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分享地圖 eFOOOD sharing map

食物分享地圖 eFOOOD sharing map 不吃的食物捐到那裡去?
需要食物時要去那裡取?
利用食物分享地圖,快速查找捐贈及領取食物的據點!

03/11/2025
03/11/2025
💬 #非洲豬瘟 讓  #廚餘 議題被重新看見。我們相信,廚餘不只是  #防疫問題,更是環境、糧食、永續治理的交叉點。🌱 對地方政府——是重新設計安全且透明的  #廚餘回收 系統。🍴 對餐飲業與校園——是建立減量、再利用的  #回收管理 機制...
30/10/2025

💬 #非洲豬瘟 讓 #廚餘 議題被重新看見。
我們相信,廚餘不只是 #防疫問題,更是環境、糧食、永續治理的交叉點。

🌱 對地方政府——是重新設計安全且透明的 #廚餘回收 系統。
🍴 對餐飲業與校園——是建立減量、再利用的 #回收管理 機制。
🏠 對每個家庭——是從「吃多少、煮多少」的 #日常改變 開始。

eFOOOD 持續推動「食物分享地圖」與「晚鳥餐平台」,
讓每份食物被看見、被分享、不被浪費。
願這波關注不只是一時的防疫浪潮,
而是讓「 #惜食」成為永續台灣的 #共同行動。

#惜食行動 #廚餘減量 #循環經濟 #永續台灣 #防疫與環保並行

【守護台灣豬,惜食不浪費|在家下廚這樣做,減少廚餘又環保】

非洲豬瘟防疫期間,減少廚餘就是守護台灣豬的第一步。
在家下廚把握「全食料理」,把食材用到極致,讓餐桌少廚餘、多營養:
★ 規劃菜單與份量,採買前先盤點冰箱
★ 善用根莖葉:菜梗入炒,菜葉煮湯
★ 魚骨、雞骨熬湯;豆渣、麵包邊做點心
★ 晚餐變身,冷飯、剩菜做炒飯最剛好
★ 分裝冷凍與先進先出,延長保存、減少報廢

惜食從把握「全食料理」概念開始,是資源的有效運用,更是全民防疫、守護台灣豬的關鍵一步。

追蹤 #環境部 掌握最新消息!
#惜食不浪費 #永續飲食 #非洲豬瘟 #全民防疫 #守護台灣豬

💬【防疫之外,別忘了  #食物的循環之路】台中出現首例非洲豬瘟確診後,政府宣布全台禁止廚餘餵豬。這項緊急防疫措施雖是必要,但也讓我們再次思考——食物從「剩餘」變成「廢棄」的那一刻,  #我們是否有更好的選擇?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在聲明中...
28/10/2025

💬【防疫之外,別忘了 #食物的循環之路】

台中出現首例非洲豬瘟確診後,政府宣布全台禁止廚餘餵豬。
這項緊急防疫措施雖是必要,但也讓我們再次思考——
食物從「剩餘」變成「廢棄」的那一刻, #我們是否有更好的選擇?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在聲明中指出:

#防疫不能以焚化取代循環,防堵疫情的同時,更應推動安全 #廚餘再生、 #源頭減量 與 #惜食行動。

eFOOOD深感認同。
在推動「惜食教育」與「食物分享」的過程中,我們看見,
廚餘不只是垃圾,它是尚未被好好使用的食物資源。
透過分流、堆肥、再利用,我們能 #強化糧食韌性。

我們支持 建立安全廚餘再生制度,
讓社區、校園與餐飲業都能共同參與,
從源頭減量到再利用,真正實現「零浪費、低碳、循環」的食物系統。

🌱防疫是一時,循環是永續。
讓我們一起從 #餐桌出發,守護食物、土地與氣候行動。

#惜食行動 #廚餘再生 #防疫與永續並行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循環經濟 #零浪費 #食物循環 #糧食韌性 #減碳行動 #食農教育 #食物分享地圖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聲明】非洲豬瘟防疫優先 控制疫情後思考下一步 — 化危為轉機,推動源頭減量,惜食行動與廚餘分類分流利用

---- (更) 10/29 主標內文調整 ----
感謝網友提出意見,為避免原標題與語句衍生誤會,聲明主標內文已針對敘事語境進行調整 (詳細說明請見留言處)
--------- 以下聲明主文 ---------

