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ic Insights & Inside Music

Music Insights & Inside Music Contact information, map and directions, contact form, opening hours, services, ratings, photos, videos and announcements from Music Insights & Inside Music, Radio Station, 東興路47號7F, Taipei.

這是台北愛樂廣播電台【Music Insights & Inside Music】的節目專頁,除了節目內容相關資訊,也歡迎聽眾的反饋和分享!

【節目資訊】
主持人:陳樹熙
無線廣播:愛樂電台 FM99.7

【節目播出時間】
2025年7月5日起,每周六
22:00~23:00 《Music Insights》
23:00~00:00 《Inside Music》

【Music Insights 】本周節目預告主題:我想不出有比《吉賽兒》更完美的芭蕾舞劇了..(俄羅斯芭蕾舞團 Ballets Russes, Part 7)✔︎安東.多林 (Sir Anton Dolin, 1904.7.27-1983...
11/11/2025

【Music Insights 】本周節目預告
主題:我想不出有比《吉賽兒》更完美的芭蕾舞劇了..
(俄羅斯芭蕾舞團 Ballets Russes, Part 7)

✔︎安東.多林 (Sir Anton Dolin, 1904.7.27-1983.11.25, 1921年加入 Ballets-Russes, 1924年升任首席舞者 )曾說:「我想不出有比《吉賽兒》更完美的芭蕾舞劇了。這部芭蕾已有將近150年的歷史,而我們至今仍會為這個故事的甜美與哀傷而落淚—這是一部關於愛與激情的激烈小說,一個無辜被背叛並誤入歧途的明亮靈魂的故事。」

1841年6月28日,芭蕾舞劇《吉賽兒》在巴黎歌劇院Salle Le Peletier首演,由Adolphe Charles Adam 作曲,Jules Henrri Vernoy de Saint-Georges與Theophile Gautier 寫作劇本,Jean Coralli與Jules Perrot編舞,由著名的浪漫派四大天后之一-Carlotta Grisi (當天是她22歲生日)飾Giselle,Lucien Petipa (26歲,Marius Petipa的哥哥)飾Albrecht,Adèle Dumilátre(1821.6.30 -1909.5.4)(20歲)飾Myrtha,M.Simon飾Hilarion,觀眾與舞評皆反應熱烈,然而1865年之後,巴黎歌劇院就沒有再演出過《吉賽兒》,法國芭蕾舞史上最完美精彩的舞劇就此從巴黎的舞台上消失。

然而,隨著Marius Petipa在1871年3月12日,正式被任命為Imperial Mariinsky Theatre的「首席芭蕾大師」,正式展開長達三十多年的「芭蕾帝國時代」,他任內前前後後將這齣與他有著淵源的芭蕾舞劇賦予4次新製作與新編舞,逐漸的將這齣法國芭蕾舞劇變成了俄國人的芭蕾。

1910年6月18日,Serge Diaghilev(1872.3.31-1929.8.19)在第二季的Ballets-Russes演出中,將《吉賽兒》帶往巴黎歌劇院,編舞由Mikhail Fokine根據原作改編,Tamara Karsavina (1885.3.9-1978.5.26)(25歲) 飾Giselle,Vaslav Nijinsky (1889/90.3.27- 1950.4.8) (21/20歲)飾Albrecht。

在這兩位當時數一數二舞者的演繹下,演出當然極為精彩,可是法國人的反應當然平平,覺得他們什麼沒看過,反正這也是我們過去的舞劇,所有的目光皆投向當年首演的《火鳥》,因為那音樂、佈景、服裝、故事…真的很東方、很異國、很異教…「超級俄國」-當然這是「供出口使用的俄國」。

這是該劇在法國消失了45年後首次復演,拯救了《吉賽兒》免於在西方消失湮沒的命運。Serge Diaghileff對於藝術界的貢獻,真的不是只在於發掘了Stravinsky而已,更重要的是,他使得芭蕾舞再度成為廣受眾人注目的表演藝術之一,也開創了許許多多作曲家日後創作芭蕾舞音樂的珍貴機會。

