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書店/唐山出版社

唐山書店/唐山出版社 「我們沒有華麗的裝潢,
但我們在微暗的地下室為你張羅了學習之海。」

唐山書店/唐山出版社

地址/106019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333巷9號地下室
門市電話/02-2363-3072
Email/[email protected]
郵局劃撥帳號/05878385
戶名/唐山出版社
唐山網路書店/http://www.tsbooks.com.tw/
營業時間/
周一至周五:早上九點到晚上八點半
假日:   中午十二點到晚上八點半

  唐山書店成立於1982年,是以販售人文、社會學術類書籍為主的主題書店。主力為文學、歷史、哲學、文化研究。

  七零年代為台灣面臨時代變革的動盪時期,承載知識青年對於人文、社會科學理論範疇深入探求的強烈渴望而成立的獨立書店,在當時以出版左傾的社會主義思想書籍為主(例如:魯迅先生),例如大陸以及香港出版的簡體字出版品、《台灣社會研究季刊》以及各類學術研究論文、社會學韋伯左派的馬克斯、新左派、後現代、傅柯、女性主義、性別研究、本土研究,在過去曾經是禁書的集散地。

  此外,許多無法量產出版的學生作品,包含文字與影音作品,亦是書店寄賣的主角。

【唐山新書書訊】 書名:音樂的臺灣與臺灣當代音樂:戰後臺灣音樂創作的美學反思作者:連憲升出版社:唐山出版ISBN:978-986-307-270-6出版日期:2025.11. 15 ◎ 作者簡介 連憲升Lien Hsien-Sheng195...
13/11/2025

【唐山新書書訊】
 
書名:音樂的臺灣與臺灣當代音樂:戰後臺灣音樂創作的美學反思
作者:連憲升
出版社:唐山出版
ISBN:978-986-307-270-6
出版日期:2025.11. 15
 
◎ 作者簡介
 
連憲升Lien Hsien-Sheng
1959年生,臺北市人,自幼參加榮星兒童合唱團,由呂泉生啟蒙學習音樂。臺大法律系、師大音樂研究所畢業,師事許常惠、盧炎、張昊,並隨譚家哲學習音樂美學。1993年以教育部公費赴法國,師事Alain Weber、Jacques Castérède、平義久和Michaël Lévinas,1997年獲巴黎師範音樂院高級作曲文憑,2005年於巴黎第四(索爾邦)大學以最優異成績獲「二十世紀音樂與音樂學」博士學位。梅湘理論名著《我的音樂語言的技巧》中譯者。作曲曾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福爾摩沙作曲獎和許常惠音樂創作獎,重要作品有室內樂曲《連雨獨飲》、《難以忍受的單純》、《晨河,這潺潺的溪水…》、《秋山餘照》,合唱曲《風中的微笑》和管絃樂曲《南鯤鯓》、《遊天河》。重要著作有《音樂的現代性與抒情性──臺灣視野的當代東亞音樂》(唐山)。曾任國立屏東大學音樂學系系主任,並於擔任亞洲作曲家聯盟臺灣總會暨臺灣作曲家協會理事長期間致力於曲盟歷史的整理與國人音樂創作的推廣,出版《傳承與開創,從臺灣到亞太:亞洲作曲家聯盟口述史訪談集》。目前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開授「臺灣當代音樂作品研究」、「亞太當代音樂作品研究」等課程。
 
◎ 內容簡介
 
二戰後臺灣音樂創作的美學反思

  二次戰後,臺灣作曲界在「現代性」的追求腳步始終未嘗停歇,本書透過許常惠、盧炎、潘皇龍、曾興魁等人作品的探討追溯戰後臺灣音樂創作思潮的演變,以呈現臺灣當代音樂的發展脈絡和它在延遲中追求現代,以及現代與後現代、傳統與現代並存的特質。解嚴以後,「臺灣意識」和「本土關懷」成為不同世代臺灣作曲家共同的創作課題,本書亦透過江文也、郭芝苑、蕭泰然、金希文等人作品,探討臺灣作曲家如何於音樂中呈現「臺灣」。最後本書以「音樂科技與電子音樂的探索」和「女性作曲家的崛起」兩章略述晚近臺灣作曲界的趨勢與現象。除此之外,本書亦詳細列舉了音樂的「現代性」與「後現代性」的基本性格與風格特質,以供人文社會學界與音樂愛好者深入理解當代音樂思潮與國人音樂創作。
 
