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渡人生學校

擺渡人生學校 國際生涯發展諮詢師|職涯諮詢|生涯規劃|人才定位

跟您一起 找好方向

[ 🎥擺渡 YouTube ]
https://reurl.cc/NApOqx
[ 🎧️擺渡 Podcast ]
https://linktr.ee/bydolifeschool
[ 📱擺渡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bydo_life_school/
[ 📖擺渡 生涯專欄]
https://www.i3bydo.com/articles/

✍🏻 擺渡生涯專欄|𝗡𝗲𝘄 𝗣𝗼𝘀𝘁​[ 治未病、理氣機:當職涯卡關時 ]​在職涯長路上,我們都會經歷幾次「卡住」的時刻:工作不差、主管尚可,卻愈來愈提不起勁;曾經熱愛的事變成例行,努力的方向也愈走愈窄。​這種「說不上來的卡」不是失敗,而是...
06/11/2025

✍🏻 擺渡生涯專欄|𝗡𝗲𝘄 𝗣𝗼𝘀𝘁

[ 治未病、理氣機:當職涯卡關時 ]

在職涯長路上,我們都會經歷幾次「卡住」的時刻:
工作不差、主管尚可,卻愈來愈提不起勁;曾經熱愛的事變成例行,努力的方向也愈走愈窄。

這種「說不上來的卡」不是失敗,
而是人生的導航系統在提醒你:是時候,該調整方向了。

-

作為一名結合中醫學、行為科學與NCDA職涯諮詢多重訓練背景的工作者,
我常稱這種狀態為:「職涯氣滯」——動力卡住、心氣不暢、方向模糊。
它不是偶發低潮,而是職涯系統發出的警訊:你的生涯能量可能已進入「氣滯血瘀」。

要走出瓶頸,關鍵不是逃離,而是讓氣重新流動、讓方向重新校準。
瓶頸,其實是改變的訊號。

-

▎從「氣不順」到「內外失衡」:先診斷,才能對症

像中醫診斷一樣,找出根因,才能開出對的方子。
這裡提出幾種常見的「職涯氣不順」:

1.內在「精氣神」的耗損:

氣虛中醫講:「百病生於氣。」氣順則萬事順,氣滯則百事礙。
在職涯中,當你長期缺乏意義感或核心價值觀與工作嚴重衝突時,就是「職涯氣虛」的表現。

・常見表徵: 情緒焦慮易怒、身體疲倦胸悶、職場缺乏創意、效率下降。
・自我提問:「我的價值與才能是否無法發揮?」「工作是否仍能滿足我的志向與意義?」
・突破方向: 「補氣固本」。釐清焦慮根源,重建內在動能。

多數時候,造成「氣虛」的原因,不是不努力,而是過度用力卻用錯方向。

-

2.能力與環境的「經絡不通」:

氣滯血瘀職涯瓶頸,常是「外部挑戰與內在動機不匹配」的結果。
當你已熟悉所有流程、學習曲線趨平,或組織文化(尤其是公部門或大型組織的制度慣性)與你漸行漸遠時,能量自然受阻,這正是職場的「氣滯血瘀」。

・自我提問:環境是否僵化?關係是否壓抑?制度是否封閉、缺乏彈性?
當成就感與意義感斷裂,人容易陷入「心理保守模式」——不改變、不冒險、也不承認失落。
這時候要做的,是「活血化瘀」:開展外部流通、尋找新刺激、創造小範圍變化。

透過認知行為理論中的「重新詮釋介入(Reframing)」,
可以試著問自己:我此刻為什麼而動?是為了誰,或為了什麼?
什麼事能讓我重新感覺到能量?有沒有一件小事能重新點燃好奇?
這就是我們中醫上講「疏肝理氣」;職涯上講「疏理方向」。

當我們改變想法思維的既定框架,就能重啟動能。
心氣一動,決策自明。

-

3.願景的定位模糊與職涯轉化:

治未病多數人在卡關時,只看到「留下」或「離開」兩種選項。
但其實還有第三條路:轉化(Transformation)。

所謂「轉化」,不一定是換工作,
而是換角色定位、換能量焦點或換學習路徑——也就是內部轉職(Internal Mobility)。

依據 Savickas 的職涯建構理論(Career Construction Theory):
職涯是一個不斷建構與適應(Construction & Adaptation)的過程。