🎧【Music Insights】AOD 專區
https://tinyurl.com/5n7xrvp2

🎙️【節目資訊】
主持人: #陳樹熙
無線廣播:愛樂電台 FM99.7
節目播出時間:每周六,22:00~00:00
22:00~23:00 《Music Insights》
23:00~00:00 《Inside Music》

🌐【愛樂平台】線上輕鬆聽:
https://www.e-classical.com.tw/
🔔加入【LINE@愛樂電台】就是有好康:
https://reurl.cc/Oj88kr

【Music Insights 】本周節目預告主題:伊妲‧魯賓斯坦,魅力登台!(俄羅斯芭蕾舞團 (Ballets Russes) Part 6,Season 1909)✔︎獨幕芭蕾舞劇CLÉOPÂTRE《 #克麗奧佩脫拉》是Serge Di...
04/11/2025

【Music Insights 】本周節目預告
主題:伊妲‧魯賓斯坦,魅力登台!
(俄羅斯芭蕾舞團 (Ballets Russes) Part 6,Season 1909)

✔︎獨幕芭蕾舞劇CLÉOPÂTRE《 #克麗奧佩脫拉》是Serge Diaghileff年在巴黎推出的重頭戲之一,由Mikhail Fokine負責編舞與劇本編撰,以Anton Arensky稍早寫作的芭蕾舞劇《埃及之夜》的音樂為主軸,另外加上了Sergei Taneyev、Nikolay Rimsky-Korsakov、Mikhail Glinka、Modest Mussorgsky、Alexander Glazunov…等作曲家的作品,由Léon Bakst擔任舞台設計與服裝,Ida Rubinstein飾Cléopâtre,Anna Pavlova飾Ta-Hor,Mikhail Fokine飾Amun,Tamarra Karsavina與Vaslav Nijinsky飾奴隸,1909年6月2日在巴黎夏特雷劇院(Théâtre du Châtelet)盛大首演。

🎥【節目相關資訊】
An Extraordinary Perfumed Dance in the Style of the Early Ballets Russ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3vgt1lOEOA

✔︎當僕人們抬著石棺進場,輪廓深刻,帶著濃厚東方色彩、面容美貌的Ida Rubinstein彷彿如同從石棺中復活般登場,身披繡有蓮花與王室徽記、以銀線織就的十二層繃帶,緩緩解開後展現她雕像般的美麗軀體,立刻使得巴黎的觀眾為之沸騰著迷,為俄羅斯芭蕾舞團又寫下傳奇性的一章。︎然而,Ida Rubinstein那令人著迷的誘惑力與戲劇性的默劇表演,讓觀眾忘卻了她技術上存在的不足,但是也正是這些技術缺陷,使她始終無法成為無人可及的芭蕾巨星。據說,據說…她是曾經唯一令拉威爾心動的女人-不妨聽聽《波列露舞曲》,你就可以得知一二。

🎥【節目相關資訊】
"Boléro" composed by Maurice Ravel for Ida Rubinstein and choreographed by Maurice Béjart for dancer Duška Sifnios.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r/16aDv2DYtR/

✔︎在本集節目中,我們將一起聽聽讓Ida Rubinstein一夕成名的芭蕾舞樂,那帶著東方氛圍,嫵媚又曖昧的調調,將帶你重回1909的時空,感受Diaghileff超級的天才製作創意。

🎧【Music Insights】AOD 專區
https://tinyurl.com/5n7xrvp2

🎙️【節目資訊】
主持人: #陳樹熙
無線廣播:愛樂電台 FM99.7
節目播出時間:每周六,22:00~00:00
22:00~23:00 《Music Insights》
23:00~00:00 《Inside Music》

🌐【愛樂平台】線上輕鬆聽:
https://www.e-classical.com.tw/
🔔加入【LINE@愛樂電台】就是有好康:
https://reurl.cc/Oj88kr

This footage featuring Ida Rubinstein obviously draws on the perfumed exoticism of early Ballets Russes works, such as 'Scheherazade' and as such gives a sen...

主題:俄羅斯芭蕾舞團 (Ballets Russes) Part 5,Season 1909 - 跟隨《仙女們》的舞步,進入芭蕾舞的世界!✔︎俄羅斯芭蕾舞團在1909年的製作重點放在,展現俄羅斯芭蕾舞界,這四十年來累積的至高舞藝成就,在這大...
27/10/2025

主題:俄羅斯芭蕾舞團 (Ballets Russes) Part 5,Season 1909
- 跟隨《仙女們》的舞步,進入芭蕾舞的世界!

