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展文化(繪本故事.孩子的故事)

薪展文化(繪本故事.孩子的故事) 薪展文化是一家以出版兒童繪本為主的小型出版社。我們的標誌是一棵生命之樹。豐厚的葉片長滿樹頭,宛如盛開的花朵。藉由一本本好書,陪伴孩子們成長,成為一棵豐實之樹,這是我們想要做的事。

【《你想要當什麼呢?》:文字與圖像的變身之舞】​​這本可愛又輕快的繪本,很適合在美術或語文課上使用,引導孩子創造「自己想成為的角色」,再接力編出專屬的故事。有家長分享孩子讀這本書時,會邊翻邊回答自己的想法,甚至忍不住自己編起故事來。​對於繪...
13/08/2025

【《你想要當什麼呢?》:文字與圖像的變身之舞】


這本可愛又輕快的繪本,很適合在美術或語文課上使用,引導孩子創造「自己想成為的角色」,再接力編出專屬的故事。有家長分享孩子讀這本書時,會邊翻邊回答自己的想法,甚至忍不住自己編起故事來。

對於繪本,文與圖就像雙聲部,彼此共鳴無間,才能成就優秀的作品。《你想要當什麼呢?》這本書,不論是文或圖都有許多令人意外的驚喜。

首先,是文的部分。這部作品的文字雖簡單,卻有許多巧思:
*書裡重複的「提問—回答」節奏,和孩子自問自答的遊戲方式不謀而合,讓他們自*橫式開本、上下跨頁的設計,讓圖像視野更開闊;每一頁只有短短一句或兩三句的文字,大量留白讓圖像成為主角,也給了孩子更多想像的空間。
*緩慢、帶著韻律的文字,很適合親子共讀時互動朗讀。
*重複的「提問—回答」就像是遊戲規則,孩子的想像力自然而然的便湧出來,不自覺的編起故事。

然後,就是圖畫了。畫面裡,藏著許多小祕密,等著孩子去發現:
*色彩:帕皮妮用壓克力、墨水、拼貼與粉彩混合創作,用色搶眼、出人意料,打破真實世界裡,我們印象中的顏色——深藍的魚、土黃的巨嘴鳥、近乎白色的變色龍。這些鮮明、大膽的用色,讓孩子的想像力從原本的世界裡跳脫出來。
*變身:魚長出腳、鱷魚帶著翅膀等變身過程的奇幻模樣,充滿驚喜,也啟發孩子的想像力與創造力,去構想屬於自己的「融合生物」。
*文圖雙重奏:帕皮妮運用的色彩與畫風,使畫面充滿詩意;置放在不規則長條狀上的文字,像河流般在頁面上流淌,而上下頁的對照設計,讓變身的過程一目瞭然。
*隱藏的線索:每次提問時,問題的左下或右下方會出現一張小圖,悄悄透露下一頁的答案;翻過去,一樣可以看到一張小圖,那是前一個角色原本的身影。這些小小的細節,不只是裝飾,更是觀察力的遊樂場。

《你想要當什麼呢?》不只是一本書,而是一場能讓孩子自由自在的想想又有趣的旅程——在比較與羨慕的遊戲中,慢慢學會欣賞自己,並學習別人的優點,讓自己成為自己更喜歡的那個「我」。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04597?sloc=main

【《你想要當什麼呢?》:不是丟掉原來的自己,成為別人】​​在我們出版的繪本裡,除了之前介紹過、關於孩子追尋「存在」與「生命」意義的《我一直都在你身邊》之外,這本《你想要當什麼呢?》是關於孩子探索「自我認同」與「自我接納」的故事,同樣充滿想像...
11/08/2025

【《你想要當什麼呢?》:不是丟掉原來的自己,成為別人】


在我們出版的繪本裡,除了之前介紹過、關於孩子追尋「存在」與「生命」意義的《我一直都在你身邊》之外,這本《你想要當什麼呢?》是關於孩子探索「自我認同」與「自我接納」的故事,同樣充滿想像力,也帶著輕輕的哲思。

