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出版

商周出版 閱讀商周,一手掌握趨勢,感受愜意生活!
歡迎投稿或自我推薦、出版需求、
勘誤寄來這裡:
[email protected]
我們會再請負責夥伴處理相關事宜 加入商周出版粉絲團,不定期好禮相贈。

走進書店,第一眼就被她可愛的身影吸引了~米飛出現在誠品囉!慶祝70歲生日,紀念巨獻《米飛與藝術家們》已經在全台各地的誠品門市上架~📚小小的身影,還是那麼可愛、那麼熟悉,感覺就像老朋友陪在身邊。💛 逛逛誠品時,記得抬頭看看書架,說不定米飛正靜...
25/09/2025

走進書店,第一眼就被她可愛的身影吸引了~

米飛出現在誠品囉!
慶祝70歲生日,紀念巨獻
《米飛與藝術家們》
已經在全台各地的誠品門市上架~📚

小小的身影,還是那麼可愛、那麼熟悉,
感覺就像老朋友陪在身邊。💛

逛逛誠品時,記得抬頭看看書架,
說不定米飛正靜靜地等著你發現!

看到她的那一刻,
別忘了對米飛說聲「生日快樂」,
也歡迎拍照分享,
讓我們知道你在哪一家誠品找到她~

📍 快去尋找身邊的米飛蹤跡,
和她一起留下70歲的生日回憶吧!

#米飛與藝術家們
#70周年紀念巨獻
#永遠的米飛兔

 #見證以巴衝突下巴勒斯坦人的歷史命運  #記錄囚禁橫跨超過三十年的精神抗爭被禁錮的自由與附著其上的靈魂,一名巴勒斯坦囚犯的獄中手記《 #牆》 #精選書摘 1一九四八年的大浩劫之前,關於重大事件的記述,女性一直被迫滿足於由男性壟斷的內容。婦...
25/09/2025

#見證以巴衝突下巴勒斯坦人的歷史命運 #記錄囚禁橫跨超過三十年的精神抗爭
被禁錮的自由與附著其上的靈魂,一名巴勒斯坦囚犯的獄中手記

《 #牆》 #精選書摘 1

一九四八年的大浩劫之前,關於重大事件的記述,
女性一直被迫滿足於由男性壟斷的內容。
婦女只能聆聽男性的故事,
不論這個男性是農夫、勞工、技工、戰士、老師,
抑或只是毫無出息的無業遊民。

她們複述著男人們的勝利,有時候也會講述戰敗的消息,
前提是如果男人選擇與她們分享這樣的消息,
而不是偷偷將消息藏在自己襤褸的衣衫之下。
在收成好的時候,婦女們訴說著男人的豐收,
但在地球吞噬了他們所種植的珍貴作物時,
她們卻講著自己的貧困。

她們訴說著男人的誠懇以及男人們相信的事物。
她們訴說著男人們的恐懼,
卻忽略了她們自己也正處於那份恐懼當中。
她們訴說著男人的大浩劫,
以及大浩劫如何影響他們的土地、生計與英雄氣概。
她們訴說著男人對於他們真主的虔誠,
以及男人如何默默接受自己所失去的一切,
不論失去的一切是多麼嚴重。
她們訴說著男人對於出埃及記的承諾,
如何篤信不移,也訴說著男人的帳棚和掛在帳棚上的鑰匙。
鑰匙屬於那些已經被擊毀,永遠也無法再打開的門。

一九六七年,巴勒斯坦人在第一次大浩劫之後,又加上了第二次的大浩劫。
巴勒斯坦婦女拒絕再扮演男性故事口頭目擊者的舊角色。
相反地,她們開始構述她們自己的故事。
她們寫下了她們自己的戰爭,
並在有人死亡的時候,寫下了她們自己的死亡。

當她們的身體與靈魂遭到侵犯時,
她們寫下了她們自己的憤怒、她們自己的貧困與飢餓,
以及她們的謊言,那是與男人謊言相符的謊言。
她們寫她們歸家的兒子,也寫埋屍遠方的兒子。
她們寫她們所尋找的一個或多個戀人。
她們在難民營、鄉村與那些仿冒城市的牆上寫下了她們自己的話、她們自己的房舍,以及被摧毀的一切。
忠實的婦女寫下了關於她們自己的忠貞,
但出於對遭到背叛者的體貼,她們鮮少提及自己的出軌。
她們訴說著她們的旅程與疲憊。
當她們被掛在牆上時,她們寫下了關於她們監獄裡的事情。

