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間

方寸之間 閱讀,是最輕鬆愉悅而高價值的活動,我們鼓勵閱讀。

第40屆金鼎獎|《暗黑醫療史》
第74梯次好書大家讀優良少年兒童讀物|《新生活判讀力》
文化部第38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暗黑醫療史》
文化部第39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非普通三國》
文化部第40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為孩子張開夢想的翅膀》
文化部第40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新舊聞》
2016 博客來年度百大|人文社科NO.59|《暗黑醫療史》
2016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創作|《母親進行式》
2016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書寫高雄出版獎助|《母親進行式》
2016 Readmoo 年度最推薦電子書眼光犢具獎|《新時代判讀力》
2016-2018 Readmoo 百大暢銷電子書|《暗黑醫療史》
2016-2018 Readmoo 百大暢銷電子書|《非普通三國》
2017 博客來100校高中職圖書館共同推薦TOP100|《暗黑醫療史》
2017 Rea

dmoo 百大暢銷電子書(自然科普)|《新時代判讀力》
2018 Readmoo 百大暢銷電子書(社會科學)|《新舊聞》
2018 Readmoo 百大暢銷電子書(自然科普)|《新生活判讀力》
2018 Readmoo 百大暢銷電子書(自然科普)|《那些曠世天才的呢喃》
2018 博客來年度百大|科普NO.18|《那些曠世天才的呢喃》
2019 獲文化部選入「Books From Taiwan」(表示具有國際版權潛力)|《非普通三國》
2019 Readmoo 百大暢銷電子書(生活風格)|《自己的肌膚自己救》
2019 博客來年度百大|人文社科NO.7|《自己的肌膚自己救》
2020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獎勵出版文獻書刊入選佳作|《圳流百年》

 #2025高雄城市書展 #邊界之外海港之內11/15-11/30每週六日1300-1900白天夜晚都美麗! #夜景很美
16/11/2025

#2025高雄城市書展
#邊界之外海港之內
11/15-11/30
每週六日1300-1900
白天夜晚都美麗!
#夜景很美

在網路上看了一些趣味圖片,收集起來以備「不時之需」,這次  #2025高雄城市書展 就是展示的時候了😆
15/11/2025

在網路上看了一些趣味圖片,收集起來以備「不時之需」,這次 #2025高雄城市書展 就是展示的時候了😆

15/11/2025

#從無到有
#熱情的南台灣豔陽

2025 高雄城市書展-港灣書市:
第一周(11/15-16)、第三周(11/29-30)
方寸會在這兩個週末出攤,
歡迎舊雨新知、親友故交前來一年一會。
🎉🎉🎉
位置在高雄市前鎮區新光路61號,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一樓廣場

2025樹梅《獨書獎》得獎名單。
14/11/2025

2025樹梅《獨書獎》得獎名單。

2025樹梅《獨書獎》得獎名單如下:

個人特殊貢獻獎 (獎座與獎金十萬元)
劉虹風/小小書房

劉虹風(別號「沙貓」)擁有俄語文學碩士背景,2006年創立小小書房,她曾指出:「沒有一個十年的耐心、決心,許多事情是看不出成果的。」網路普及的年代,依舊以圖書為經營核心和主軸,堅守著傳統概念的圖書與閱讀價值。藉著持續舉辦「無用讀書會」和活動,分享知識。她拓展書店與出版的可能性,成立小寫出版社,近年出版吳明益《海風酒店》,由另一家獨立書店瓦當負責企畫,在其他通路上架之前,先在獨立書店販售,並堅持不打折,開創先河,亦可以數字佐證獨立書店的銷售能力不可小覷,且具有示範意義。她提出「我們需要不同規模與樣貌的書店存在」的觀點,這種差異化經營模式,是市場多元與文化厚度的重要支撐。這兩年推動的沃土計畫,更是將閱讀紮根。小小書房明年將屆滿20年,一本初心,持之以恆,沙貓做出了相當成績,也成為不少新秀書店學習的榜樣和經營的鼓舞。

評審團獎三名 (獎座與獎金十萬元)
(排名不分先後)