2025年10月下旬,台中出現首例非洲豬瘟(ASF)確診案例。為防堵疫情擴散,政府宣布全台禁止廚餘餵豬。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呼籲:在防疫前提先以全面禁餵,防堵疫情擴散,控制疫情後應該開始思考下一步廚餘問題解方,推動源頭減量與惜食行動,生熟廚餘分類分流再利用,台灣才能同時守護糧食安全、氣候行動與永續未來。

一、在防疫考量下,先以全面禁餵為前提
非洲豬瘟雖非人畜共通傳染病,但一旦疫情擴散,將造成畜牧產業巨大損失,消費者也將面臨肉價高漲及聞肉色變的食安恐懼中。根據農業部資料,目前尚無治療方法與疫苗,因此短期全面禁餵具有必要性。在防疫考量下,先以全面禁餵為前提,在控制疫情後,思考下一步所產生問題。

二、控制疫情後,思考下一步的問題解方
廚餘是不可再被輕忽的問題!目前生質能廠能源化處理也只占約 9.5%,將使台灣每年近50.5萬公噸的廚餘被迫進入焚化或掩埋系統,不僅加重焚化廠負荷、增加碳排放,更背離政府推動的循環經濟與淨零減碳承諾。

1️⃣焚化不能取代循環,應從源頭減量到廚餘分類再利用
廚餘過剩問題,最終還得回歸源頭減量。透過精準採購、全食物利用、減少剩食,均有助減少浪費;目前在防疫安全的前題下,短期不建議動物性廚餘自行處理。未來可將「家庭廚餘堆肥」納入淨零綠生活行動指標,結合減碳教育與社區行動,鼓勵民眾主動參與。

📣 主婦聯盟呼籲:讓食物資源由分類再生利用,回歸循環,而非成為廢棄物。透過家庭、學校及餐飲業的分類減量教育,從小培養對食物的珍惜與尊重,降低廚餘產生量,進一步提升整體資源利用效率。

社區共堆、共廚、共享廚餘轉化設施,也能讓民眾直接參與生熟廚餘分類過程,將食農教育延伸到日常生活:孩子和家長可以實地觀察廚餘如何轉化為肥料或能源,了解食物從生產到餐桌再回到土地的完整循環,養成「惜食、善用、循環」的觀念。在操作上,建議三層次整合:

 ▪️源頭:推動惜食教育與減量行動,從家庭與學校培養「全食物利用」習慣;
 ▪️中端:加強生熟廚餘分類分流與再利用,結合社區食農教育活動,如校園堆肥、社區廚餘工作坊,;
 ▪️末端:熟廚餘以佈建黑水虻養殖場,安全高溫滅菌或生質能技術處理,確保防疫與環境永續並行。

2️⃣ 廚餘分類分流再利用是減碳與糧食韌性的關鍵
台灣豬隻每年仰賴大量進口穀物飼料,若廚餘再利用機制停擺,將使糧食自給率、循環經濟與碳中和目標三者倒退。現行廚餘回收政策仍偏重廢棄物減量,但若能從「碳管理」與「糧食韌性」的角度重新設計,分類後分流再利用將帶來系統性的效益,如:

 ▪️碳效益:每回收一公噸廚餘,相當於減少約0.3公噸二氧化碳排放。
 ▪️能源效益:熟廚餘經厭氧消化產生的沼氣可供應再生能源。
 ▪️糧食效益:生廚餘堆肥化可提升土壤碳匯與有機質含量,強化糧食系統的韌性。

這樣的資源化設計,不僅是減碳行動的一環,更是讓城市「重新長出食物」的起點。未來政策可結合社區型堆肥場、校園食農教育、餐飲業廚餘分流制度,共同打造「零浪費、低碳、可再生」的城市糧食循環體系。糧食鏈的處理需要跨部會協作,也凸顯台灣必須建立「食物資源循環法」,將防疫、減碳與食安政策整合起來,而非各自為政、彼此掣肘。

3️⃣ 政府可啟動的五項行動

 ▪️推動廚餘高溫處理與分類分流補助
 輔導地方建置中小型乾燥、發酵設備或佈建黑水虻養殖場,減少集中處理風險。結合社區低碳家園營造,例如校園堆肥或社區廚餘工作坊,讓民眾實際參與廚餘分流、再利用過程,理解廚餘的資源價值與食物循環概念。

