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導報

台灣導報 全國唯一不分版 & 地方版面最多的一份報紙

泉州台商投資區18個台資項目集中簽約https://www.taiwan-reports.com/archives/713558以「深化兩岸融合 促進共同發展」為主題,泉台中小企業發展大會暨台資企業招商大會27日在福建泉州台商投資區舉行。逾...
07/09/2025

泉州台商投資區18個台資項目集中簽約
https://www.taiwan-reports.com/archives/713558
以「深化兩岸融合 促進共同發展」為主題,泉台中小企業發展大會暨台資企業招商大會27日在福建泉州台商投資區舉行。逾百名兩岸中小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共探合作新路徑、共謀發展新機遇。
會上,雙營光電科技、融智生物等18個台資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約55億元,涵蓋智能製造、新材料、食品健康、現代服務業等多個領域,為兩岸產業融合注入強勁動能。
當天,台胞掌上開辦市場主體平台正式發佈,為台胞台企量身打造「數字服務禮包」。依托該平台,台胞在泉州台商投資區開辦個體工商戶、台資企業,可全流程、全天候掌上辦理營業執照、申請公章刻制、預約銀行開戶等業務。據悉,該平台可實現隨時線上增辦,做到「一次啟動、全程可續」。
此外,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泉州分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泉州分行向泉州台商投資區台資企業提供綜合預授信150億元,為台企發展注入金融活水。
泉州是台灣漢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承、商緣相連、法緣相循的「五緣」優勢,吸引眾多台胞來此工作和生活。截至目前,泉州台商投資區已落地超過200家台資企業,在生物醫藥、機械製造等領域與本地企業形成協同發展格局。
大會期間,參會台灣嘉賓還實地考察了台商區城市規劃展示館、「台胞台企登陸第一數據港」平台、台誼智能製造產業園等,親身感受泉州台商投資區的發展活力與投資潛力。

一盞光耀千年的海絲航燈——聚焦福建泉州天后宮https://www.taiwan-reports.com/archives/708362泉州天后宮建於南宋慶元二年(1196年),元明清三代屢加擴建,現存建築有山門、戲台、東西闕、大殿(天后殿...
01/09/2025

一盞光耀千年的海絲航燈——聚焦福建泉州天后宮
https://www.taiwan-reports.com/archives/708362
泉州天后宮建於南宋慶元二年(1196年),元明清三代屢加擴建,現存建築有山門、戲台、東西闕、大殿(天后殿)、東西廊、寢殿等,佔地總面積6300多平方米。1988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福建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國務院首批公佈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泉州天后宮是「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世界文化遺產22處代表性遺跡點之一,內接城區,外連海港,不僅是媽祖文化的重要傳播中心,也是古代海上交通史的見證,承載著媽祖文化和海洋文化的深厚底蘊。

歷史悠久建築規格高

泉州天后宮位於泉州市鯉城區南門天后路,山門前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德濟門(宋元泉州城的南門)遺址。
大殿是天后宮建築群中最重要部分,紅磚白石燕尾脊,屋頂採用重簷歇山頂,象徵了媽祖崇高的地位。殿內掛有清雍正帝親筆御書「神昭海表」的橫匾。正殿大門有副對聯,下聯為「湄洲傳靈跡,閩台香火並千秋」。
在媽祖神座的龕壁背後,一幅壁畫引起記者的關注。這幅壁畫,為清道光年間繪製的《敕封天上聖母圖》。壁畫體現敕封情景,畫面標有升天峰、觀瀾、海天福主摩崖石刻、天上聖母旗桿、聖旨牌坊等10多處建築物,以寫實手法復原當時湄洲媽祖祖廟建築群。
跟隨記者採訪的泉州文旅集團講解專員陳紫薇說,這幅壁畫是1989年底清洗牆壁時灰水剝落而顯露的,壁畫內容說明泉州天后宮與湄洲媽祖祖廟有著深厚的淵源關係。
據記載,泉州天后宮建於南宋慶元二年(1196年),初建時以「順濟」為名,位於泉州古城南端,南臨晉江及沿岸港口。
明永樂五年(1407年),鄭和第二次出使西洋時途經泉州,特地遣使祭拜媽祖,還奏令福建鎮守官重修順濟宮。明永樂十三年(1415年),少監張謙出使渤泥(加裡曼丹島文萊一帶),從泉州浯江(順濟橋一帶稱浯江)出發,出發前再次重修並改宮名為「天妃宮」。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鄭和第五次下西洋再次途經泉州時,依制祭拜媽祖,鄭和行香所立碑石至今尚在。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平定台灣。出師之前,施琅特地從莆田湄洲奉請媽祖像,供奉在戰船上。感念媽祖助力,康熙特派禮部郎中雅虎等,繼御書香帛到湄洲媽祖祖廟及泉州廟祭祀,並加封媽祖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仁慈天后」。自此,泉州天妃宮改稱天后宮。

