蕎希甜點 I 烘焙生活學院

蕎希甜點 I 烘焙生活學院 Hi !我是蕎希甜點的創辦人Chelsy
曾經因為沒勇氣,
放棄生命中真正有熱忱的事
換來的結果,是在職場上當殭屍近十年。

人生不該只是過日子,而是勇敢過想過的日子

【 怎樣才能獲得更多的客人?】​在一人經營烘焙事業五年當中,這幾乎是大家必問的一題。過去,我都會給些品牌經營跟產品定位上的建議,而非是放大行銷這部分,因為我始終覺得,事業如人生,向外求之前,要先內省。很多人一遇到業績下滑,就第一時間往外找答...
23/08/2025

【 怎樣才能獲得更多的客人?】

在一人經營烘焙事業五年當中,這幾乎是大家必問的一題。
過去,我都會給些品牌經營跟產品定位上的建議,
而非是放大行銷這部分,因為我始終覺得,
事業如人生,向外求之前,要先內省。

很多人一遇到業績下滑,就第一時間往外找答案:

是不是要多投廣告?
是不是要辦活動?
是不是要更便宜?

但很少人先回頭看自己——
產品夠打動人嗎?品牌有讓人記住的理由嗎?

如果產品缺少亮點、品牌沒有能讓人記住的特色,
就算今天吸引了一萬個新客人,
他們還會願意第二次回來嗎?

真正讓品牌活下去的,不是一次買完就消失的客人,
而是那些——買過一次,還願意回頭再買的人。

大品牌或許有資源可以廣砸行銷費吸新客,
但如果你跟我一樣是一人工作室,
就會知道我們的人力、時間、資源都有限,

與其把力氣花在不斷找新客,
不如先讓現有的客人願意一次又一次回來,
甚至幫你帶來新的訂單。

行銷只是放大器,
如果品牌和產品本身不夠穩,
不管怎麼放大,都放不出理想的結果。

如果你是

一人甜點工作室
烘焙甜點愛好者
想用烘焙興趣賺取收入
愛手作的媽媽族群

我會在這次【打造月入8萬烘焙副業|策略直播課】中,
分享我五年一人工作室的實戰經營策略——

✔️打造讓人難忘的品牌關鍵
✔️一人工作室的經營與行銷方法
✔️將興趣轉為高收副業,打造人生的底氣與選擇權

如果你剛開始想踏入烘焙創業,卻沒有方向,
或者你已經開始經營,卻不斷卡關——
問題可能不是你不夠努力,
單純只是有些關鍵方法,你還不知道!

📍留言『想報名』就能索取直播連結。

PS.不確定直播會開幾次,如果有興趣的你,把握可參與場次,就趕快索取連結來聽聽吧!

蕎希 Chelsy.

所有甜點裡,我認為最不敗的就是檸檬口味的,有檸檬🍋 就給讚👍這次看到貝克街線上課怎麼又出了一樣的食譜有點疑惑,畢竟我之前就是用熟成香檸蛋糕當作家人的新年禮盒(那次大家反饋都很好👍)其實這次貝克街零基礎(六)線上甜點課程提供的檸檬蛋糕食譜,是...
21/08/2025

所有甜點裡,我認為最不敗的就是檸檬口味的,有檸檬🍋 就給讚👍

這次看到貝克街線上課怎麼又出了一樣的食譜有點疑惑,畢竟我之前就是用熟成香檸蛋糕當作家人的新年禮盒(那次大家反饋都很好👍)

其實這次貝克街零基礎(六)線上甜點課程
提供的檸檬蛋糕食譜,是升級版的檸檬蛋糕唷!

我覺得和熟成香檸的香氣口感都完全不同層次,是貝克街團隊研究多時所破解的日本特殊技巧,讓檸檬香氣更加濃郁誘人!

跟大家分享過我平時很少做蛋糕類型的甜點
所以這次製作過程中我一樣是開著ipad一邊看一邊跟。

還是要提一下為什麼我一直都很喜歡貝克街
除了每次食譜成品都很驚豔美味之外
示範影片非常的「居家簡易」⭐️

幾乎就跟我家的廚房長一樣,畫面簡單無壓力,他們不把精力放在花俏的後製,而是將更細節的關鍵製作重點,加入到示範影片與講義中~

甚至連材料要買什麼牌子和備案品牌,都貼心的提供給學員。

如果玩烘焙有一陣子的朋友一定知道:
同樣都是低筋麵粉,不同品牌使用起來的效果還是有相當大的差異!例如我之前在調整自己的餅乾時,用鑽石麵粉與用紫羅蘭口感上的鬆脆度就差很多!

如果是對於烘焙新手而言,會非常需要有這樣的提示幫助。

烘焙雖然是一件越做就能越熟練的事
但如果有人帶你直接避開試錯的坑
就能幫你省下更多的時間和金錢。

來分享一下成品風味🧡
這次的食譜在食材準備上
的確有一些不一樣的”升級秘訣”
讓蛋糕體完全不乾!
就算隔幾天吃還是很潤口

做完分享給家中長輩大家都好喜歡!
一直告訴我這是第一次不用一直配茶
就能吃完的檸檬蛋糕,超有成就感!

看起來造型很簡單的檸檬蛋糕,卻蘊藏著各種眉角,掌握細節就能讓成品最終有天差地遠的差別。烘焙就是這樣一件細膩又有趣的活動!

後面幾顆蛋糕我也自己加入一些創意元素,裹上檸檬巧克力片外觀看起來更有特色!
口感層次也和原版的不同,其實只要掌握食譜的基本原理,再疊加上自己的創意,就會變成只有你才能出品的特色甜點唷!

