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arma Drum Mountain (DDM)

Dharma Drum Mountain (DDM) 法鼓山是一個以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為理念,推動心靈環保,弘揚漢傳禪佛教的佛教團體。 除了海內外各寺院道場外,於國內各縣市亦設有分會,作為地區弘化的據點,歡迎大家加入「法鼓山官方facebook粉絲團」

法鼓山是一個以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為理念,推動心靈環保,弘揚漢傳禪佛教的佛教團體。 除了海內外各寺院道場外,於國內各縣市亦設有分會,作為地區弘化的據點。

🧑‍🎓【學佛Q&A】什麼是供佛像的正確觀念?佛在哪裡?佛在心中,佛無處不在。那又為什麼要有個形象、偶像來供奉呢?釋迦牟尼佛住世時,是不贊成供奉偶像的。在最早期佛教的歷史文物遺跡中,並沒有佛像,而是依佛的修行方法和道理做為弟子和後人的皈依,並...
07/08/2025

🧑‍🎓【學佛Q&A】什麼是供佛像的正確觀念?

佛在哪裡?佛在心中,佛無處不在。那又為什麼要有個形象、偶像來供奉呢?

釋迦牟尼佛住世時,是不贊成供奉偶像的。在最早期佛教的歷史文物遺跡中,並沒有佛像,而是依佛的修行方法和道理做為弟子和後人的皈依,並不一定需要一個偶像。

後來,有一些人沒有辦法一下子從語言的文字理論和方法來接受、接觸到佛法、佛教,因此就用種種代表物來象徵佛。例如,用法輪代表佛說法,用鹿🦌代表鹿野苑(佛陀開始說法的地方),用蓮花代表佛的清淨、智慧、慈悲,用舍利代表佛的肉身的存在。

對一般人來說,需要有一個具體的東西可以依靠、可以看到、可以接觸到,才感覺到這是真正、實在的東西。如果是一個非常抽象的字句,比如說「佛在心中,佛到處都在」,他就沒法想像,也沒辦法接觸到,所以,就要求有佛像的出現。

漸漸地,大家又說佛的身體顏色和我們普通人不一樣,佛的臉上、身體上,遠遠看去好像有閃閃的金光。其實一個精神飽滿而且健康的人,容光煥發,遠遠看去就是一種精神力量✨。後人形容佛的身體有金光,就用黃金來裝飾佛像,也有人乾脆用金來鑄佛像。這都是後人信仰的轉移,並沒有特別的意義......詳全文(https://ddm.tw/zie2t8t7)

◎摘自 聖嚴法師《法鼓鐘聲》
更多學佛Q&A:https://pse.is/5zlqqq
#供佛 #迷信 #佛像 #加持 #正信

別錯過這場精彩的講座,現場還有名額,歡迎報名~😀
06/08/2025

別錯過這場精彩的講座,現場還有名額,歡迎報名~😀

紫雲寺8/30~8/31【動靜皆自在】禪定、禪觀與禪宗的禪~現場+直播

禪定,是呆板,還是活潑呢?

禪修是止靜不動,還是任性逍遙呢?

禪定能度「散亂」,讓心由動返靜,使得心靈獲得的寧靜與清明, 是我們的安心之道;然而真正的禪修, 應從一切行住坐卧中去體現,從一切處去實踐;能夠「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動靜自在,才是真正的禪定‍。

因此,如果没有活潑潑的生活,就沒有活潑潑的禪意, 生活中有了禪,就能憑添情趣與況味;生命中有了禪,自能隨緣自在而逍遙。

【主講】常啟法師
【時間】8/30 (六)09:00~16:00、8/31(日)09:00~11:00
【地點】法鼓山紫雲寺
【地址】高雄市鳥松區忠孝路66號
【電話】 (07)732-1380 #101-102
【報名】https://ddm.tw/h9hxhtyf

【Q&A大解惑】在往生後四十九天裡,除了給亡者祝福,我們生者可為亡者的來世幫上什麼忙?在這四十九天之內最好是能夠幫亡者做超度、布施供養,以及誦經、念佛等佛事。超過四十九天以後,亡者可能已經投生,我們幫他做的功德,效果還是有的,只是沒有四十九...
06/08/2025

【Q&A大解惑】在往生後四十九天裡,除了給亡者祝福,我們生者可為亡者的來世幫上什麼忙?

