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親子報

甜蜜親子報 《甜蜜親子報》創刊於2012年,每月第一週發行,帶領孩子認識上帝,培養聖經世界觀。
歡迎免費索閱:(06)235-6277 Ext.134 《甜蜜親子報》每月第一週出刊,免費索閱,索閱專線:06-2356277轉152

【 #專題報導】在地扎根 跨代傳承──《 #甜蜜親子報》‖‖  總編踏話頭 ‖‖今年是台灣第一份報紙《台灣教會公報》創刊140週年,這份刊物不僅記錄了台灣社會從清國以來的歷史變遷,更是探討信仰議題不可或缺的平台,展現上帝透過文字陪伴信徒生根...
08/08/2025

【 #專題報導】在地扎根 跨代傳承──《 #甜蜜親子報》

‖‖ 總編踏話頭 ‖‖
今年是台灣第一份報紙《台灣教會公報》創刊140週年,這份刊物不僅記錄了台灣社會從清國以來的歷史變遷,更是探討信仰議題不可或缺的平台,展現上帝透過文字陪伴信徒生根茁壯的印記。7月裡,本專題將以三期篇幅分享台灣教會公報社所推行的文字事工與近況,盼眾教會透過奉獻代禱一起攜手同行。
——總編輯陳逸凡

讓親子相擁「報」
對話有溫度 信仰看得見

──《甜蜜親子報》家庭時光小幫手

【曾俊柏專題報導】「請問要如何訂閱呢?……可到金門索取嗎?」不尋常的臉書訊息展開宛如「福音特派員」的故事。常往來中國與金門的台灣姊妹蘇珊(化名)像執行祕密任務般訂閱《甜蜜親子報》,借用金門店家地址作「聯絡站」收報紙,再想辦法帶回中國的教會。

蘇珊坦言,由於中國對非官方宗教聚會的箝制,教會非常低調。除了聖經,教會裡其他書籍、文宣品常常看完就要銷毀,以應對突如其來的檢查。《親子報》主編方雅惠得知蘇珊執行這個「不可能的任務」後,決定擔任她的後勤支援,特別為蘇珊的教會製作《親子報》簡體版,並以電子檔傳送,讓蘇珊的「福音包裹」能用更安全的方式直接「空降」到教會。蘇珊開心地說,當地的兒童福音刊物資源太少了,這份《親子報》真的好難得,讓她感到非常恩典、蒙福。

儘管外在環境充滿緊張,蘇珊強調,在信仰內,來自台灣的他們與當地信徒之間並不存在隔閡。「我們都是主內一家人。」她說,每一個人都在真理上互相學習,用愛與耐心彼此接待照應。這種超越地域的連結與和睦,是上帝的愛與聖靈的引導,使他們能勝過外在環境的一切困難。

2012年創刊、每個月發行一次的《親子報》,至今已發行160期。作為兒童讀物,卻沒有注音,常常讓不少家長感到好奇。對此,方雅惠解釋,《親子報》的主要目標不是要提升孩子的語文能力,而是讓父母帶著孩子閱讀,創造親子對話的機會,用信仰的眼光去認識、接觸各種話題。《親子報》雖然不是語文教材,但製作團隊在主題規劃、寫稿、繪圖、編輯各方面都盡心竭力,務求內容兼具深度與趣味。每個版面以不同型式傳遞信仰的教導,家長可以每週陪孩子讀一個版面,再與孩子分享、討論。

頭版「童來讀新聞」,呼應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關心社會議題的信仰傳統。「我們是天國子民,也是地上百姓。」方雅惠表示,為幫助孩子關心周遭人事物、培養聖經世界觀,文章觸及的內容從社會時事到國際新聞應有盡有,也會配合教會節日推出應景主題。

二版「耶穌是誰呢」,延續先前探討舊約聖經裡基督預表的「耶穌在哪裡」,以新約聖經為本,引領孩子認識耶穌的身分及工作。方雅惠表示,此專欄嘗試將焦點放在耶穌本身,從祂降生開始說起,最後的「結案報告」會點出祂的身分。其實,每篇文章的標題都在回答「耶穌是誰呢」這個問題,譬如君王降臨、祂名為以馬內利、上帝的兒子、應許預告的那一位、以後要來的。

三版「繪本異想國」,幫助家長從繪本主題如恐懼、耐心、親情找到與聖經真理的連結,讓說故事時間也能成為親子靈修的信仰時光。

四版「信仰好生活」,除連載美國漫畫家保羅‧考克斯(Paul Cox)介紹改革宗信仰人物的「改革通」,還有「種樹日記」記述收養家庭的點點滴滴。同週刊載在《台灣教會公報》的「隱藏版」,輪流推出「兒童要理問答」和「和孩子聊信仰」,前者以生活故事教導基督教教義,後者則翻譯自美國專欄作家凱利‧基索芬(Carey Kinsolving)與小朋友的對話紀錄,從嬰孩和吃奶的口中說出真理。