它是義大利插畫家兼作家的阿里安娜.帕皮妮(Arianna Papini)的作品,已被翻譯成多國版本,是一本能讓孩子邊玩邊想的遊戲繪本。

「我是誰?」
「我喜歡自己嗎?」

故事從一句簡單的提問開始:「你想要當什麼呢?」
然後,問題像接力棒一樣,在不同角色間傳遞:
小女孩想成為魚;魚想成為貓頭鷹;貓頭鷹又想成為……

在這場一人分飾多角的「變身」遊戲中,小女孩隨著幻想不斷變化身分。角色一個接著一個轉換,最後,問題又回到起點。

我們都可以盡情的做夢,想像成為別人或別的動物,但是在幻想之外,或許會發現——無論成為誰,都有不足的地方。

那麼,不如就做自己。也就是不是丟掉原來的自己,去成為別人,而是從別人身上學習自己喜歡的特質,把它融進自己的生命裡。那樣的自己,依然是我,但將會更完整、更自在,也更快樂。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04597?sloc=main

【《我一直都在你身邊》:孩子尋找「自我存在」與「生命意義」的奇妙想像】​​「媽咪,為什麼我會是你的孩子?」「媽咪,我來當你的孩子之前,我在哪裡?」「媽咪,你和爸比一起去玩的時候,為什麼沒有我?」​你家的孩子,也曾這樣問過你嗎?這些看似童言童...
05/08/2025

【《我一直都在你身邊》:孩子尋找「自我存在」與「生命意義」的奇妙想像】


「媽咪,為什麼我會是你的孩子?」
「媽咪,我來當你的孩子之前,我在哪裡?」
「媽咪,你和爸比一起去玩的時候,為什麼沒有我?」

你家的孩子,也曾這樣問過你嗎?這些看似童言童語的提問,其實是對「存在」與「生命」的追尋——我從哪裡來?我為什麼在這裡?那是孩子開始想了解「我是誰」的起點,開始探索自己存在的意義。

當你看著《我一直都在你身邊》這本書的封面時,會不由得被那柔和的色彩、細緻的線條,以及畫面中散發的輕盈與喜悅吸引,心裡也會有一種隱隱的感動悄悄升起。

故事由作家希絲卡・葛曼(Siska Goeminne)以簡單、溫暖的文字寫下,再由繪者黎絲克・雷蒙斯(Riske Lemmens)以粉彩色調輕輕描繪而成,文字與圖畫彼此呼應、自然融合,帶著讀者走進一個關於孩子、關於生命的想像世界。

翻開書頁,在書名頁上,我們看到主角提蒙正輕輕親吻著媽媽的肚子。媽媽的肚子裡住著一個小寶寶,是即將出生的妹妹。而正是這個新生命的到來,讓提蒙開始對「自己是怎麼來的」充滿了好奇與想像:在他還沒出生之前,他在哪裡?當媽媽還是小孩的時候,他就已經在了嗎?

於是,在與媽媽對話之後,提蒙展開了他的探索自我之旅:
「我那時候在哪裡?」
「那時候還沒有你呀,提蒙。」媽媽笑著說。
「不可能!不是這樣的!我一直都在你身邊!」

提蒙有點生氣,他很篤定自己一直都在!他相信,在媽媽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他就已經在她身邊了!他又想,認為自己以前可能是住在月亮上,就跟冰淇淋一樣白,所以沒人知道。為了證明自己一直都在——就在媽媽身邊,提蒙展開了一場追尋媽媽的成長過程之旅。

他開始認真思考,也開始了一段「尋找證據」的冒險旅程。他走到媽媽小時候住過的老房子,想找到曾經一起住過的痕跡。他的腦海裡冒出各種可能的答案:

*會不會,在媽媽還小的時候,他是大人,只是現在顛倒過來,媽媽長大,他變成小孩?
*還是,他以前像一隻快樂的蝌蚪,一直躲在媽媽的肚子裡?
*或者,他是魚缸裡那條游得最快、長得最美麗、最會吐泡泡的小魚?
*他甚至可能一直住在媽媽老家頂樓,只是他太會玩躲貓貓,媽媽才沒看到他。

這些可愛又帶點哲理的想像,最後引領提蒙找到他心中那個屬於自己的答案。

這是一個孩子想要知道「我從哪裡來」的追尋,也是一場找到「我在這裡」,內心獲得安定的旅程。《我一直都在你身邊》是一本充滿孩子想像力的哲學繪本,帶著孩子和大人們靜靜的走進這個探索生命與自我的故事,也是一份獻給新生命的美好禮物。


Momo:https://reurl.cc/RkzR3G

【8/16,《學校裡的愛心樹》】​​📖宗博兒童館 故事人劇場第二季|想像植物園🔹8月主題|種下愛的植物​貝德羅就讀的學校裡有一棵神奇的小樹——只要有人關心它,它就會慢慢茁壯成長!他邀請大家一起照顧小樹,最後就連老師也加入他們的行列。有一天,...
05/08/2025

【8/16,《學校裡的愛心樹》】


📖宗博兒童館 故事人劇場第二季|想像植物園
🔹8月主題|種下愛的植物

貝德羅就讀的學校裡有一棵神奇的小樹——只要有人關心它,它就會慢慢茁壯成長!他邀請大家一起照顧小樹,最後就連老師也加入他們的行列。有一天,他們竟在樹上發現了一個神奇的東西……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6u6kZsYMj/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77614?sloc=main
Momo:https://reurl.cc/9nVQyO

【📖故事人劇場第二季|想像植物園】8月份活動報名

8月份故事人劇場開放報名囉!一起在繪本與創作中開啟植物的魔法世界!
⭐限額15組,立即報名:https://reurl.cc/A3OQaj

📌 活動亮點
本季創作主題圍繞「植物」,有平面繪畫、也有立體作品,還會用到真實植物素材!不只是畫畫,大人小孩都可以一起動手玩~

🔹8月主題|種下愛的植物

📖 8/2《芭芭的花園》
小男孩描述自己每天去拜訪芭芭(外婆),跟著芭芭一起享用由花園提供的食物,並幫她照料蒼翠茂盛的花園,體會陪伴與愛的深意。當芭芭逐漸年邁後,男孩也學著如何照顧摯愛的芭芭。

📖 8/16《學校裡的愛心樹》
貝德羅就讀的學校裡有一棵神奇的小樹——只要有人關心它,它就會慢慢茁壯成長!他邀請大家一起照顧小樹,最後就連老師也加入他們的行列。有一天,他們竟在樹上發現了一個神奇的東西……

📅 活動時間|每月第一、三週六 14:00-15:30
👪 參加對象|兒童、青少年與親子家庭
🎟️ 參加方式|憑「常設展」、「一票通」門票,或持有「和諧卡」即可參加,不額外收費
📍 活動地點|世界宗教博物館(宗博兒童館)
📞 洽詢專線|02-8231-6118 #8303 教育研發組 曾小姐

#世界宗教博物館 #宗博兒童館 #生命教育 #環境教育 #自我成長 #親子活動

【《學校裡的愛心樹》:用圖畫訴說人與自然之間的愛】​​安東尼奧‧桑多瓦爾(Antonio Sandoval)是西班牙知名的鳥類學家,同時也是一位長年耕耘於自然書寫與生態教育的推廣者。「讓孩子與一般人愛上自然」,這是他致力於實踐愛地球的一個方...
03/08/2025

【《學校裡的愛心樹》:用圖畫訴說人與自然之間的愛】


安東尼奧‧桑多瓦爾(Antonio Sandoval)是西班牙知名的鳥類學家,同時也是一位長年耕耘於自然書寫與生態教育的推廣者。「讓孩子與一般人愛上自然」,這是他致力於實踐愛地球的一個方式。

