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渡人生學校

擺渡人生學校 國際生涯發展諮詢師|職涯諮詢|生涯規劃|人才定位

跟您一起 找好方向

[ 🎥擺渡 YouTube ]
https://reurl.cc/NApOqx
[ 🎧️擺渡 Podcast ]
https://linktr.ee/bydolifeschool
[ 📱擺渡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bydo_life_school/
[ 📖擺渡 生涯專欄]
https://www.i3bydo.com/articles/

賀!擺渡7月取證師資出爐!恭喜大家,成為職涯諮詢師往理想更邁進一步!​ #擺渡人生學校   #助人實現理想的自己
12/08/2025

賀!擺渡7月取證師資出爐!
恭喜大家,成為職涯諮詢師
往理想更邁進一步!

#擺渡人生學校
#助人實現理想的自己

 #擺渡生涯專欄  #最新文章​▎從F1賽道看職場人生:老派駕駛的自由與浪漫​最近的F1電影,不只呈現出賽場中的速度與來自內心澎湃,更蘊含了自我追尋、自律要求、跨世代溝通、團隊合作,以及人生自由的深刻啟示。今天想從職場的角度,跟大家聊聊這些...
12/08/2025

#擺渡生涯專欄 #最新文章


▎從F1賽道看職場人生:老派駕駛的自由與浪漫

最近的F1電影,不只呈現出賽場中的速度與來自內心澎湃,更蘊含了自我追尋、自律要求、跨世代溝通、團隊合作,以及人生自由的深刻啟示。今天想從職場的角度,跟大家聊聊這些在賽道和辦公室裡同樣適用的智慧。
_

1. It’s not about the money.

真正的自由,不在於炫耀財富或表現自己有多不在乎錢,而是能夠再次做自己熱愛的事——就像桑尼重返賽道,不是為了奪冠或名聲,而是想再一次感受「飛翔」(flying) 的感覺。在職涯中,許多人會將金錢與夢想劃開一道分界線,但其實兩者密不可分,金錢能夠買到時間與選擇權,讓你能用這份自由去投入你真心熱愛的事情。


2. 聰明人懂得借用經驗「破風」

聰明人靠經驗學習,真正聰明的人借用別人的經驗來學習——《記得你是誰:哈佛的最後一堂課》。當老鳥過了巔峰,卻還願意走在前面,往往不是想炫耀,而是在替團隊「破風」減少亂流,年輕人不必因經驗不足而焦慮,也不必將建議視為威脅,而是要懂得抓緊機會,順勢超車,完成團隊目標。


3. 從「傷痕」中吸取智慧

年輕人有時為了證明自己,會衝得滿身是傷;而職場上的老鳥,雖然頭腦與身體可能都過了巔峰,但看得清楚地形與風險。他們明白現在是年輕世代的舞台,只是想提醒:哪裡有坑,哪裡有危險,希望你能避開,或摔得輕一點。


4.「老派」的基礎,才是長久的力量

堅持老派的方法,不是守舊或排斥科技,而是知道基礎的重要。回歸基本功、按部就班,才是讓成績長久穩定的關鍵。對細節的要求,也不是吹毛求疵,而是一路走來的心得:小地方做到最好,才有機會成就大事。


5.冠軍不是一個人的勝利
在這個社群時代,很多人很在意自己的分享能得到多少「讚」。但對老鳥來說,這些多半是「雜音」。比起外界的掌聲,更重要的是身邊有人願意給你真誠的提醒和批評,這才是讓人成長的養分。在強調「做自己」的時代,別忘了任何成功都不是單打獨鬥完成的。真正的高手懂得回頭、彎腰、致謝,感謝所有支持自己的人——包括那些默默鎖緊螺絲的夥伴。

-

不論是在F1賽道還是職場,速度、榮耀與自由都令人嚮往。但最終讓我們持續前進的,不只是衝線的那一刻,而是與不同世代並肩作戰的經驗、彼此間的信任,以及對細節與價值的堅持。當你理解了這些,無論在哪個人生階段,你都能再次「飛翔」。

無論在哪個人生階段,你都能再次「飛翔」

上週六是我們中流擺渡,台中CDA諮詢師交流會!​現場將近 30 位夥伴齊聚一堂,聊聊近況,也熱情分享資源與經驗💡彼此交流、彼此打氣,能量滿滿!​擺渡也持續推動更多全新的合作計劃 🚀期待有更多夥伴加入我們,一起「助人,實現理想的自己!」✨ #...
11/08/2025

上週六是我們中流擺渡,
台中CDA諮詢師交流會!

現場將近 30 位夥伴齊聚一堂,
聊聊近況,也熱情分享資源與經驗💡
彼此交流、彼此打氣,能量滿滿!