當我們結合職涯適應性資源、敘事重構與過渡行動,
就能從受限或停滯的線路,轉向更具主體性與動能的新軌道。

轉化可體現在:
・從執行者轉為指導者(角色轉化)
・從穩定型職涯轉為多元型職涯(結構轉化)
・從外求成就轉為內求意義(心態轉化)

職涯突破,不是靠外力推,而是靠「覺察 → 再定義 → 行動重構」這三個內在歷程,實現角色與能量的重新配置。

-

▎突破的行動——讓「心氣」重新流動

既然瓶頸是能量流動受阻,解方就是採取積極行動,讓「心氣」重新順暢。


🌱 1. 靜觀其變,辨證入手

像中醫診斷的「望聞問切」一樣,先停下來觀察、再問、再動。
寫下你「最抗拒的事」與「最渴望的事」,這兩端之間,往往就是瓶頸的入口。

🌱 2. 微調節律,從小事開始

小行動能打開大改變。
先不急著想要離職,可先嘗試在現職中進行疏氣。

例如:在現職中尋找新挑戰;改變工作習慣;加入激發創意的小專案。
這些細微調整,就是職涯的氣機調理。


🌱 3. 善用鏡像對話

與職涯諮詢師、導師甚或信任的夥伴對話。
當你把困惑說出口,問題已開始被消化。
對話,是職涯調氣的最佳方式。

-

▎抓住契機:當「內在準備」遇上「外在時機」

古語說:「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但真正的契機,往往不是外在掉下來的幸運,而是——當你準備好了,它才會出現。

當能量流動、視野擴張、信念轉化,你會發現:機會一直都在,只是過去你沒空去看見。
改變,不是從外而來,而是從內而生。

-

▎職涯調理三部曲:調氣・調心・調向

・調氣:釐清焦慮根源,讓能量流動。
・調心:重建意義與熱情,回到初心。
・調向:讓外在行動對準內在節奏。

當心氣順暢,你自然就會知道:是該留任深耕、還是該策略轉職,或該創造全新方向。

-

瓶頸,是轉機的另一個名字中醫說:「塞者通之,鬱者達之。」
當事情卡住了,不必硬撐;要讓能量重新流動,讓氣與意識得以舒展。

最焦慮、最困惑的時刻,往往最接近改變的門口。
要知道「每一次困惑,都是成長的邀請。」所以,當你感到被困住時,請先別急著逃。
那很可能正是生命在提醒你:你的職涯,正準備邁向下一個更深層的循環。

#擺渡生涯專欄 ​ #最新文章

改變,不是從外而來,而是從內而生。

06/11/2025

覺得大家都比你還強嗎?
當我們在職場遇到「不如人」的時候,
可以怎麼面對?
-
完整節目請收聽
Podcast【職涯心理學】
EP214 同事都比我厲害 內心焦慮怎麼辦

🔗點擊首頁連結立即收聽

主持人:呂亮震 /工商心理學博士
聽眾投稿、聯絡請洽:[email protected]

當退伍軍人回到社會,常常要面臨一個不小的挑戰:「我能做什麼工作?」「企業會懂得我的專業嗎?」「除了部隊,我還能在哪裡發揮?」​本集邀請到 歐陽仁傑 老師,跟一起聊聊退伍軍人在職涯發展上最常遇到的問題!​-​🎙【EP218 新人生戰場,退伍軍...
04/11/2025

當退伍軍人回到社會,常常要面臨一個不小的挑戰:
「我能做什麼工作?」「企業會懂得我的專業嗎?」
「除了部隊,我還能在哪裡發揮?」

本集邀請到 歐陽仁傑 老師,
跟一起聊聊退伍軍人在職涯發展上最常遇到的問題!