◎ 內文試閱
 
〈作者序〉
 
  本書是以二次戰後在臺灣作曲界開啟風潮,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作曲家及其作品為討論對象,其中包括從許常惠以降,曾經領導國內最主要的作曲家團體「臺灣作曲家協會暨亞洲作曲家聯盟臺灣總會」(簡稱曲協/曲盟)的作曲家,以及解嚴以來在臺灣古典音樂場域較常聽聞,深具臺灣意識與本土關懷的作曲家,包括上世紀末以來被臺灣知識界與樂壇重新探掘、討論、演奏的江文也作品。由於作者自2019至2024年擔任曲協/曲盟理事長,並自2018至2022年連續五年擔任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臺灣音樂年鑑》當代音樂(西樂與混和編制)撰稿人,除了前述作曲家的作品,本書對於近年在曲協/曲盟舉辦的音樂會發表的作品和其他展演於北中南各地的國人新作自然著墨較多。必須說明的是,本書並不是一本鉅細靡遺的音樂史著作,而是從作者的視角出發,以實際聽聞的印象與感動為依據而書寫的文字。唯一的例外是駱維道,作者並非基督長老教會信徒,但在作者於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進行期間,曾經為了若干音樂史和音樂作品的問題,赴臺南神學院向駱先生請益。後來在駱先生主編的長老教會《聖詩》裡發現駱先生將臺灣與亞洲傳統音樂以脈絡化理念編入基督教聖詩的努力,雖然這些聖詩並不是「當代音樂」,但卻是臺灣當代音樂歷史值得一書的「作品」,本書因此也將駱先生編曲、創作的聖詩納入書寫脈絡。
  本書的構思與寫作,作者首先要感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呂鈺秀教授於負責所務期間邀請筆者回母校開授「臺灣當代音樂作品研究」課程,以及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黃冠閔所長邀請筆者撰稿參與其「臺灣人文社會的價值基礎」出版計畫。後者同時也決定了本書的寫作風格:由於這原來是一本面向人文社會學界的知識叢書,本書在論及音樂作品時因此盡量避免過於專業的技術性分析,而多採取音樂美學的論述方式。全書只有在第四章為說明歐洲戰後的「現代」書寫風格,以法國作曲家布列茲作品《記譜》第一樂章為例,做了扼要的分析,希望能有助於讀者理解音列寫作的基本特質。書中譜例的引用,除了布列茲作品的出版者維也納Universal Edition,作者更要感謝師母李致慧女士、潘皇龍老師、作曲家李元貞惠予授權引用珍貴譜例。
 
◎ 目次
 
作者序
 
前 言 現代性的追求與1945年以來的臺灣當代音樂
 
第一章 延遲與選擇
一、時代背景與音樂氛圍
二、《巴黎樂誌》和許常惠的美學抉擇
三、宍戶睦郎與三善晃──許常惠在巴黎的日本友人
 
第二章 飄零與安居
一、孤獨的音樂求索者:盧炎
二、張昊的古典執著與隱逸情懷
三、從飄零到安居
 
第三章 非學院的自由創作氛圍
一、許博允:跨藝精神與多元文化關懷
二、温隆信:兼容古典、現代、流行、爵士的全方位音樂人
 
第四章 音樂的「現代性」與「後現代性」
一、「現代性」與「後現代性」的意義
二、「現代性」與「後現代性」的基本性格──以二次戰後當代音樂為例
三、當代音樂的「現代」與「後現代」風格在寫作上的基本特質
 
第五章 現代與後現代的並存
一、潘皇龍的音響意境與作曲理念
二、曾興魁:現代與後現代的並存
三、馬水龍、賴德和與錢南章
 
第六章 臺灣意識與本土關懷
一、江文也與郭芝苑
二、蕭泰然與金希文
三、脈絡化的長老教會作曲家:駱維道
四、餘論:民胞物與的「臺灣意識」
 
第七章 音樂科技與電子音樂的探索
一、交通大學電腦音樂工作室與中華民國電腦音樂學會
二、WOCMAT,趙菁文與曾毓忠
三、新生代作曲家與「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第八章 女性作曲家的崛起
一、蘇凡凌、潘世姬、應廣儀、陳士惠
二、呂文慈、蕭慶瑜、蔡淩蕙
三、李元貞、周久渝、陸橒
四、小結
 
結 語
 
參考文獻
中、日文參考文獻
西文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 突破傳統!清史研究的嶄新篇章,跨領域的深度對話! 🎉📚 新書宣傳&學術演講:見證清史研究的革新時刻! 📚清朝統治者如何維護其龐大帝國的霸權,一直是學者們深感著迷的議題。近年來,「新清史」模式更挑戰了舊有的漢化理論。而今,一本劃時代的著作...
13/11/2025

🎉 突破傳統!清史研究的嶄新篇章,跨領域的深度對話! 🎉

📚 新書宣傳&學術演講:見證清史研究的革新時刻! 📚

清朝統治者如何維護其龐大帝國的霸權,一直是學者們深感著迷的議題。近年來,「新清史」模式更挑戰了舊有的漢化理論。而今,一本劃時代的著作將為這場學術辯論注入全新維度——來自一個出乎意料的領域:藝術史!

這就是馬雅貞教授的重磅新書——《Images of War: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Qing Martial Prowess》(譯者:Elizabeth Smithrosser,NUS Press 出版)。這部創新之作將兩個看似截然不同的研究領域巧妙結合,讓明清繪畫與視覺文化,與明清軍事史進行深度對話,為我們理解清朝帝國文化霸權的建立與運作,提供了耳目一新的視角。

想知道這部作品如何顛覆傳統,開啟清史研究的新方向嗎?

🔥 11月15日(六),親臨現場,與作者面對面交流!

💬 學術演講主題
清史新視角:滿清統治的文化霸權 (New Perspectives on Qing History: Cultural Hegemony and Manchu Imperial Power)

主講人: 馬雅貞教授(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

日期/時間: 114年11月15日(六)下午 14:00 - 16:00

地點: 唐山書店(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333巷9號B1)

這不僅是一場演講,更是一次拓展學術視野的絕佳機會!無論你是歷史學者、藝術史研究者,或是對跨領域研究充滿熱情的讀者,都誠摯歡迎您的蒞臨!