全文閱讀:https://tcnn.org.tw/archives/245123

【 #和孩子聊信仰】我怎麼分辨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文◎凱利.基索芬譯◎洪敬慧凱利‧基索芬 Carey Kinsolving凱利是經驗豐富的演說家、報紙專欄作者、作家、製作人,文章刊登於《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等知名媒體。「和孩子聊信仰」希...
01/08/2025

【 #和孩子聊信仰】我怎麼分辨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文◎凱利.基索芬
譯◎洪敬慧

凱利‧基索芬 Carey Kinsolving
凱利是經驗豐富的演說家、報紙專欄作者、作家、製作人,文章刊登於《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等知名媒體。「和孩子聊信仰」希望透過與兒童談道,再次感動我們的內心,提醒我們必須回轉像孩子一樣到上帝面前。

大衛,9歲
你真的可以分得出對錯,因為當你打人的時候,你會對他感到抱歉。

保羅,10 歲
就像你踢別人的膝蓋,會覺得很不好。

莎拉,7歲
我會有一種「這樣做不對」的感覺。

妮可,9歲
你在做不對的事情時,會有一種刺痛、灼熱的感覺。但當你做對的事時,會感覺很好。

凱利.基索芬
喔,沒錯,會感覺刺痛、灼熱。我記得很清楚,特別是在爸爸打我屁股的時候。

史考特,10 歲
當我開始做壞事時,會覺得肚子痛。

泰勒,10歲
當你做錯事時,心臟會跳得很快;當你做好事時,心跳就會慢下來。

凱利.基索芬
測謊儀器就是用來測心跳加速和冒汗的情況,因為人說謊時會有這些反應。

尚恩,9歲
良心是藏在你心裡的小東西,它會告訴你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林登,9歲
永遠讓良心來指引你。

凱利.基索芬
良心通常可以幫助我們做出正確的選擇,但它不一定永遠正確。新約聖經作者說,人的良心會變得軟弱、汙穢或邪惡,甚至像「被燒紅的鐵烙了一般」(提摩太前書4章2節,新譯本),完全喪失辨別對錯的能力。

麥迪森,9歲
如果是偷偷摸摸、騙人的事,那就是錯的。

格瑞,8歲
如果你覺得媽媽不會同意你去做那件事,那你就不要去做。

妮珂,10歲
我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因為爸爸、媽媽有教過我。還有,我有讀聖經。

凱利.基索芬
妮珂,如果你的父母以聖經當作判斷對錯的標準,那妳真的很幸福。
使徒保羅寫了以下這段話給一個名叫提摩太的年輕牧者:「全部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在教訓、責備、矯正和公義的訓練各方面,都是有益的,為要使屬神的人裝備好,可以完成各樣的善工。」(提摩太後書3章16~17節)
聖經是「有益的」,如同一座金礦般,幫助人認識神的道路,讓我們可以「裝備好」或成熟,然後「完成各樣的善工」。

泰勒,10歲
聖經裡有對與錯的標準。如果你遵守十誡,你就是做對的事;如果你不遵守,你就是做錯的事。

凱利.基索芬
問題就是,每個人都違反過誡命,而且不只一條。使徒保羅寫道:「沒有一個人可以靠行律法,在神面前得稱為義,因為藉著律法,人對於罪才有充分的認識。」(羅馬書,3章20節)
耶穌說,祂來不是要廢除律法,而是要成全律法。耶穌始終做對的事,遵行了所有律法,並把祂的義獻給違反律法的人。我們都違反了律法,沒有一個例外。耶穌應許,將祂的生命賜給所有接受祂為救主的人。當基督徒被聖靈充滿時,他們就活在比十誡更崇高的律法之下,那就是愛的誡命。

-

想一想 神用愛充滿祂門徒的心,但並非每個基督徒都是耶穌的門徒。

背一背 「我要把我的律法放在他們的心思裡面,寫在他們的心上。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希伯來書8章10節)

問一問 你有沒有聽見聖靈在你內心提醒的聲音,叫你更愛上帝及祂公義的道路?

*本文章感謝KidsTalkAboutGod.org授權。

全文閱讀:https://tcnn.org.tw/archives/247593

【 #種樹日記】爸爸最好了文圖◎不枯葉7月14日天氣晴工作紀錄與觀察:澆水,施肥。不知不覺中,爸爸在寶貝心中占了很重要的位子。爸爸上班時,寶貝會口中總唸著。爸爸回到家時,寶貝一見到他就迫不及待想分享他覺得重要的事情。有一天,爸爸下班回到家,...
01/08/2025

【 #種樹日記】爸爸最好了

文圖◎不枯葉

7月14日天氣晴
工作紀錄與觀察:澆水,施肥。

不知不覺中,爸爸在寶貝心中占了很重要的位子。爸爸上班時,寶貝會口中總唸著。爸爸回到家時,寶貝一見到他就迫不及待想分享他覺得重要的事情。

有一天,爸爸下班回到家,開了門鎖後卻沒有馬上進來。寶貝和我都轉頭望向門口,正覺得納悶,怎麼過了一會兒還是沒看到爸爸把門打開?背痛得厲害的我,整個人黏在按摩椅上,因此就讓寶貝去問爸爸:「怎麼不進來?」

