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海文化

香海文化 開卷,捻一頁菩提香;悅讀,覺諸佛智慧海。 【營業人名稱:香海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統一編號:16143715
◎Line官方帳號 https://lin.ee/cyJfUGP

🍎今天Podcast 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讀誦,中文由AI生成,歡迎收聽。🍊《星雲說喻 中英對照版⑤ Bodhi Light Tales:Volume5》  -EP2 - 水果上的肖像Fruit Portrait 這是一則關於母親...
10/10/2025

🍎今天Podcast 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讀誦,中文由AI生成,歡迎收聽。

🍊《星雲說喻 中英對照版⑤ Bodhi Light Tales:Volume5》
-EP2 - 水果上的肖像Fruit Portrait

這是一則關於母親與孩子的感人故事。當媽媽誤會兒子「亂畫水果」而動怒時,卻沒想到那是出於愛與體貼。故事提醒我們——在生氣之前,先問「為什麼」,理解往往比責備更能化解誤會,帶來慈悲與平靜。
This is a touching story about a mother and her son. When the mother got angry, thinking her child had ruined the fruits, she later realized his actions came from love and thoughtfulness. The story reminds us to pause before reacting—to ask “why” first, for understanding brings compassion and peace.
歡迎點選任一平台訂閱和收聽
隨時掌握【Fun香】最新節目唷!
#訂閱收聽更要分享

更多內容,歡迎瀏覽香海悅讀網
https://gandhabooks.com

◎Youtube
https://youtu.be/m32B-QnzjhY
◎Apple【Fun香】Podcast
https://apple.co/39TNKLT
◎Firstory【Fun香】Podcast
https://open.firstory.me/user/gandha
◎KKBOX【Fun香】Podcast
https://reurl.cc/Y36Ga0
◎SoundOn【Fun香】Podcast
https://reurl.cc/K9jqYq
◎Spotify【Fun香】Podcast
https://reurl.cc/Mzd9xL

「Fun香」閱讀星雲大師系列著作~《星雲說喻 中英對照版⑤ Bodhi Light Tales:Volume 5》 EP2 - 水果上的肖像Fruit Portrait小時候,故事書經常是陪伴我們長大的忠實良伴,在成長的過程中引領著我們。期許《星雲說喻 中英對照版》能帶領...

👂耳順/Ears in Harmony/《邀您同坐 Please Be Seated》/王卉娟 圖‧文孫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可大可小,甚至能縮得如針般細小,藏於耳中。不禁讓人聯想:若耳中聽進的話「不如意」、「刺耳」,是否就會抽出金箍棒伺候...
09/10/2025

👂耳順/Ears in Harmony/《邀您同坐 Please Be Seated》/王卉娟 圖‧文

孫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可大可小,甚至能縮得如針般細小,藏於耳中。
不禁讓人聯想:若耳中聽進的話「不如意」、「刺耳」,是否就會抽出金箍棒伺候?而且情緒愈激動,金箍棒就變得愈粗、愈大!
有趣的是,每當孫悟空遇到困境時,第一個求助的總是「耳根圓通」的觀世音菩薩。
一位是隨時準備把棒子從耳朵裡掏出來;另一位則是「反聞聞自性」——不但聽得一清二楚,而且具備高度的空性智慧,絲毫不為外境所動。
真想為《西遊記》的作者多按幾個讚!太厲害了!

In the Chinese novel Journey to the West,Sun Wukong’s magical weapon,
the Ruyi Jingu Bang—“the As-You-Wish Golden Cudgel”—
could shrink down to the size of a needle and be tucked into his ear.
It makes me wonder: perhaps it symbolizes how, when unpleasant or piercing words enter our ears, the cudgel is ready to emerge! And the angrier we get,
the larger and heavier it grows.
What’s especially amusing is that whenever the Monkey King was in trouble,
his first cry for help went to Guanyin Bodhisattva—
the one renowned for perfect auditory insight.
One keeps a weapon hidden in the ear, ready to react; the other listens deeply, discerning clearly with serene wisdom, unshaken by external noise.
I can’t help but give a big thumbs-up to the author of Journey to the West—
what a genius!