🤝 合辦單位: 新加坡國立大學出版社 (NUS Press) 與 唐山書店

小提醒: 座位有限,建議提早抵達!一起來見證清史研究的嶄新里程碑吧!

【新書講座】清史新視角:滿清統治的文化霸權 New Perspectives on Qing History: Cultural Hegemony and Manchu Imperial Power主講人:馬雅貞教授(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
12/11/2025

【新書講座】

清史新視角:滿清統治的文化霸權
New Perspectives on Qing History: Cultural Hegemony and Manchu Imperial Power

主講人:馬雅貞教授(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
日期:114年11月15日(星期六)
時間:14:00 - 16:00
地點:唐山書店(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333巷9號B1)
合辦單位:新加坡國立大學出版社(NUS Press)與唐山書店

-----------

【新書訊息】

《Images of War: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Qing Martial Prowess》
Author: 馬雅貞 (Ya-chen Ma)
Translater: Elizabeth Smithrosser

An innovative interdisciplinary work that sheds new light on Manchu rule.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the Manchu rulers of Qing dynasty China maintained their hegemony over a vast empire have long fascinated scholars, with New Qing History models challenging older Sinicization models in recent years. Images of War adds a new dimension to these debates, from an unlikely source: art history. Two seemingly disparate fields of inquiry are brought together in this innovative work, which presents Ming and Qing painting and visual culture in dialogue with Ming and Qing military history, offering a fresh new way of understanding the establishment and operation of imperial Qing cultural hegemony.

喬凡尼與盧莎娜:一場婚姻訴訟,一個關於文藝復興時期階級、性別與法律的故事-  十五世紀的佛羅倫斯商業與文藝發展鼎盛、社會規範有序。然而,本應是無從交集的兩人――裁縫師之女盧莎娜與豪門家族子弟喬凡尼,怎會打破藩籬,深陷愛的誘惑?這段跨越階級的...
11/11/2025

喬凡尼與盧莎娜:一場婚姻訴訟,一個關於文藝復興時期階級、性別與法律的故事
-
  十五世紀的佛羅倫斯商業與文藝發展鼎盛、社會規範有序。然而,本應是無從交集的兩人――裁縫師之女盧莎娜與豪門家族子弟喬凡尼,怎會打破藩籬,深陷愛的誘惑?這段跨越階級的愛情,為何後來又演變成謊言、欺瞞、互相控訴的關係?一場婚姻訴訟,背後竟牽連了宗教與政治間的司法權糾紛?法庭交鋒的證人辯詞,能否為盧莎娜在男性相對優勢的社會裡爭取正義?

  本書透過一起記錄完整的訴訟案件,帶領讀者親臨法庭現場,旁觀案件的前因後果、論理是非,並探討文藝復興時期婚姻與社會風俗、階級與性別的差異、共和政府的政治和外交運作,以及教權和政權緊張的互動關係,足堪譽為微觀史學經典之作。
-
作者: 傑納•布魯克
原文作者: Gene Brucker
譯者: 羅亞琪
出版社:三民
出版日期:2023/05/10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50元(書店取書85折)
購書連結:https://tonsanbookstore.cyberbiz.co/products/9789571476247

沉埋的粵菜檔案 The Buried Archive of Cantonese American Cooking-  一封陌生電郵,一本失傳粵菜食譜,讓作者在美國踏上尋找中菜之路。  當今天大部分人認為美國中菜只是「雜碎」(Chop sue...
11/11/2025

沉埋的粵菜檔案 The Buried Archive of Cantonese American Cooking
-
  一封陌生電郵,一本失傳粵菜食譜,讓作者在美國踏上尋找中菜之路。

  當今天大部分人認為美國中菜只是「雜碎」(Chop suey)和廉價外賣店,卻原來在北美,中菜發展曾有一個小盛世。30至40年代,中國仍處於戰亂,美國卻歌舞昇平,中菜打開了當地人的一扇門。滿漢全席中的熊掌菜式,在香港幾近失傳的名菜如琵琶燕窩、鳳舞瑞群等,竟在彼岸異地,有過奇蹟般的一段燦爛日子。

  作者3年來由一本食譜帶領,橫跨美國東西岸,走遍新會、香港、紐約。從美國國家檔案館、華人博物館,以及餐廳後人的口述歷史中,拼貼出近100年前當地華人的生活狀況。
-
作者: 徐子君
出版社:字字研究所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11/07
定價:650元(書店取書85折)
購書連結:https://tonsanbookstore.cyberbiz.co/products/9789887078166

眷村觀察學:集合吧!眷村們-  《集合吧!眷村們》不只是一本專書合輯,也是「如何繼續書寫眷村?」在觀點和態度上的宣示。延續《眷村觀察學》一貫的立場,和讀者分享我們的觀察,也邀請讀者進行自己的觀察,期待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我們,心中都能擁有一個...
11/11/2025

眷村觀察學:集合吧!眷村們
-
  《集合吧!眷村們》不只是一本專書合輯,也是「如何繼續書寫眷村?」在觀點和態度上的宣示。延續《眷村觀察學》一貫的立場,和讀者分享我們的觀察,也邀請讀者進行自己的觀察,期待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我們,心中都能擁有一個結合自身體驗、記憶與感情的眷村形象。
-
作者: 林思駿
新功能介紹
出版社: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新功能介紹
出版日期:2025/10/01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180元(書店取書9折)
購書連結:https://tonsanbookstore.cyberbiz.co/products/9786264100748

