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資訊粉絲團 Pet info

寵物資訊粉絲團 Pet info 寵物資訊粉絲團,給你最熱門的動物新聞、網友評論,陪你看盡天下動物大小事! 年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聯絡方式:[email protected]

🕊️💔 你知道嗎?在很多詩歌、聖經和故事裡,「鳴鏑鳩(Turtle Dove)」一直是「一生一世」的真愛代表。愛情的象徵正在消失?鳴鏑鳩瀕危,英國展開保育大作戰在文學、詩歌與宗教典籍中,鳴鏑鳩(Turtle Dove)長久以來被譽為「愛情與...
21/08/2025

🕊️💔 你知道嗎?在很多詩歌、聖經和故事裡,「鳴鏑鳩(Turtle Dove)」一直是「一生一世」的真愛代表。

愛情的象徵正在消失?鳴鏑鳩瀕危,英國展開保育大作戰

在文學、詩歌與宗教典籍中,鳴鏑鳩(Turtle Dove)長久以來被譽為「愛情與忠誠的象徵」。莎士比亞將牠視為「至死不渝」的代表,《聖經》雅歌也以鳴鏑鳩的聲音象徵春天與愛的降臨。

然而,在英國鄉野間,這個浪漫的象徵正在悄悄消失。研究顯示,自 1970 年以來,英國的鳴鏑鳩數量驟減 98%,目前僅剩下大約 2000 對繁殖配對。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已將其列為「易危物種」。

一、浪漫傳說與科學事實

文化中常形容鳴鏑鳩「一生只愛一個伴侶」,甚至在伴侶死後會長時間守候。但科學觀察顯示,鳴鏑鳩確實大多是一夫一妻制,雙親會共同築巢與餵育雛鳥,但「守伴至死」的行為則未獲廣泛證據支持。

生物學家解釋,鳴鏑鳩的行為雖展現忠誠,但同時遵循自然選擇的法則——失去伴侶後,牠們可能會尋找新伴侶以確保繁殖成功。換句話說,真實的鳴鏑鳩比傳說更務實,但這也不減牠作為「愛情象徵」的文化意涵。

二、數量崩跌:背後的原因

農業現代化:野花與天然種子減少,食物來源枯竭。

過度狩獵:在地中海沿岸,數十萬隻鳴鏑鳩在遷徙途中遭獵殺。

棲地喪失:鄉間籬笆與灌叢被清除,鳴鏑鳩失去築巢地點。

結果,這種曾是夏日田野鳴聲背景的鳥,如今在許多地區幾乎絕跡。

三、保育行動:從國王到農夫

面對危機,英國各界展開一場「鳴鏑鳩保衛戰」:

人工繁殖與野放:Turtle Dove Trust 與 RSPB 已成功繁殖超過 800 隻鳴鏑鳩並釋放到野外。

農田友善計畫:農夫們響應,在田間種植野花、恢復灌木籬笆,打造築巢與覓食環境。

王室參與:國王查爾斯三世將桑德靈厄姆莊園的一部分土地提供給保育團體,帶動社會關注。

科學監測:研究人員在鳴鏑鳩身上安裝 GPS,追蹤其跨越歐亞與非洲的遷徙路徑,強調跨國合作的重要性。

但是,真相有點殘酷…
在英國,鳴鏑鳩的數量 50 年內少掉了 98%!😱
現在全國只剩下 2000 對,眼看就要滅絕了。

保育行動緊急展開:
🌸 農夫們開始在田裡種野花、留住灌木 → 讓鳴鏑鳩有家可回
👑 國王查爾斯也加入,直接把莊園拿出來當「保育場」
🐣 保育團隊人工繁殖 → 一批一批小鳴鏑鳩被放回大自然
🌍 科學家用 GPS 追蹤 → 發現牠們要飛數千公里到非洲過冬

鳴鏑鳩不只是鳥,牠們是我們對「愛與忠誠」的浪漫想像。
如果有一天,夏日田野裡再也聽不見牠們的鳴聲,那就是我們失去了一段文化的記憶。

👉 看到這裡的你,相信愛情能像鳴鏑鳩一樣「一輩子」嗎?
留言告訴我們:
💬 #相信愛情
💬 #理智面對

別忘了按 ❤️ 支持保育,分享出去,讓更多人聽見鳴鏑鳩的故事!

