這種超級真菌(或稱黴菌)對健康人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但對免疫系統不成熟或不好的人非常致命,包括新生兒和老年人,因此主要發生在醫院內,集中在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加護病房等場所。我們一般人認識的感染都是細菌與病毒兩種,而大量使用抗生素來治療細菌的環境往往是真菌活躍的天堂,因為一旦細菌被抗生素壓制的時候,不怕傳統抗生素的真菌就可以肆無忌憚地活躍起來,因此我們很多的患者在細菌感染後期,會轉變成真菌感染。偏偏現在的抗生素對有些真菌如這裡所稱的“耳念珠菌”又無法有效地治療,患者被感染後很快就會死亡。其實加護病房的醫護人員幾乎每天都存在被真菌感染的風險,它對健康的人雖然是沒有太大的威脅,但是當這些工作人員回到家裡後就可能把衣物上帶回去的真菌傳染給家中年長或年幼的家人。以我個人的看法,在未來人類第一個要面臨的主要敵人不會是氣候變遷,而是不斷演化,讓我們無法招架的微生物。

【青春系列】活在當下  https://www.ht.org.tw/course313.htm
25/01/2019

【青春系列】活在當下 https://www.ht.org.tw/course313.htm

對一位行醫四十餘年的資深心臟外科名醫而言,醫院不只是施展醫術、救治病人的地方,手術室外許許多多由人性與感情交織而成的故事,也讓他對人情世事有更深刻的體會。 本場講座魏崢醫師將與大家分享這些人生故事及他.....

03/12/2018
https://youtu.be/xz4n_sI4CUQ
09/10/2018

https://youtu.be/xz4n_sI4CUQ

【四端紅人會】 每週六與你相見 首播➤➤晚間10點 台灣優視WINTVHD綜合台 76頻道 重播➤➤晚間 8點 寰宇新聞台 MOD-51頻道 ✔快來訂閱官方頻道 FB粉絲頁按讚去➔https://goo.gl/2yg4Co

臺北市立圖書館將於107年7月15日下午辦理讀書會導讀分享活動,由《知心》作者魏崢醫師及專業讀書會帶領人一起與全民共享閱讀,當日並於「臺北市立圖書館服務『讚』」臉書粉絲專頁上進行現場直播活動。主辦單位:臺北市立圖書館(視聽室)洽詢電話:02...
22/06/2018

臺北市立圖書館將於107年7月15日下午辦理讀書會導讀分享活動,由《知心》作者魏崢醫師及專業讀書會帶領人一起與全民共享閱讀,當日並於「臺北市立圖書館服務『讚』」臉書粉絲專頁上進行現場直播活動。

主辦單位:臺北市立圖書館(視聽室)
洽詢電話:02-27552823分機2801或2802
導讀場次資訊:
活動地點: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10樓國際會議廳
活動時間:107年7月15日下午2:30-4:30
讀書會帶領人:陳志津老師
導讀講師;魏崢醫師
臉書直播網頁:請登入臉書網頁(www.facebook.com/)後於搜尋欄位輸入:臺北市立圖書館服務「讚」

Address

Taipei
112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魏崢心臟外科醫師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魏崢心臟外科醫師: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