帶著小提琴的革命家:簡吉和台灣農民運動-  此刻,我想撲向風暴的未來,  是鷗鳥就該迎風逆雨,  是江河就要湧向大海,  是怒浪必將擊向岩岸,  是岩岸就得承受分離的負載,  在這巨變流離的年代。  在這巨變流離代,  我們隔著煙波相望, ...
11/11/2025

帶著小提琴的革命家:簡吉和台灣農民運動
-
  此刻,我想撲向風暴的未來,
  是鷗鳥就該迎風逆雨,
  是江河就要湧向大海,
  是怒浪必將擊向岩岸,
  是岩岸就得承受分離的負載,
  在這巨變流離的年代。

  在這巨變流離代,
  我們隔著煙波相望,
  此岸彼岸各自奮力振翅,
  我看見你飛向人字的雁陣,
  若你回首,想必也能望見,
  我踏入默禱的人叢。

------摘錄楊渡〈風暴的未來〉

  路,越走越長;歷史,越追尋越深邃
  台灣史總混雜著悲情、淚水、傷痕、血跡的面貌,彷彿台灣人是被欺負的童養媳。然而,透過日據時期的農民運動與社會運動者的影像故事,看見台灣人曾經的憤怒與希望,反抗與行動。在他們的容顏裡,沒有悲情、沒有哀傷、沒有無力的嘆息;有的是堅定的信念、反抗的行動、農村的抗爭、無悔的入獄,以及良知的恆久堅持。在他們身上,展演出一段台灣曾有過青春的反抗,反抗的青春,卻被歷史沉埋許久……
-
作者: 楊渡, 簡明仁
出版社:南方家園
出版日期:2015/11/18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1000元(書店取書79折)
購書連結:https://tonsanbookstore.cyberbiz.co/products/9789869142328

【唐山新書書訊】 書名:客話本字音讀考:以台灣海陸客話為例作者:彭盛星出版社:唐山出版ISBN:978-986-307-271-3出版日期:2025.11.10 ◎ 作者簡介 彭盛星台灣桃園人,1953年生。台北師範專科學校(1973)、台...
10/11/2025

【唐山新書書訊】
 
書名:客話本字音讀考:以台灣海陸客話為例
作者:彭盛星
出版社:唐山出版
ISBN:978-986-307-271-3
出版日期:2025.11.10
 
◎ 作者簡介
 
彭盛星
台灣桃園人,1953年生。台北師範專科學校(1973)、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1980)、新竹教育大學台灣語言與語文研究所(2004)畢業,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1994)結業。歷任國民小學、中學教師、主任、校長37年,2010年於桃園市平鎮國民中學校長任內退休。主要研究漢語方言和客家話文字、音韻,曾經在兩岸客方言學術研討會發表過多篇學術論文,著有《台灣五華(長樂)客話研究》(2004)、《台灣長樂客語詞彙匯編》(2013)、《廣韻:反切在海陸客話的音讀》 (2023)。曾任台灣客家語文學會理事、桃園市國中本土語言輔導團召集人、桃園市新楊平社區大學客家歌謠班指導老師,現為教育部海陸腔客語詞彙編輯委員、桃園樂友國樂團團員、桃園胡琴學會會員。
 
◎ 內容簡介
 
  本書《客話本字音讀考:以台灣海陸客話為例》列舉七百多個例字,徵引中外語言、文字、訓詁、音韻、詞彙、語法等學科理論,辨析漢字字形、字音、字義的流變,對客家話的本字和音讀提出個人觀點。
  考求客家話的本字和音讀,須從漢字的字形、字音、字義三方面著手。字形方面,透過從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到楷書,知悉漢字字形變化的過程。語音方面,依據上古先秦古籍的通假字音、直音,中古《切韻》、《廣韻》、《集韻》等韻書的反切音,明瞭從古到今客家話聲韻調變化的音理;並擷取西方語言學、語音學等理論,瞭解漢語方言的音值和語音變化的規律。字義方面,仰賴前人對《詩經》、《楚辭》等古籍的註解,《說文解字》、《爾雅》、《方言》等文字、訓詁書籍的釋義,理解漢字本義、引申義、假借義之間的義理。
  本書論述內容涵蓋中外語言、文字、音韻、訓詁、詞彙、語法等諸多學科,引述許多語言學、語音學、漢藏語系語言比較等理論,為了便於作清楚的論述,採用「國際音標(IPA)」注音;非專業學習者可以透過所舉「例字」的國際音標和客語音標比對,瞭解本書論述的理論和內容。
 