這次貝克街推出的零基礎甜點(初級六)線上課程,除了檸檬蛋糕外,還有另外:
*澀谷甜甜圈
(開心果)
*巴黎起司蛋糕
(餐後收尾甜點)
*夾心達克瓦茲
*開心果巴斯克
*巧克力法式薄餅
(日本排行第一
甜點店招牌)
*乳酪布丁
*布朗尼脆餅
*檸檬慕斯蛋糕
*虎之門銅鑼燒
(日本米其林一星餐廳的銅鑼燒)
*巧克力酥餅
(類似義美)
*四種起司磅蛋糕
(貝克街私藏配方)
*歌劇院
(改良版)
*香蕉巧克力蛋糕
*白色軍人
*香草烤糖蘋果蛋糕

掌握食材使用注意事項&實際應用案例:
*馬斯卡彭對甜點的影響
*白乳酪對甜點的影響
*酸奶油對甜點的影響

如此豐富的精彩內容,有興趣的朋友們快點下面的連結看看吧^^

購課連結:https://baco-street.com/CHS
成品集連結:https://baco-street.com/CHS_w
試看課連結:https://baco-street.com/CHS_a

#貝克街 #烘焙 #甜點 #線上課程 #烘焙初學者 #甜點工作室 #甜點食譜 #檸檬蛋糕 #檸檬甜點 #蕎希甜點 #甜點線上課 #烘焙線上課

【對自己誠實,就是人生最好的禮物 】前幾天在甜點粉專收到一則訊息:「蕎希你好!我是從新聞報導中看到你的創業故事,深受啟發,因為我也一直想用對甜點的熱情開一間屬於自己的工作室。但內心對這件事感到相當糾結……目前我在科技業擔任研發工程師,薪資待...
11/05/2025

【對自己誠實,就是人生最好的禮物 】

前幾天在甜點粉專收到一則訊息:

「蕎希你好!我是從新聞報導中看到你的創業故事,深受啟發,因為我也一直想用對甜點的熱情開一間屬於自己的工作室。但內心對這件事感到相當糾結……
目前我在科技業擔任研發工程師,薪資待遇相當不錯,但每天都覺得自己像個僵屍,日復一日做著枯燥的工作,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這讓我開始萌生離職的念頭,可是這個想法卻讓我感到猶豫,甚至有些罪惡感。
畢竟,這是一份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好工作,可是每個夜晚,當我面對真實的自己,我不得不承認,我真的不喜歡它…… 不知道當初你是怎麼跨越這個心理障礙,踏出創業的第一步呢?」
關於這則訊息我想分享三件事:
#不是非黑即白你可以選擇更適合自己的方式開始
許多人對創業的想像是:
「如果想創業,就必須準備一大筆錢,因為前幾個月可能沒有收入;還要全力投入,不能三心二意;最好離職展現決心,斷絕退路,才可能成功。」
這些觀念並沒有錯,但我要說的是,創業並不一定只能這樣開始,也不必如此極端才能成功。
我的經驗就是不同的例子。
從小,我就對創業有一種不安全感。因為家父創業失敗,童年時,我們搬過無數次家,眼看父母為了經濟問題爭執不斷,最後導致感情破裂。這些經歷讓我對「創業」這件事產生深深的恐懼,也影響了我後來許多決策的方式。
但今天,我真的發現在數位時代,想強調的是——創業的方式可以更人性化,你可以用自己能接受的方式開始,而不一定要冒著巨大風險馬上全職投入。
#用自己能接受的方式創業才能穩定走得更遠
在職場的最後幾年,我一直有「想做自己真正熱愛的事」的念頭,但每次想到要放棄穩定收入、離開熟悉的環境,投入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內心總覺得不踏實、不安全。
於是,我不斷對自己說:
「算了吧,人生不要要求太多。我的程度能拿到這樣的薪水已經很好了,還是安穩地待下去吧!」
但我漸漸發現,想創業的理由不只是為了賺錢,更是一種內在價值的實踐——
「我想要打從心底快樂地創造,做出屬於我自己的東西。」
因為對創業的不安全感,我選擇先斜槓試水溫。
每天早上六點到下午三點上班
下班後開始學習 如何做甜點?如何經營社群媒體?
一直到晚上十一二點才休息,日復一日。
半年後,我的斜槓收入,正式超越了本業的薪水。
那時候我才篤定,我真的熱愛這件事,也就更放心的離職,並決定全心投入。
斜槓的時間有限,成長速度比全職創業慢,但這是我能接受的方式,讓我可以一步步前進,而內心的安心感讓我依然抵達了我想去的地方,即使這個方式真的比較慢。
所以,不需要把創業想得那麼可怕,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覺得舒適的方式前進。如果你現在還在猶豫,不妨先從斜槓開始,確認自己的能耐與心意,這才是更實際的做法。
#或許你追求的東西並不完全是金錢能帶來的。
我最大的體悟是—現在的高薪,有一半是用「不快樂」換來的。
相反地,創業初期雖然收入不多,但我獲得的是上班時無法用錢買到的——內在的富足感。
當你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就會有源源不絕的動力持續下去。即使當下還沒看到結果,因為做這件事的本身,就能帶給你快樂,所以你不會想停止,而當你願意長期投入,結果自然會找上門。
現在,我的收入是以前的兩到三倍,做自己喜歡的事,讓我心甘情願投入比過去更多的時間與精力。
而這正是為什麼越早對自己誠實,意識到自己真正想要什麼,很重要。
我想用自己的經驗,和看到這裡的你分享:
不要過度活在別人的期待中,因為倒頭來,你的人生終究需要自己去面對。

選你所愛,愛你所選
#每一次的抉擇都選擇對自己誠實
#建立一個可以長遠陪伴你的事業
#人生只有一次選你所愛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75856090939來跟大家報告^^之後目前的粉專會以教學為主,內容就不會有訂購甜點或是平時的碎碎念分享,但我本人還是有好多想分享的🤭於是就開了另一個新...
09/05/2025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75856090939
來跟大家報告^^之後目前的粉專會以教學為主,內容就不會有訂購甜點或是平時的碎碎念分享,但我本人還是有好多想分享的🤭

於是就開了另一個新粉專,如果平時也覺得看這些分享對你有一點療癒或是開心,就歡迎加到這邊來吧☺️

PS. 其實本來也可以把新粉專變成是教學用,但評估後發現這邊更多的是跟我一樣創業的朋友們~ 如果造成不便敬請原諒!