擺渡也持續推動更多全新的合作計劃 🚀
期待有更多夥伴加入我們,
一起「助人,實現理想的自己!」✨

#擺渡人生學校 #中流擺渡
#助人實現理想的自己

🌟 做自己人生的設計師 🌟​學習專業的理論工具解決自己的職涯煩惱​【 #擺渡職涯諮詢師培訓班】46-47期 熱烈報名中.ᐟ.ᐟ​● 課程說明會內容社會現況|台灣生涯發展趨勢|生涯諮詢師介紹課程介紹|授課內容與流程|專業師資群介紹認證方式|關...
09/08/2025

🌟 做自己人生的設計師 🌟

學習專業的理論工具
解決自己的職涯煩惱

【 #擺渡職涯諮詢師培訓班】
46-47期 熱烈報名中.ᐟ.ᐟ

● 課程說明會內容
社會現況|台灣生涯發展趨勢|生涯諮詢師介紹
課程介紹|授課內容與流程|專業師資群介紹
認證方式|關於擺渡|合作與發展

● 參加線上說明會了解更多資訊
2025/08/15 (五) 19:00-20:30

→ 立即報名:https://reurl.cc/5KEjYv

謝謝您 責任的肩膀,給我們 夢想的翅膀。​擺渡 祝您  #父親節快樂
07/08/2025

謝謝您 責任的肩膀,
給我們 夢想的翅膀。

擺渡 祝您 #父親節快樂

 #擺渡生涯專欄  #最新文章​▎跨世代職場溝通障礙的關鍵​不知道各位是否發現,最近探討人口高齡化甚至超高齡化的議題日漸增多了?​不久前,內政部的資料也顯示,台灣人口的平均餘命已正式超過80歲的關卡了,而國內某知名雜誌也推測,若照此趨勢,未...
07/08/2025

#擺渡生涯專欄 #最新文章

▎跨世代職場溝通障礙的關鍵

不知道各位是否發現,最近探討人口高齡化甚至超高齡化的議題日漸增多了?

不久前,內政部的資料也顯示,台灣人口的平均餘命已正式超過80歲的關卡了,而國內某知名雜誌也推測,若照此趨勢,未來的職場的工作者,即使到了80歲,仍有很高的機率必須繼續留在職場;雖然從目前的調查資料中發現,相較於其他歐美及亞洲國家,台灣在55-64歲這個人口級距的勞動參與比例敬陪末座,第一名的冰島有將近八成的人仍然繼續在工作,而台灣則只有不到一半的人仍然留在職場,即便如此,現在仍在職場中的各位應該都可以感受到少子化加上高齡化所形成的一種職場新樣貌,多世代並存的職場已漸漸成為一種普遍的組織現象了。

因此在探討如何促進熟齡世代繼續留在職場,或是協助已經提早離開職場的中高齡工作者重返職場時,也不得不將此現象納入考量了,其中,第一個遇到的挑戰就是如何協助銀髮工作者跨越這種多世代職場溝通的障礙,事實上這點也經常出現在筆者和銀髮工作者進行就業與職涯諮詢時的討論議題中。

-

【多世代組織溝通障礙並不是新鮮事】

在探究這個議題之前,筆者想先說說自己的立場,雖然曾經聽過或看到不少資料都主張,越來越常見的職場溝通不良或是衝突,就是因為世代差異越來越大所導致,持有這種觀點的背後是否認為,若是沒有這麼大的世代差異,職場就不會出現溝通不良的情況了;

對此筆者經常請教各行各業的職場先進,在世代組合還不像目前這種多跨距的年代中工作,就不會出現所謂的職場溝通不良或是衝突嗎?相信大家應該都會同意一件事,職場溝通不良自古皆有,即便是相同世代的工作者之間,還是難免會有溝通的問題需要解決,也因為如此,職場人際溝通一直是許多企業每年一定會安排的訓練課程,而因為溝通不良所造成工作困擾幾乎是每家企業都必須面對的問題。

因此在探討因為高齡化趨勢所形成的多世代職場溝通應該先有一個基本認知,凡有人就成江湖,只要是江湖必有風波,無論是否為多世代組織,任何一個職場工作者都應該具備可跨越人際溝通障礙的良好態度與技能;因此筆者認為,雖然每位銀髮工作者多半是人生閱歷豐富,還是有必要覺察自已對職場人際溝通所抱持的態度,並持續提升自己的職場溝通技能。

-

【解決職場溝通不良的第一帖藥方】

承上所述,職場溝通問題自古皆然,如果想讓自己順利跨越職場溝通障礙,應該要先從哪個地方著手呢?