 ▪️公開廚餘流向資訊與溯源平台
 讓廚餘來源、處理量與再利用方式透明化、可監管,讓學校與社區能追蹤廚餘流向,將防疫、資源管理與食農教育結合,培養公民對食物再生的參與感與責任感。

 ▪️建立廚餘分類分流再利用登錄制
 日本採行 Eco-feed 認證制度,生熟廚餘分類分流,熟廚餘制定高溫滅菌、防疫檢驗,建立可追溯機制的制度化管理經驗,可提供台灣後續思考借鏡。

 ▪️將廚餘循環納入減碳與糧食政策指標
 把再利用成效列入溫室氣體減量與永續食物體系評估,打造可落實的韌性食物體系。

 ▪️推動「食物資源循環法」,強化跨部會協作機制
 食物議題涉及農業部、環境部、衛福部,應建立跨部會協作機制,盡速推動「食物資源循環法」專法立法,將防疫、減碳與糧安政策整合起來。

♻️ 減少食物浪費,是改變的第一步🐷【從  #非洲豬瘟 談  #廚餘:讓食物的最後一哩路更有價值】台灣首次爆發非洲豬瘟疫情後,政府宣布暫停廚餘養豬。這不僅衝擊養豬產業,也揭開了另一個長期被忽視的問題 — 全台有六成廚餘仰賴豬隻消化,一旦禁用...
25/10/2025

♻️ 減少食物浪費,是改變的第一步
🐷【從 #非洲豬瘟 談 #廚餘:讓食物的最後一哩路更有價值】

台灣首次爆發非洲豬瘟疫情後,政府宣布暫停廚餘養豬。
這不僅衝擊養豬產業,也揭開了另一個長期被忽視的問題 — 全台有六成廚餘仰賴豬隻消化,一旦禁用,這些廚餘該何去何從?

反觀日本,同樣以廚餘養豬,卻能同時兼顧防疫與環保 🌏
他們透過高溫蒸煮、集中處理,將廚餘製成「環保飼料(Ecofeed)」,不僅減少浪費,還讓豬肉品質更佳——這樣的「循環經濟」值得台灣借鏡。

eFOOOD 認為,珍惜食物、減少浪費,應從源頭開始。從家庭冰箱的「買多少、煮多少」,到社會系統的再利用設計,讓每一份被珍惜的食物,都是對地球最溫柔的行動。💚

讓我們一起重新思考——
不浪費,才是最實際的永續行動。 🌿

#惜食行動 #減少浪費 #廚餘再生 #環保飼料 #永續生活
#非洲豬瘟 #日本經驗 #循環經濟 #食物不浪費 #零浪費生活

🌾【eFOOOD x   #2025地結良緣| #大新竹食農教育嘉年華】🌾10月18日,在風和日麗、依山傍水、充滿學術氣息的清華大學大草坪上,eFOOOD 參與了由清華大學主辦的「2025地結良緣・大新竹食農教育嘉年華」。❤️現場超過120...
24/10/2025

🌾【eFOOOD x #2025地結良緣| #大新竹食農教育嘉年華】🌾

10月18日,在風和日麗、依山傍水、充滿學術氣息的清華大學大草坪上,eFOOOD 參與了由清華大學主辦的「2025地結良緣・大新竹食農教育嘉年華」。❤️

現場超過120個攤位齊聚,從產地到餐桌、從學校到社區,大家共同展現「找回人與土地的連結,翻轉都市疏離感」的精神。
eFOOOD 也在現場分享 #惜食教育《 #我吃完了!》,讓更多人看見——珍惜食物、減少浪費,其實從日常就能開始。🍱

謝謝 國立清華大學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及 食農教育區域支持網絡 主辦團隊的邀請,讓 eFOOOD 有機會與來自大新竹地區的師生、社區、農友們共同交流,在這片充滿學術與土地氣息的地方,一起推動「 #從產地到餐桌」的永續行動。🌱
讓我們能在充滿知識與自然氣息的環境中,與各地夥伴一同推動惜食、永續與食農教育的實踐。🌍

在此謝謝 食刻食農 協助,也特別感謝 A+ PhotoTime 照攝時光 為這場活動留下完美的記錄!

