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師叔叔×純情護理教室

護理師叔叔×純情護理教室 還真的是個護理學老師,謝謝指教

我是自由的、你們也是自由的
30/09/2025

我是自由的、你們也是自由的

30/09/2025

嘉義市香湖公園一場愛麗絲夢遊仙境的
光影主題展在10/4號展開

我繞了一圈想找茶壺太太沒有找到
後來才想到,那應該是美女與野獸的🫢

半路出家的茶壺太太粉🫢

【別碰我的無菌區】在臨床實習,常見的無菌區有:1.病人身上已經消毒好的手術切口範圍2.鋪好的無菌洞巾或無菌手術單3.打開後仍維持無菌狀態的器械台3.正準備要操作導管、針具、傷口敷料表面這些地方一旦被「非無菌的手」或衣物碰到,就等於把細菌帶進...
30/09/2025

【別碰我的無菌區】

在臨床實習,常見的無菌區有:
1.病人身上已經消毒好的手術切口範圍
2.鋪好的無菌洞巾或無菌手術單
3.打開後仍維持無菌狀態的器械台
3.正準備要操作導管、針具、傷口敷料表面

這些地方一旦被「非無菌的手」或衣物碰到,
就等於把細菌帶進去了,可能帶給病人造成感染
後果輕則延長住院,重則敗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臨床護理師或醫師看到實習生(或任何人)
伸手去碰無菌區、甚至只是「靠近」
通常會立刻阻止,甚至會「很生氣」
這不是單純為了凶人⋯當然也可能🤭

而是:
1.感染風險高:
病人的安全會被威脅,這是最嚴重的禁忌。

2.操作代價大:
一旦無菌區被破壞得全部重來,包含重鋪洞巾、
換器械,增加醫療成本與時間壓力。

3.臨床壓力大:
在緊湊的醫療環境裡任何失誤都會讓團隊焦躁,
這種最基本的低級錯誤護理師自然會反應強烈。

換句話說,護理師「兇」實習生不是針對人,
而是因為一個小動作背後可能牽連的
是病人的生命安全。

要記住一句話:
不要破壞無菌是你最大的幫忙


現在是不要碰我的個資跟文件🤣

【BBC 轉貼】地下醫院、戰傷救護:台灣「韌性醫療」如何為戰爭做準備?近年隨著北京對台灣軍事活動的強化俄羅斯攻擊波蘭使館、路透社揭露俄羅斯正在跟中國合作組織侵略台灣計劃兩岸關係的不確定性增加,台灣政府自2024年起推動「韌性醫療」,旨在建立...
30/09/2025

【BBC 轉貼】地下醫院、戰傷救護:
台灣「韌性醫療」如何為戰爭做準備?

近年隨著北京對台灣軍事活動的強化
俄羅斯攻擊波蘭使館、路透社揭露俄羅斯
正在跟中國合作組織侵略台灣計劃

兩岸關係的不確定性增加,台灣政府自2024
年起推動「韌性醫療」,旨在建立能夠在包括戰爭
等重大災難發生時持續運作的醫療體系。

根據報導,目前主要措施包括:
1.戰傷救護訓練:讓消防員與急救人員能在戰爭情境下進行風險評估與救護。

2.地下醫院建設:在醫院受損或需避難時,確保醫療不中斷。

3.參考國際指引:依據世界衛生組織2025年針對烏克蘭戰爭經驗的建議作為規劃依循。

然而,在推動過程中,也出現幾項挑戰:
1.計畫規模龐大,但基層人員反映缺乏明確方向。
2.在預算與人力資源上存在困難,執行多需自行摸索。
3.跨部會之間的橫向合作不足,影響整體效能。

