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商務印書館

臺灣商務印書館 華文出版砥柱,再現百年風華,
萬種優質好書,盡在臺灣商務。
-
▽訂閱YT頻道《有何Book》追蹤我們最新的影音、書籍內容▽

1897年於上海成立,由出身印刷業的夏瑞芳等四位先生創辦,原意只做印刷商業文件的生意,故以「商務」為名。1948年臺北分館開業,隔年商務臺台灣分館改名為「臺灣商務印書館」,開始獨立經營,1964年由王雲五先生擔任董事長,2015年臺灣商務印書館屆滿 68 週年,業已出版萬種好書,並陸續推出新系列叢書,包括OPEN、Ciel、新萬有文庫、VOICE、U小說等,極獲好評,為臺灣出版界重要的老字號出版社之一。

花有殘瓣,卻更襯盛放的鮮豔;書有折痕,卻更映思想的飽滿。帶點不完美的書,就像花鳥畫中的留白,讓人讀起來格外有味道。👉 把握機會,錯過就要再等一季。📚 瑕光書籍 66折|數量有限|售完不補       https://www.cptw.com...
14/09/2025

花有殘瓣,卻更襯盛放的鮮豔;
書有折痕,卻更映思想的飽滿。
帶點不完美的書,就像花鳥畫中的留白,
讓人讀起來格外有味道。
👉 把握機會,錯過就要再等一季。

📚 瑕光書籍 66折|數量有限|售完不補
https://www.cptw.com.tw/s/eGb34

如果你穿越到唐朝長安——走在大街上,不是只會撞見熟人,而是轉個彎就遇到波斯商人請你喝石榴酒、再往前兩步,聽到印度僧人用梵語誦經,隔壁茶館裡,阿拉伯人正在跟唐朝人殺價討價還價。1300 年前的長安,就像古代的「聯合國總部」,萬國人聲在此交會。...
13/09/2025

如果你穿越到唐朝長安——
走在大街上,不是只會撞見熟人,
而是轉個彎就遇到波斯商人請你喝石榴酒、
再往前兩步,聽到印度僧人用梵語誦經,
隔壁茶館裡,阿拉伯人正在跟唐朝人殺價討價還價。
1300 年前的長安,就像古代的「聯合國總部」,
萬國人聲在此交會。🌍
——
更誇張的是,外國人在唐朝不只是觀光客:
有人當大官,有人做生意,
還有人娶妻生子、落地生根。
要是有 Google Map,
長安大概就是「全球熱點第一名」。
靠著文化、財富、軍事與制度的吸引力,
讓全世界「自己走過來」。
——
📘 《絢爛的世界帝國:隋唐時代》
告訴你什麼叫「天可汗之國」的魅力。
讀唐朝,不只看熱鬧的盛世,
而是去理解:
一個文明如何在開放中壯大,
又在矛盾中走向崩壞。
真正的大國,不靠邊界去定義,
而是靠能否吸引他人,
心甘情願走進來。
唐朝的力量,不只是財富與軍事,
更是一種能讓不同民族共處的自信。
——
讀唐朝,不是為了背下歷史年表,
而是學會:
當一個時代足夠強大,
它會擁抱多元;
當一個社會足夠自信,
它就能改變世界
國際化是當世界凝視你時,
看見的不只此刻的繁華,
還有能夠托付未來的信任,
以及足以改變時代的力量。

買一套書,像是一次性把腦袋升級成「圖書館 Plus」。不用再猶豫要從哪本開始,因為套書就是全餐套餐。📦 套書 69 折起|限量上架👉 https://www.cptw.com.tw/s/VwglV
13/09/2025

買一套書,像是一次性把腦袋升級成「圖書館 Plus」。
不用再猶豫要從哪本開始,因為套書就是全餐套餐。
📦 套書 69 折起|限量上架
👉 https://www.cptw.com.tw/s/VwglV

排了好久好久的鹽酥雞,前面阿姨突然說:「老闆,豆干再加兩份!」瞬間白眼翻到外太空,覺得人生好難。🙄這時候,我想起紀伯倫在《沙與沫》裡的智慧。他可能會說:「真正重要的不是你等了多久,而是那份鹽酥雞,值不值得你用靈魂去等待。」有些書,也是這樣。...
12/09/2025