#蕎希甜點 #竹北甜點店

【做什麼都很吃力? 是因為你沒把自己放在對的位置】創業的前三年,我在知名連鎖咖啡集團工作,後來因為升職為值班經理,開始在每年大檔期都需要負責至少一個專案。 各門市設定好營業額目標後,值班經理就需要分配不同的工作項目給夥伴執行,有些人需要負責...
02/05/2025

【做什麼都很吃力? 是因為你沒把自己放在對的位置】

創業的前三年,我在知名連鎖咖啡集團工作,後來因為升職為值班經理,開始在每年大檔期都需要負責至少一個專案。
各門市設定好營業額目標後,值班經理就需要分配不同的工作項目給夥伴執行,有些人需要負責門市的布置,有些負責當日收銀做主要銷售,還需要有人在外場招呼客人進店參觀,並把產品介紹給客人。
每次檔期結束,區組都會看到各門市的成績,我發現銷售成績很好的門市,通常在分配夥伴職務上都別有用心,而銷售成績較差的門市,通常都是夥伴在被分配的職務中,使不上力。
舉我當時門市的例子:平時就觀察到⭐A夥伴很喜歡畫插畫,常常可以看到他的工作筆記除了文字外,都是滿滿的插圖,且也喜歡在自己的圍裙上別上可愛的別針。
穿搭雖然都一樣照公司規定: 白襯衫加黑褲子,但她總是可以穿出一種輕快的時尚感,於是我毫不猶豫的把夥伴A放在佈置門市的這個職位。
⭐夥伴B的話,總是和客人有說不完的話,而每次在聊完之後,客人因為很開心而”不知不覺”再多加購一些商品。
其實他可以在活動當天站收銀機的位置,但是因為話很多,結帳速度如果太慢,客人也會不耐煩甚至放棄排隊,錯失這筆交易。因此,夥伴B更適合被放在外場招呼客人與介紹商品的職位。
⭐夥伴C個性較安靜,沒事不會多講一句話,可以說是省話一姊,
但她做事講求效率,動作總是可以俐落快速,而且收銀出錯率極低,活動當天算帳因業務量大增更需要小心謹慎的收錢,否則打烊後遭殃的會是我這個要負責關帳的值班。
因次把夥伴C放在收銀機的位置再適合不過了!!我則是可以站在夥伴C的旁邊協助她,讓客人在快速的結帳過程中,一邊仍享有有溫度的交流。
那次我門市的成績真的爬到了區組的前三名,夥伴們都非常的開心,下了班我們還一起去吃宵夜。
我問夥伴說:「今天會很累嗎? 都沒給大家換工作崗位」
夥伴C說:「不會耶~因為都在做我平常就比較擅長的那一部分,如果你安排我去外場要介紹商品還要和客人互動,我可能一個小時就想喊停了....」
夥伴B接著說::「我也有同感~如果你安排我整天就是出飲料或是站收銀我真的會崩潰~但今天我感覺我一整天都在和客人聊天超開心的啊!」
本來就是知道人放在對的位置才能真正發揮他的價值,在把這個觀念應用在工作上感觸更大,可惜的是社會從小教我們,每一個科目都做的一樣好!!
為了把不好的科目也做到標準以上,反而讓那個本來可以突出,可以更強的科目弱化了
▌人不可能樣樣都是完美的,但只要懂得找到適當的位置,你在那裡,就是完美的 ▌
在一人創業的這幾年,更有感的是,應該把自己在生命跟事業中,放在什麼位置?
的確需要學會好多技能以營運這間工作室,但我一直在我擅長的 #創意 與 #美感 這一塊做更多的心思去磨練和發揮。
這讓我在前半年透過這個本來就擅長的天賦快速地被顧客看見,而其他部分,只要做到及格就好,把那些對自己來說很困難的事,交給更專業的人來做。
常常在想,如果每個人都被允許去發展自己最喜歡或最擅長的部份,(並不需要變得十項全能)
這個世界應該會比現在變得更加精采,合作度也會更加緊密,因為當你在做自己擅長和喜歡的事,一切會變得更加事半功倍。
與其逼自己在不擅長的地方苦撐,不如專注發揮自己的強項,讓那些原本就能讓你發光的能力,真正帶你走得更遠。
而當每個人都站在適合的位置,工作不再只是負擔,而是能夠享受其中,甚至彼此互補、成就更大的可能。
我也祝福你,找到自己在生命中那個最合適的地方!