為了推廣生態教育,把地球永續的重要性傳遞出去,桑多瓦爾長期為西班牙極具影響力的日報《La Voz de Galicia》與其他雜誌撰稿,分享如何觀察鳥類的知識和故事,也經常走進學校與社區,帶領更多人重新認識並親近大自然。這份對自然的關愛,催生了他的首部繪本創作——《學校裡的愛心樹》,讓孩子們看見人與自然之間那條相互依賴的連結——那份來自於「愛」的連結。

書中插畫色彩繽紛而明亮,構築出一個充滿童趣與生命力的世界。從灰暗的校園操場,到綠意盎然、生氣勃勃的轉變,每一幅畫面都流動著成長與希望。孩子們與小樹的互動,溫柔、純真,就連畫中出現的貓咪、狗兒、鞦韆與鳥屋,也悄悄的在故事裡增添溫暖的氛圍。畫中,天氣變化、人物進出、小樹變大樹以及枝繁葉茂等細節,呈現了時光的流轉,讓讀者能自然的感受到孩子們與樹的成長,一切美好的改變,正默默發生著。

這些生動的圖畫,出自西班牙插畫大師艾米里歐‧烏貝魯阿格(Emilio Urberuaga)之手。自1980年代起,他便致力於兒童繪本創作,至今出版作品已超過一百本。2011年,他榮獲西班牙國家插畫獎,也是目前唯一一位作品獲得日本東京千尋美術館(Chihiro Art Museum)典藏的西班牙插畫家。千尋美術館是一家以收藏、展出世界各地優秀兒童繪本插畫原作為主的美術館,對作品的選擇標準非常高,這也讓烏貝魯阿格的作品備受國際肯定。

因為關懷,生命重新被看見;因為去做,一切開始改變、成長。濤濤海洋、潺潺流水、片片青山、千變天空、蟲鳴鳥叫、繁花綠葉,我們享受著自然中的一切,也需要不斷努力的去愛護它們,守護它們。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77614?sloc=main
Momo:https://reurl.cc/9nVQyO

【《學校裡的愛心樹》:因愛而成為改變的力量】​​小主人翁貝德羅每次下課去玩耍時,都會經過操場角落裡那棵細小、葉枯的小樹。有一次,他忍不住伸出手輕輕碰了碰樹幹,沒想到,原本毫無生氣的小樹竟然冒出了一片新葉。這像施了魔法般的奇蹟,讓貝德羅驚喜萬...
01/08/2025

【《學校裡的愛心樹》:因愛而成為改變的力量】


小主人翁貝德羅每次下課去玩耍時,都會經過操場角落裡那棵細小、葉枯的小樹。有一次,他忍不住伸出手輕輕碰了碰樹幹,沒想到,原本毫無生氣的小樹竟然冒出了一片新葉。這像施了魔法般的奇蹟,讓貝德羅驚喜萬分!

起初,老師擔心這棵柔弱的小樹禁不起一點傷害而勸阻他的舉動,但貝德羅仍堅持用「愛」澆灌它。慢慢的,這份溫柔感染了班上的同學與老師,大家也一起投入照護的行列。小樹長得又高又茂盛,甚至結出一顆種子。於是,孩子們便將這顆種子轉送給了另一所沒有樹的學校。

「種子發芽了,新的小樹開始生長。」

這部優美繪本以自然與環境為主題,用最簡單的故事傳遞最深的情感。它讓孩子們明白,人與自然的關係原來是那樣的親近,從來不是對立,而是一種深刻的連結,無法分離。

貝德羅與那棵小樹的互動,就像是一場溫柔的對話,也像一個孩子對世界展現了最單純的愛。從一個人的行動出發,牽動了同學、老師,甚至另一所學校,一點一滴的擴散出共鳴與力量。從一棵將枯的小樹,到結出新生命的種子,再到另一處土壤落地生根,作者安東尼奧・桑多瓦爾(Antonio Sandoval)為這個故事留下了一個充滿希望與生命力的結尾。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77614?sloc=main
Momo:https://reurl.cc/9nVQyO