#鳴鏑鳩 #愛情象徵 #守護自然 #環境保育 #浪漫一輩子 #夏日的聲音 #祐祐

🦎 超商包裹驚見「紅魔血系鬆獅蜥」!  別被萌照騙了,這可是走私大危機!新北某超商最近上演真實版「包裹驚魂」。  拆開紙箱,兩隻鬆獅蜥探頭打招呼——  一隻鮮紅帥哥、一隻低調美眉,  結果通通被動保處帶走,還開罰1萬元。為什麼這麼嚴重?  ...
21/08/2025

🦎 超商包裹驚見「紅魔血系鬆獅蜥」!
別被萌照騙了,這可是走私大危機!

新北某超商最近上演真實版「包裹驚魂」。
拆開紙箱,兩隻鬆獅蜥探頭打招呼——
一隻鮮紅帥哥、一隻低調美眉,
結果通通被動保處帶走,還開罰1萬元。

為什麼這麼嚴重?
因為牠們坐的是「廣州直達免檢航班」。
沒有檢疫、沒有申報,
可能帶著寄生蟲、細菌、病毒一起入境。
一隻小蜥蜴,就能讓整個生態圈感冒。

📌 鬆獅蜥小檔案
• 原產澳洲,人工繁殖才合法
• 成體40-50公分,脾氣其實不錯
• 遇危險會「黑喉嚨」嚇人,超戲劇化

📌 給想養爬寵的你三個提醒
1. 認明合法繁殖場,索取來源證明
2. 走私=罰款+沒收+可能觸法
3. 養之前先問自己:十年後還願意照顧牠嗎?

可愛不能當通行證,守法才是對生命真正的溫柔。
#插花編

21/08/2025

目睹流浪狗追小孩!
德牧「飛身跳樓」救童🐕‍🦺

🐬✨ 你有想過嗎?海豚其實會照鏡子,而且牠真的知道「這是我」!海豚會照鏡子:二十年研究揭示牠們的「自我意識」當海豚在海洋中盯著鏡子,仔細觀察鏡中倒影的時候,科學家意識到:牠們可能並不是在看「另一隻海豚」,而是在看「自己」。2001 年,美國...
20/08/2025

🐬✨ 你有想過嗎?海豚其實會照鏡子,而且牠真的知道「這是我」!

海豚會照鏡子:二十年研究揭示牠們的「自我意識」

當海豚在海洋中盯著鏡子,仔細觀察鏡中倒影的時候,科學家意識到:牠們可能並不是在看「另一隻海豚」,而是在看「自己」。

2001 年,美國心理學家 Diana Reiss 與神經科學家 Lori Marino 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研究,證明瓶鼻海豚能通過「鏡像自我識別測試」(Mirror Self-Recognition, MSR)。這項測試原本是檢驗人類嬰兒與靈長類是否具備自我意識的經典方法,如今卻在海洋哺乳動物身上被觀察到。

幼年海豚也能及早展現

2018 年的研究更進一步顛覆了人類的想像。刊登在《PLOS ONE》的研究顯示,幼年海豚僅 7 個月至 12 個月大時,就能展現比人類嬰兒更早的自我識別能力。小海豚會在鏡子前反覆扭動身體、擺姿勢、觀察標記,顯示牠們意識到「鏡子裡的是自己」。

鏡測的改良與跨物種驗證

近年研究者進一步改良鏡測方法,例如:利用透明與有色標記作為對照,避免誤以為是觸覺反應;或觀察海豚如何利用水面的自然反射來檢視自己。

其他物種如大象、喜鵲、虎鯨,甚至部分魚類,也陸續通過鏡測。這些證據讓學界開始正視:自我意識並非人類獨有,而可能是多種社會性動物的共同特徵。

倫理與反思

2024 年,《紐約動物意識宣言》強調,科學尚無法否定其他動物具備意識,因此人類應在政策與倫理中給予更多考量。

當我們知道海豚「懂得自己是誰」時,還能把牠們視為單純的娛樂表演工具嗎?這不只是科學的問題,更是一面照向人類的道德之鏡。

對我們來說照鏡子太普通了,每天刷牙、化妝都要用鏡子。
但在動物世界裡,能認出「鏡子裡的是自己」是一種稀有的超能力 💡。

🔹 2001 年科學家實驗:
研究人員偷偷在瓶鼻海豚身上做了小記號,放了一面大鏡子。結果海豚不是以為「有陌生海豚」,而是開始在鏡子前扭來扭去檢查標記——這就是「自我意識」的證據!

