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大學報

  • Home
  • 政大大學報

政大大學報 『屬於大學社群的媒體』

《大學報》為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學生的實習

1935年 新聞系設置實習刊物《中外月刊》。
1956年 來台後發行《學生新聞》。
1973年 《學生新聞》改版為《柵美報導》,臺灣第一份登記有案的社區報紙。
1991年 《柵美報導》 改版為《大台北報導》
1993年 《大台北報導》更名為《大學報》。
1996年 《大學報》於全球資訊網(www)上線。
2000年 《大學報》編採權歸學生,老師擔任顧問。
2008年 《大學報》成立影音中心。
2009年 《大學報》與yahoo!奇摩、中央通訊社合作。
2012年9月 《大學報》紙本停刊,改網路發行。

【專題|安置機構助街友重建生活 內部規範反成脫遊阻礙?】在街友安置機構裡,制度與人性往往產生拉扯。有些人撐過安置機構裡的生活、成功自立,也有些人在安置的過程中選擇離開。而每一個決定,都牽動著他們的未來。《街後餘生》以真實的安置制度與受訪者經...
27/07/2025

【專題|安置機構助街友重建生活 內部規範反成脫遊阻礙?】

在街友安置機構裡,制度與人性往往產生拉扯。有些人撐過安置機構裡的生活、成功自立,也有些人在安置的過程中選擇離開。而每一個決定,都牽動著他們的未來。

《街後餘生》以真實的安置制度與受訪者經驗改編,邀請你扮演一位剛進入機構的街友,走過一段試圖脫離街頭、追求安穩生活的歷程。在一次次抉擇中,你將體會每個選項背後的代價與不確定。對你來說,這或許只是螢幕前的猶豫;但對無數人而言,卻是人生的真實困境與未定命運。

體驗完整內容:https://user303654.pse.is/7xtbjx

#1812期 #大學報 #專題 #街友 #街友安置 #收容

在街友安置機構裡,制度與人性往往產生拉扯。有些人撐過安置機構裡的生活、成功自立,也有些人在安置的過程中選擇離開。而每一個決定,都牽動著他們的未來。

【專題|扛起體育班的國手夢:被績效燃盡熱情的專任教練】「教練的職責所在是把球員教好,身為棒球教練我充滿活力,但隨著時間,你會發現考核看的事情,並不是像一開始想當教練的樣子。」這是許多體育班專任教練的職涯心聲。教練為選手流汗也流淚,卻常被行政...
19/07/2025

【專題|扛起體育班的國手夢:被績效燃盡熱情的專任教練】

「教練的職責所在是把球員教好,身為棒球教練我充滿活力,但隨著時間,你會發現考核看的事情,並不是像一開始想當教練的樣子。」這是許多體育班專任教練的職涯心聲。

教練為選手流汗也流淚,卻常被行政雜務綁住手腳。過去體育班相關報導多半聚焦於選手的求學權益,然而,那套決定教練去留的關鍵,即早已行之有年的績效制度卻鮮少受到關注。

我們盼望透過沉浸式選擇遊戲,讓閱聽人站在教練視角,重新檢視制度缺漏,再以教練為中心的多元敘事,貼近他們日常的辛酸與掙扎,看見那些在競技體育背後,默默撐起國手夢的無助身影。

點擊以下連結,一起來了解專任教練們面臨的困境吧!
體驗完整內容: https://cgangener.github.io/media-news/
#1812期 #大學報 #專題 #專任教練 #績效

【專題|我的戀人在手機裡:乙女遊戲重塑愛與被愛的模樣】「乙女遊戲」不只是手機裡的浪漫幻想,更是一場關於成長與自我認同的旅程。你是否曾好奇,為何有這麼多女性沉浸在與虛擬角色的戀愛中?這不僅僅是追求戀愛悸動,更是她們卸下現實重擔,尋找慰藉與勇氣...
17/07/2025

【專題|我的戀人在手機裡:乙女遊戲重塑愛與被愛的模樣】

「乙女遊戲」不只是手機裡的浪漫幻想,更是一場關於成長與自我認同的旅程。

你是否曾好奇,為何有這麼多女性沉浸在與虛擬角色的戀愛中?這不僅僅是追求戀愛悸動,更是她們卸下現實重擔,尋找慰藉與勇氣的避風港。

乙女遊戲透過多樣的互動功能與貼近現實的陪伴,讓玩家在遊戲中與角色一同成長。從過去到現在,乙女遊戲不斷在跳脫傳統性別框架,鼓勵玩家看見女性無限的可能。

點擊下方連結,一起體驗乙女遊戲的魅力,走進乙女遊戲玩家的內心世界,探索這場跨次元的愛戀如何重塑他們的「愛與被愛」!