對此,筆者認為,無論身處哪種組織型態,只要涉及人際溝通,除了要了解口語表達技巧的影響外,非語言訊息,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肢體語言,往往也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此外,過去三年全球在新冠疫情的肆虐下,加速了遠距溝通的需求,透過數位工具溝通的場景跟頻率也屢創新高,因此也衍生出數位溝通困擾的新議題;筆者就以大家越來越熟悉的線上會議為例,過往在面對面溝通時可以清楚看到溝通對象本身,但是在線上溝通時,經常遇到有人不願意或無法開啟鏡頭或麥克風,即使可以看到及聽到彼此,透過數位傳遞訊息的方式,跟面對面溝通的方式,無論是對訊息的理解程度或是情緒感受上,還是有很大的落差,經常會誤解或誤判溝通對象想要傳達的意見與情緒;

即使經過了三年的時間,目前的職場工作者已經漸漸習慣這種新型態的數位溝通模式,但大家應該可以感受到,現在的職場溝通似乎難度更高了;筆者近來就接到不少學校跟機構的邀請,希望前去分享應該要如何因應此種虛實整合的溝通情境。

對此,筆者提出的建議,無論是哪一種型態的溝通,
避免職場溝通不良的第一帖藥方就是: #絕對不要認為別人所想的和自己一樣

在現今的職場情境下,永遠沒有過度溝通這回事,想要讓彼此了解彼此的想法,最好的方式還是要學習如何具體清晰傳達自己的訊息,同時也要主動尋求溝通對象的回饋。

-

【多世代職場溝通障礙的常見起因】

筆者嘗試統整過往諮詢經驗並參閱相關資料後,找出下列容易造成職場溝通障礙的五點起因: #互貼標籤、 #專業鄙視、 #動機誤判、 #代際固著及 #虛性和諧,簡單敘述如下:

・所謂的 #互貼標籤是指,世代之間會彼此冠上針對性的標籤,例如LKK或是草莓族等,雖然這樣的情況不是台灣職場獨有,但是因為針對不同世代貼上代表某種屬性的標籤後,溝通時一但出現意見不合時,難免會受到這類具有刻板印象效果標籤的影響,造成歸因的錯誤,也會加深對彼此的誤解;

・而 #專業鄙視則是指因為不同世代對彼此所擁有的技能專長不了解,因而在溝通時出現貶低對方專業技能的言行舉止;

・ #動機誤判則是在溝通時,在尚未針對議題進行深入的討論前,就急著以自己的想法揣測溝通對象所提出建議背後的意圖;

・ #代際固著則是指固守自己所屬世代的價值觀點,並且嘗試將這樣的觀點強加在不同世代的溝通對象上,並且一廂情願的認為對方應該也要遵守自己所信奉的價值,對不同世代所傳達的觀點則充耳不聞;

・最後的 #虛性和諧則是一種文化影響,華人社會一向主張與人為善,每個人自小就受到養育者的諄諄教誨,寧結百友,誤樹一敵,在職場中更不應該隨便就與人產生衝突,為了避免溝通時因為意見產生彼此的嫌隙,因此對衝突避之唯恐不及,殊不知,溝通中所產生的衝突並非都是不好的,也有可能是一種建設性衝突,在建設性衝突的情境下,彼此可以開誠布公了解對方的真正意圖與想法,進行有意義的對話與討論,創造出共同的利益;

為了怕衝突選擇隱藏彼此的真正想法,營造出一種和諧的假象,此種虛性和諧有時反而會種下更大衝突的前因;只要透過適當的溝通技巧,每個職場工作者都可以有效減少遭遇到職場溝通障礙的情況。

-

【跨越多世代職場溝通障礙的十項提醒】
對於仍在職場中或是擔心重返職場的熟齡工作者,筆者試著提出以下十點建議供大家參考,簡述如下:

1. 專注傾聽:傾聽是溝通中最重要的一環,專注則可以表現出自己對溝通對象的尊重。

2. 留意肢體語言透漏的訊息:溝通時有很多訊息是藏在肢體表情動作中的,因此除了訓練自己對口語表達與傾聽的能力外,也應該要提升對非語言訊息的解讀能力。

3. 表達時簡潔扼要:許多青年世代對熟齡工作者在表達時喜歡長篇大論的風格感到不解與無法接受,建議開始訓練自己有能力以更簡潔的方式傳達觀點與主張,筆者曾經看過一位日本作家在書中主張,職場溝通時不妨抱著自己即將遠行,以想要對至親好友所說的最後一句話的心態來表達,通常可以達成這樣的建議。

4. 友善的語氣:有些資深職場工作者為了表示自己的重視或關心,在溝通時出現咄咄逼人的表達方式,此舉不僅無法達到溝通的效果,也會將溝通對象推得更遠,也因此失去了充分溝通的機會,甚為可惜。