在這四十九天之內最好是能夠幫亡者做超度、布施供養,以及誦經、念佛等佛事。超過四十九天以後,亡者可能已經投生,我們幫他做的功德,效果還是有的,只是沒有四十九天以內的作用大。

可惜我們現在的民間信仰多是做給活人看的,對於往生者較無意義。譬如家有往生者,還在辦喪事中,家人還大吃大喝、大魚大肉,殺生、浪費對往生者來說是一種折福,而不是培福。因此,應該多做布施,把節省下來的喪葬費,用於贊助慈善活動,或者家人去當義工,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當然,亡者的家屬最好持續地為他誦經、念佛和拜佛,讓亡者感應並跟著念,至少亡者聽後能心開意解而轉生善道,轉生為人或者是生天、到佛國淨土。這些就是往生者家屬應該做的。

◎摘錄自 聖嚴法師《生死皆自在》

2025法鼓山中元孝親報恩專區
👉https://filial.ddm.org.tw/

吉祥的七月—平安篇
👉https://ddm.tw/4kuibe9d

#中元報恩孝親 #來世 #超度 #功德

🌟【有大願力】不斷鍛鍊自己、成長自己;至於貢獻,事無大小,盡力而為就是了。因而「成就他人」是無法表列、明定規格的;心裡常想著幫助他人,就是對自我成長的良好訓練,也就能夠成就他人。◎摘錄自 聖嚴法師《歡喜看生死》 #發願  #成長  #幫助 ...
05/08/2025

🌟【有大願力】

不斷鍛鍊自己、成長自己;至於貢獻,事無大小,盡力而為就是了。因而「成就他人」是無法表列、明定規格的;心裡常想著幫助他人,就是對自我成長的良好訓練,也就能夠成就他人。
◎摘錄自 聖嚴法師《歡喜看生死》

#發願 #成長 #幫助 #成就他人

方丈和尚紐澤西弘講    勉眾修行從發願做起🙏  #法鼓新聞法鼓山紐澤西分會2025年8月2日(六)上午10點半,迎來方丈和尚果暉法師蒞臨,與來自紐澤西及周邊地區80多位信眾,弘講分享今年的年度主題「有大願力」💪。「發願可以從小願做起。」一...
05/08/2025

方丈和尚紐澤西弘講 勉眾修行從發願做起🙏 #法鼓新聞

法鼓山紐澤西分會2025年8月2日(六)上午10點半,迎來方丈和尚果暉法師蒞臨,與來自紐澤西及周邊地區80多位信眾,弘講分享今年的年度主題「有大願力」💪。

「發願可以從小願做起。」一個微笑,一句祝福,就能帶給身邊人一些溫暖,方丈和尚說,如果人人都開始這麼做,這個社會就更加和諧🌼。當我們從自己的身邊做起,經常面帶微笑,對個人身體和心理的和諧都有大助益。身心常放鬆,逢人自然容易面帶微笑。放鬆能使我們身心健康,發生任何事,遇見任何人,都能減少擔心跟害怕。當我們心存感謝,就自然而然常常面帶微笑。

方丈和尚進一步說明,修行離不開發願,譬如禪修時發願能安心,能安心雖是小願,恰與成佛的大願相應。若能每次發願,便能堅定意志,落實信心,每次落坐都會坐得很久很好。而修行最究竟的方法還是要從觀念的修正做起,修行就是調整偏差的想法,改善錯誤的行為。

方丈和尚跟在場的信眾互動,講到美國跟台灣的一些民間信仰不盡相同,一般來說民間信仰盛行的原因,有時是因為當保佑靈驗時,大家比較會相互告知,但是當用佛法來化解煩惱時,大家卻很少有分享。而當我們沒有好好用佛法,只求保佑而不能心想事成時,又會怪佛法、怪佛菩薩。其實佛法是一直都有用的,不論身處順、逆境都有用。