◎ 內文試閱
 
〈自序〉/彭盛星
 
  近年,個人常在海陸腔客話詞彙編輯小組或客家話相關群組,與師友討論客家話詞彙的用字和音讀問題,頻繁出現找不到本字或難以確定用字音讀的情況;討論群組成員對用字、音讀各有自己的依據和看法,不易達成共識,以致造成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的現象。客家話四縣、南四縣、海陸、大埔、饒平、詔安六腔詞彙編輯召集人會議通過後公布的用字、讀音,不免出現一些與字辭典所釋字義不符的「同音借代」字,又引起諸多質疑和爭論。本書《客話本字音讀考:以台灣海陸客話為例》以個人2023年出版的《廣韻反切在海陸客話的音讀》,以及個人參與海陸腔客話詞彙編輯小組的討論用字為藍本,列舉700多個例字,徵引中外語言、文字、訓詁、音韻、詞彙、語法等學科理論,辨析漢字字形、字音、字義的流變,對客家話的本字和音讀提出個人觀點。
  客家話是漢語的八大方言之一,紀錄客家話使用的是漢字,自然有其文字和語音的依據。考求客家話的本字和讀音,必須從漢字的字形、字音、字義三方面著手,解析三者的來龍去脈和關係,方能找出比較合理、適用的答案。字形方面,要透過從甲骨文、金文、小篆、隷書到楷書一脈相承,既表音又表意的方塊漢字,知悉漢字字形變化的過程。語音方面,須依據上古先秦、兩漢古籍的通假字音、直音,到中古隋代《切韻》、宋代《廣韻》《集韻》等韻書的反切音,明瞭從上古、中古到今客家話聲、韻、調變化的音理;還要擷取西方語言學、語音學等理論,了解漢語方言的音值和語音變化的規律。字義方面,則仰賴前人對《詩經》《楚辭》《尙書》等先秦、兩漢古籍的註解,《說文解字》《爾雅》《方言》《釋名》《廣雅》等文字、訓詁書籍的釋義,理解漢字本義、引申義、假借義之間的義理。唯有通徹了解漢字字形、字音、字義的演變過程和變化理據,找出的客家話本字和音讀才具有說服力。
  本書論述內容涵蓋中外語言、文字、音韻、訓詁、詞彙、語法等諸多學科,引述許多語言學、語音學、漢藏語系語言比較等理論,為了便於作清楚的論述,採用「國際音標(IPA)」注音;非專業學習者可以透過所舉「例字」的國際音標和客語音標比對,瞭解本書論述的理論和內容。
  本書寫作時間跨越數年,個人曾經參與昔日新竹教育大學台灣語言研究所授業恩師羅肇錦客家話的群組討論,近年也持續在新竹教育大學授業恩師范文芳教授領銜的海陸腔客語詞彙編輯小組,共同討論客家話詞彙的用字和音讀。在兩位恩師的指導、解惑,以及陳秀琪、何石松、劉醇鑫、徐貴榮、賴維凱教授和詹益雲、張美容、徐建芳、陳淑美、楊世玲等老師的指點、切磋下,方能完成本書的撰寫,在此致上萬分謝意。漢語的文字和音韻知識原本就博大精深、浩瀚無垠,加上考古文獻和田野調查資料不斷湧現新的研究成果,文字、音韻和相關學科也出現一些新的理論,單憑一己之力要全面理解、論述,誠屬不易。書中所述,難免有疏漏之處,尚祈師友、方家指正。
 
節錄自〈海陸客話聲調的演變特點〉
 
  隋代《切韻》時期的漢語仍然是「平、上、去、入」四聲,大概在公元八世紀中唐時候,平、上、去、入四聲各依聲母的「清濁」形成陰、陽兩個調類。清聲母屬「陰調類」,濁聲母屬「陽調類」,以致分為陰平、陽平、陰上、陽上、陰去、陽去、陰入、陽入八個聲調。現代漢語方言的聲調都在這八個聲調或增或減,客家話作為漢語方言的一支,聲調的演變方式亦是如此。今台灣四縣客話有「陰平、陽平、陰上、陰去、陰入、陽入」六個聲調,海陸客話有「陰平、陽平、陰上、陰去、陽去、陰入、陽入」七個聲調。
  漢語的聲調系統是長期歷史發展的產物,它不僅受自身聲母、元音系統的影響而發生變化,還可能因受到其它語言或方言的聲調影響而發生變化。形成海陸客話聲調特點的原因,除了依據「聲母清濁」和客家話自身的「聲調演變特點」外,海陸客話和其它漢語方言一樣,還有同一個字讀多個聲調的現象。由於同一個字詞具有不同的詞彙意義和語法意義,因而形成周祖謨(1914-1995)所說的「別義異讀」;別義異讀的現象在漢語方言比「文白異讀」更為廣泛。
  周祖謨(1914-1995)所稱的「別義異讀」,指的是“為區別一個字的詞性或字義,改變了該字的聲母、韻母或聲調的讀法”,李榮(1920-2002)稱為「變音」,包括變聲、變韻和變調。「別義異讀」從古代漢語到現代漢語,從共同語到方言,都普遍存在,而且古今有別,南北相異。
  屬於聲調上的別義異讀或稱為「因音別義」、「音隨義轉」,周祖謨(1914-1995)謂之「四聲別義」,李如龍(1936-)稱之「異調別義」,亦即古人所謂「讀破」,今稱為「破音字」。「四聲別義」現象在各漢語方言普遍存在,有些字的不同聲調讀音在《廣韻》《集韻》的多個反切可以反映出來。
  客家話有些字的字義與《說文解字》、中古韻書的釋義相符,卻與韻書反切的聲調不符,按中古韻書的反切無法切出正確讀音,原因在於韻書失收了許多漢語方音的「反切」。遇此情況,我們不應宥於韻書的反切而不知變通,應通過形聲字「聲符」的原有聲調和各漢語方言的「四聲別義」的破音規則,找出本字並賦予正確讀音。
  漢語中古音到今海陸客話的聲調演變特點如下:
1.中古音的平、去、入聲調「,今海陸客話依《廣韻》《集韻》等韻書反切上字的聲母清濁,清聲母讀「陰類調」,濁聲母讀「陽類調」。
2.中古清聲母和濁聲母的上聲字,在今海陸客話不分陰陽,皆以「上聲」調稱之。
3.中古全濁聲母上聲字,在今海陸客話讀陰平、上聲和陽去調,三者所轄字數約等量齊觀。「「全濁上聲讀陰平」是客家話的特殊音變規則;「全濁上聲讀去聲」則趨同北方官話的音變規則,四縣客話讀陰去調,海陸客話讀陽去調。
4.中古次濁聲母上聲字,今海陸客話讀多讀陰平和上聲調。「「次濁上聲讀陰平」是客家話的特殊音變規則。
5.許多中古去聲常用字,不分清、濁聲母,今海陸客話讀成上聲調;某些字還有「白讀」讀上聲調,「文讀」讀去聲調的現象。中古去聲字在今四縣和海陸客話讀上聲的常用字數超過100 個,不應看作聲調演變的「例外」,應視為中古去聲字在上古後期「原讀上聲」的保留。
6.有些中古次濁入聲字,濁聲母原本應讀陽入調,有許多字今海陸客話卻讀為陰入調,且無規則可循,各地的客家話次方言也有如此一致性的特點。
 