德化縣激活「蘭香經濟」 綻放幸福之花https://www.taiwan-reports.com/archives/713522近年來,德化縣南埕鎮以「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幹爭效」行動為引領,開展「轉變作風、提升效能」專項行動部署,幹部摒...
26/08/2025

德化縣激活「蘭香經濟」 綻放幸福之花
https://www.taiwan-reports.com/archives/713522
近年來,德化縣南埕鎮以「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幹爭效」行動為引領,開展「轉變作風、提升效能」專項行動部署,幹部摒棄「等靠要」,以「跑上去、爭回來」的主動作為,立足塔兜村「蘭花搖籃」的生態稟賦,以作風建設的「源頭活水」與校地合作的「科技甘霖」,讓「蘭香經濟」破土而出,綻放為山區共同富裕的「幸福花」。...

泉州蟳埔 千年風雅一路繁花https://www.taiwan-reports.com/archives/713344立秋過後,泉州市豐澤區東海街道蟳埔村依然「熱辣滾燙」。巷子裡人頭攢動,隨處可見簪花拍照的遊客和正在開蠔的村民,傳統與現代在...
19/08/2025

泉州蟳埔 千年風雅一路繁花
https://www.taiwan-reports.com/archives/713344
立秋過後,泉州市豐澤區東海街道蟳埔村依然「熱辣滾燙」。巷子裡人頭攢動,隨處可見簪花拍照的遊客和正在開蠔的村民,傳統與現代在此交相輝映。文旅熱潮下,蟳埔村花香四溢,海味不減,隨著「活化傳承、跨界融合、賦能產業」的不斷實踐,這個海濱漁村正持續出圈。
蟳埔民俗文化村位於泉州灣晉江下游入海口北岸,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重要起點之一,已有千年歷史。因扼守泉州出海口的「海門」,宋元時期這裡便商貿興盛,明天啟七年(1627年)成為泉州東南海防門戶。
近年來,蟳埔簪花圍走紅,各地遊客慕名前來,帶火了蟳埔村的文旅產業。
蟳埔民俗文化村保護提升指揮部負責人黃麗媛介紹,目前,蟳埔簪花已亮相世界旅遊小姐總決賽、巴黎奧運會、倫敦工藝周等40多場國內外重大活動,傳播至英國、法國、意大利、新加坡等30多個國家。「蟳埔簪花綻放海外風采」還被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列為2024年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地方文化國際傳播七個熱點之一。
通過「簪花+」模式,當地將簪花之美融入各行各業。「簪花+文創」,聯名簽約匹克鞋業、嗨玩購服飾等20多家頭部企業,研發擺件、冰箱貼等文創產品200多種;「簪花+美食」,推出泉州「簪花宴」,亮相第三十三屆中國廚師節;「簪花+科技」,上線AI簪花寫真體驗館,為市民和遊客提供全新互動體驗方式;「簪花+藝術」,搭建「影視服務中心+影視基地」平台,小品《蟳埔花開》獲華東六省一市戲劇小品大賽金獎……
據統計,2023年蟳埔村全年接待遊客超450萬人次。這個數據在2024年幾近翻番,達到850萬人次,帶動旅遊收入超18億元。

福建泉港 防抗颱風 鹽田搶收忙https://www.taiwan-reports.com/archives/7132588月13日,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山腰鹽場鹽田內,鹽工們正忙著扒鹽搶收,最大限度減少颱風「楊柳」帶來的影響。
14/08/2025

福建泉港 防抗颱風 鹽田搶收忙
https://www.taiwan-reports.com/archives/713258
8月13日,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山腰鹽場鹽田內,鹽工們正忙著扒鹽搶收,最大限度減少颱風「楊柳」帶來的影響。

8月13日,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山腰鹽場鹽田內,鹽 [Read More...]