郭怡美書店
郭重興在出版界的成就有目共睹,對書業有著遠大的眼光跟願景,以經營志業為出發點,成功從上游出版縱向發展至下游通路,目標是建構「書的殿堂」。 郭怡美書店,老屋建築的魅力,豐沛的藏書,是獨立書店界中罕見的,且能在短短期間即成大稻埕地標,城中話題,成績亮眼。這背後當然投進了龐大的資本與心血,幕後功臣包括店長Willie,他是郭董之前發起的書店種子計畫培養出來的經營者。而這個規模的書店配合這個經營模式並不是one off的企畫,且證實是可行的,並已推廣至桃園老城區一座復修老建築裡的怡美書店。

飛地nowhere
飛地,enclave,地理上屬於一個地方,主權屬於另外一個地方,這樣的精神不免令人想起香港與香港人的情況。但它卻不局限自己在香港議題上。書店主人張潔平的經營開闊,眼光遠大,不僅讓文化擴散,更讓理念集中,她在探索的是人類普世問題與價值,從不畫地自限,從不同溫層取暖,勇敢誠實的面對這個動盪不安的世界。飛地在短短幾年間已經衝出台北,登陸東京、清邁、荷蘭,各種可能陸續發生中,是一家非常關注未來的書店。這個狹小的空間是全球華文閱讀者可以依賴停靠的碼頭,也讓香港、台灣與世界在此聚焦發熱。

三餘書店
三餘書店已經不單單在意賣書和推動深度閱讀,而是更著眼於書店與地方的共好與成長,以及如何重新建構地方與人之間的關係等更高層次的追求。鍾尚樺當年挾著連鎖書店的經驗,自謙說以一個經理人的角色領導團隊經營三餘,實質上是獨立書店界活躍的中堅分子,一方面跟公部門有良好的溝通,另一方面亦慷慨仗義為南部的新生代書店提供意見或資源上的協助,為獨立書店築起更繁盛的風景線。作為書店的中生代,三餘在同儕中有著領頭的位置,亦備受信服。它探索可能,跨越邊界,從三餘書店到三餘創投,全高雄製作的《聽海湧》戲劇,贏得金鐘獎即是最好的成果,證明了三餘對社會的貢獻,並不止於一家書店。

特色書店獎十五名 (獎座與獎金五萬元)
(排名不分先後)

仰望書房
邊譜書店
洪雅書房
曬書店
掀冊店
勇氣書房
有河書店
小兔子書坊
翫雙溪書苑
永勝5號
書粥
見書店
現流冊店
一本書店
晃晃二手書店

推薦書店十六家
(排名不分先後)

淺山綠
瑯嬛書屋
晴耕雨讀小書院
唐山書店
小島停琉
種子書屋
藍鵲書房
蕃藝書屋
逃逸線書室
野人讀冊店
水木書苑
旗津tha̍k冊
瑞成書局
嶼伴書間
日榮本屋
梓書房

高雄舒服的秋冬暖陽🌞,我們又來囉~~2025 高雄城市書展-港灣書市:第一周(11/15-16)、第三周(11/29-30)方寸會在這兩個週末出攤,歡迎舊雨新知、親友故交前來一年一會。😍🎉🎉🎉位置在高雄市前鎮區新光路61號,高雄市立圖書館總...
14/11/2025

高雄舒服的秋冬暖陽🌞,我們又來囉~~

2025 高雄城市書展-港灣書市:
第一周(11/15-16)、第三周(11/29-30)
方寸會在這兩個週末出攤,
歡迎舊雨新知、親友故交前來一年一會。😍
🎉🎉🎉
位置在高雄市前鎮區新光路61號,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一樓廣場

2025年高雄城市書展

如果有朋友到現場看過,請分享讓我們知道。感激。時間| 2025.11.06 - 2025.12.28 地點| 臺南市立圖書館新總館一樓展示廳(臺南市永康區康橋大道255號)
11/11/2025

如果有朋友到現場看過,請分享讓我們知道。感激。

時間| 2025.11.06 - 2025.12.28
地點| 臺南市立圖書館新總館一樓展示廳(臺南市永康區康橋大道255號)