二十年後的第一次大起義,
甚至賦予了巴勒斯坦女性更多的權力。
她們取得了與男性並駕齊驅的一席之地,
而且每當戰爭拉開序幕時,她們往往站在男性之前。

她們進一步反抗普遍存在的社會不公,
離開對她們已不安全的家庭,
並砸向那些當著她們的面用力關上的門。
但是她們無力防範占領國政府的暴力與殺戮。
她們奮戰、殉道、遭到關押。
巴勒斯坦女性在阿克薩群眾起義期間,甚至做得更多。
她們巨大的能力與犧牲震驚了人民。

在面對殘酷鎮壓—以及身處殘酷鎮壓當中—時,她們率先站了出來,
位列炸毀自己身體的第一批義士之伍。
她們寫下了她們自己的傳奇,
講述著在監獄裡長期依靠著牆的故事。
在監獄的廣場中,在獄卒的虐待下,
她們鑿出了令人最難以置信的堅韌肖像。
( #完整書摘請見留言板連結🔗 )

✢✢✢
了解更多《牆》,請見留言處 🔽

🎯為什麼老闆罵你『薪水小偷』,反而可能是在保護你? 👉 被老闆當眾怒罵的當下,或許很委屈,但如果你能聽懂罵話背後的深意,就能少走許多冤枉路,甚至意外得到更多支持。老闆的情緒暴走,通常都是一場刻意的演出「向上管理」絕對是職場工作者最重要的功課...
25/09/2025

🎯為什麼老闆罵你『薪水小偷』,反而可能是在保護你?

👉 被老闆當眾怒罵的當下,或許很委屈,
但如果你能聽懂罵話背後的深意,
就能少走許多冤枉路,甚至意外得到更多支持。

老闆的情緒暴走,通常都是一場刻意的演出

「向上管理」絕對是職場工作者最重要的功課之一,
尤其是「聽懂老闆罵人的深意」,才能少做很多傻事。

曾經,有位老闆用相當嚴厲的語氣在指責、怒斥我,
甚至開口說我是「薪水小偷」,
並且要求明年度的業績一定要盡快衝起來……。

坦白說,「薪水小偷」這說法真的很傷人,侮辱性極強吧?
那時候的我,也不過才三十歲出頭,
其實當下不是沒想過轉頭走人。

然而,若能在當下先深呼吸冷靜下來,別一時衝動,
其實慢慢就能理解老闆的深意。
首先,作為員工要領悟的第一件事,
是徹底捨棄「我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個念頭。
那時的我確實是為了工作鞠躬盡瘁,每天加班,
連外公、外婆過世,我都未能及時奔喪。
但是站在老闆的角度,
他花了數百萬元的年薪聘請我,
我們做出成績是理所當然、非如此不可的。

其次,老闆的「罵人」是一門「藝術」,
你千萬要心領神會,學會欣賞。

怎麼說呢?任何一位當了很久老闆的人,
無不身經百戰、閱人無數,其實個個都是「老江湖」。
如果他在董事會這種場合,
彷彿理智斷線般的狂烈侮辱、怒罵你,
那代表他並不是真的想要趕你走。
相反的,他可能是故意在董事面前搶先開砲,
罵給現場的眾人聽,意思是,
「這個人做得不夠好,我已經幫各位罵過了,大家就手下留情吧!」

通常人性是這樣的,
「董事長都已經罵得這麼兇了,
我們就打個圓場吧,給年輕人一點機會。」

有時,董事長罵得越兇,
旁觀的其他人反而還會跳出來幫我說話呢。

24/09/2025

預購的讀者朋友,久等了❗

👀小編帶大家開箱《你在學飛,我在學放手》
👝這46封親子書信,終於有了最真實的形狀。

這不是一本教養書,而是一份跨世代的情感練習。
每一頁,都記錄著愛與矛盾、放手與理解。

更像是份禮物,獻給每個正在學著靠近的家庭❤️
-------------------------------------------------------
《你在學飛,我在學放手》
正式上市

24/09/2025

🎥你在學飛,我在學放手
作者簽書現場直擊②
作者群親筆簽名版,正在誕生中🐣

三位作者同場揮筆,
簽名風格各有巧思,
一眼就能感受到他們不同的個性!