一口傳奇古井的海峽佐證——聚焦福建莆田平海天后宮https://www.taiwan-reports.com/archives/708471平海天后宮始建於宋鹹平二年(999年),現存建築佔地面積3300平方米,建築面積1664平方米,包括...
06/08/2025

一口傳奇古井的海峽佐證——聚焦福建莆田平海天后宮
https://www.taiwan-reports.com/archives/708471
平海天后宮始建於宋鹹平二年(999年),現存建築佔地面積3300平方米,建築面積1664平方米,包括大門、內庭、大殿及兩廡。2008年,被列入首批國家涉台文物保護工程。2013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莆田是媽祖文化的發祥地,擁有眾多的媽祖廟。其中,秀嶼區平海天后宮至今已有超過千年的歷史,是世界上最早的湄洲媽祖分靈宮廟之一,對媽祖文化的傳播有著重要的影響。這裡的「師泉井」、《師泉井記》石碑,見證了施琅收復台灣的歷史。
平海天后宮,坐北朝南,背靠朝陽山,面朝平海灣,宮前不遠處便是天然良港。其廟門與湄洲媽祖祖廟隔海相望。
這裡是明代平海衛城所在地。由遠及近,可見平海天后宮飛簷翹角,雕樑畫棟,聯板匾額,鎏金燙彩,典雅古樸。在大門外的場院中,有一口少見的方形古井,旁邊立著「師泉」石碑,十分醒目。
「這是一座古老且保持完整的宋代宮殿式媽祖行宮。」平海天后宮管委會主任高雙奇向記者介紹,該宮至今已有1025年的歷史。
通過無人機的視角俯瞰,平海天后宮保持了宋代「工」字型佈局,由一條精巧的迴廊串聯起來,渾然一體。大殿為重簷歇山頂,抬梁、穿斗混合木構,面闊五間,進深五間。
平海天后宮建築風格獨特,俗稱「百柱宮」,因其曾有明暗立柱共108根,如今大門外簷下仍沿用宋代的梭形石柱數根。不僅如此,其廊沿壓石也有108條,宮前「師泉井」則用108塊石頭砌成。「108」的美好寓意,也彰顯了該宮特色。

一顆紅色明珠的別樣魅力——聚焦福建龍岩西陂天后宮https://www.taiwan-reports.com/archives/708380龍岩西陂天后宮,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動工建設,為前低後高的三進建築,第三進是7層寶塔,是目前...
06/08/2025

一顆紅色明珠的別樣魅力——聚焦福建龍岩西陂天后宮
https://www.taiwan-reports.com/archives/708380
龍岩西陂天后宮,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動工建設,為前低後高的三進建築,第三進是7層寶塔,是目前全國僅存的塔式天后宮,塔高40餘米。2006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福建省龍岩市是紅色聖地、客家祖地,紅色文化、客家文化和媽祖文化在這片土地並存交融。地處山區的龍岩並不臨海,境內卻有眾多媽祖宮廟。位於汀江支流永定河畔的西陂天后宮,是當地最具代表性的媽祖宮廟。
據記載,明嘉靖年間,西陂林氏七世祖賁山公的養子林大欽高中狀元。為報答養育之恩,林大欽稟報嘉靖皇帝,希望在家鄉仿照京城中的文塔,修建一座塔形建築,以激勵當地學子。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文塔(印星台)破土動工。因文塔建造在永定河畔,技術難度大,前後經歷七代人,歷時120年,直到1662年才全部完成目前規模,故有「西陂天后宮,七代人馬建成功」之說。印星台因以林大欽名義建造,亦稱狀元塔,又因其底層主殿供奉媽祖(由湄洲媽祖祖廟分靈),也稱媽祖廟。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印星台始稱天后宮。

一張海洋文明的精神圖譜——聚焦雲南會澤縣天后宮https://www.taiwan-reports.com/archives/708351會澤會館(福建會館),是雲南省曲靖市會澤會館建築群之一,又名天后宮,俗稱媽祖廟,始建於清代中期,佔地3...
06/08/2025