-

🎙【EP218 新人生戰場,退伍軍人可以做哪些工作?】
feat. CDA 國際⽣涯發展諮詢師- 歐陽仁傑 職嚮生涯設計
🔗 https://linktr.ee/bydolifeschool

---------------------------------------------------
合作、聯絡請洽:[email protected]
---------------------------------------------------
擺渡線上諮詢平台,即將超過100位師資登入啦!
歡迎立即預約,遇見你的人生導師:https://www.i3bydo.com

#擺渡播客 #職涯心理學
#職涯 #人生 #心理

✍🏻 擺渡生涯專欄|𝗡𝗲𝘄 𝗣𝗼𝘀𝘁​[ 你不創價,就等著過期:職涯中的保鮮期提醒 ]​這位朋友,職涯一路都很漂亮。從大學畢業後,他就加入了外商,專注在FMCG、F&B連鎖的品牌行銷,待的每一家公司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你說他沒有成績?...
04/11/2025

✍🏻 擺渡生涯專欄|𝗡𝗲𝘄 𝗣𝗼𝘀𝘁

[ 你不創價,就等著過期:職涯中的保鮮期提醒 ]

這位朋友,職涯一路都很漂亮。
從大學畢業後,他就加入了外商,專注在FMCG、F&B連鎖的品牌行銷,
待的每一家公司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

你說他沒有成績?
他把產品賣進市場、打進消費者的心智,
換過幾家公司,頭銜也愈換愈大。

直到某一天,他累了。

零售業的節奏不是每個人都能一輩子跟得上。
每日每夜的加班、每週都在滾動的業績壓力,讓他決定給自己一段 Gap Year,
不為逃避,而是讓自己有空間問:「我接下來,想做什麼?」

-

這一年的放飛,讓他接觸了各種活動、社群、人脈,
也重新看見自己其實熱愛「幫助品牌走出國際」這件事。
這是他在外商多年養成的視野,也是一份藏在心底的願景。

後來,他進了一家台灣本土品牌,一家有機產品公司,
老闆看中他的外商資歷,給了他一個很高的職稱,也期待他能帶領這個品牌走出台灣。

但真正進去之後,他發現事情不是這麼簡單。

-

▎表現價值前,你要先「創價」

是否帶著外商的光環進去,就能馬上發光?
錯了。他先面對到的,是沒有SOP、沒有資料系統、沒有產品編碼邏輯、沒有人手的現實。

過去他在外商學到的一切,在這裡變成「要自己一磚一瓦蓋起來的東西」。
很多人等著看他表現,卻沒人真正伸出手幫忙。
他苦笑地說:「我根本像在荒地上搭帳篷,還要自己去種樹搭涼亭。」

他開始重整產品資料、重新撰寫品牌tone調、建立產品USP,連網站內容都重寫了一輪。
這些,都不是短時間能看到業績的事情。但我知道,那是必要的基本功。
你沒把基底做好,再漂亮的包裝也撐不久。

職涯裡最危險的,是忘記你原來會什麼我們聊到這裡時,
我問他:「你是不是有點慌了?」他靜了一下,才點頭。
我說:「你花那麼多時間在補別人的洞、蓋還沒起的牆,結果你真正的價值,還沒人看到。
你還記得老闆找你來,是要你做什麼嗎?」這是一句提醒,也是一記輕柔的警鐘
當你長期做著自己不擅長的事,很容易忘記你其實擅長什麼。

你會開始懷疑:「是不是我真的不夠好?」但其實,你只是站錯了舞台、錯用了時間。
你要在還有保鮮期的時候,創造價值給別人看尤其是在你剛進一家公司時,那幾個月是你保鮮期。
一旦過了這個時機點,你的閃光點、被看見的機會,就會被習以為常、被預設成背景音。

什麼意思?你就像一顆酪梨,剛進公司那幾個月是最能捏出成果的時候。
捏太慢,過熟;捏太快,還生;沒人捏,就發黑。
不是說你會壞掉,而是你在一個地方的價值有時效性。
老闆給你舞台,不是無止盡的等待;市場給你關注,也會有冷掉的一天。
如果你沒有在關鍵時間讓人看到你的價值,你的存在感會開始變得「可有可無」。

這不是危言聳聽,是職場的現實。
所以我們一起列了幾件事:

・什麼是你現在還在補的基本建設?
・哪些事情,是你真正想做、也能做出影響力的?
・你要給自己多久的時間,如果事情沒起飛,你願不願意再等一次?還是你要轉身?