08/10/2025

努力耕耘必有收穫,能克服一層憂患,生命就多放一道光彩;能突破一層困難,生命就多一分價值。
~佛光菜根譚

◎新聞剪影佛光緣美術館台南館 禪與纏-王卉娟創作展開幕【人間社 張媚惠 台南報導】 佛光山南台別院佛光緣美術館台南館「禪與纏-王卉娟創作展」,10月4日舉行開幕典禮。展出藝術家王卉娟全新禪繞畫作,紀錄在墨爾本及疫情期間生命風雨起伏經歷,及自...
07/10/2025

◎新聞剪影
佛光緣美術館台南館 禪與纏-王卉娟創作展開幕
【人間社 張媚惠 台南報導】

佛光山南台別院佛光緣美術館台南館「禪與纏-王卉娟創作展」,10月4日舉行開幕典禮。展出藝術家王卉娟全新禪繞畫作,紀錄在墨爾本及疫情期間生命風雨起伏經歷,及自我提升智慧與精神層次,以向上向善對佛法的體悟,揮灑在宣紙上點滴的生命故事。透過畫作以隱喻佛法默默啟發觀者,產生心靈共鳴,160人與會共襄盛舉。

典禮開始前,由陳美芳帶領「諦音合唱團」以優美音聲供養〈佛陀願您賜福〉、〈為什麽 〉〈幸福是什麼〉等歌曲,為典禮揭開序幕。歌聲迴盪展場帶給所有與會者溫暖午後的幸福時光。

佛光山台南區總住持滿舟法師致詞,幸福就是一切簡單知足,以自在愉悅心來參加開幕典禮。用心欣賞每幅藝術作品,與畫作進行深度心靈交流產生共鳴,才能卓見藝術品價值。並且讚嘆王卉娟作品不但融入佛法,更以佛法為體,具體實踐佛法的體相用。畫佛過程,以明確目標下筆畫出慈悲與智慧。以轉念來化解作畫的錯誤,透過修正層層堆疊,進而蛻變成美麗的畫作。如同人生修行過程要不斷提升生命向上的高度,拓展視野的廣度。讓佛法生活化,修行在日常。

澎湖縣議會前議長陳昭玲也表示,學佛真好,能感受到佛法的正能量,看到王卉娟的親和力與自在,也從合唱團的歌曲中體悟人生能在生命低谷中轉念的美好。

台南市議員盧崑福分享,佛法像一盞明燈,時時照亮自我檢視覺察改變,也鼓勵大眾要多親近佛法,讓社會更加和諧。

王卉娟在致詞表示,繪畫就是在紀錄生命的故事。回憶2014年第一本創作《菩薩提燈照路》,10年後才圓滿完成,其中蘊含二元對立的佛法。並提及本次畫展作品是自己在疫情期間學會禪繞畫的工法與新作。她表示每個人都像人間菩薩的一盞燈,可以照亮自己及生命中相遇的一群人,更祈願菩薩們以慈悲心同願同行同遠。

展期至11月30日,展出作品呈現細膩的工法,線條優美讓每尊菩薩皆展現出栩栩如生的慈悲法相,色澤清新優雅,紙中透析溫柔慈悲之美。作品〈愛與受〉簡單表達了感官接收與覺知的情緒波動。〈空中花-文殊菩薩的劍〉的畫作,表達了不同角度層面的現在未來空間視野思惟。

典禮結束後王卉娟親自導覽畫作,將於10月11日舉辦禪繞畫體驗活動。

文章來源:人間通訊社
https://www.lnanews.com/news/171968

🙂賣貨便每週優惠40~行佛月系列 -《看見改變的力量》當代人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心靈卻時常感到迷失與空虛,我們渴望改變,卻不知從哪裡開始。《看見改變的力量》以真實生活與修行交織的生命筆記。邀請您一起觀照自己的迷惘、掙扎與成長,從日常裡培養智...
05/10/2025