5. 展現自信:根據心理學的研究,溝通時適度展現自信,可以有效增加溝通對象對自己的信任感,也會讓溝通更有效率。

6. 同理心:溝通時如果能展現同理心,可以發揮換位思考的功效,除了讓自己更能有效理解溝通對象的觀點與想法外,也能讓溝通對象更願意坦誠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與主張,只是同理心是需要長期訓練的。

7. 開放的心態:保持開放的心態可以擴大自己的認知空間,也能在溝通時增加彼此對話的機會,更能因此發現自己可能存在的盲點,好處多多。

8. 尊重彼此:尊重彼此的差異,特別是因世代不同而出現的價值觀差異,其實這個原則不僅是跨世代溝通時要特別注意的,而是所有人際溝通的通則。

9. 適當回應與適時回饋:除了面對面溝通外,透過數位媒介溝通時特別需要做到適當的回應與適時回饋,曾經經驗過溝通對象對自己所傳達訊息已讀不回或是不讀不回的人應該很能體會,回應與回饋是建立雙方信任最重要的關鍵。

10. 選擇正確的溝通媒介:職場中可以用來溝通的媒介越來越多了,尤其是過去三年受疫情影響,透過數位媒介溝通的機會越來越多,如何選擇合適的溝通媒介,並且學會正確理解透過不同溝通媒介所傳遞的訊息,將會是職場工作者必備的能力。

-

組織人際溝通是每個職場工作者的必修學分,而成功跨越多世代組織溝通障礙,更是每個想要繼續留在職場,或是準備重返職場的熟齡工作者必備的關鍵職能,本文試著從百歲人生的趨勢出發,點出多世代職場的組織新面貌,並且提出造成跨世代職場溝通障礙的可能原因,最後則提出十點建議供熟齡工作者在面臨多世代職場溝通需求時的參考,期待能看到不同世代的職場工作者在職場中都能順利共融,共創職涯的輝煌,進而讓彼此共榮。

_

從單一世代走向多元混齡,溝通也需要進化
↪︎ ​

多世代組織溝通障礙並不是新鮮事

職涯諮詢越來越熱門,相關的培訓單位也是百花齊放。​但你知道嗎?一不小心就可能踩到法律紅線!​職涯諮詢 vs 就業輔導 到底差別在哪裡?今天就來聊聊職涯諮詢師該如何安心助人,也保障自己。​-​🎙【EP205 職涯諮詢會違法嗎?界線在哪、該注意...
05/08/2025

職涯諮詢越來越熱門,
相關的培訓單位也是百花齊放。

但你知道嗎?
一不小心就可能踩到法律紅線!

職涯諮詢 vs 就業輔導 到底差別在哪裡?
今天就來聊聊職涯諮詢師該如何安心助人,也保障自己。

-

🎙【EP205 職涯諮詢會違法嗎?界線在哪、該注意什麼一次告訴你!】
🔗 https://linktr.ee/bydolifeschool

---------------------------------------------------
合作、聯絡請洽:[email protected]
---------------------------------------------------
擺渡線上諮詢平台,即將超過100位師資登入啦!
歡迎立即預約,遇見你的人生導師:https://www.i3bydo.com

#擺渡播客 #職涯心理學
#職涯 #人生 #心理

給每天扮演不同角色的你:可能是人資、老師、主管、爸媽、甚至是朋友的傾聽者​是不是總在幫別人想答案卻忘了問問自己,我還想做什麼呢?​其實,不需要轉行,也不一定要成為顧問,​只是選擇成長,讓對話更有力量。​在幫助他人前,先學會理解自己。​CDA...
04/08/2025

給每天扮演不同角色的你:
可能是人資、老師、主管、爸媽、甚至是朋友的傾聽者

是不是總在幫別人想答案
卻忘了問問自己,
我還想做什麼呢?

其實,不需要轉行,
也不一定要成為顧問,

只是選擇成長,
讓對話更有力量。

在幫助他人前,
先學會理解自己。

CDA職涯發展諮詢師課程,
結合理論 × 工具 × 技術,
不只提升你對話的深度,
也幫你釐清自己的人生方向

擺渡已在台灣培育近900位CDA學員
其中超過430人成功取得國際證照
大家都來自各行各業,
卻有一個共同特質
就是實現理想的自己。

下一個擺渡人,或許就是你。
成為自己的光,也照亮他人的路。

-

【 #擺渡生涯諮詢師培訓班】
第46-47期 正在報名中!