排了好久好久的鹽酥雞,
前面阿姨突然說:「老闆,豆干再加兩份!」

瞬間白眼翻到外太空,
覺得人生好難。🙄

這時候,我想起紀伯倫在《沙與沫》裡的智慧。
他可能會說:
「真正重要的不是你等了多久,
而是那份鹽酥雞,
值不值得你用靈魂去等待。」

有些書,也是這樣。
值得你慢慢排隊,
而不是為了趕流行而囫圇吞棗。

因為它帶給你的滋味,
遠比短暫的滿足來得深刻。

📖 《沙與沫,紀伯倫的哲與思》
#鹽酥雞哲學 #人生如排隊 #紀伯倫 #值得等待的美好

小時候寫作文,常常被問:「長大以後,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可是真的長大後才發現,人生不是一份標準答案,而是一道道必須親自走過的題目。鹿橋在《人子》裡寫下十三篇寓言故事:從〈汪洋〉的選擇、〈幽谷〉的失落,到〈渾沌〉的迷霧與〈不成人子〉的提醒。...
12/09/2025

小時候寫作文,常常被問:
「長大以後,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可是真的長大後才發現,
人生不是一份標準答案,
而是一道道必須親自走過的題目。

鹿橋在《人子》裡寫下十三篇寓言故事:
從〈汪洋〉的選擇、〈幽谷〉的失落,
到〈渾沌〉的迷霧與〈不成人子〉的提醒。
每篇看似獨立,卻像一面面鏡子,
讓我們在其中看見自己不同階段的模樣。

📘《人子》
從 9 歲到 99 歲都能讀,
因為每一次翻頁,
都是一次「和自己對話」的開始。

讀完我忽然懂了:
人生的答案不是在書外,
而是在閱讀裡慢慢浮現。

#人子 #鹿橋 #東方寓言 #讀書是和自己對話 #生命百態

每天都在煩惱——「晚餐要煮什麼?」 🤔其實答案,早就在你菜籃裡!🥔 馬鈴薯 → 不只紅燒,也能優雅變身法式燉菜🥗 沙拉 → 不只是配角,加點巧思就是派對主角🍞 麵包 → 不只是早餐,更能成為家人共享的下午時光📖 這本書厲害的地方是:不是要你...
11/09/2025

每天都在煩惱——
「晚餐要煮什麼?」 🤔
其實答案,早就在你菜籃裡!
🥔 馬鈴薯 → 不只紅燒,也能優雅變身法式燉菜
🥗 沙拉 → 不只是配角,加點巧思就是派對主角
🍞 麵包 → 不只是早餐,更能成為家人共享的下午時光

📖 這本書厲害的地方是:
不是要你買高級食材,
而是教你用市場裡就能買到的東西,
煮出完全不同的味道。

真正的廚藝,
不是炫技,
而是讓家人朋友吃到時,脫口而出:
「哇,這不一樣!」

翻開 《茱莉亞的私房廚藝書》,
你會發現——
日常餐桌,其實就是你最好的舞台。

#茱莉亞的私房廚藝書 #家庭餐桌的魔法 #料理靈感

「帝國的邊界在哪裡?是地圖上的線,還是人心裡的牆?」讀《1776革命未竟之地》到深夜,我忽然想起那條蜿蜒的蘇花公路。貼著山壁的隧道,像是文明與自然之間微妙的界線,提醒著人類意志與大地力量之間的平衡。書中的十八世紀邊界故事,讓我產生共鳴。西班...
11/09/2025

「帝國的邊界在哪裡?是地圖上的線,還是人心裡的牆?」
讀《1776革命未竟之地》到深夜,
我忽然想起那條蜿蜒的蘇花公路。
貼著山壁的隧道,
像是文明與自然之間微妙的界線,
提醒著人類意志與大地力量之間的平衡。

書中的十八世紀邊界故事,讓我產生共鳴。
西班牙人畫下新西班牙,
俄羅斯人標註阿拉斯加,
英國契約聲稱主權⋯⋯
但對世世代代生活在那片土地的原住民族而言,
邊界是遷徙的路徑、祖靈的聖地、
與家園相依的自然分界。

想到我們的日常:
有時候「北部與南部」的區隔,
或「城與鄉」的距離,
其實也是心理上的邊界。
真正的隔閡,往往不是地圖上的線,
而是我們是否願意去理解彼此。

最打動我的是那些跨越邊界的人們:
阿留申商人穿越白令海峽,
克里克族長遠赴古巴,
混血商人遊走於文化之間。
他們雖然不完全屬於任何一個世界,
卻在邊界上創造出最豐富的生命故事。

邊界不是終點,而是新的開始。
就像淡水河口,淡水與鹹水交會,
往往孕育出最豐富的生態。

也許,最美的風景就在邊緣。
因為在那裡,我們才能看見世界的多重面貌,
也學會以更開放的心去包容。

三百年前的美洲如此,
今天的台灣亦然 🏔️
在這個充滿邊界的世界裡,
願我們都能成為橋樑,而不是高牆。

#邊界上的詩意 #流動的認同
#島嶼的智慧 #歷史中的哲學思辨

看完《Diamond》,我突然覺得——戴比爾斯根本就是「流量變現」的祖師爺!早在 1940 年代,人家就懂得:✓ 創造話題(鑽石 = 愛情)✓ 製造稀缺感(限量開採、囤貨)✓ 找 KOL 代言(好萊塢明星一戴,全世界跟進)✓ 洗腦金句(「鑽...
11/09/2025

看完《Diamond》,我突然覺得——
戴比爾斯根本就是「流量變現」的祖師爺!

