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資 i 報報(向上會)

人資 i 報報(向上會) 人力資源工作心得之交流與分享。

08/02/2025

讓聽到炮聲的人做決策

文/ 人資 i 報報

組織大了之後,經常會有內勤決策的制度、現場同仁執行不便(或不如預期)的問題。所以有企業提倡「讓聽到炮聲的人做決策」,讓制度盡可能因時因地制宜,但實務上很難做到,所以更好的辦法是「讓決策者經常到前線實戰聽炮聲」。

舉幾個例子:

某貨運物流公司,要求新進「內勤」同仁,在新訓期間需要到物流站點實習一個月,包括:接聽客訴及處理、跟貨車外出搬貨運貨、陪站點主管外出洽談商家長期合作及簽合約(招商)、、、期間需要填寫心得及改善建議,如此培訓完,這些同仁到崗後,完全知道現場運轉情形,設計的制度相對會較為貼切實務。另外每月的例行高層會議不在固定地點舉行、而是每次都在不同分公司進行,讓每位高層都會時時關注的到每個戰場的現況。

某五星級飯店,要求資深領班要進行為期一年的「交叉訓練」,這裡面包括房務(折棉被清掃房間)、後廚(含洗碗間)、餐飲、業務、會計、採購、、、等等,未參加的,後續無法晉升,由於時間長達一年、各站能深入了解之外、也能建立起一定的內部人脈,這時,每位幹部到了中高層位置的時候、能更加全貌看待問題、解決問題。

某超商要求總公司內勤同仁(含幹部)每年一次進店鋪協助一天,這一天不是督導、不是監督,而是真實的搬貨補貨陳列、服務顧客、解決問題、、、,進而了解前線哪些工作不便利,回到總公司可以進行改善優化。

某網路公司(社交帶貨相關)要求管理者每周至少花1天參與一線會議(如審核內容、客服接線),確保決策貼近實際需求。

某汽車大廠“現地現物”文化中,組長需記錄產線工人提出的100條低效操作,通過持續優化、進而達到提升生產效率。

某外商讓基層員工為上級的「業務敏感度」打分,打分結果納入晉升評估,確保管理者始終保持對業務的敏銳洞察。

綜上所述,領導者脫離一線越久,越容易高估自身判斷力,離炮火最近的人,才配做決策。領導者(包括:制度建立者)應深入業務一線,腳踏實地瞭解實際情況,與團隊共同面對挑戰,方能高效解決具體問題。

(本站原創.可以分享)

倖存者偏差先舉例1、點名時、沒到的舉手2、調查學歷時、問了一圈我大學同學、原來大家都大學學歷耶3、調查民眾收入、請首富問了一圈他朋友、原來大家都幾億收入4、調查連假車票好買否、在火車上訪問大家、原來大家都能順利買到車票5、歷史、都是勝利者的...
04/08/2024

倖存者偏差

先舉例

1、點名時、沒到的舉手
2、調查學歷時、問了一圈我大學同學、原來大家都大學學歷耶
3、調查民眾收入、請首富問了一圈他朋友、原來大家都幾億收入
4、調查連假車票好買否、在火車上訪問大家、原來大家都能順利買到車票
5、歷史、都是勝利者的歷史、造反者失敗~是造反、造反成功的~都是為百姓不得不起事的正義之師。
6、研究戰鬥機脆弱之處、分析毀損戰機發現機尾需要加固、事實上、機身受傷的都沒飛回來。
7、冰山看到一小塊、放心航行、實際海下一大塊、最後撞山沈船。

幸存者偏差指的是當取得資訊的渠道,僅來自於幸存者時,此資訊可能會與實際情況存在偏差。

如何避免倖存者偏差
1、關注失敗案例
2、團隊建立批判思維
3、向同業學習(或反對者)
4、選取樣本要有對照組

數據、常常似是而非、最可怕的是別人「故意」讓你看到假象、需要反覆驗證、共勉之。

~本站原創可分享

贏家詛咒,是在說談判A方開出條件,對方B方爽快答應;A方贏了但心理覺得虧了,進而可能後續合作會想辦法再要點。反之,如果拉鋸一下,比較可能達到雙贏。應用在招募中,如果求職者的要求薪資,在你預算內,你仍不能很快答應,而是得裝模作樣覺得高了,進而...
13/07/2024

贏家詛咒,是在說談判A方開出條件,對方B方爽快答應;A方贏了但心理覺得虧了,進而可能後續合作會想辦法再要點。反之,如果拉鋸一下,比較可能達到雙贏。

應用在招募中,如果求職者的要求薪資,在你預算內,你仍不能很快答應,而是得裝模作樣覺得高了,進而幫他爭取,如此方能靠近雙贏。

爽快答應:求職者覺得開低了,即便他是贏家(開價且拿到),他心理上仍覺得虧了。

來回爭取一下:讓求職者感覺,招募同仁幫忙爭取、感覺自己薪酬合理、也會有感謝招募承辦的心理。

轉載😀
30/06/2024

轉載😀

摘自論語,試著翻譯見留言😀
12/06/2024

摘自論語,試著翻譯見留言😀

08/06/2024

給求職者談薪的建議

HR不會無故壓你薪資的,招募同仁的KPI多半是招募效率,候選人已過五關斬六將,到達談薪階段,招募同仁跟求職者一樣,他也希望儘快讓你錄取。

還有一個原因,招募同仁通常還有一個KPI,就是員工還留存率,如果壓價太猛,新人沒幾天走了,他也不樂見。

那為什麼總是談薪階段仍然膠著呢,有可能你要求的、較原單位增加太多,或是需求職位與你的要求不匹配。所以你們目標一致、並不對立,與求才公司好好談,多角度談、薪酬、福利、獎金、假期、補貼、、、、一般還是有點討論空間的。