好久沒看  #普通人 寫三國了,雖然《非普通三國2》還沒個影,但能看到普通人的三國故事就是開心。 #非普通三國
11/11/2025

好久沒看 #普通人 寫三國了,
雖然《非普通三國2》還沒個影,
但能看到普通人的三國故事就是開心。

#非普通三國

系列在颱風天突擊更新啦!這次是大長篇,一口氣餵飽各位。希望大家多多捧場,按讚、留言、分享三連發,諸葛丞相笑哈哈。



《扶危翼傾 化險為平:後蜀漢四天王》

蜀漢五虎大將的威名,家喻戶曉;而稍通三國的朋友,也都知道「五虎」云云,只是後世創作如《三國志平話》、《三國演義》所塑造的浪漫。但不可否認,在正史《三國志》裏被合為一傳的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與趙雲,確實是在武功方面,襄助劉備得以在蜀地立足、創建「大漢第三帝國」的功臣。

然而創業難,守成也一樣難。只是創業的血流成河,總是比守成的鴨子划水來得吸引眼球,再加上《三國演義》的廣泛影響,人們的注意力大多放在先主劉備成就大業的前40年。後主劉禪在位的後40年,僅有諸葛亮「六出祁山」的10年光彩奪目,到了姜維「九伐中原」的30年,則是每況愈下、黯淡收場。

※上述時間是雖不中亦不遠矣的概略計算,相信聰明的你們都理解這只是一種修辭。

於東晉時期成書,講述巴蜀等西南地區風土民情的地方志《華陽國志》,記載了一段當時的社會輿論:「前有王、句,後有張、廖。」意思是將劉禪時代再拆成上下半場的話,上半場引領風騷的將領為王平、句扶,而下半場的頂梁柱則是張翼、廖化。

若說關、張、趙、馬、黃是為蜀漢開疆闢土的五虎將,那麼王、句、張、廖便是保國衛民、重要程度不下五虎的「四天王」。

▌王平—胸無點墨的天才

在《三國演義》的設定裏,王平是作為曹操麾下的牙門將軍登場,並協助大將徐晃抵禦劉備率領大軍進擊漢中。經過一連串徐晃的慣老闆操作,最後王平起呸面(發爛渣)一把火燒掉徐晃大營投奔劉備,自此成為蜀漢後期出場率極高的角色。

正史中的王平,早年確實仕於曹操,不過卻是隨同「賨邑侯」杜濩與「七姓夷王」朴胡接受招安(徐晃被迫背了一個大黑鍋)。「賨邑侯」跟「七姓夷王」這些頭銜,可視作早在之前便已受朝廷懷柔羈糜的封爵。賨邑侯的「賨」,指過去生活在四川、陝西交界山區的少數民族,由於他們擅於削木作盾應對作戰,因此也有「板楯蠻」的別稱。

王平出身的巴西郡宕渠縣,與賨人的生活範圍疊合,再加上他與杜濩、朴胡這些當地首領的關係,合理推測王平應該是賨化的漢人;又或者大膽一些,類似馬騰的情況,是漢賨混血。這也為日後王平率領以蜀地少數民族組成的軍隊「無當飛軍」,奠下良好基礎。

由這個設想再延伸,可以解釋很多事情。像是王平原本隨母親姓何,以及他目不識丁,表示王平的成長環境跟當時漢帝國治下的平民百姓相差無幾,甚至可能還不如魏延的部曲出身。縱然狗屎開局也能玩成當代名將,但藏在內心深處的自卑感恐怕很難抹除,因此《三國志》記載王平的性格「性狹侵疑」,時常覺得旁人會瞧不起他。

如此身家背景,也可以連結到那場讓馬謖一鋪清袋的街亭之戰,王平連番勸戒紮營於山頂上的決策,馬謖充耳不聞。馬謖是諸葛亮器重的首徒,又是荊州天龍人,怎會容忍一個大字不識幾個的大老粗質疑呢?所以馬謖之敗,不僅是因為他的紙上談兵,說不定也有意氣用事的成份。

王平極具天賦,只是無緣精進學問,這點與孫吳的呂蒙有些相像。差別在於呂蒙尚有一定程度的閱讀能力,王平則是得完全仰賴他人朗誦書籍內容來吸收知識。然而真正成就王平的,主要還是長年浸淫戰場累積的豐富經驗與敏銳直覺。

幾乎蜀漢北境發生的重大事件,均有王平的參與。例如街亭敗戰後王平臨機應變,成功拖住曹魏大將張郃;之後在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中,更是再度硬憾張郃,讓曹魏最後一位在世的五子良將命隕木門道。