早在 1940 年代,人家就懂得:
✓ 創造話題(鑽石 = 愛情)
✓ 製造稀缺感(限量開採、囤貨)
✓ 找 KOL 代言(好萊塢明星一戴,全世界跟進)
✓ 洗腦金句(「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

現在的網紅、直播帶貨,不過就是在重播一百年前的套路。
只是現在網友比較聰明,看到「業配文」馬上留言:
👉「這是廣告,還是心得?」👀

讀完的感想只有一句:
商業模式會更新,但人性不會變。
要保持好奇心學習,也要保持理性心消費!

📖《Diamond:鮮血、汗水與泥土》
看似是一本鑽石的全球史,
其實更像是一面鏡子,讓我們看見:
每個閃耀的「必需品」,
背後可能都是被設計好的「選項」。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
學會拆解這些套路,
或許才是真正的「恆久遠」。✨

#流量變現祖師爺 #反詐騙指南 #鑽石恆久遠也是行銷久遠 #保持理性才是真永恆

去日本遊歷最怕什麼?不是走失在京都小巷,也不是行李秤出超重的殘酷數字,而是狂風暴雨,像一位不速之客,把你的所有安排化成泡影。十三世紀的忽必烈,也曾有過相同的經歷。他不是旅行計畫被打亂,而是兩次出兵日本、動員十餘萬大軍,最終都折戟於「狂風暴雨...
10/09/2025

去日本遊歷最怕什麼?
不是走失在京都小巷,
也不是行李秤出超重的殘酷數字,
而是狂風暴雨,像一位不速之客,
把你的所有安排化成泡影。

十三世紀的忽必烈,也曾有過相同的經歷。
他不是旅行計畫被打亂,
而是兩次出兵日本、動員十餘萬大軍,
最終都折戟於「狂風暴雨」。
日本人記住了「神風」護國,
而蒙古帝國留下的,則是東征夢碎的遺憾。

《忽必烈傳》不是冷冰冰的戰爭編年,
而是描繪一位帝王在權力、文化與信仰之間的掙扎。
他能建立行省、整飭法度,
卻無法改寫自然的天意。
這一切,讓人看見歷史的壯闊,也看見無力。

讀到最後,我突然懂了:
人生並非靠計畫就能萬無一失,
有時候,一場風雨就足以改變方向。
真正的智慧,或許不是死守既定路線,
而是懂得在風雨過後,
重新啟程。

#忽必烈傳 #歷史也很生活 #帝國的風雨課 #神風之外的真相 #讀書像旅行
#從草原到大海 #計畫趕不上風雨

為什麼電梯永遠卡在你最趕的時候?為什麼下班一打卡,工作的訊息就秒到?其實,這些現象早有人解釋過。📘 《沙灘上的馬克思,生活中的資本論》馬克思會笑著說:當你在等電梯,別忘了這也是勞動的一部分。不是浪費時間,而是資本主義的默默收費機制。📗 《沙...
10/09/2025

為什麼電梯永遠卡在你最趕的時候?
為什麼下班一打卡,工作的訊息就秒到?
其實,這些現象早有人解釋過。

📘 《沙灘上的馬克思,生活中的資本論》
馬克思會笑著說:
當你在等電梯,別忘了這也是勞動的一部分。
不是浪費時間,而是資本主義的默默收費機制。

📗 《沙灘上的愛因斯坦,生活中的相對論》
等電梯的 1 分鐘,體感像 10 分鐘;
假日的 2 天,體感像 2 小時。
愛因斯坦:這就是日常相對論的現場實驗。

🌊 一邊等電梯、一邊讀,
比滑手機更值得。

👉 「沙灘上的思想家系列」套書|限時 72 折
因為思想,永遠比電梯跑得快。

#等電梯的哲學 #日常就是相對論 #資本主義的魔法 #馬克思說別急 #愛因斯坦在樓層間

讀到《中國的亞洲主義》「大同學校」的故事,腦中浮現一句:120年前的教育改革,竟然比現在的家長群組還吵!😂要學中文還是英文?要培養國際觀還是本土意識?要會背四書五經還是要會寫程式?這些問題康有為他們煩惱過,現在的家長也在煩惱。當年的維新派學...
10/09/2025