✔︎俄羅斯芭蕾舞團在1909年的製作重點放在,展現俄羅斯芭蕾舞界,這四十年來累積的至高舞藝成就,在這大前提下,Fokine編舞,於1907年2月10日聖彼得堡馬林斯基劇院的《蕭邦風》(Chopiniana)雀屏中選。在更早1908年3月8日重演時,Glazunov將多首鋼琴小品(如波蘭舞曲、夜曲、馬祖卡、塔朗泰拉與華爾滋)改編為管弦樂,沒什麼確切劇情,只是由學院派與性格舞蹈構成。在1908年4月6日的演出中(由Olga Préobrrajenska、Anna Pavlova、Tamara Karsavina與Vaslav Nijinsky演出),所有女舞者穿上浪漫時期齊膝舞裙,樂曲內容再度調整。

✔︎最終於1909年2月19日,以《蕭邦音樂上的大雙人舞》(Grand Pas sur la musique de Chopin)為名再次上演,新加曲目由Maurice Keller配器,終至形成了今天所有芭蕾愛好者都熟識的《仙女們》(Les Sylphides)。 隨著Serge Diaghileff將該作品納入巴黎演出,作品終獲定名《仙女們》(此名稱據說由Alexander Benois提出),劇情被完全刪除,成為純粹的抒情抽象芭蕾。

✔︎舞劇的背景被設定在一座月光照耀的浪漫園林。仙女們(代表永恆女性的乙太存在,包括主舞者、兩位獨舞者,以及一個全為女性組成、穿著白色浪漫芭蕾舞裙的群舞團)與一位憂鬱的詩人共舞,詩人象徵尋求理想之人。

✔︎1909年6月2日,《仙女們》在Théâtre du Châtelet做法國首演,由Michel Fokine 編舞,由Serge Taneyev、Anatol Liadov、Nicholas Tcherepnin與Igor Stravinsky根據Glazunov與Mauricez Keller的版本改編共計7首蕭邦的鋼琴曲為管弦樂,由Alexandre Benois擔任舞台與服裝設計,Anna Pavlova、Vaslav Nijinsky、Tamara Karsavina、Alexandra Baldina等一眾超凡芭蕾巨星擔綱,轟動程度自不在話下,不過不知道法國人對於俄國舞蹈團對法國浪漫時期的模擬仿作心裡頭的真正的感想為何。

✔︎這部著名的芭蕾自誕生之日起,即成為國際芭蕾團的保留曲目,是Fokine創作生涯早期的代表作,與Diaghileff的俄羅斯芭蕾舞團早期時期重疊,展現了Fokine對於歷史、民間或異國舞蹈形式進行藝術化改編的原創才華,舞蹈編排深切貼合蕭邦音樂的旋律與精神,創造出「夢境中無法觸及的詩意氛圍」,以流動的舞姿、提昇舞步以及浪漫主義群舞編排為特色,配合高度純熟的古典技術,賦予作品以現代感與個人風格。 不知道聽聽這樣的蕭邦改編,會使您有興趣去看看這芭蕾舞劇,從而進入芭蕾舞的世界嗎?

🎧【Music Insights】AOD 專區
https://tinyurl.com/5n7xrvp2

🎙️【節目資訊】
主持人: #陳樹熙
無線廣播:愛樂電台 FM99.7
節目播出時間:每周六,22:00~00:00
22:00~23:00 《Music Insights》
23:00~00:00 《Inside Music》

🌐【愛樂平台】線上輕鬆聽:
https://www.e-classical.com.tw/
🔔加入【LINE@愛樂電台】就是有好康:
https://reurl.cc/Oj88kr

【Inside Music】本周節目預告主題:海頓創新寫法的Op.33,「 #開什麼玩笑」?🎻在莫札特離開薩爾茲堡來到維也納同一年(1781),距離上一組弦樂四重奏出版的7年後時隔10年,海頓終於又寫了一組6首的弦樂四重奏交給Artaria...
21/10/2025

【Inside Music】本周節目預告
主題:海頓創新寫法的Op.33,「 #開什麼玩笑」?