✦ 課程說明會內容 ✦
⟡ 社會趨勢與職涯變遷
⟡ 生涯諮詢師角色內容解析
⟡ 課程架構與專業師資介紹
⟡ 認證流程與未來發展方向

📅 線上說明會時間:2025/08/15 (五) 19:00-20:30
✦ 立即免費報名:https://reurl.cc/5KD0Eq

 #擺渡生涯專欄  #最新文章​▎嘿,「老」鳥,你的翅膀還能飛嗎?​一個55歲高階主管教會我的事​辦公室的茶水間,是個奇妙的場域。它能卸下人們在會議室的武裝,還原出最真實的樣貌。「想當年啊,我在那家車廠,一年要經手幾十億的案子,這種小cas...
01/08/2025

#擺渡生涯專欄 #最新文章

▎嘿,「老」鳥,你的翅膀還能飛嗎?

一個55歲高階主管教會我的事

辦公室的茶水間,是個奇妙的場域。它能卸下人們在會議室的武裝,還原出最真實的樣貌。
「想當年啊,我在那家車廠,一年要經手幾十億的案子,這種小case…」說話的是E先生,我們公司新來的財會經理。他今年55歲,頂著一頭銀白短髮,說話中氣十足。他的身邊,圍著幾個剛進公司不久的年輕同事,臉上掛著三分敬佩、七分尷尬的微笑。

E先生的履歷,確實是那種會被裱框起來的等級。在一家世界級車廠待了十年,還被派去東南亞和中國,從零到有蓋起一座座新廠。這份資歷,讓他像個自帶光環的英雄,空降到我們這間規模不大的企業。

他從不諱言自己「已經財富自由,來這是交朋友的」,但他的薪水,卻是個不能說的秘密——一個遠高於已任職15年,即將退休的現任財會主管的數字。

起初,大家對這位見過大風大浪的前輩充滿期待。我們期待他帶來新觀念,期待他梳理舊流程。但漸漸地,氣氛變了。E先生的「當年勇」,像一台設定了單曲循環的留聲機,在辦公室的各個角落不斷播放。

「這個報表格式不行,以前我們車廠都是…」
「你們的供應商管理太鬆散了,想當年我管幾百家廠商…」
他活在過去的榮光裡,而我們,活在需要解決問題的現實裡。
真正的引爆點,來自董事長的一項指令。

那天下午,董事長把E先生叫進辦公室,語氣宏觀地說:「E,你經驗豐富,想請你幫公司評估一下,導入新ERP系統的可行性。你先看看,給我們一個方向。」

這本該是E先生大展身手的舞台。我們都以為,他會像個老練的將軍,開始排兵布陣。
沒想到,他一走出辦公室,臉色鐵青地對著部門同仁開砲:「開什麼玩笑?我才來一個多月,公司流程都還沒摸熟,董事長一句話就要我評估ERP?指令這麼模糊,連個預算範圍都沒有,這叫我怎麼評估?評不了!」

那一刻,空氣彷彿凝結了。大家面面相覷,原本對他的敬佩,瞬間蒸發,只剩下錯愕與尷尬。我看著他,心中浮現一個巨大的疑問:是什麼,讓一個經驗豐富的沙場老將,變成了一個只會抱怨的「新兵」?

他的經驗,本該是帶領我們翱翔的翅膀,為何卻變成了將他自己牢牢釘在原地的「沉錨」?

-

⚓︎ 第一枚沉錨:「想當年」的留聲機 ⚓︎

E先生的第一個問題,是他把「經驗」當成了「勳章」,掛在胸前展示,而不是當成「工具」,放進工具箱隨時取用。

當一個人不斷重複「想當年」,他其實在傳達一個潛台詞:「我最輝煌的時刻已經過去了,現在的我,無法超越過去的我。」這在生涯發展理論中,有點像陷入了艾德・夏恩 所說的「職業錨定」(Career Anchor)的迷思。E先生的錨,是那份「專業經理人」的成就感。他捨不得放開這艘名為「過去」的大船,導致他無法在我們這條新的河流裡航行。

他忘了,新公司請他來,不是為了聽他說故事,而是希望他用過去的智慧,來解決「現在」的難題。

-

⚓︎ 第二枚沉錨:「我已上岸」的退休心態 ⚓︎

「我不缺錢」、「來交朋友的」,這句話的殺傷力,遠比想像中大。它像一道無形的牆,把他和所有「還需要為薪水打拼」的同事隔開。

這等於是單方面撕毀了與公司之間的「心理契約」(Psychological Contract)。公司付你高薪,買的是你的專業、投入與承諾;而你卻告訴大家,你只是來「逛逛」。這就像一支球隊重金請來一位明星球員,他卻在休息室說:「我只是來慢跑健身的,勝負隨緣。」請問,教練還敢把關鍵一球交到他手上嗎?

