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gtips 飛行夢想誌

Wingtips 飛行夢想誌 歡迎來到《WINGTIPS 飛行夢想誌》!我們是一群飛行員與熱愛旅行的靈魂,天生不安於室,渴望翱翔天際。這裡帶你輕鬆探索航空、旅遊與科技的精彩趣聞。想親身體驗飛行的魅力?下方連結有精選周邊與體驗活動,等你發現!

非常高興向大家介紹《WINGTIPS飛行夢想誌》!我們是一群熱愛飛行、旅行和休閒活動的「不安份」份子,共同創辦了這本雜誌,希望將航空、休閒旅行等概念融合在一起,成為一本與眾不同的讀物。我們的願景是在不失趣味和生活性的前提下,引入科學性和技術性知識,讓飛行和探索的夢想成為現實。

隨著科技的不斷演進,飛行逐漸變得更加多樣化,並帶來了各種極限運動的可能性。反抗地心引力似乎已成為一種時尚潮流,而我們希望在這個時代潮流的浪潮中為您呈現最精彩的瞬間。

每一期的《WINGTIPS飛行夢想誌》都將呈現令人激賞的精美全彩大圖,讓讀者更深刻地了解各種情境。我們相信這絕對是一本值得收藏的讀物,因為它將帶您進入飛行的奇妙世界,啟發您的無限想像力。

除了我們編輯團隊的見聞和回憶,我們也期待著您的參與。如果您有特別的見聞或趣事想要分享,無論形式如何,只要符合本刊輕鬆有趣的精神,我們都歡迎您來信。您的分享有機會被

刊登在我們的雜誌中,與全世界的讀者分享您的經歷和故事。

我們誠摯地邀請您加入我們的行列,與我們一同翱翔於藍天之上,探索未知的領域,並將夢想變成現實。謝謝您的支持和關注!

願您在《WINGTIPS飛行夢想誌》中,找到屬於您自己的飛行夢想!

常聽到航空迷調侃:Airbus A340 不是四發客機,而是「五 APU」!🤔到底什麼意思?先說 APU (Auxiliary Power Unit),中文叫「輔助動力裝置」。它是一顆藏在飛機尾部的小型渦輪機,主要提供電力和壓縮空氣,幫助啟...
26/10/2025

常聽到航空迷調侃:Airbus A340 不是四發客機,而是「五 APU」!🤔
到底什麼意思?

先說 APU (Auxiliary Power Unit),中文叫「輔助動力裝置」。它是一顆藏在飛機尾部的小型渦輪機,主要提供電力和壓縮空氣,幫助啟動主引擎或在地面供應空調。簡單說,它不是推進器,而是飛機的「發電機+空調系統」。

那麼,為什麼 A340 會被笑是「5 APU」呢?
因為 A340 是罕見的四發客機,卻被同期的雙發 Boeing 777 打得落花流水。A340 雖然有四顆引擎,但推力不足、油耗偏高,營運成本不划算。於是有人戲稱:A340 的四顆發動機就像四顆大號 APU,真正有用的只有一顆在尾巴的 APU——所以它根本是「五顆 APU」的飛機!😂

雖然被嘲諷,但 A340 依然是歐洲長程航線的經典身影,也曾創下不間斷超長程航班的紀錄。只是隨著 777 和 787 的崛起,A340 逐漸退出主流,留給我們一段獨特的四發浪漫。

👉 你覺得四發客機的浪漫,能被雙發取代嗎?

🔗 更多航空知識:
https://linktr.ee/rbf.taipei

2025 年 10 月 19 日,土耳其 ACT Airlines 的 TC-ACF 在香港赤鱲角降落時偏離跑道,撞上一輛保安車後滑入海中。這架 747-400 貨機的前身是 全日空 ANA JA8962,正是第一架 Pokémon Jet...
20/10/2025

2025 年 10 月 19 日,土耳其 ACT Airlines 的 TC-ACF 在香港赤鱲角降落時偏離跑道,撞上一輛保安車後滑入海中。這架 747-400 貨機的前身是 全日空 ANA JA8962,正是第一架 Pokémon Jet(皮卡丘主題塗裝),當年的鮮黃機身是無數旅客的共同回憶。如今卻以悲劇收場,機上 4 人生還,但地面 2 人殞命。