🎻在莫札特離開薩爾茲堡來到維也納同一年(1781),距離上一組弦樂四重奏出版的7年後時隔10年,海頓終於又寫了一組6首的弦樂四重奏交給Artaria出版,在12月3日寫給出版商的信上,海頓說這些他以「嶄新且特別方式」寫作的曲子,將開放給贊助者捐獻贊助。

🎻或許有些人會認為這是海頓行銷自己作品的招數,然而這一組作品是海頓真正將之命名為「弦樂四重奏」的第一組作品,之前的Op.20出版時標題是SIX QUATUORS CONCERTANTS A DEUX VIOLONS VIOLA ET VIOLONCELLO (六首協奏四重奏為兩把小提琴、中提琴與大提琴),也就是說它帶有協奏曲性質,而正如所有的協奏曲類別的特性,它含有較為演奏困難的段落,並且以「主奏+伴奏」的方式構築聲部寫作,以輪流展現個別演奏者的技巧實力,這與歌德在1829年跟Carl Friedrich Zelter對話時說的:「你聽到四個理性的人在交談,你會從他們的討論中有所收穫。」大異其趣,雖然上面這段話是否可以適用於距離出版半世紀之前的Op.33不無疑問,但是海頓卻實在Op.33裡注入了新意,讓弦樂四重奏成為作曲家們趨之若騖的新市場、新戰場。

🎻讓我邀請你一起走入海頓Op.33的世界,聽我詳細為您解說海頓這些作品「嶄新且特別」之處,了解他為什麼被尊稱為「弦樂四重奏之父」。

🎧【Music Insights】AOD 專區
https://tinyurl.com/mvs4aspu

🎙️【節目資訊】
主持人: #陳樹熙
無線廣播:愛樂電台 FM99.7
節目播出時間:每周六,22:00~00:00
22:00~23:00 《Music Insights》
23:00~00:00 《Inside Music》

🌐【愛樂平台】線上輕鬆聽:
https://www.e-classical.com.tw/
🔔加入【LINE@愛樂電台】就是有好康:
https://reurl.cc/Oj88kr

【Inside Music】全新系列預告▶︎▶︎  #海頓與莫札特的弦樂四重奏◀︎◀︎🎻往往「 #弦樂四重奏」對於樂迷而言,它指的是一種演出形式,由一個兩支小提琴,加上一把中提琴以及一支大提琴構成的演奏組合所演奏的音樂;然而,實際上它不僅只...
03/10/2025

【Inside Music】全新系列預告
▶︎▶︎ #海頓與莫札特的弦樂四重奏◀︎◀︎

🎻往往「 #弦樂四重奏」對於樂迷而言,它指的是一種演出形式,由一個兩支小提琴,加上一把中提琴以及一支大提琴構成的演奏組合所演奏的音樂;然而,實際上它不僅只是一種演奏組合而已,而是一種嶄新的樂曲形式,一個新的樂種.不同於以往的是,基本上,它既不是一個主奏樂器+樂團伴奏或間奏的協奏曲,更不是由一而多、奉旨後,各別又聯合展開論述的賦格,也不是給更大場合的一群觀眾欣賞的交響曲,而是「為了真正的音樂愛好者與鑑賞家」而作,由四個份量平等的樂器所構成的「 #交談」。

🎻在這一季的13集節目中,讓我們一起尋著 #海頓 與 #莫札特 的創作軌跡,從這樂種的誕生走向成熟,最終登上莫札特藝術創作的巔峰-「 #海頓弦樂四重奏」,跟我一起走過。相信你會點頭同意,海頓在 1784年對莫札特的父親雷奧波,所說的話:「在上帝面前,作為一個誠實的人,我告訴您,您的兒子是我所認識的,或聽說過的最偉大的作曲家。」

🎻讓我們先從一切的源頭-對位法與和聲學出發,瞭解線條起伏交錯的延續性張力美感,以及聲部寫作的重要性;畢竟四方對談中,不能有個人只是一直在「DA -DA, DA-DA」做打點節奏,假如不想這麼做,那麼其他幾咖又該說什麼呢?