【《野狼叔叔生氣了》:用畫筆敍述的幽默與驚喜】​​細細的讀著《野狼叔叔生氣了》的畫面,總能發現許多隱藏在裡頭的彩蛋。有孩子開心的說:「我喜歡那個上面蓋著房子的鍋子!」也有大人笑著說:「我彷彿看見童年時做錯事、躲在黑暗角落裡的自己。」​羅傑....
26/07/2025

【《野狼叔叔生氣了》:用畫筆敍述的幽默與驚喜】


細細的讀著《野狼叔叔生氣了》的畫面,總能發現許多隱藏在裡頭的彩蛋。有孩子開心的說:「我喜歡那個上面蓋著房子的鍋子!」也有大人笑著說:「我彷彿看見童年時做錯事、躲在黑暗角落裡的自己。」

羅傑.烏勒莫斯的插畫表現功力一如既往的強而有力,構圖充滿創意,筆觸生動。在他的畫筆下,《野狼叔叔生氣了》這本帶有警示意味的寓言繪本,變得幽默又富趣味,既不說教,又能激發讀者共鳴。

首先吸引目光的,是書封上的兩個主角:卡梅拉與野狼叔叔。卡梅拉的一頭紅髮醒目搶眼,馬上抓住讀者的目光;而那個野狼造型、有點像烤盤的平底鍋,則讓人忍不住想做一個超大尺寸的野狼雞蛋糕。僅僅是封面,已經展現出圖像語言的巧思與趣味。

翻開書頁,色彩飽和舒服,畫面細節豐富卻層次分明,幾乎每一幅畫都隱藏著等待讀者來發現祕密的線索。像是故事裡,卡梅拉和野狼叔叔之間的聯繫,來自一只平底鍋——烏勒莫斯巧妙的把這只鍋子畫成森林的土地,鍋柄變成一條小徑。畫中風景不再是尋常的自然,而是線索與暗示的一部分,讓讀者很自然的意識到:這只鍋子不是配角,而是關鍵。

還有卡梅拉那一頭紅髮,就像炸得酥脆的甜餅,在不同的畫面中跳來跳去,滿是活力與誘惑;而當她欺騙野狼叔叔時,發怒的野狼叔叔身體怒張、掀破屋頂,幾乎占據整個跨頁,讓人忍不住緊張起來:卡梅拉這下真的闖下大禍了……

「既害怕又想看」,烏勒莫斯沒有把故事美化或卡通化,而是保留了原有童話中那份魔幻與未知的魅力,緊緊抓住孩子的心:你知道事情可能不妙,但就是無法移開眼睛。

對孩子來說,圖畫是敍述故事的另一種聲音,也是最直接的語言。這些與故事文字搭配的圖像,不是無用的裝飾,也不是單純為了讓畫變得好看,而是故事本身的一部分——它們牽引著讀者,往下一頁走,像是在說:「還沒結束喔,注意看清楚了!」

是的,的確是還沒有結束:

* 卡梅拉頭上怎麼會冒出馬桶和水箱?
* 野狼叔叔無所不在。牠在哪裡呢?
* 卡梅拉那一頭紅髮比《長髮公主》的頭髮還長?
* 卡梅拉做壞事時,野狼叔叔竟然也在場?

這些圖像密碼就像一場視覺尋寶遊戲,不只讓孩子愛不釋手,大人也會樂在其中。


Momo: https://reurl.cc/axn7bl

【《野狼叔叔生氣了》:說謊的後果】​​「誠實」和「說謊」這兩個意義相反的詞,都和「說話」有關。​前幾天我們分享了《說真話的卡羅素》這本書,談的是如何在誠實與體貼之間學會拿捏。這次要介紹的《野狼叔叔生氣了》,則從另一個角度出發:說謊時,後果會...
24/07/2025

【《野狼叔叔生氣了》:說謊的後果】


「誠實」和「說謊」這兩個意義相反的詞,都和「說話」有關。

前幾天我們分享了《說真話的卡羅素》這本書,談的是如何在誠實與體貼之間學會拿捏。這次要介紹的《野狼叔叔生氣了》,則從另一個角度出發:說謊時,後果會是什麼?