#做自己擅長的
#事半功倍的方法
#把人放在對的位置會發光

【創業最常被問到的問題: 如何找到陌生客群?】透過甜點創業,認識了很多正在創業或剛開始斜槓的朋友。在聊天過程中,發現新手常常因為不知道如何找客人而煩惱。每次遇到這種問題,我都會反問:「身邊的親友都吃過了嗎?」極大部分的回答都是:「還沒。」「...
26/04/2025

【創業最常被問到的問題: 如何找到陌生客群?】

透過甜點創業,認識了很多正在創業或剛開始斜槓的朋友。在聊天過程中,發現新手常常因為不知道如何找客人而煩惱。
每次遇到這種問題,我都會反問:「身邊的親友都吃過了嗎?」
極大部分的回答都是:「還沒。」
「為什麼呢?」我再問。
答案通常是:
「因為親友不算陌生客人啊!我要找的是完全不認識的客人,這樣才準確。」
「不想賺家人朋友的錢。」
「給親友試吃就是有去無回沒效率。」
▌其實,親友單才是最好的開始!
你可以從親友身上獲得最真實的反饋。當我還在咖啡廳工作的最後半年,幾乎每三天就會帶上最新的得意作品,請同事試吃。
如果你覺得給親友試吃是「有去無回沒效率」,或許是因為你的用意不夠明確。
很多人做試吃的方式是:「這是我自己做的甜點~大家幫我吃吃看吧!」結果每個人拿了甜點就鳥獸散。
幾天後去問:「你覺得我的甜點怎麼樣?」同事傻傻地看著你...一臉尷尬根本記不得是哪一款。
▌試吃一定要當下回饋!
因為真正販售時,顧客幾乎也是「一口決勝負」。
你需要清楚告訴對方:「這是我以後想要販售的產品,請你吃完告訴我你的感覺;酸度、甜度、口感如何?如果你不認識我,會願意購買嗎?如果不會的話,也請告訴我為什麼?」
在你的「監督」下,會在短時間內收集到很多實用的資訊。
一般情況下,陌生人並沒有義務回答你這麼多細節,但親友通常更願意給你真實的意見。
在這個試吃當中,如果有人吃到了也很喜歡,自然地會想到:「欸,我有個朋友超愛這種甜點,你有粉專嗎?我推薦給他!」
或許你會懷疑:「真的會這樣傳出去嗎?」
那就問問你自己:如果今天吃到超好吃的食物,你會不會興奮地分享給親友?
這一切其實都是自然而然發生的。我當初的前 10 位陌生客人,幾乎都是親友介紹來的,而這些陌生客人滿意後,也會再推薦給他們的朋友,進而在短時間內擴大了客群。
對於一人工作室來說,時間與資源都有限,尤其在試水溫的階段,可能沒有多餘預算去打廣告,這時候運用你身邊的免費資源,就相當重要,認真執行一定會有回報。
另外,許多經營者都會被粉絲數量誤導( #以為粉絲數越多營業額就越好)
如果你已經累積了一些粉絲,但銷售仍然不慎理想,因此急著找新客人,那你應該思考的是:「為什麼現有的粉絲沒有下單?」
如果你的粉絲都不買單,那即使粉絲數再提高,對你的營業額也沒有幫助。( 這真的不是正相關😖 )
試著去了解你的粉絲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並努力滿足他們。在實戰班裡,有些學生的粉絲數比別人少一半,但每個月都有穩定營收,因為 #回購才是關鍵!
想像一下,你開了一間店,打開門邀請大家進店,客人也進來了,但你卻還站在門口想拉更多人,完全沒顧好已經在店裡等候的客人。結果,這些客人因為沒被好好接待而不滿意的離開(可以想像他們回家後會跟親友分享什麼嗎?)。
相反地,如果你認真服務在店內的客人,並確保產品夠有實力,他們會帶著愉快的體驗離開,甚至主動推薦給身邊的親友,幫助你自然擴展客源。
總結今天談的: 如何獲得更多陌生客戶?
1.從親友開始,設計目標明確,有效的問卷,透過試吃收集真實反饋,並讓他們自然傳播你的產品。
2.經營好現有粉絲,比起一味追求新客人,更應該了解現有粉絲的需求,提升回購率。
關於如何找客人其實還有很多方法,我會再找時間跟大家分享!

#不要抗拒親友單
#粉絲數越高不代表營業額越高
#滿足需求口碑行銷
#提升回購率

【你的真心誠意會被記住,銷售的底層邏輯是信任 】影片拍得很好,粉專照片也精美,訂單卻遲遲沒有增加,你可能會開始懷疑:是不是價格太高?產品不夠多樣?行銷方式不夠有吸引力?成交的關鍵並不在於價格、產品種類或行銷技巧,而是  #信任。▌信任如何影...
23/04/2025