🎧【Music Insights】AOD 專區
https://tinyurl.com/mvs4aspu

🎙️【節目資訊】
主持人: #陳樹熙
無線廣播:愛樂電台 FM99.7
節目播出時間:每周六,22:00~00:00
22:00~23:00 《Music Insights》
23:00~00:00 《Inside Music》

🌐【愛樂平台】線上輕鬆聽:
https://www.e-classical.com.tw/
🔔加入【LINE@愛樂電台】就是有好康:
https://reurl.cc/Oj88kr

【Music Insights 】本周節目預告芭蕾舞的輝煌時代 ─ 俄羅斯芭蕾舞團 (Ballets  Russes) 所有偉大的事業,似乎都該有個特別的開頭。然而,這個轟動二十世紀初期,引領芭蕾與音樂風潮的俄羅斯芭蕾舞團,卻是要從一群在聖...
02/10/2025

【Music Insights 】本周節目預告
芭蕾舞的輝煌時代 ─ 俄羅斯芭蕾舞團 (Ballets Russes)

所有偉大的事業,似乎都該有個特別的開頭。
然而,這個轟動二十世紀初期,引領芭蕾與音樂風潮的俄羅斯芭蕾舞團,卻是要從一群在聖彼得堡May’s College唸書的同學說起,他們自認是 ,人人酷似狄更斯筆下,親切幽默天真善良的Samuel Pickwick。

Alexander Benois (1870.5.3-1960.2.9)是帶頭的核心人物,父親是知名的建築師,母親出自音樂世家,熱愛藝術與社交生活,Benois是個芭蕾迷,曾經帶著朋友們瘋狂的在一個星期內連看了6場的《睡美人》;Walter Nouvel (1871-1949)是這群人裡頭最懂音樂的人,可是個性吹毛求疵,常搞得大家難以忍受;Levoushka Rosenberg後來改從祖父的姓,改名為Leo Bakst (1866.2.8-1924.12.27),他是他們當中年紀最大且唯一具有專業技能的,在美術學院畢業以畫畫賺點錢之後,才在Benois的介紹下加入Pickwickians的陣營。

俱樂部裡的另一位成員是Alfred Nourok,他很迷E.T.A. Hoffmann的小說,連帶的使得大家跟著沾染了奇特鬼魅的浪漫氣質;Dimitrri Filosofov (1872.4.7-1940.8.4)出自典型的俄國貴族家庭,他們家的客廳成為大夥們聚會的地方,Filosofov並未積極參與其中,不過最重要的是有個表哥從靠近中亞烏拉山的縣城Perm來到聖彼得堡,這個有點土氣、長得圓滾滾、面色清新、嘴唇紅而富有感性、牙齒潔白整齊的人,正是戴亞吉列夫(Serge Diaghileff, 1872.3.31-1929.8.19)。

戴亞吉列夫想學作曲,然而被Rimsky-Korsakov勸退,他想學唱歌,可是朋友們認為他嗓音粗糙,對於繪畫方面也涉獵不深,他並不是什麼創作或展演的天才,然而他有一項能力是其他這群人所無,他對於結識藝術家以及「有用的人」有著無法滿足的胃口,最重要的是,他有將計畫付諸實現的無比能力與精力,他可說是史上第一位運用藝術家們為他創造藝術品的「專業經紀人」。

至此全員到齊,精彩無比的冒險即將展開,Ballets Russes將成為推動音樂與芭蕾連續三級跳,為藝術史留下千古佳話。

🎧【Music Insights】AOD 專區
https://tinyurl.com/59zt228t

🎙️【節目資訊】
● 主持人: #陳樹熙
● 無線廣播:愛樂電台 FM99.7
● 節目播出時間:每週六
22:00~23:00 《Music Insights》
23:00~00:00 《Inside Music》

🌐【愛樂平台】線上輕鬆聽:
https://www.e-classical.com.tw/
🔔加入【LINE@愛樂電台】就是有好康:
https://reurl.cc/Oj88kr