一張海洋文明的精神圖譜——聚焦雲南會澤縣天后宮
https://www.taiwan-reports.com/archives/708351
會澤會館(福建會館),是雲南省曲靖市會澤會館建築群之一,又名天后宮,俗稱媽祖廟,始建於清代中期,佔地3000平方米,現存中殿和後殿。2006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會澤縣地處雲南省東北部的烏蒙山主峰地段,明清時期銅礦產業鼎盛,形成了獨特的銅商文化、會館文化,享有「會館之都」「錢王之鄉」美譽。
288年前,媽祖故鄉人一路西行,從東南沿海媽祖故里到雲貴高原滇中腹地,將媽祖文化帶到西南邊陲的曲靖市會澤縣。媽祖文化在彩雲之南傳播開來。

288年前修建天后宮

記者一行與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融媒體中心記者匯合,走進會澤古城,展開聯合採訪調研。古城大街小巷宛若棋盤,閩、贛、浙、桂、川、黔等十省八府的會館建築群落聯袂成片。行走其間,紅牆斑駁、館所古樸,依然能窺見數百年前古城曾經的「八方輻輳,商賈雲集,百物競流,酒旗茶旌,儼然一都市」之姿。
沿著靈壁路,記者來到了福建會館,映入眼簾的是青黑色的樑柱、簷瓦,參差錯落,飛簷翹角,一旁立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會澤會館(福建會館)」石碑。殿堂的翼角、山牆、樑脊的造型與一路走來看到的其他會館有明顯的不同,帶有濃郁的福建建築風格。
「根據會澤縣政協原副主席卞伯澤編寫出版的《會澤文化之旅 會館文化》一書記載,會澤先有天后宮,後有福建會館。」當地歷史學者陳晉介紹,清雍正八年(1730年),會澤庚戌之變,福建莆田籍將領林世傑參與平叛,事態平息後留在當地居住。因平叛有功,林世傑受到朝廷的嘉獎,於是在清乾隆元年(1736年)籌資修建了天后宮,作為林氏家廟。彼時,當地流傳「天后宮是姓林的」這樣一句話。後來,客籍會澤的福建移民,把這裡作為聚會場所,天后宮也就逐漸由家廟變成福建會館。

一道蜿蜒水路的山海情牽——聚焦貴州鎮遠天后宮https://www.taiwan-reports.com/archives/708277鎮遠天后宮,又稱福建會館,由山門、正殿、戲樓、東西兩廂、西院、東院(膳房)、梳妝樓等建築組成。2019年...
06/08/2025

一道蜿蜒水路的山海情牽——聚焦貴州鎮遠天后宮
https://www.taiwan-reports.com/archives/708277
鎮遠天后宮,又稱福建會館,由山門、正殿、戲樓、東西兩廂、西院、東院(膳房)、梳妝樓等建築組成。2019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古城鎮遠人氣旺盛,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與世居於此的少數民族居民交織成別樣的風情。
在這處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內,鎮遠天后宮是熱門打卡地。
歷史上的鎮遠是「湘楚」入滇黔的重要通道,也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的主要驛站之一。武陵山脈與苗嶺山脈在此交匯,路懸千尺「黔道難」,海神媽祖緣何出現在遠離大海的黔東南苗疆?
航拍鏡頭下的㵲陽河,以「S」形將鎮遠古城一分為二,流淌成「太極」符號。明代,朝廷在㵲陽河北岸設府城,南岸為衛城。有了城池,就有駐軍,所採取的以軍惠商政策引來大批商人。
鎮遠地勢險要,但水運發達。包括莆商在內的福建商人從沿海出發,溯長江、沅水、㵲陽河一路輾轉千里,於鎮遠碼頭登岸,在城中心豎起了同鄉會旗,又將福建人敬仰的海神媽祖從故鄉請來,建造了頗具規模的會館。天后宮與福建會館合二為一,是福建遊子「遠方的家」,促進了媽祖信仰在長江流域沅江上游最大支流㵲陽河沿線傳播。
鎮遠天后宮北靠石屏山,南臨㵲陽河。記者從天后宮碼頭,穿過古驛道,拾級而上,88級石階直鋪山門。山門為磚砌四柱三間三樓歇山頂牌樓,門楣鏤刻行書直豎石碑,書寫「天后宮」三個大字。