方丈舉例《證道歌》中,「觀惡言是功德,此即成吾善知識」,還有《無相頌》中的「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如果我們真正理解佛法的精髓,時刻拿出來用,就知道不管是順緣、逆緣,都是協助我們的修道因緣,只要自己的方向、願力不改變🌠,順因緣與逆因緣都是增上緣。

而對於所謂的「預言」,我們也不必過於擔心,若有佛法的正知見,就是醒的人,而這些預言就像是做夢的人在說夢話,醒的人怎麼會去聽做夢的人說的夢話呢?如同經常有人預言大地震的發生,到底會不會發生呢,只有兩種結果,不會發生,根本不用擔心;或是會發生,則擔心也沒有用。

演講中,方丈和尚幽默妙語如珠,信眾頻頻點頭。方丈和尚鼓勵大眾多發好願,做好事。當少數人做好事,進一步影響其他多數人都來做好事,那這個世界的人,都會是做好事的好人;這樣的話,這個世界就是人間淨土🌳。當我們發了大願心,祈願一切眾生都能永遠離苦得樂,雖然只是一個普通人,能發這樣的心,願心卻是無限的。

分會在這場活動還特別安排鼓隊跟合唱團的演出,鼓隊中有資深的信眾,也有還在念小學的學童,鼓聲隆隆令人精神為之一振。合唱團並現場演獻唱《送別》,旋律來自弘一大師經典之作,歌詞則由方丈和尚親自譜寫,以及演唱《我要發菩薩願》跟《水月頌》等佛曲,佛子們以虔誠歌聲獻禮,共沐法喜。

看更多法鼓新聞👉https://ddm.tw/cn0yz84z
#紐澤西 #有大願力 #發願

感恩共築東初禪寺新願景✨  方丈和尚勉勵信眾承擔弘法大願  #法鼓新聞8月3日(日)上午10點半,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北美弘法行來到紐約東初禪寺,道場莊嚴舉辦年度會員大會,來自紐約及周邊地區的護法信眾,共計108人齊聚道場,共同見證過去一...
05/08/2025

感恩共築東初禪寺新願景✨ 方丈和尚勉勵信眾承擔弘法大願 #法鼓新聞

8月3日(日)上午10點半,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北美弘法行來到紐約東初禪寺,道場莊嚴舉辦年度會員大會,來自紐約及周邊地區的護法信眾,共計108人齊聚道場,共同見證過去一年的修行成果與弘法進展。

「願,就是啟動的力量;耐,就是完成的根本。」方丈和尚為眾佛子開示與勉勵,「從法鼓山總本山的興建到完工共歷時16年,而如今東初禪寺(CMC)的建設軌跡,也與此相仿。我們所面對的不是困難,而是願力的檢驗與耐心的歷練。」

方丈和尚強調,新道場未來完工後,有望成為紐約市較大規模的佛教修行中心🧎。未來建築群的總使用空間將是現址的6倍以上,足以容納跨國性的大型禪修與佛學課程。

回顧創辦人 聖嚴師父在美國弘法初期的艱辛歷程,從無家可歸、行腳街頭,到今日全球弘法的願景實現,這些都是以願力為本、忍力為舟。方丈和尚分享 聖嚴師父曾說過,弘法不應只局限於華人圈,更應開展至西方眾,不分語言、不問背景,只要願學禪法,就是我們的弘法對象」🌎。

本次大會由方丈和尚擔任主席,隨行秘書演海法師及寬融法師列席,東初禪寺監院常華法師、果乘法師代表報告。東初禪寺董事會及會員出席盛會,與僧團法師並肩同行,展現同願共修、共護法脈的和合精神與深厚道情。