🔹 2018 年新發現:
小海豚才 7 個月大,就比人類寶寶還早認出自己。你能想像一隻小海豚在鏡子前翻身、甩尾,只為了確定「啊,這東西在我身上」嗎?超萌但也超震撼 🤯。

這件事的意義其實很大:
✔️ 自我意識不是人類獨有
✔️ 大象、喜鵲,甚至某些魚也有可能認出自己
✔️ 那我們還能把海豚當成水族館的表演明星嗎?

🌊 其實這面鏡子不只照出海豚的樣子,也照出了我們人類自己。
我們該重新思考:對這些「知道自己存在」的動物,我們該怎麼對待牠們?

#海豚 #鏡子測試 #自我意識 #動物冷知識 #水族館該不該存在 #人類該思考了 #祐祐

💬 互動時間
👉 如果你覺得海豚超聰明,幫牠按個 ❤️
👉 如果你覺得牠們不該再被圈養,留言:「釋放海豚!」
👉 分享給朋友,讓更多人知道:海豚也會「認出自己」!

🌊 想像一下:如果你通勤的時候能閉上眼睛打個盹,結果一醒來就到公司門口,省去塞車跟無聊的等候 —— 這是不是人生神技能?🤯《信天翁能「邊飛邊睡」嗎?科學家揭開空中睡眠的祕密與挑戰》在遼闊的南太平洋上,信天翁(Albatross)張開超過三米...
19/08/2025

🌊 想像一下:如果你通勤的時候能閉上眼睛打個盹,結果一醒來就到公司門口,省去塞車跟無聊的等候 —— 這是不是人生神技能?🤯

《信天翁能「邊飛邊睡」嗎?科學家揭開空中睡眠的祕密與挑戰》

在遼闊的南太平洋上,信天翁(Albatross)張開超過三米的巨大翅膀,優雅地劃過海風。牠們以「飛行冠軍」著稱,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海洋上空飛翔,單日能飛數百公里,有時甚至連續數週不著陸。這樣的驚人耐力,也帶來一個科學謎題:牠們如何休息?是否真的能「邊飛邊睡」?

軍艦鳥的突破性發現
2016 年,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鳥類學研究所的團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研究,他們在軍艦鳥(Frigatebird)身上裝上超小型腦波記錄器,首次揭示「飛行睡眠」的存在。研究顯示,軍艦鳥在空中會進入「單半腦睡眠」(Unihemispheric Sleep),也就是讓大腦一側保持清醒,另一側進入休息。這種睡眠片段往往只持續數秒,每日累積不到一小時,但已足夠讓牠們維持體力,並在飛行中持續警戒。

這項發現震驚科學界,因為它顛覆了人類對「睡眠」的傳統理解:原來睡眠不一定要完全靜止,甚至可以「邊做邊睡」。

信天翁的謎團
信天翁比軍艦鳥飛得更久、更遠,理論上更需要休息。然而,目前尚未有任何直接證據證明信天翁能在飛行中睡眠。原因不在於牠們不能,而是研究難度太高。

第一,信天翁飛行範圍極廣,科學家很難在牠們跨洋飛行後回收監測設備。第二,信天翁體型龐大,長時間飛行會對研究裝置造成額外挑戰。第三,信天翁在遙遠的洋面活動,研究成本極高。

儘管如此,許多專家仍推測,信天翁極可能與軍艦鳥一樣能邊飛邊睡,否則無法解釋牠們在數週飛行中如何維持體力與覺醒狀態。

未來的科學方向
目前研究重點,正放在研發更小型、更省電、耐用的腦波監測裝置。一旦能在信天翁身上成功蒐集腦波數據,將不僅揭開「邊飛邊睡」的真相,也能推翻人類對睡眠的傳統認知。

