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05/2025
奧特曼接受Bloomberg專訪,表示現在去哪裡『再找一兆元』才是重點。
:美國史上最大AI基礎建設
這不是科幻,而是真實在德州 Abilene 落地的工程。Stargate 計畫預估總投資將超過 5000 億美元,為當代最具指標意義的 AI 基礎建設案。由 OpenAI、SoftBank 與 Oracle 聯手,這場硬體升級戰爭,正重塑全球運算權力版圖。
,計畫部署 40 萬顆 GPU
第一階段將建置 8 棟資料中心,每棟可容納最多 50,000 顆 GPU,總計高達 40 萬顆,超越目前全球任何單一 AI 運算中心。這等級的基礎建設,使 Stargate 可望成為支撐 AGI(人工通用智慧)訓練的第一前線,並與 Amazon AWS、Google TPU 形成硬體霸權對抗。
#三巨頭合作:OpenAI、SoftBank 與 Oracle 攜手投資
目前已明確投入 1000 億美元,最終資金承諾達 5000 億。OpenAI 提供模型與需求、Oracle 負責布建硬體與光纖基礎設施,而 SoftBank 作為資金推進器。這個組合讓 Stargate 具備金融、技術與營運三重引擎。
:從荒地到 AI 工廠重鎮
2024 年 6 月動工時,現場仍是一片荒地。不到一年,已有 2200 人進駐工地日夜趕工。Abilene 是一座人口不到 13 萬的小鎮,這場投資不僅翻轉地方經濟,也讓它一舉成為全球 AI 地圖上的新節點。
#建設耗能龐大,需 1.2 GW 供電:等同 75 萬戶家庭用電
AI 晶片功耗驚人,一個機櫃從過去預算的 4 kW,暴增至 130 kW。為支援此規模,Stargate 將設立 1.2 GW 發電容量,等同 2600 台 Tesla Model 3 同時充電或 1 億顆 LED 燈泡亮起。能源,成為 AI 的第二戰場。
#永續挑戰下的封閉水冷系統
傳統 GPU 冷卻系統每小時耗水數百萬加侖,Stargate 採用封閉循環系統,一次注水、永久循環,顯著降低對城市供水壓力。這套冷卻設計不僅回應氣候爭議,也展現下一代資料中心應有的標準。
#新世代資料中心:從 CPU 雲端轉向 GPU 工廠
Stargate 不是傳統「雲端資料中心」,而是 AI 運算工廠(AI Factory),其產出不是網頁服務,而是智慧本身。這不僅象徵硬體世代交替,也象徵商業模式的根本重構——未來的雲服務是供應智能,而非供應儲存空間。
#美國與中國的科技賽局前哨站
Stargate 並非孤例,xAI、Amazon、Meta、Google 等均在全球部署資料中心。而 DeepSeek 的「小模型高效」策略也挑戰這類大規模建設的必要性。這是硬體效率與擴展速度的拉鋸戰,更是 AI 霸權的全球棋局。
Abilene 讓利 85% 地產稅,只為搶進 AI 浪潮,地方政府提供 85% 地產稅豁免,換取就業與投資;建案預期創造 400 至 1200 個工作機會這是沒有錯,但實際營運後僅需少量技術人員。這暴露地方對科技投資的依賴心理,那營運之後的工作機會要怎麼來思考?
的質疑與 OpenAI 的堅持:算力真的過剩嗎?
中國公司 DeepSeek 展現小算力也能訓練大模型的能力,質疑像 Stargate 這樣的巨額投資是否過度。然而 OpenAI 認為,AI 用量增速遠高於模型效率進步速度,未來仍需倍增算力才能因應需求。換句話說,DeepSeek 挑戰的是精準度,Stargate 搶的是總吞吐量與穩定交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