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刻文學

印刻文學 二十年來,我們堅持經營本土文學,栽培年輕作家,出版不同世代、殊異風貌的文學作品,呈現豐繁多元的創作盛景。

【摘文分享】〈別後知了〉_______________讀 鍾文音《私輓歌》 #蔣亞妮 文       如果說作為寫作者的鍾文音,心中仍有無盡故事待她書寫如譯經,那麼《私輓歌》必橫在之前,是心結也是劫,解開不得,待寫完,便也放下,如此她才能完...
09/09/2025

【摘文分享】〈別後知了〉
_______________讀 鍾文音《私輓歌》 #蔣亞妮 文

如果說作為寫作者的鍾文音,心中仍有無盡故事待她書寫如譯經,那麼《私輓歌》必橫在之前,是心結也是劫,解開不得,待寫完,便也放下,如此她才能完成自己。如她年少時無數次召喚的莒哈絲,七十幾本著作卻只總被提及《情人》;後來她心中敬重的玄奘法師,雖也譯經無數,卻因句句考證,太過艱深,如今流傳的只《心經》與《藥師經》,鍾文音明白寫下去的終點,不過是一兩本的「記得」,但已足夠,愛中的她或也如此。所有的書寫與愛,都是這樣偷來拾來的後來與不再,都是與流年偷渡。因此她以寫代答:「不書寫,就不可能讓韶光復返,我突然理解寡母當年帶上少女我去觀落陰聞父親聲音從幽冥現前,行徑何嘗不是如出一轍。新歲成心碎。」這些年來她修得的佛法,在她筆下幾成魔法,心魔一經書寫,便瞬間消散,成為了小說的魔術、小說家的技式。
~~~~摘自《印刻文學生活誌 2025年 2月號》

#私輓歌 #鍾文音 #印刻文學生活誌第258期

 #鍾文音 老師的新作《私輓歌》9/5正式上市了。也是命運的安排?!在這民俗月時節,眾人避談生死,或祭悼亡者感到哀傷,《私輓歌》卻用文字帶來另一種凝視,直面情愛與生死的最深處。穿越?重生?《私輓歌》沒有宮廷逆襲,也沒有金手指劇情,但文字跨越...
05/09/2025

#鍾文音 老師的新作《私輓歌》9/5正式上市了。

也是命運的安排?!在這民俗月時節,眾人避談生死,或祭悼亡者感到哀傷,《私輓歌》卻用文字帶來另一種凝視,直面情愛與生死的最深處。

穿越?重生?《私輓歌》沒有宮廷逆襲,也沒有金手指劇情,但文字跨越了生死,還有與現實交錯的震撼。

或許你我生命裡都曾有過「蟬男人」,纏愛迴旋,想割捨又難以割捨;原只是有心無意,在前一本著作《別送》裡安排了「蟬男人」的死亡,沒想到,預言成真。

真實生活中的「蟬男人」奄然而逝,這場悲劇讓寫作成為作者深切哀悼的途徑,《私輓歌》油然而生。

「原來小說早被閻王挪作了生死簿」;主角(也是作者影射)悲傷的自嘆。

虛構與現實的邊界崩塌,小說家成了「預言者」,卻寧願永遠失準。

哀悼的中陰之旅,七重儀式,帶領我們走進生命熄滅後的殘燼與微光。

蟬男人,夏蟬般纏綿17年,純愛卻難捨。

#鍾文音【聯合報文學大獎】、【台灣文學金典獎年度大獎】雙料得主
全新長篇小說《私輓歌》,帶我們以文字安魂,以故事療傷。她的輓歌,也是你我的心歌。

#愛與失落 #生死書寫 #文學療癒

恭喜  #阮慶岳 老師在今年7月獲得【第十二屆聯合報文學大獎】!阮慶岳老師在《銀波之舟》裡,藉由回望童年與親情,梳理親情與成長傷痕,透過書寫尋求真相與救贖,找到理解與和解的可能。而今年5月上市的《一千顆星星在跳舞》,則描述行至中年如何面對癌...
04/09/2025

恭喜 #阮慶岳 老師在今年7月獲得【第十二屆聯合報文學大獎】!