香港其實早在 1993 年就出現過類似場景。華航 B-165(747-400 客機)於啟德機場降落時遭遇風切變。雖然跑道環境艱難,但真正的原因在於 機長未即時啟動反推,且油門誤被推進,導致自動煞車與擾流板解除。副機長忙於修正側風,未能及時察覺,最後全力煞車已經太晚。飛機最終以約 30 節衝出跑道、機鼻插入淺海。所幸 396 人全數生還,但機體嚴重報廢。

✈️ 兩起事故相隔三十餘年,卻同樣在香港重現「747 落海」的震撼場景。一架是動漫彩繪的經典,一架是台灣的空中巨人,提醒我們:天氣是挑戰,但程序與操作才是關鍵。

👉 更多航空故事與收藏分享
🔗 https://linktr.ee/rbf.taipei

✈️【深入解析|跑道門檻的不同標記】許多朋友在飛機起降時,可能注意過跑道端的線條與符號,其實這些標誌背後都與飛安息息相關。跑道「門檻」(Threshold)是飛機允許觸地的起點,不同情況下會有不同標記。👉 永久移位(左一):跑道門檻因障礙物...
18/10/2025

✈️【深入解析|跑道門檻的不同標記】

許多朋友在飛機起降時,可能注意過跑道端的線條與符號,其實這些標誌背後都與飛安息息相關。跑道「門檻」(Threshold)是飛機允許觸地的起點,不同情況下會有不同標記。

👉 永久移位(左一):跑道門檻因障礙物或設計原因往後移,前段區域仍能供飛機滑行、起飛加速或落地後滑跑,但禁止觸地。

👉 臨時移位(左二):若因維修或施工,門檻短期(6 個月內)調整,會以白色箭頭標示,跑道號碼不移動,同樣不可在前段著陸。

👉 禁用區(右二):若劃上白色「X」,表示此區完全不適合飛機使用,無論滑行、起飛或降落都禁止進入。

👉 停止道(右一):黃色斜紋區域代表僅能作為緊急中止起飛時的額外煞車空間,平時不能滑行或降落。

✅ 總結來說,白色箭頭 = 可用但不能落地、白色 X = 完全禁用、黃色斜紋 = 只能緊急停機。下次搭機時,不妨留意窗外跑道,會發現每個符號都是飛安細節的展現。

#航空知識 #飛行安全

波音的隱形傷口1997 年,波音豪擲 130 億美元收購麥道,表面上是產業整合的勝利,實際上卻埋下長遠隱憂。冷戰結束後,軍費預算急縮,波音亟需軍工與太空訂單來分散風險;而麥道雖在商用市場節節敗退,卻仍握有國防契約,雙方因而走向合併。問題在於...
16/10/2025

波音的隱形傷口

1997 年,波音豪擲 130 億美元收購麥道,表面上是產業整合的勝利,實際上卻埋下長遠隱憂。冷戰結束後,軍費預算急縮,波音亟需軍工與太空訂單來分散風險;而麥道雖在商用市場節節敗退,卻仍握有國防契約,雙方因而走向合併。

問題在於,併購不僅是財務操作,更是文化滲透。合併後,麥道派系逐步佔據決策核心,把「工程至上」的波音傳統,轉化為「財務優先」的邏輯。工程師的專業判斷不再是最重要的聲音,取而代之的是股價、報表與成本效率。這種變化,短期內或許迎合投資人,卻逐步削弱了波音的靈魂。

後果在二十年後清晰浮現。曾以安全與品質聞名的波音,逐漸在品質控管上失守。737 MAX 危機並非單一設計瑕疵,而是文化轉向後的集體結果。當工程價值被壓縮,當決策者選擇妥協於財務壓力,企業形象與大眾信任也一併崩塌。