我請他誠實問自己:「你還願意為這個品牌賭上你的才華嗎?你想被人看見的價值,會在這裡被放對位置嗎?」
職涯不是看你會什麼,而是你有沒有在對的時間,用對的方法,把它讓對的人看到。

-

如果你還在等待被賞識,問問自己:

・我今天做的事情,是不是正在創造我想要被看見的價值?
・還是我只是埋頭補洞,然後期待別人某天會突然發現我很棒?

-

記住~你要創價,別人才看得見你的價值。
而你要趁還有「保鮮期」,讓自己好吃得剛剛好。
別讓你的價值,長期擺在你最不擅長的地方發酵。
那不是修煉,那是慢性自廢武功。

找回你最擅長、最熱情、最有感的那個區塊,在那裡「創價」,在那裡被看見。
趁還有新鮮度的時候,讓世界知道你不是來填坑的,是來開疆拓土的。

#擺渡生涯專欄 ​ #最新文章

表現價值前,你要先「創價」

2025 資訊月 × 臺灣教育科技展|人才充電站來了!​AI 浪潮正席捲各行各業,未來的競爭,不再只是技能的比拼,而是能不能「與 AI 共創價值」別讓焦慮停住你,找到自己的方向,才是職涯升級的關鍵!​✨ 三大亮點搶先看🔹 政策補助|一次掌握...
03/11/2025

2025 資訊月 × 臺灣教育科技展|人才充電站來了!

AI 浪潮正席捲各行各業,未來的競爭,不再只是技能的比拼,
而是能不能「與 AI 共創價值」
別讓焦慮停住你,找到自己的方向,才是職涯升級的關鍵!

✨ 三大亮點搶先看
🔹 政策補助|一次掌握青年創業與就業資源
🔹 職涯諮詢|人才急診室 8 大一對一服務,幫你把迷惘變行動
🔹 進修成長|資訊月講堂聚焦 AI 工具應用、職場心理健康、永續人才養成

✨ 擺渡人生學校
也將於現場提供【職涯錨定測評】的專業諮詢服務。
陪伴民眾探索職涯方向,找回工作的動力!

立即報名 👉 https://events.tca.org.tw/Events/EnrollPage?eventId=75

做自己人生的設計師14 黃翊淳 42期​▎以破框—活出寶藏生命的生涯實踐家​我是一個擁有許多職涯經歷的人:軟體工程師、韌體工程師、產品專員、短暫房仲、活動主持、婚禮主持/企劃、電台一條龍(邀約到上架一人包辦)等經歷,​我沒有真正的工作踏實感...
31/10/2025

做自己人生的設計師
14 黃翊淳 42期

▎以破框—
活出寶藏生命的生涯實踐家

我是一個擁有許多職涯經歷的人:
軟體工程師、韌體工程師、產品專員、
短暫房仲、活動主持、婚禮主持/企劃、
電台一條龍(邀約到上架一人包辦)等經歷,

我沒有真正的工作踏實感;
直到我在青年職涯發展中心任職時,
認識到新的職業內容—職涯諮詢師,
讓我認識到除了專業的心理諮商師外,
還有NCDA CDA國際生涯發展諮詢師,
讓我眼睛亮亮,我想要成為這樣的角色!


▎我很喜歡擺渡的助人忠旨
助人實現理想的自己。

每一堂課都很紮實,
實務理論、測評應用、助人技巧、
考評機制都是嚴格把關的,

步步踏實,才會繼續在更多經驗中,不斷學習與成長。
更新自己的同時,也協助到更多到我們眼前的人。


▎嘗試,
才有機會遇到讓你興奮的共振

是成為職涯諮詢師之後,
讓我明白「我是誰,比我做什麼重要」
學習沒有終點,而我也理解
人有的時候是需要被拉一把、推一把的,

當你是真心協助眼前的人,他是感受得到的,
而唯有我真正實踐了生涯諮詢在我身上,
我才能持續引導尚未擁有方向的人。

我能協助你看見你的光,指引你綻放屬於你的自信,
讓你能重新愛上你的生活、規劃你接下來階段性的目標。

-

一句真心建議,能指引他人的困境,
你的專業,能為迷失的人點亮前路。

【 #擺渡職涯諮詢師培訓班 】
明年度課程規劃中,敬請期待!