寶貝聽話的跑去開門,認真的照著我說的問:「爸爸,你怎麼不進來?」但他問話的聲調充滿了疑惑,彷彿是在對著空氣說話。我聽懂了他語氣中的意思,於是問寶貝:「你有看到爸爸嗎?」

寶貝語帶沮喪的說:「沒有!」

我開玩笑說:「不知道爸爸去哪了呢!」

寶貝低著頭,不太確定的說:「爸爸把我們丟掉了。」

我立刻回應他:「不會的,爸爸不會不要我們的!」

剛說完,爸爸似乎刻不容緩想證明我說的是真的,門打開了,爸爸出現了,寶貝也露出放心的笑容。我們七嘴八舌詢問後才得知,原來爸爸帶回來的東西比較多,所以先把一部分拿上樓放好,立刻又下樓拿剩下的東西。

在另一個日子,寶貝想要跟爸爸分享他那天發生的事,嘴巴說個不停,就連上廁所的時候也不例外。然後,寶貝歡呼雀躍的對爸爸說:「我的大便要出來了!」他還自豪的問:「爸爸,你要不要看我的大便?」
剛學會坐馬桶如廁的孩子,似乎對這件事特別有興趣,也特別有成就感。爸爸雖然覺得好笑,也覺得有點臭,但還是很配合的回應寶貝,只是要他快點沖掉。

還有一天,寶貝洗完澡後,頂著爸爸吹好的頭髮走到我面前。我看了他的新「造型」,忍不住噗哧笑了出來。寶貝急忙去照鏡子,看到後也笑了,說:「我的頭髮翹起來了!」不論是因為愛搞怪,還是因為愛爸爸,寶貝超愛這款爸爸做的造型,不肯讓我把頭髮吹順,一心想著第二天要頂著這樣的造型去上學。第二天寶貝醒來,看頭髮不翹了,他倒也沒有鬧,只是覺得可惜。

今天,寶貝問我:「什麼是彼此相愛?」

我一時想不起來該如何解釋,於是問寶貝:「你有沒有愛媽媽?」

寶貝點頭回答:「有!」

我接著問:「那媽媽有沒有愛寶貝?」

寶貝仍然點頭回答:「有!」

我說:「媽媽愛寶貝,寶貝也愛媽媽,這樣就是一種彼此相愛。」

然後我又問寶貝:「爸爸有沒有愛寶貝和媽媽呢?」

寶貝肯定的說:「有!」

上帝愛我們,當我們知道並認識這份愛,就能用祂的愛去愛其他人,並享受被愛的感覺。爸爸愛寶貝和媽媽,怎麼可能會「丟掉」我們呢?

全文閱讀:https://tcnn.org.tw/archives/247568

【大朋友作品】天父領我國中自學的心路歷程◎惜恩不知不覺,我已經在家自學滿九年了。回想起來,這幾年自學的歷程真的是滿精采的。小六時,我意外發現自己不只喜歡化學,對生物也有興趣,於是在國一時去上一個以高雄中學科學班為目標的自然超進度班。一開始,...
01/08/2025

【大朋友作品】天父領我

國中自學的心路歷程

◎惜恩

不知不覺,我已經在家自學滿九年了。回想起來,這幾年自學的歷程真的是滿精采的。

小六時,我意外發現自己不只喜歡化學,對生物也有興趣,於是在國一時去上一個以高雄中學科學班為目標的自然超進度班。一開始,生物部分學起來真的比想像中輕鬆,小考題目對我來說不會太難。但是上到物理部分時,我發現好像不管怎麼讀就是跟不上,就算爸爸再教一遍,我還是聽不懂,結果差點變成「讀來讀去讀成仇」。不過,後來發現補習班老師教了一些高中選修內容,所以也許不是我學不來,只是老師進度太超前,所以我才學到鬼打牆。

雖然化學跟地球科學部分我讀得不錯,但最後我決定國三不繼續上這個課,而是轉向預備中山大學的生物資優培訓班甄試。我心想:「既然要考生物資優培訓班,先把高中必修生物讀完也不錯!」於是我在去年暑假開始自修生物。但在自學過程中,我發現自己不希望花了那麼多時間,卻只用來學習進化論觀點的內容,也不願意在大學寫報告時,只能用進化論觀點撰寫,卻完全無法提到創造論。

此外,和媽媽了解過國內大學生物相關科系的畢業出路後,我們發現這條路如果不念到博士班,似乎無法真正達到做研究的目的。我從小就渴望長大後能早點結婚,當家庭主婦、帶小孩在家自學,一輩子只待在實驗室做學術研究而無法為家庭付出,並不是我想過的生活。再加上其他種種原因,讀國內大學這條路對我來說並不是那麼可行。