波音與麥道的合併因此成了一個警世案例:財報能點綴一時,唯有工程精神與品質承諾,才能撐起航空百年的長遠信譽。

✈️【航空冷知識】麥道 MD-12:未能起飛的紙上巨無霸九〇年代初,麥道公司構想過一款能與波音 747 和後來的 A380 正面競爭的超級巨無霸——MD-12。它採用全長雙層客艙設計,機身上下皆為乘客空間,可搭載超過 500 人,並喊出 1...
15/10/2025

✈️【航空冷知識】麥道 MD-12:未能起飛的紙上巨無霸

九〇年代初,麥道公司構想過一款能與波音 747 和後來的 A380 正面競爭的超級巨無霸——MD-12。它採用全長雙層客艙設計,機身上下皆為乘客空間,可搭載超過 500 人,並喊出 1995 首飛、1997 交付 的雄心,象徵麥道力圖重返巨型客機市場。

然而,現實殘酷。MD-12 的研發成本高達數十億美元,雖然一度與台灣宇航簽署合作備忘錄,由台灣承諾出資約 40% 分攤研發,但隨著資金撤回,計畫終止。缺乏資金與訂單,這架巨無霸最終只停留在設計稿與風洞模型階段。

今天回顧,MD-12 是航空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未實現夢想」。雖未真正飛上天空,它的雙層設計卻啟發了人們對未來大型客機的想像,而這份夢想最終由 A380 承接並實現。

👉 更多航空故事與收藏分享:
https://linktr.ee/rbf.taipei

#航空冷知識 #麥道

在 1970 年代,波音 747 帶動了「巨無霸」航空潮流。對伊朗帝國而言,這不僅是民航便利,更是戰略布局。巴勒維政權投入大量資源,讓伊朗成為美國在中東的重要盟友。伊朗帝國空軍(IIAF)因此獲得特製 747-100,其中編號 5-8107...
14/10/2025

在 1970 年代,波音 747 帶動了「巨無霸」航空潮流。對伊朗帝國而言,這不僅是民航便利,更是戰略布局。巴勒維政權投入大量資源,讓伊朗成為美國在中東的重要盟友。伊朗帝國空軍(IIAF)因此獲得特製 747-100,其中編號 5-8107 的 747-131(SF) 更被改裝為戰略運輸與空中加油機,裝設伸縮加油桿,能為 F-4、F-14 等戰機延伸航程,成為中東最先進的後勤象徵。

這架巨無霸既代表冷戰時期軍備雄心,也是王室現代化的象徵。它能載貨、運兵,甚至在萬米高空為戰機加油,展現伊朗財力與軍事野心。然而,1979 年伊斯蘭革命後,因缺乏美方零件支援,這些象徵性的 747 加油機逐漸退役。

回顧 5-8107,不僅能感受 747「天空女王」的榮光,也映照出一個國家在政權更迭下的命運轉折。更多航空故事請見 👉 rbf.taipei Linktree

在1980年代,波音公司曾提出一項相當大膽的設計構想──767X。這款雙層混合客機結合了747與767的特色,最多可搭載約340名乘客。由於機背高聳突起,它甚至獲得「駝背機(Hunchback)」的暱稱。然而,這個構想最終因為結構重心與動力...
13/10/2025

在1980年代,波音公司曾提出一項相當大膽的設計構想──767X。這款雙層混合客機結合了747與767的特色,最多可搭載約340名乘客。由於機背高聳突起,它甚至獲得「駝背機(Hunchback)」的暱稱。然而,這個構想最終因為結構重心與動力需求過於複雜,未能進入實際生產階段。

雖然767X沒有成為現實,但它留下的設計經驗卻對波音後來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1990年代問世的波音777,正是吸收了767X計畫的靈感與經驗,成為今日長程雙發廣體機市場的中流砥柱。這也說明了航空工業的進步往往是一次次嘗試與修正的累積,即使未能成真的設計,也可能成為孕育傳奇的種子。

想看更多航空冷知識、模型與飛行點滴?
👉 https://linktr.ee/rbf.taipei

#波音 #航空冷知識 #777 #飛機迷

美國經典航空品牌 Pan American World Airways(泛美航空) 傳出復活消息!旗下 Pan American Global Holdings LLC 與 AVi8 Air Capital 已正式向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
12/10/2025