【你的真心誠意會被記住,銷售的底層邏輯是信任 】

影片拍得很好,粉專照片也精美,訂單卻遲遲沒有增加,你可能會開始懷疑:是不是價格太高?產品不夠多樣?行銷方式不夠有吸引力?
成交的關鍵並不在於價格、產品種類或行銷技巧,而是 #信任。
▌信任如何影響成交?
你可能會想:「賣個甜點而已,還要講到信任?」但信任感確實是影響客戶是否願意下單的關鍵。我這邊提供兩個關於信任影響成交的例子。
信任的建立一.
#出現的頻率帶給消費者安心感
假設今天你發現了一家形象很好的甜點店,粉專上的照片精美,影片也拍得很吸引人,貼文版面設計得很用心。
但當你進一步查看,發現這間店上次發文已經是一兩個月前,粉專沒有更新,限時動態也空蕩蕩。這時候,你是不是會開始懷疑:
「這間店是還有在營業嗎?」
「購買之後有什麼問題該不會很難聯絡吧?」
在得不到更多即時資訊的狀況下,潛在客戶往往就會選擇離開。
你可能會想:「如果真的需要,難道客人不會主動訊息我嗎?」很可惜的是,現在市場上選擇太多,沒有多少人會特地花時間主動擊。
反過來說,如果你的粉專保持活躍,兩三天就有新的貼文,限時動態也頻繁更新,客戶在觀看短影片後,能透過粉專貼文或限動看到更多資訊,信任感自然就會提高。
這就是為什麼,如果你有在經營短影片,一定要搭配限時動態一起做,這樣才有最佳的效果。
但很多人的問題其實是卡在不知道社群該發什麼內容就沒做,造成一個月內發佈不到一篇消息,同時你的粉專在社群平台演算法被推播的機率也會一起下降( 關於社群平台的基礎運作可以參考先前的文章,一切都是環環向扣的。)
信任的建立二.
#推薦適合的產品而不是盲目推銷.
信任感不只是透過曝光率累積,還關乎你的銷售方式。真正讓銷售自然發生的方法,其實就跟做人一樣,誠信為本。
如果某個產品並不適合客戶,但為了急於一時成交,仍硬推給對方,可能短期內能達成銷售,但長遠來看,卻會失去更多信任,影響你的品牌口碑。
舉個我的親身經歷
我的招牌夾心餅乾需要冷藏,有一位客戶曾經對我的餅乾很感興趣,想訂購將近100盒作為節慶禮盒送給客戶。這對於一間小型工作室來說,無疑是一筆令人欣喜的訂單量。
由於我曾經待過業務部門,知道送禮通常是親自登門拜訪,而我的夾心餅乾只要離開冷藏超過半小時,就有「走山」的可能性。
基於這點,我向客人說明了我的考量。對方也曾試圖確認公司是否有足夠的冷凍空間可以存放,但最後發現空間不足,這筆訂單最終沒有成交。
後來,在一次訂單整理時,我發現了這位客人的名字。原來,她真的很喜歡我的餅乾,當她籌備婚禮的時候,找了一間可以提供冷凍設備的飯店,並向我訂購了超過100盒夾心餅乾作為送客禮。
她告訴我,當初被我「拒絕」時確實有點驚訝,但後來她回想,覺得我是真心為她考慮,而不是為了成交而忽視她的需求,這讓她非常印象深刻。因此,當她結婚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來找我下單。
#你的行為就是最好的行銷
你的真心誠意是會被記住的,銷售的底層邏輯就是建立信任。所以,與其絞盡腦汁設計複雜的行銷策略,不如就從每一個與客戶的互動開始,把誠信做到位。
這樣一來,你的行為本身就會成為品牌最好的行銷手法,找到的客人也會是黏著度更高的,因為交心過的客人不容易忘記你。

#你的行為就是行銷
#建立信任感
#社群經營

【 創業絕對不是強者的專利,認識自己,走自己的步調】上個月開始上健身房,請教練一對一指導我鍛鍊肌耐力,每週的強度一點一滴堆疊。進展並不快,但我能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如果一開始訓練就給一個過於激烈的目標,我想我早就在前面幾堂課陣亡了!之前在文章...
21/04/2025

【 創業絕對不是強者的專利,認識自己,走自己的步調】

上個月開始上健身房,請教練一對一指導我鍛鍊肌耐力,每週的強度一點一滴堆疊。
進展並不快,但我能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如果一開始訓練就給一個過於激烈的目標,我想我早就在前面幾堂課陣亡了!
之前在文章中有提到過,用自己適合舒適的步調去建立斜槓事業,目的是讓自己在相對穩定的情緒下工作,因為 #只有持續下去, #才有可能看到成果。
在帶烘焙實戰班的過程中,發現很多學員的瓶頸不在於甜點製作或行銷本身,而是不時冒出來的 #焦慮感與不自信,這讓在執行策略的步伐變得凌亂,甚至想要放棄。
很多時候困擾並非源自於外部條件,而是來自於內心深層的恐懼與不安,而這並不容易被發現 ( 它是看不見的敵人 )。
現今社群媒體的速度太快,讓人一不小心就會陷入比較。手機隨便一滑,就會看到誰的粉絲又瞬間暴漲,誰的營業額幾天內就突破了多少,這些神奇的故事不斷被演算法推播到前線,充斥著視野。
久而久之,我們可能會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最不幸運的人,做了那麼多卻看不到實質的成長,開始 #質疑自己是否真的適合創業。
但我想提醒你的是,別忘了「倖存者偏差」的影響。社群媒體是個喜歡講成功,不太講失敗的地方。
當然,那些快速成功的案例是存在的,但更多的創業者其實是經過日復一日的努力,才漸漸取得成功。
▌所以你並不孤單
能夠長期存活下來的商家,並非全都依賴一夜爆紅,而是依靠持續不懈的經營與堅持。
只有天生的強者才能創業?
許多企業領袖的成功故事,常讓人誤以為只有那種非常堅強的人才能成功。
網路上曾流傳過一句話:「如果需要別人的鼓勵,那你就不該創業。」雖然能理解其中的意思,但這並不是事實。
並非每個人都擁有那樣的心理強度,事實上你對外界的情緒反應,與過去的生命經歷有著密切的關聯 ( 無論是好是壞 )。
所以,即使現在的你感覺自己不夠堅強,並不代表你就無法創業。只要你願意開始,就一定會有屬於自己的路。
成功創立事業的因素有很多,而現今的風氣可能讓大家更重視策略、計劃等層面,卻忽視了心理健康和穩定的重要性。雖然這些看起來較為抽象,難以標準化,但並不能被忽視。
另外,當你在社群中看到別人成功的那一刻,可能不知道,他們可能比你早幾年就開始了自己的創業旅程。
在實戰班中,有學員告訴我,他非常羨慕另一位學員在第二個月就取得顯著進步,但他不知道那位學員在加入實戰班之前,已經經歷了至少8年的創業歷程。
網路上充斥大量的成功案例,但真正的成功背後有多少隱藏的努力與時間,很難從表面看到。
只看結果而不瞭解過程,容易讓人將自己的「第三章節」與別人的「第二十章節」做比較,這樣不感到沮喪也很難。
創業絕對不是強者的專利。請你專注於自己,安住自己的心。唯有如此你才能保持持續前進的動力,而 #能持續, #正是能否走到最後的必要條件。