常華法師向大眾詳細報告道場過去一年的運營情況。從週末共修、禪修體驗營,到經教研習、法青各項活動,東初禪寺在有限的空間中不斷拓展多元化弘法項目,不分族群地歡迎大眾親近三寶。除了持續舉辦法會活動,東初禪寺也與紐約市其他宗教團體保持良好互動,致力推動跨宗教交流與社區關懷👐。

大會中報告東初禪寺新寺院建設計劃,新道場預計2027年5月可正式啟用。未來將具備更寬敞的禪修空間、共修設施及教學場地,預期可承擔更多弘法活動及長期教學功能,也將成為全球信眾朝聖的重要弘法基地。

方丈和尚果暉法師並在大會圓滿時,親自為4位新進會員頒發會員證書📃,並向多年來護持有功的榮譽董事們致贈感謝結緣品,誠摯感謝大眾對道場長年的陪伴與支持。

方丈和尚也進一步提醒大眾,硬體建設完成後,更需要軟體的配合,需要更多的僧眾及老師來承擔弘法工作。希望大眾募人、募心、募款,更要募僧,以期共同承擔弘法大願,並提出「四種發心」的奉獻🍀:捐出時間與體力,參與志工與道場日常事務;捐出金錢,支持寺院建設與營運;捐出心力,自修內心,成為佛法的實踐者;捐出一生,發願出家,傳承正法慧命。

大會特別安排東初禪寺合唱團,現場演唱改編自《普賢菩薩行願品》的佛曲🎙️,頌讚菩薩行願精神,提醒眾人時時發願、處處實踐。緊接著獻唱《送別》,這首特別創作的佛曲旋律來自弘一大師經典之作,歌詞則由方丈和尚親自撰寫,表達對眾佛子修行的鼓勵與祝福,句句蘊含大悲願力,行行勸勉發無上菩提心,令全場動容。

由香積組義工們準備豐盛美味的午齋與點心,以無比歡喜心款待法師們與護法信眾,感恩每位內外護義工,讓活動在滿室佛香與人情溫暖中圓滿。

紐約,作為世界文化與族群的交匯中心,正是漢傳佛法弘傳的關鍵重鎮。願東初禪寺秉承創辦人 聖嚴法師的悲願 「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承載今日會員大會凝聚的願心、行力與群力,攜手展望未來更宏遠的願景與使命,發展成為連接東西、融合古今、教化萬千的弘法中心,在繁華都市中開出一片靜定清明的淨土,為世界帶來更多平安與覺醒的光芒☀️。

看更多法鼓新聞👉https://ddm.tw/cn0yz84z
#紐約 #道場 #寺院 #弘法

🎧聖嚴法師的有聲書 5年專案圓滿🌷  #法鼓新聞「凡夫以煩惱製造了苦樂無常的三界火宅;聖者以慈悲建設了廣度眾生的清涼世界。」法鼓山創辦人 聖嚴法師寫於《火宅清涼》的兩句法語,曾經感動無數讀者,而今文字化為語音,透過「  #聖嚴法師的有聲書 ...
05/08/2025

🎧聖嚴法師的有聲書 5年專案圓滿🌷 #法鼓新聞

「凡夫以煩惱製造了苦樂無常的三界火宅;聖者以慈悲建設了廣度眾生的清涼世界。」法鼓山創辦人 聖嚴法師寫於《火宅清涼》的兩句法語,曾經感動無數讀者,而今文字化為語音,透過「 #聖嚴法師的有聲書 」,由普化中心推廣於「法鼓山播客」等14個 #播客 平台播出,將佛法傳遞給另一群「聽眾」。

🎧來聽播客( https://ddm.tw/ony8z34v )

從閱讀到聆聽,有聲書的誕生,不僅順應時代媒體的轉型,也是佛法弘傳的一種新形式。它讓忙碌的現代人在通勤、家務或休憩之餘,以更輕鬆的方式接觸師父的智慧法音。

2020年5月,在《法鼓全集》專案小組召集人果毅法師的啟動下,「聖嚴法師的有聲書」共錄製師父著作43冊,涵蓋禪修、佛教入門、自傳遊記、經典釋義、生活佛法及理念願景類叢書,歷經5年,迄今年6月,專案已告圓滿。