🙂賣貨便每週優惠40~行佛月系列 -《看見改變的力量》
當代人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
心靈卻時常感到迷失與空虛,
我們渴望改變,
卻不知從哪裡開始。
《看見改變的力量》以真實生活與修行交織的生命筆記。
邀請您一起觀照自己的迷惘、掙扎與成長,
從日常裡培養智慧、看見希望。

☀️《看見改變力量》原價$310,限時優惠 $233
🎁滿$1000免運+送 23佛子文青袋
🈷️優惠期限 : 2025/10/06~2025/10/12
🌏訂購連結: https://myship.7-11.com.tw/general/detail/GM2307070740408

◎新聞剪影金光明寺健康講座 以自覺力觀照身心【人間社 呂清月 新北報導】 2025-10-05佛光山金光明寺與香海文化合作,為了讓大眾認識心理層面與情緒變化,10月3日於三樓法輪堂舉辦身心健康講座,邀請美國哈佛大學健康與社會行為學博士,和對...
05/10/2025

◎新聞剪影
金光明寺健康講座 以自覺力觀照身心
【人間社 呂清月 新北報導】 2025-10-05
佛光山金光明寺與香海文化合作,為了讓大眾認識心理層面與情緒變化,10月3日於三樓法輪堂舉辦身心健康講座,邀請美國哈佛大學健康與社會行為學博士,和對佛學心理學、中醫心學深刻理解的楊明仁博士,主講「自我覺察與身心接納及自信」,與《人醫 成為身心科醫師》新書發表,近300人於現場及線上聆聽學習。

香海文化執行長妙蘊法師引言表示,學佛者就是學習自覺覺他,自己知道道理也讓別人知道道理。但大部分的人都很難自我覺察。楊明仁說,不要要求自己做圓滿的人,要做完整的人。妙蘊法師分享,天生即是左撇子,卻因老一輩的說法,認用左手不吉利,感謝母親的正思惟,覺得無論使用左手、右手都很好,因此對現今能左、右手運用自如很滿意,所以接受自己非常重要。

《人醫 成為身心科醫師》一書結合中西醫心理治癒的理論與技術,推陳出新、發展成一門新的心理治療學派。身心的健康並非孤立存在,而是複雜系統中的動態平衡。治療疾病不能僅關注局部症狀,更需從整體出發,調節身心互動。這也呼應了傳統醫學強調的「形神合一」,重視情緒、生活方式等對健康的影響。

楊明仁指出,精神狀態與遺傳有微妙的關係,也就是佛教所說的「業力」。人生而苦難,許多因壓力大或小時候受創的經驗,造成日後精神疾病的發生。他以多個病患個案簡述,有些人神經系統因成長過程的種種苦難、挫折,或恐怖的記憶深藏潛意識(阿賴耶識)中,因而被過往的不好記憶影響情緒,使得精神狀態不穩定,對自己沒有信心,也無法接受不圓滿的自己。無論是身體或心理病了,除了找專業醫師治療,有時也可經由禪坐靜心,每天用10到15分鐘的正念自我覺察,內觀心理變化,抽絲剝繭,找出心裡的結或陰影,慢慢淡化、消解情緒困擾。

楊明仁於現場並為聽講者解答各種身心問題,如:生活中的壓力要如何面對;如何協助身心創傷者調整心理;如何與不易入睡吃安眠藥,但又擔心自己睡了醒不來的長者做溝通;宗教與身心靈關係為何;面對沒有宗教信仰的人,要怎樣引導、開解;如何透過季節變化調整身心;自閉症病患要如何照護等提問做解答。

