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06/2025
歐諾很榮幸邀請到熱衷於「瘋狂使用和嘗試」虛擬製作技術的 #程偉豪導演,與大家分享虛擬製作的眉角與經驗。他指導的作品如《池塘怪談》、《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正港分局》以及金馬60年度影片《一起看電影》等,都使用了虛擬製作技術。
導演以“👉「Virtual Production is Production」(虛擬製作即製作)👈”貫穿虛擬製作的核心。這個概念強調虛擬製作不應被視為單純的後期製作或特效環節,而應從整個影視製作流程的最開始,也就是前期籌備階段,就將其納入考量並加以規劃。
•
•
傳統製作中,許多視覺特效的處理是在後期階段進行的。然而,在虛擬製作模式下,那些原本會丟給特效後期處理的部分,應在「前期」(pre-production)階段就開始「製作」,並在「拍攝期」時「盡可能」地運用。
將虛擬製作視為整體製作的一環,在拍攝時盡可能地完成畫面,而非等到後期才去修補或合成。
•
•
▓ 虛擬美術 ▓
虛擬美術部門(Virtual Art Department, VAD)在前期製作好 2D 素材(如街景掃描或 360 度影像)或即時 3D 環境(使用 Unreal Engine 等遊戲引擎製作)作為背景內容,這些內容在拍攝時即時投影到 LED 螢幕上。
虛擬製作通常從兩種不同素材環境進行拍攝:2D的視覺特效(2D ICVFX)和3D素材(3D ICVFX)。
▣2D 素材(2D ICVFX):這是指透過實際掃描街景或拍攝 360 度影像,將 2D 素材帶回棚內進行投影。
▣即時 3D 環境(Real-Time 3D Environment / 3D ICVFX):這是指使用遊戲引擎(如 Unreal Engine)製作 3D 環境場景,搭配 HTC VIVE Mars 追蹤進行即時投影。
這種方式可以與攝影機的鏡頭角度聯動,並能即時調整距離、位置、甚至時間段(如從白天變成黃昏)等。
虛擬美術部門(VAD) 能夠系統性地建立各種數位資產資料庫,例如不同類型的道路(如仁愛路、信義路、阿里山山路等)。這些數位資產建立後,可以針對未來的戲劇內容進行客製化調整和重複使用,極大地提升了整體製作效率,並讓攝影師和導演即時調整畫面細節,減少後期製作的工作量。
•
•
▓ 虛擬製作用於車拍的優勢 ▓
虛擬製作在車拍場景中的應用,為導演與攝影團隊帶來前所未有的 #自由度與安全性。首先,車輛可靜置於攝影棚內,透過 LED 背牆與即時運算的場景,便能營造出高速疾馳的視覺效果;這不僅免去了戶外封街、懸吊攝影機或讓演員親自駕駛的風險,大幅降低潛在的交通與人員意外,因此被許多人視為車拍最大的進步。
其次, 。雖然棚內仍須配置燈光與調整相機位置,對比過往戶外車拍動輒調度大量車輛、人力與設備,虛擬攝影場景能在短時間內切換完成,並快速進入拍攝狀態。由於拍攝移至室內,也完全不受天氣影響;即使需要風雨或特殊氣候,只要在虛擬環境中調整參數,即可模擬各種真實物理環境。
#時間掌控 同樣更為靈活。團隊可隨時打造「魔幻時刻」的黃昏陽光或清晨的微光,拍攝再也不必受日照長短左右,加上遠離戶外嘈雜背景、構圖更純粹、收音更乾淨讓拍攝品質提升。 三元色《多元Led虛擬視創空間》Cyans Led Virtual Studio的高畫質 LED 顯示像素點距 (Pixel Pitch為 2.3)能有效減少拍攝時可能出現的摩爾紋(Moiré Pattern)或掃描線問題,確保畫面的平滑與清晰度。「六掃」(6-scan)技術避免明顯的畫面延遲問題順暢的狀態播放內容,攝影棚提供 HDR (High Dynamic Range) 模式顯示,這能夠捕捉更完整的色彩和亮度資訊,保留更多投影內容的細節。
攝影棚的 LED 背牆不僅是背景,同時也是一個 #巨大的光源,能為車輛和演員提供真實的環境光和反射。如 Sky Panel 在車拍時能有效反射在車體上,增強真實感。三元色虛擬棚使用了 M 系統,並搭配棚內多個 Sky Panel 燈來進行燈光連動,也能夠與虛擬場景(如 Unread Engine 製作的 3D 環境)進行連動。這表示當虛擬場景中的景物移動或光線變化時(例如路燈光掃過車身),棚內的實體燈光也能同步模擬出這些光影變化,投射到車身或演員身上,增加真實感;此外,側板(Effect Wall)也能用於局部反射效果。
更重要的是「 #所見即所得」,透過 管理影像,即時調整投影內容的色彩、亮度和光感,相互搭配 好好拍影業的 Red Komodo 攝影機的曝光設定,確保虛擬背景與實際拍攝主體之間的視覺一致性和視覺準確性,例如調整汽車與背景之間的透視距離,避免景物看起來過大或路段看起來像浮在空中等視覺錯誤。此外,HDR 色彩模式保留更完整內容細節,為後期調光(Color Grading)提供了更大的彈性,導演和攝影師可以直接看到最終合成的畫面 ,立即確認最終合成效果,大幅降低後期試錯與重製成本。
•
•
▓ 結論 ▓
虛擬製作在台灣有極大的發展潛力,導演鼓勵台灣影視從業者積極嘗試並整合VP技術。未來VP可望與動作戲、賽車追逐、飛行等複雜場景及底盤軌道系統結合,提供更安全與高難度的拍攝解決方案。
儘管初期投資看似高昂,但虛擬製作大幅節省後期大量特效合成費用與人力,整體成本甚至可能低於傳統方式。從安全、效率、創意和成本各面向考量,虛擬製作已經成為車拍與特效拍攝領域不可忽視的重要趨勢。
後續有更多關於虛擬製作的講座陸續推出,請持續密切關注歐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