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台文化

講台文化 講台,是一個發掘、講述台灣在地記憶的平台,我們埋入史料,涉入田野,探索台灣的文、史、哲、藝,站上講台說自己。

新書上市!《鑄風成形:明儒的學思與實踐》吳振漢學術論文集本書首論羅洪先、胡直、鄒元標、李邦華四位學者,師徒授受,一脈相承。從羅洪先私淑陽明之學,迄李邦華明亡殉國,他們體現「王學」磨勵心性、踐履篤行的一面,與學行放逸、清談孔孟的「王學末流」成...
23/06/2025

新書上市!

《鑄風成形:明儒的學思與實踐》
吳振漢學術論文集

本書首論羅洪先、胡直、鄒元標、李邦華四位學者,師徒授受,一脈相承。從羅洪先私淑陽明之學,迄李邦華明亡殉國,他們體現「王學」磨勵心性、踐履篤行的一面,與學行放逸、清談孔孟的「王學末流」成鮮明對比。「王學」中修心用世的淵源實可上溯至王守仁在贛的赫赫事功,這也是他吸引江右士紳歸信的原因。高攀龍素與顧憲成齊名,被視為明末「王學」過渡到清初實學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其實攀龍驟然殉節,其著作之選錄均假晚輩之手,不免夾雜清初學界的後見之明,刪節部分形上論述,將他形塑成主張經世致用的時代先知。若參合《高子未刻稿》鈔本齊觀,攀龍對理學近乎宗教般的虔誠壑然呈露,方能貼切詮釋他潔身殉節的行為。收入本書末篇的山人何白與前六位文官儒者截然有別。受惠於晚明開放自由的學風和士風,在那些身處廟堂,心寄山林的官員資助下,何白得以開創另類的文藝品味和學思格調,因而也拓展了本輯對明代思潮的覆蓋率和解析度。

#廣角史學
#明史
#明代哲學
#儒學
#王學
#江右學派

《如是228》新書發表會暨228事件78周年追思會2/22下午2點到5點台北市徐州路46號  #愛與和平 #張若彤 #二二八遺族尊師重道聯盟 #228協會
20/02/2025

《如是228》新書發表會暨228事件78周年追思會
2/22下午2點到5點
台北市徐州路46號

#愛與和平
#張若彤
#二二八遺族尊師重道聯盟
#228協會

新書上市!《如是228:臺灣戰後反共體制的建構》本書分六大部分1是《汪同志烏家殉難紀念碑》的故事。透過同志汪烏家案、軍醫簡錦文案、工程師陳朝輝案說明二二八事件的基隆不只軍方在殺人。2是基隆港浮屍疑案。該案一般稱為「基隆港屠殺案」,但這是一個...
13/02/2025

新書上市!
《如是228:臺灣戰後反共體制的建構》
本書分六大部分
1是《汪同志烏家殉難紀念碑》的故事。透過同志汪烏家案、軍醫簡錦文案、工程師陳朝輝案說明二二八事件的基隆不只軍方在殺人。
2是基隆港浮屍疑案。該案一般稱為「基隆港屠殺案」,但這是一個左翼的宣傳,並且騙倒了許多史學者。本書從基隆市警察局與潛伏共諜為核心重新架構這個事件。
3是張七郎之死。本書的切入點有三,第一,駁斥通說關於花蓮縣縣長張文成挾嫌殺害張七郎的說法;第二,確實去考量當時的反共體制對於內部每一個人的影響,以及他們的行為因為制度的關係發生了怎樣的偏轉;第三,三青團參與日產接收與分享執政資源的訓政體制對二二八事件的發生與張七郎等人被處決起了如何的作用。
4是王育霖案。除駁斥通說關於王育霖在二二八事件中被挾怨報復的說法,並還原美國在二二八事件中的間諜活動,以及與王育霖失蹤的關係。
5是反共體制的建構。本書以「匪諜獎金」為線索,呈現當時體制內部思考問題與實際執行的真實情境,以及這些真實情境跟某些先行研究想像、臆測之間的差距。
最後以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二二八事件真相與轉型正義報告》中關於「官方紀錄中的死難人數」的說法,分析他們的宣傳手法如何混淆視聽。

#張若彤
#如是228
#八堵車站事件
#基隆港浮屍疑案
#王育霖
#張七郎
#被出賣的台灣

新書發表會!《埔心眷村志:從保衛臺海到待命反攻》12/19(四)10:30-12:00,台北市中正區林森南路19號(婦聯會1樓會議室)
16/12/2024

新書發表會!