「睡眠不只是被動的休息,而是一種靈活的生存策略。」一位學者這麼形容。未來的研究,或許能幫助我們理解更多動物如何在極端環境中生存,也可能帶來人類醫學與神經科學的新啟發。

無論答案為何,信天翁本身已是大自然最壯麗的奇蹟之一。牠們的身影提醒我們:大海天空中仍有許多未解之謎,等待人類去探索。

對「信天翁」來說,這可能就是真的!🕊️
牠們是海上的「長途飛行王者」,單日能飛上百公里,有時候連續飛上幾週都不落地!靠的不是猛力拍翅,而是利用海上的風力,進入「滑翔自動駕駛模式」,省力又有效率。

那問題來了:
👉 信天翁到底能不能邊飛邊睡?

🔬 科學家早就證實過「軍艦鳥」可以在空中睡覺。
方法是 ——「半腦睡眠」:一邊腦袋保持清醒看路,一邊腦袋打盹休息。
一天加起來睡不到一小時,但居然夠牠們撐過長途旅行!

至於信天翁呢?雖然還沒有直接腦波數據,但很多專家覺得:牠們飛這麼久、這麼遠,十之八九也能邊飛邊睡。只是因為研究太難了,要裝上監測器、還要等牠跨洋飛回來,簡直比上太空還難。🚀

👀 想像一下,如果人類也能半腦睡眠會怎樣:
✔️ 上班開會,一邊點頭一邊打盹
✔️ 塞車三小時,結果閉眼睡醒直接到家
✔️ 熬夜追劇,一邊笑一邊偷偷補眠

🤣 那還要咖啡幹嘛?

💡 問題丟給大家:
👉 如果你有「信天翁的神技能」,你最想在哪種時候用?
通勤?考試?還是半夜滑手機?

快留言告訴我們 👇 讓大家看看誰的答案最腦洞大開!

#信天翁 #自然冷知識 #飛行冠軍 #大自然的奇蹟 #邊飛邊睡 #腦洞大開 #神技能 #科學研究

🐧💤 企鵝真的會「秒睡」!而且一天要睡一萬次!?最新研究發現:南極的下巴帶企鵝不是睡整覺,而是靠著 「每天 10,000 次 × 每次 4 秒」的小瞇一下,拼出超過 11 小時睡眠!🤯南極企鵝「秒睡千次」累積 11 小時睡眠:最新《Scie...
19/08/2025

🐧💤 企鵝真的會「秒睡」!而且一天要睡一萬次!?

最新研究發現:南極的下巴帶企鵝不是睡整覺,而是靠著 「每天 10,000 次 × 每次 4 秒」的小瞇一下,拼出超過 11 小時睡眠!🤯

南極企鵝「秒睡千次」累積 11 小時睡眠:最新《Science》研究揭開神奇生存法則

在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南極的下巴帶企鵝(Chinstrap Penguins)靠著一種驚人的睡眠方式生存下來。根據最新刊登於國際權威期刊《Science》的研究,企鵝每天會進行超過 10,000 次的「微睡眠(microsleeps)」,每次僅 約 4 秒鐘,卻能累積超過 11 小時有效睡眠。

這項由法國里昂神經科學研究中心與韓國極地研究所主導的研究,首次透過腦電圖(EEG)與行為影像完整監測企鵝睡眠模式。結果顯示,下巴帶企鵝不但能「秒睡秒醒」,還能使用「單半球睡眠」:讓一半大腦休息,另一半保持清醒,隨時注意掠食者或環境威脅。

研究人員指出,這種「千次秒睡術」是繁殖期的關鍵生存策略。當一隻企鵝必須長時間孵蛋或守護雛鳥時,這樣的睡眠方式既能補充體力,又能保證安全。

科學界認為這項發現挑戰了傳統觀念——「長時間連續睡眠」並非唯一的有效模式。這一結果不僅揭示了自然界的適應智慧,也可能啟發人類在太空任務、長途航行或極端環境下的睡眠研究。