諸葛亮甫一逝世,魏延開始不受控,在王平的喝斥下成功策反魏延軍隊;諸葛亮死後十年爆發的興勢之戰,更在王平的調度得宜下順利擋住曹魏大軍攻勢,撐到蜀漢援軍到來,賞給魏軍一個痛快,從此曹魏轉而採取守勢近20年。興勢一役,也成了王平人生最後華麗一舞。

▌句扶—國不置史的苦主

說起句扶,相信很多人最有印象的,還是電玩遊戲《三國志曹操傳》的MOD《三國志姜維傳》吧?甚至我懷疑K家有注意到這款二創作品的現象,因此在《三國志14》新增了句扶與柳隱兩名武將。

儘管歷史上有關句扶的記載很少,但還是可以從有限的線索裏頭,勾勒出大概的輪廓。句扶同樣出身巴西郡,家鄉漢昌縣鄰近王平的宕渠縣(後來句扶也受封宕渠侯),不管戰功或待遇都僅次王平,傳記也附在《三國志.王平傳》之後。

種種跡象表示,王平與句扶之間的關係,可與趙雲、陳到比擬,但王、句的人生曲線應該會更加接近;再從《三國志》記載王平的治軍作風「忠勇嚴整」、句扶則為互補的「忠勇寬厚」來延伸想像,或許兩人在「無當飛軍」的編制中,是一正一副的存在。

蜀漢政權由於「國不置史」之故,相較於魏、吳兩國,很多人物在《三國志》要嘛隻字不提,要嘛就是寥寥數語。主要原因可能在於蜀漢滅亡後的鍾會之亂,成都被掀了個底朝天,很多紀錄不是失於戰火,便是散佚各處。

※「國不置史」並非表示蜀漢沒有史官,而是缺乏系統性的資料統整,也未有王沈《魏書》、韋昭《吳書》那樣當朝主導的史書編撰工程。

《華陽國志》做過一個總結:「巴有將,蜀有相。」成都所在的蜀郡開發時間早,自然有培育治國人才的條件;而三巴地區(巴、巴西、巴東三郡)因環境的關係,有濃烈的尚武之風。不僅句扶,蜀漢許多同樣出身三巴的優秀將領,詳細的生平事蹟都沒能流傳後世,殊屬可惜。

▌張翼—繼承謀聖的後裔

如果說句扶是被《三國志》怠慢的苦主,那麼張翼就是被《三國演義》帶歪的受害人。張翼在《三國演義》的初登場,是劉璋麾下大將張任的副手,後來張翼在雒城攻防戰中斬殺同僚守將劉璝、投降劉備。雖然站在蜀漢本位的角度,張翼的人設非常政治正確,但手法略嫌粗糙。

歷史上的張翼,身世可不一般,乃堂堂輔佐劉邦開創大漢四百年基業的「謀聖」張良十世孫。張翼這一支系,至少在東漢初年便已紮根蜀地,是典型的世家大族,而張翼本人在劉備入蜀後,也按部就班地從舉孝廉、小縣縣長、大縣縣令到郡守,依循漢代正規的官場升遷之路。

張翼之所以能名列後蜀漢四天王之一,靠的不是軍事才能(事實上張翼的戰績偏爛),而是仰賴他特殊的雙重身份。首先當然是張翼體內流淌的留侯血脈,這對以復興漢室為目標的蜀漢而言,是求之不得的門面;再者張翼家族在蜀地經營近200年所累積的社會資源,亦能幫助作為外來政權的蜀漢維持穩定。

這並不表示張翼是無能的政治樣板,怎麼說都是名門之後,就算表現不見得特別傑出,但稱職是肯定的。張翼的治軍風格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尤其在蜀漢最後30年,張翼最主要的任務,便是擔任姜維屢次發起北伐以報丞相知遇之恩的剎車皮。

姜維不滿張翼阻頭阻勢,卻又不得不讓他參與;張翼面對姜維的勞民傷財,也是備感無奈。無論他們對於蜀漢軍事方針的看法如何南轅北轍,卻都是無庸置疑的大漢忠臣,最終兩人在鍾會之亂一起壯烈成仁、殊途同歸。

▌廖化—沿襲武神的先鋒

幾年前我曾為廖化撰寫專文《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過去解釋「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句俗諺,會認為是蜀漢後期人才凋零,連廖化這樣資質平庸的將領都能擔任先鋒;知道廖化在歷史上的生平事蹟後,所謂的「廖化作先鋒」應當指廖化老邁年高了還得站在第一線,而沒有年輕人才接班。