《野狼叔叔生氣了》這個故事來自義大利北部的古老民間童話,由擅長改編傳統故事的西班牙作家蘇斯.巴勒史特羅斯改寫,並由知名插畫家羅傑.烏勒莫斯以極富想像力的畫風呈現。兩位創作者攜手完成一本充滿張力與驚喜的繪本,為孩子呈現一個有點可怕、卻真實得讓人難以忘記的童話寓言。

故事中的小女孩卡梅拉,為了滿足對甜食的渴望,說了一個謊。隨著故事的發展,錯上加錯,一個謊又一個謊,她想騙過野狼叔叔,逃過責任,卻沒想到化身成人、等待說謊的小孩出現的野狼叔叔,可不是那麼容易被糊弄的,而且正一步步靠近她的家……

這個故事沒有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尾。它保留了民間童話原有的驚悚感與懸疑性。當夜幕低垂,從卡梅拉家的屋頂、煙囪、廚房、走廊,直到那令人屏息的腳步聲停在卡梅拉的房門口……故事的氣氛隨之凝結,而最後的結局也將讓孩子對「後果」有了深刻印象。

插圖部分,烏勒莫斯的畫筆生動,充滿創意與細節巧思。他用一幅幅有層次的畫面,邀請孩子張大眼睛觀察、想像。例如:卡梅拉向野狼叔叔借鍋子時,畫面中暗藏著線索,讀者能預先在看不見狼叔叔的圖畫裡,看出狼叔叔現身時的服裝和牠在屋內的位置。這些細節,不只是裝飾,而是讓閱讀變得更加豐富有趣的視覺遊戲。

有家長這樣說:「我女兒四歲,已經把這本書背起來了!」、「故事很有趣又有點讓人害怕,孩子聽得全神貫注。」還有父母說:「它沒有說教,卻讓孩子真正理解『做錯事是會有後果的』。」

當我真的很想要某樣東西卻無法得到時,我要以說謊、欺騙的方式來達到,或者是我願意誠實面對?如果選擇說謊,那麼,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我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孩子內心的提醒——在面對慾望與錯誤時,仍然可以自制,選擇說實話、負責任、不逃避。因為,說謊的代價,也許不是像卡梅拉那樣,但總會在心裡,留下無法平靜的聲音與惶惶不安。


* 你從圖畫上看到了什麼呢?


Momo: https://reurl.cc/axn7bl

【《種花送給你》:為喜歡的人做一件事,是什麼樣的感覺?】​​瞧見野外草地上的花之小徑,不由得想起《種花送給你》的故事中,小田鼠想要種花送給田鼠妹妹時,那份油然而生的喜悅與甜蜜。還有,當小田鼠受困於地洞,因朋友的幫助而脫困後,親自種花送給朋友...
22/07/2025

【《種花送給你》:為喜歡的人做一件事,是什麼樣的感覺?】


瞧見野外草地上的花之小徑,
不由得想起《種花送給你》的故事中,
小田鼠想要種花送給田鼠妹妹時,
那份油然而生的喜悅與甜蜜。
還有,當小田鼠受困於地洞,
因朋友的幫助而脫困後,
親自種花送給朋友,
以表達感謝的真摯心意。

當你不為回報的付出,
為喜歡的人做一件事時,
內心是否也像小田鼠一樣,
有種被點亮的喜悅,
感覺到生活中的美好呢?
*心裡有種甜蜜的溫柔。
*想著要讓對方喜歡而反覆確認細節的用心。
*即使再累也覺得值得,只因為這會讓對方開心。
*一種單純的幸福感,因為為對方做這件事,自己的內心也覺得很滿足。
*帶著一點緊張與期待,希望自己的付出能被珍惜。