美國經典航空品牌 Pan American World Airways(泛美航空) 傳出復活消息!旗下 Pan American Global Holdings LLC 與 AVi8 Air Capital 已正式向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啟動 Part 121 定期航線營運認證流程,這是建立新航空公司的第一步。若順利通過,泛美將以 邁阿密國際機場為總部,並計畫引進 空中巴士(Airbus)機隊重返天際。

泛美航空曾是20世紀最具代表性的航空公司之一,以藍色地球標誌與跨洋航線聞名,象徵著「黃金時代的飛行」。然而,因財務困境與激烈競爭,泛美於1991年正式停運,成為航空史上的一段傳奇。

如今,隨著認證進程展開,市場不禁好奇:在低成本航空與全球競爭激烈的今天,泛美能否再度找到屬於自己的天空?對航空迷而言,這不僅是商業新聞,更像是歷史與夢想的延續。

✈️ 你認為泛美航空能成功捲土重來嗎?
👉 歡迎在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新聞來源:CH-Aviation)

✈️【冷戰時期的神秘 767】你知道嗎?世界上第一架波音 767-200 原型機 N767BA,在退役前並不是普通的客機,而是美國陸軍的「秘密觀測平台」!這架飛機在 1981 年首飛,原本只是波音的測試機。但到了 80 年代,美軍把它改裝成...
11/10/2025

✈️【冷戰時期的神秘 767】

你知道嗎?世界上第一架波音 767-200 原型機 N767BA,在退役前並不是普通的客機,而是美國陸軍的「秘密觀測平台」!

這架飛機在 1981 年首飛,原本只是波音的測試機。但到了 80 年代,美軍把它改裝成 AOA(Airborne Optical Adjunct)/ AST(Airborne Surveillance Testbed)。最明顯的特徵,就是機頭上那個巨大的「大燈泡」圓頂。裡面裝的是先進的紅外線追蹤系統,用來鎖定並監測蘇聯的彈道飛彈試射。

AOA 計畫的任務,是在空中提供彈道飛彈的熱源偵測與軌跡監控,成為冷戰軍備競賽中的一環。當時它常在太平洋試射場出現,機艙內佈滿操作站與電腦設備,專門收集和處理飛行數據。

這架飛機在 2003 年完成最後一次飛行,被送往美國加州 Victorville 封存,最後於 2007 年正式除籍報廢。雖然它的任務充滿神秘色彩,但今天我們仍能透過照片與模型,回顧它作為「間諜客機」的一段特殊歷史。

#冷戰故事 #軍事航空 #飛機冷知識

✈️【巴西憑什麼?Embraer 的崛起故事】在波音、空巴主導的天空下,為什麼來自南美的 巴西航空工業 Embraer,能躍升全球第三大飛機製造商?答案其實很清楚:🔹 國家戰略支持1969 年創立時,巴西政府投入資金與軍方訂單,確保 Emb...
09/10/2025

✈️【巴西憑什麼?Embraer 的崛起故事】

在波音、空巴主導的天空下,為什麼來自南美的 巴西航空工業 Embraer,能躍升全球第三大飛機製造商?答案其實很清楚:

🔹 國家戰略支持
1969 年創立時,巴西政府投入資金與軍方訂單,確保 Embraer 能存活並發展。

🔹 抓住市場縫隙
波音與空巴都專注於大型客機,但 50–150 座的支線航班被忽略。Embraer 推出 ERJ 與 E-Jet,正好滿足需求,一戰成名。

🔹 成本與品質優勢
巴西的人力與製造成本較低,但設計卻融合歐美工程人才,使飛機「價格實惠、可靠度高」,航空公司自然樂於採用。

🔹 產品多元化
從民航的 E2 系列、軍用的 KC-390 運輸機、到公務機 Phenom/Legacy,Embraer 建立起跨足三大領域的完整產品線。

🔹 全球化經營
它不侷限在巴西,在美國設分公司、在歐洲打通航權,甚至與中國合資。這種布局讓 Embraer 成為真正的國際品牌。

🌍 這就是巴西憑什麼:靠著 政策、眼光、實力與野心,讓 Embraer 從一個發展中國家的夢想,變成航空工業的隱形巨人。

✈️ TCAS:默默拯救無數生命的防撞系統你知道嗎?在航空安全中,最可怕的事故之一就是「空中相撞」。而今天我們搭飛機能安心飛行,很大一部分要歸功於 TCAS(Traffic Collision Avoidance System,防撞系統)。...
07/10/2025