不過關於廖化這位見證蜀漢政權起朱樓、宴賓客、樓塌了的活化石,我又有些新的看法,切入角度在於廖化最初的職位:當時駐紮荊州的關羽所屬前將軍府的主簿。

若只就表面上的職權來理解主簿,未免有些脫離實務情況,主簿形式上的工作是管理文書、印信及安排行程,相當於長官貼身秘書,沒有足夠的信任很難坐上這個位子,因此比起職權本身,更重要的是動機。

例如漢末的并州刺史丁原,便任用其器重的呂布擔任刺史府的主簿。同理,關羽讓廖化擔任其主簿,乃基於特意歷練的想法,日後隨時予以提拔重用。一旦理解這層意義,那麼就能正確解讀廖化為何在關羽大意失荊州後,用盡一切辦法都要帶著老母親重返劉備陣營的心情。

廖化是關羽在荊州的子弟兵,在蜀漢進入諸葛亮時代後,廖化也就順勢成為過去關羽轄屬殘留荊州勢力的代言人。若用現代的方式形容,就像是「荊州在蜀同鄉會主委」或「關羽將軍紀念基金會執行長」這樣的身份。

即便隨著時間流逝,廖化背後所代表的荊州僑居勢力會日益凋零,但對於蜀漢政權卻有不可取代的精神意義,這才是廖化要長年站在前線直到蜀漢滅亡的真正原因。

另外一位「荊州在蜀同鄉會主委」宗預也是如此,宗預同樣出身荊州,過去受張飛所提拔重用。換句話說,廖化與宗預兩人,就是蜀漢的荊州僑民領袖,兼關羽、張飛兩位開國元勳的精神延續。

為什麼諸葛亮主政之後,要將廖化與宗預兩人納入丞相府;為什麼日後諸葛亮之子諸葛瞻入主朝廷、擔任要職之際,兩位老人家會為了要不要拜訪諸葛瞻而鬧彆扭;為什麼蜀漢滅亡後,廖化、宗預備受禮遇,並隨同劉禪內徙洛陽,一切都有了合理解答。

張翼代表的家族,為蜀漢立國的精神象徵,也是鞏固蜀地本土勢力的桶箍;而廖化代表的荊州勢力,則是蜀漢立國的權力核心。所以兩人在蜀漢後期才分任左、右車騎將軍,並在軍事決策上箝制外來的孤鳥姜維。廖化與張翼在北伐議題上意見一致,都不希望投入太多資源,主張保守穩健。

資歷、地位與廖化相類的宗預,可算是後蜀漢「第五天王」。只不過宗預主要負責孫吳邊境的督導,那裏湖面總是澄清、那裏空氣充滿寧靜,基本沒什麼讓宗預建立軍功的機會,因此也就屈居備選了。

總結來說,「前有王、句,後有張、廖」這句話不單只說明時間順序,同時也有內與外的含意。王平與句扶是真正大眾認知上的憑實力說話;而張翼與廖化更多貢獻在於內部權力結構的穩定,以及避免軍事行動上的失控。

希望藉由這篇文章,能以更多面向認識蜀漢後期的重要將領,解脫大家心中的枷鎖。

這一篇很讚,從先秦到清朝,將皇家御墨(御用墨/御製墨/貢墨)的源流與演變說得一清二楚,滿滿的歷史趣味,「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就是這個道理。
10/11/2025

這一篇很讚,從先秦到清朝,將皇家御墨(御用墨/御製墨/貢墨)的源流與演變說得一清二楚,滿滿的歷史趣味,「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就是這個道理。

數 千年的中華歷史,各式樣的君王起落。聰明智、賢愚不肖、頑痴懦弱、殘暴無道者,從沒缺席。但無論何等天賦養成,他們掌理國政時都有個共同點:用墨。在當時,旨意傳達、政令發布、史書登錄、百姓教化……,捨筆墨.....