真的是生平第一次碰到這前所未有的狀況, 星期四(9/25)晚上去維也納歌劇院看Tosca,第一幕與第二幕之間的休息很長很長,第二幕要開始時,突然有個人( 後來才知道是歌劇院總監Bogdan Roščić)從大幕後面走了出來,跟大家說:「中場...
26/09/2025

真的是生平第一次碰到這前所未有的狀況, 星期四(9/25)晚上去維也納歌劇院看Tosca,第一幕與第二幕之間的休息很長很長,第二幕要開始時,突然有個人( 後來才知道是歌劇院總監Bogdan Roščić)從大幕後面走了出來,跟大家說:「中場休息有點長,因為我們在後台努力解決舞台機械的問題,但是仍然無法排除,所以Tosca的第二幕必須只能在大幕前面演出,當然這一定會上社群網站,不過還是請大家不要如此。謝謝。」接下來整個第二幕就在大幕前以音樂會形式加上一點走位與動作演出,大家臨機應變走位演出,幸虧Tosca有帶刀上場,殺了人之後還在大幕上擦手,不過Scarpia可尷尬了,被殺之後一動不動的躺在舞台前面,第二幕音樂悄然結束眾人退場,他只好趁空檔復活,頭也不回的走進幕裡。觀眾在這幕結束時對於歌手與樂團皆報以熱烈無比的掌聲。

第三幕開幕時,總監又走了出來,跟大家說:「經過一陣子努力,已經可以正常演出,不過不可能把第二幕當第三幕演,所以當下會演出第三幕,一切可運作,還是會有星星⋯」在觀眾哄堂大笑與熱烈的鼓掌聲中第三幕終於正常的開始。

獨特的經驗,倒是也沒看到觀眾當場或事後投訴,只有今天早上Die Presse發了一小段報導,說因為舞台故障問題,Tosca得在閉起的大幕前刺殺 Scarpia,一副見怪不怪的樣子,我覺得應該是劇院方面放出來消毒定調的。

觀眾決定了劇院的風格與水準,聽歌劇早已融入許多維也納人的生活日常,對於得再三追求節目亮點賣點的台灣音樂演出而言,這大環境實在令人羨慕。

【Music Insights 】本周節目預告 - 也談談所謂的「詮釋」,Part 3✔︎「這裡要加一個漸強?那裡要加個漸快? #你昨晚有跟貝多芬通了個電話嗎?他跟你說OK嗎?」✔︎然而,了不起的演奏家能夠將死板板白紙黑符的樂譜,翻譯成活靈...
24/09/2025

【Music Insights 】本周節目預告 - 也談談所謂的「詮釋」,Part 3
✔︎「這裡要加一個漸強?那裡要加個漸快? #你昨晚有跟貝多芬通了個電話嗎?他跟你說OK嗎?」

✔︎然而,了不起的演奏家能夠將死板板白紙黑符的樂譜,翻譯成活靈活現的樂音﹐但是另一方面,演奏家卻經常被樂譜所綁死,然而,完全照譜演奏的結果所成就所謂的「客觀」的音樂,不涉及個人好惡,與私人品味無關,這樣的演奏好嗎?

✔︎本集節目中,主持人將跟您分享一些我認為極為驚艷的了不起演奏,將一首首譜面看似簡單的曲子「化平凡為神奇」,完成「超凡入聖」的境界躍升。若這些「解讀」還不能算是「詮釋」的話,那麼在這個即將來到的「CTRL+C→CTRL+V」音樂時代,老態畢露的古典音樂又該怎麼回應呢?

✔︎雖然,只有在某音樂不為人所了解之時,才有「詮釋」的必要性與空間,但是,我還是相信在樂譜之中與在樂譜之外,仍有天籟待人尋。

🎧【Music Insights】AOD 專區
https://tinyurl.com/59zt228t

🎙️【節目資訊】
● 主持人: #陳樹熙
● 無線廣播:愛樂電台 FM99.7
● 節目播出時間:每週六
22:00~23:00 《Music Insights》
23:00~00:00 《Inside Music》

🌐【愛樂平台】線上輕鬆聽:
https://www.e-classical.com.tw/
🔔加入【LINE@愛樂電台】就是有好康:
https://reurl.cc/Oj88kr

Address

東興路47號7F
Taipei
11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Music Insights & Inside Music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