#烘焙創業
#用自己的步調走自己的路
#拒絕社群焦慮

【 多用點 心 去服務,客戶的心也會朝向你】從小話就比較少的我,很擅長去觀察外在的環境和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以前我並不覺得這個特質有什麼,直到畢業後,到海外的航空公司受訓,才發現這其實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甚至是一個 #需要刻意培養 的...
18/04/2025

【 多用點 心 去服務,客戶的心也會朝向你】

從小話就比較少的我,很擅長去觀察外在的環境和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以前我並不覺得這個特質有什麼,直到畢業後,到海外的航空公司受訓,才發現這其實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甚至是一個 #需要刻意培養 的特質,而這個特質,讓這間航空公司得以連續五年達到世界排名前五的好成績。
空服員除了飛行安全方面做嚴格的訓練之外,服務的品質也相當重視。
印象深刻的是在service training 的一堂課,教官先當成是乘客的角色,讓受訓的準空服員們先在模擬機艙內走動巡視,並在中間觀察是否可以提供乘客什麼樣的服務。
結果第一位到第十位都沒有達到教官的標準,受訓的我們,對這個審核結果覺得訝異。
同學A沮喪的說::「乘客要我給他一杯熱水,我很快就回應服務鈴,也很快速地把熱水送過去了呀! 為什麼這樣還不行呢?」
教官回答:「在我們公司,除了安全第一之外,提供超出預期的體驗,才能讓我們深刻的留在顧客心中,並在每一次飛行時,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我們。」
▌用細緻的服務 呈現 超出預期的體驗
#主動發現顧客的需求,而 #不是被動的等著客人開口 才行動。
試著思考,客人為什麼想要一杯熱水? 其實在同學A巡視機艙的時候,化身成乘客的我,就時不時在搓手,環抱著肩膀。
如果同學A有觀察到我無聲的動作,應該可以知道我可能覺得機艙內溫度太低,這時候就可以主動詢問乘客是否需要毛毯或是熱水。」
「你們要知道,迅速回應顧客的需求是基本,觀察並主動給予服務,才能超出顧客預期,這是一種被重視的感覺,特別的體驗,和卓越的服務精神,請在每一趟飛行中,務必給予乘客這樣的體驗。」
從此我並一直記得這份提醒,即使離開航空業很久了,還是持續把這樣的精神執行在自己的工作上。
與同事朋友的關係上,我會打開雷達,盡可能的把對方的潛在需求放在心裡,並在適當的時機詢問對方提供協助。
這樣的特質讓我容易在對方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工作上自然獲得更多好機會。
而在經營自己的甜點事業時,更是把提供超出預期的體驗,用在經營個人斜槓事業,於是在半年內,就做到了月營收八萬的成績。
很重要的是,不是抱著 ”我想要獲得什麼” 的心態去做。
這一切都可以是很自然地發生,只要你願意多花一點心思。事實上,人在給予的時候,也能夠更加感受到自己的力量,所以不單單只是給出去,同一時間,這股心意也雙向回饋給自己,增強自我價值感,兩方均受益。
因為這並不是一個可以輕易標準化的流程,但在做和人相關的行業,如果可以多培養這種觀察力,會更容易被對方看見。在標準化越來越容易做到的AI時代,多用一點心去服務你的客戶,他們的心也會回應你的。

#策略重要但真心更重要
#待人之心
#超越期待的服務

【 想賣甜點,到底該怎麼決定主打商品?】前陣子在二手烘焙設備社團,看到很多人在賣千層蛋塔的模具,其實不難理解,畢竟千層蛋塔的風潮也差不多退燒了。甜點市場很容易被社群媒體和美食部落客帶動,一波又一波網美甜點潮流不斷,例如之前流行過的葡式蛋塔、...
15/04/2025

【 想賣甜點,到底該怎麼決定主打商品?】

前陣子在二手烘焙設備社團,看到很多人在賣千層蛋塔的模具,其實不難理解,畢竟千層蛋塔的風潮也差不多退燒了。
甜點市場很容易被社群媒體和美食部落客帶動,一波又一波網美甜點潮流不斷,例如之前流行過的葡式蛋塔、彩虹千層蛋糕、髒髒包、草莓煉乳冰等等。
對小型烘焙業者來說,跟風或許能短期賺一波,但長遠來看,這種模式很難累積忠實顧客。當流行退去,當初買來的器具如果沒辦法靈活運用或轉賣,最後只會變成負擔,造成浪費。
在粉專上,大家最常問我的問題:「想賣甜點,到底該怎麼決定主打商品?」
我的答案很簡單—— #從你最喜歡的產品開始。
回到我一直分享的理念:#做自己喜歡的事才會有結果。
尤其在烘焙這條路上,選擇自己熱愛的品項,才會有源源不絕的靈感,願意不斷嘗試,且樂在其中。
還記得2019、2020年,台灣突然吹起一陣肉桂捲旋風。當時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則限時動態,老闆寫道:「其實我個人不敢吃肉桂,但最近肉桂捲超紅,為了大家的福利,闆娘也開始賣肉桂捲啦!」
乍看之下沒什麼問題,也是基於一種服務心態,但仔細想,如果老闆自己都不敢吃肉桂,那該如何做市場調查?怎麼試吃競品分析?怎麼調整食譜做出最好吃的肉桂捲?
更重要的是,在行銷時,要怎麼有自信的向客人推薦這款產品?(這裡特別是針對個人工作室)
舉個你一定有感的例子。
有個你不太熟、也不太喜歡的人,請你幫忙介紹對象,你可能不好意思拒絕就答應了,但當你真的要開口向人介紹他的優點,卻發現根本沒什麼話可以說,講起來勉勉強強,完全沒有說服力。
但如果換成是你很喜歡的朋友呢?你一定會超級興奮! 滔滔不絕的分享他的好,甚至比他本人還積極,因為你是真心覺得他值得被推薦。
這種能量,在銷售時是一樣,幾乎沒辦法偽裝。
通常那些生意好的老闆,講話熱情,眼睛發亮,語氣堅定、充滿自信,恨不得把所有亮點都介紹給你。
這種由內而外,打從心底相信自己產品品質的人所散發出的感覺,自然會吸引顧客停下來聽一聽,然後離開時手上自然多了一包他的產品。
如果你對自己的產品沒有熱情,只是盲目跟風,那在推廣時,你的語氣、態度,甚至行銷內容,都會顯得生硬又勉強,消費者是感覺得出來的。(一種氣場)
真正成功的產品和品牌,通常來自於創辦人對它的熱愛與信念。發自內心相信自己的產品值得被更多人看見,你的推廣自然會充滿能量,完全不需要刻意包裝或強行說服別人。
所以如果你還在思考到底該賣什麼? 不如先問自己:「這個產品我真的喜歡嗎?我能真心分享它的價值嗎?」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不管這個市場多火熱,你的銷售力道都會大打折扣。反過來說,當你選擇自己真正熱愛、願意長期投入的產品時,就算一開始遇到困難,你還是有動力去突破,因為你相信它的價值。
而這份信念,才是行銷最自然、最強大的推動力。這樣一來,才能長久經營,走得更遠。

