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08/2025
▍蛙鳴高達70分貝!
「亞洲錦蛙」又名「花狹口蛙」,
最早於1997年在高雄鳳山水庫附近
發現入侵台灣後,向南北擴散,
南投縣也接獲相關通報,
初期以中興新村附近為熱區,
隨近年豪雨致使溪流氾濫,加劇擴散,
南投市、草屯、埔里等地也有案例。
由於亞洲錦蛙
繁殖力高、具強大適應力,
白天雖多躲藏於自掘土洞或樹皮縫內,
但雨天時鳴叫求偶,鳴聲如牛,
低沉宏亮可達70分貝,
相當於電話鈴聲,
入夜蛙鳴擾人惹民怨,
也恐對本土生態成嚴重影響。
https://udn00.pse.is/7zuv4t
農業處表示,
為有效防治外來種蛙類,
今年組織南投市營南社區守望相助隊志工,
以及大埤社區居民組成首支「除蛙小隊」,
不僅鎖定亞洲錦蛙,同時移除斑腿樹蛙,
並防堵海蟾蜍入侵。
但因亞洲錦蛙外型
與台灣原生種小雨蛙外型相似,
為避免誤判,
縣府近期舉辦教育訓練課程,
強化除蛙小隊及社區居民
對外來種調查、移除與通報的能力,
盼吸引更多民眾加入巡守行列,
並透過長期行動有效控制族群數量,
防止外來種擴散。
縣府也呼籲,
民眾若在社區或住家周遭
發現疑似亞洲錦蛙蹤跡,
可撥打1999縣民服務專線通報;
若無法正確辨識,
可先拍照紀錄蛙類外觀,
再交由專業人員協助判別,
切勿自行捕捉或移除,
以免誤殺原生種蛙類,
反而對在地生態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