-

⚓︎ 第三枚沉錨:「指令不清」的防護罩 ⚓︎

面對董事長的模糊指令,E先生的反應,暴露了他最致命的弱點:害怕離開「舒適區」。

在大型車廠,制度完善,流程清晰,他可能習慣了在明確的軌道上高效運行。但中高階主管的真正價值,尤其是在一個中小型企業裡,恰恰是在迷霧中找出道路的能力。

老闆說「評估ERP」,這不是一道是非題,而是一道申論題。他期待的不是一個標準答案,而是你如何去定義問題、拆解問題、規劃路徑,最終給出一個專業的「解題思路」。E先生用「指令不清」當防護罩,保護自己不用去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學習區」。他把自己鎖在了過去能力的城堡裡,拒絕出來打任何一場新的戰役。

故事說到這裡,你可能會覺得有點窒息。但,故事一定要這樣發展嗎?
讓我們按一下暫停鍵,想像一個平行時空。如果E先生換一種心態,整個故事會不會截然不同?讓我們稱呼這位理想中的主角為F先生(Flexible,代表彈性與未來)。

-

【劇本改寫:從「沉錨」到「螺旋槳」】

F先生同樣55歲,有著一樣輝煌的履歷。當董事長給出同樣的任務時,他的反應會是怎樣的?
他可能會微笑著說:「謝謝董事長的信任。要做出精準的評估,我需要先深入了解我們自己。如果可以,我想花兩週時間,跟業務、採購、財務、倉儲幾個核心部門的同仁聊一聊,聽聽他們在現行流程上遇到的困難。 我會整理一份內部的『痛點報告』,再根據這份報告去尋找市場上合適的解決方案。您覺得這個方向可以嗎?」

你看,F先生沒有說「我不會」,也沒有抱怨「指令不清」。他做了三件事:

1.把模糊的任務,轉化為清晰的行動步驟。
2.把「我過去如何」,變成了「我們現在需要什麼」。
3.把獨角戲,變成了邀請大家一起參與的團隊協作。

這就是從「說書人」轉變為「解題者」。他沒有急著展示自己多厲害,而是先展現了自己的「好奇心」。他會主動找同事喝咖啡,深入了解以及請教各部門過去在系統上遇到的挑戰。

他把自己的履歷暫時放進口袋,把好奇心帶進腦袋。他知道,在這個新環境,他是一個「有經驗的學徒」。這種謙遜,為他贏得的信任,遠比不斷重提當年勇來得多。

當他這麼做的時候,那三枚沉重的「錨」,就奇蹟似地變成了驅動他前進的「螺旋槳」。

・過去的經驗,不再是拿來炫耀的故事,而是用來提問、用來類比、用來預判風險的「內部數據庫」。
・財富自由的心態,不再是「事不關己」的超然,而是「沒有後顧之憂,更能放手一搏」的底氣。
・模糊的狀況,不再是挑戰,而是他為自己創造價值的最佳舞台。他從一個「等指令的人」,變成了一個「定義方向的人」。

-

【給「新科老鳥」的軟著陸飛行計畫】

如果你也是一位正在轉職,或剛到新環境的中高齡工作者,請記住,你的前90天至關重要。這不是要你立刻拿出驚天動地的成績,而是要你完成一次漂亮的「心態著陸」。

・第一站:偵察與繪圖 (1-30天)
忘掉你是誰,專心搞懂「他們是誰」。多聽少說,畫出你的「組織人脈地圖」與「文化潛規則地圖」。

・第二站:點火與推進 (31-60天)
找到一個「小而美」的痛點來解決。它不用是驚天動地的大事,但要能讓大家看見你的價值觀與做事方法。這叫「贏取信任」。

・第三站:設定新航道 (61-90天)
在你充分了解戰場,也贏得初步信任後,這才是你提出策略性建言,啟動大型專案的最佳時機。

-

E先生的故事,後來並不圓滿。他在一片尷尬的氣氛中,待了不到半年就離開了。他留下了一聲嘆息,和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課題。

中高齡轉職,從來就不只是換個地方工作。它是一場深度的自我對話,逼著我們去檢視,那些我們賴以為生的經驗,究竟是讓我們持續飛翔的翅膀,還是讓我們動彈不得的沉錨。

你的下半場,不是殘局,而是你最懂規則的決賽局。關鍵是,你是否願意放下過去的獎盃,為自己打造一雙新的翅膀,重新學習起飛。

-

給你一些重新出發的勇氣
↪︎ ​ https://www.i3bydo.com/blog-article.php?id=230

 #擺渡生涯專欄  #最新文章​▎告別焦慮!中年轉職:幸福的升級指南​亞瑟·布魯克斯(Arthur Brooks)哈佛教授的研究成果中,歸結出中年轉職四大幸福支柱與四大心法​幸福的四大支柱:轉職前先檢查一下!​在我們談轉職細節之前,布魯克斯...
31/07/2025

#擺渡生涯專欄 #最新文章

▎告別焦慮!中年轉職:幸福的升級指南


亞瑟·布魯克斯(Arthur Brooks)哈佛教授的研究成果中,歸結出中年轉職四大幸福支柱與四大心法

幸福的四大支柱:轉職前先檢查一下!