#銷售是一種真心
#做自己熱衷的事
#甜點創業分享
#烘焙創業分享

【潛意識就像一座隱形的操控台,默默影響你的選擇、行動,乃至於人生的結果 】「不知道耶…我覺得自己註定會失敗,我沒那麼幸運,但也不知道為什麼有這種感覺…」這句話,是我過去在催眠個案中最常聽到的心聲。為什麼事情會朝向A發展,而不是B?如果回頭推...
12/04/2025

【潛意識就像一座隱形的操控台,默默影響你的選擇、行動,乃至於人生的結果 】

「不知道耶…我覺得自己註定會失敗,我沒那麼幸運,但也不知道為什麼有這種感覺…」
這句話,是我過去在催眠個案中最常聽到的心聲。
為什麼事情會朝向A發展,而不是B?
如果回頭推敲每一個決定,會發現絕大部份,都與長年累積的生命經歷有關。
你可能以為自己掌控著一切,但其實潛意識的影響力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我在自己的Podcast分享過,自己曾經是個極度沒自信、凡事往負面思考的人。很多時候,事情還沒開始,我就已經先放棄,因為我打從心裡覺得, #成功這件事跟我無關。
還記得幾年前,我參加某知名咖啡餐飲集團的儲備幹部應徵,和店經理聊完後,她看起來相當滿意,整理完資料後對我說:「你的工作經歷和談吐都很好,很優秀啊!」
聽到這句話,我卻有點慌了,脫口而出:「啊…其實我沒有你說的那麼好,我以前的老師都說我是豆腐腦…」
店經理當場愣住,似乎不知道該怎麼回應。
(我仍然很感謝她,因為她看見了我自己都沒發現的那一面。)
回家後,我腦海裡一直浮現店經理驚恐的表情,然後開始回想「豆腐腦」這件事的源頭——
那是國小三年級的一堂數學課。
那天,全班只有我一個人忘記帶課本,老師罰我站著上課,快下課前,她要我到講台前,語氣嚴厲的說:「來學校前都不用檢查書包嗎?迷迷糊糊的,全班就你一個人這樣,腦袋是用豆腐做的嗎?這麼不細心,以後做事很難成功,知道嗎?」全班同學哄堂大笑。
然後當眾用愛的小手在我手掌彈了好幾下。說真的,不算太痛,但我卻覺得自己好丟臉、好失敗,心裡不斷責備自己:「對啊!全班只有你忘記帶課本! 笨死了!」
原來,那個時候的挫折感,一直被潛意識牢牢記住了。
「別人都可以,但我不行」
「我是個很糊塗的人」
「做事不要追求太多,做到基本水位就好」
那件事之後,我都是這樣跟自己對話的。這些信念深深影響著我的行動,而我卻渾然不知。
潛意識,就是 #潛藏在意識底下的信念。
當我們用邏輯思考時,可能察覺不到,但它卻像一台無聲的相機,會將那些情緒極度強烈的畫面拍下來,存放在腦袋裡的某個角落。
因為你並不知道這些畫面被存下來,也無從整理,所以當類似的情境再度發生時,那種情緒又會被喚醒,卻早已忘記為什麼自己會如此反應。
直到那次面試,我才開始問自己:「我真的這麼差嗎?」
回想起來,我國小成績中上,也當過班級幹部;國、高中代表學校參加比賽;畢業後也做過不錯的工作。
可是,這些事蹟全被「豆腐腦魔咒」蓋過去了。
那一刻我終於意識到:這個信念早該被打破。
如果當初能更早覺察,不讓這個負面信念影響自己,當我遇見更好的機會時,或許不會覺得它們「與我無關」。
但事實是,因為我早就直覺式的把自己和「成功」這兩個字隔絕開來了。
現在很多人都在談吸引力法則,包含我自己也是吸引力法則的奉行者,也親身經歷過許多奇蹟。但吸引力法則並不是每天喊口號、寫感恩日記就能發揮效用的。
​如果你的內在信念與願望是衝突的,​那麼潛意識仍然會讓你不知不覺中, 回到舊有的模式。
舉個例子,如果當時的我還沒清除這個負面信念,即使每天對著鏡子說:「我是成功人士,我的生活幸福美滿。」
但內心深處卻仍然浮現一個聲音:「怎麼可能?我是豆腐腦啊…」
​ 吸引力法則顯化的, 是你的真實信念,​ 而不是你嘴上說的話。
▌所以真正決定我們人生方向的,不是喊出來的口號,正是內心深處的信念( 你相信著什麼? )。
潛意識就像一座隱形的操控台,默默影響著我們的選擇、行動,乃至於人生的結果。
當你開始覺察 並改變或鬆動這些深層信念,行動就會有所改變,結果想當然也會開始不同。
與其單純寄望吸引力法則帶來奇蹟,不如先 #從潛意識著手,解除心中的卡點,讓願望與內心真正一致。因為,人生的每一步抉擇,潛意識都扮演著決定性的角色。