整體而言,韌性醫療不僅是醫療領域的課題,
也與國家安全策略密切相關。

韌性醫療和台灣政府的各項「韌性」計畫
環環相扣,但是龐大的政策也曾被指缺乏方向。

基層醫療人員表示他們在預算、人力上都
面臨困難,推動過程中多依賴自行摸索

真的災難發生時,大量急性醫療需求會
迅速湧入醫院,造成急診與住院能量的壓力。

同時,一些相對不急迫但持續存在的醫療需求,
也會佔用醫院的有限資源。

若僅依賴大型醫院承擔,
容易出現醫療量能過度集中與壅塞的情況。

因此,結合社區醫療與基層能量便顯得重要:
如果能夠結合社區醫療資源例如診所、社區醫護、企業醫護。

平時做好訓練跟資源整備、演練,災難來臨時候
由中央進行指揮調度,才能真的最大化災難時期的醫療量能

花蓮慈濟醫院風災後進駐光復災區已連續提供醫療支援至今,截至28日累計診治1224人次其中外科清創縫合手術就超過500例隨著重建展開原本以慢性病補藥為主的需求隨著藥物醫材逐漸補上開始轉為因清理環境而受傷的外科病例單日外科傷患最高已超過200人...
29/09/2025

花蓮慈濟醫院風災後進駐光復災區
已連續提供醫療支援至今,截至28日
累計診治1224人次

其中外科清創縫合手術就超過500例
隨著重建展開原本以慢性病補藥為主的需求
隨著藥物醫材逐漸補上

開始轉為因清理環境而受傷的外科病例
單日外科傷患最高已超過200人

醫療團隊不僅輪班進駐還得確保
破傷風疫苗等醫材隨時供應。

災區淤泥暗藏鐵片、玻璃與釘子,
已有民眾厚底鞋被刺穿造成出血。

也提醒前往協助清理的朋友們
幫助人之餘之餘務必保護自己
量力而為不要逞強,平安才是最重要的
祝大家一切順利、也希望花蓮人能挺過這關!

醫療團被擋事件如下9/2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下游光復鄉,各地醫療團隊趕赴當地支援。9/28 晚間:外科醫師 Carro Tsai 分享,有醫療團隊攜帶藥品、醫材赴光復鄉大同村服務,回程卻遭人以「縣府長官與警局高層正在開會」為由攔...
29/09/2025

醫療團被擋事件如下

9/2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下游光復鄉,各地醫療團隊趕赴當地支援。

9/28 晚間:外科醫師 Carro Tsai 分享,有醫療團隊攜帶藥品、醫材赴光復鄉大同村服務,回程卻遭人以「縣府長官與警局高層正在開會」為由攔阻,團隊7人受困光復高職。

該團隊來自 花蓮慈濟醫院,屬正規急救照護隊伍。
成員最後靠步行脫困,一名資深職員在網路發文求助,引發社會譁然。

最終由慈濟醫院院長致電「立委傅崐萁」後,
醫療車才被放行。

已經看到便當不發放、獨輪車高壓水槍收倉庫
重型機具被警察擋,災難時刻
真的不要有什麼政治算計,希望同島一心
讓資源能真的到災民手上😮‍💨

【花蓮,我們都在你身邊】這次颱風重創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的溢流讓大家都很揪心。除了房屋受損、生活受到影響,心裡的擔憂與不安,也同樣需要被好好照顧。衛福部和花蓮縣衛生局已經在 大進國小、瑞穗生命園區 設立「安心關懷站」,由心理師、社工,還有一...
29/09/2025

【花蓮,我們都在你身邊】

這次颱風重創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的溢流讓大家都很揪心。
除了房屋受損、生活受到影響,心裡的擔憂與不安,也同樣需要被好好照顧。

衛福部和花蓮縣衛生局已經在 大進國小、
瑞穗生命園區 設立「安心關懷站」,由心理師、
社工,還有一起在第一線努力的護理人員進駐。
不只是在醫療現場搶救生命,護理師們
也陪著大家,傾聽、安撫,
提醒你在混亂裡還有依靠。

截至 9/28 中午,已經有 1502人次
在「安心關懷站」獲得支持,服務包括:
1.關懷訪視
2.安心團體
3.心理衛教宣導
4.使用「心情溫度計」檢測心理健康

想告訴你:
在災後,出現焦慮、失眠、惡夢、
情緒低落,甚至麻木,都是「正常的反應」。
如果這些感受持續兩週以上、影響生活,
請一定要勇敢求助。

可以記住「安、靜、能、繫、望」五字訣:
安:讓自己先安心、安全
靜:給心情一點空間,慢慢安靜下來
能:安排生活的小步驟,找回掌控感
繫:和親友保持聯繫,不要一個人承受
望:把眼光放向未來,找到能讓自己前進的希望