正當我迷惘著,不曉得自己到底該怎麼做,也不曉得高中自學要怎麼規劃時,上帝開了一條完全出乎我意料但又非常奇妙的路。

我們教會的一個團契輔導前幾年在鳳山高中代課,和生物科主任非常熟。在她的引薦下,從去年十一月中開始,我幾乎每週五都會去鳳中參加高二的生物自主學習課程,和學長姊一起做實驗。這樣一來,我平常可以自學高中生物,在了解演化論的內容時,也能更熟悉創造論的觀點與解釋,並進行兩者的比較與批判。與此同時,我還能在實驗室裡做實驗,研究我感興趣的主題,甚至在爸爸的指導下,完成一些他自己沒辦法做的實驗。上帝的帶領真的很奇妙,遠超過我所能想到的!

雖然我無法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但就如同〈天父領我〉這首詩歌唱的:「天父領我,日日領我,天上慈父親手領我!唯願跟隨不離右左,因蒙主恩聖手領我。」我相信上帝的帶領是最好的,也深信祂必定會引導與保守我的一生,直到我見主面的那一日!

全文閱讀:https://tcnn.org.tw/archives/247567

【 #聖約青草地】天父說到做到《在一個美麗的花園──恩典之約: 創造、墮落、救贖》圖/鄭賢弘文/陳欣瑋出版/臺灣改革宗翻譯團契◎桃樂斯聖經裡,我們常常看到上帝與人立約。最開始的篇章創世記2章,記載著上帝與人類自創造世界以來的第一個約定。上帝...
01/08/2025

【 #聖約青草地】天父說到做到

《在一個美麗的花園──恩典之約: 創造、墮落、救贖》
圖/鄭賢弘
文/陳欣瑋
出版/臺灣改革宗翻譯團契

◎桃樂斯

聖經裡,我們常常看到上帝與人立約。最開始的篇章創世記2章,記載著上帝與人類自創造世界以來的第一個約定。上帝造好世界後,將亞當安置在伊甸園裡,叫他耕種和看守那園子,接著祂與亞當立約:「園中各樣樹上的果子,你都可以吃;只是那知善惡樹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時候,你必要死。」(16~17節,新譯本)這個約,就叫「行為之約」。遺憾的是,亞當、夏娃在蛇的誘惑下吃了知善惡樹的果子,違背了約定,因此被趕出伊甸園。從他們破壞約定開始,人類與上帝的關係就破裂了。人類受到咒詛,要辛苦工作才能生存,而且逃不過死亡的結局。但是,上帝是恩慈的,祂又與人類立下「恩典之約」,預告「女人的後代」──耶穌基督──將打敗撒但,拯救墮落的人類。

以上這些,就是《在一個美麗的花園──恩典之約: 創造、墮落、救贖》描繪的故事。除了行為之約與恩典之約,聖經中還有許多上帝與人立約的故事。未來我們將一一介紹「青草地聖約」這個系列的繪本,看自古以來上帝的聖約生動的重現眼前,從伊甸園的恩典之約、上帝用彩虹與挪亞立約、亞伯拉罕的應許地之約來認識立約的意義。

從小到大,父母及師長教導我們,遵守與他人的約定是好品格。但不可否認,教導孩子守約的大人卻常常背棄承諾。譬如父母與我們約定好去哪裡玩,時間到了卻因為工作或其他因素而無法成行。雖然看起來是小事,有時也確實情有可原,可是我們不免會失望、埋怨。次數多了,甚至可能對父母失去了信任。

每到炎炎夏日,我都會想起父親。我年幼時,父親時常在外面奔波,很少與我們約定做什麼事。我想他應該知道自己工作忙碌,時間不容易掌控,所以寧可不約定,以免無法實現。但是他只要和我們約定,就一定會做好。譬如夏天他會與我們三姊妹約好去游泳池消暑,每一次他都信守承諾。如今那個游泳池已經拆遷,但是童年快樂的回憶卻沒有消失。所以,幸福的童年不一定要靠豪華旅遊,父母信守承諾,孩子就會覺得受到重視與被愛。

說來慚愧,如今我為人母,反而偶爾會爽約。雖然我立志完美實現與孩子的每個約定,但臨時的狀況常導致我最終失約。我曾經以為只要找時間彌補就好,卻沒想過約定一旦打破,不信任就會開始萌芽。孩子將我的失信牢牢記在心裡,當我以為事情了結時,他卻在某一天提醒我曾經對他失約。幾次下來,我開始反省自己,也學習父親不再隨便約定,只要約定就盡力達成。若是因為某些不可抗拒的因素不能守約,就要真誠道歉並努力修補關係。

人說話不算話是常態,與上帝的信實有天壤之別。上帝永不改變,祂說出的每個字句都掛保證。「耶和華你的上帝,祂是上帝,是信實可靠的上帝;祂向愛祂和守祂誡命的人,守約並且施慈愛,直到千代。」(申命記7章9節)上帝絕不會失信於我們,祂永遠說到做到,而且恆久忍耐又有恩慈,縱然我們失信,祂仍不會背棄祂的約,願意等候失信的人回轉來歸向祂。讓我們為此感恩,謝謝天父的愛!