阮慶岳老師在《銀波之舟》裡,藉由回望童年與親情,梳理親情與成長傷痕,透過書寫尋求真相與救贖,找到理解與和解的可能。

而今年5月上市的《一千顆星星在跳舞》,則描述行至中年如何面對癌後人生的轉折,透過旅程直面死亡,探尋生命的真實與安頓之道。

「年輕時尤其會掙扎想迅速自夢境脫離,急切要返回雙足可以確實落地的現實裡。現在卻珍惜能有這樣漂浮在夢與現實邊緣的時刻,因為那最是接近我寫作的狀態,也更讓我得以視見我生命的真實姿樣。」-------阮慶岳老師的得獎感言,讓我們藉由作品一起走入縫補、思索、直面人生的旅程。

2025第十二屆聯合報文學大獎贈獎典禮暨聯合報文學大獎高峰對談【夢的復返】年輕時尤其會掙扎想迅速自夢境脫離,急切要返回雙足可以確實落地的現實裡。現在卻珍惜能有這樣漂浮在夢與現實邊緣的時刻,因為那最是接近我.....

謝謝【OB短評】  的推薦!《末日青春,荒原之後》在今年7月上市,描寫從對自身慾望、身分認同,到面對三十歲的遲疑與無奈,如同面對未來、末日、逝去的青春與事物...的猶疑與迷惘。
02/09/2025

謝謝【OB短評】 的推薦!

《末日青春,荒原之後》在今年7月上市,描寫從對自身慾望、身分認同,到面對三十歲的遲疑與無奈,如同面對未來、末日、逝去的青春與事物...的猶疑與迷惘。

OB短評・今天推這本!

🏍《末日青春,荒原之後》
高博倫著, 印刻文學
「青春」本該是生長的旺季,但在文學中經常幻化為「成長痛」的議題,且瞻前顧後,與消逝、末日、不來的未來形成一種獨特的時間隊伍、慾望街車,並在此書中高速運轉。然書中的三部小說是沉穩而耐讀的,在映照社會背景斑駁記憶與都市傳說的同時,近景中的青春主體以身體與感官帶來強烈的存在,像那無限延長的荒原與火燄。
👀完整評論請見官網➤
OB短評》 #543應用在生活細微處的極品好書懶人包
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71576

【書摘分享】 #鍾文音 《私輓歌》為什麼放出去的鴿子會再飛回來?我曾經這樣問。不是自由了嗎?後來父親為了教我如何放飛,他跟我解釋了一個祕訣,說是養鴿人教他的,必須採寡居制,也就是雌雄鴿分離,然後在放飛前,還得讓牠們短暫彼此見面,以激發歸巢的...
02/09/2025

【書摘分享】 #鍾文音 《私輓歌》

為什麼放出去的鴿子會再飛回來?我曾經這樣問。不是自由了嗎?
後來父親為了教我如何放飛,他跟我解釋了一個祕訣,說是養鴿人教他的,必須採寡居制,也就是雌雄鴿分離,然後在放飛前,還得讓牠們短暫彼此見面,以激發歸巢的慾望。

情愛大過於自由,少女的我看太多羅曼史了,看著天空翱翔的牠們,心心念念竟是歸巢的相逢。彷彿看見了未來的自己,竟感到哀傷。

回憶起父親都會連帶想起母親,女漢子的母親使得父親像是個男娘子……

【張愛玲的愛情,不是童話,是人性】在張愛玲逝世的30周年,《INK印刻文學生活誌 2025 9月號》上市了,封面與主題:「八十五年前,三十年後--一生,張愛玲」。張愛玲的小說裡,談論最多的不脫愛情與人性的蹤影,從來不屬於純粹浪漫,更多是現實...