小田鼠不說太多話,
而是以行動來表達牠對朋友的情感。
這份心意也許微小,
卻真摯、動人。

為喜歡的對象做一件事,
不正是一種愛的具體表現,
不管是對家人、情人、朋友或身邊的寵物。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88032?sloc=main
Momo:https://reurl.cc/QajEEZ

【《想飛》:想要飛,沒有捷徑】​​成長、努力、勇氣——《想飛》是一本由琵兒蔻.凡尼歐(Pirkko Vainio)自寫自畫的繪本,透過溫柔的圖像與簡潔的語句,引導讀者思考生命歷程中的每個重要時刻。​故事描述一隻小鳥從破殼而出,到學習展翅飛翔...
19/07/2025

【《想飛》:想要飛,沒有捷徑】


成長、努力、勇氣——《想飛》是一本由琵兒蔻.凡尼歐(Pirkko Vainio)自寫自畫的繪本,透過溫柔的圖像與簡潔的語句,引導讀者思考生命歷程中的每個重要時刻。

故事描述一隻小鳥從破殼而出,到學習展翅飛翔的過程。

牠的掙扎與嘗試,就像每個孩子面對人生中的「第一次」:第一次離開家、第一次做出自己的選擇、第一次鼓起勇氣說「我想試試看」。那些不確定與害怕、努力與堅持,其實正是成長的模樣。

有時候,孩子(甚至大人)會因為「我不如別人」而灰心,但書中的鳥兒從沒放棄學習飛翔。牠每天一次次張開翅膀練習,從一次次的失敗中,慢慢的學會了屬於自己的經驗與智慧。

書中插畫筆觸柔和、溫馨,畫面簡約,溫柔的牽引讀者的目光專注在角色與場景的互動關係中。文字雖然簡短,卻蘊含哲思,除了孩子外,大人也會被內容激勵——努力、堅持、突破困難與實踐的精神。

一步一步來,即使過程緩慢,我終將會飛。


★ 讀者分享——
*「能激勵孩子繼續努力向前」
*「提醒我要繼續努力」
*「不只送給孩子,也很適合送給大朋友」


★文字與圖像靜靜的融合——
 ●內頁之一
*「若是有人伸出了援手,要清楚確認自己不會糊裡糊塗的成了他人口中的獵物。」
(不要只是等著別人來幫你!如果碰到不懷好意的人,有的時候乞憐求援反倒會惹禍上身。)

  ●內頁之二
* 效法他人或許會有些用處,不過千萬不要在學習的過程中失去自我。
(不要只是不明就裡、人云亦云的模仿別人。)


Momo親子共讀:https://reurl.cc/RkbD3r

【很有愛的狐狸3部曲——人情溫暖,人與人之間連結的橋樑】​​人情溫暖,減少孤獨與疏離,讓我們的生活充滿愛、希望和力量。​人情溫暖,帶來關懷、支持、接納與幸福,讓我們更有力量應對生活中的挑戰。​人情溫暖,就在我們的生活中,讓我們生活的地方,變...
19/01/2025

【很有愛的狐狸3部曲——人情溫暖,人與人之間連結的橋樑】


人情溫暖,
減少孤獨與疏離,
讓我們的生活充滿愛、希望和力量。

人情溫暖,
帶來關懷、支持、接納與幸福,
讓我們更有力量應對生活中的挑戰。

人情溫暖,
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讓我們生活的地方,
變成有溫度的家園;
讓我們感受到
生活中的美好與希望。


買書去: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09097?sloc=main

Address

Taipei

Opening Hours

Monday 09:00 - 17:30
Tuesday 09:00 - 17:30
Wednesday 09:00 - 17:30
Thursday 09:00 - 17:30
Friday 09:00 - 17:30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薪展文化(繪本故事.孩子的故事)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薪展文化(繪本故事.孩子的故事):

Share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