有人到過  #台中榮總 嗎?一樓有個閱讀區  #仰書軒,全都是天下文化出版的暢銷書,P編還發現有好幾本已經絕版的好書;加上還提供電子書閱讀器,若你有HyRead 帳號,也可以免費閱讀方寸出版的全部書籍,真是享受閱讀的好地方(咦?不是醫院嗎😆...
07/11/2025

有人到過 #台中榮總 嗎?一樓有個閱讀區 #仰書軒,全都是天下文化出版的暢銷書,P編還發現有好幾本已經絕版的好書;加上還提供電子書閱讀器,若你有HyRead 帳號,也可以免費閱讀方寸出版的全部書籍,真是享受閱讀的好地方(咦?不是醫院嗎😆)

 #獨特刷邊  #龍香就是指墨《良墨佐國:找尋御書房裡的盛世龍香》━━━━━━━━━━數千年的中華歷史,各式樣的君王起落。聰明智、賢愚不肖、頑痴懦弱、殘暴無道者,從沒缺席。但無論何等天賦養成,他們掌理國政時都有個共同點:用墨。在當時,旨意傳...
07/11/2025

#獨特刷邊 #龍香就是指墨

《良墨佐國:找尋御書房裡的盛世龍香》

━━━━━━━━━━
數千年的中華歷史,各式樣的君王起落。聰明智、賢愚不肖、頑痴懦弱、殘暴無道者,從沒缺席。但無論何等天賦養成,他們掌理國政時都有個共同點:用墨。在當時,旨意傳達、政令發布、史書登錄、百姓教化……,捨筆墨書寫,別無他途。

許多君王還有書法真跡碑帖傳世,如:漢武帝劉徹的〈秋風辭〉、魏王曹操的摩崖石刻「袞雪」,或唐太宗李世民的〈溫泉銘〉、〈晉祠之銘并序〉等,精彩顯示他們下過苦功練字,用墨經驗絕對豐富。然而他們對墨的講求、評價、乃至喜愛,歷史上卻鮮少記載!這或因儒家所謂的「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論語.子張》),以致歷代史官不屑關注「墨」這小道,置若罔聞。所幸浩瀚古籍,除了嚴肅的「經」、「史」,還有略為親民的「子」、「集」,偶爾可見君王與墨的互動。

春秋戰國時代的宋國,文化水平頗高。這從孔子的祖先是宋國貴族,墨子、惠施、莊子等思想家也是宋國人,可見一斑。在集莊子言語所成的《莊子》書中,多次提到國君宋元公,其中有段說宋元公將要畫圖時,用舌頭舔筆後沾墨。這該是君王用墨的最早記載,一舉將宋元公推上墨史前列。

除了寫字畫圖,墨還可以用來賞賜。漢武帝第五世孫漢成帝劉驁就曾賜墨給初入仕途、卻仍積極求知的揚雄。這位日後的哲學文學家,自承任黃門郎(宮門內的郎官,皇帝近侍之臣)時曾上書成帝,願三年不拿俸祿,潛心鑽研學問。成帝惜才,同意之後非但不停俸,且另給筆墨,並准他閱讀皇家藏書。在成帝而言,這乃小事一樁,不足掛齒。誰知北宋蘇易簡寫《文房四譜》時,竟挖出這段往事,轉錄在〈墨譜〉篇內。該篇是最早談墨的專論,從而讓寵愛趙飛燕姐妹出名的成帝,也在清高的墨史內露臉。

來而不往非禮也!身受君王厚愛,揚雄名就之後有無回報?看來沒有。因為他只知道三不五時道貌岸然,寫些辭藻華麗的文章(如〈甘泉賦〉、〈羽獵賦〉、〈長楊賦〉等)來諷刺批評成帝的鋪張奢侈。比起晚他五百多年的東晉名臣陶侃──沒錯,就是那位學問沒揚雄大、文章沒揚雄好、但是卻以勤勞搬磚知名的陶侃──相形之下不免見絀!

陶侃出身寒門,本來在重視門第的晉朝,要出人頭地難如登天。然而他靠著自身的才幹努力,屢建戰功,最後官至侍中、太尉,等同宰相兼國防部長。皇恩同樣浩蕩,但比起揚雄,陶侃顯然有不同的做法。《文房四譜》裡有則他送禮給君王的記載:「陶侃獻晉帝:箋紙三千枚,墨二十丸,皆極精妙。」會送紙、墨,其人當亦風雅。文內雖沒講是哪位晉帝、送的是什麼墨,但陶侃曾被書法小有名氣的晉成帝司馬衍任命兼任江州刺史,而江州的廬山產製松煙墨,答案可就呼之欲出了!