這代表什麼?就是企鵝爸媽在孵蛋時,閉眼 4 秒 → 醒來顧蛋 → 再閉眼 4 秒 → 重複一萬次!牠們甚至能只讓「半顆大腦」睡覺,另一半保持警戒,超猛吧?💪

想像一下,如果人類也要這樣睡,等於每天被鬧鐘叫醒 10,000 次… 大家應該會崩潰吧 😂

這種「碎片式睡眠」讓企鵝不僅顧得了寶寶,還能避免天敵偷襲。科學家說,這是動物界最極端的「多工神技」,完全重新定義了「怎樣才算睡飽」。

👉 問題來了:
如果你有機會體驗「4 秒鐘的充電小睡法」,你敢試試看嗎?還是你寧可一覺到天亮?
快留言告訴我們,讓我們看看誰是 #秒睡勇士 👇

#企鵝神技 #南極冷知識 #秒睡一萬次 #睡眠研究 #自然的生存智慧 #太累了 #留言告訴我

🐾鏟屎官注意!北市動保處發簡訊提醒:毛孩絕育補助還有354萬,快來領!你家狗貓還沒結紮?最近是不是收到一封「官方關心」的簡訊?別以為是詐騙,其實這是台北市動保處在催大家幫毛小孩完成絕育啦~—📢重點整理:・今年截至7月底,已經有1,974隻犬...
19/08/2025

🐾鏟屎官注意!北市動保處發簡訊提醒:毛孩絕育補助還有354萬,快來領!

你家狗貓還沒結紮?最近是不是收到一封「官方關心」的簡訊?別以為是詐騙,其實這是台北市動保處在催大家幫毛小孩完成絕育啦~


📢重點整理:
・今年截至7月底,已經有1,974隻犬貓拿到手術費補助
・但預算還剩下354萬元可以申請(真的很怕用不完)
・只要設籍台北市或外國朋友持居留證登記於台北,都能申請

💰補助金額怎麼看?
- 公犬/公貓:每隻800元
- 母犬/母貓:每隻1,500元
(2026年可能會再調高,但現在先搶現有名額比較實際)

📝流程超簡單:
1. 先帶去熟悉的獸醫院做絕育+植晶片+打狂犬病疫苗
2. 完成寵物登記
3. 上網(台北服務通)或紙本郵寄資料給動保處就搞定

⚠️如果你的毛孩早就結紮卻還收到簡訊,很可能是系統裡面資料沒更新。趕快聯絡原手術醫院、上網查詢或直接找動保處改一下,不然一直被當作「未結紮戶」也挺尷尬。


#數據時間
今年編列總預算594萬6000元,到8月中旬只用了三分之一多一點,年底前不用白不用啊!

而且根據《動物保護法》,沒有繁殖需求就是要讓家犬貓絕育,不配合最高罰25萬…想省錢千萬不要賭運氣。


最後問一句,各位鏟屎官都安排好自家寶貝的健康計畫了嗎?除了減少流浪,也能延長壽命,一舉兩得~
#台北寵物 #絕育補助 #愛牠就幫牠結紮 #政策資訊 #飼主必讀 #插花編

🦁💥「一秒對視,我差點變貓糧!」——加州美洲獅闖民宅實況美國加州最近上演真實版《與森林共舞》🌲  主角不是毛克利,而是一隻重達60公斤的美洲獅,直接從大門走進廚房,跟屋主坦尼「深情對看」整整一秒後,轉身撞破紗窗、跳進泳池、翻牆落跑,整套動作...
19/08/2025

🦁💥「一秒對視,我差點變貓糧!」——加州美洲獅闖民宅實況

美國加州最近上演真實版《與森林共舞》🌲
主角不是毛克利,而是一隻重達60公斤的美洲獅,直接從大門走進廚房,跟屋主坦尼「深情對看」整整一秒後,轉身撞破紗窗、跳進泳池、翻牆落跑,整套動作行雲流水,只留下破掉的泳圈跟滿地貓掌水印。

📌 時間軸還原
• 16日下午,廚房→坦尼轉身→獅子就在背後
• 1秒眼神交流→坦尼:「我靈魂先出竅」
• 美洲獅:「借過」→撞破紗窗→跳水→翻牆→消失
• 13歲老狗班迪特全程在草地呼呼大睡,完全沒發現差點變點心