體驗完整內容: https://gutei456.wixsite.com/otomegame

#1811期 #大學報 #專題 #乙女遊戲 #虛擬戀人 #戀愛遊戲

15/07/2025

【專題|走進粉絲日常:揭開熱愛背後的消費秘辛】

為了更接近偶像或表達對偶像的支持,許多粉絲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除了參與演唱會之外,粉絲的開銷還包括簽售會、專輯、周邊商品等,金額從千元至百萬元新台幣不等。

在追星文化蓬勃發展下,票券黃牛如何順勢而生?粉絲又為什麼願意買單?各大娛樂公司推出的服務和產品,試圖吸引粉絲持續投入,儘管滿足粉絲的情感需求,卻也在無形中「綁架」了他們。

我們邀請不同類型的粉絲分享心路歷程,並請專家分析追星可能獲得的滿足感,以及內心的掙扎。除此之外,我們還訪問了演唱會相關人士,剖析票券市場的運作模式。好奇除了搶票、收票,粉絲平常還會做什麼事嗎?點擊下方連結,一起進入粉絲的世界吧!

體驗完整內容:https://harperchouu.github.io/final/prepare2.html

#1811期 #大學報 #專題 #迷文化 #偶像團體 #粉絲 #消費 #演唱會 #黃牛

【專題|不只是店長:寵物友善餐廳中的經營難題】寵物友善餐廳的標示不清、平台資訊簡略,讓非飼主顧客難以預期店內情況,飼主也常因缺乏明確規範而感到困擾,即使事前查詢,實際情況仍可能與預期落差甚大。當不同群體對「友善」的期待不盡相同,原本希望人寵...
13/07/2025

【專題|不只是店長:寵物友善餐廳中的經營難題】

寵物友善餐廳的標示不清、平台資訊簡略,讓非飼主顧客難以預期店內情況,飼主也常因缺乏明確規範而感到困擾,即使事前查詢,實際情況仍可能與預期落差甚大。當不同群體對「友善」的期待不盡相同,原本希望人寵共融的空間,也可能帶來混亂與糾紛。

在此互動式專題中,你將扮演即將開設寵物友善餐廳的經營者,走訪不同餐廳,觀察空間配置與情況並紀錄筆記,並與聊天室中的好友針對問題進行深入訪談,聽取飼主、非飼主、店家與專家的觀點;最後再根據前述資訊做出開店決策,打造一間你理想的友善餐廳,系統將依照選擇呈現不同的經營結果。

點擊下方連結,在多方需求之間思考:什麼才是真正的「寵物友善」?

https://catly1126.itch.io/pet-friendly-game

#1811期 #大學報 #專題 #寵物友善餐廳 #寵物 #寵物友善 #寵物友善標示

已全部完成

【專題|群組99+:教師下班後的訊息轟炸】學生團體、教育工會及家長團體,2月在立法院為教師爭取「離線權」,主張教師下班後應有權不即時回覆訊息,以維護生活與教學品質。然而,明確的教師上下班時間,與傳統嚴格界定的工時制不同,且工作性質與學生生活...
11/07/2025

【專題|群組99+:教師下班後的訊息轟炸】
學生團體、教育工會及家長團體,2月在立法院為教師爭取「離線權」,主張教師下班後應有權不即時回覆訊息,以維護生活與教學品質。然而,明確的教師上下班時間,與傳統嚴格界定的工時制不同,且工作性質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下班後難免得處理學生事務。此外,遇到緊急狀況該不該回覆的界線,容易因教師與家長立場不同而難以界定。

在保障教師離線權的同時,該如何促進親師互相體諒,共同營造友善的教學環境?點擊連結,一起感受教育現場最真實的兩難時刻吧!

體驗完整內容:https://jaywalk.pse.is/7vatz6

#1811期 #大學報 #專題 #教師日常 #教育 #離線權 #家長必讀 #學生

【記者林沂葳、楊凱傑、張傳儀、吳妤潔、黃詠欣報導】學生團體、教育工會及家長團體,2月在立法院為教師爭取「離線權」,主張教師下班後應有權不即時回覆訊息,以維護生活與教學品質。然而,明確的教師上下班時間,.....