第十三屆海峽青年薈 第三屆「好年華 聚福州」閩台青年人才研學營活動在福州開營https://www.taiwan-reports.com/archives/713075【本報綜合報導】第十三屆海峽青年薈集中活動之第三屆“好年華 聚福州”閩台...
06/08/2025

第十三屆海峽青年薈 第三屆「好年華 聚福州」閩台青年人才研學營活動在福州開營
https://www.taiwan-reports.com/archives/713075
【本報綜合報導】第十三屆海峽青年薈集中活動之第三屆“好年華 聚福州”閩台青年人才研學營活動8月2日在福州開營。來自臺灣多所高校的40名兩岸青年將齊聚榕城,開啟為期7天的研學交流活動。該活動由福州市人才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主辦,下屬福州市人才服務有限公司具體承辦。活動通過特色研學、精准對接、分享交流等環節,增進臺灣青年對福州歷史文化、城市發展及產業機遇的瞭解,促進兩岸青年人才間的深度互動。
本次活動特邀來自臺灣的苑舉正教授、苑舉民教授等知名學者擔任研學導師。長期致力於推動兩岸文化交流的苑舉正教授表示,希望此行能幫助臺灣青年更立體地認識福州,為兩岸青年搭建思想碰撞與情感連接的橋樑。苑舉民教授也對青年學子們能在科技參訪與互動體驗中激發創新思維表示期待。

【第十三屆海峽青年薈】兩岸青少年以舞會友https://www.taiwan-reports.com/archives/713115【記者劉治強福州報導】作為寓意家國情懷的福州傳統女性頭飾的「三條簪」,以其意境編成的霹靂舞,成為此次海峽兩岸...
06/08/2025

【第十三屆海峽青年薈】兩岸青少年以舞會友
https://www.taiwan-reports.com/archives/713115
【記者劉治強福州報導】作為寓意家國情懷的福州傳統女性頭飾的「三條簪」,以其意境編成的霹靂舞,成為此次海峽兩岸青年霹靂舞大賽的重頭戲。
兩岸近300名街舞愛好者齊聚一堂,其中台灣青年60名,以動感舞步書寫兩岸青春交融的熱血篇章。賽場上不僅看到了兩岸青年的生命力,更體會到舞者將中華文化注入現代舞的血液之中。
第十三屆海峽青年薈「霹靂同心,舞連海峽」2025海峽兩岸(福州)霹靂舞大賽總決賽,8月4曰在福建省福清市文化藝術中心舉行。
本次大賽自8月2日啟動,緊扣本屆海青薈「傳承中華文化,賡續血脈親情」主題,以霹靂舞競技為紐帶,推動兩岸文化交流、產業合作與青年發展,延續「以舞會友、以文化人」的交流傳統。
賽程過程中兩岸青年走訪福清市濱江小學宗鶴拳館,體驗霹靂舞與宗鶴拳的剛柔並濟。
並前往石竹山非遺佾舞展示館,感受非遺與街舞的創意碰撞,在傳統文化與潮流藝術的交融中,深化對中華文化的認同。
福建省街舞協會會長林清景表示,我們想做的不只是比賽,而是讓霹靂舞成為兩岸青年對話的橋樑。
這次特別值得介紹的是,大陸青年還編排福州非遺「三條簪」和「福建南拳」融入編舞的街舞作品,將傳統文化注入到現代霹靂舞的血液之中。讓大家驚呼原來霹靂舞也可以呈現出中華文化的底蘊。
福州的「三條簪」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通過三把刀的形制,濃縮了福州女性在歷史動盪中保家衛國的擔當與獨立自強的精神。這一寓意在明代抗倭、五代十國抵禦南唐入侵等事件中尤為突出。
當中華文化與霹靂舞的碰撞,激發出完全不同樣貌的霹靂舞形象,相信福州兩岸霹靂舞大賽,終能賦予霹靂舞更深層的文化涵養。

Address

Kangshantzu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台灣導報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are