◎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考求客家話本字、音韻的相關學科理論
 第二節 國際音標的輔音和元音
 第三節 國際音標與其它音標對照表
 
第二章 海陸客話的聲母
 第一節 海陸客話的聲母讀音舉例
 第二節 漢語中古音聲母的源流
 第三節 四十字母在今海陸客話的聲母類別和讀音
 第四節 海陸客話的成音節輔音聲母
 
第三章 海陸客話的韻母
 第一節 海陸客話的韻母讀音舉例
 第二節 韻攝、韻母、韻目、開合、等第釋義
 第三節 等韻圖十六韻攝和《廣韻》206韻
 
第四章 海陸客話的聲調
 第一節 海陸客話聲調的調名、調值和調性
 第二節 漢語聲調的演變過程
 第三節 海陸客話聲調的演變特點
 第四節 海陸客話的變調
 
第五章 客話本字的釋字、釋音、釋義說明
 第一節 釋字、釋音、釋義原則
 第二節 文字、音韻、訓詁文獻和專有名詞簡介
 第三節 例字詮釋
 
參考文獻

《臺灣的紋理1:自然篇——地質地景、生物演化、環境變遷極簡史冊》-  === 這片土地如何塑造了我們?我們又如何塑造了土地?===  ★ 島嶼的紋理,是萬物刻劃於大地的痕跡,揭示出時間與空間的演進 ★  ★ 從可見現象切入,層層追出島嶼環境...
04/11/2025

《臺灣的紋理1:自然篇——地質地景、生物演化、環境變遷極簡史冊》
-
  === 這片土地如何塑造了我們?我們又如何塑造了土地?===

  ★ 島嶼的紋理,是萬物刻劃於大地的痕跡,揭示出時間與空間的演進 ★
  ★ 從可見現象切入,層層追出島嶼環境的獨特性 ★
  ★ 地質地景、生物演化、環境變遷——11篇跨越時空、相互嵌合的篇章
  指出珍貴的環境價值,是一本為當今社會所整理的重要自然知識成果 ★

  大地之上,隨處可見多樣「紋理」,例如山脈、河流、岩層、海岸……是由萬物共同形塑的痕跡。當造山運動在島嶼演示出巨大的時間與空間紋理時,生物與人群往復其間,細細織綴各自殊異、動態、精微的紋理,於是我們看到臺灣地質地景的構造線、生物的演化線、環境變遷的時空線以及內在心靈的生命線。

  除了地質地形、高山河川、海洋平原,鳥類魚類、野生動物、植物森林皆在其中,雪泥鴻爪般的大赤啄木曾經飛過、櫻花鉤吻鮭於此停駐。透過嶄新的詮釋與擴充,引領重新觀看與理解未曾見過的島嶼樣貌。

  本書分4大部分,11篇章,主題豐富,篇篇有驚奇!起始從大地構造切入,一覽藏於山川大地的動態紋理,以及地形製圖中預示未來的地形紋理。接著透過鏡頭,捕捉從高山到海岸的生命演進,有鮮活古老的淡水魚、鳥類以及植物等生物演化紋理。而大地與我們生命的聯結,透過兩位導演長時間的紀錄與行走,揭露出變遷路徑,是世代人們於此刻下的生活紋理。

  國內11位各領域代表性人物執筆,彼此嵌合,有系統的介紹臺灣環境特色,可說是一本為當今社會所整理的重要自然知識成果。

  從他們所追尋的、以及如何追尋的過程,最終要指出的是島嶼的環境價值,並以此出發,交付生命萬物,織繪通往未來、充滿無限可能的紋理與故事。

  (本書與《臺灣的紋理2:人文篇》為系列作品)
-
作者: 丁宗蘇, 沈淑敏, 林宗儀, 林俊全, 柯金源, 陳文山, 曾晴賢, 楊守義, 劉瑩三, 鄧文斌, 簡龍祥
出版社:野人
出版日期:2025/05/21
語言:繁體中文
購書連結:https://tonsanbookstore.cyberbiz.co/products/9786267716380

戰爭與記憶的課堂(2冊套書)上一堂「慰安婦」的課+沖繩戰的孩子們-二戰結束80週年,最該上的兩堂歷史課慰安婦和沖繩戰──一次看懂東亞史的核心議題! 《上一堂「慰安婦」的課:一位日本中學教師的戰鬥紀實》戰後80年,當台灣的「慰安婦」全數離世,...
04/11/2025

戰爭與記憶的課堂(2冊套書)上一堂「慰安婦」的課+沖繩戰的孩子們
-
二戰結束80週年,最該上的兩堂歷史課
慰安婦和沖繩戰──一次看懂東亞史的核心議題!