這份法寶的完成,主要歸功於兩位念讀者的用心投入——前新聞主播 #劉忠繼
與聲音導演 #袁光麟 。他們每週兩次進錄音室,每次兩個小時,在陪讀義工的細心聽校中,逐字逐句、一字不漏地完成各本書的錄製。而從預習閱讀到正式錄音,從後製配樂到語音複校,也讓團隊成員經歷了一趟深刻的學習之旅。

有聲書自2021年6月正式上架,陸續收到聽者回響。「念讀者的聲音、音質、表達技巧,聽起來很舒適,讚歎音聲布施」、「聲音清晰安定,文章條理分明」、「很幸運今生能遇到聖嚴法師的書,也謝謝有聲書付出的心力,讓各書活躍起來」。這些回饋,如山谷回音,聲響相隨;也似在說明,法音流淌,已然潤澤人心。

令人不捨的是,2023年,就在全數書目完成錄音後,兩位念讀者相繼捨報,令團隊成員深感震撼與不捨。百感交集的心緒,若能言說,唯有「感恩,功德無量!」

如今,有聲書持續前行,此刻正播出《火宅清涼》一書,每3天更新一集,每集約半小時。後續還有《東西南北》、《春夏秋冬》將陸續上架,至明年2月將全數播畢。若您也想透過音聲親近佛法,可搜尋「聖嚴法師的有聲書」,選擇您方便使用的平台,在溫暖的音聲裡,與慈悲智慧相遇、同行。

🎧來聽播客( https://ddm.tw/ony8z34v )

看更多法鼓新聞👉https://ddm.tw/cn0yz84z
#有聲書

05/08/2025
【祈福】🙏🙏🙏讓我們同為臺灣中南部各地及美國紐約、紐澤西州、南韓因暴雨洪災的受苦民眾合十祝禱祝福傷者平安康復、祈願亡者往生善處災區救援順利、早日重建家園🙏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線上持誦鈔經 https://mantra....
04/08/2025

【祈福】🙏🙏🙏

讓我們同為
臺灣中南部各地
及美國紐約、紐澤西州、南韓
因暴雨洪災的受苦民眾
合十祝禱

祝福傷者平安康復、祈願亡者往生善處
災區救援順利、早日重建家園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線上持誦鈔經 https://mantra.ddm.org.tw/
🌷雲端祈福 https://compassion.ddm.org.tw/

#極端氣候 #天災 #暴雨 #洪災 #祈福

📰信行寺首辦親子營  在禪悅中與多元文化共舞  #法鼓新聞 2025年法鼓山臺東信行寺首辦「修行與休閒」3天2夜親子營隊,於8月1日熱閙登場🎉,8月3日圓滿🙏。來自全臺各地北、中、南、東的學員及義工共約90人參加。學員們透過寓教於樂的多元、...
04/08/2025

📰信行寺首辦親子營 在禪悅中與多元文化共舞 #法鼓新聞

 2025年法鼓山臺東信行寺首辦「修行與休閒」3天2夜親子營隊,於8月1日熱閙登場🎉,8月3日圓滿🙏。來自全臺各地北、中、南、東的學員及義工共約90人參加。學員們透過寓教於樂的多元、有趣、互動的學習📚,獲得身心放鬆、安定及快樂的妙方,並從陪伴共學中增進親子的交流。

 今年信行寺精心籌劃的親子營,有別於往年的兒童營,每位孩子都由家長陪伴並陪同住宿。三天與孩子一起學習完成手作砂畫、學習簡易的學佛行儀、打鼓動一動、親子瑜珈、靜心觀心🧘‍♂️、還有星光夜禪✨、心靈夜語、願心願力、繪本花園與闖關活動。在活動中融入禪修的放鬆與專注,並在歡聲笑語中與善結緣,成長心靈。 同時帶領親子走進大自然,在都歷遊客中心沈澱心靈,擁抱東海岸山與海,並參訪臺灣東部唯一國家級博物館,在該館可看見國寶玉器。來一趟信行寺,不僅享受美好、愉悅、知性的暑假之行,更體驗人生中與孩子同學共住千金難買的時光⏳。