金光明寺住持有果法師表示,聽了講座有了深刻的啟發,也看到楊明仁的慈悲與仁愛。一般人是哪裡痛就看哪一科,對身心科則只有較少的認識,也很少去探討事情發生的本源。在社會快速變遷的時代,大家身邊或多或少會遇到面對外在壓力、無常示現,無法調適自處的人。佛法講「自覺」,「菩薩畏因,眾生畏果」,佛陀從「緣起性空」而悟道,很多事的發生都有其緣由,明因識果,懂得從心念化解身體的障礙與困難,從而得到身心的舒緩與自信。

金光明佛光青年古政倫表示,楊明仁建議大家要看到每件事情的背後因緣,然後學著接納、包容,在與人互動中,化解創傷後內心的自責及難過,進而修復創傷。因此,當察覺沒有信心和力量時,可以常回法身慧命之家的道場充電,加滿油再出發。

文章來源:人間通訊社
https://www.lnanews.com/news/171953

🍃《星雲說喻 中英對照版5》已經出版,今天Podcast 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中文由AI生成,為大家讀誦。🪴《星雲說喻 中英對照版⑤ Bodhi Light Tales:Volume5》  - EP1 -禪師與蘭花The Pea...
03/10/2025

🍃《星雲說喻 中英對照版5》已經出版,今天Podcast 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中文由AI生成,為大家讀誦。

🪴《星雲說喻 中英對照版⑤ Bodhi Light Tales:Volume5》
- EP1 -禪師與蘭花The Peaceful Orchids

這是一則關於金代禪師與蘭花的禪語故事。禪師說:「我不是為了生氣而種蘭花。」提醒我們——人生不是為了憤怒與煩惱,而是為了培養喜悅、慈悲與平和的心。
This is a Chan story about Master Jin Dai and his orchids. The Master said, “I did not plant orchids to get angry,” reminding us that we are not here to be upset, but to cultivate joy, compassion, and inner peace.

歡迎點選任一平台訂閱和收聽
隨時掌握【Fun香】最新節目唷!
#訂閱收聽更要分享

更多內容,歡迎瀏覽香海悅讀網
https://gandhabooks.com

◎Apple【Fun香】Podcast
https://apple.co/39TNKLT
◎Firstory【Fun香】Podcast
https://open.firstory.me/user/gandha
◎KKBOX【Fun香】Podcast
https://reurl.cc/Y36Ga0
◎SoundOn【Fun香】Podcast
https://reurl.cc/K9jqYq
◎Spotify【Fun香】Podcast
https://reurl.cc/Mzd9xL

🎥現正直播中《人醫 成為身心科醫師》新書分享會地點: 金光明寺3樓法輪堂https://www.youtube.com/live/xWsWaXuEyJ0 歡迎線上聆聽收看
03/10/2025

🎥現正直播中
《人醫 成為身心科醫師》新書分享會
地點: 金光明寺3樓法輪堂
https://www.youtube.com/live/xWsWaXuEyJ0
歡迎線上聆聽收看

地點: 金光明寺3樓法倫堂

03/10/2025

學習歡喜,會成為一個「歡喜佛」;學習自在,會成為一個「自在佛」;
學習包容,會成為一個「包容佛」;學習圓通,會成為一個「圓通佛」。
~佛光菜根譚

◎新聞剪影普門寺幸福與安樂講座 信眾悠遊於山水詩詞中【人間社 陳淑華 台北報導】 佛光山普門寺於9月26日舉辦「幸福與安樂佛學講座」,恭請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主講「古典詩詞中水的意象」,線上及現場近1800人,大家悠遊於山水詩詞中。依空...
02/10/2025

◎新聞剪影
普門寺幸福與安樂講座 信眾悠遊於山水詩詞中
【人間社 陳淑華 台北報導】

佛光山普門寺於9月26日舉辦「幸福與安樂佛學講座」,恭請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主講「古典詩詞中水的意象」,線上及現場近1800人,大家悠遊於山水詩詞中。