魏晉南北朝,是書法的黃金時代。張芝、王羲之等名師輩出,篆隸楷行草各體齊揚,進而帶動對墨的講求。張芝的弟子韋誕(字仲將)勤練書法之餘,鑽研製墨。他更是曹操之孫魏明帝曹叡的近臣,官至光祿大夫(高級顧問),常應魏明帝之請,為宮廷建築題字。有回他嫌魏明帝提供的御用墨不夠好,發牢騷說還是得用他自製的墨才行。至於魏明帝的反應為何,史無記載。猜想是從善如流,改用韋誕的墨。或許因此韋誕的製墨法(仲將法)才受珍視而流傳下來,是已知最古老的墨法。

南朝的宋文帝劉義隆書法好,自認可比王獻之(王羲之兒子)。大臣張永長於隷書,還像韋誕般會製墨。宋文帝每看到他奏章上的墨色,都嘆息自己墨的品質不如,便要張永祕製好墨上呈。連同前述的魏明帝、晉成帝,這三位君王都雅好書法,也有機會接觸好墨。可惜的是僅止於此,沒能進一步鼓勵、甚至自身嘗試製墨。君王製墨第一人的榮耀,終留待唐玄宗(明皇)李隆基。

世人皆嘆玄宗專寵楊貴妃,引發安史之亂──「漁陽鼙鼓動地來」、「宛轉蛾眉馬前死」──卻少聞他在墨史上別有地位。玄宗年輕時曾任潞州別駕(今山西長治地區副首長),當時潞州以產「潞墨」知名,生性浪漫的他不免戲製。孰料其後真派上用場!日後玄宗發動政變,清除反對自己的太平公主一黨以鞏固帝位時,竟然流傳說他製的墨上出現如蠅般大小的道士,口稱「萬歲」且稟「臣黑衣使者、墨之精、龍賓也」,隱喻真命天子就是他。事後玄宗炫耀該墨,命名為「龍香劑」。此舉影響後世的御墨、好墨多延用此名。也是墨首度人格化、神格化,帶出「黑衣使者」、「墨精」、「龍賓」、「小道士」等別名。唐玄宗在墨史上的不朽地位為之奠定。

稍有遺憾的是,戲製「龍香劑」之舉發生在玄宗登基前。得大位後有沒有重溫舊夢?看來是沒有。所以比起宋徽宗趙佶在任內製作蘇合油煙墨,不免稍遜。徽宗製墨有詩為證:「御製新規寶墨香,蟠龍紋裡字成行。臣鄰近密方宣賜,圓餅均盛小絳囊。」詩中的「新規」兩字,指的應該就是他用蘇合油煙,而非傳統的松煙來製墨。這墨很香,圓餅形,蟠龍紋底,正面刊成行文字(可能即是墨名),擺在大紅錦囊中分送朝臣近侍。可見所製不少,遠非唐玄宗的戲製可比。所以嚴格來講,宋徽宗才是君王製墨的第一人。更值得一提的是,後來愛舞文弄墨的金章宗完顏璟搜購此墨,竟捨得花一斤黃金買下一兩重的墨。

金章宗工書善畫,書體形似徽宗所創的「瘦金體」,所以他的搜購該是為了自用。搜購了多少?有說僅一兩。但除此之外他還獲得些北宋大師張遇所造的「麝香小御團」墨,耗資該也不少。妙的是他竟捨得將這些貴重的墨轉交後宮佳麗,用以畫眉。此舉固然顯示張遇的墨極黑,方能博得佳麗青睞;卻也表露金章宗的感情豐富細膩,不輸徽宗。大金王朝雖沒亡於其手,但在他死後也只撐了二十幾年。

宋徽宗之所以用蘇合油造墨,固然與其藝術家天性、愛與眾不同有關,但也恐怕是他當家時宮中的李廷珪墨已消耗殆盡,促使他不得不有所創新。宋初,大將曹彬平南唐,除了打包珍寶,也奉太祖趙匡胤之命,將李後主宮內的存墨運回,其中除了李廷珪,還有李超(廷珪父)、李承晏(廷珪姪)、李文用(承晏子)等所製墨,所以皇家原有許多李廷珪墨。只是經多年揮霍,如太祖用以漆飾相國寺門樓,太宗拓印淳化閣帖,真宗染飾玉清昭應宮,仁宗、神宗、哲宗賞賜大臣等,到徽宗之父神宗時,已所剩無幾。徽宗用墨量多,要求又高,當然得自製。他不甘墨守成規,遂採用新原料蘇合油,這才造就墨史上的名聲。