📌 為什麼獅子會逛大街?
專家說,去年伊頓野火把山林燒光光,食物鏈斷裂,黑熊、美洲獅只好「下鄉覓食」。
華盛頓州也出現過美洲獅跟9歲女孩面對面的驚魂記,只能說——
「當森林沒得吃,你家冰箱就是7-11。」

📌 保命懶人包
1. 門窗別大開,尤其傍晚野生動物開飯時間
2. 垃圾、寵物飼料收好,別當免費Buffet
3. 真遇到大型貓科,別跑、別尖叫、慢慢後退,然後祈禱牠今天吃素

🤔 所以問題來了——
如果下次美洲獅按門鈴,你會遞上罐頭還是直接交出遙控器?
#插花編

🐙🌊 原來章魚也會「蓋社區」?!大家都以為章魚很孤僻,平常就是自己躲在石縫裡,結果科學家在澳洲海底發現一個驚人的地方 👉 Octlantis!章魚的「社區生活」:科學家揭開澳洲海底章魚城市 Octlantis 的祕密            ...
18/08/2025

🐙🌊 原來章魚也會「蓋社區」?!

大家都以為章魚很孤僻,平常就是自己躲在石縫裡,結果科學家在澳洲海底發現一個驚人的地方 👉 Octlantis!

章魚的「社區生活」:科學家揭開澳洲海底章魚城市 Octlantis 的祕密

在澳洲新南威爾士州的 Jervis Bay,一個看似平凡的海底卻隱藏著驚人的秘密。研究人員意外發現一群章魚居住在一片由石頭與貝殼堆砌而成的聚落,這個地方後來被命名為 「Octlantis」。

長久以來,章魚都被視為孤獨的生物。牠們聰明、機敏,但大多時候獨自生活,只有在交配時才短暫相遇。然而,Octlantis 的發現徹底顛覆了這種印象:這群章魚不僅生活在一起,還會互動、競爭,甚至展現出某種程度的「社區關係」。

城市的誕生:章魚是「無意識建築師」

Octlantis 的巢穴群並非人類建造,而是章魚日積月累「不經意的工程」。章魚在進食時,會將吃剩的扇貝殼丟棄在洞口,久而久之,形成厚厚的「貝殼地基」。再加上牠們搬運石頭、修築洞穴,最終造就了一片密集的庇護所。

研究人員表示,這就像一場「意外的都市建設」。章魚並沒有計畫,但牠們的日常行為卻逐漸累積出一個可供十多隻章魚共居的社區。

章魚鄰里的日常:從衝突到共存

科學家架設攝影機觀察,錄下超過 10 小時的珍貴影像,捕捉到章魚們的「社會行為」。

爭奪地盤 —— 雄性章魚會張開觸手、展現鮮豔的體色,甚至互相推擠、揮打,爭奪理想巢穴。

戀愛與競爭 —— 雄性會嘗試接近雌性,用觸手傳遞精莢,過程常常充滿「追求與攔截」。

鄰居糾紛 —— 有些章魚不滿鄰居太靠近,會直接把對方趕走。

短暫的和諧 —— 雖然衝突頻繁,但也能觀察到章魚安靜地共享空間,宛如鄰居彼此忍耐共處。

這些影像挑戰了「章魚是孤獨者」的印象,顯示牠們能在高密度情況下展現複雜的互動模式。

章魚的智慧:不只是解謎高手

章魚是地球上最聰明的無脊椎動物之一,神經元數量超過 5 億,觸手更能獨立判斷動作。牠們曾被觀察到能打開瓶蓋、使用椰子殼作為工具,甚至能記住迷宮路線。

如今,Octlantis 的出現讓科學家思考一個全新問題:章魚是否也具備某種「文化」?