✍🏻 擺渡生涯專欄|𝗡𝗲𝘄 𝗣𝗼𝘀𝘁​[ 求職者與面試官都該看:面試時你遇到的,是壓力測試,還是尊重測試? ]​面試,是一場關於「選擇」的相遇。對企業而言,是找合適的人;對求職者而言,是尋找價值觀的歸屬。​然而在面試結束後,我常聽到兩種聲音...
30/10/2025

✍🏻 擺渡生涯專欄|𝗡𝗲𝘄 𝗣𝗼𝘀𝘁

[ 求職者與面試官都該看:面試時你遇到的,是壓力測試,還是尊重測試? ]

面試,是一場關於「選擇」的相遇。
對企業而言,是找合適的人;對求職者而言,是尋找價值觀的歸屬。

然而在面試結束後,我常聽到兩種聲音,
求職者:「那位面試官態度好差,好像故意在刁難我。」
面試官:「我只是想看他遇到壓力時的反應。」

這正是面試過程中模糊卻關鍵的分界──
你進行的,到底是壓力測試,還是尊重測試?

-

▎壓力測試:可以是刺激,但絕對不是羞辱

壓力測試的本意是,觀察求職者在高壓情境下的反應,
判斷他是否能適應未來工作中的壓力與挑戰,而非刻意貶低對方、讓人感到挫敗。
但若失去明確的目的,就容易變成情緒發洩或權力展示。

壓力測試應該是一種有意識、有目的的評估,
用來確認候選人是否符合職務需求,常見做法包含:

・提出難解的情境題
・模擬客戶抱怨或主管質疑
・快速的連續提問,觀察臨場反應與思路穩定度

若以評估邏輯與應變為目的,這些算是合理的。
但前提是:問題必須有明確目的與邊界,不該帶有情緒或貶抑意味。

成熟的面試官會在適當時機說明:「這題是想了解你的問題分析與應變力。」
反之,當求職者感覺不佳,卻得到「這不是都會問的嗎?」、「我只是想到就問一下,沒其他意思」
這類敷衍的回應時,那就不是壓力測試,而是不尊重。


【當壓力失去正當目的,就成了權力的展示。】

-

▎雙向選擇的時代:尊重是基本門檻,雙方都在被評價

現今早已不是企業單向挑人的時代了,求職者同樣在觀察企業的文化與態度,
甚至會問自己:「我真的要為了這份薪水,忍受一個不尊重人的環境?」

別忘了,企業在觀察人才時,人才也在觀察企業。
一場不被尊重的面試,往往比一份不合適的工作更快被傳開。

面試時,求職者在意的不只是問題難易度,更在意整體的「感受」,包含:

・面試官是否準時?是否事先看過履歷?
・問題是否有脈絡?語氣是否帶貶意?
・是否願意給出建設性的回饋?
・是否全神貫注?

試想:如果面試時都無法給出尊重,如何讓人相信進公司後會被平等對待?
這是一個除了談錢,也談「感覺」的時代。

尊重,並非附加條件,而是企業文化與主管涵養的體現。
好的公司,不只用問題觀察人,也用態度留下人。

-

▎怎麼判斷這是壓力測試,還是冒犯?

