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07/2025
之前那個耍大牌、搞翻合作方,還被網友抵制的
60萬訂閱的Youtuber劉芒,現在又接起業配了。
有學生問我:「台灣人真的這麼健忘嗎?」
台灣人不是健忘,而是大家都很忙。
不是忙著罵人,就是忙著下一秒轉身
去滑別人的精華濾鏡人生。
這種生氣不會持久,
畢竟人設崩壞的新聞看個三天,
永遠比不上下一個熱搜有趣。
而且說白了真正會買的人,
從來不是抵制你的人。
罵得越兇的那些人,
搞不好連她的衣服長什麼樣都沒看過。
網路抵制潮有時只是聲量放大器,
不一定真能改變商業結果。
就像對岸的蔡徐坤、范冰冰,
風波一樣一籮筐,
但人家粉絲夠鐵,還是代言照接、美妝照賣。
你可以選擇不喜歡,政府可以封殺藝人,
但擋不住有人還是想買單。
劉芒當然沒到那個等級,
但品牌為什麼還是願意找她?
因為潛在的利益還在,話題還在。
品牌不傻,他們知道什麼叫「試水溫」。
先放個聯名試試看,
風向不對就把名字拿掉繼續賣。
不過就是一筆預算,賭一波聲量。
你以為抵制能改變這個市場的運作邏輯?
但現實是:有聲量才有錢流,有爭議才有點閱。
網路不是道德法庭,
它是一個用演算法算利潤的市場。
誰話題高,誰就值錢。
哪怕你是被罵紅的,也是一種紅。
當然,負面新聞會傷害一個人的商業價值,
她可能沒辦法回到從前的高度,
但那不代表她就此消失。
生命會替自己找到出路🦖
只不過那條出路可能不在你的視線裡罷了。
而且她也未必需要你看見,才能活下去。
我們真正該思考的不是:
「劉芒為什麼還能接業配?」
而是:我們到底想追求什麼樣的網紅文化?
如果你期待的創作者,
是謙遜、敬業、誠實負責、能長久走下去的,
那你該把注意力投資給那些值得的人。
而不是總是把流量
給最會挑事、最擅操作情緒的那一群。
因為你點開的每個標題、留言的每句話,
都在餵養這個市場,
告訴演算法:這個人有價值。
最後送大家一句話:
網路有記憶,但沒耐心。
人設能崩,也能翻。
下一個「被封殺的人」,
可能早就在準備他的下一支聯名。
而你還想繼續當觀眾嗎?
如果你認同我的想法
想要經營自己的個人品牌
我準備了一堂免費的課要送給你
《素人也能破萬粉》
冒牌生的IG、抖音流量密碼實戰班
免費參加,整個7月有很多場次🥳
📅 課程時間是:
每週二、四、六|晚上7點-10點
你可以自由選擇參加的時間。
#只要留言謝謝
#我就會把參加網址傳給你
這雖然是免費的
但請不要浪費我的好意。
有需要的再留言,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