🤔猜猜看,你認得出是哪位作者的簽名嗎?

-------------------------------
《你在學飛,我在學放手》
⏰預購最後一天

老了?我才不會老糾纏著這件事。想多了只會搞得日子沒了意思。我很自豪自己能活到這年紀——不過,說真的,我就算想起自己的年紀,也只是一下下而已。年齡只是數字,心態才決定你老不老。《 #多彩: #讓世界為之瘋狂的百歲時尚阿嬤艾瑞絲.埃普菲爾的多彩...
24/09/2025

老了?我才不會老糾纏著這件事。
想多了只會搞得日子沒了意思。
我很自豪自己能活到這年紀——不過,說真的,
我就算想起自己的年紀,也只是一下下而已。

年齡只是數字,心態才決定你老不老。
《 #多彩: #讓世界為之瘋狂的百歲時尚阿嬤艾瑞絲.埃普菲爾的多彩人生》帶你看見她如何把九十歲活得比三十歲更年輕🏃‍♀️🏃🏃‍♂️

--------
👉 #你想當30歲老人, #還是90歲的年輕人?

我是個向前看的人。也許就是這一點。我很少杞人憂天。
不就是個數字。數字增加並不意味著你必須止步於此。
重點在於你看待事物的方式,
我就認識三十歲的老人和九十歲的年輕人。
我做我想做的事,希望自己早上還起得了床,做得了事。
就像我老愛說的,「我直立了!」
——還起得來就是幸運。

維持健康是最重要的事,
因為沒了健康,就什麼也做不了。

確實,變老過程偶爾不免驚心動魄。
但誰能不老?
我感覺自己很幸運能活到今天了解這一點。
要對自己又活過的每一個年頭心懷感謝。
就算身體開始不聽使喚也還是得繼續前進,設法撐住挺過。
且讓我借用一位老友說過的話:
「如果你有哪樣身體部位或器官是成雙來的,
起床時十之八九成雙必有一痛。」
我自己就做過兩次髖關節手術。

不要誤會。我當然也覺得躺在床上多好。
但你必須起床。老化是事實,
要讓腦袋忙一點,身體也就不那麼痛了。

( #完整報導請見留言板連結🔗)

24/09/2025

🎬 你在學飛,我在學放手
作者簽書現場直擊①

三位作者合體簽書,場面像不像小型接力賽~

一疊疊《你在學飛,我在學放手》排好隊,
每一本都添上了滿滿心意的簽名❤️

預購的朋友們~

簽好名的新書很快就會出現在你手裡,
🥰敬請期待

-------------------------------
《你在學飛,我在學放手》
⏰預購最後倒數

9/27《聽見瓜地馬拉的心跳》——探索中南美洲講座主講者:曾派駐拉丁美洲20餘年之外交官 吳毓珮👉 更多活動詳情與報名:https://reurl.cc/QagDKZ
23/09/2025

9/27《聽見瓜地馬拉的心跳》——探索中南美洲講座
主講者:曾派駐拉丁美洲20餘年之外交官 吳毓珮
👉 更多活動詳情與報名:https://reurl.cc/QagDKZ

再 5 天!我們即將與外交官吳毓珮一起,透過她的視角,走進現代瑪雅的國度

「我懷疑自己上輩子是馬雅人。」
吳毓珮曾經在瓜地馬拉走跳數年,這本記錄了她真實見聞的書,
不只是一趟旅程,更是一場關於人情、歷史與文化的深度探索

🎁 報名即贈送
這場講座不僅帶你深入瓜地馬拉,還可以將好禮帶回家
* 瓜地馬拉精品咖啡豆 聞著咖啡香,彷彿就能踏上那片土地
* $1,000 旅遊金 為你的下一個旅行夢想加點油!