依空法師以儒家、道家、佛教及不同年代的詩人創作,與大眾分享有關水的詩詞。大江大海是人類文明的起源,水是生命的孕育所依。中國自古以來在儒家、道家、佛教又是如何詮釋水的哲學。生命的產生從海中生,而佛教華嚴思想的海印三昧,所謂「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山如慈悲的仁者,是溫和可親近。水如智者,雖有智慧卻變幻莫測,如果親近容易溺水。

儒家對水的看法,《論語》記載,孔子觀於河川而發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生命如水之流逝,一江春水向東流,不復返。將流逝的時間比喻為東去的流水,生命、歲月如流水般。《荀子.宥坐》以水之九德-似德、似義、似道、似勇、似法、似正、似察、似善化、似志。以人格化、具體化,將人世間的倫理道德比擬為流水,塑造了儒家的理想人格。

道家《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之所惡,故幾於道」道家以柔克剛之水為生命的哲學,滴水能穿石。「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及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譬喻人以謙虛、柔和為處世之道。《莊子.逍遙遊》《秋水》中譬喻水為生命的轉化。

依空法師再以中國詩經來描述水的意境與柔美,如「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以水阻隔喻人生理想、目標不容易達成;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人間因緣〈流轉〉與這首蒹葭有異曲同功之妙。《楚辭》也有關於水的詩詞如湘水之神、河伯、巫山神等。中國文學史有關山水詩的是曹操的《觀滄海》。六朝的山水詩-以求仙詩、玄言詩、隱逸詩、遊覽詩對山水詩的影響。王羲之寫的《蘭亭集序》為天下第一書帖。

法師提到,山水詩形成原因,來自江南山水的吸引,遊覽山水蔚然成風;魏晉文人避政治災禍,嚮往神仙遊覽山水,走向大自然歌詠山水。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山水詩人謝靈運,他的詩詞以敘事、寫景、抒情、說理自成一格;田園詩人以陶淵明為代表,一首「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雖處逆境中,內心卻還能悠然自得,喻他修行境界之高。法師也相繼介紹了唐宋的山水詩人如王維、張若虛、李白、杜甫、柳宗元、蔣捷、蘇軾等藝術大師的多首絕妙詩詞歌賦,帶著大眾欣賞文學之美,僧信二眾隨著法師的講解詩意,已陶醉在意境中了。

山水詩的意境多為:寄情山水,超然物外;遣興抒懷,感慨人生;時光流逝,興衰無常;家國情懷,感念蒼生;物我兩忘,天人合一;幽深禪意靜觀內心。

講座前普門童軍團的小朋友們,也熱情表演炒熱氣氛,其樂融融。

文章來源:人間通訊社
http://www.lnanews.com/news/171800

🌟新聞剪影大慈佛社詩歌講座 思想起島嶼在地風情【人間社 劉智惠 台北報導】 佛光山大慈佛社9月28日舉辦一場極具台灣味的台語詩歌講座,主題「寫予島嶼的詩・歌」,由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文山第一分會承辦,邀請《觀音》、《風吹》兩本台語詩集作者周蘇...
01/10/2025

🌟新聞剪影
大慈佛社詩歌講座 思想起島嶼在地風情
【人間社 劉智惠 台北報導】

佛光山大慈佛社9月28日舉辦一場極具台灣味的台語詩歌講座,主題「寫予島嶼的詩・歌」,由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文山第一分會承辦,邀請《觀音》、《風吹》兩本台語詩集作者周蘇宗,以道地台語朗誦詩作,情感意境與佛法義理巧妙融入詩韻中,現場有近百位聽眾沈浸在台語溫婉古風與文化之美裡,感受在地語言的柔和韻味。

周蘇宗是台語現代詩創作作家暨投資達人,更是一位情感豐富的行者,他說明在創作〈六字大明咒〉時,秉持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有佛法就有辦法」,先睡覺養足精神,在晨曦中走筆完成,詩中自有咒語韻律。〈觀音〉訴說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文字中蘊含〈普門品〉的意涵,讀起來更圖像了。