關鍵在於──「這個問題是針對情境,還是針對個人?」

【針對情境的提問:】

・「如果主管否決你的提案,你會怎麼處理?」
・「若提案連續被退回,你又會如何調整?」
・「若不斷被否決時,你如何調整心態、排解壓力?」

【針對個人的提問:】

・「提案被否決你是不是會直接哭給主管看?」
・「不要跟我說遇到問題你只會上網查資料喔!」
・「你看起來很不擅長溝通。」

前者在觀察邏輯思維與應變,後者則挑戰人格與情緒。
看似在考驗「抗壓」,實際上,一個在找人才,另一個在耗人心。

-

▎給求職者與面試官的提醒

對求職者來說,能穩住情緒,是成熟的表現。
當你感到冒犯時,先別帶有情緒的反擊,
可以平穩地問一句:「請問這題主要想了解哪個面向?」
這能把對話拉回專業,也看出對方的用意——他是真在測試能力,還是無意識地展現傲慢。

對面試官而言,壓力測試的真正功力,
不在於「讓人緊張」,而是能否「在挑戰中保有尊重」。
你的態度,不只代表你個人,更代表公司的文化與門面。
別忘了,求職者一走出公司,可能就在社群分享這段經驗。
而潛在的優秀人才,也正在閱讀那篇「面試慘況」的貼文。

雇主品牌的建立,早在面試前就開始了。
態度不只決定高度請別再用「壓力測試」包裝不尊重。
坐在你面前的人,在成為求職者之前,是一個需要被平等對待的個體。
如果你是一位面試官,請花點時間檢視自己的態度與提問方式。
問問自己——你是在幫公司找夥伴,還是在築一道牆?


面試的目的,不是製造恐懼,而是辨識潛能。
我們不該在面試時樹立敵人,而是透過這場對談,找到能並肩作戰的同事。
別用「測試」掩飾「藐視」,也別讓「面試」失去了讓人看見希望的意義。
讓面試回到初心,人才會願意靠近;當態度帶著誠意,關係才有可能長久。

面試不再是求職者單方面的考題。
透過這次的分享,希望讓求職者換個角度看待「壓力測試」,並提前準備應對方式,
同時也提醒身為主管或面試官的你,以更有結構與目的性的方式設計面試問題。

唯有雙方都抱持尊重與誠意,面試才能成為一場對等且有意義的對話。

#擺渡生涯專欄 ​ #最新文章

面試不再是求職者單方面的考題

30/10/2025

職場上「忍耐」才是唯一的生存方式?上班後就變得暴躁該怎麼辦!

-
完整節目請收聽
Podcast【職涯心理學】
EP213 上班就變得暴躁?職場會改變人的性格嗎

🔗 https://linktr.ee/bydolifeschool

主持人:呂亮震 /工商心理學博士
聽眾投稿、聯絡請洽:[email protected]

明明每天都很忙,但完成的事情卻很少?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事情永遠做不完?​到底我們的時間都被什麼事情吃掉了!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幫「時間排毒」吧​-​感謝  #晨星出版社 贊助《時間排毒:清理時間浪費,活出質感人生》【贈書抽獎連結】👉🏻In...
28/10/2025

明明每天都很忙,但完成的事情卻很少?
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事情永遠做不完?

到底我們的時間都被什麼事情吃掉了!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幫「時間排毒」吧

-

感謝 #晨星出版社 贊助
《時間排毒:清理時間浪費,活出質感人生》
【贈書抽獎連結】👉🏻
Instagram: ​ / bydo_life_school ​

🎙【EP217 你以為的效率,其實只是在浪費時間而已!】
🔗 https://linktr.ee/bydolifeschool
---------------------------------
合作、聯絡請洽:[email protected]

​ #職涯心理學 #學習新思維
#職場 #理想工作 #職涯 #人生 #心理

做自己人生的設計師13 林芳妤 42期​▎以引路人的身分,陪伴你我探索職涯在追趕標準答案裡成長,自我探索是轉變的光。​大人口中的好孩子、好學生,是求學時期的我認為的人生答案。考到指定的名次、擔任指定的幹部,就是成功。​升上大學後,我知道持續...
24/10/2025

做自己人生的設計師
13 林芳妤 42期

▎以引路人的身分,陪伴你我探索職涯
在追趕標準答案裡成長,自我探索是轉變的光。

大人口中的好孩子、好學生,
是求學時期的我認為的人生答案。
考到指定的名次、擔任指定的幹部,就是成功。

升上大學後,我知道持續依照「公式」進行,
或許終將成為一名國文正式教師,
但我停下來了。

因為我發現,當周遭的同學暢聊
為什麼喜歡文學、為什麼想當老師的時候,
我竟然不知道我的答案是什麼。

▎職涯選擇沒有既定的答案,
引路人盼探索世界的寬。

跨系修課讓我有機會認識「我」是誰。
抬頭環顧四周,步上一座座曾被我忽略的山丘,
生活變得更加忙碌,不過沿路風光和視角的轉換,
讓我看到世界之大,也得到從未有過的踏實感。