📢 講座資訊
* 主題:聽見瓜地馬拉的心跳——探索中南美洲講座
* 講者:曾派駐拉丁美洲20餘年之外交官 吳毓珮
* 時間:2025年9月27日(六)14:00–16:00(13:30開放入場)
* 地點:犇亞國際會議中心(台北市復興北路99號6樓 C會議室)
* 主辦單位:商周出版 × 航向世界旅遊

👉 更多活動詳情與報名:https://reurl.cc/QagDKZ

19/09/2025

⏰上市倒數計時

小編帶大家直擊
《你在學飛,我在學放手》的「誕生」
預購的讀者朋友們,
敬請期待,
這本滿滿愛與對話的書,正在路上!
-------------------------------
《你在學飛,我在學放手》
現正溫柔預購中

19/09/2025

♦︎如果有一天,孩子也願意寫信,把心裡最真實的感受告訴我們,
那會是多麼幸福的事吧♦︎

感謝❤️ 王永福(福哥) 的真情推薦。
他不只是簡報教練、作家,
同時也是一位爸爸。

他用父親的角度,
分享了對作者與這本書最深的感受~
-------------------------------
《你在學飛,我在學放手》
現正溫柔預購中

Send a message to learn more

一堵牆,困住的不只是自由,更是整個巴勒斯坦民族的悲傷── #入圍美國國家圖書獎翻譯文學獎 的《牆》,低語著無聲的歷史與人性🔸編輯推薦🔸《牆》這本書是關於一名巴勒斯坦囚犯最深刻也最令人傷痛的自白。但閱讀過程中,作者的敘事與情感節制而冷靜,作為...
18/09/2025

一堵牆,困住的不只是自由,更是整個巴勒斯坦民族的悲傷── #入圍美國國家圖書獎翻譯文學獎 的《牆》,低語著無聲的歷史與人性

🔸編輯推薦🔸

《牆》這本書是關於一名巴勒斯坦囚犯最深刻也最令人傷痛的自白。

但閱讀過程中,作者的敘事與情感節制而冷靜,
作為被刑求招供且關押超過三十年的囚犯,儘管自身經歷巨大苦難,
亦看盡戰爭衝突的殘酷與俘虜囚徒們的悲憤,
他並未詳盡記述刑罰的疼痛,也沒有過於大聲的吶喊與控訴。
然而,這仍然是一個需要被聽見的聲音。

如果你記得二○二四年美國國家圖書獎翻譯獎得獎作品《臺灣漫遊錄》,
那你或許也可以讀讀這本同年入圍該獎項的作品。

翻譯獎入圍的作品都是從不同語言翻譯成英文,
這些來自國際四面八方的聲音,都是希望被更多人聽見的聲音,
而本書的作者納瑟則沒有到場任何頒獎典禮或出席任何一場新書發表會的自由。

想理解這本書,需要對於以巴衝突歷史有一定的瞭解。
你需要知道大浩劫(或稱大災難,即Nakba)發生於一九四八年前後,
其後果之一是迫使大量巴勒斯坦人流離失所。
也可能需要瞭解巴勒斯坦人的「石塊起義」(Intifada, 1987-1993),
它是以色列對巴勒斯坦地區及人民長期迫害下的一次反撲,
本書作者納瑟正是參與了這次起義而最終被關進監獄的政治犯之一。

具體事件在書中描寫十分隱晦,
只能透過提到的線索與關於作者的少量報導、版權方提供的資訊來拼湊。
但我們可透過作者的文字,瞭解到一位二十出頭的青年巴勒斯坦人,
如何思考和參與屬於自己本土的歷史,
並在漫長的囚禁歲月中,不斷反思與經歷種族衝突後所帶來創傷。

《牆》是一本閱讀起來有些沉重的文本,
它不僅有地緣政治、歷史、個人身分的敘事,
也呈現出納瑟抒情和悲傷的一面。
全書分為兩篇,第一篇談他過去自我身分與認知的形成,
以及監獄生活的種種──移監、探視、生離死別、女性監獄發生的事件記述、
如何面對永遠失去自由的絕望……
無期徒刑的囚犯唯有依附牆、「吊掛」(精神上的)在牆上,
他才能讓自己保持理性。