讀到《中國的亞洲主義》「大同學校」的故事,
腦中浮現一句:120年前的教育改革,
竟然比現在的家長群組還吵!😂

要學中文還是英文?
要培養國際觀還是本土意識?
要會背四書五經還是要會寫程式?
這些問題康有為他們煩惱過,
現在的家長也在煩惱。

當年的維新派學生,
有些成了革命家,
有些卻成了漢奸;
現在的雙語班畢業生,
有些飛往國際,
有些留在家鄉創業。
教育這件事,從來沒有標準答案 🤷‍♀️

更好笑的是——
120年前的知識分子,
也在為經費頭痛、為招生焦慮、為課綱吵架。
你以為這是現在的教育現場,
其實歷史早就上演過一遍。

歷史提醒我們:
教育不是答案題,
而是一道沒有正解的思考題。

真正重要的,
也許不是孩子背了多少課文、考了多少分數,
而是——我們希望未來的世界,
因為教育而變得什麼樣子。

✨ 下次家長會,
除了跟老師說「辛苦了」,
或許還該說一聲:
「謝謝你,陪我們一起找答案。」

#教育思考 #世代傳承 #老師辛苦了 #歷史給我們的啟示 #教育思考 #世代傳承 #歷史給我們的啟示 #讀書的力量 #知識的延續

2200 年前,波利比烏斯 vs 司馬遷——東西方史學同時出道!一個在羅馬寫《歷史》,一個在中國寫《史記》,兩位史學巨星就這樣在同一年登場。這真的是巧合嗎?🤔📖 《歷史的轉換期1:前220年.帝國與世界史的誕生》告訴我們:這不是單純的巧合,...
09/09/2025

2200 年前,波利比烏斯 vs 司馬遷——
東西方史學同時出道!
一個在羅馬寫《歷史》,一個在中國寫《史記》,
兩位史學巨星就這樣在同一年登場。
這真的是巧合嗎?🤔

📖 《歷史的轉換期1:前220年.帝國與世界史的誕生》告訴我們:
這不是單純的巧合,
而是帝國誕生與文明巨變下的必然。

這本書用「橫切式敘事」的方法,
帶我們看見——
歷史不是一條單線直走,
而是多條道路同時奔跑、偶爾交會。

更難得的是,它不只看「帝國如何擴張」,
還看「人民如何回應帝國」。
從戰爭到日常,從統治到生活,
歷史其實是一場「集體選擇的回聲」。

就像今天,
社群的每一次爆紅都不是偶然,
背後都有社會氛圍的推動。
古人沒有 Wi-Fi,
卻能把帝國經營得比我們經營社群還精準。

✨ 所以,讀這本書,
不只是讀史,而是讀「我們怎麼在變動裡找到自己」。

#比較史學 #橫切式敘事 #歷史的轉換期

Address

新店區民權路108-3號5樓
Xinbei
231

Opening Hours

Monday 09:00 - 12:00
13:00 - 18:00
Tuesday 09:00 - 12:00
13:00 - 18:00
Wednesday 09:00 - 12:00
13:00 - 18:00
Thursday 09:00 - 12:00
13:00 - 18:00
Friday 09:00 - 12:00
13:00 - 18:00

Telephone

+886800056196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臺灣商務印書館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臺灣商務印書館:

Share

Category

臺灣商務印書館

1897年於上海成立,由出身印刷業的夏瑞芳等四位先生創辦,原意只做印刷商業文件的生意,故以「商務」為名。1948 年臺北分館開業,隔年商務臺灣分館改名為「臺灣商務印書館」,開始獨立經營。商務印書館的靈魂人物王雲五先生,於 1921 入館擔任編譯所所長至 1929 年,1930 年受邀回館任總經理至 1946 年;王雲五先生 1951 年自香港抵臺定居,以股東資格對臺灣商務印書館提供業務諮詢;1964 年由王雲五先生擔任董事長,直到 1979 年,對於商務印書館能夠成為當今華文世界最早的現代出版社,有著畫時代的意義。

商務印書館出版超過萬種好書,既有經典叢書如萬有文庫、人人文庫、古籍今註今譯等,近年更開創新系列叢書,包括 OPEN、Ciel、新萬有文庫、VOICE、U 小說、Alinea 等,極獲好評,為臺灣出版界重要的老字號出版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