災難帶來的傷痛很沉重,但你不是一個人。
醫護人員會在你身邊,陪你守住生活,
也陪你走過心裡的黑暗。

希望所有受災的鄉親都能慢慢回到
日常的步調,找到心裡的力量。

不知道是什麼情形?調度協調上真的需要花點心思
28/09/2025

不知道是什麼情形?
調度協調上真的需要花點心思

【災難現場的醫療韌性】災難過後幾天就會開始面臨醫療、傳染病相關、水源導致的各種衛生問題接踵而至今天上午,高雄特搜隊醫療組就在現場為一位小腿嚴重感染潰爛的災民進行局部麻醉與清創手術,及時阻止了蜂窩性組織炎的擴散。這是一個很震撼的畫面醫療不只存...
28/09/2025

【災難現場的醫療韌性】

災難過後幾天就會開始面臨醫療、傳染病相關、
水源導致的各種衛生問題接踵而至

今天上午,高雄特搜隊醫療組就在現場
為一位小腿嚴重感染潰爛的災民進行局部麻醉
與清創手術,及時阻止了蜂窩性組織炎的擴散。
這是一個很震撼的畫面醫療不只存在醫院,
也必須能夠在第一線災難現場啟動。

台灣在「災難醫療」這塊:

行政院 2022 年核定《國家防救災科技治理方案》,把「醫療韌性」納入國家治理的一環。

衛福部自 2003 年 SARS 後就推動「災難醫療緊急應變隊(DMAT)」,平時整備,災難時可在現場展開醫療能量。

2023 年花蓮地震後,中央更提出「區域醫療整備中心」構想,提升偏遠地區在災難下的應變能量。

但挑戰依然存在:
台灣醫療體系過度集中在大醫院,地方醫療能量不足。

災區常出現缺水、缺電、通訊中斷,醫療隊能否快速布署,是韌性的真正考驗。

人力疲乏,護理與醫師短缺,使得「平時就過勞」的體系,在災難時更脆弱。

醫療不是災後才開始,醫療韌性也不是口號
一次次危機中檢驗讓我們看到平時的準備
能不能在真的災難、戰爭來臨時讓受傷的民眾
在第一時間得到幫助。

已哭😢以前在醫院、護家也是感謝這些印尼籍移工的幫忙之前在醫院他們還跟我說2-3個月只休一天工作辛苦但還是很樂天,跟我說要回印尼老家蓋房子,後來有了IG竟然還連繫上護家大夜班煮晚餐時還幫我煮一碗牛肉河粉,味道真的好吃😍後來知道他回國也當了護理...
28/09/2025

已哭😢以前在醫院、護家
也是感謝這些印尼籍移工的幫忙

之前在醫院他們還跟我說2-3個月只休一天
工作辛苦但還是很樂天,跟我說要回
印尼老家蓋房子,後來有了IG竟然還連繫上

護家大夜班煮晚餐時
還幫我煮一碗牛肉河粉,味道真的好吃😍

後來知道他回國也當了護理師
房子也蓋了,算是完成當初他跟我說的夢想
很替他開心

【假的!網傳傳「護理師補助專案」詐騙】最近在 Threads 上,有網友自稱護理師,貼文宣稱只要你是護理人員,就能申請 1,000 元到 1 萬元的津貼,過程簡單沒有任何限制,甚至有人留言說「上週已經領到 6,000 元」。這完全是假的!衛...
27/09/2025

【假的!網傳傳「護理師補助專案」詐騙】

最近在 Threads 上,有網友自稱護理師,
貼文宣稱只要你是護理人員,
就能申請 1,000 元到 1 萬元的津貼,
過程簡單沒有任何限制,甚至
有人留言說「上週已經領到 6,000 元」。
這完全是假的!

衛福部照護司今天出面澄清:
1.沒有「護理師補助專案」這回事。
2.Threads 上流傳的貼文是詐騙手法。
3.任何護理人員津貼、獎勵措施,都會透過【護助e起來平台】或【衛福部官網】公開公告。

⚠ 提醒大家:
不要隨意點擊不明連結,也不要把個資交出去
網路上護理人員假帳號極多!! 請審慎

Address

Taipei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護理師叔叔×純情護理教室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