全文閱讀:https://tcnn.org.tw/archives/247566

【耶穌是誰呢】天國筵席的新郎 任務no.9 地點:約翰福音2章1~11節證人:馬利亞、門徒◎小佑哥哥對猶太人而言,一場賓主盡歡的婚筵,除了對新人的祝福、美味豐盛的佳餚以外,美酒也不可少。通常主人家會竭盡心力準備上好的美酒,款待前來參加觀禮的...
01/08/2025

【耶穌是誰呢】天國筵席的新郎
任務no.9

地點:約翰福音2章1~11節
證人:馬利亞、門徒

◎小佑哥哥

對猶太人而言,一場賓主盡歡的婚筵,除了對新人的祝福、美味豐盛的佳餚以外,美酒也不可少。通常主人家會竭盡心力準備上好的美酒,款待前來參加觀禮的貴客,加利利的迦拿這場婚筵當然也不例外。

▍美酒將盡

不過,在充滿歡聲笑語的婚筵現場,有個人不是很開心。更確切的說,他是很焦慮。並不是他和新人發生什麼衝突,也不是他不想和大家一起享受,只是他是筵席的總管,身負管理筵席的職責,卻眼見著酒罈就要見底了,所以實在高興不起來。他已經可以料想得到,等到大家發現沒有酒時,客人會怎樣抱怨新人,他又會怎樣被新人責罵。

一位婦人看到他焦躁不安的樣子,好奇問了原委,得知酒快喝完了,她想了想,跑去對她的兒子說:「他們沒有酒了。」這位婦人正是馬利亞,她和兒子耶穌、祂的門徒們一同來赴宴,沒料到遇上這場危機。

耶穌不置可否,直言:「婦人,這和我有什麼關係呢?我的時候還沒有到。」門徒們聽到老師這樣回話,不禁目瞪口呆。老師這是什麼態度,怎麼可以這樣對母親說話呢?再說,什麼叫「我的時候」還沒有到?門徒實在摸不著頭腦。

更耐人尋味的是,馬利亞聽了這話本該覺得丟臉或惱怒,可她非但不以為意,還對手足無措的僕人說:「祂吩咐你們什麼,你們就做什麼。」

雖然看起來耶穌覺得婚筵沒酒和祂沒有關係,但祂還是走到門口,那裡擺了六個石缸,每口可以盛兩三桶水,是猶太人行潔淨禮用的,亦即從外面進來時要先洗洗手腳,才能夠入席。耶穌告訴僕人:「把這六個石缸都倒滿水吧!」僕人頗為不解,賓客都已經入席了,哪裡還有人需要潔淨?不過他們也沒有辦法,就照著耶穌說的,把六個石缸都裝滿了水。

接著,耶穌吩咐僕人:「現在舀出來,送給筵席的總管!」僕人也照做了。

▍神蹟發生

已經焦頭爛額的總管,看到僕人不知道從哪裡弄來的液體,端起來聞一聞,有點懷疑,又小心仔細地品嘗一口,然後臉色快速變幻,先是欣喜,隨即又皺起眉頭,像是帶著薄怒。他找了個空檔把新郎拉到旁邊,口氣不是很好的問:「其他人都是先把最好的酒擺上,等到大家都喝夠了,才把比較不好的酒送上來,反正那個時候大家酒酣耳熱,也喝不出好壞了,喝出來了也不在意。你倒好,不照規矩來,竟然把這麼好的酒留到現在?」

總管雖然感覺有點被戲耍而不太愉快,但危機總算是解除了,婚筵得以圓滿落幕,他也不負所託。新郎則聽得滿臉困惑,忍不住也喝了一口,卻只能百思不得其解,他根本不知道這麼好的酒從何而來啊!

新郎和管筵席的人不明就裡,但在旁觀看全程的門徒們都傻眼了。那六缸裝的不是清水嗎?怎麼大家喝起來如此陶醉呢?總不至於醉到酒水不分了吧?直到酒端到自己面前,他們一喝──竟然是無比香醇的美酒!這實在太奇怪了,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門徒們不由得望向坐在一旁的耶穌,祂看起來一如既往那樣從容淡定。門徒們對祂的敬畏油然而生,他們知道自己剛剛親眼目睹神蹟發生,老師必然不是普通人。

▍結案報告 耶穌是誰呢?