如果章魚的群居行為能夠一再重現、跨世代延續,這或許就是一種「章魚文化」。

有些學者甚至認為,Octlantis 可能是人類以外,少數能觀察到「自發性社區」的無脊椎案例。

挑戰與未來研究

科學家指出,Octlantis 並不一定永遠存在。

氣候變遷:海水升溫與酸化可能改變棲息環境。

資源變動:貝殼或石頭若不足,聚落可能無法維持。

掠食風險:密集居住也可能引來更多掠食者。

因此,研究團隊正在持續追蹤,標記個體行動,觀察章魚城市是否能長久維繫。

人類不是唯一的「城市建造者」

Octlantis 的發現不僅豐富了科學界對章魚的認知,也讓人類反思:我們並不是唯一懂得建立「社會」的生物。在海底深處,或許還有許多未知的「非人類文明」正悄然存在。

正如一位研究者所說:
「當你看著一群章魚互動,你會開始懷疑:也許牠們,和我們一樣懂得生活在社區裡。」

這裡十幾隻章魚住在一起,日常生活超有戲碼:
✨ 搶房子:霸氣張開觸手,換顏色威嚇對手,「這洞是我的!」
✨ 談戀愛:雄性章魚偷偷跑去隔壁找章魚妹,用觸手傳情書,超浪漫。
✨ 鄰居糾紛:不爽的時候直接把對方趕出去,完全是八點檔。
✨ 和平共處:有時候大家也能忍耐著住在一起,像極了人類社區 XD

更扯的是——這些章魚「房子」完全是自己蓋的!
吃完貝殼就往門口一丟,堆著堆著,就變成整片「章魚公寓」。

🤯 想像一下,如果 Netflix 拍《章魚實境秀》:
會不會有「章魚宮鬥劇」?還是「章魚戀愛巴士」?
光用想像就超爆笑!

👉 你覺得呢?
如果你搬去章魚城市,你會想當什麼角色?
是愛吵架的鄰居、和事佬,還是低調宅?

快留言跟大家分享👇
📌 覺得章魚超神奇,記得點個讚 👍 再轉給朋友,讓他們也大開眼界!

#章魚 #章魚城市 #海底社區 #冷知識 #自然好酷 #留言告訴我

🧡誰說深海沒有可愛代表?小豬魷魚來搶當新一代「深海萌寵」啦!🐙🐽「深海豬鼻子」萌翻全球!稀有小豬魷魚現身太平洋,科研團隊直呼像動畫角色蹦出來在太平洋深海 1,385 公尺處,科研團隊 Nautilus Exploration Program...
15/08/2025

🧡誰說深海沒有可愛代表?小豬魷魚來搶當新一代「深海萌寵」啦!🐙🐽

「深海豬鼻子」萌翻全球!稀有小豬魷魚現身太平洋,科研團隊直呼像動畫角色蹦出來

在太平洋深海 1,385 公尺處,科研團隊 Nautilus Exploration Program 操作水下探測器時,意外拍下了一位超萌的深海住民——牠不是卡通人物,而是真實存在於海底的稀有物種:小豬魷魚(piglet squid),學名 Helicocranchia pfefferi。

這隻深海小傢伙外表圓滾滾、半透明,頂著一顆「豬鼻子」般的虹吸管,頭頂還長著像鹿角一樣亂翹的觸鬚,眼睛大得發亮,看起來就像是誰不小心把動畫角色掉進海底!

研究團隊指出,小豬魷魚屬於透明魷科(Cranchiidae),體長僅約 8 至 10 公分,差不多就像一顆酪梨那麼大。牠的體內還有一種「天然浮力艙」,能儲存氨液來幫助牠懸浮水中,不用花力氣游泳,超級節能環保。

這段珍貴的影像資料目前已被送交海洋生物權威期刊《Deep‑Sea Biology》進行審稿,有望進一步揭開這神秘小生物的行為與演化奧祕。

你相信嗎?這張照片不是AI畫出來的,也不是動畫角色跳出螢幕,這隻超~級~萌的小生物真的存在海底!

來認識牠: #小豬魷魚,學名 Helicocranchia pfefferi,最近被美國深海探險隊 用海底攝影機在夏威夷外海帕爾米拉環礁,深達1385公尺 的地方捕捉到牠游來游去的身影!

📍你可能會說:「這到底是魷魚還是豬???」
其實牠是透明魷科家族的超稀有生物,身體圓滾滾又透明、眼睛超大、鼻子像豬鼻、觸鬚長得像鹿角(還亂翹一通),每一秒都在發出「可愛攻擊」!

而且牠還會用體內的「氨氣艙」調整浮力,在海裡飄來飄去根本不費力,完全是節能環保大師💨

📚目前研究團隊已把影像送審專業期刊《Deep-Sea Biology》,未來可能有更多關於牠的神祕行為會被揭露喔!