在我們談轉職細節之前,布魯克斯教授提醒我們,先看看自己的幸福是不是站得穩。
他說,幸福有四根重要的柱子,缺一不可:

・信仰或人生哲學: 你相信什麼?你的人生意義是什麼?你覺得什麼是不可抹滅的?
・家庭關係: 跟家人相處得好嗎?他們是你力量的來源嗎?
・真正的友誼: 有幾個能說真心話、彼此支持的好朋友嗎?
・有意義的工作: 你的工作能讓你覺得有價值、有貢獻嗎?

所以,當你在考慮換工作的時候,別只看薪水、職位。
停下來想一想:這份新工作,能不能讓這四根幸福的柱子更穩固?能不能讓我在這四個方面都得到滋養?
如果能,那恭喜你,你正在往對的方向走!

-

中年轉職焦慮緩解,讓你越換越幸福的四大心法!

1. 「彷彿練習」,心情會跟著好起來!

你可能會說:「我現在很焦慮,怎麼可能快樂得起來?」布魯克斯教授提供了一個超有趣的心理學招數,叫做「彷彿原則」(As If Principle)。它不是要你裝模作樣,而是要你「假裝」一下。即使你現在感覺很忐忑、很不安,也要表現得像一個快樂、積極的人一樣。因為我們的行為,是會反過來影響我們情緒和幸福感的!

2. 別怕失敗,它其實是你的貴人!

誰說轉職就得一帆風順?別傻了!面試被拒、新工作不如預期,甚至繞了一大圈又回到原點,這些都是家常便飯。我們常因為害怕「輸」、追求「完美」而把自己困死,就像但丁《神曲》裡那些被驕傲冰凍的惡魔,動彈不得。解藥是什麼?是謙遜!它不是要你貶低自己,而是要你學會跟不完美握手言和,把每一次跌倒都當成爬起來的養分。每一次嘗試,無論結果如何,都是你邁向更成熟、更強大的必修課。勇敢去闖,你的人生篇章才會更精彩!

3. 工作再忙,也別犧牲最珍貴的「關係」!

關係,不只是被動接受,它是一種主動的「意願」,是真心「希望別人好」。這不僅適用於家人朋友,也適用於職場人際。試著培養那些單純因為欣賞而結交的朋友,你會發現,這些「無利可圖」的關係,才是你心靈最富足的來源。所以,轉職再忙,也別忘了這些人生中最寶貴的「非物質資產」。它們才是你幸福的底氣!

4. 設定目標,但別讓它綁架你!

當然,轉職需要目標,但布魯克斯教授借用一句智慧:「意圖而不執著」這就像開車,你知道目的地在哪,但如果前方施工,你會不會硬闖?當然不會!你會繞道,甚至可能發現一條更美的風景。轉職也是如此。當環境變化,,你要有優雅「轉彎」的智慧。別讓舊目標成為你的枷鎖,要懂得放下,擁抱新的可能。就像愛默生說的,人生的偉大,往往是在每一次的「轉變」中被淬鍊出來的。所以,大膽設定目標,然後放手去闖,你會發現更廣闊的天地!

-

放下「面子」,追求「裡子」:內在目標才是王道!

追逐外在目標就像是「零和遊戲」,布魯克斯教授說真正的幸福來自於「內在目標」:愛和個人成長,這些「正和遊戲」!當你看新工作的時候,反而可以問問自己幾個問題:

・這份工作能讓我更投入地去愛別人、服務別人嗎?
・它能讓我學習到新的技能、拓展新的視野、讓我成為更好的自己嗎?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恭喜你,你正在往自己的的幸福路上靠近。

-

掌握「幸福四柱」,讓人生有更多可能
↪︎ ​ https://www.i3bydo.com/blog-article.php?id=229

你是否曾低估過行政工作的價值?​其實,行政能力不只是「輔助」,讓每一件事真正發生的力量。​在這個資訊爆炸又講求效率的時代,誰能處理瑣碎,就能成就偉大。​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為什麼行政力不只是工作技能,更是職涯與人生的核心能力。​-​感謝  #...
29/07/2025

你是否曾低估過行政工作的價值?