談到〈成佛大道〉一詩,周蘇宗逐句說明,用詩文描述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的硬體環境及人文特色,讓聽者感懷星雲大師不做隱士,甘願在世間與眾生結緣的慈心悲願。〈阿母的新厝〉經過幾番修改,更雲淡風輕的訴說對往生母親的思念,詩句中以「累世萬劫的緣份」表達母子間的深情。

周蘇宗說到創作緣起,對物、對人、古詩翻譯、英文詩翻譯都是題材,一改台語情詩古舊方式,用詞創新,令人耳目一新,觸動人心。又如〈故鄉的黃昏〉以西門町周遭環境為題材,經過譜曲唱誦,豐富的兒童嬉戲背景音,更添詩歌的懷舊感受。〈血脈〉詩句中「浩瀚社稷幻化」、「虛空周沙恬靜」等等都是佛法義理的元素。

「我是風吹,你是線,愛阮飛偌遠,你就放偌長」這場詩歌與佛法相互交融的朗讀講座,不僅展現文學之雅緻,也帶來心靈的清淨與滋養,成為一場動人心弦的文化饗宴。

民眾張郎問及時間管理與金錢管理的秘訣,周蘇宗回覆今年已宣說30餘場講座,只要願意行動即可安排時間,並舉自己親身經歷,雕刻佛像的功德顯現,及誦持藥師咒108遍致腳傷痊癒,說明能佈施者、德配位者,有福享有財富。

大慈佛社烏克麗麗班在講座開始前,以人間音緣〈佛光四季紅〉〈雙好〉等曲目與眾結緣,講座圓滿後,由佛光青年黃威翰代表大眾獻花,文山第一分會會長陳家頤代表大眾獻禮。

文章來源:人間通訊社
http://www.lnanews.com/news/171831

🍃【講座活動】楊明仁醫師這星期五(10.3)在金光明寺講座,與大眾分享及探討現代人身心靈安頓之道,歡迎參加。⭕主講題目:「人醫 成為身心科醫師」主講人:楊明仁時間:2025年10月3日(五) 13:30~15:00地點:佛光山金光明寺 三樓...
30/09/2025

🍃【講座活動】楊明仁醫師這星期五(10.3)在金光明寺講座,與大眾分享及探討現代人身心靈安頓之道,歡迎參加。

⭕主講題目:「人醫 成為身心科醫師」
主講人:楊明仁
時間:2025年10月3日(五) 13:30~15:00
地點:佛光山金光明寺 三樓法輪堂
地址:新北市三峽區溪東路268號
電話:02-86765001

Address

三和路三段117號6樓
Zhongshan District
241

Opening Hours

Monday 09:00 - 18:00
Tuesday 09:00 - 18:00
Wednesday 09:00 - 18:00
Thursday 09:00 - 18:00
Friday 09:00 - 18:00

Telephone

+886229716868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香海文化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香海文化:

Share

Category

香海文化

開卷,捻一頁菩提香; 悅讀,覺諸佛智慧海。

書不讀,不為我有;理不明,不為我知。 閱讀,不僅是諦聽大師的法語,亦是當下的修行。香海文化創辦人星雲大師說:「讀知一些事,讀明一點理,讀做一個人,讀懂一世情,讀通一顆心,讀悟一分緣。」做人要從讀書開始,多讀好書使人知事明理而豐足善美。

香海文化成立於西元1997 年8 月,香海二字即書香雲集智慧如海之意,出版佛教相關書籍,以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為經;以「三好: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為緯,經緯交集如慈悲與智慧兩軸,從佛教經典延伸至文學、哲思、護生、心靈、生死探索、蔬食料理、養生保健等系列作品。

一字一句諸佛法語,凝定紛繁心念; 一筆一畫虔敬心念,化作水墨神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