01/09/2025

【張愛玲的愛情,不是童話,是人性】

在張愛玲逝世的30周年,《INK印刻文學生活誌 2025 9月號》上市了,封面與主題:「八十五年前,三十年後--一生,張愛玲」。

張愛玲的小說裡,談論最多的不脫愛情與人性的蹤影,從來不屬於純粹浪漫,更多是現實的,蒼涼的,是人在情感裡掙扎後留下的殘影。她筆下的男女,愛得深、愛得苦,有時愛得卑微又無聲。

在《半生緣》裡她曾說過:「你問我愛你值不值得,其實你應該知道,愛就是不問值不值得。」這句話像是一把柔軟的刀,把所有愛裡的理智和計算都劃開,只留下愛本身那種無可逃避的執著與本能。

但張愛玲並不是悲觀,只是誠實。她看透愛情裡的自私、退讓、妥協,也看見那麼一點點仍願意相信的真心。

我也記得她在《傾城之戀》裡寫的那句話:「在這荒涼的世界裡,遇見一點點溫暖,就足以令人心甘情願。」
在《色,戒》張愛玲則說:「愛情本來並不複雜,來來去去不過三個字,不是「我愛你,我恨你,」便是算了吧,你好嗎? 」。

在她筆下描繪的愛情,又是多麼的灑脫,卻又隱藏了鋒利的無奈甚至無情。

張愛玲教我們,愛也許不是童話,是在破碎裡,還能看見愛的真相。

【𝕀ℕ𝕂 印刻文學生活誌.二○二五年.九月】

🔶 八十五年前,三十年後 ​
🔷一生,張愛玲。


張愛玲初登文壇,便以小說《傳奇》與散文〈天才夢〉驚艷上海文壇。之後,〈沉香屑· 第一爐香〉、〈傾城之戀〉、〈金鎖記〉等經典作品更橫掃文壇。雖張愛玲逝世已數十年,但她的魅力、影響力仍舊之大,至今仍吸引無數崇拜者和模仿者,掀起一股所謂「張學」的風潮。

她以冷峻而華麗的筆鋒,道出亂世中的悲歡離合,揭示感情在命運面前的脆弱和淒楚。筆下的女性,多生於時代夾縫中,在動盪時局裡掙扎求生。她的故事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件,只有柴米油鹽的日常,卻深深觸及人們內心深處對情感的渴望。或許,這就是張愛玲魅力如此之大的地方。

在張愛玲逝世三十周年的如今,由吳邦謀領著讀者再次「尋覓張愛玲」的身影,捕捉她生命各個階段的神采——從寫作初出道,到遠赴港台的際遇,這些相遇的片刻,構築出唯一的張愛玲。專輯亦收錄珍貴的圖文資料,藉由物的記憶重現昔時昔地的人事交會,再一次透過文字,於往後的時間裡細細感受,張愛玲的靈光閃現。


➪購買雜誌➪
https://campsite.bio/ink_mag

【書摘分享】 #崔舜華 《外婆燒著的時候,我》「火來了,快跑!」目送至親的棺木被推進火爐,在世親友需大聲喊出最後的提醒,盼魂魄躲過火劫,無灼無傷。在外婆的喪禮上,天地人命彷若熔於煙飛灰滅,瞬間她恍然明白,生者,才是躲不過的那一個。
01/09/2025

【書摘分享】 #崔舜華 《外婆燒著的時候,我》

「火來了,快跑!」目送至親的棺木被推進火爐,在世親友需大聲喊出最後的提醒,盼魂魄躲過火劫,無灼無傷。在外婆的喪禮上,天地人命彷若熔於煙飛灰滅,瞬間她恍然明白,生者,才是躲不過的那一個。

「火來了,快跑!」目送至親的棺木被推進火爐,在世親友需大聲喊出最後的提醒,盼魂魄躲過火劫,無灼無傷。在外婆的喪禮上,天地人命彷若熔於煙飛灰滅,瞬間她恍然明白,生者,才是躲不過的那一個。

第49屆金鼎獎 文學圖書類得主| #朱和之  作品|印刻文學 《當太陽墜毀在哈因沙山》藉由一件空難,這部小說帶領讀者走進臺灣史上的微妙時刻。一九四五年九月,戰爭剛結束之際,一架後送獲釋戰俘的美軍B-24飛機在颱風中墜毀臺東山區,隨後一支由日...