其實,行政能力不只是「輔助」,
讓每一件事真正發生的力量。

在這個資訊爆炸又講求效率的時代,
誰能處理瑣碎,就能成就偉大。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為什麼行政力
不只是工作技能,更是職涯與人生的核心能力。

-

感謝 #方舟文化 贊助
《生存所需的行政事務》
【贈書抽獎連結】👉🏻
Instagram: ​ / bydo_life_school ​

🎙【EP204 看不見的關鍵能力:生存所需的行政事務】
🔗 https://linktr.ee/bydolifeschool
---------------------------------
合作、聯絡請洽:[email protected]

#擺渡播客 #職涯心理學
#職場 #理想工作 #職涯 #人生 #心理

 #擺渡生涯專欄  #最新文章​▎當職場退休年紀延長至68歲,高齡生活因此會更快樂嗎 ?​​根據勞動基準法的規定,勞工的強制退休年齡為65歲,但勞資雙方可以協商延後退休年齡,68歲才退休非夢事。​但近期中高齡職涯諮詢議題,經常關心是何時退休...
24/07/2025

#擺渡生涯專欄 #最新文章

▎當職場退休年紀延長至68歲,高齡生活因此會更快樂嗎 ?


根據勞動基準法的規定,勞工的強制退休年齡為65歲,但勞資雙方可以協商延後退休年齡,68歲才退休非夢事。

但近期中高齡職涯諮詢議題,經常關心是何時退休,退休金請領最划算?甚至企業也想藉故汰換高年級員工形成不可公開的秘密。回歸個人生涯議題,到底得關心是個人,還是社會期待呢?

「如果是在 〔? 〕歲退休,你會打算如何走向專屬自己的第三人生?」
這是四、五年級生經常聚在一起作白日夢的話題!但同時也在接到孩子或父母的電話後,深深嘆了口氣!夢醒,自我解嘲作了結論「我看!到時候再說……」。

-

三明治世代延長賽,讓人生好似。看不見盡頭,倘若家庭或社會關係建立良好,卻是享受人生韻味最佳時刻,如何迎接或面對第三人生生涯綜合篇章,顯然是高齡社會人口積極討論仿效之話題。

何時要環遊世界呢?這是大家最常評選出的退休夢想之一。
退休人生議題中,確實豐足財務規劃影響晚年生活及醫療品質之選擇安排。若以全人角度做生涯決策,維持個人健康身心靈平衡,卻難以準備一次到位。

-

根據研究指出:人生「快樂心」其中之一,來自擁有持續性良善人際關係。
因此建議最佳策略可能為「退而不休」,幫自己找到能與社會正向連結的功能,盤點生涯諮詢個案經驗,社會關係角色應滿足以下條件:

1.規劃可安排固定時間投入–適性生活時間管理
2.執行具有貢獻性之任務–滿足個人社會性成就動機
3.能發揮個人優勢能力及經驗–啟動感恩回饋情感迴路
4.可獲得適當報酬感–社會交換過程獲得持續性動力
5.能滿足自我實現及傳承動機–提供社會支持性回饋角色
6.具備持續學習動力–培養好奇心及希望感知正向心理狀態
7.能建立互動性人際關係–情感合作交流促成更深遠社會影響力。

-

親愛的朋友!不管您設定退休年限,倒數5年或10年,或正享受退休生活Ing,鼓勵您更積極盤點人生可轉換之籌碼,藉人生主體性認知以「創新經營者」的企圖心,再次啟動精彩「終端」人生!


-

退休不只是結束,而是另一場開始
↪︎ ​ https://www.i3bydo.com/blog-article.php?id=228

Address

松山區南京東路五段 168 號 10 樓
Taipei
10597

Opening Hours

Monday 09:00 - 17:00
Tuesday 09:00 - 17:00
Wednesday 09:00 - 17:00
Thursday 09:00 - 17:00
Friday 09:00 - 17:00

Telephone

+886223940238

Website

https://www.i3bydo.com/articles/, https://linktr.ee/bydolifeschool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擺渡人生學校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擺渡人生學校:

Share

擺渡人生設計|關於品牌

我們是誰 WHO WE ARE   擺渡是由一群倡導「正向心理學」理念的工商心理學家所組成,是一群對心理學如何應用在職場與商場,有著極大熱情與興趣的心理學工作者,這些年來透過人境媒合的職業生涯輔導與就業輔導的顧問諮詢工作實踐,讓理論與實務有了最美好的結合。

 

我們做什麼 WHAT WE DO    我們致力將正向心理學的知識與技術,妥善且適當的運用在組織成員的職位發展及個人職涯錨定上,協助企業領導者創造正向富足組織,順利的改變現狀,因應外部處境的變化,人盡其才,達到人境媒合的最高境界。我們讓職場工作者辨識心之所向的工作支點,突破外在處境的限制,勇闖職海,擁有真實的快樂。

 

Nearby media companies


Other Taipei media companies

Sho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