《上一堂「慰安婦」的課:一位日本中學教師的戰鬥紀實》

戰後80年,當台灣的「慰安婦」全數離世,
該如何向下一代傳承戰爭記憶?

來自日本第一線的教學現場──
一位不畏右翼攻擊的中學教師,
逾20年教授「慰安婦」議題的戰鬥紀錄!


  1990年代,亞洲各國倖存的「慰安婦」陸續現身,揭開深藏多年的二戰傷痕。此後,日本有七家出版社在中學歷史教科書中載入了「慰安婦」的敘述。然而,隨著右翼勢力對教科書出版社的攻擊和施壓,至今僅剩兩家教科書仍保留這段歷史,而在課堂上教導這個議題的教師也寥寥無幾。

  本書的作者平井美津子是一個例外。她是大阪一所公立中學的社會科老師,曾親赴韓國訪問年邁的「慰安婦」、到沖繩聽取「姬百合學徒隊」倖存者的證言,並將這些歷史化為教材,與學生共同思索戰爭的真相與記憶的責任。二十多年來,她挺住右翼政客的抹黑與校方要求「不准教」的壓力,持續地教授「慰安婦」議題。

  當台灣的「慰安婦」已全數離世,如何讓下一代理解戰爭與性暴力的關聯?如何讓加害與受害的歷史不再沉默?如何喚起學生對歷史議題的興趣,鼓勵他們自主思考和辯證?本書作者以懇切反思的筆調,豐富扎實的課堂經驗,寫下自己與學生教學相長的心路歷程,提供給所有關注「慰安婦」議題的人們,一份寶貴的實踐紀錄。

《沖繩戰的孩子們:太平洋戰爭下少年少女成為士兵之路》

「當孩子們走上戰場,會是怎樣的情況?」
沖繩在地文史專家透過證言與文獻,
揭開沖繩戰役中最黑暗、最不忍直視的一頁,
看見沖繩人民難以忘卻的傷痛,及對和平的堅持。

  1945年的沖繩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區中最慘烈的戰役,美軍登陸沖繩後短短三個月間,奪走了20萬人的性命,其中逾12萬為沖繩縣民。在日本政府的強制動員下,沖繩未滿18歲的少年少女們紛紛被送上前線,協助日軍作戰、照顧傷患,甚至被賦予了護送天皇照片「御真影」到安全地點的機密任務。

  在被稱之為「鐵之暴風」的無情炮火中,有的孩子轉瞬犧牲,有的孩子背上了炸彈後就一去不回,有的孩子搭乘的疏散船遭到擊沉,有的孩子被日軍強迫「集體自盡」,而有的則在逃難中見證父母親友的死亡,成了戰爭孤兒……。

  本書從沖繩民眾的角度出發,透過第一手的口述證言和大量文獻,書寫美軍和日軍的激烈交戰之外,屬於沖繩平民──特別是沖繩18歲以下的孩童所經歷的沖繩戰。作者川滿彰從琉球王國遭到日本吞併談起,進而談到日本政府對沖繩孩童施行同化教育和皇民化教育,乃至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沖繩的少年少女們被徵召為士兵及護士、加入學徒隊,走上戰場的恐怖經歷,書中都有寫實而細緻的描寫。

  沖繩戰是沖繩人不曾淡忘的歷史記憶,經由本書,我們不但可以深入了解沖繩的過去,也可以進一步體認沖繩人對戰爭的警醒和反思。
-
系列名:黑盒子
出版社:黑體
作者:平井美津子; 川滿彰
譯者:黃昱翔
出版日:2025/09/10
購書連結:https://tonsanbookstore.cyberbiz.co/products/8667106522229

《情婦史(下卷):從納粹德國、革命中的古巴,到六○年代情婦的故事》-  情婦,是被包養的女人?  等待成為人妻的女子?  還是,女性解放獨立自主?  她被人看作「受包養的女人」,她是「情婦」以及「第三者」,現在則被媒體稱為「小三」。她出現在...
04/11/2025

《情婦史(下卷):從納粹德國、革命中的古巴,到六○年代情婦的故事》
-
  情婦,是被包養的女人?
  等待成為人妻的女子?
  還是,女性解放獨立自主?

  她被人看作「受包養的女人」,她是「情婦」以及「第三者」,現在則被媒體稱為「小三」。她出現在文學小說裡,也出現在報章媒體的八卦報導中,她更是你我身邊、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物。然而,她究竟是誰?龐畢度夫人、瑪麗蓮夢露、慈禧太后、簡愛,還有卡蜜拉與呂文斯基,有何共通之處?為何女性會成為情婦?讓自己的戀情成為必須保守的祕密,這樣的人生是什麼模樣?情婦是否只是個等待成為妻子的女人?情婦如何定義了父權社會,又成為女性解放、獨立自主的意涵?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與不同的社會文化下,這些被稱作「情婦」的女人又有什麼不同的命運?