使水變酒是耶穌行的第一個神蹟,不僅使人意識到耶穌的與眾不同,門徒因此就信了祂,也顯明祂身為彌賽亞的榮耀。早在舊約時代,先知以賽亞就預言耶和華必為萬民擺設豐盛美筵,有陳酒、滿髓的肥甘和醇美好酒(以賽亞書25章6節),不僅預告天國的筵席,也與耶穌在迦拿婚筵所行的神蹟遙相呼應。

耶穌所說「我的時候」,指的就是天國的筵席。改革宗神學家赫爾曼‧巴文克(Herman Bavinck)認為,迦拿婚筵事件表明基督帶來新約的恩典超越了舊約的律法,酒的豐盛象徵聖靈的澆灌和新生命的喜樂。這與天國筵席息息相關,呼應基督作為羔羊(新郎),在末世將與教會(新娘)聯合(啟示錄19章7~9節)。

我們也可以透過馬利亞的視角認識耶穌。首先,她在婚筵出狀況時,明確知道可以找耶穌解決問題;其次,她相信只要照著耶穌的話行動,事情就可以得到解決。一如聖經宣示上帝的話語具有權柄,祂說有就有、命立就立,耶穌的話語也有這樣的權柄。

全文閱讀:https://tcnn.org.tw/archives/247565

【 #童來讀新聞】看不見的爸爸【袋鼠哥哥無法視而不見報導】孩子們,父親節快到了!你有沒有想過要怎麼感謝爸爸呢?為了迎接父親節,日本某知名服飾推出了一支很特別的廣告。廣告裡,一位喜劇演員穿著西裝,縮著身子坐在房間的角落,體型非常迷你,看起來可...
01/08/2025

【 #童來讀新聞】看不見的爸爸

【袋鼠哥哥無法視而不見報導】孩子們,父親節快到了!你有沒有想過要怎麼感謝爸爸呢?為了迎接父親節,日本某知名服飾推出了一支很特別的廣告。廣告裡,一位喜劇演員穿著西裝,縮著身子坐在房間的角落,體型非常迷你,看起來可憐兮兮。旁邊配上他的心聲作為文案:「我這個爸爸,會被感謝嗎?」

這支廣告乍看讓人想笑,仔細想想卻讓人想哭。它讓我們看見,許多爸爸默默付出,為了撐起一個家,每天忙到不見人影,就像廣告裡的迷你爸爸,在家人的生活中沒什麼存在感,很容易被忽略。只有在父親節到來時,他們才敢暗暗期待得到家人的感謝。

聖經裡有一位爸爸,叫作挪亞。在他的時代,幾乎全世界的人都違背上帝的心意,只有挪亞敬畏上帝。於是,上帝吩咐挪亞建造方舟,因為祂要降下大洪水消滅那些惡人,但敬畏上帝的挪亞一家人,以及地上各類的動物一公一母,都可以登上方舟存活。雖然聽起來很傻,但挪亞聽上帝的話,花了一百二十年造方舟。

聖經沒有記載挪亞怎麼教導他的三個兒子,但我們知道他的兒子後來都進了方舟。挪亞相信上帝的話,不論多麼困難,即使被眾人嘲笑,他都願意去做,並透過這樣的行動告訴兒子們要信靠上帝。藉著建造方舟,挪亞也向當時的人宣告上帝的話,告訴他們應當悔改並進入方舟,因此聖經稱他為「傳義道的」(彼得後書2章5節)。

挪亞建造方舟,讓他的家及許多動物免於在洪水中滅頂,有一個新的開始。上帝藉著挪亞造方舟向我們顯明,耶穌基督是真正的方舟,祂徹底拯救人類免於滅亡,讓眾人得到新的生命。我們可能無法生在一個幸福的家庭,也沒有一個完美的父親,但只要信靠耶穌基督,就可以得到祂的救恩,藉著祂得到新的生命,與天父和好,重新建立關係。

挪亞雖然是敬虔的爸爸,卻不是十全十美的人,他也會說錯話、做錯事,和我們一樣需要救恩。親愛的孩子,也許你覺得爸爸很嚴格、很冷漠,或是不太會講話,甚至常常讓你不開心,但請不要忘記,爸爸也只是平凡人。他每天辛苦工作、照顧家庭,可能比較不擅長表達感情,卻用行動表達對你們的愛。即使是挪亞,也有犯錯的時候,更何況是我們的爸爸呢?

爸爸和我們一樣都需要上帝。唯有天父是完美的父親,祂會給我們無與倫比的愛,而且永遠不會改變。祂知道我們所有心思、明白我們每個需要,當我們禱告尋求祂,祂就會帶領我們、保護我們,賜下平安和力量。

這個父親節,別再看不見爸爸,主動湊到爸爸面對,對他說一聲:「謝謝您!」你可以畫一張卡片,給他一個擁抱,並為他禱告,求上帝保守他有健康的身體、有智慧的心。同時,也別忘了對天父說:「謝謝祢愛我,賞賜給我許多恩典,讓我懂得愛祢,也懂得愛人!」

父親節,是一個提醒我們珍惜家人的日子。願你們都能用感恩的心,向地上的爸爸,也向天上的父神,獻上你們的愛與感謝。

全文閱讀:https://tcnn.org.tw/archives/247564

【 #兒童要理問答】什麼是聖餐?問:什麼是聖餐?答:藉著吃主的餅、喝主的杯,來記念基督的受苦和受死。問:這餅所代表的意義是什麼?答:這餅代表基督的身體,為我們的罪擘開。問:這杯所代表的意義是什麼?答:這杯代表基督的寶血,為拯救我們而流出。經...
11/07/2025

【 #兒童要理問答】什麼是聖餐?