第二篇他寫了與一名法律工作者女性的相遇,
她的身分沒有明確交代,
但大約能推測出是一位具有阿拉伯血統但從小生活於其他地中海國家的女性。

納瑟書寫了她到監獄訪視巴勒斯坦囚犯時的相遇,
之後逐漸發展成親密關係,
不過這段關係完全只能建立在數次的探視和書信往返上。
然而,讀者會驚訝於他們之間的感情羈絆,
以及因無期徒刑為這段關係所帶來的最深的痛苦。

在《奧斯陸協議》後,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達成暫時的和平,
許多的囚犯被分批釋放,然而有些人一直沒有出現在釋放名單上,如同納瑟。

他形容那些人:「他們從原來盤旋的半空中回到了現實當中,拋棄了所有之前開始規劃的浪漫冒險,因為所有的承諾都是一場謊言。他們回到了那堵牢固的牆身邊,那堵牆是故事的開始、中場,也是結局。」

他見證了自己巨大的失落,
當初堅信民族與信仰的敘事,然後採取行動,
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如當初擘劃好的故事結局一樣獲得救贖。

《牆》帶給我們關於人性、身分、愛乃至國際衝突、地緣政治、歷史的描述,
以及作者特有的文學敘事方式,都值得我們在此刻的時空下去閱讀與深思。

✢✢✢
了解更多《牆》,請見留言處 🔽

「每天第一件事:先看對手!」揭密女團行銷的搶聲量戰術《孫子兵法.謀攻篇》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對手永遠是你最好的行銷夥伴。「我們都知道,在商場上要隨時緊盯著你的競爭對手,了解對方在做什麼,如此你至少可以處於「不殆」的狀態,亦即沒有危...
18/09/2025

「每天第一件事:先看對手!」揭密女團行銷的搶聲量戰術

《孫子兵法.謀攻篇》說: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對手永遠是你最好的行銷夥伴。「

我們都知道,
在商場上要隨時緊盯著你的競爭對手,
了解對方在做什麼,
如此你至少可以處於「不殆」的狀態,
亦即沒有危險。

但是,實際上可以怎麼做呢?
我舉一些例子來說明吧。

例如經營女團這件事情,
為了經營粉絲,
我們每週都預先做好一週新聞稿的排程,
以維繫持續的曝光及媒體聲量。

📍每天最重要的事,
是看看對手在做什麼

然而,計畫歸計畫,
每天早晨一踏進公司,
我們一定是先上競爭對手的官網或粉絲專頁看看:
對手是否發了什麼重要新聞?

如果對方有重大新聞釋出,
那麼我們就得趕緊在內部開個會,
討論是否需要緊急抽掉
原本預計要上的新聞稿,
然後換上更厲害、
可與之抗衡的新聞內容。

我們可能
從原本排程內的新聞稿中抽出一份,
稍做修改,然後趁著中午前發送。

譬如對方突然釋出他們的團體剛獲得某某知名廠商的代言機會,
那我們可能就將未來才要上的代言新聞提前於今日內發出。

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因為現在就是一個
「網路聲量高於一切行銷作為」的時代,
讓流量進來,被大眾認知,
就是行銷上的成功。

當別人發了重要的新聞,
我們就絕對不能在這個「搶新聞」的戰場上落於人後。

如果今天
參加節目的少女團體共有六團,
六個團體的網路總聲量是一百萬人,
那麼我們至少想將其中的三十萬人
轉化為我們團體的粉絲。

通常這種搶新聞熱度的作法,
是以一天為單位。
所以,
只要你是在同一天內發出的,
就有掌握到時效。

相信我,在現今這個時代,
幾乎所有新聞露出都是可以被設計的,
「你看見的,就是我想讓你看到的」,
此話絕非虛假。

Address

4F. , No. 16, Kunyang Street , Nangang Dist
Taipei
115

Opening Hours

Monday 09:00 - 17:00
Tuesday 09:00 - 17:00
Wednesday 09:00 - 17:00
Thursday 09:00 - 17:00
Friday 09:00 - 17:00

Telephone

+886225007008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商周出版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商周出版: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