我是自己的引路人,
挖掘想了解的領域並嘗試;
身邊的貴人們也是我的引路人,
指引、提點我學習的方向。

而 CDA 培訓課程讓我了解,
生涯諮詢師亦是這樣的角色——
引導方向,創造共好。

▎以燈光照亮眼前的路,
準備好踏出改變的第一步。

過去的我,
在多方探索中試著照亮自己的路;
現在身為引路人,期盼能與個案
一起看到更多可能。

「職涯」沒有標準答案,「生涯」更是如此。
你我都在路上,我會點亮傾聽與陪伴的燈,
與個案一起整理人生的選擇,釐清想要前進的方向,
期許彼此能夠持續探索,持續有所收穫。

-

一句真心建議,能指引他人的困境,
你的專業,能為迷失的人點亮前路。

【 #擺渡職涯諮詢師培訓班 】
明年度課程規劃中,敬請期待!

23/10/2025

害怕被淘汰?現在就是重新思考「未來競爭力」的關鍵時刻!

-
完整節目請收聽
Podcast【職涯心理學】
EP202 迎戰2030核心技能:選對能力比選對工作更重要?

🔗點擊首頁連結立即收聽

主持人:呂亮震 /工商心理學博士
聽眾投稿、聯絡請洽:[email protected]

現在很多青少年和剛出社會的年輕人,對未來的職涯都充滿不確定感。​一方面對自己沒有十足的信心,一方面卻又很清楚知道自己不想被傳統的「朝九晚五」偏好非典型工作模式。​這種轉變,也讓我們必須重新思考:到底什麼才是年輕人想要的職涯?​-​🎙【EP2...
21/10/2025

現在很多青少年和剛出社會的年輕人,
對未來的職涯都充滿不確定感。

一方面對自己沒有十足的信心,
一方面卻又很清楚知道自己不想被
傳統的「朝九晚五」偏好非典型工作模式。

這種轉變,也讓我們必須重新思考:
到底什麼才是年輕人想要的職涯?

-

🎙【EP216 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當年輕人都不想被工作綁住?】
feat.CDA 國際⽣涯發展諮詢師- Connie
🔗 https://linktr.ee/bydolifeschool

---------------------------------------------------
合作、聯絡請洽:[email protected]
---------------------------------------------------
擺渡線上諮詢平台,即將超過100位師資登入啦!
歡迎立即預約,遇見你的人生導師:https://www.i3bydo.com

#擺渡播客 #職涯心理學
#職涯 #人生 #心理

Address

松山區南京東路五段 168 號 10 樓
Taipei
10597

Opening Hours

Monday 09:00 - 17:00
Tuesday 09:00 - 17:00
Wednesday 09:00 - 17:00
Thursday 09:00 - 17:00
Friday 09:00 - 17:00

Telephone

+886223940238

Website

https://www.i3bydo.com/articles/, https://linktr.ee/bydolifeschool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擺渡人生學校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擺渡人生學校:

Share

擺渡人生設計|關於品牌

我們是誰 WHO WE ARE   擺渡是由一群倡導「正向心理學」理念的工商心理學家所組成,是一群對心理學如何應用在職場與商場,有著極大熱情與興趣的心理學工作者,這些年來透過人境媒合的職業生涯輔導與就業輔導的顧問諮詢工作實踐,讓理論與實務有了最美好的結合。

 

我們做什麼 WHAT WE DO    我們致力將正向心理學的知識與技術,妥善且適當的運用在組織成員的職位發展及個人職涯錨定上,協助企業領導者創造正向富足組織,順利的改變現狀,因應外部處境的變化,人盡其才,達到人境媒合的最高境界。我們讓職場工作者辨識心之所向的工作支點,突破外在處境的限制,勇闖職海,擁有真實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