#清華大學 #食農教育嘉年華 #地結良緣
#惜食行動 #永續生活 #從產地到餐桌 #不浪費的日常

🌾【  世界糧食日|讓每一份食物,都有被珍惜的機會】今天是 10月16日・ #世界糧食日(World Food Day)。在這個提醒我們「糧食珍貴」的日子裡,我們一起思考——在飽足與浪費之間,我們能為地球多做些什麼?🌍❤️ eMeal 愛心...
16/10/2025

🌾【 世界糧食日|讓每一份食物,都有被珍惜的機會】

今天是 10月16日・ #世界糧食日(World Food Day)。
在這個提醒我們「糧食珍貴」的日子裡,
我們一起思考——
在飽足與浪費之間,我們能為地球多做些什麼?🌍

❤️ eMeal 愛心待用協會 以 SDGs 2 #零飢餓 為行動目標,
串連愛心店家與社福網絡,讓每一份待用餐都能即時提供需要的人。

🍱 eFOOOD 則以 SDGs 12 #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 為核心,
透過 #食物分享地圖、 #晚鳥餐平台 及 #惜食教育,推動「惜食、享食、捐食」的循環行動,
讓食物在被浪費之前,找到最好的去處。

🤝 我們相信,每一份被珍惜的食物,
都是一份對地球、對他人、對未來的溫柔行動。
期待您一起加入!

#世界糧食日 #零飢餓 #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 #惜食行動 #永續生活 #不浪費的日常

🥦 珍惜冰箱裡的食物,正是我們可以開始改變的地方。你知道嗎?根據聯合國《2024年食物浪費指數報告》,全球每天浪費超過 10億份可食用餐點,其中有 6成來自家庭。也就是說,最大的關鍵,其實就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冰箱裡。日本用 AI 冰箱提醒吃完...
14/10/2025

🥦 珍惜冰箱裡的食物,正是我們可以開始改變的地方。

你知道嗎?
根據聯合國《2024年食物浪費指數報告》,全球每天浪費超過 10億份可食用餐點,其中有 6成來自家庭。
也就是說,最大的關鍵,其實就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冰箱裡。

日本用 AI 冰箱提醒吃完食材、南韓強制廚餘堆肥、杜拜把剩食變肥料——世界各地都在想辦法「少浪費一點」。

💬 其實,永續並不複雜。
只要記得冰箱裡的那顆番茄、那份便當,就已經是為地球盡一份力。

讓我們一起練習——
#不丟一餐,就是最簡單的改變。

——
#惜食行動 #不浪費剛剛好
#食物分享地圖 #晚鳥餐 #食物永續
#淨零行動 #珍惜食物從生活開始
#每一份食物都值得被珍惜

家裡的冰箱壞掉的食物,從個人的小浪費堆疊成全球食物浪費大問題!每年全球13億噸食物被丟棄,不僅資源白費,也助長氣候變遷。面對這項挑戰,從全世界的行動到你我的餐桌,「減少食物浪費」成為一場關乎環保、經濟與....

🌾💚【 美賣『秋收祭』|惜食行動圓滿落幕!】💚🌾感謝每一位在週末走進  #社子島「美賣秋收祭」的朋友,也謝謝一路關注「愛心待用」與「惜食行動」的夥伴們💪這次,社團法人台灣愛心待用協會 🤝 eFOOOD首次攜手參與社子島 的年度盛會,帶來充滿...
13/10/2025

🌾💚【 美賣『秋收祭』|惜食行動圓滿落幕!】💚🌾

感謝每一位在週末走進 #社子島「美賣秋收祭」的朋友,
也謝謝一路關注「愛心待用」與「惜食行動」的夥伴們💪

這次,社團法人台灣愛心待用協會 🤝 eFOOOD
首次攜手參與社子島 的年度盛會,
帶來充滿寓教於樂的遊戲 —— 🎲「 #惜食冰箱大作戰」!

活動中,大家不僅玩得開心,更從遊戲裡學會:
🍎 食物該如何保存才能延長壽命?
🥦 為什麼不浪費就是對環境最好的行動?
🎁 還有許多小朋友開心闖關成功、拿到精美小禮物~

這一天,我們在笑聲中分享「 #珍惜食物」的理念,
讓「不浪費」變得更貼近生活,也更自然地融入日常。

謝謝主辦單位的邀請與支持,
讓「愛心待用 × 惜食教育」能走進社區、走進人心。
期待下一次,我們再相聚,用行動延續這份美好的溫度!