徽宗第九子,南宋高宗趙構,在父親薰陶下對墨也有研究,據說他曾經評論李廷珪和北宋墨師潘谷、張滋的墨,認為潘、張雖然都採用李廷珪的墨法,但比起李廷珪墨的「有骨有肉」,兩人卻分別「止得其肉」和「止得其骨」,差遠了!這個評論頗有深度,非一般用墨者講得出來。宋高宗是第一位評墨的君王,若非愛墨,無以致之。

邊陲異族入主中原,一向靠尚武騎射,故其君王崇文者不多,捨得花錢在墨上的更是鳳毛麟角。前文提及金章宗完顏璟愛墨,堪稱異族第一人。不過金章宗並非唯一,晚他百多年的元文宗圖帖睦爾(忽必烈玄孫),書法不錯,據說有唐太宗〈晉祠之銘并序〉的風采,想當然亦是知墨。大臣們投其所好,紛紛奉上江西豫章朱萬初所製墨。由於朱萬初採百年老松燒煙製墨,產品自然不同凡響。文宗高興之餘先賞他官,後派任浙江東陽縣丞(副縣長)。可惜元文宗在位僅四年,否則該有更多愛墨之舉。

之後的末代皇帝元惠宗(順帝)妥懽貼睦爾,不知書法如何,但有說他善畫,故對墨該也不外行。有大臣獻上墨師魏元德所製墨,翰林學士宋褧記錄下此事,說:「錦囊啟封,玄光溢目,芳香襲左右。上嘉賞之。」可見即使躍馬耀武的元代,也不乏激賞好墨、不落漢人後的君王。

所以墨對君王而言,能以之書畫、漆飾、拓印、封賞、把玩、評論、炫耀、創新、造神,甚至寵幸後宮、感受手作之樂,用處多多。此外,在政務上還有些自古以來的用墨規矩,如占卜時必用墨。《禮記.玉藻》中說:「卜人定龜,史定墨,君定體。」又如延續千年直到清光緒時才廢除的墨刑,漢高祖劉邦的大將英布、女皇帝武則天重用的上官婉兒、出身寒門的北宋名將狄青,都受過此刑。墨,真是君王不可或缺的「好物」!

元代之後的明、清,君王與墨的互動更甚。明代宮廷首見編制專責的墨工,也出現大臣具名的貢墨。清代延續並擴大此風,乾隆帝弘曆甚至招徽墨名師入京教導。君王的詠墨、贊墨、寶墨、造墨、用墨,遠勝前朝,迭創高峰。正如乾隆帝所詠「墨卿用益多」,故贊曰── #良墨佐國。
━━━━━━━━━━

最近  #大埃及博物館 盛大開幕,古埃的歷史文化再度成為街談巷議的熱門話題,除了金字塔外, #木乃伊 肯定是人人感興趣的「東西」。但是,你知道以前的人會吃木乃伊嗎?󠀠󠀠󠀠 #台中科博館有一尊木乃伊可以近看 #瑞秋懷茲跟布蘭登費雪確定回歸《神...
06/11/2025

最近 #大埃及博物館 盛大開幕,古埃的歷史文化再度成為街談巷議的熱門話題,除了金字塔外, #木乃伊 肯定是人人感興趣的「東西」。但是,你知道以前的人會吃木乃伊嗎?
󠀠
󠀠
󠀠
#台中科博館有一尊木乃伊可以近看
#瑞秋懷茲跟布蘭登費雪確定回歸《神鬼傳奇4》
#你一定不可以錯過《暗黑醫療史》
___《暗黑醫療史》開宗明義第一篇「拿木乃伊來吃」
書摘: https://www.books.com.tw/web/sys_serialtext/?item=0010693871
影片: https://youtu.be/QwpW5RlCw4s

Address

忠孝東路四段221號10樓
West District
106

Opening Hours

Monday 09:00 - 18:00
Tuesday 09:00 - 18:00
Wednesday 09:00 - 18:00
Thursday 09:00 - 18:00
Friday 09:00 - 18:00

Website

https://ifangcun.medium.com/about, http://ifangcun.blogspot.com/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方寸之間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方寸之間:

Share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