第二十二屆新傳獎,由中正大學傳播學系主辦,於2025年5月24日舉辦頒獎典禮,恭喜政大新聞學系獲得兩項大獎。感謝李怡志老師指導,傳碩二姜期儒及碩一鄧芯怡從旁協助製作。▪️文化平權獎《經典動畫換上台語面貌 成台語傳播的新轉機》國立政治大學新聞...
29/05/2025

第二十二屆新傳獎,由中正大學傳播學系主辦,於2025年5月24日舉辦頒獎典禮,恭喜政大新聞學系獲得兩項大獎。感謝李怡志老師指導,傳碩二姜期儒及碩一鄧芯怡從旁協助製作。

▪️文化平權獎《經典動畫換上台語面貌 成台語傳播的新轉機》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 杜以璇、張愷文、葉蓁芸、陳婕柔、胡王子行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257098016424814&set=a.509429297858360

▪️最佳融媒體獎《經典動畫換上台語面貌 成台語傳播的新轉機》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 杜以璇、張愷文、葉蓁芸、陳婕柔、胡王子行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257096776424938&set=a.509429297858360

作品連結:

【專題記者胡王子行、杜以璇、葉蓁芸、張愷文、陳婕柔綜合報導】「安妮亞上佮意食土豆/討厭紅菜頭!」動漫中的經典台詞以台語配音重現,引起觀眾廣泛討論,在網路上也成為熱門話題。

【專題|繳不出戀愛成績單:非自願單身者的焦慮與困境】「對我來說找到一個可以廝守一生的人,是我最大的夢想,其他我怎麼樣都無所謂。」母胎單身的小K傾盡全力尋找愛情,卻一次次在關係的門外碰壁。像他一樣的「非自願單身者」,渴望親密、渴望被愛,卻在社...
16/05/2025

【專題|繳不出戀愛成績單:非自願單身者的焦慮與困境】

「對我來說找到一個可以廝守一生的人,是我最大的夢想,其他我怎麼樣都無所謂。」母胎單身的小K傾盡全力尋找愛情,卻一次次在關係的門外碰壁。像他一樣的「非自願單身者」,渴望親密、渴望被愛,卻在社會的戀愛期待下,承受難以言說的焦慮與壓力。

「Incel」描述那些想談戀愛卻無法如願的人群。試圖讓單身的孤獨不再是難以啟齒的經驗,希望社會能理解單身者的境遇。

閱讀完整報導:https://reurl.cc/5Kavmv

#1810期 #大學報 #專題 #非自願單身 #感情 #母胎單身

【記者范瑞勻、黃伊晨、李昱靜、王立昊報導】「對我來說找到一個可以廝守一生的人,是我最大的夢想,其他我怎麼樣都無所謂。」小K(化名)堅信地說,母胎單身的他渴望戀愛、努力認識新的人,卻總在一次次的嘗試中受.....

【專題|撐起體育班的國手夢:被績效燃盡熱情的專任教練】台灣體育班的專任教練扮演著多重角色,不僅是技術指導者,還是選手的心理支持和日常管理者。然而,現行的績效評量制度過度強調比賽成績和行政工作,這對教練而言是一大挑戰。過度依賴競賽成績來評估教...
12/05/2025

【專題|撐起體育班的國手夢:被績效燃盡熱情的專任教練】

台灣體育班的專任教練扮演著多重角色,不僅是技術指導者,還是選手的心理支持和日常管理者。然而,現行的績效評量制度過度強調比賽成績和行政工作,這對教練而言是一大挑戰。

過度依賴競賽成績來評估教練表現,忽視了選手的全方位發展與心理健康。同時,績效考核中行政工作的指標也讓教練不得不花大量時間處理繁重的雜物,影響了他們專注於訓練與教學的時間。這樣的制度不僅對教練不公平,也可能妨礙體育教育的長期發展。

閱讀完整報導:https://reurl.cc/W0WE2O

#1810期 #大學報 #專題 #體育班 #專任教練 #績效 #體育署 #運動部 #棒球 #羽球 #陳傑憲

【記者李香霆、林偌甯、張恩爾、洪翊程、林芷彤報導】熾熱艷陽灑落紅土球場,臺南市立崇明國民中學棒球專任教練陳峰民站在場邊,目不轉睛地注視著每一位球員。比賽進入中場休息時,他迅速將隊員圍攏,邊比劃邊拍肩,...