✈️ TCAS:默默拯救無數生命的防撞系統

你知道嗎?在航空安全中,最可怕的事故之一就是「空中相撞」。而今天我們搭飛機能安心飛行,很大一部分要歸功於 TCAS(Traffic Collision Avoidance System,防撞系統)。

這套系統會不斷偵測周邊飛機的應答機訊號,計算彼此相對位置與高度差,並在有風險時給出視覺與語音警示:
🟡 TA(交通警示):提醒注意潛在衝突
🟥 RA(解決指示):立即執行爬升或下降,避免碰撞

自 1990 年代以來,TCAS 已成為全球大型客機的標準配備。雖然沒有辦法精確計算「救了多少人」,但根據航空安全機構與機師回報,它已在過去三十年間挽救了數千甚至數萬條人命,避免了多起可能的重大災難。

✅ TCAS 不是要取代航管,而是補上雷達死角、通訊延遲與人為失誤的「最後一道保險」。正因為有它,現代空中相撞事故幾乎絕跡。

🧠 下次飛行時,別忘了在你看不見的駕駛艙裡,有這樣一套沉默卻強大的守護者。

不少人聽過這樣的傳言:「滿月之夜,飛行更危險。」那麼,這種說法在航空界真的流傳嗎?答案是——有,但多半是 口耳相傳的經驗談,並不是官方教材或科學定論。飛行員之間,有人會提到在滿月夜航時,月光太亮容易造成錯覺,特別是在海上或沙漠等地形單調的環...
06/10/2025

不少人聽過這樣的傳言:「滿月之夜,飛行更危險。」那麼,這種說法在航空界真的流傳嗎?

答案是——有,但多半是 口耳相傳的經驗談,並不是官方教材或科學定論。飛行員之間,有人會提到在滿月夜航時,月光太亮容易造成錯覺,特別是在海上或沙漠等地形單調的環境裡,地平線可能不易判斷。但這些多屬於個別經驗,而非系統性的研究結果。

在國外的飛行論壇(如 PPRuNe)、航空雜誌或飛行員聊天時,偶爾會看到「月球效應」的討論。更多時候,它其實是大眾文化的延伸──因為社會上早有「滿月影響情緒、醫院急診、甚至犯罪率」的迷思,這種觀念自然被帶進航空圈,成為趣味話題。

科學研究顯示,飛行事故與月相之間並沒有顯著關聯。真正影響飛安的,仍然是人為錯誤、天候與機械狀態。

所以,「月球效應」在航空界確實有流傳,但它更像是一種 文化迷思,而不是飛行必修知識。

#飛安迷思 #滿月效應 #航空人因 #飛行知識

Address

Tapei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Wingtips 飛行夢想誌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好書值得收藏

有關飛行這件事,始終是人類出現以來追尋的夢想之一。隨著科技的演進,現在有更多形態的飛行器被製造出來,衍生出更多種類的極限運動,反抗地心引力儼然成為了一種潮流! 為什麼要創辦這本雜誌?首先來個自我介紹,本刊是由一群熱愛飛行、旅行和休閒活動的「不安份」份子共同創辦的雜誌,我們願景是將航空、休閒旅行等概念衝撞、融合成一本與眾不同的讀物,並在不失趣味和生活性的前提導入科學性、技術性知識,於是《WINGTIPS飛行夢想誌》就這麼誕生啦! 《WINGTIPS飛行夢想誌》每一期都有令人激賞的精美全彩大圖,能讓讀者深刻了解情境,我們相信這絕對是一本值得收藏的讀物! 如果有特別的見聞或記趣想要分享,《WINGTIPS飛行夢想誌》歡迎您來信,格式不拘,只要符合本刊輕鬆有趣的精神,就有機會被刊登並分享至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