——
#社團法人台灣愛心待用協會
#美賣秋收祭 #冰箱大作戰 #惜食教育 #不浪費剛剛好
#社子島行動 #教育與娛樂同行 #共享溫飽 #循環永續

💛【不景氣下的溫暖接力|讓每份餐點成為生活的力量】近期「 #待用餐」領餐人數增加近兩成,甚至多了許多30至40歲青壯年新面孔。這不僅反映出景氣的壓力,也提醒我們社會支持網絡的重要。  自 2021 年三級疫情期間起,捐助  #新北市政府社會...
07/10/2025

💛【不景氣下的溫暖接力|讓每份餐點成為生活的力量】
近期「 #待用餐」領餐人數增加近兩成,甚至多了許多30至40歲青壯年新面孔。這不僅反映出景氣的壓力,也提醒我們社會支持網絡的重要。

自 2021 年三級疫情期間起,捐助 #新北市政府社會局「 #愛心待用餐地圖」服務至今四年餘,目前全新北已有近 600 家 #愛心店家,費用由「 #好日子愛心大平台」善款支應,至今已累計 65 萬人次受益,支持著温暖的善循環,社會的正能量。

感謝每一位願意付出的 #捐款人、 #店家 與 #志工,
讓「 #不景氣中的人情味」不只是口號,而是持續發生的真實行動。

👉 閱讀完整新聞報導:
聯合報|不景氣是真的 待用餐業者曝:領餐人數增2成且多了年輕新面孔
🔗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9052174

#惜食 #社會創新 #溫暖接力 #善的循環 #新北市 #社會局 #永續行動 #社會支持 #全民惜食

🌊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情|感謝台灣人的愛心】 🌊近日花蓮馬太鞍溪因災情而受到嚴重影響,許多居民生活面臨挑戰。在這樣的時刻,我們再一次深刻感受到台灣人的溫暖與團結。❤️ 一箱物資、一份協助,都是救災民的重要力量。謝謝每一位伸出援手的人,讓...
26/09/2025

🌊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情|感謝台灣人的愛心】 🌊

近日花蓮馬太鞍溪因災情而受到嚴重影響,許多居民生活面臨挑戰。
在這樣的時刻,我們再一次深刻感受到台灣人的溫暖與團結。

❤️ 一箱物資、一份協助,都是救災民的重要力量。
謝謝每一位伸出援手的人,讓需要的人不再孤單。

台灣人的愛,讓這片土地更堅韌,也讓希望在困境中持續發光。🌱

#花蓮加油 #台灣人的愛 #謝謝有你

🌱 耕莘專校攜手 eFOOOD:共創永續惜食校園的里程碑eFOOOD 非常榮幸參與  #耕莘健康管理專科學校 新店與宜蘭校區的新生訓練,與 600 位新生共同完成了一場 2 小時的惜食教育——從前期的教育宣導,到後續的實際行動方案。當看著隊...
09/09/2025

🌱 耕莘專校攜手 eFOOOD:共創永續惜食校園的里程碑

eFOOOD 非常榮幸參與 #耕莘健康管理專科學校 新店與宜蘭校區的新生訓練,與 600 位新生共同完成了一場 2 小時的惜食教育——從前期的教育宣導,到後續的實際行動方案。

當看著隊輔們一班班帶著新生走進禮堂、安靜就定位時,那一刻,一股莫名的感動油然而生。這不僅是一場課程,而是 eFOOOD 在教育推廣路上,跨出的一大步。

eFOOOD 自 2023 年展開「 #惜食教育」以來,逐步走進國中小、高中與大專院校,每一次分享、每一堂課,都是連結社會與人心的橋梁。

🙏 特別感謝耕莘專校的認同與支持,讓我們有機會將「惜食教育」帶入校園,成為推動永續與公共關懷的重要環節。
也謝謝 食刻食農 不斷的精進和調整教材,一起合作推動教育推廣。

教育,百年樹人。
我們相信, #惜食觀念 能從「珍惜資源、關懷他人」,進一步擴展到「環境永續、公共議題」。

🌟 期待這不只是一堂課,而是一顆顆在學生心中播下的種子,願它在未來的某一天,發芽、茁壯,成為改變社會的力量。

——
#耕莘健康管理專科學校 #惜食教育 #永續校園
#感謝認同 #食物分享地圖 #晚鳥餐平台
#教育的力量 #從校園出發 #改變從一堂課開始

Address

Taipei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食物分享地圖 eFOOOD sharing map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食物分享地圖 eFOOOD sharing map: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