《埔心眷村志:從保衛臺海到待命反攻》
12/19(四)10:30-12:00,台北市中正區林森南路19號(婦聯會1樓會議室)

新書發表會~《埔心眷村志:從保衛臺海到待命反攻》12/19(四)10:30-12:00,台北市中正區林森南路19號(婦聯會1樓會議室)
12/12/2024

新書發表會~
《埔心眷村志:從保衛臺海到待命反攻》
12/19(四)10:30-12:00,台北市中正區林森南路19號(婦聯會1樓會議室)

新書上市!《埔心眷村志:從保衛臺海到待命反攻》昔日胡璉將軍豪語:有十二兵團就有臺灣,有臺灣便有中華民國。同樣的,他們何嘗不能也說:有埔心眷村就有臺灣,有臺灣便有中華民國。在桃園楊梅的埔心,一個丁點大的地方,緊挨著9個眷村,超過10個軍、師和...
06/12/2024

新書上市!
《埔心眷村志:從保衛臺海到待命反攻》

昔日胡璉將軍豪語:

有十二兵團就有臺灣,有臺灣便有中華民國。

同樣的,他們何嘗不能也說:

有埔心眷村就有臺灣,有臺灣便有中華民國。
在桃園楊梅的埔心,一個丁點大的地方,緊挨著9個眷村,超過10個軍、師和特種部隊的核心幹部,當年,他們保衛臺海,打過古寧頭戰役、登步島戰役、大二擔戰役,硬是將共軍頂在大陸沿海,出不了海,他們還突擊南日島、湄洲島,頂住了九三砲戰,也頂住平均每1平方公尺就落下10發砲彈的八二三砲戰。當年,他們甚至待命反攻,傳說中的《野馬計畫》、三一訓練班、特戰部隊、中美聯合情報中心、《武漢計畫》、《國光計畫》就是他們的故事。

ISBN:978-986-06182-9-7
叢書系列:講台文化叢書10
規格:平裝 / 440頁 / 17 x 21 x 2.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07723?sloc=main

新書上市! 《以客為尊:蘭芳共和國史》乾隆四十二年(1777),有一群廣東省嘉應州的客家人飄洋過海,在領袖羅芳伯(1738-1795)的帶領下,在印尼的西婆羅洲(Borneo)建立了一個以華人為主,統轄近三十萬人口的國家──「蘭芳共和國」。...
16/09/2024

新書上市!
《以客為尊:蘭芳共和國史》
乾隆四十二年(1777),有一群廣東省嘉應州的客家人飄洋過海,在領袖羅芳伯(1738-1795)的帶領下,在印尼的西婆羅洲(Borneo)建立了一個以華人為主,統轄近三十萬人口的國家──「蘭芳共和國」。
然而,這個距今並不久遠,且是全世界首個共和政體,屹立南洋108載的傳奇國度,相關記載卻付之闕如。所以,知道的不多,研究的更少,彷彿不曾存在過,令人嘆息。
作者費十餘年心力蒐集史料、實地考察,勾沉蘭芳共和國的歷史,當中包括移民淵緣、建國、重要戰役、關鍵人物、消亡等,並仿傳統紀傳體史書書寫、編排,有紀、世家、表、志。

ISBN:978-986-06182-8-0
叢書系列:講台文化叢書09
規格:平裝 / 336頁 / 17 x 21 x 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00985?loc=P_0005_001

Address

羅斯福路三段269巷68號2樓
Zhongshan District
104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講台文化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