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07/2025
暑假每個星期五刊出小記者調查隊的內容好精采啊~
本篇出自114年7月11、25日星期五 7、10版
訂閱國語日報,時事、生活、法律、科學、藝文、教育,全部一手掌握,定期閱讀培養理解力、思辨力,更能打開視野、豐富生活!
提供多種訂購方案,選擇彈性,詳情請見 https://reurl.cc/7dmZ8d
歡迎來到「國語日報讀享會」,這裡提供有關《國語日報》、《國語日報週刊》、《中學生報》,以及國語日報社相關資訊,歡迎按讚追蹤!
Zhongshan District
Monday | 09:00 - 12:00 |
13:30 - 17:30 | |
Tuesday | 09:00 - 12:00 |
13:30 - 17:30 | |
Wednesday | 09:00 - 12:00 |
13:30 - 17:30 | |
Thursday | 09:00 - 12:00 |
13:30 - 17:30 | |
Friday | 09:00 - 12:00 |
13:30 - 17:30 |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國語日報讀享會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end a message to 國語日報讀享會:
民國三十六年一月十五日,教育部在北平創刊一份三日刊的小型報紙,報名為「國語小報」,全部用注音國字編印,這就是「國語日報」的前身。
民國三十七年一月,當時的教育部朱家驊部長來台灣視察教育,發現台灣在國語教育的推行方面十分積極,成績昭著,如果把北平三日刊的「國語小報」遷來台灣,改為日刊,一定可以發揮作用。於是朱部長決定把「國語小報」遷來台灣,改為「國語日報」,由魏建功先生擔任社長,聘請北平國語小報負責人王壽康先生為副社長,共同負責籌備工作。
在籌備初期,當時政局持續惡化,幣制改革,教育部允諾撥給國語日報的編制和經費,又因為中央政府再三播遷,沒有法子撥付,國語日報只好將借到的一副殘缺不全的五號注音國字銅模和北平搬來的一架四開印刷機勉強拼湊,借用台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的一個小空房中籌備出版。一直到民國三十七年十月二十五日光復節這一天,終於發行了創刊號,一次出一大張。
籌備期間,教育部雖發給金圓券一萬元、設備等。但創刊後經費既無來源,時出時停,銷路也無法打開,於38年初經營困難,報社乃賣掉東門廠房,清償債務,遣散員工,面臨停辦危機,教育部也不再挹注資金,讓其自生自滅,資金其實已幾乎歸零。直到民國三十八年三月十三日,國語日報正式成立董事會,教育部也並未捐助資金,從此與教育部脫離關係。推選傅斯年先生為董事長,洪炎秋先生為社長,把報紙當成社會事業來辦,多方設法,慘淡經營,總算在印刷、注音、出版方面逐漸改善,國語日報才慢慢的發展、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