👀看完是不是覺得比 AI 還會裝萌?
👇快分享給朋友看這位深海界的「豬鼻馴鹿魷魚」啦!

#小豬魷魚
#深海探險 #我不胖我只是有浮力 #這不是動畫這是真的
#可愛生物警告 #深海奇觀
#海底總動員現實版 #透明魷科的驕傲

#領養 #求救 🐾從繁殖籠裡逃出來的牠們,終於有機會等到真正的家。-桃園中壢一間寵物商行,表面合法營業,私下卻偷偷從事非法繁殖!63隻犬隻被長期關在狹小籠子裡繁殖、生病、懷孕,幾乎沒有踏出鐵籠的自由——這不是育犬,是折磨。-👮‍♂️動保處聯...
15/08/2025

#領養 #求救 🐾從繁殖籠裡逃出來的牠們,終於有機會等到真正的家。
-
桃園中壢一間寵物商行,表面合法營業,私下卻偷偷從事非法繁殖!63隻犬隻被長期關在狹小籠子裡繁殖、生病、懷孕,幾乎沒有踏出鐵籠的自由——這不是育犬,是折磨。
-
👮‍♂️動保處聯手警方破獲後,已重罰業者26萬元並勒令停業,扣留犬隻中包含61隻法鬥與2隻藏獒。受害狗狗目前安置在南昌動物醫療中心照護,其中第一批16隻法鬥已完成健檢並開放認養!
-
📌首波抽籤認養資訊如下:
🔸8月15日|第一批6隻法鬥登場
🔸8月18日|第二批再釋出6隻
🔸地點:南昌動保教育園區(現場登記)
🔸後續更多毛孩也將持續公告
-
🙏這些狗狗不需要再當工具牠們只需要一位願意愛牠、陪牠的真正家人。
#領養代替購買 #法鬥 #汪星人 #話多編

🦅候鳥怎麼知道要飛去哪?導航系統比你想像還狂!每年都有幾十億隻鳥,從世界各地出發,一路橫跨國界、海洋和高山,有的甚至一輩子能「繞地球好幾圈」!但問題來了——牠們到底怎麼不會迷路?—📍視覺+地標記憶有些鳥根本是活GPS,沿著河流、山脈這種大自...
14/08/2025

🦅候鳥怎麼知道要飛去哪?導航系統比你想像還狂!

每年都有幾十億隻鳥,從世界各地出發,一路橫跨國界、海洋和高山,有的甚至一輩子能「繞地球好幾圈」!但問題來了——牠們到底怎麼不會迷路?


📍視覺+地標記憶
有些鳥根本是活GPS,沿著河流、山脈這種大自然地標飛行。熟門熟路,比Google Maps還厲害。

📍太陽&星星也能當羅盤?
白天靠太陽定位,晚上就看星空走位。內建生理時鐘+恆星指南針,不怕日夜顛倒,也不用擔心沒訊號。

📍磁場感應超神奇
萬一天氣差,看不到太陽跟星星?沒關係,直接開啟「地球磁場模式」,自帶指南針功能,方向感爆棚。

📍嗅覺導航
部分鳥類(像鴿子、海燕)連味道都能用來找家。人類只會聞到烤雞香,牠們卻能靠氣味回老巢。

📍遺傳與學習力MAX
最扯的是,有些導航技能其實寫在基因裡!爸媽教過一次,下次自己飛照樣準確抵達目的地。



所以說,人類手機掉了可能立刻迷路,但候鳥完全多重保險:眼睛、鼻子、大腦全上陣,每年精準打卡南北半球。不佩服真的不行!

下次看到天空成群結隊的候鳥,你會不會也懷疑一下:「我如果有牠們一半的方向感,是不是人生順利很多?」😂

#動物小百科 #候鳥遷徙 #天然導航王 #羨慕他們不迷路
#插花編

Address

內湖區基湖路10巷46號5樓
Neihu District
114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寵物資訊粉絲團 Pet info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Contact The Business

Send a message to 寵物資訊粉絲團 Pet info:

Share

Our Story

年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聯絡方式:請私訊,會有專人為您服務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