  橫跨四千年、七十位情婦的故事/一幅最詳盡的世界名人風流情史
  一份最具八卦色彩的社會研究報告/一本專為情婦翻案的歷史鉅著

  在《情婦史》裡,作者精闢闡釋了歷史中最惡名昭彰、也最富吸引力的女性,同時也挑戰了不合人性的法規制度與虛偽不堪的道德傳統。對於這些或因緣際會、或遭受脅迫,又或是出於自願而擔任這個複雜角色的女性們,本書勾勒出她們詳盡的輪廓──從納粹德國、革命中的古巴,到六○年代黑幫與政客情婦的故事。本書帶來各式各樣關於情慾的歷史,為受歷史壓迫而名不見經傳的情婦著傳立說,也為不同社會底下的情婦文化帶來獨到的見解與批評。作者試圖探討,在各個時代與各式各樣的文化當中,情婦究竟是什麼?情婦與其情人感情關係的本質,如何反映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與角色?情婦如何影響婚姻制度?

  作者書寫筆調輕鬆愉快,以閒話家常的語氣說故事,
  這本書與其說是歷史不如說是情婦選集,讓長久處在陰影下的這些女人走入陽光。——《經濟學人》
-
作者: 伊莉莎白.阿柏特
原文作者: Elizabeth Abbott
譯者: 廖彥博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5/01/12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440元
購書連結:https://tonsanbookstore.cyberbiz.co/products/9789571361499

《情婦史(上卷):從聖經、中國後宮、歐洲皇室,到殖民者情婦的故事》-  婚姻的鎖鏈太過沉重,所以通常需要兩個人才扛得動,有時候則要三個人。——法國作家  大仲馬  情婦,如何扭轉近代中國的命運  開創歐洲豐富的文化資產  並登上國際政治的舞...
03/11/2025

《情婦史(上卷):從聖經、中國後宮、歐洲皇室,到殖民者情婦的故事》
-
  婚姻的鎖鏈太過沉重,所以通常需要兩個人才扛得動,有時候則要三個人。——法國作家 大仲馬

  情婦,如何扭轉近代中國的命運
  開創歐洲豐富的文化資產
  並登上國際政治的舞台?

  她被人看作「受包養的女人」,她是「情婦」以及「第三者」,現在則被媒體稱為「小三」。她出現在文學小說裡,也出現在報章媒體的八卦報導中,她更是你我身邊、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物。然而,她究竟是誰?龐畢度夫人、瑪麗蓮夢露、慈禧太后、簡愛,還有卡蜜拉與呂文斯基,有何共通之處?為何女性會成為情婦?讓自己的戀情成為必須保守的祕密,這樣的人生是什麼模樣?情婦是否只是個等待成為妻子的女人?情婦如何定義了父權社會,又成為女性解放、獨立自主的意涵?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與不同的社會文化下,這些被稱作「情婦」的女人又有什麼不同的命運?

  橫跨四千年、七十位情婦的故事/一幅最詳盡的世界名人風流情史
  一份最具八卦色彩的社會研究報告/一本專為情婦翻案的歷史鉅著

  在《情婦史》裡,作者精闢闡釋了歷史中最惡名昭彰、也最富吸引力的女性,同時也挑戰了不合人性的法規制度與虛偽不堪的道德傳統。對於這些或因緣際會、或遭受脅迫,又或出於自願而擔任這個複雜角色的女性們,本書勾勒出她們詳盡的輪廓——從《聖經》裡的女人、中國的後宮側室、歐洲的皇家情婦,到天主教廷禁慾下的偷情與殖民征服者的跨種族戀情,本書帶來各式各樣關於情慾的歷史,為受歷史壓迫而名不見經傳的情婦著傳立說,也為不同社會底下的情婦文化帶來獨到的見解與批評。作者試圖探討,在各個時代與各式各樣的文化當中,情婦究竟是什麼?情婦與其情人感情關係的本質,如何反映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與角色?情婦如何影響婚姻制度?

  作者書寫筆調輕鬆愉快,以閒話家常的語氣說故事,
  這本書與其說是歷史不如說是情婦選集,讓長久處在陰影下的這些女人走入陽光。——《經濟學人》
-
作者: 伊莉莎白‧阿柏特
原文作者: Elizabeth Abbott
譯者: 廖彥博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5/01/12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440元
購書連結: https://tonsanbookstore.cyberbiz.co/products/9789571361598

Address

臺北市羅斯福路三段333巷9號地下室,TONSAN PUBLICATIONS INC. B1, No. 9, Lane 333, Rd. Roosevelt, Da'an Dist. , Taipei City, Taiwan (ROC)
Taipei
106

Opening Hours

Monday 10:00 - 20:30
Tuesday 10:00 - 20:30
Wednesday 10:00 - 20:30
Thursday 10:00 - 20:30
Friday 10:00 - 20:30
Saturday 12:00 - 20:30
Sunday 12:00 - 20:30

Telephone

+886223633072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唐山書店/唐山出版社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唐山書店/唐山出版社:

Share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