28/08/2025

第49屆金鼎獎 文學圖書類
得主| #朱和之
作品|印刻文學 《當太陽墜毀在哈因沙山》

藉由一件空難,這部小說帶領讀者走進臺灣史上的微妙時刻。一九四五年九月,戰爭剛結束之際,一架後送獲釋戰俘的美軍B-24飛機在颱風中墜毀臺東山區,隨後一支由日本人、漢人、阿美族和布農族組成的搜索隊上山,又在另一個颱風中傷亡慘重。故事描繪了在世局即將劇變的狹窄時空縫隙間,不同族群的掙扎與悲歡,以及每個人內心深處最重要的聲音。

〔得獎評語〕
朱和之細細打磨《當太陽墜毀在哈因沙山》,他運筆沉穩,細構日治末期包括日本、漢人、原住民三種文化角色身世、特質,使小說敘事的層次與結構緊密且具張力。

當故事走入尾聲,族群縮影的救難隊為人性義理而赴死出發,這一幕撼人且動人,如作者所言:「墜機戰俘與救援者形同這場戰爭的獻祭」。

小說的核心是掌握懸念,朱和之此書困難處在起筆時,懸念已破解,但最終他創造出對人性、文化衝擊與戰爭更具深度,如星塵遍佈的曖曖幽思。

恭喜  #林宜敬 老師出任數位發展部部長!他寫程式也寫觀察;在《流寇與創新者中,他以幽默詼諧又犀利的筆觸,分享科技人如何在生活與職場中除錯;也在《幸福的鬼島》中,以細膩的觀察,寫下台灣人在動盪中堅持前行的故事。 他曾書寫科技人的所見所思與台...
28/08/2025

恭喜 #林宜敬 老師出任數位發展部部長!

他寫程式也寫觀察;在《流寇與創新者中,他以幽默詼諧又犀利的筆觸,分享科技人如何在生活與職場中除錯;也在《幸福的鬼島》中,以細膩的觀察,寫下台灣人在動盪中堅持前行的故事。

他曾書寫科技人的所見所思與台灣的數位前景,如今他將帶著這樣的觀察力與行動力,走進公共事務的「核心程式碼」。印刻文學與有榮焉,誠摯祝福!

第49屆金鼎獎 文學圖書類得主︱ #童偉格作品︱印刻文學《拉波德氏亂數》他將自己的全副心魂,擠迫壓縮進累劫人類世思索者意識流,將漫長幽困於殘酷歷史的不可解,以共感臨現的同在回返,重新兌換了一次記憶的誓約。 預言者、倖存者、受難者、失蹤者、行...
27/08/2025

第49屆金鼎獎 文學圖書類
得主︱ #童偉格
作品︱印刻文學《拉波德氏亂數》

他將自己的全副心魂,擠迫壓縮進累劫人類世思索者意識流,將漫長幽困於殘酷歷史的不可解,以共感臨現的同在回返,重新兌換了一次記憶的誓約。 預言者、倖存者、受難者、失蹤者、行刑者、死亡助手、屠殺者後裔,以及各種不可理喻的見證者、書寫者,他們的故事被掘取點燃,重新誕生。 追尋卡夫卡理應拭滅的字證,預視了體制與屠殺的成真。 跋涉於杜斯妥也夫斯基逃死的餘生,思索認罪長路,罪與罰的惶惑。 將普利摩.李維躍下冥河前的剪影倒帶──彼日,一個新世界的少年說「這是沒有的事」。再往前,往苦難極地,以夜鳥之眼瞪視,形上思維死去的場所,人文無憑,詞語的被褫奪。 悄聲逡巡園中地堡,逐一照探落實施行細則的士兵、法醫助手,甚至元首的牧羊犬,直視其無異於同類的行狀。亦借柯慈的疏離,提示文學的多重義理,切勿將這一切,簡化為普世立解的隱喻。

〔得獎評語〕
作者創建一種難能可貴的書寫文體,經由梳理小說家/知識分子的生涯與命運,以遼闊的蘊涵、內斂的尺度與高度的倫理,拒絕人類傾向遺忘的先天本能。二次世界大戰大屠殺作為主軸,文本互涉,相互編織,闡述受難者、帝國爪牙和倖存者後裔三種記憶切片。正視暴力與死亡,校訂書寫起始,終而靠向修復的可能。

Address

新北市中和區建一路249號8樓
Xinbei
235

Opening Hours

Monday 09:00 - 18:00
Tuesday 09:00 - 18:00
Wednesday 09:00 - 18:00
Thursday 09:00 - 18:00
Friday 09:00 - 18:00

Telephone

+886222281626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印刻文學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