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7/2025
#老後大腦仍能長出新神經元
你知道這發現有多重要嗎?
許多老年疾病有了新解法,
人到晚年還可以有新活法!
同場推薦《大腦不思議》最後一篇【重塑大腦】:大腦的可塑性並不只發生在幼年的發育期,而是明顯持續到成年以後。
【破解百年爭議!Science證實:人類年老後大腦仍能長出新神經元🧠✨】
----------------------------------------
這是一個讓神經科學界爭論超過半世紀的問題:人類大腦在成年甚至老年後,還能再生神經元嗎?
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Karolinska Institutet)最新發表於《Science》的研究,終於給出強而有力的證據:即使到了老年,我們的大腦「記憶中樞」海馬體,仍持續產生新的神經元!
👉 這項發現不僅終結長期爭議,也為神經退化疾病與精神疾病的再生療法帶來全新可能。
【海馬體是什麼?為什麼我們要在意它🔍】
海馬體(Hippocampus)是大腦中負責記憶、學習與情緒調節的重要區域,尤其是海馬體中的齒狀回(dentate gyrus),被認為是成人神經發生最主要的場所。
過去有研究指出,成年人海馬體中可能會持續生成神經元,但也有不少研究認為:兒童期後神經元生成會終止。這些矛盾的結果,多半是因為實驗技術與標記物選用的差異而來。
【新技術 × 機器學習 = 終結爭論的鑰匙🔑】
這次,研究團隊運用了多項尖端技術進行全面分析,包括:
🔹 單細胞核RNA定序(snRNA-seq):能精確分析單一細胞核的基因活性
🔹 流式細胞儀(Flow Cytometry):快速分類大量細胞特性
🔹 RNAscope / Xenium 空間轉錄定序:定位特定基因在組織中的表現位置
🔹 抗體標記 Ki67:用來辨識是否為「正在分裂中的細胞」
🔹 機器學習演算法:輔助判讀細胞狀態與發育階段
這些技術搭配下,研究人員從0歲到78歲的腦部組織樣本中,清楚描繪出神經幹細胞→神經祖細胞→未成熟神經元的連續過程,且證實這一過程在成年甚至老年仍持續發生。
【論文亮點:不是每個人都一樣!大腦神經可塑性高度個體差異化🧬】
研究結果發現:成年人之間的神經祖細胞數量差異巨大!有些人的齒狀回區域仍有大量活躍神經祖細胞,而有些人幾乎沒有。
這代表什麼?
👉 個人生活方式、環境刺激、壓力與疾病等因子,可能都會影響神經發生的程度。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有些人年老後依然思緒清晰、學習力強,而有些人則出現顯著退化。
【從基礎研究到臨床潛力:認知老化、阿茲海默症、憂鬱症的再生療法新曙光🌱】
研究領導者、知名神經生物學家 Jonas Frisén 教授指出:
「我們現在終於能夠識別這些正在分裂的神經祖細胞,這強烈支持成年人大腦仍保有神經生成的能力。」
這也意味著未來可能針對神經退化性疾病(如阿茲海默症)、重度憂鬱症等大腦適應性受損的疾病,發展出刺激神經再生的療法。
【一點補充知識📚】
🔸 神經發生(Neurogenesis):指新神經元的產生過程,過去認為只發生在胎兒與嬰兒期,但近年在齒狀回中持續觀察到成人神經發生的證據。
🔸 神經祖細胞(Neural Progenitor Cell):比幹細胞更「成熟」一些,具有分裂成神經元的能力。
🔸 Ki67:是一種蛋白質,在細胞進入分裂時才會表現,因此是細胞「有無在增殖」的重要指標。
【結語:你的大腦,從未停止進步的可能💡】
這篇發表於《Science》的研究不僅解開爭論,也告訴我們:無論年齡多大,我們的大腦都還有希望持續進步與修復。
✨保持好奇、學習新知、維持良好生活型態,也許就是激活你腦中神經祖細胞的最佳秘訣喔!
---
**關於藥時事**
醫藥商業投資分析領先品牌,提供深度醫藥商業、投資分析、諮詢服務,做醫藥、投資公司最好的分析師。
--
#醫藥 #藥物 #創新藥 #醫療 #健康 #養生 #減肥 #健身 #商業分析 #投資 #新聞 #醫生 #醫院 #癌症 #癌 #腫瘤 #瘤
---
參考資料:
1. 公司官網&公開資料
2.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u9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