 監院果悅法師表示,此次親子營規劃設計融合禪修與佛教禮儀,還有介紹臺東多元化族群,希望把佛法融合在生活中,透過活動與大眾分享。此次活動有的在室內🌏,有的在戶外🌄,安排有動有靜,是整個營隊規劃及方向,並邀請臺東地區的老師作為講師群來協助僧團辦活動。

 來自臺東馬蘭部落杵音文化藝術團,是2021年登錄為重要傳統表演藝術「阿美族馬蘭」保存者,參加許多國際演出,深獲好評。團隊老中青三代20多人以歌舞分享馬蘭部落的文化與音樂🎤💃,表演郭英男於1996年在亞特蘭大奧運會享譽全世界的《老人飲酒歌》、《小米歌》、《換工歌》等高亢充滿生命力的曲目,表達他們對來賓的致敬與歡迎,並帶領全場一起跳舞及玩腰帶遊戲,為親子營帶來難忘的歡樂氣氛🥳。

 認同法鼓山理念的林幸君,是有30年經驗的專科護理師,特地請假從彰化來護持親子❤️,與先生都希望替小孩種下善的種子🌱,善待自己、別人與環境,學習共好。先生洪國智是營隊唯一的爸爸,在「願心願力」活動中,當他畫出兒子洪山田人像時,心中懷抱祝福,希望孩子平安、快樂、健康的長大,他同時鼓勵爸爸、阿公們有機會可以陪伴參加親子營💪。

 趙雅研感動地說,2008年參加信行寺禪悅營,到東部海邊打坐,至今仍印象深刻,所以她有一個心願,帶小孩杜睿恩參加法鼓山活動,培養他感恩及善良的心💕。就如同她母親當年帶她親近法鼓山,她才有機緣坐在農禪寺地板上,近距離聆聽創辦人 聖嚴法師講經說法。現在她也是一位母親,了解當初母親接引她親近法鼓山的心願,她現在要做的也是引領孩子進入這良善團體,如無盡燈一代傳一代。 家長林美月分享,離開前孫子流露出依依不捨的情緒。

 她很感恩法師及義工團隊是如此用心,她認為此次親子營的主軸在「我們都是一家人」,因為是一家人,所以同坐一張桌子吃飯,同睡一間寮房,做同樣的事,「全家人一起來,做同一件事」,是如此簡單但又如此美妙✨,這讓她非常感動並永難忘懷🏕️。

 活動最後,由法師們親自送上結緣書📘,學員與家長都領受到最親切的祝福🎁。信行寺預告,8/9(六)下午2點及8/10(日)上午9點禮請果竣法師主 講《楞嚴經》四講,歡迎民眾報名參加,相關資訊請上官網查詢🔍( https://taitung.ddm.org.tw/ ),電話:(089)225199轉9知客處📞。

#營隊 #親子 #修行 #休閒

04/08/2025

🌿信行寺「修行與休閒」親子營 3天2夜享受禪悅時光

☀️三天兩夜中,家長與孩子一起學習完成手作砂畫、打鼓動一動、親子瑜珈、靜心觀心、還有星光夜禪、心靈夜語等活動,在活動中融入禪修的放鬆與專注,並在歡聲笑語中與善結緣,成長心靈。

◎影音:賴秀英、劉欣平
#親子 #營隊 #禪修

Address

法鼓路555號
Xinbei
208303

Opening Hours

Monday 10:00 - 16:00
Tuesday 10:00 - 16:00
Wednesday 10:00 - 16:00
Thursday 10:00 - 16:00
Friday 10:00 - 16:00
Saturday 10:00 - 16:00
Sunday 10:00 - 16:00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Dharma Drum Mountain (DDM)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Dharma Drum Mountain (DDM):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