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0/2025
【 #今天讀哪一本?】《 #漢聲小百科》
最近因為颱風的強降雨及地震,造成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地區,因立霧溪邊坡崩塌形成堰塞湖,而暫時封閉園區,引起大眾對太魯閣國家公園的關注。
#先來一趟太魯閣之旅
太魯閣峽谷的景色險峻磅礡,不僅是自然國寶,也是世界稀有的地理奇景。在《 #漢聲小百科11月8日》,特別以俯瞰的角度,帶著大家欣賞太魯閣峽谷雄偉壯麗的風景。
從太魯閣國家公園入口開始,沿著中部橫貫公路,沿途經過長春祠、燕子口、靳珩橋、福磯斷崖、錐麓斷崖、九曲洞、一線天等知名景點,一直到終點站天祥。由於當時沒有空拍機,要畫出這張太魯閣峽谷的俯瞰圖,實屬不易。
#太魯閣的前世今生
太魯閣峽谷是如何形成的呢?這要從大理石的形成說起。《 #漢聲小百科11月7日》有詳盡的圖解說明,讓我們跟著阿明、阿桃的腳步,一起去認識太魯閣峽谷形成的原因吧。
#大理石的形成
太魯閣峽谷的形成,要追溯到億萬年前,那時台灣都還沒誕生呢!在億萬年前,海中生物遺骸和碳酸鈣沉積在海裡不斷堆疊,因而形成了石灰岩。
時間猶如施展魔法的大師。長時間的堆疊再堆疊,石灰岩上方不斷受到重壓,使得下面受到地熱的影響,漸漸變成了「變質石灰岩」,就是俗稱的大理石。這些大理石構成了太魯閣峽谷的主要岩石。
#哇~大理石站起來了!
不過,平躺在岩層裡的大理石,怎麼會站起來變成高聳的峽谷呢?大約在7000萬年前,大理石岩層受到南澳造山運動太平洋板塊的推擠,整個向上隆起,使平躺的大理石站立起來。
到了約200萬年前,蓬萊造山運動使菲律賓呂宋島弧中的一個火山島,隨著大陸板塊的移動,撞上古台灣山脈。山脈互相推擠,不斷隆起,使得大理石岩層繼續升高。這時候,大理石尚未露出地面,因為上面還覆蓋著其他的岩層。
#鬼斧神工的太魯閣峽谷
隨後,經過雨水的沖刷,以及立霧溪溪水巨大的侵蝕力,大理石上面覆蓋的軟岩層不斷被侵蝕,使地表露出了堅硬的白色大理石岩層。而陸地每年仍在繼續上升,立霧溪溪水如利刃般下切作用也不斷進行,便造成山越來越高、谷越來越深的峽谷地形。這就形成了兩岸絕壁深邃的太魯閣峽谷。
至今,太魯閣的故事 #未完待續…..
漢聲小百科👉 https://bit.ly/4odwSEh
#今天讀哪一本 #漢聲小百科 #太魯閣國家公園 #太魯閣峽谷 #堰塞湖 #燕子口 #大理石 #太平洋板塊 #造山運動 #國寶 #地理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