另外小公司給高薪,要特別小心,舉例,假設年薪一百萬,在百億營業額公司,你的薪資只是公司萬分之一。假設小公司年營收幾千萬、從某大集團把你挖來,也給你百萬年薪的話,老闆對你的期待是「魔術師」,他對你的期待必定是不切實際的,你來了、公司肯定要起飛,要是不能起飛,半年一年你就得走。

具體建議是

1、把HR當朋友似的真誠對待,因為大公司薪酬體系不可能為某人打破,你們陷入膠著,那是你的薪資,超過這個位置上限了,但他可以幫你往上一個位置幫你挑戰看看。例如一個「副理」職務、薪資談不下來,如他願意幫你用「經理」職務再申請看看,那薪資可能就碰得到你要的。

2、對於自己經歷、能力的敘述要準確,如果太過於膨脹,就算錄取,也待不久的。因為你會面臨談薪膠著,肯定你的薪資與同職位相比,在較高水位。你的考核也會被較高標準審視,德不配位的話,下場更加不好。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前輩分享,本站小編整理紀錄,可以轉載

27/05/2024

管理者的一天

🟧1.佈局(規劃)

1.1做什麼
1.2為什麼做
1.3如何做
1.4我要什麼資源
1.5有問題找誰支持

例如:開晨會、看報表(結果導向、分析數據)、查落實、去現場、談工作(適當談話、凝聚團隊氣氛)、化矛盾、找老闆、省吾身、做備忘、定計畫、、

🟧2.工作(行動、如何做)

2.1調整心態
2.2處理問題
2.3確定目標
2.4羅列資源
2.5拆解問題
2.6方法方案
2.7行動執行
2.8反饋改進
2.9總結經驗
2.10反思教訓

🟧3.復盤(下班前)

3.1對照:目標和結果存在哪些差距
3.2重現:情境、過程、節點、問題、資源、、
3.3分析: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寫下來、改一改、、
3.4總結:遺憾、成長、能力、計畫(接續明早的佈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前輩分享、本站小編整理、歡迎轉載😀

24/05/2024

無形的「目標」影響有形的「看見」

#職場

本站小編原創,歡迎分享。

文 / 人資 i 報報

宇宙萬物看似具體有形,實則有形無形之間常常相互影響,以下舉些案例:

用『無形抽象的感覺』回推『有形具象的策略』

試想,今晚您要參加一個重要宴會,您如果希望今晚的你非常出色,一定要將衣服配件搭配得怡,所以精挑細選之下,您會花一些時間做『選擇』,『決定』之前是『選擇』,選擇之前呢,您會『思考』,思考什麼?思考你希望『別人看到你是什麼樣的感覺』,重點喔,思考你希望『別人看到你是什麼樣的感覺』,活潑?氣質?嚴肅?專業?會先決定『抽象』的『感覺』,才會決定『具像』的『穿什麼衣』,這是間接因素影響成敗的例子,有這層思維,才不會理性地看都沒問題,實際到了宴會會場則成了四不像。

無形抽象的工作將之有形具像化

某國家地鐵在推行服務力運動,他們把服務表現項目量化成為一個數字,然後每月檢討執行狀況,例如:列車準時、溫度、通風、清潔、顧客滿意度、、等等,這樣的做法很正常也很普通,不過他們是把這些數字、圖表,製作成DM,讓消費者知道他們在做的這一些事情,也可以令員工了解公司推行服務的決心與成效。各家企業(尤其服務業)也都會辦理服務比賽等等活動,可以參考以上作法,管理部門經常要推動一些抽象的意念,例如:企業文化、公司的價值觀、等等,如果把抽象工作具象化,就會比較有著力點。

「無形」影響「有形」

有一天逛街,發現店家都會播放音樂,而且不約而同,多半播放輕快動感的音樂或歌曲,我就思考是不是輕快的音樂會促進購買,我跟店家小聊一下,他們認為輕快音樂是對業績有正面影響的,回想之前有新聞說到:聽莫札特的清酒,得到「日本酒大賞」;聽音樂的乳牛,牛奶產量更多;聽音樂的雞,雞蛋產量增加20%;聽音樂的植物生長速度更快!音樂是「無形」的,卻能影響「有形」的績效(店家業績、乳量、蛋量都是績效),真是太有意思了!

無形的企業文化幫助企業什麼

日本戰國時代三個傑出的英雄,有著不同的性格:「杜鵑不啼,何如?」織田信長說:「不鳴則殺!」豐臣秀吉說:「誘其高歌!」德川家康說:「靜候牠啼!」,杜鵑鳥不啼,只講實利的織田信長便會性急地下令斬殺,不留情面;油腔滑調的豐臣秀吉會動用策略,絞盡腦汁引誘鳥兒高歌;堅毅沉著的德川家康會耐著性子,癡癡地等牠鳴叫。

這三個截然不同的個性,同樣在事業上有著豐功偉業,可以證明價值觀沒有對錯,主子價值觀明確,這個組織運作起來事半功倍,大家幫你決定的事情也不大會偏差了。所以一個企業必須要花點時間建立自己的企業文化,有些老闆以為這個抽象的東西不能帶給公司什麼,從以上的觀點就可以了解,組織有明確的企業文化是可以讓大家工作效率提升、競爭力提升的。

結語

我們在「有形的看見」上輸人沒有關係,只要我們能掌握「無形的力量」,將會一天比一天進步。什麼是無形的力量呢?我認為就是「目標」,我們把想做的事情形成清楚的目標及願景,一步一腳印努力完成,成就必定也是十分輝煌的!加油!

Address

新泰路321巷27號
Xinbei
243

Telephone

+886972300200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人資 i 報報(向上會)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人資 i 報報(向上會):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