問:什麼是聖餐?
答:藉著吃主的餅、喝主的杯,來記念基督的受苦和受死。
問:這餅所代表的意義是什麼?
答:這餅代表基督的身體,為我們的罪擘開。
問:這杯所代表的意義是什麼?
答:這杯代表基督的寶血,為拯救我們而流出。
經文:你們每逢吃這餅,喝這杯,就是宣揚主的死,直等到祂來。(哥林多前書11章26節,新譯本)

▍說故事時間

◎麒俊老師

阿約氣沖沖的跑回家,甩下書包就喊:「爸爸!阿蓮說她們天主教的聖餐超神聖,是耶穌真正的身體和血,比我們基督教的聖餐厲害!我們為什麼只有普通的餅和葡萄汁啊?」

爸爸正在泡茶,聽到兒子的抱怨,笑了笑,招手讓他坐下,說:「阿約,又跟阿蓮比誰的教會厲害了?來,你告訴爸爸,聖餐是什麼?」

阿約撇著嘴,不甘願的說:「就是吃餅、喝杯,記念耶穌的受苦和受死啊!」

爸爸點頭說:「對!聖餐是耶穌要我們做的,為了記念祂的犧牲。祂說我們每逢吃這餅、喝這杯,就是記念祂的死,直等到祂再來。聖餐的餅和杯,分別代表祂破碎的身體和流出的血。」

阿約皺眉說:「可是阿蓮說她們的聖餐真的變成耶穌的身體和血,吃了就有永生!我們的好像沒那麼厲害!」

爸爸耐著性子說:「阿蓮說的是天主教的看法,他們相信餅和酒會變成耶穌真正的身體和血。但是,聖經沒這樣教。耶穌設立聖餐時,祂不是還活著嗎?祂手上的餅和杯怎麼會成為祂的身體和血呢?這餅和杯只是象徵祂即將為我們破碎的身體和流出的寶血。聖餐不是神祕的魔法,是要我們用信心記念祂的愛。」

阿約點頭,還是有點好奇的說:「那為什麼用餅和杯呢?」

爸爸笑著反問:「阿約,你還記得耶穌是在什麼時候設立聖餐的嗎?」

阿約眼睛一亮,說:「逾越節!他們吃無酵餅、宰羔羊,記念神拯救他們出埃及!」

爸爸說:「沒錯!耶穌與門徒過逾越節的時候,他們並沒有預備羊羔。耶穌在逾越節晚餐上拿起餅,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又拿起杯,說『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約』,餅代表祂為我們的罪獻上的身體,杯代表祂為救我們而流的寶血。這一切都表示祂是終極的逾越節羔羊,取代舊的儀式,帶來新約的救贖。」

阿約驚嘆的說:「聖餐是救贖的記號?」

爸爸點頭:「對!而且聖餐不只是讓我們回顧耶穌的死,還指向祂再來的盼望。每次我們吃喝,就是用信心記念耶穌,宣告祂的救贖,直到祂再來。」

阿約拍手說:「原來聖餐這麼有意義!我們的聖餐是耶穌定的,簡單又真實,比阿蓮的更棒!」

爸爸摸摸阿約的頭:「阿約啊,聖餐不是用來比賽的,是要我們親近耶穌。別跟阿蓮爭輸贏了,好好愛主就行!」

阿約吐吐舌頭,說:「好啦!但我還是覺得我們的聖餐比她們的更好!下次我跟阿蓮說,我們的才正確,所以是我贏了!」

爸爸無奈,搖頭說:「你這小傢伙,真拿你沒辦法!」

全文閱讀:https://tcnn.org.tw/archives/245205

【改革通】父引領我們回到祂身邊滿有慈愛與信實的神,絕不會也不能讓我們遠離祂;祂會用一些管教方式,帶領我們回到祂的身邊。—喬治‧穆勒繪◎保羅‧考克斯(Paul Cox)譯◎野橄欖喬治‧穆勒(George Müller,1805~1898年)的...
10/07/2025

【改革通】父引領我們回到祂身邊

滿有慈愛與信實的神,絕不會也不能讓我們遠離祂;
祂會用一些管教方式,帶領我們回到祂的身邊。
—喬治‧穆勒

繪◎保羅‧考克斯(Paul Cox)
譯◎野橄欖

喬治‧穆勒(George Müller,1805~1898年)的父親是政府稅務官,母親是敬虔的路德宗信徒。穆勒年輕時過著十分放蕩的生活,酗酒、賭博和欺騙是他的日常,曾經因為詐欺而被捕入獄,甚至十四歲母親離世之時,他仍在喝酒、賭博。