#潛意識默默地操控著我們的人生
#練習覺察和看見真相
#信念影響行動
#行動影響結果

【 了解社群平台的本質,讓自媒體創業事半功倍】大家有同樣的感覺嗎?這幾年因為疫情的關係,許多課程和生意都轉移到線上,自媒體經營的話題也因此變得特別熱門。確實,資訊的發達讓知識和話語權不再是專家的專利,現在人人都能透過自媒體發表自己的觀點,分...
10/04/2025

【 了解社群平台的本質,讓自媒體創業事半功倍】

大家有同樣的感覺嗎?這幾年因為疫情的關係,許多課程和生意都轉移到線上,自媒體經營的話題也因此變得特別熱門。

確實,資訊的發達讓知識和話語權不再是專家的專利,現在人人都能透過自媒體發表自己的觀點,分享自己在某個領域累積的獨門技巧,因此也誕生了許多網路意見領袖,帶貨銷售成了許多人嚮往的經營模式。
今天特別想聊聊「短影片」,尤其是在 Instagram 上的短影片,因為這是目前最容易進入陌生圈、讓更多人被看見,也是最多人選做經營自媒體生意的平台。
許多人開始學習如何拍短影片,是希望藉此獲得高流量,並抱持著「只要觀看次數多,就能帶來收入」的想法。
但網路上流量高,就代表一定能變現成功嗎?
這不一定。
其中有很多因素需要考量,像是經營的內容性質、社群平台的規則等。
如果你想用社群媒體做生意,至少要了解這個平台的運作方式,因為 #你不可能在完全不懂規則的情況下勝出,除非真的運氣爆棚。
▌社群的本質是「互動」。
對平台而言,能吸引更多人參與互動的內容,會優先被平台演算法推薦,因為流量增加,就會有更多商家願意投放廣告,平台就能從中獲利。
這就像賣場開放櫃位給商家進駐,那些生意好的商家,自然會被賣場特別照顧,進而得到更多曝光機會,因為他們能吸引更多人潮,帶動整體營收成長。
你可能會為了吸引客人,舉辦試吃活動、送小禮物,每天與客人互動,久而久之,賣場也會主動幫你做宣傳,這就是「互惠互利」的結果。
既然決定用自媒體做生意,就一定要了解平台的基本運作方式。
而前面提到的「互動交流」,在 Instagram 上指的就是 按讚、留言、分享、儲存,以及用戶在你的帳號停留的時間長度。
那麼,該如何提高這些指標呢?有兩個關鍵點:

◼️提高發布頻率
很多人忽略了這點,只專注在拍好一支「完美的影片」,發布之後瀏覽數卻少得可憐。為什麼?因為你一個月 30 天只發了兩支影片。
這就像在賣場開櫃,一個月卻只營業兩天,賣場自然不會把你放到重要的位置,只有剛好經過櫃位的人可以看到你,沒有刻意經過,根本無法接觸到你的產品,當然就不會把流量發放給你。
◼️內容要能引起互動
你可能覺得自己發了一支很棒的影片,但如果它「不夠好笑、不夠漂亮、不夠有料」,在社群裡,它就只是一支普通的「短影片」。
而社群互動的核心指標就是 按讚、留言、分享、儲存,如果你的影片沒有引起任何互動,那演算法就會判定它「沒有人感興趣」的影片,自然不會收到平台推廣,最後只能被推向邊緣。
當然上面講到的只是如何拉高平台數據的考量點, #這跟變現又不完全是一回事,為什麼很多人按上面的做法也真的做出高流量,但為什麼在變現這一塊卻還是成效很差,中間又漏掉了什麼? 之後可以再找機會和大家聊聊。
如果真的想靠自媒體做創業,就別只是盲目發影片、追流量,而是先花時間搞懂平台的運作規則,這是最基本的卻也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
就像你開了一家店,卻不清楚客人為什麼來、為什麼走,更不知道如何讓他們願意買單,最後只能碰運氣,結果越做越累,甚至懷疑自己不適合這條路。
#問題不在於不夠努力, #而是沒有掌握對的方法。當你發出的每支影片都有策略、有目的地引導觀眾參與,流量才會真正對你的生意產生價值。而這時候你就會發現,經營自媒體並不完全是一場運氣的遊戲。

#先懂規則在玩遊戲
#斜槓創業分享
#流量不等於變現能力

Address

新竹縣竹東鎮三重一路76號8樓
Zhudong
310

Opening Hours

Monday 09:00 - 19:00
Tuesday 09:00 - 17:00
Wednesday 09:00 - 17:00
Thursday 09:00 - 17:00
Friday 09:00 - 17:00
Saturday 09:00 - 17:00
Sunday 09:00 - 17:00

Website

https://www.youtube.com/@Chelsysweetcrush, https://www.instagram.com/chelsy.sweetcrush/, https: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蕎希甜點 I 烘焙生活學院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蕎希甜點 I 烘焙生活學院: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