【專題|觀光熱下失控的交通秩序 微電車亂象充斥金門街頭】2024年9月小三通重啟以來,大量中國旅客湧入金門,微電車也成為陸客來金移動的首選。但因微電車的騎乘門檻低、法令不明,衍生違規雙載、並排騎乘、違停等交通問題。此外,部分租車業者未依法登...
12/05/2025

【專題|觀光熱下失控的交通秩序 微電車亂象充斥金門街頭】

2024年9月小三通重啟以來,大量中國旅客湧入金門,微電車也成為陸客來金移動的首選。但因微電車的騎乘門檻低、法令不明,衍生違規雙載、並排騎乘、違停等交通問題。此外,部分租車業者未依法登記,甚至私下出租自用、改裝車輛,都增加了警方和縣府執法的難度。居民抱怨微電車違停擋道、影響安全,相關管理法規與配套措施仍待完善。

閱讀完整報導:https://reurl.cc/M368Gk

#1808期 #大學報 #專題 #金門 #微型電動二輪車 #陸客 #小三通 #道路安全

【記者李香霆、林偌甯、張恩爾、洪翊程、林芷彤報導】2024年9月底,小三通恢復通航,首批陸客於10月起開始踏上金門土地觀光,截至目前為止,陸客入境人次單日最高可達1808人,其中自由行旅客近九成。金門...

【生活|母親節送禮大行動 芥菜種會牽起家庭堅韌連結】「照顧者好,家庭才會好。」適逢母親節,財團法人基督教芥菜種會近期舉辦「我的家,我的超人」母親節禮物募集活動,為感謝照顧者一整年的辛勞工作,除了提供孝親券、習得蛋糕、編織小物等溫馨好禮,芥菜...
11/05/2025

【生活|母親節送禮大行動 芥菜種會牽起家庭堅韌連結】

「照顧者好,家庭才會好。」適逢母親節,財團法人基督教芥菜種會近期舉辦「我的家,我的超人」母親節禮物募集活動,為感謝照顧者一整年的辛勞工作,除了提供孝親券、習得蛋糕、編織小物等溫馨好禮,芥菜種會更廣邀來自全台各地所服務的孩子,將願望清單以文字、照片或繪畫等方式描述,從中挑選出50位合適的個案,透過認捐的方式,在社工的協助下,親手交給每位孩子的照顧者,將溫暖與愛傳遞出去。

活動報導連結:
https://unews.nccu.edu.tw/unews/mustard-mother-donate
個案故事連結:
https://unews.nccu.edu.tw/unews/mustardseed-mothersday-love

#芥菜種會 #母親節 #認捐

【記者王振驊、廖奇典報導】每一個堅韌家庭的背後,都有一位默默撐起生活的照顧者,一雙舒適的鞋、一場夢幻的合影,都可能是他們最真實的需要。這些看似微小的願望,在這個母親節即將美夢成真,關懷與陪伴中,愛的循...

【專題|當追星成為金錢的較量  偶像產業如何驅動消費】隨著偶像產業與韓國流行音樂(K-POP)的成功,各大娛樂公司順勢推出許多服務和產品,試圖吸引粉絲持續投入。這些設計看似回應粉絲的情感需求,實則建立一套「情感消費」機制,營造出「花得越多、...
08/05/2025

【專題|當追星成為金錢的較量  偶像產業如何驅動消費】

隨著偶像產業與韓國流行音樂(K-POP)的成功,各大娛樂公司順勢推出許多服務和產品,試圖吸引粉絲持續投入。這些設計看似回應粉絲的情感需求,實則建立一套「情感消費」機制,營造出「花得越多、越被看見」的情感商品市場。

為了靠近偶像,不少粉絲甘願投入數萬甚至上百萬元,參加簽售會、巡演、購買周邊商品。然而在這場以愛為名的消費中,也隱含著壓力、比較文化。

閱讀完整報導:https://reurl.cc/W0bQL7

#1809期 #大學報 #專題 #迷文化 #情感消費 #偶像團體 #粉絲 -pop

【專題記者張博媛、王保伶、周元曦、林以晴報導】經常看演唱會的Jennie(化名),在2024年參與了偶像美國巡迴演唱會所有場次中的三分之二以上,也看了很多拼盤演唱會,總花費加起來將近新台幣100萬元。...

Address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政大大學報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政大大學報:

Shortcuts

  • Address
  • Telephone
  • Alerts
  • Contact The Business
  • Claim ownership or report listing
  • Want your business to be the top-listed Media Company?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