然而,神記念穆勒的母親為他流的眼淚與發出的禱告。在父親安排下,穆勒進入德國哈雷大學進修神學,期間,他出於好奇,應同學邀請參加一個家庭查經禱告聚會。在聚會中,他第一次看見虔誠信徒流露真誠信仰的禱告,以及出於渴慕神而查考聖經,因而深受感動。他在日後的自傳中說到那晚的轉變:「我當時心中說:這才是真正的信仰!這才是真正的基督徒,我也想要成為這樣的人。」

在那次查經聚會後,穆勒的信仰發生劇烈的改變。他脫離過去放蕩的生活,開始每天讀經禱告,並持續與信徒一起聚會、團契。畢業後,他拒絕了德國政府安排的傳道人工作,選擇完全倚靠神的引導,應一位英國宣教師的邀請,前往英國事奉。

在英國期間,穆勒看見城市街頭有許多因為戰爭、貧窮或疾病而失去雙親的孤兒,於是與妻子創辦孤兒院。為了讓世人看見「信心禱告生活」的真實可行性,他立志不開口向人求一分錢,憑信心向神禱告,領受主的供應。他創辦的孤兒院,每日最多同時照顧兩千多名孤兒。他不單照顧這些孤兒的日常飲食,更重視他們的信仰與教育,每日除了規律靈修、讀經、禱告,也教導他們讀寫、數學與品格教育。

穆勒曾說:「滿有慈愛與信實的神,絕不會也不能讓我們遠離祂;祂會用一些管教方式,帶領我們回到祂的身邊。」這不單是他生命轉變的寫照,也是他為院中孤兒發出的禱告,更是上帝引導每一個屬祂的兒女的方式。

全文閱讀:https://tcnn.org.tw/archives/245187

【 #種樹日記】甜蜜的困擾文圖◎不枯葉8月7日天氣晴時多雲,午後雷陣雨工作紀錄與觀察:澆水,修剪。寶貝高高興興的放暑假了!媽媽的種種挑戰也來了!這陣子,寶貝在家最常說:「媽媽──幫我……」「媽媽──我要……」「媽媽──陪我玩……」對媽媽來說...
10/07/2025

【 #種樹日記】甜蜜的困擾

文圖◎不枯葉

8月7日天氣晴時多雲,午後雷陣雨
工作紀錄與觀察:澆水,修剪。

寶貝高高興興的放暑假了!媽媽的種種挑戰也來了!

這陣子,寶貝在家最常說:「媽媽──幫我……」「媽媽──我要……」「媽媽──陪我玩……」對媽媽來說,首先遇到的挑戰是合理安排時間,並且派給他一些自理任務。比如說,有媽媽陪伴、玩耍、說故事的時間,也有媽媽休息或做家事、寶貝獨自待在房間玩玩具或聽學習雜誌的時間。又比如說,早上起床時,寶貝自己把晚上穿的尿布脫了丟拉圾桶,再穿上小褲褲。

還有一個常見的挑戰,就是回答千奇百怪的問題。比如我在廁所時,聽到寶貝在外面問我:「媽媽,什麼是強盜?」我試著用不同方式解釋給他聽,同時也加快速度離開廁所,但是寶貝還是一副不能理解的樣子。於是,我拿起他床上的動物玩偶演一齣攔路搶劫,再問他:「寶貝,知道誰是強盜嗎?」他高興的說出了正確答案。

做家事時碰上的挑戰則是,不管我在做什麼,他都覺得是在玩,都想要來插一腳。比如說,媽媽我正在掃地,寶貝偏要踩著一推混雜著黏土及碎屑的灰塵走過來。當我不悅的說:「你這樣踩過來,媽媽還可以掃地嗎?」寶貝卻不知自己闖禍了,還開心的笑說:「可──以──,妳可以掃我的腳啊!」當我在客廳整理、打包時,剛貼好空紙箱的膠帶,一轉頭,箱子裡已經裝著一臉得意笑望著我的寶貝,還口口聲聲說:「媽媽,我要幫忙打包。」

今天,我在寶貝的房間邊陪他講話,邊幫他整理床鋪,整理完就順勢倒在床上。寶貝看到就馬上說要幫我蓋被子,正當我覺得他好貼心的時候,就發現我整個頭都讓被子蒙住了。原來他蓋被子,是把我整個人從下到上全部都蓋起來!聽到他咯咯的笑聲,心中剛升起的那點甜甜的感覺只能化為無奈。

雖然寶貝放暑假對我來說是個挑戰,但也是我與他珍貴的互動時間。我儘量在我的體力和他需要的陪伴中找到平衡,有時借助外力,安排一些運動課程,加上爺爺、奶奶或教會姊妹的支援。每個暑假都是一生只有一次的回憶,希望寶貝的回憶充滿快樂的片段。

全文閱讀:https://tcnn.org.tw/archives/245186

Address

Tainan
701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甜蜜親子報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甜蜜親子報: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